2025届高中生物二轮专题复习含高考真题 3.1 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等生命进程(解析+原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届高中生物二轮专题复习含高考真题 3.1 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等生命进程(解析+原卷)

资源简介

【思维导图】
课时1 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等生命进程
重点1 细胞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分裂
【知识盘查】
1.细胞周期中需关注的几个知识点
2.聚焦“染色体”,辨别细胞分裂方式及时期
(1)前期图的判断
(2)中期图的判断
(3)后期图的判断
提醒 ①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始终存在同源染色体,但某些单倍体存在例外情况。
②着丝粒分裂并非纺锤丝牵拉的结果,而是着丝粒先分裂,之后纺锤丝再牵拉。
③减数分裂Ⅱ的细胞中不一定没有同源染色体,如四倍体。
3.解读细胞分裂中常考的三类特殊曲线图
(1)每条染色体中DNA含量的变化
(2)同源染色体“对”数和“染色体组”数目的变化曲线(二倍体生物)
(3)不同核DNA相对含量和染色体数目对应细胞数目的柱形图
4.牢记相关物质或结构变化的“四点”原因
【曾经这样考】
1.(2024·江西卷,6)与减数分裂相关的某些基因发生突变,会引起水稻花粉母细胞分裂失败而导致雄性不育。依据表中各基因突变后引起的效应,判断它们影响减数分裂的先后顺序是(  )
基因 突变效应
M 影响联会配对
O 影响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P 影响着丝粒与纺锤丝结合
W 影响同源染色体分离
A.M-P-O-W B.M-P-W-O
C.P-M-O-W D.P-M-W-O
2.(2024·江西卷,3)某植物中,T基因的突变会导致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纺锤体伸长的时间和长度都明显减少,从而影响细胞的增殖。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T基因突变的细胞在分裂期可形成一个梭形纺锤体
B.T基因突变导致染色体着丝粒无法在赤道板上排列
C.T基因突变的细胞在分裂后期染色体数能正常加倍
D.T基因突变影响纺锤丝牵引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
3.(2024·北京卷,5)水稻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既发生减数分裂,又进行有丝分裂,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Ⅰ
B.同源染色体联会和交换发生在减数分裂Ⅱ
C.有丝分裂前的间期进行DNA复制
D.有丝分裂保证细胞的亲代和子代间遗传的稳定性
4.(真题重组)有丝分裂形成具有与亲代细胞核遗传物质相同的子代细胞,而减数分裂形成具有多样性的配子,再通过受精作用,进而形成具有多样性组合的子代个体。判断关于细胞分裂说法的正误。
(1)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核DNA已完成复制且染色体数目加倍。(2021·浙江1月选考,8A)(  )
(2)模拟减数分裂Ⅰ后期时,细胞同一极的橡皮泥条颜色要不同。(2022·浙江1月选考,13C)(  )
(3)酵母菌和醋酸菌均以有丝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2021·辽宁卷,8B)(  )
(4)高等动物胚胎干细胞分裂过程中,中心粒的复制和染色体组数的加倍发生在同一时期。(2020·浙江7月选考,8B改编)(  )
【还会这样考】
考向1 结合细胞分裂的过程及特点,考查科学思维
1.(2024·九省联考黑、吉卷,3)如图是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在分裂(不发生染色体变异)某一时刻的细胞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
B.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是极体
C.该细胞不可能含有等位基因
D.该细胞与其子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
2.(2024·湖北武汉华中师大一附中)根据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离的行为,可以判断细胞处于细胞周期的具体阶段。某生物体内细胞分裂过程中部分染色体分离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加倍
B.乙图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可能会发生基因重组的现象C.甲图细胞中母源染色体与父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的基因是等位基因
D.乙图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数、染色体组数与甲图细胞中相同
3.(2023·北京卷,5)武昌鱼(2n=48)与长江白鱼(2n=48)经人工杂交可得到具有生殖能力的子代。显微观察子代精巢中的细胞,一般不能观察到的是(  )
A.含有24条染色体的细胞
B.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细胞
C.染色体移到两极的细胞
D.含有48个四分体的细胞
考向2 结合细胞分裂图像的识别,考查科学思维能力
4.(2023·广东汕头调研)甲、乙为某雄性二倍体动物(基因型为AaBb)体内不同细胞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示意图,染色体及基因分布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图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有4个染色体组
B.甲图中②染色体上基因分布的原因是染色体发生了互换
C.乙图为次级精母细胞,可产生基因型为AB和aB两种精子
D.乙图中细胞为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
5.(2024·九省联考贵州卷,7)某哺乳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变化的局部图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b段,可表示减数分裂Ⅰ中期或有丝分裂中期
B.bc段,可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DNA含量加倍
C.cd段,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细胞中染色体数量不同
D.d点后,染色质丝螺旋缠绕,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
重点2 细胞的分化、衰老、癌变和死亡
【知识盘查】
1.细胞分化的机理和结果
2.识记细胞衰老的特征
3.细胞死亡
(1)图解细胞凋亡机理
(2)“三看法”区分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
提醒 与病原体感染有关的细胞死亡的不同情况。若是被病原体感染而死亡,则属于细胞坏死;若感染后被机体免疫系统清除,则属于细胞凋亡。
4.癌细胞
提醒 ①除细胞癌变与细胞坏死对生物体是不利的,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凋亡均是受基因控制的,对生物体有积极意义。②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普遍存在于所有体细胞中,但在癌细胞中,两种基因已发生积累突变。
【曾经这样考】
