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2025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卷+答题卡(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2024-2025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卷+答题卡(含解析)

资源简介

绝密★启用前
2024-2025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素养测评基础卷(一)
【卷首语】高尔基说:“天才源于勤奋。”亲爱的同学,转眼间这学期就要结束了,在这段忙碌的日子里,流逝的是美好的时光,挥洒的是辛勤的汗水,而即将收获的是成功的喜悦。只要你仔细审题、认真答题、规范书写,一定会为自己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加油!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全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清楚。
3.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情境一:为了祝贺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圆满成功。实验小学进行了趣味知识大赛,主要考查本学期学生所在的年级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请你积极参与四年级组的比赛。
一、积累与运用。(34分)
1.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上画“√”。(3分)
溃败(kuì guì) 混乱(hún hùn) 潜入(qián qiǎn)
花蕊(ruǐ rǔn) 开凿(záo zào) 薄雾(báo bó)
2.读拼音,结合语境填词语。(3分)
2024年,又是中国人倍感zì háo( )的一年。我国量子计算机yán jiū( )实现重大突破,刷新了世界纪录;宇航员们搭乘神舟十八、十九号飞船,téng yún jià wù( )般进入太空,深入探索宇宙ào mì( );奥运会上,中国健儿们奋力拼搏,勇敢wán qiáng( ),让人zàn tàn( )不已。
3.先补全词语,再选词填空。(6分)
( )大梁 ( )大腰圆 视死如( ) 三头六( )
( )边鼓 ( )存高远 鹤发童( ) 左顾右( )
以上词语中,_______比喻了不起的本领,_______比喻承担重要的、起支柱作用的工作,_______形容老年人气色好、有精神;_______可用来形容历史上那些英勇无畏(wèi)、为国献身的守边将士。
4.括号中是对具体情景概括的成语,不恰当的是哪一项?( )(3分)
A.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果实累累)
B.官绅们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魂飞魄散)
C.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震耳欲聋)
D.它用前足扒开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们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一丝不苟)
5.下面对课文中的人物描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普罗米修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
B.盘古是伟大的巨人,他用自己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
C.西门豹有反对迷信,尊重科学的品质。
D.纪昌是中国古时候的一位著名的医生。
6.关于“观察习惯”的养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3分)
A.“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无法养成观察习惯的。
B.只要学会了所有的观察方法,就能养成观察的习惯。
C.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观察,才能发现观察对象的变化。
D.观察不仅要看、听、摸、闻、尝,还要注意事物的变化,习惯才能成自然。
7.根据所学内容填空。(5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告诉我们只要善于扬长避短,各尽所能,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出色的成绩。
(2)王戎看见路旁的李子树结了很多果子,聪慧的他不但不跟从他人去摘取,反而断定:“__________,__________。”(用书中原句回答)
(3)《出塞》中表达作者希望有良将把守边关的愿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轼的《题西林壁》中“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5)老师常用韩愈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来鼓励我们要多问问题。
8.按要求写句子。(8分)
(1)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卖房度日。他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用恰当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组讨论会上,大家的发言很猛烈。(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从“快乐”“生气”“着急”中任选一词仿照例子写一写。
例:“害怕”:妈妈一走,我就把屋里所有的灯都打开,然后钻进被窝,蒙上头,大气都不敢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快乐读书吧。(6分)
情境二:乐乐把这个学期“快乐读书吧”推的几本童话书读完了,快来帮他整理一下阅读收获吧!
