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5张PPT)(部编版)八年级上道德与法治2024-2025学年八上期末考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期末考点串讲2024-2025学年秋季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复习01单元主线导读02易混易错梳理03重点考点扫描04期末考题研磨05中考考题研磨目录01单元主线导读单元主线导读第三单元 《勇担社会责任》核心主线勇担社会责任责任与角色同在积极奉献社会关爱他人服务社会责任的含义: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责任的来源:责任与角色的关系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责任来自对他人的承诺、职业要求、道德规 范、法律规定等在社会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代价:回报:时间、精力、金钱物质财富 、精神财富(更重要)重要性如何做:关爱他人传递着美好情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关爱他人,收获幸福;关爱他人也是关爱和善待自己要心怀善意、尽己所能、讲究策略奉献助我成长做法: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担当责任(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这是一种亲社会行为)热爱劳动,爱岗敬业02易混易错梳理易混易错第三单元 易错易混重点知识1、我们现在是学生,主要责任是学习,除了学习可以什么责任都不负。( × )纠正:我们除了承担作为学生该承担的责任以外,还要承担其他角色该承担的责任。2、对于我们可以选择承担的责任,我们会义无反顾地承担起责任,尽心尽力地做好,对于不愿意做的事情,不乐意承担的责任,就可以应付了事,敷衍塞责。(× )纠正:无论怎样,我们一旦作出选择,就应该义无反顾地担当起应负的责任。对于不愿意做的事情,不乐意承担的责任,尽管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我们仍然应该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易混易错第三单元 易错易混重点知识3、献爱心是大人的事,我们小孩子还是以后再说吧。(×)纠正:献爱心不分年龄大小,人人都可以献爱心。关爱不分大小,没有年龄之分,贵在有爱心。4、参加志愿服务浪费时间,中学生应以学习为主,等参加工作了再做也不迟。( × )纠正:中学阶段,虽然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是中学生的主要任务,但是,这与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并不冲突。5、关爱留守儿童是家人和老师的事,我们中学生的力量太微小了,做不了什么。(× )纠正:我们中学生虽然方量微小,但也要尽已所能,为留守儿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易混易错【易错易混知识点例题】--选择题1、在社会中每个人有各种各样的角色,如子女、学生、业主。以下“我”陈述的内容,“我”的角色一致的是( )①我会找到我的王子,但您永远是我的国王②这么多角色当中,只有爸爸的女儿最好当③何其庆幸此生相遇,我们是父子亦是朋友④给学生们上的第一课,是要做有梦想的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A角色是儿子,错误角色是老师,错误易混易错【易错易混知识点例题】--选择题2、2023年3月5日,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纪念日。某校积极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传承雷锋精神,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由此可见,责任来自( )①他人承诺 ②法律规定 ③道德规范 ④职业要求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D无关无关易混易错【易错易混知识点例题】--选择题3、2023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2024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今天,对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最好的纪念,就是把他们筚路蓝缕、呕心沥血奠基和开创的伟大事业继承好、发展好。因此,我们青少年应该( )①根据实际,合理做好生涯规划②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③追求生命高度,成就幸福人生④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D易混易错【易错易混知识点例题】--选择题4、人民日报官微制作了一则短视频,这则视频集纳了钱学森、邓稼先、屠呦呦等科学家们年轻时的照片,这些灿若星辰的名字也曾风华正茂。有网友留言:“没有人永远年轻,但永远有人年轻。他们的青春与祖国同在,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上述材料启示我们要( )①奉献国家社会,实现人生价值②坚持名利至上,成为卓越人才③勇于承担责任,赢得他人尊重④汲取榜样力量,绽放青春光彩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C说法错误易混易错【易错易混知识点例题】--选择题5、广东梅大高速塌方灾害发生后,有人不惧危险成功拦截多辆行驶中的车辆,有人奋不顾身救起多名伤员……他们的行为( )①诠释了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 ②彰显了平凡中的伟大③体现了见义勇为的责任担当 ④自觉履行了法定义务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A说法错误易混易错【易错易混知识点例题】--选择题6、某地突发山火。儿子(消防员)告诉姐姐:“我去救火,别告诉咱爸。”父亲(村民)告诉女儿:“我去救火,别告诉你弟。”这对父子奔赴同一火场时的留言让人们感受到( )A.舍小家为大家、勇于担责的家国情怀B.责任虽然相同,但履责的行为却不同C.承担社会责任,一定要放弃家庭责任D.只要勇于担责,就能获得相应的回报A说法错误说法太绝对说法太绝对03重点考点扫描第三单元 核心观点扫描1、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2、承担责任,要不言代价与回报。3、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能收获幸福。