1.(2024·贵州卷,2)蝌蚪长出四肢,尾巴消失,发育成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四肢细胞分裂时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
B.四肢的组织来自干细胞的增殖分化
C.蝌蚪尾巴逐渐消失是细胞坏死的结果
D.蝌蚪发育成蛙是遗传物质改变的结果
2.(2024·黑吉辽卷,2)手术切除大鼠部分肝脏后,残留肝细胞可重新进入细胞周期进行增殖;肝脏中的卵圆细胞发生分化也可形成新的肝细胞,使肝脏恢复到原来体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肝细胞增殖过程中,需要进行DNA复制
B.肝细胞的自然更新伴随着细胞凋亡的过程
C.卵圆细胞分化过程中会出现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卵圆细胞能形成新的肝细胞,证明其具有全能性
3.(2024·湖南卷,4)部分肺纤维化患者的肺泡上皮细胞容易受损衰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患者肺泡上皮细胞染色体端粒可能异常缩短
B.患者肺泡上皮细胞可能出现DNA损伤积累
C.患者肺泡上皮细胞线粒体功能可能增强
D.患者肺泡上皮细胞中自由基可能增加
4.(真题重组)大多数细胞的生命周期要经历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凋亡的过程,这些过程对于生物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及维持机体的稳态都有积极作用。判断关于细胞生命历程叙述的正误。
(1)癌细胞通过无氧呼吸在线粒体中产生大量乳酸。(2023·湖南卷,13C)(  )
(2)人体各组织细胞的衰老总是同步的。(2022·浙江6月选考,4C)(  )
(3)细胞凋亡过程中不需要新合成蛋白质。(2021·河北卷,5A)(  )
(4)细胞分化只发生在胚胎发育阶段。(2022·海南卷,2B)(  )
(5)胚胎干细胞为未分化细胞,不进行基因选择性表达。(2022·江苏卷,2A)(  )
(6)造血干细胞是胚胎发育过程中未分化的细胞。(2021·江苏卷,2B)(  )
(7)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2021·江苏卷,2C)(  )
(8)愈伤组织是幼嫩叶片通过细胞分化形成的。(2021·福建卷,11A)(  )
(9)高度分化的细胞执行特定的功能,不能再分裂增殖。(2020·江苏卷,4A)(  )
【还会这样考】
考向1 结合细胞分化与细胞衰老,考查社会责任
1.(2024·广东汕头调研)将蝌蚪肠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蛙卵中,形成重建的“合子”。有些“合子”能发育成正常的蝌蚪,而单独培养肠细胞却不能发育成蝌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合子”发育成正常的蝌蚪,说明肠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B.“合子”细胞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但不发生细胞分化
C.“合子”发育成正常蝌蚪的过程中伴随着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细胞核含有该物种的全套基因,但单独培养肠细胞其全能性会受到抑制
2.(2024·江苏苏锡常镇四市模拟)热量限制是指在提供充分的营养成分、保证不发生营养不良的情况下,限制每日摄取的总热量,理论上,不但能延缓肿瘤生长,还能延缓衰老、延长实验动物的寿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热量限制可以减少癌细胞的能量来源,抑制原癌基因向抑癌基因进行转化
B.热量限制的前提是保证氨基酸、维生素等的摄入以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
C.衰老的细胞内水分减少、体积减小,热量限制可以使动物体内没有衰老的细胞
D.实验动物寿命的延长意味着每个细胞的存活时间延长,细胞的分裂能力增强
考向2 结合细胞衰老与细胞凋亡,考查生命观念
3.(2024·山东济南模拟)植物细胞存在程序性死亡的现象。下列现象不属于细胞程序性死亡的是(  )
A.在植物木质部成熟过程中管状细胞逐渐空心化成为运输水和无机盐的通道
B.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糊粉层会慢慢退化直到消失
C.某植物水淹时,茎秆中某些细胞发生自溶现象形成通气组织,时间持久出现烂根现象
D.植物细胞在遭受细菌或真菌感染后发生主动、快速死亡,限制病原体的生长和扩散
4.(2024·江苏南通调研)鞘脂与细胞增殖、生长、衰老、死亡等有关。随着人的年龄增长,骨骼肌中鞘脂积累,导致肌肉质量和力量降低。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肌肉细胞衰老时,染色质收缩、基因转录减慢
B.自由基攻击蛋白质,会导致肌肉细胞衰老
C.激烈的细胞自噬会导致肌纤维减少,肌肉细胞坏死
D.抑制鞘脂合成可为治疗老年肌肉减少症提供新思路
限时练7 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等生命进程
(时间:30分钟 分值:50分)
选择题:第1~12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精准强化】
重点1 细胞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分裂
1.(2024·九省联考江西卷,2)细胞数量的增多可通过分裂来实现。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有些细胞的细胞分裂没有细胞周期
植物细胞分裂末期通过产生细胞板形成新的细胞壁
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都没有中心体的出现
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细胞周期长短主要由分裂间期决定
2.(2024·河北衡水中学模拟)中心体在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能形成星射线进而形成纺锤体,中心粒能使细胞产生纤毛和鞭毛,并影响其运动能力。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心体参与分裂前期形成纺锤体
白细胞变形穿过血管壁吞噬抗原的运动与中心体无关
在分裂间期复制后形成由四个中心粒组成的两组中心体
精原细胞形成精细胞时DNA与中心体复制次数相同
3.(2024·九省联考安徽卷,11)脉孢霉的二倍体合子,会先进行减数分裂产生四个单倍体细胞,紧接着再进行一次有丝分裂,产生的8个孢子在子囊中按分裂的顺序依次排列,如图所示。观察基因型Aa的脉孢霉子囊中孢子的颜色,基因型A的孢子深色,a的孢子浅色,以下①~④四种不同的结果中,支持细胞中同源染色体间A与a交换发生在DNA复制之后的是(假设只发生一次交换)(  )
① ②
③④ ②③④
4.(2024·四川成都树德中学)对雄蛙(基因型为AaBb)的性腺组织细胞进行荧光标记,等位基因A、a都被标记为黄色,等位基因B、b都被标记为绿色,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处于四分体时期的细胞;雄蛙的一个体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C1、C2),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分裂Ⅰ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S1、S2),比较C1与C2、S1与S2细胞核中DNA数目及DNA贮存的遗传信息。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  )
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处于四分体时期的细胞时,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2个黄色、2个绿色荧光点