1.乐乐积累了不少出自神话故事的成语,如________、________。世界神话中,为人类取火的是________,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则是燧人________取火。(2分)
2.乐乐很喜欢这些神话人物,他想制作一张神话人物名片,请你帮助他完成。(4分)
神话人物名片
姓名 _______ 性格或品质 _________________
主要事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35分)
(一)课内阅读。(12分)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节选)
①一个星期天,周恩来背着伯父,约了一个同学来到了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街道上热闹非凡,往来的大多是外国人。
②周恩来和同学一路上左顾右盼,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③此时的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怎么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和屈辱中拯救出来呢?这个问题像一团烈火一直燃烧在周恩来心中。所以,当修身课上魏校长提出为什么而读书这个问题时,就有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响亮回答。
1.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完成图示。(2分)
2.根据上面图示,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选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这些人的举动能体会“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将自己的理解写在批注栏里。(3分)
4.千里马实验小学四年级(1)班准备开展“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综合性学习活动,你认为活动可以设置哪些环节?请写出两种。(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题。(9分)
【材料一】旅游的意义在于带着一定的文化理解去解读和体验一座山、一道河流、一个城市、一个国家。
【材料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年暑假,小刚准备同家人开启一场文化之旅。首先,他们从沈阳出发,途经安徽滁州,登琅琊山,感受欧阳修醉乎山水之间的情致;再赶往杭州西湖,徜徉于白堤柳岸,忆一段白居易勤政爱民的佳话;最后再到武汉的黄鹤楼,登楼游赏,寻觅当年李白在烟花三月送孟浩然下扬州的足迹。
1.这组材料是围绕________这个话题组织在一起的。(2分)
2.读材料二,写出小刚假期文化之旅的路线。(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画“___”的部分,你想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你去过最美或最有意义的地方是哪里?试着用总分结构,有序列举出它的美或有意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神话故事《商伯盗火》,完成习题。(14分)
①商丘古城南三里地,有一废土台子,叫火神台,据说是商伯盗火留下来的。商伯原先是天上的火神,他发现人间没有火种,人类只能吃生的食物,夜里也没有火来照明,只能在地上爬着走。于是,他决定到天庭盗取火种。趁着上天庭报告的机会,他偷到了火种。可是火种不停燃烧,火苗乱窜,根本无法掩盖:第一次的盗火行动失败了。
②后来,他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一条妙计。再一次上天的时候,商伯来到天火旁边,点燃了一条很红的蒿草绳:他吹灭蒿草绳的明火,只把暗火藏在身上,神不知鬼不觉地把火种带到了人间。人类从此吃上了热食,用上了照明的火把。
③商伯盗火的事情,很快被天神发现。为了夺回火种,天神向人世间降下一场大洪水。暴雨倾盆,河水猛涨,滚滚而来的洪水吞没了田野和村庄。人类措手不及,许多生命消失在洪水之中。商伯让百姓都去逃难,自己则留在祭祀商星的高台上,看护最后的火种。
④洪水消退后,人们来到祭台,发现宝贵的火种还在。但是,商伯却永远闭上了双眼。
1.理清故事内容。(3分)
商伯偷取火种的起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历了失败,他又想办法把火种带到人间,天神发现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惩罚,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冥思苦想”表现了商伯时刻惦记人类,为了火种,费尽心思。
B.商伯和普罗米修斯都是为了人类盗取火种,但商伯最后牺牲了,因此他比普罗米修斯更伟大,更值得故佩。
C.《商伯盗火》和《神农尝百草》《黄帝战蚩尤》一样,都属于中国神话故事。
3.从文中找两处你认为神奇的地方,用“____”画出来,在旁边批注下你的想法或感受。(4分)
4.阅读时我们要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请试着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内容、写法、启示等)提出自己的问题。(4分)
问题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25分)
题目一:本学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很多神话人物。生活中,通过看电视和阅读,我们认识了很多动画、动漫人物。想一想,如果你和他们其中一个遇到,会发生什么事?会开启什么样的奇幻之旅?展开想象的翅膀,写一写。
题目二: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总有一些事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请你选择印象比较深的一件事写下来,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和当时的感受。
要求:二选一。①题目自拟;②内容具体,过程清楚,感情真实;③语句通顺,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不少于300字。
.