4、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要尽己所能,要讲究策略。5、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青年担当责任,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核心观点重点考点扫描第三单元 重点考点扫描1、责任的含义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2、责任的来源责任来自对他人的承诺、职业要求、道德规范、法律规定等。3、责任与角色的关系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4、为什么要做一个负责任的人(1)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才能有资格、有能力、有信心承担起时代和国家所赋予的使命。(2)很多人在为我们的成长和幸福生活承担着责任。我们应该学会感恩,主动关心、帮助和服务他人,在辛苦付出中体验对他人负责的快乐和幸福。重点考点扫描第三单元 重点考点扫描5.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代价:承担责任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意味着可能因为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回报: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这种回报,既包括物质方面,又包括精神方面。对我们而言,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回报,如良好的自我感觉、获得新的知识和新技能 、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许等。6.面对责任,勇于承担(1)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承担的责任。对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作出正确的评估,作出合理的选择。一旦作出选择,就应该义无反顾地担当起应负的责任。(2)虽然有些应该做的事情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是我们仍然应该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改变自己对待应该做的事情的态度。把它们当作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不抱怨,不懈怠,全身心地投入。做到我承担,我无悔。重点考点扫描第三单元 重点考点扫描7.承担责任的社会意义在我们的周围,有许许多多履行社会责任却不计代价和回报的人。正因为有他们敢于承担责任,敢于担当,我们的生活才更加安全,更加温暖,更加充满阳光和希望。8.如何做一个负责任的人我们要不言代价与回报,自觉承担对自己、对他人和对社会的责任,增强社会责任感,做一个负责任的人。9.关爱的含义关心爱护。重点考点扫描第三单元 重点考点扫描10.为什么要关爱他人(1)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2)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3)关爱他人,收获幸福。关爱他人的人往往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得到他人的关心和帮助,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关爱他人也是关爱和善待自己。11.如何关爱他人(1)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我们应心怀友善,学会关心、体贴和帮助他人。(2)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关爱不分大小,贵在有爱心。要尽己所能为他人排忧解难、奉献社会。(3)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要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要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重点考点扫描第三单元 重点考点扫描11.为什么要服务社会(1)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得到什么。只有积极为社会作贡献,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2)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我们的视野不断拓展,知识不断丰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不断提升,道德境界不断提高。12.如何服务和奉献社会(1)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青年担当责任。在新时代,共青团要组织青年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功立业。(2)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3)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我们要努力学习,增强劳动观念,培养敬业精神,学会全力以赴、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为将来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做好准备。04期末考题研磨重点考题研磨重点考题研磨辨析、评析题解题思路:(1)是什么: 的观点(行为)是正确的(错误的)。【注意:有对有错的观点是片面的】(2)为什么:教材依据、结合材料(3)怎么做:写出正确做法,注意与材料对应。重点考题研磨重点考题研磨1、八年级学生张梅是班长,她活泼开朗,积极为班级服务,多次受到班主任表扬。在学校举行的一次演讲比赛中,由于她工作失误,班级没能获奖,个别同学埋怨她。对此,小琳认为,承担责任只会付出代价,为什么还要承担 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对小琳的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是什么:张梅受到班主任表扬属于精神方面的回报。张梅受到个别同学埋怨是受到责备的表现。为什么:①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这种回报既包括物质方面,也包括精神方面。