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处于四分体时期的细胞时,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黄色、4个绿色荧光点
遗传信息C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
核DNA数目C1与C2不同,S1与S2相同
重点2 细胞的分化、衰老、癌变和死亡
5.(2024·浙江6月选考,4)同一个体的肝细胞和上皮细胞都会表达一些组织特异性的蛋白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肝细胞和上皮细胞没有相同的蛋白质
肝细胞和上皮细胞所含遗传信息相同
肝细胞的形成是细胞分裂、分化的结果
上皮细胞的形成与基因选择性表达有关
6.(2024·湖北十一校模拟)动物细胞的存活与存活因子有密切关系。存活因子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后,启动细胞内部信号途径,抑制细胞凋亡,下图表示其过程。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细胞中Bcl-2的mRNA量增加,凋亡程序启动
存活因子受体的竞争抑制剂不会加速细胞凋亡
动物体细胞核中都存在Bcl-2基因,细胞凋亡与特定基因的表达有关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凋亡是所有细胞都必须要经历的阶段
7.(2024·山东潍坊模拟)研究发现,直肠癌患者体内同时存在癌细胞和肿瘤干细胞。用姜黄素治疗,会引起癌细胞内BAX等凋亡蛋白高表达,诱发细胞凋亡;而肿瘤干细胞因膜上具有高水平的ABCG2蛋白,能有效排出姜黄素,从而逃避凋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肿瘤干细胞不存在原癌基因,因而没有细胞周期
编码BAX蛋白和ABCG2蛋白的基因均属于抑癌基因
同一个体中癌细胞和肿瘤干细胞核酸的种类和数目完全相同
用ABCG2抑制剂与姜黄素联合治疗,可有效促进肿瘤干细胞凋亡
【综合提升】
8.(2024·湖南师大附中等校联考)死于急性损伤的细胞一般都会肿胀、破裂并将内含物释放到周边环境,这种死亡称为细胞坏死。凋亡的细胞会皱缩、凝聚,细胞膜表面会发生特定的变化,这种变化能吸引巨噬细胞在其内容物泄漏前将其吞噬。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衰老的细胞才会发生细胞凋亡
巨噬细胞清除坏死或凋亡细胞体现机体免疫自稳功能
激烈的细胞自噬会诱导细胞凋亡
细胞坏死不是基因程序性死亡过程,可引起炎症反应
9.(2022·重庆卷,6)某化合物可使淋巴细胞分化为吞噬细胞。实验小组研究了该化合物对淋巴细胞的影响,结果如表。下列关于实验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
分组 细胞特征 核DNA含量增加的细胞比例 吞噬细菌效率
对照组 均呈球形 59.20% 4.61%
实验组 部分呈扁平状,溶酶体增多 9.57% 18.64%
细胞的形态变化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
有9.57%的细胞处于细胞分裂期
吞噬细菌效率的提高与溶酶体增多有关
去除该化合物后扁平状细胞会恢复成球形
10.(2024·江苏苏州模拟)雄蝗虫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O(只有一条性染色体),取蝗虫精巢内的精小管细胞进行染色压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看到下图所示的分裂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中看到的“染色体”显得很粗,圆圈内实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根据细胞体积和细胞内染色体判断,a、c细胞可能为初级精母细胞
a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d细胞分裂产生的精子中可能无性染色体
在高倍镜下观察,可观察到大多数细胞处于a细胞所示的分裂状态
11.(2024·福建龙岩模拟)有丝分裂过程中SMC3蛋白在着丝粒区大量富集。研究者构建玉米SMC3基因突变体,观察野生型和突变体有丝分裂过程,部分结果如图(A、B处于同一时期,C、D处于同一时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C中都可发生染色体变异
秋水仙素主要作用于A图所处时期
推测SMC3蛋白可维持姐妹染色单体间的粘连
A、C中的同源染色体对数和核DNA分子数都相等
12.(2024·贵州卷,6)人类的双眼皮基因对单眼皮基因是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一个色觉正常的单眼皮女性(甲),其父亲是色盲;一个色觉正常的双眼皮男性(乙),其母亲是单眼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甲的一个卵原细胞在有丝分裂中期含有两个色盲基因
乙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Ⅰ中期含四个单眼皮基因
甲含有色盲基因并且一定是来源于她的父亲
甲、乙婚配生出单眼皮色觉正常女儿的概率为1/4
13.(14分)(2024·湖北卷,20)苏云金芽孢杆菌产生的Bt毒蛋白,被棉铃虫吞食后活化,再与肠道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形成复合体插入细胞膜中,直接导致细胞膜穿孔,细胞内含物流出,直至细胞死亡。科学家将编码Bt毒蛋白的基因转入棉花植株,获得的转基因棉花能有效防控棉铃虫的危害。
回答下列问题:
(1)(2分)Bt毒蛋白引起的细胞死亡属于________(填“细胞坏死”或“细胞凋亡”)。
(2)(4分)如果转基因棉花植株中Bt毒蛋白含量偏低,取食后的棉铃虫可通过激活肠干细胞分裂和________产生新的肠道细胞,修复损伤的肠道,由此导致杀虫效果下降。请据此提出一项可提高转基因棉花杀虫效果的改进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分)在Bt毒蛋白的长期选择作用下,种群中具有抗性的棉铃虫存活的可能原因是:肠道细胞表面受体蛋白的________或________发生变化,导致棉铃虫对Bt毒蛋白产生抗性。
(4)(4分)将Bt毒蛋白转基因棉花与非转基因棉花混种,可以延缓棉铃虫对转基因棉花产生抗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维导图】
课时1 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等生命进程
重点1 细胞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分裂
【知识盘查】
1.细胞周期中需关注的几个知识点
2.聚焦“染色体”,辨别细胞分裂方式及时期
(1)前期图的判断
(2)中期图的判断
(3)后期图的判断
提醒 ①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始终存在同源染色体,但某些单倍体存在例外情况。②着丝粒分裂并非纺锤丝牵拉的结果,而是着丝粒先分裂,之后纺锤丝再牵拉。③减数分裂Ⅱ的细胞中不一定没有同源染色体,如四倍体。
3.解读细胞分裂中常考的三类特殊曲线图
(1)每条染色体中DNA含量的变化
(2)同源染色体“对”数和“染色体组”数目的变化曲线(二倍体生物)
(3)不同核DNA相对含量和染色体数目对应细胞数目的柱形图
4.牢记相关物质或结构变化的“四点”原因
【曾经这样考】
1.(2024·江西卷,6)与减数分裂相关的某些基因发生突变,会引起水稻花粉母细胞分裂失败而导致雄性不育。依据表中各基因突变后引起的效应,判断它们影响减数分裂的先后顺序是(  )
基因 突变效应
M 影响联会配对
O 影响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P 影响着丝粒与纺锤丝结合
W 影响同源染色体分离
A.M-P-O-W B.M-P-W-O
C.P-M-O-W D.P-M-W-O
答案 B
解析 依据减数分裂过程分析题表中突变效应对应的发生时期:
突变效应 发生时期
影响联会配对 减数分裂Ⅰ前期
影响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减数分裂Ⅱ后期