.绝密★启用前
2024-2025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素养测评基础卷(一)
【卷首语】高尔基说:“天才源于勤奋。”亲爱的同学,转眼间这学期就要结束了,在这段忙碌的日子里,流逝的是美好的时光,挥洒的是辛勤的汗水,而即将收获的是成功的喜悦。只要你仔细审题、认真答题、规范书写,一定会为自己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加油!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全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清楚。
3.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情境一:为了祝贺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圆满成功,实验小学进行了趣味知识大赛,主要考查本学期学生所在的年级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请你积极参与四年级组的比赛。
一、积累与运用。(34分)
1.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上画“√”。(3分)
溃败(kuì guì) 混乱(hún hùn) 潜入(qián qiǎn)
花蕊(ruǐ rǔn) 开凿(záo zào) 薄雾(báo bó)
1.(3分)kuì hùn qián ruǐ záo bó
【解析】本题考查汉字字音。溃败[kuì]:失败、被打垮。混[hùn]①掺杂。②蒙混;冒充。③密切相处。④苟且过活;苟且谋取。⑤胡乱。[hún]①同“浑”。浑浊。②糊涂;不明事理。混乱[hùn]:无条理、无秩序和不安定。花蕊[ruǐ]:花的雄蕊和雌蕊的统称。开凿[záo]:挖掘(河道、隧道等)。薄[báo]①厚度小的(跟“厚”相对)。②贫瘠;不肥沃。③(感情)冷淡;不深厚。④(味道)淡;不浓。[bó]①微;少。②苛刻;轻佻。③减轻。④轻视。⑤迫近。⑥义同“薄”。多用于合成词和成语。⑦(bó)姓。[bò][薄荷]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叶有清凉香味,可提取薄荷油、薄荷脑,供食品和化妆品工业用,还可以做药材。
薄雾[bó]:淡薄的雾气;霾。
2.读拼音,结合语境填词语。(3分)
2024年,又是中国人倍感zì háo( )的一年。我国量子计算机yán jiū( )实现重大突破,刷新了世界纪录;宇航员们搭乘神舟十八、十九号飞船,téng yún jià wù( )般进入太空,深入探索宇宙ào mì( );奥运会上,中国健儿们奋力拼搏,勇敢wán qiáng( ),让人zàn tàn( )不已。
2.(3分)自豪 研究 腾云驾雾 奥秘 顽强 赞叹
【解析】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豪”“腾”“驾”“奥”“赞”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须注意。
3.先补全词语,再选词填空。(6分)
( )大梁 ( )大腰圆 视死如( ) 三头六( )
( )边鼓 ( )存高远 鹤发童( ) 左顾右( )
以上词语中,_______比喻了不起的本领,_______比喻承担重要的、起支柱作用的工作,_______形容老年人气色好、有精神;_______可用来形容历史上那些英勇无畏(wèi)、为国献身的守边将士。
3.(6分)挑 膀 归 臂 敲 志 颜 盼 三头六臂 挑大梁 鹤发童颜 视死如归
【解析】本题考查补全词语及选词填空。挑大梁:承担重要的、起支柱作用的工作。比喻起骨干作用。膀大腰圆:形容人的身体高大粗壮。视死如归:把死看得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三头六臂:原为佛家语,指佛的法相有三个头、六条臂。后比喻了不起的本领。敲边鼓:比喻从旁帮腔、撺掇或助势。志存高远:追求远大的理想、事业上的抱负。鹤发童颜:仙鹤羽毛般雪白的头发,儿童般红润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气色好,有精神。左顾右盼:向左右两边看。形容人骄傲得意的神情或犹豫观察的样子。我们可以根据每个词语的含义和用法来选词填空。比喻了不起的本领是“三头六臂”。因为其字面意思就是有三个头六条臂,超出常人的形态,寓意着具有非凡的能力。比喻承担重要的、起支柱作用的工作是“挑大梁”。就像大梁在房屋结构中起着支撑的关键作用一样,承担挑大梁任务的人在某个情境中也是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形容老年人气色好、有精神是“鹤发童颜”。“鹤发”代表白发,“童颜”代表儿童般的面容,形象地描绘出老年人虽年老但精神状态良好的样子可用来形容历史上那些英勇无畏、为国献身的守边将士是“视死如归”。守边将士们为了国家和人民,面对危险和死亡毫不畏惧,将生死置之度外。
4.括号中是对具体情景概括的成语,不恰当的是哪一项?( )(3分)
A.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果实累累)
B.官绅们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魂飞魄散)
C.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震耳欲聋)
D.它用前足扒开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们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一丝不苟)
4.(3分)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成语含义的理解以及能否准确运用成语来概括具体情景。A.文段描述的是枝头被雪覆盖后的美丽景象,重点是雪花像花穗、流苏一样,展现的是雪景的美丽。而“果实累累”这个成语主要是用来形容果实很多的情景,如“果园里的果树上果实累累,压弯了枝头”,与文段所描绘的雪景不相符。故选A。
5.下面对课文中的人物描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普罗米修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
