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少年当自强 课件(共17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少年当自强 课件(共17张ppt)

资源简介

(共17张PPT)
少 年 当 自 强
主题一、少 年 强 中 国 强
图片,答问题:
结合P60“运用你的经验”
1.从邓稼先的身上,你能看到哪些优秀品质?
2.这些品质对你的个人成长有什么重要意义?
上中学时,,在北平沦陷后秘密参加抗日聚会。17岁考入了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47年,留美,用不到三年的时间,获得了博士学位1950年8月,历尽艰辛,启程奔向新中国的怀抱。
1958年秋,告别了妻子和两个孩子,秘密主持原子弹的研制工作。1964年10月16日,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17日,第一颗氢弹!
61岁时,患病回到北京。在病床上,他对看他的人说:“你们快去工作吧,别让那些国家把我们中国落得太远了。”
1.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舍生忘死、勇于创新、自信自强、顽强拼搏、艰苦奋斗、意志坚强、勤奋学习、自力更生等。
2. ①有助于增强青少年热爱祖国的情感,把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
②有助于增强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把自我发展与社会进步结合在一起;
③有助于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④有利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等。
新知讲解
1.为什么说少年强则中国强(个人与国家的关系)P60-62①
教学目标
探究感悟
①国家层面:个人的前途、命运、未来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未来息息相关,紧密相连 P60
②个人层面: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P61
我们这一代青少年必将肩负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任,成为国家的栋梁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人 物 少年立志 实践道路
谭翤同
深受王夫之思想的影响,立志努力读书,做好经世济民的学问
参与戊戌变法。变法运动失败后,他被捕入狱。“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他挥笔写下这首绝命诗后,慷慨赴死,年仅33岁
林觉民
接受先进革命思想,立志为民主自由平等献身。
留学日本期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参加广州起义,转战途中受伤被俘,后从容就义,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 一。
流离失所、国破家亡的民族血泪,促使他很早就树立了“谋万人居”的理想。
1950年,在美国学成后,冲破重重阻挠,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投身建筑事业。2012年,获得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教学目标
探究分享
读材料,答问题:结合P61“探究与分享”
1.说明他们的人生道路有哪些不同,他们身上有哪些共同点。
2.青少年如何选择自己的未来理想?
吴良镛
1.不同点:
谭嗣同:参与戊戌变法,用自己的鲜血警醒世人,救国图强。
林觉民:励志为民主自由献身,用革命的手段救国救民。
吴良镛:全身心投人祖国的建设中,用自己的力量让祖国更强
相同点:
有理想、有担当,有强烈的爱国之情,以天下为己任。
2. ①理想和现实密不可分,理想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
②选择理想要在了解自己的个性和潜能的基础上认真思考,不能离开社会的实际需要,要以天下为已任;
③要把个人理想融入到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之中;
④为实现人类最高理想而奋斗。
1.为什么说少年强则中国强(个人与国家的关系)P60-62①
教学目标
探究感悟
③两者结合:实现民族复兴梦,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少年接力奋斗,我们必将站到时代的潮头 P62①
青少年的责任
是时代赋予的
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责任
每一代青少年
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
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
教学目标
探究分享
听寄语,答问题:结合P62“探究与分享”
1.以上寄语对走向世界的我们有什么启示?
2.我们要为建设祖国做好哪些准备?
1.我们要为建设祖国做好准备,要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2.青少年的做法(应如何承担时代赋予的责任)P62②
教学目标
探究感悟
01
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03
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创造精彩的人生。
02
勇做时代的弄潮儿,
主题二、青少年的情怀与抱负
教学目标
探究分享
赏名言,答问题:结合P63“探究与分享”
1.请同学朗读名人人言。
2.你从以上名言中读出了怎样的情怀?
3.请找出一位具有这种情怀的代表人物,并作简要介绍与评价。
4.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这种情怀是否发生了变化?变与不变的原因是什么?
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
爱国情怀
亘古恒今!
1.青少年为什么要有情怀与抱负 P63①
教学目标
探究感悟
a
b
青少年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命运。
青少年的品格形成影响着国家未来发展。
维新运动先驱梁启超曾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请问:你是怎样理解这段话的?
2.当代青少年应该具备怎样的情怀与抱负 P63②-65
教学目标
探究感悟
①对国家: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的中国人,成为中华民族的栋梁 P63②
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我们要传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增强爱国情感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目标
探究分享
看视频,答问题:
结合P64第1个“探究与分享”
如果让你和这些中国青年一样,有机会参与国际大会并发挥作用,从现在起,你要做哪些方面的准备?
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多了解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及中国的发展现状,掌握一定的涉外社交礼仪,掌握相关的科学文化知识,准备相关会议活动资料,还要做好涉外的各种手续。
2.当代青少年应该具备怎样的情怀与抱负 P63②-65
教学目标
探究感悟
②对世界:提高我们的世界影响,提高改变世界的素质和能力 P64
提高我们的影响
在与世界各国青年交流中
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
积极关切人类问题和世界局势
掌握相应的知识
提高改变世界的素质和能力
在世界复杂多变环境中
要有忧患意识
居安思危
01
02
教学目标
探究分享
看视频,答问题:结合P64第2个“探究与分享”
1.上述内容反映了什么变化? 2.它说明了什么?
1.上述内容反映了中国出国留学人数急剧增长,留学的国家范围越来越广阔,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来华的留学生也越来越多。
2.说明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中国家庭对于教育的重视,国际教育在中国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出国留学已成为中国学生教育选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当代青少年应该具备怎样的情怀与抱负 P63②-65
教学目标
探究感悟
③对人类: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纽带,承担起推动人类共同发展的责任 P65
01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要从我们做起
02
我们要尊重差异、理解包容多样文化
03
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风貌
对国家
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的中国人,成为中华民族的栋梁 P63②
对世界
提高我们的世界影响,提高改变世界的素质和能力 P64
对人类
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纽带,承担起推动人类共同发展的责任 P65
教学目标
归纳整理
2. 当代青少年应该具备怎样的情怀与抱负 P63②-65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说:“我一直有两个梦,第一个梦是禾下乘凉梦,就是追求水稻的高产、更高产梦;第二个梦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我始终都还在努力使我的梦想成真,也希望与你们共勉,来共同实现这两个梦想。”学习袁隆平,我们应具有的情怀与抱负是(  )①把研究杂交水稻种植作为自己未来唯一的职业选择 ②树立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拒绝与外国人分享成就③增强爱国情怀,做个自尊自信、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④积极关注人类问题和世界局势,并掌握相应的知识
A.②④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2.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黄旭华,当国家需要与家庭需要同时摆在面前时,他毅然选择了国家需要。30年放弃亲情,隐姓埋名,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黄旭华的事迹启示我们(  )
A.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为了国家利益,必要时应不惜牺牲个人利益
B.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离不开集体
C.报效祖国,舍弃个人一切
D.只有为国家作出巨大贡献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D
A
课堂巩固
3.在学习了《少年当自强》后,九年级(1)班同学围绕“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展开了热烈讨论。下列观点你认为错误的是(  )
A.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国家命运决定个人命运
B.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总是与国家兴衰、民族的荣辱联系在一起的
C.个人命运决定国家命运,只有个人得以发展,国家才能发展
D.国家、民族一旦濒临灭亡边缘,个人的生存都难以保障,前途更无从谈起
C
4.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青年人肩负着振兴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 ②国家发展的前景完全依赖于青少年的努力 ③青少年应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 ④青少年应脚踏实地,努力奋斗,承担历史责任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