影响着丝粒与纺锤丝结合 前期到中期的过渡阶段
影响同源染色体分离 减数分裂Ⅰ后期
据此判断表中各基因突变后影响减数分裂的先后顺序为M-P-W-O,B正确。
2.(2024·江西卷,3)某植物中,T基因的突变会导致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纺锤体伸长的时间和长度都明显减少,从而影响细胞的增殖。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T基因突变的细胞在分裂期可形成一个梭形纺锤体
B.T基因突变导致染色体着丝粒无法在赤道板上排列
C.T基因突变的细胞在分裂后期染色体数能正常加倍
D.T基因突变影响纺锤丝牵引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意,T基因突变影响的是有丝分裂后期,所以T基因突变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前期可形成一个梭形的纺锤体,在分裂中期染色体着丝粒能正常排列在赤道板上,A正确,B错误;T基因的突变会导致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纺锤体伸长的时间和长度都明显减少,因此T基因突变会影响纺锤丝牵引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但并不影响着丝粒分裂,故染色体数能正常加倍,C、D正确。
3.(2024·北京卷,5)水稻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既发生减数分裂,又进行有丝分裂,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Ⅰ
B.同源染色体联会和交换发生在减数分裂Ⅱ
C.有丝分裂前的间期进行DNA复制
D.有丝分裂保证细胞的亲代和子代间遗传的稳定性
答案 B
解析 减数分裂Ⅰ结束后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细胞,单个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A正确;同源染色体联会和交换发生在减数分裂Ⅰ的前期,B错误;有丝分裂前的间期进行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为后面的有丝分裂作准备,C正确;有丝分裂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因而在生物的亲代细胞和子代细胞之间保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D正确。
4.(真题重组)有丝分裂形成具有与亲代细胞核遗传物质相同的子代细胞,而减数分裂形成具有多样性的配子,再通过受精作用,进而形成具有多样性组合的子代个体。判断关于细胞分裂说法的正误。
(1)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核DNA已完成复制且染色体数目加倍。(2021·浙江1月选考,8A)(×)
提示 核DNA完成复制,但染色体数目不变。
(2)模拟减数分裂Ⅰ后期时,细胞同一极的橡皮泥条颜色要不同。(2022·浙江1月选考,13C)(×)
提示 模拟减数分裂Ⅰ后期时,非同源染色体随机结合,细胞同一极的橡皮泥颜色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3)酵母菌和醋酸菌均以有丝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2021·辽宁卷,8B)(×)
提示 醋酸菌以二分裂的方式增殖,酵母菌一般以出芽的方式增殖。
(4)高等动物胚胎干细胞分裂过程中,中心粒的复制和染色体组数的加倍发生在同一时期。(2020·浙江7月选考,8B改编)(×)
提示 中心粒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染色体组数加倍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
【还会这样考】
考向1 结合细胞分裂的过程及特点,考查科学思维
1.(2024·九省联考黑、吉卷,3)如图是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在分裂(不发生染色体变异)某一时刻的细胞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
B.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是极体
C.该细胞不可能含有等位基因
D.该细胞与其子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
答案 D
解析 细胞示意图中有3条染色体,且没有形态、大小相同的染色体,即没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散乱分布,应处于减数分裂Ⅱ前期,A错误;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可能是精细胞或者卵细胞或者极体,B错误;该细胞可通过基因突变或互换产生等位基因,C错误;该细胞与其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都是3条,D正确。
2.(2024·湖北武汉华中师大一附中)根据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离的行为,可以判断细胞处于细胞周期的具体阶段。某生物体内细胞分裂过程中部分染色体分离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加倍
B.乙图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可能会发生基因重组的现象
C.甲图细胞中母源染色体与父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的基因是等位基因
D.乙图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数、染色体组数与甲图细胞中相同
答案 B
解析 甲图细胞中没有姐妹染色单体,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分离,为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导致染色体数加倍,A错误;乙图细胞中一对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为减数分裂Ⅰ后期,该图细胞表示某生物体内细胞分裂过程中部分染色体分离情况,说明该生物含有多对同源染色体,可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故该时期可能会发生基因重组的现象,B正确;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甲图细胞中母源染色体与父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的基因是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C错误;甲图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图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甲图细胞的染色体组数是乙图细胞的2倍,D错误。
3.(2023·北京卷,5)武昌鱼(2n=48)与长江白鱼(2n=48)经人工杂交可得到具有生殖能力的子代。显微观察子代精巢中的细胞,一般不能观察到的是(  )
A.含有24条染色体的细胞
B.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细胞
C.染色体移到两极的细胞
D.含有48个四分体的细胞
答案 D
解析 武昌鱼(2n=48)与长江白鱼(2n=48)经人工杂交可得到具有生殖能力的子代,子代的染色体数目为48条,最多含有24个四分体,D符合题意。
考向2 结合细胞分裂图像的识别,考查科学思维能力
