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中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中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中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桂花飘香 B. 树叶飘落 C. 雪花飞舞 D. 细雨濛濛
2.通常情况下,下列都属于导体的一组物质是( )
A. 铁、铜、大地、食盐水 B. 铝、石墨、陶瓷、铅
C. 水银、锡箔、橡胶、镍 D. 铜、塑料、人体、黄金
3.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 的水一定比的水含有的热量多
C. 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D. 温度相同的物体接触时不发生热传递
4.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飞轮转速是每分钟转,则汽油机每秒内( )
A. 完成个冲程,做功次 B. 完成个冲程,做功次
C. 完成个冲程,做功次 D. 完成个冲程,做功次
5.质量为的汽油,用去一半后剩下的汽油( )
A. 密度、比热容、热值都变为原来的一半 B. 密度不变、比热容、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
C. 密度、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热值不变 D. 密度、比热容、热值都不变
6.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高温气体迅速膨胀而做功,此时气体的温度和内能的变化情况是( )
A. 温度降低,内能增大 B. 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 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D. 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7.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满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 )
A. 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 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温度升高的比乙液体温度升高的多
C. 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 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8.下列有关热机效率、燃料热值、物体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热机所用燃料的热值越大,效率越高
B. 热机所用燃料的化学能转化成的内能越多,效率越高
C. 物体的内能越大,温度越高
D. 汽油机的压缩冲程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大燃料混合物的内能
9.A、、三个轻质小球,已知带负电,和互相吸引,和互相排斥,则( )
A. 一定带正电,带负电 B. 可能带正电,带正电
C. 可能不带电,带负电 D. 一定不带电,带正电
10.如图所示,当开关闭合,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若只闭合而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则通过的电流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分。
11.水稻是喜温植物,春季育秧时,农民通常在傍晚向秧田灌水,早晨再将水放出,以防霜冻,这是因为水的______较大,当气温降低时,水能放出较多的热量,如果某秧田中水的温度降低了,放出了的热量,则该秧田内的水的质量为______已知。
12.汽车发动机是在______冲程获得动力的;“西气东输”工程已全线竣工,输送的燃料为天然气,这是利用了天然气______较大的特性。
13.“嫦娥一号”卫星在绕月飞行的年时间里,可能会遭遇两次月食,月食期间没有太阳光照射,卫星表面的温度会急剧下降,内能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这是通过______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14.如图所示,在电路中要使电灯和并联,应闭合开关______。为了防止电路出现短路,不能同时闭合开关______。
15.如图甲所示电路,两灯正常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流表测量的是______的电流选填“”,“”或“干路”,通过灯泡的电流为______。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
16.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际电路,在虚线框内画出电路图。
17.请在如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电路。要求:两灯并联,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灯泡,电流表测量灯泡的电流。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4分。
18.小明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水和煤油加热,如图甲所示,以探究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
实验中,所取的水和煤油的初温和______必须相同;
从开始加热到第时,水吸收的热量______选填“”、“”或“”煤油吸收的热量;水和煤油温度随时间变化如图乙所示,可判断出水的吸热能力较______选填“强”或“弱”;
根据实验数据,小明作出了水和煤油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由图像可知,冬天,小华想自制一个暖手袋,若只能从水和煤油中选一种液体装入暖手袋中作为供暖物质,则应选择______。
19.在探究摩擦起电的实验中: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吸引纸屑,是因为橡胶棒带上了电荷。实验发现,橡胶棒带的是负电,根据你所学习的原子结构的知识,橡胶棒带负电是因为______;选填“得到电子”或“失去电子”
根据你的分析,丝绸摩擦过玻璃棒后,丝绸______带电;填“一定不”、“一定”或“可能”
通过实验探究,可知道自然界存在______种电荷,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同种电荷______,异种电荷______。
20.在“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实验中,某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
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应该______选填“断开”或“闭合”;
电流表在使用时,必须______填“串联”或“并联”在被测电路中;
若要测量干路电流,则电流表应接在甲图中的______点;小丽把电流表接入点,当闭合开关时,发现电流指针如图乙所示,出现这故障的原因是______;
点电流 点电流 点电流
通过对上面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文字结论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21.中国科学家首次在南海试采可燃冰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开发的历史性突破。可燃冰清洁无污染、储量巨大,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新型能源。,可燃冰的热值
求:
体积为的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多少?
若这些热量全部被质量为的水吸收,则水升高的温度是多少?
22.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煤炉给的水加热,同时,他们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加热过程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假设在内完全燃烧了的煤,水的比热容为,煤的热值约为。