②承担责任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意味着可能因为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③承担责任虽然要付出代价,但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怎么做:④因此,要增强责任意识,对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作出正确的评估,作出合理的选择,一旦作出选择,就应该义无反顾地担当起应负的责任,做到我承担,我无悔。考点:责任⑴是什么?⑵为什么?⑶怎么做?重点考题研磨重点考题研磨2、学生小溪是一个“爱管闲事”的孩子。自习课老师不在时,有个别同学大声喧哗,他站出来制止;在校园,发现地上有垃圾,他主动捡拾并丢进垃圾箱;放学路上,见到有人闯红灯,他赶忙过去阻止。为此,他得罪过不少人。对此,好朋友小明经常劝他:“咱管那么多闲事干什么呢 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行啦!”请联系所学知识对小明的认识进行辨别与分析。是什么:小明的认识是错误的,小溪的行为并不是多管闲事,而是勇于担当责任的表现。为什么:小溪制止同学在自习课上大声喧哗说明他具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是维护课堂秩序,对其他同学、对班级负责任的具体体现;主动捡拾垃圾并丢进垃圾箱说明他的环保意识比较强,也是关心学校集体发展的具体体现;阻止他人闯红灯是尊重他人生命的体现,是亲社会行为,也是维护社会规则和守护社会正义的要求。怎么做:作为青少年,我们应增强责任意识,既要对自己负责,又要关心集体、维护集体利益。同时,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社会规则。考点:责任⑴是什么?⑵为什么?⑶怎么做?重点考题研磨重点考题研磨3、在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发生后,河南省应急救援协会连夜启动救灾应急响应,迅速组成一支12人的救援队伍,于19日凌晨集结赶赴灾区,积极承担了社会责任。在看到新闻报道后,小北认为“参加救援与我们无关,我们只要对自己负责就行”。联系所学“勇担社会责任”的知识,结合材料对小北的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是什么:小北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①我们应该对自己负责。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才有资格、有能力、有信心承担起时代和国家所赋予的使命。怎么做:②我们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而且要对他人、社会、民族和国家负责。很多人在为我们的成长和幸福生活承担着责任,因此我们应该学会感恩,主动关心、帮助和服务他人,在辛苦付出中体验对他人负责的快乐和幸福;社会和谐、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离不开你我他的责任和担当,因此我们应该对社会、民族和国家负责。考点:责任⑴是什么?⑵为什么?⑶怎么做?重点考题研磨重点考题研磨4、中学生小齐经常帮助他人,被评为班级里的“助人之星”。最近,班里的小强同学因家庭困难而愁眉苦脸。小齐找到老师说:“我家条件比较好,我每月给小强捐100元钱吧。”老师说:“这样太直接了,不合适。”小齐产生了疑惑:关爱他人,可以温暖他人,为什么不能直接捐呢?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小齐的疑惑进行辨别与分析。是什么:①小齐的疑惑是错误的,关爱他人可以温暖他人,但是也要讲究策略。小齐同学捐钱给小强是心怀善意、帮助他人、关爱他人的具体表现。但是,直接捐钱给小强可能伤害他的自尊,达不到预期目的。为什么:②关爱他人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让人感受到关心爱护;关爱他人还能赢得他人尊重,获得更多发展机会,收获幸福;关爱他人还能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关爱他人不仅要心怀善意,还要讲究策略,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怎么做:③小齐可以暗地里帮助小强,这样既不伤害小强自尊,也能让他感受到温暖。考点:关爱他人的原因和要求⑴是什么?⑵为什么?⑶怎么做?重点考题研磨重点考题研磨5、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22年10月16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在二十大党代表中,出现了不少志愿者身影。其中甘肃蓝天救援队队长於若飞说:我们是一支志愿服务的队伍,在我们的队伍里绝大多数人都有着自己的本职工作。但因为我们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所以每次有灾害发生的时候,我们都会聚集在一起来贡献我们的力量。现在,在公益救援领域,有越来越多的青年志愿者加入了进来,在各行各业,像我这样的“90后”,甚至是“00后”都逐渐成为中坚力量。据此有同学认为:“参与公益志愿服务,占用大量的时间,没有任何的回报,意义不大,中学生不应参加。”请对此观点进行辨析。考点:服务社会⑴是什么?⑵为什么?⑶怎么做?重点考题研磨重点考题研磨是什么:观点错误。为什么:(1)志愿者在帮助他人时付出了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意味着可能因为做的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志愿者在付出的同时,也会伴随着获得回报,比如良好的自我感觉、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许等。(2)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有利于提高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促进我们全面发展,有利于培养亲社会行为,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参加志愿者活动,有利于促进社会文明和进步,传递向上、向善的正能量。怎么做:(3)中学时代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中学生,不仅仅要将书本知识学好,还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参与公益活动,树立责任意识,主动承担责任,对他人对社会负责。重点考题研磨重点考题研磨6.某校的社会实践课,各班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小易同学积极参与。