4.(2023·广东汕头调研)甲、乙为某雄性二倍体动物(基因型为AaBb)体内不同细胞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示意图,染色体及基因分布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图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有4个染色体组
B.甲图中②染色体上基因分布的原因是染色体发生了互换
C.乙图为次级精母细胞,可产生基因型为AB和aB两种精子
D.乙图中细胞为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
答案 B
解析 甲图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图中②染色体上基因分布的原因是基因突变,B错误。
5.(2024·九省联考贵州卷,7)某哺乳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变化的局部图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b段,可表示减数分裂Ⅰ中期或有丝分裂中期
B.bc段,可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DNA含量加倍
C.cd段,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细胞中染色体数量不同
D.d点后,染色质丝螺旋缠绕,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
答案 C
解析 分析题图,ab段可表示减数分裂Ⅱ前期、中期或有丝分裂前期、中期,A错误;bc段染色体数目加倍,可以表示有丝分裂后期,但细胞核DNA含量不加倍,B错误;cd段染色体数目加倍,可以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此时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两倍,也可以表示减数分裂Ⅱ后期,此时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的一样,即cd段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细胞中染色体数量不同,C正确;d点后,细胞完成分裂,染色体解螺旋,成为染色质丝,D错误。
重点2 细胞的分化、衰老、癌变和死亡
【知识盘查】
1.细胞分化的机理和结果
2.识记细胞衰老的特征
3.细胞死亡
(1)图解细胞凋亡机理
(2)“三看法”区分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
提醒 与病原体感染有关的细胞死亡的不同情况。若是被病原体感染而死亡,则属于细胞坏死;若感染后被机体免疫系统清除,则属于细胞凋亡。
4.癌细胞
提醒 ①除细胞癌变与细胞坏死对生物体是不利的,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凋亡均是受基因控制的,对生物体有积极意义。②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普遍存在于所有体细胞中,但在癌细胞中,两种基因已发生积累突变。
【曾经这样考】
1.(2024·贵州卷,2)蝌蚪长出四肢,尾巴消失,发育成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四肢细胞分裂时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
B.四肢的组织来自干细胞的增殖分化
C.蝌蚪尾巴逐渐消失是细胞坏死的结果
D.蝌蚪发育成蛙是遗传物质改变的结果
答案 B
解析 四肢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而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A错误;干细胞是动物体内仍保留着少数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干细胞通过增殖分化可产生四肢的组织,B正确;蝌蚪尾巴逐渐消失是细胞凋亡的结果,C错误;蝌蚪发育成蛙是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结果,这一过程中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D错误。
2.(2024·黑吉辽卷,2)手术切除大鼠部分肝脏后,残留肝细胞可重新进入细胞周期进行增殖;肝脏中的卵圆细胞发生分化也可形成新的肝细胞,使肝脏恢复到原来体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肝细胞增殖过程中,需要进行DNA复制
B.肝细胞的自然更新伴随着细胞凋亡的过程
C.卵圆细胞分化过程中会出现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卵圆细胞能形成新的肝细胞,证明其具有全能性
答案 D
解析 肝细胞增殖过程中,会发生细胞的分裂使得细胞数目增多,需要进行DNA复制,A正确;肝细胞的自然更新伴随着细胞凋亡的过程,有利于维持机体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B正确;卵圆细胞分化过程中会出现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合成承担相应功能的蛋白质,C正确;细胞的全能性是指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产生完整有机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卵圆细胞能形成新的肝细胞,未证明其具有全能性,D错误。
3.(2024·湖南卷,4)部分肺纤维化患者的肺泡上皮细胞容易受损衰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患者肺泡上皮细胞染色体端粒可能异常缩短
B.患者肺泡上皮细胞可能出现DNA损伤积累
C.患者肺泡上皮细胞线粒体功能可能增强
D.患者肺泡上皮细胞中自由基可能增加
答案 C
解析 根据细胞衰老的端粒学说,端粒DNA序列在每次细胞分裂后会缩短一截。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截短的部分会逐渐向内延伸。在端粒DNA序列被“截”短后,端粒内侧正常基因的DNA序列就会受到损伤,细胞活动渐趋异常,导致细胞衰老,A、B正确;衰老细胞的呼吸速率减慢,表明其线粒体功能可能减弱,C错误;根据细胞衰老的自由基学说,细胞代谢产生的自由基会攻击和破坏细胞内各种执行正常功能的生物分子,引起细胞衰老,D正确。
4.(真题重组)大多数细胞的生命周期要经历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凋亡的过程,这些过程对于生物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及维持机体的稳态都有积极作用。判断关于细胞生命历程叙述的正误。
(1)癌细胞通过无氧呼吸在线粒体中产生大量乳酸。(2023·湖南卷,13C)(×)
提示 无氧呼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
(2)人体各组织细胞的衰老总是同步的。(2022·浙江6月选考,4C)(×)
提示 通常是不同步的。
(3)细胞凋亡过程中不需要新合成蛋白质。(2021·河北卷,5A)(×)
提示 细胞凋亡过程中与凋亡有关的基因需要表达,即有相应蛋白质的合成。
(4)细胞分化只发生在胚胎发育阶段。(2022·海南卷,2B)(×)
提示 细胞分化发生在个体发育的任何阶段。
(5)胚胎干细胞为未分化细胞,不进行基因选择性表达。(2022·江苏卷,2A)(×)
提示 胚胎干细胞也进行基因选择性表达。
(6)造血干细胞是胚胎发育过程中未分化的细胞。(2021·江苏卷,2B)(×)
提示 造血干细胞是已分化的细胞,但仍能继续分化形成各种血细胞。
(7)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2021·江苏卷,2C)(×)
提示 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遗传物质不变。
(8)愈伤组织是幼嫩叶片通过细胞分化形成的。(2021·福建卷,11A)(×)
提示 愈伤组织是幼嫩叶片通过脱分化形成的。