B.盘古是伟大的巨人,他用自己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
C.西门豹有反对迷信,尊重科学的品质。
D.纪昌是中国古时候的一位著名的医生。
5.(3分)D
【解析】本题考查人物描写。D.结合《纪昌学射》第⑤自然段内容“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可知纪昌实际上是一位著名的神箭手,以好学和坚韧著称 。他在飞卫的指导下,通过不懈的努力和专注的训练,最终成了一名射箭技术高超的武士。纪昌的学习过程包括先学会不眨眼,然后再学习将微小物体视为巨大的技巧,最终他能够射中微小的虱子,展现了其高超的射箭技艺 。选项表述不准确。故选D。
6.关于“观察习惯”的养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3分)
A.“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无法养成观察习惯的。
B.只要学会了所有的观察方法,就能养成观察的习惯。
C.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观察,才能发现观察对象的变化。
D.观察不仅要看、听、摸、闻、尝,还要注意事物的变化,习惯才能成自然。
6.(3分)B
【解析】本题考查习作材料和方法。A.“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无法养成观察习惯的:这个说法是正确的。观察习惯的养成需要持续和稳定的努力,如果时而进行,时而放弃,显然无法形成稳固的习惯。B.“只要学会了所有的观察方法,就能养成观察的习惯”这个说法是不正确的。学会观察方法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将这些方法持续、系统地应用到实际观察中,形成习惯。单纯掌握方法,如果不加以实践和应用,是无法形成习惯的。C.“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观察,才能发现观察对象的变化”这个说法是正确的。观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通过持续、系统地观察,才能捕捉到观察对象的变化和细微差别。D.“观察不仅要看、听、摸、闻、尝,还要注意事物的变化,习惯才能成自然”这个说法也是正确的。全面的观察需要调动多种感官,同时注意观察对象的变化,这是形成有效观察习惯的重要一环。故选B。
7.根据所学内容填空。(5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告诉我们只要善于扬长避短,各尽所能,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出色的成绩。
(2)王戎看见路旁的李子树结了很多果子,聪慧的他不但不跟从他人去摘取,反而断定:“__________,__________。”(用书中原句回答)
(3)《出塞》中表达作者希望有良将把守边关的愿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轼的《题西林壁》中“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5)老师常用韩愈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来鼓励我们要多问问题。
7.(5分)(1)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2)树在道边而多子 此必苦李
(3)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4)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5)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无惑
【解析】本题考查名篇名句、名言警句默写与理解。(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尺虽比寸长,但也会有它的短处;寸虽比尺短,但也有它的长处。这句话是说任何人都各有长处,也各有所短。我们要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书写时注意“尺、有、短、长”的正确写法。(2)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出自《王戎不取道旁李》,意思是:这树长在路边,却还有这么多李子,这李子一定是苦的。书写时注意“树、道、边、此、必、苦”的正确写法。(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自唐代王昌龄的《出塞》,意思是: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书写时注意“但、使、城、教、胡、阴”的正确写法。(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宋代苏轼的《题西林壁》,意思是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处庐山之中,这恰好说明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书写时注意“真、面、缘、此”的正确写法。(5)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呢?书写时注意“非、孰、能、惑”的正确写法。
8.按要求写句子。(8分)
(1)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卖房度日。他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用恰当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组讨论会上,大家的发言很猛烈。(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从“快乐”“生气”“着急”中任选一词仿照例子写一写。
例:“害怕”:妈妈一走,我就把屋里所有的灯都打开,然后钻进被窝,蒙上头,大气都不敢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8分)(1)钱塘江大潮难道不是天下奇观吗?