她利用节假日到街头清除小广告,到敬老院教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还积极参与公益捐款活动。小易的朋友看到后对她说:“参加这些活动又不能为升学加分,纯粹是浪费时间。”联系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结合材料对小易朋友的说法进行辨别与分析。是什么:小易朋友的说法是错误的。为什么:参加社会实践课会占用一定的时间,消耗一定的精力,但能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有利于提升综合评价,助力升学,并不是浪费时间。小易响应学校号召,清除街头小广告,是保护环境、主动参加社会劳动的亲社会行为;教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是弘扬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的表现;参与公益捐款活动,是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表现。小易参加这些活动,不仅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促进了自己的全面发展,还承担了社会责任,传递了美好情感,促进了社会文明进步。怎么做:作为青少年,我们不仅要提升课业分数,还要主动服务和奉献社会,勇于担当,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热爱劳动,提升综合素养,为将来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好准备。考点:服务社会⑴是什么?⑵为什么?⑶怎么做?05中考考题研磨中考考题研磨中考考题研磨考点1 责任与角色同在1.(2024·云南·中考真题)2024年5月,广东梅大高速塌方灾害发生后,有人不惧危险成功拦截多辆行驶中的车辆,有人奋不顾身救起多名伤员……他们的行为( )①诠释了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 ②彰显了平凡中的伟大③体现了见义勇为的责任担当 ④自觉履行了法定义务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精神生命、承担责任、在平凡中创造伟大。①②③:分析题文可知,题干的这些人的行为体现了对生命的珍视和保护,诠释了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他们在危险情况下的勇敢举动展现出平凡人身上的伟大之处;不惧危险去拦截车辆、救伤员,体现了见义勇为的责任担当,故①②③正确;④:这属于道德层面的高尚行为,并不是法定义务,故④错误;故本题选A。中考考题研磨考点2 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2.(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在我国相继承办的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第十九届杭州亚运会期间,志愿者们热情服务,赢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赞许。对此,下列评论正确的是( )A.志愿服务促进自身价值的实现B.参与志愿服务是为了获得表彰和赞许C.志愿服务体现扶危济困的美德D.参与志愿服务更重要的是获得物质回报【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服务社会的意义。A:志愿者们热情服务,在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的同时,也能够提升自己的能力、丰富自己的阅历,从而促进自身价值的实现;故A符合题意;B:志愿服务的初衷应该是无私奉献、帮助他人和服务社会,而不是为了获得外在的表彰和赞许;故B错误;C:题干中提到的是在大型活动中的志愿服务,并没有体现扶危济困的美德;故C不符合题意;D:志愿服务是一种自愿的、无偿的行为,其重点在于奉献和付出,而不是追求物质回报;故D错误;故本题选A。中考考题研磨中考考题研磨中考考题研磨考点2 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3.(2024·贵州黔东南·中考真题)2023年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品学兼优、朝气蓬勃,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中华文化、探索科学奥秘、践行生态理念、热心公益活动、促进民族团结等方面表现突出,展现了新时代青少年的风貌。这启示我们( )A.服务和奉献社会一定要得到回报 B.务必要履行奉献社会的法定义务C.要积极服务社会,承担社会责任 D.服务社会成了中学生的首要任务【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服务和奉献社会。C:从题文中新时代好少年的表现可知,新时代的好少年具有服务和奉献社会的优秀品质。我们要向这些好少年学习,积极服务社会,承担社会责任,故C符合题意;A:“一定要得到回报”错误。承担责任、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付出一定代价,也意味着可能会获得相应回报,但不一定会得到回报,故A说法错误;B:服务和奉献社会不是公民的法定义务,故B说法错误;D:中学阶段,学习是中学生的重要任务,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中考考题研磨中考考题研磨考点2 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4.(2024·河南·中考真题)中学生小勇每周都抽空去敬老院做志愿者,为老人读书读报,陪老人聊天,坚持两年不间断。敬老院给学校发来一封感谢信。下列名句最适合用在这封感谢信中的是( )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B.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C.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D.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关爱他人。