(9)高度分化的细胞执行特定的功能,不能再分裂增殖。(2020·江苏卷,4A)(×)
提示 有些高度分化的细胞能再分裂增殖,如肝细胞、记忆细胞。
【还会这样考】
考向1 结合细胞分化与细胞衰老,考查社会责任
1.(2024·广东汕头调研)将蝌蚪肠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蛙卵中,形成重建的“合子”。有些“合子”能发育成正常的蝌蚪,而单独培养肠细胞却不能发育成蝌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合子”发育成正常的蝌蚪,说明肠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B.“合子”细胞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但不发生细胞分化
C.“合子”发育成正常蝌蚪的过程中伴随着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细胞核含有该物种的全套基因,但单独培养肠细胞其全能性会受到抑制
答案 B
解析 将蝌蚪肠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蛙卵中,形成重建的“合子”,有些“合子”能发育成正常的蝌蚪,说明肠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A正确;“合子”细胞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通过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B错误:“合子”发育成正常蝌蚪的过程中细胞种类增多,因此伴随着细胞分化,即伴随着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正确;细胞核含有该物种的全套基因,具有全能性,而单独培养肠细胞却不能发育成蝌蚪,可能是肠细胞细胞核的全能性会受到其细胞质的抑制,D正确。
2.(2024·江苏苏锡常镇四市模拟)热量限制是指在提供充分的营养成分、保证不发生营养不良的情况下,限制每日摄取的总热量,理论上,不但能延缓肿瘤生长,还能延缓衰老、延长实验动物的寿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热量限制可以减少癌细胞的能量来源,抑制原癌基因向抑癌基因进行转化
B.热量限制的前提是保证氨基酸、维生素等的摄入以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
C.衰老的细胞内水分减少、体积减小,热量限制可以使动物体内没有衰老的细胞
D.实验动物寿命的延长意味着每个细胞的存活时间延长,细胞的分裂能力增强
答案 B
解析 热量限制可减少癌细胞的能量来源,但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之间不会发生转化,A错误;热量限制是指在提供充分的营养成分、保证不发生营养不良的情况下,限制每日摄取的总热量,因此热量限制的前提是保证氨基酸、维生素等的摄入以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B正确;热量限制能延缓衰老,而不是使动物体内没有衰老的细胞,C错误;实验动物寿命的延长可能是因为细胞的代谢活动缓慢导致细胞的存活时间延长,热量限制能延缓肿瘤生长,可能使细胞的分裂能力减弱,D错误。
考向2 结合细胞衰老与细胞凋亡,考查生命观念
3.(2024·山东济南模拟)植物细胞存在程序性死亡的现象。下列现象不属于细胞程序性死亡的是(  )
A.在植物木质部成熟过程中管状细胞逐渐空心化成为运输水和无机盐的通道
B.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糊粉层会慢慢退化直到消失
C.某植物水淹时,茎秆中某些细胞发生自溶现象形成通气组织,时间持久出现烂根现象
D.植物细胞在遭受细菌或真菌感染后发生主动、快速死亡,限制病原体的生长和扩散
答案 C
解析 在植物木质部成熟过程中管状细胞逐渐空心化成为运输水和无机盐的通道,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现象,对生物体是有利的,属于细胞程序性死亡,A不符合题意;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糊粉层会慢慢退化直到消失,属于由基因控制的细胞死亡,属于细胞程序性死亡,B不符合题意;极端的物理、化学因素或严重的病理性刺激的情况下可能导致细胞坏死,某植物水淹时,茎秆中某些细胞发生自溶现象形成通气组织,时间持久出现烂根现象,这属于细胞坏死,C符合题意;植物细胞在遭受细菌或真菌感染后发生主动、快速死亡,限制病原体的生长和扩散,是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属于细胞程序性死亡,D不符合题意。
4.(2024·江苏南通调研)鞘脂与细胞增殖、生长、衰老、死亡等有关。随着人的年龄增长,骨骼肌中鞘脂积累,导致肌肉质量和力量降低。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肌肉细胞衰老时,染色质收缩、基因转录减慢
B.自由基攻击蛋白质,会导致肌肉细胞衰老
C.激烈的细胞自噬会导致肌纤维减少,肌肉细胞坏死
D.抑制鞘脂合成可为治疗老年肌肉减少症提供新思路
答案 C
解析 肌肉细胞衰老时,染色质收缩,DNA不易解旋,基因转录减慢,A正确;自由基攻击蛋白质,使蛋白质活性下降,会导致肌肉细胞衰老,B正确;激烈的细胞自噬可能诱导细胞凋亡,C错误;由“骨骼肌中鞘脂积累,导致肌肉质量和力量降低”可知,抑制鞘脂合成可为治疗老年肌肉减少症提供新思路,D正确。
限时练7 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等生命进程
(时间:30分钟 分值:50分)
【精准强化】
重点1 细胞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分裂
1.(2024·九省联考江西卷,2)细胞数量的增多可通过分裂来实现。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些细胞的细胞分裂没有细胞周期
B.植物细胞分裂末期通过产生细胞板形成新的细胞壁
C.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都没有中心体的出现
D.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细胞周期长短主要由分裂间期决定
答案 C
解析 有些细胞分裂后,就不再分裂了,这些细胞就没有细胞周期,A正确;植物细胞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形成细胞板,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B正确;低等植物细胞中有中心体,C错误;分裂间期的时长占细胞周期的90%~95%,所以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细胞周期长短主要由分裂间期决定,D正确。
2.(2024·河北衡水中学模拟)中心体在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能形成星射线进而形成纺锤体,中心粒能使细胞产生纤毛和鞭毛,并影响其运动能力。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心体参与分裂前期形成纺锤体
B.白细胞变形穿过血管壁吞噬抗原的运动与中心体无关
C.在分裂间期复制后形成由四个中心粒组成的两组中心体
D.精原细胞形成精细胞时DNA与中心体复制次数相同
答案 C
解析 中心体存在于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中,洋葱是高等植物,细胞中没有中心体,A错误;中心粒能使细胞产生纤毛和鞭毛,影响其运动能力,故白细胞的运动与中心体有关,B错误;中心粒在分裂间期复制,每个子代中心粒与原中心粒成为一组新的中心体,C正确;1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细胞,每个精细胞中都有一个中心体,说明在此过程中中心体复制两次,而DNA复制一次,D错误。