(2)他宁可卖房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
(3)小组讨论会上,大家的发言很激烈。
(4)“着急”:他站在公车站旁,不时地踱着步子走来走去,不时地眉头紧皱,不时地看看手表,显然在焦急地等待着什么。
【解析】(1)本题考查改写句子。将陈述句改为反问句,添加“难道……吗”或“怎么……呢”,句号变问号,没有否定词加上否定词,有否定词去掉即可。保证句子流畅,句意与原句意思一致。如:钱塘江大潮怎么不是天下奇观呢?(2)本题考查关联词运用。句子“他卖房度日”与“他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属于选择关系,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说出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情或情况,并表示已要从中选择一种,用选择关系的关联词“宁可……也不……”。(3)本题考查修改病句。修改病句,首先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然后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其中要注意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本题用词不当,应把“猛烈”改为“激烈”。(4)本题考查情景写话。本题要求是用人物描写来表现“着急”或“生气”“快乐”这些词,作答本题时,可以从所给备选词语中选择一个,运用人物描写,将其表现出来即可,注意语句通顺连贯。如表现“生气”:他立刻瞪起了眼,眉毛一根根竖起来,脸上暴起了一道道青筋,愤怒地盯着我。
二、快乐读书吧。(6分)
情境二:乐乐把这个学期“快乐读书吧”推的几本童话书读完了,快来帮他整理一下阅读收获吧!
1.乐乐积累了不少出自神话故事的成语,如________、________。世界神话中,为人类取火的是________,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则是燧人________取火。(2分)
2.乐乐很喜欢这些神话人物,他想制作一张神话人物名片,请你帮助他完成。(4分)
神话人物名片
姓名 _______ 性格或品质 _________________
主要事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分)精卫填海 夸父逐日 普罗米修斯 钻木
【解析】本题考查课外知识的积累。(1)写出神话故事的成语,如:叶公好龙、女娲补天、八仙过海、愚公移山、嫦娥奔月。普罗米修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因盗取天火赠予人类而闻名。这一行为不仅让人类得以摆脱黑暗和寒冷,还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普罗米修斯的行为体现了对人类的关爱和对自然力的挑战,成了世界神话中不朽的传奇。而在中国古代神话中,为人类取火的是燧人,他通过钻木取火的方式,发现了火的制造方法,并将其传授给人类。燧人氏的教化使得人类开始使用火来烹饪食物、取暖照明,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结束了远古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燧人氏因此被后世尊为“火祖”,他的事迹也被广泛传颂,成了中华民族智慧和勇气的象征。综上所述,世界神话中为人类取火的是普罗米修斯,而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则是燧人氏钻木取火。这两个故事都体现了人类对火的崇拜和追求,也展示了不同文化中关于火的传说和神话。
2.(4分)示例:夸父 勇敢无畏、坚韧不拔、追求光明 夸父是古代神话中的巨人,他渴望追逐太阳,以寻求无尽的光明与温暖。他迈开大步,奋勇向前,尽管路途遥远且充满挑战,但他从未放弃。最终,夸父虽未能追上太阳,但他的精神却激励了无数后人,成了追求梦想、勇于挑战的象征。他的故事传颂千古,成为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写照。
【解析】本题考查制作一张神话人物名片,写出姓名,性格或品质,并简要说明主要事迹。示例:姓名:普罗米修斯性格或品质:智慧勇敢,无私奉献主要事迹:盗取天火赠予人类,推动文明发展,虽受惩罚仍不悔改,成为勇气与牺牲的化身。
三、阅读理解。(35分)
(一)课内阅读。(12分)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节选)
①一个星期天,周恩来背着伯父,约了一个同学来到了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街道上热闹非凡,往来的大多是外国人。
②周恩来和同学一路上左顾右盼,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③此时的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怎么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和屈辱中拯救出来呢?这个问题像一团烈火一直燃烧在周恩来心中。所以,当修身课上魏校长提出为什么而读书这个问题时,就有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响亮回答。
1.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完成图示。(2分)
2.根据上面图示,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选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这些人的举动能体会“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将自己的理解写在批注栏里。(3分)