C:分析题文,小勇每周抽空去敬老院做志愿者,关爱老人,这种爱人、敬人的行为,符合“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所表达的付出爱和尊敬会得到回报的含义;故C符合题意;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的是学习与思考的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B:“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表达的是为了国家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决心;故B不符合题意;D:“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体现的是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故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中考考题研磨中考考题研磨考点2 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5.(2024·湖北·中考真题)“安顿落难者,照顾乡亲们,一句话驱散冷雨,一握手温暖人心。”孟二梅带领社区居民让近千名被困乘客在暴雨中免受冻饿。获评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是因为她( )A.在劳动中创造物质财富 B.在工作中恪守诚实信用C.在奉献中承担社会责任 D.在逆境中增强生命韧性【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服务社会。D:分析题文,孟二梅带领社区居民帮助近千名被困乘客在暴雨中免受冻饿,获评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是因为她在奉献中承担了社会责任;故D符合题意;A:材料重点强调的是她对他人的帮助和奉献,而非在劳动中创造物质财富;故A错误;B:材料中没有体现她在工作中恪守诚实信用;故B不符合题意;D:在逆境中增强生命韧性并非她获评的主要原因,重点在于她对社会的奉献和责任担当;故D错误;故本题选C。中考考题研磨中考考题研磨考点2 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6.(2024·山西·中考真题)今年“五一”假期,我省的青年志愿者们前往许多景区和路段为游客提供咨询、讲解服务,让八方游客感受到了山西人民的热情好客。这说明志愿者们( )A.行己有耻,见贤思齐 B.乐观开朗,懂得谦让C.理性平和,热爱生活 D.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服务社会。D:分析题文,青年志愿者们在“五一”假期前往景区和路段为游客提供咨询、讲解服务,这一行为体现了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主动为他人和社会提供帮助和服务,展现了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精神风貌;故D符合题意;ABC:选项观点都不符合题干的主旨;故AB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中考考题研磨中考考题研磨考点2 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7.(2024·新疆·中考真题)杭州亚运会3.76万名赛会志愿者“小青荷”,以专业、友善、周到的服务,为赛会顺利举办提供保障,他们的微笑也成为亮丽的名片。志愿者参加公益活动是( )①履行法定义务的表现,有利于养成亲社会行为②爱岗敬业的表现,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③服务社会的表现,有利于提高自身道德境界④文明有礼的表现,有利于展现国家形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服务社会的意义。③④:分析题文,志愿者参加公益活动是服务社会的表现,通过帮助他人、为社会做出贡献,能够提高自身的道德境界;志愿者以专业、友善、周到的服务,其微笑成为亮丽的名片,这是文明有礼的表现,有利于展现国家形象,故③④正确;①:志愿者参加公益活动是自愿的行为,并非履行法定义务,故①错误;②:志愿者的行为重点在于服务社会和展现良好形象,并不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故②错误;故本题选D。中考考题研磨中考考题研磨考点2 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8.(2024·山东烟台·中考真题)生活中我们常常能看到一些暖心的小举动:垃圾袋外特别贴上“玻璃碴请小心”的纸条以提醒保洁人员;在遗失了井盖的路边竖起警示标识以提醒路人;为脚步匆忙、满头大汗的快递小哥递上一杯水……从这些暖心举动中,可以感悟到( )①关爱他人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②关爱是维持人际关系的唯一桥梁③关爱不分大小,贵在有爱心④我们应推己及人,学会关心体贴和帮助他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关爱他人。①③④:分析题文可知,题干的这些暖心举动体现了关爱他人对社会和谐的积极作用;这些小举动虽小但体现了爱心;这些行为正是推己及人,关心他人的表现,故①③④正确;②:“唯一桥梁”说法太绝对;关爱是维持人际关系的重要桥梁,故②错误;故本题选C。中考考题研磨中考考题研磨考点2 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9.(2024·安徽·中考真题)2024年是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实施20周年。20年来,西部计划发挥共青团的优势,有效推动50余万名高校毕业生到以西部地区为主的基层开展志愿服务,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这启示我们要( )A.奉献社会 B.学会感恩 C.关爱他人 D.体味亲情【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服务社会。A:分析题文,西部计划推动众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开展志愿服务,启示我们要奉献社会;奉献社会意味着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不计较个人得失,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故A正确;B:学会感恩是对所获得的支持和帮助心怀感激,并以积极的行动回报社会;题干没有体现学会感恩;故B不符合题意;C:关爱他人强调对他人的关心和爱护,传递温暖和善意;题干没有体现关爱他人;故C不符合题意;D:“体味亲情”在这一情境中也没有体现;故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中考考题研磨中考考题研磨考点2 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10.(2024·四川成都·中考真题)年过六旬的老人结伴而来,残障者由志愿者搀扶着就座,环卫工人被请进幽静的座位……这温情的一幕发生在某市“家之味”餐厅。