3.(2024·九省联考安徽卷,11)脉孢霉的二倍体合子,会先进行减数分裂产生四个单倍体细胞,紧接着再进行一次有丝分裂,产生的8个孢子在子囊中按分裂的顺序依次排列,如图所示。观察基因型Aa的脉孢霉子囊中孢子的颜色,基因型A的孢子深色,a的孢子浅色,以下①~④四种不同的结果中,支持细胞中同源染色体间A与a交换发生在DNA复制之后的是(假设只发生一次交换)(  )
A.① B.②
C.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由题意可知,二倍体合子的基因型是Aa,由于发生减数分裂过程,且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一次片段交换,所以在减数分裂Ⅰ结束后,同源染色体分离,产生的两个细胞里面的基因型都是Aa,接着又经历了减数分裂Ⅱ和一次有丝分裂,因此形成的8个孢子里顺序为前四个和后四个分别都是AAaa(顺序可以打乱),D正确。
4.(2024·四川成都树德中学)对雄蛙(基因型为AaBb)的性腺组织细胞进行荧光标记,等位基因A、a都被标记为黄色,等位基因B、b都被标记为绿色,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处于四分体时期的细胞;雄蛙的一个体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C1、C2),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分裂Ⅰ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S1、S2),比较C1与C2、S1与S2细胞核中DNA数目及DNA贮存的遗传信息。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  )
A.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处于四分体时期的细胞时,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2个黄色、2个绿色荧光点
B.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处于四分体时期的细胞时,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黄色、4个绿色荧光点
C.遗传信息C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
D.核DNA数目C1与C2不同,S1与S2相同
答案 C
解析 由于染色体经过复制,基因数目也随之加倍,每个四分体含有4个位于同一位置上的基因,即2个A、2个a和2个B、2个b,则能观察到2个四分体中分别有4个黄色、4个绿色荧光点,A、B错误;一般情况下,有丝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核DNA上所含的遗传信息相同,所以C1与C2相同;减数分裂Ⅰ时,由于初级精母细胞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所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核DNA不同,所以遗传信息S1与S2不同,C正确;一般情况下,有丝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的核DNA数目相同,减数分裂Ⅰ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核DNA数目也相同,即C1与C2相同,S1与S2也相同,D错误。
重点2 细胞的分化、衰老、癌变和死亡
5.(2024·浙江6月选考,4)同一个体的肝细胞和上皮细胞都会表达一些组织特异性的蛋白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肝细胞和上皮细胞没有相同的蛋白质
B.肝细胞和上皮细胞所含遗传信息相同
C.肝细胞的形成是细胞分裂、分化的结果
D.上皮细胞的形成与基因选择性表达有关
答案 A
解析 肝细胞和上皮细胞有相同的蛋白质,如呼吸酶,A错误;肝细胞和上皮细胞的形成是细胞分裂、分化的结果,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二者是由同一受精卵分化而来的,所含遗传信息相同,B、C、D正确。
6.(2024·湖北十一校模拟)动物细胞的存活与存活因子有密切关系。存活因子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后,启动细胞内部信号途径,抑制细胞凋亡,下图表示其过程。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中Bcl-2的mRNA量增加,凋亡程序启动
B.存活因子受体的竞争抑制剂不会加速细胞凋亡
C.动物体细胞核中都存在Bcl-2基因,细胞凋亡与特定基因的表达有关
D.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凋亡是所有细胞都必须要经历的阶段
答案 C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细胞中Bcl-2的mRNA量增加,会增加Bcl-2蛋白合成,抑制细胞凋亡,A错误;存活因子受体的竞争抑制剂会阻碍存活因子与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抑制Bcl-2基因的表达,促进凋亡,B错误;由同一个受精卵分裂、分化而来的细胞中基因都相同,动物体细胞核中都存在Bcl-2基因,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的程序性死亡,与特定基因的表达有关,C正确;不是所有细胞都经历分裂、分化、衰老、凋亡过程,由于某些不利因素的影响,有些细胞可能还未衰老就坏死了,D错误。
7.(2024·山东潍坊模拟)研究发现,直肠癌患者体内同时存在癌细胞和肿瘤干细胞。用姜黄素治疗,会引起癌细胞内BAX等凋亡蛋白高表达,诱发细胞凋亡;而肿瘤干细胞因膜上具有高水平的ABCG2蛋白,能有效排出姜黄素,从而逃避凋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肿瘤干细胞不存在原癌基因,因而没有细胞周期
B.编码BAX蛋白和ABCG2蛋白的基因均属于抑癌基因
C.同一个体中癌细胞和肿瘤干细胞核酸的种类和数目完全相同
D.用ABCG2抑制剂与姜黄素联合治疗,可有效促进肿瘤干细胞凋亡
答案 D
解析 肿瘤干细胞存在原癌基因,A错误;ABCG2蛋白可排出对癌细胞有杀伤作用的姜黄素,控制该蛋白合成的基因不属于抑癌基因,B错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肿瘤干细胞与癌细胞中基因的表达情况不同,转录出的mRNA的种类和数目不完全相同,故同一个体癌细胞和肿瘤干细胞核酸的种类和数目不完全相同,C错误;姜黄素能诱发癌细胞凋亡,肿瘤干细胞膜上的ABCG2蛋白能有效排出姜黄素,从而逃避凋亡,故用ABCG2抑制剂与姜黄素联合治疗,可促进肿瘤干细胞凋亡,D正确。
【综合提升】
8.(2024·湖南师大附中等校联考)死于急性损伤的细胞一般都会肿胀、破裂并将内含物释放到周边环境,这种死亡称为细胞坏死。凋亡的细胞会皱缩、凝聚,细胞膜表面会发生特定的变化,这种变化能吸引巨噬细胞在其内容物泄漏前将其吞噬。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衰老的细胞才会发生细胞凋亡
B.巨噬细胞清除坏死或凋亡细胞体现机体免疫自稳功能
C.激烈的细胞自噬会诱导细胞凋亡
D.细胞坏死不是基因程序性死亡过程,可引起炎症反应
答案 A
解析 细胞凋亡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过程,并非只有衰老细胞才会发生细胞凋亡,如哺乳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尾的消失,A错误;细胞的结构受到损伤可诱发细胞自噬,严重的细胞自噬可能会诱导细胞凋亡,C正确;细胞坏死不是基因程序性死亡的过程,细胞坏死时细胞裂解释放出内容物可引起炎症反应,D正确。
9.(2022·重庆卷,6)某化合物可使淋巴细胞分化为吞噬细胞。实验小组研究了该化合物对淋巴细胞的影响,结果如表。下列关于实验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
分组 细胞特征 核DNA含量增加的细胞比例 吞噬细菌效率
对照组 均呈球形 59.20% 4.61%
实验组 部分呈扁平状,溶酶体增多 9.57% 18.64%