求:经过加热,水所吸收的热量;
煤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
煤炉烧水时的热效率。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花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运动到空气中,人们就闻到了桂花的香味。符合题意。
B、树叶是固态物体,树叶飘落是物体的机械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雪花飞舞是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雨”是液态水滴,也属于机械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比较小,是纳米尺度内的,我们用肉眼是看不到的;我们能够看到的不是分子,是固体的小颗粒。
解答本题我们一定要区分开分子的运动和固体机械运动。
2.【答案】
【解析】【分析】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常见的导体包括:人体、大地、各种金属、酸碱盐的溶液等。常见的绝缘体有陶瓷、玻璃、橡胶、油等;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的界限。
此题考查了导体与绝缘体的概念以及生活中常见的实例;生活中哪些物体为导体,哪些物体为绝缘体,属于识记的内容,比较简单。
【解答】
解:
A、铁、铜、大地、食盐水中,铁和铜是金属,属于导体;大地属于导体;食盐水是溶液,属于导体;故A正确;
B、铝、石墨、陶瓷、铅中,陶瓷是很好的绝缘体;故B错误;
C、水银、锡箔、橡胶、镍中,橡胶是很好的绝缘体;故C错误;
D、铜、塑料、人体、黄金中,塑料是很好的绝缘体;故D错误;
故选:。
3.【答案】
【解析】解:
A、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在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故A错误;
B、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故B错误;
C、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有物体对它做了功,故C错误;
D、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温度相同的物体接触时不发生热传递,故D正确。
故选:。
内能的大小跟物质的量、温度有关。
热量是过程量,就是说,热量只存在于热传递过程中,只能说吸收或放出热量,热量传递等。
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是等效的。
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影响内能因素的掌握,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以及沸腾特点的认识,是热学的热点,也是中招的热点。
4.【答案】
【解析】解:四冲程汽油机的飞轮转速为,则该飞轮每秒钟转圈.因为一个工作循环飞轮转圈,完成四个工作冲程,做功次,所以飞轮转圈,共个冲程,共做功次.
故选C.
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四个冲程组成.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曲轴转圈,飞轮转周,做功一次.
本题主要考查对热机飞轮转速的含义的理解以及对热机工作循环中各冲程情况的了解.
5.【答案】
【解析】解:密度、比热容、热值都是物质的属性,不随物质的质量变化而变化。汽油用去一半后,剩下汽油的密度、比热容、热值不变。
本题考查了密度、比热容、热值的属性,它们不随物质的质量、体积变化而变化,是一道基础题。
6.【答案】
【解析】【分析】
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知道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
解决此题要知道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当外界对物体做功时,机械能转化为物体的内能,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当物体对外界做功时,物体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物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解答】
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汽油机内部的高温气体迅速膨胀对外做功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气体的内能会减小,气体的温度会降低。
故选D。
7.【答案】
【解析】解:已知两种液体质量相等,相同热源加热说明相同时间提供的热量相等。
A、由图象可以看出:在吸收热量相同时,甲液体升高的温度更大,由公式知,甲液体比热较小,故A错误;
B、由图象知: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温度升高的多,故B正确;
C、加热时间相同,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故C错误;
D、加热相同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等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故D错误。
故选:。
甲、乙两种液体在相同时间里吸收的热量相等,质量也相同,根据公式,结合图象可以对每一个选项作出判断。
知道公式,找出两种液体的相同量和不同量,再进行有关量的比较。
8.【答案】
【解析】解:
A、用热值大的燃料,燃烧相同燃料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但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不一定多,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产生的能量的比值不一定大,热机效率不一定得到提高,故A错误;
B、热机效率是指热机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能量的比值,所用燃料的化学能转化成热机的机械能越多,效率越高,故B错误。
C、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质量和温度都有关系,物体的质量越大,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故C错误;
D、汽油机的压缩冲程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大燃料混合物的内能,故D正确;
故选:。
热机的效率是指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产生的能量之比;减少热的损失,可以提高效率;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过程是能量的转移过程;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即机械能与内能之间相互转化;
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物体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还与物体质量有关。
本题考查了本题考查了热机的效率的概念,内能的影响内能的因素,改变内能的方式;是一道综合性题目。
9.【答案】
【解析】解:已知带负电,和互相排斥,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所以带负电;又因为和互相吸引,根据异种电荷互相吸引,所以可能带正电,根据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也可能不带电。所以可能不带电,带负电,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异种电荷相吸引和带电体吸引轻小的物体这两个知识点要考虑周全,考虑不全是此题选错答案的原因。
10.【答案】
【解析】解:当开关闭合,断开时,两灯泡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即干路上的电流;
若只闭合而断开时,两灯泡并联,电流表测通过的电流,即;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所以,通过灯泡的电流:

故选:。
当开关闭合,断开时,两灯泡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若只闭合而断开时,两灯泡并联,电流表测通过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可求得通过的电流。
此题主要考查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明确当开关、闭合、断开时,电流表测量哪部分的电流是关键。
11.【答案】比热容;
【解析】解:水稻是喜温植物,春季育秧时,通常傍晚向秧田灌水,早晨将水放出,以防霜冻。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当气温降低时,根据可知,降低相同的气温时,水能放出较多的热量。
根据得:

故答案为:比热容;。
知道水的比热容是常见物质中最大的;根据气温降低时,由于水的比热容比较大,在质量一定时,水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
根据可求水的质量。
本题考查水比热容比较大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热量的计算,物理知识就是应用于生活的,我们要学会利用物理知识改变我们的生活、解释我们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这也是中考的一个出题方向。
12.【答案】做功 热值
【解析】解:在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做功冲程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提供汽车行驶的动力;
天然气与其它燃料相比较,天然气的热值大,燃烧时产生废气污染小,所以选择使用天然气。
故答案为:做功;热值。
在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做功冲程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热值是单位质量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在其它条件相同时,热值大的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多,结合天然气和其它燃料的热值大小分析。
本题考查了做功冲程的认识和燃料热值的理解,难度不大。
13.【答案】减小 热传递
【解析】解:发生月食的时候,太阳光被挡住,所以卫星表面温度急剧下降,内能减小,是能量的转移,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故本题答案为:减小,热传递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特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热传递的理解和掌握。
14.【答案】、 、
【解析】解:在图中,要使两灯泡并联,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需要经过,然后分别经过灯泡支路和支路、,再流回电源负极;因此应闭合开关、;当闭合开关、时,电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从电源的正极流入电源负极,从而形成电源短路,故不能同时闭合开关、。
故答案为:、;、。
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之间相互影响;并联电路中电流有多条流通路径,各个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独立工作;
电源短路是指用导线将电源两极直接连接起来的电路。
本题考查了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电路的三种状态,理解基础概念是解题关键。
15.【答案】干路;。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并联,电流表测支路的电流,电流表的示数为,则流过的电流是;电流表测干路电流,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干路电流大于任意支路的电流,电流表示数应大于示数,即示数应大,
由图乙所示电流表可知,电流表的量程为,分度值为,示数,干路电流为;
由于并联电路电流规律:,故通过灯的电流:。
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并联,电流表测支路的电流,电流表测干路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电流表指针的位置确定两电流表的量程并根据分度值读出示数,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出通过灯的电流。
本题考查了电流表的读数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关键是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指针的位置确定量程。
16.【答案】解:
由图知,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依次通过灯泡、开关、灯泡,回到电源负极,由此画出电路图如图所示:

【解析】由实物图根据电流流向分析电路的连接情况,再画出电路图即可。
本题考查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的能力,能正确识别电路的连接方式是画电路图的前提。
17.【答案】解:由题意可知,两灯并联,电流表串联在的支路上,开关位于干路,
从电源的正极出发,依次串联开关、灯泡回到电源的负极,然后把灯泡和电流表串联后并联在灯泡两端,如图所示:

【解析】由题意可知,两灯并联,电流表测量电流说明电流表串联在的支路上,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灯泡说明开关位于干路,根据电流流向法、按先串后并的原则进行解答。
本题考查了根据题意连接实物图,分清电路的连接方式和各电路元件的位置是关键,此类题目一般根据电流流向法、按先串后并的原则进行解答。
18.【答案】质量 强 水
【解析】解:探究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应控制不同物质的初温和质量相同,只改变物质的种类,应用控制变量法;
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水和煤油加热,相同时间内酒精灯放出的热量相同,即相同时间内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也相同,故从开始加热到第时,水吸收的热量等于煤油吸收的热量;从开始加热到第时,水吸收的热量等于煤油吸收的热量,由图乙可知,煤油升高的温度较多,由公式可知,水的比热容较大,即水的吸热能力较强;
由图乙可知,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降低相同温度时,水放出的热量较多,故应选择水作为供暖物质。
故答案为:质量;;强;水。
我们使用相同的酒精灯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热多少,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比较物质吸热能力的种方法:
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的热量即比较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的吸热能力强;
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即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温度的变化,温度变化小的吸热能力强;
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即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温度的变化,温度变化小的吸热能力强。
本题考查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难度不大。
19.【答案】得到电子 一定 排斥 吸引
【解析】解: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在物体间的转移。当两个物体摩擦时,其中一个物体会失去电子带上正电,而另一个物体会得到这些电子带上负电;
当丝绸摩擦过玻璃棒后,玻璃棒会失去电子带上正电,那么丝绸就会得到这些电子。因此,丝绸在摩擦后一定会带电,且由于它得到了电子而带负电;
通过实验探究,可知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故答案为:得到电子;一定;两;相互排斥;相互吸引。
摩擦起电中,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
自然界由两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本题考查了摩擦起电的有关现象,属于基础题。
20.【答案】断开 串联 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解析】解:连接电路的过程中,为了保护电路中的元件,防止因连接错误或短路等原因导致电流过大,损坏元件,开关应该断开;
电流表在使用时必须串联在被测电路中;
干路电流是流过所有支路电流的总和,要测量干路电流,电流表应接在甲图中的点;
由图乙可知电流表指针反偏说明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因为,所以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故答案为:断开;串联;;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实物电路的连接,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断开;
使用电流表时,电流表在使用时必须串联在被测电路中,要选择合适的量程,电流表正负接线柱不要接反,否则电流表指针将反向偏转;
把和相加,与比较,得出规律。
本题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特点实验,考查注意事项、电流表的正确使用及学生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属于常考内容。
21.【答案】解:“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由题知,这些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则水吸收的热量:

由得水升高的温度

答:体积为的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若这些热量全部被质量为的水吸收,则水升高的温度是。
【解析】利用计算“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由题知,这些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即,利用计算水升高的温度。
本题考查了燃料完全燃烧放热公式、吸热公式的应用,要利用好条件“这些热量全部被水吸收”。
22.【答案】解:经过时间加热,水所吸收的热量:

煤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

煤炉烧水时的热效率为:

答:经过加热,水所吸收的热量为;
煤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为;
煤炉烧水时的热效率为。
【解析】由图知,经过时间加热,水升高的温度值,利用吸热公式求水吸收的热量;
已知煤的质量和热值,利用可求得煤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
烧水时的热效率等于水吸收的热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吸热公式、燃料完全燃烧放热公式的掌握和运用,能从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搜集有关信息是本题的关键。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