俗话说,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但“家之味”却为这些弱势群体提供免费午餐,惠及有需要的人,让小城爱意满满。“家之味提供免费午餐,蕴含着( )①“文明有礼,与人为善”的社会风尚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相处之道③“乐善好施,热心公益”的美好品德④“共同富裕,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文明有礼、尊重关爱他人、服务社会。①③:分析题文可知,“残障者由志愿者搀扶着就座,环卫工人被请进幽静的座位”,体现了文明有礼、与人为善的社会风尚;“为弱势群体提供免费午餐,惠及有需要的人”,体现了乐善好施、热心公益的美好品德。故①③符合题意;②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社会风尚、共同富裕,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在题文中未体现出来,故②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中考考题研磨中考考题研磨考点2 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11.(2024·河南·中考真题)中学生小明和伙伴们利用暑假在社区组织了“墨缘·大手拉小手”活动,他们发挥特长、分工协作,每周三和周五下午教小学生书法和国画。一个暑假下来,小明和伙伴们收获了很多“粉丝”,小朋友们亲切地称他们“墨哥哥”“墨姐姐”。为了让课堂秩序更好、小学生们进步更快,他们还钻研起儿童心理学和国画技法教学。小明和伙伴们感觉自己的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和组织能力都大大提升了。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对“墨哥哥”“墨姐姐”的行为进行评析。中考考题研磨中考考题研磨考点2 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答案】“墨哥哥”“墨姐姐”利用暑假在社区教小学生书法和国画,是亲社会行为,这有利于他们在社会中成长;他们的行为是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表现;他们的行为是活出生命精彩、实现生命价值的表现,得到了小朋友们的肯定;他们发挥特长、分工协作完成任务,是善于合作的表现;他们钻研儿童心理学和国画技法教学,让小学生们进步更快,是主动增强能力、提升素质、承担责任的表现;等等。【分析】考点考查:亲社会行为、服务社会、生命的价值、善于合作、承担责任。能力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解答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道德修养、健全人格、责任意识。【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亲社会行为、服务社会、生命的价值、善于合作的、承担责任的有关知识,从评析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墨哥哥”“墨姐姐”利用暑假在社区教小学生书法和国画→可链接亲社会行为的意义+是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表现+活出生命精彩、实现生命价值的表现;关键词②:他们发挥特长、分工协作完成任务→可链接善于合作;关键词③:他们钻研儿童心理学和国画技法教学,让小学生们进步更快→可链接主动增强能力、提升素质、承担责任的表现;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中考考题研磨中考考题研磨考点2 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12.(2024·天津·中考真题)结合下图,谈谈你对关爱他人的理解。【答案】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关爱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关爱他人,收获幸福。【分析】考点考查:关爱他人的意义。能力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解答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道德修养、健全人格。【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关爱他人的有关知识,从理解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两位年轻人帮助老奶奶→可链接关爱他人的意义。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中考考题研磨中考考题研磨考点2 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13.(2024·四川宜宾·中考真题)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最近各地热传的一些“暗语”,让赠人玫瑰不再带刺:在成都的一家面馆,顾客只要说“牛肉面不要牛肉”,就可以免费吃碗面;苏州的一个早餐摊点关了收款码提示音,有困难的客户吃完就可以直接走人;济南的一家餐馆,求助者只要说“A套餐”,就不用再掏腰包……材料中的“暗语”行为,对关爱他人有何启示?【答案】①关爱他人要尊重他人的尊严和隐私,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这些“暗语”以一种委婉、含蓄的方式给予他人帮助,避免了让受助者感到尴尬或自尊心受损,让他们能够体面地接受帮助。②关爱他人要讲究方式方法,注重细节。通过巧妙设计的“暗语”,能够更贴心地满足有困难者的需求,体现出对他们的关心是真诚而细腻的。【分析】考点考查:关爱他人的要求。能力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解答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道德修养。【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关爱他人的有关知识,从启示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各地热传的关于帮助他人的“暗语”→可链接尊重他人的尊严和隐私,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讲究方式方法,注重细节。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让备课更有效www.21cnjy.com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