A.细胞的形态变化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
B.有9.57%的细胞处于细胞分裂期
C.吞噬细菌效率的提高与溶酶体增多有关
D.去除该化合物后扁平状细胞会恢复成球形
答案 C
解析 细胞的形态变化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A错误;由表格信息可知,实验细胞核DNA含量增加的细胞比例为9.57%,包括G2期、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B错误;吞噬细胞中的溶酶体释放消化酶,可分解进入细胞的细菌,因此吞噬细菌效率的提高与吞噬细胞中溶酶体增多有关,C正确;去除该化合物后扁平状细胞不再分裂分化,扁平状细胞不会恢复成球形,D错误。
10.(2024·江苏苏州模拟)雄蝗虫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O(只有一条性染色体),取蝗虫精巢内的精小管细胞进行染色压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看到下图所示的分裂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细胞中看到的“染色体”显得很粗,圆圈内实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B.根据细胞体积和细胞内染色体判断,a、c细胞可能为初级精母细胞
C.a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d细胞分裂产生的精子中可能无性染色体
D.在高倍镜下观察,可观察到大多数细胞处于a细胞所示的分裂状态
答案 D
解析 a细胞中,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部,应处于减数分裂Ⅰ中期,此时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两侧,故圆圈内实为一对同源染色体,A正确;根据细胞体积和细胞内染色体可以判断a、c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B正确;结合上述分析可知,a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中期,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d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由于雄蝗虫只有一条性染色体,减数分裂Ⅰ后期X染色体随机移向一极,故d细胞中可能没有性染色体,因此d细胞分裂产生的精子中可能无性染色体,C正确;由于分裂间期时间更长,因此,在高倍镜下观察,可观察到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而不是a细胞所示的分裂状态,D错误。
11.(2024·福建龙岩模拟)有丝分裂过程中SMC3蛋白在着丝粒区大量富集。研究者构建玉米SMC3基因突变体,观察野生型和突变体有丝分裂过程,部分结果如图(A、B处于同一时期,C、D处于同一时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C中都可发生染色体变异
B.秋水仙素主要作用于A图所处时期
C.推测SMC3蛋白可维持姐妹染色单体间的粘连
D.A、C中的同源染色体对数和核DNA分子数都相等
答案 D
解析 由题述分析可知,A处于有丝分裂前期,C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变异可发生在任何时期,故A、C中都可发生染色体变异,A正确;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在有丝分裂的前期发挥作用,B正确;玉米SMC3基因突变体的B图中,姐妹染色单体已经分开,再根据题干信息“有丝分裂过程中SMC3蛋白在着丝粒区大量富集”,推测SMC3蛋白可维持姐妹染色单体间的粘连,C正确;A处于有丝分裂前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C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还未完全分裂为2个,此时染色体数目加倍,故同源染色体的对数也加倍,A、C中的同源染色体对数不同,核DNA分子数相同,D错误。
12.(2024·贵州卷,6)人类的双眼皮基因对单眼皮基因是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一个色觉正常的单眼皮女性(甲),其父亲是色盲;一个色觉正常的双眼皮男性(乙),其母亲是单眼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的一个卵原细胞在有丝分裂中期含有两个色盲基因
B.乙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Ⅰ中期含四个单眼皮基因
C.甲含有色盲基因并且一定是来源于她的父亲
D.甲、乙婚配生出单眼皮色觉正常女儿的概率为1/4
答案 B
解析 设双眼皮与单眼皮、色觉正常与色盲的控制基因分别为A/a、B/b,且控制眼皮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色觉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色觉正常的单眼皮女性甲(其父亲色盲)的基因型为aaXBXb,色觉正常的双眼皮男性乙(其母亲是单眼皮)的基因型为AaXBY。再结合分裂间期进行DNA复制分析,甲的一个卵原细胞在有丝分裂中期含有两个色盲基因,乙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Ⅰ中期含两个单眼皮基因,A正确,B错误;甲的父亲一定将其X染色体遗传给甲,即甲的色盲基因一定来自其父亲,C正确;甲、乙的女儿一定不患色盲,后代单眼皮的概率为1/2,后代是女儿的概率为1/2,故甲、乙婚配生出单眼皮色觉正常女儿的概率为1/2×1/2=1/4,D正确。
13.(2024·湖北卷,20)苏云金芽孢杆菌产生的Bt毒蛋白,被棉铃虫吞食后活化,再与肠道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形成复合体插入细胞膜中,直接导致细胞膜穿孔,细胞内含物流出,直至细胞死亡。科学家将编码Bt毒蛋白的基因转入棉花植株,获得的转基因棉花能有效防控棉铃虫的危害。
回答下列问题:
(1)Bt毒蛋白引起的细胞死亡属于________(填“细胞坏死”或“细胞凋亡”)。
(2)如果转基因棉花植株中Bt毒蛋白含量偏低,取食后的棉铃虫可通过激活肠干细胞分裂和________产生新的肠道细胞,修复损伤的肠道,由此导致杀虫效果下降。请据此提出一项可提高转基因棉花杀虫效果的改进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Bt毒蛋白的长期选择作用下,种群中具有抗性的棉铃虫存活的可能原因是:肠道细胞表面受体蛋白的________或________发生变化,导致棉铃虫对Bt毒蛋白产生抗性。
(4)将Bt毒蛋白转基因棉花与非转基因棉花混种,可以延缓棉铃虫对转基因棉花产生抗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细胞坏死
(2)分化 增加Bt毒蛋白基因的导入量,使其表达足量的Bt毒蛋白,抑制肠干细胞的激活 (3)空间结构 数量
(4)提高敏感性个体的生存机会,减缓棉铃虫种群抗毒蛋白基因频率的增加速度
解析 (1)细胞坏死指的是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由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Bt毒蛋白作为损害因子,导致细胞的死亡,属于细胞坏死。(2)干细胞能够通过增殖和分化不断补充到体细胞中去,即肠干细胞分裂和分化产生新的肠道细胞,修复损伤的肠道,由此导致杀虫效果下降;所以可以通过抑制肠干细胞的激活,来提高转基因棉花杀虫效果。(3)在Bt毒蛋白的长期选择作用下,会使棉铃虫肠道细胞表面受体蛋白的空间结构或数量发生变化,导致棉铃虫对Bt毒蛋白产生抗性。(4)生产上常将上述转基因棉花与非转基因棉花混合播种,从而使敏感性的棉铃虫个体有较多的生存机会,从而减缓棉铃虫种群抗毒蛋白基因频率的增加速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