4.千里马实验小学四年级(1)班准备开展“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综合性学习活动,你认为活动可以设置哪些环节?请写出两种。(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分)不惩处外国人,训斥女人 敢怒不敢言,只能劝慰女人
【解析】这篇文章通过周恩来目睹中国人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上遭遇不公正对待,反映了当时中华民族的屈辱与软弱。事件中,中国女子因亲人被外国人轧死,向巡警求助却遭到训斥,围观的中国人虽愤怒却无能为力,凸显了“中华不振”的历史重负。这一情节深刻地激发了周恩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壮志,启发读者反思历史,激励奋发图强之心。本题考查内容的提取和概括。结合第②段中“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可知,中国巡警的做法是不惩治肇事的外国人,却训斥中国女人;结合②段中“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可知,围观的中国人心中有怒气,但是不敢行动,只能安慰中国女人。
2.(3分)周恩来在外国人占据的地方亲眼看见了中国巡警对待肇事外国人的不作为,以及围观中国人无法采取行动的无力感,从而深刻体会到“中华不振”的沉重分量,并因此坚定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通读选文,结合第1小题的图示可知,选文主要写了周恩来在童年时期,亲眼看见了中国人在外国人占据的地盘上受到欺压和不公待遇的场景。他看到一个女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而中国巡警不仅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这位受害者。这一事件深深触动了周恩来,使他深刻体会到“中华不振”的沉重现实,从而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志向。
3.(3分)“中华不振”的意思是中华民族还没有崛起,受尽帝国主义的欺凌。从妇女的哭诉中,从巡警的压迫中,从围观中国人的敢怒而不敢言中,可以看出“中华不振”。
【解析】本题考查阅读字词含义的理解。结合文本中第②段中“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可知,文本通过文中描述的场景,可以深刻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外国人在中国土地上横行霸道,而中国官方却无力保护自己的国民,甚至反过来欺压自己的百姓。这种现状让周恩来和在场的所有中国人都感到愤怒和无奈,也让他们深刻认识到国家衰弱、民族不振的现实。这种沉重感不仅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更是对整个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深深忧虑。
4.(4分)(1)观看历史纪录片或相关电影。(2)组织学生进行主题演讲或辩论。
【解析】本题考查综合性实践能力。阅读题干可知,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参与,了解国家的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情怀,同时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活动的环节设置必须围绕主题开展,可以结合学校开展的特色德育活动,比如设计历史情景剧表演、主题班会活动、未来愿景绘画展以及主题征文活动。例:①选取中国近代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如鸦片战争、甲午战争、抗日战争等),让学生分组准备历史情景剧,通过角色扮演来再现历史场景。②让学生以“我心中的未来中国”为主题,绘制一幅画作,展现他们心中中国未来的繁荣景象。
(二)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题。(9分)
【材料一】旅游的意义在于带着一定的文化理解去解读和体验一座山、一道河流、一个城市、一个国家。
【材料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年暑假,小刚准备同家人开启一场文化之旅。首先,他们从沈阳出发,途经安徽滁州,登琅琊山,感受欧阳修醉乎山水之间的情致;再赶往杭州西湖,徜徉于白堤柳岸,忆一段白居易勤政爱民的佳话;最后再到武汉的黄鹤楼,登楼游赏,寻觅当年李白在烟花三月送孟浩然下扬州的足迹。
1.这组材料是围绕________这个话题组织在一起的。(2分)
2.读材料二,写出小刚假期文化之旅的路线。(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画“___”的部分,你想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你去过最美或最有意义的地方是哪里?试着用总分结构,有序列举出它的美或有意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分)旅游
【解析】这篇阅读文章通过多材料的对比,强调了旅游与文化结合的重要性。材料一从理论出发,指出旅游不仅是简单的地理迁徙,而是一个充满意义的文化体验和解读过程。材料二则通过小刚的旅行计划,具体展示了如何在实际的旅途中融入文化体验,通过沿途中探索历史人物和文化景点,体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理念。整体结构使读者理解旅游的深层意义并感受到旅游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结合【材料一】中“旅游的意义在于带着一定的文化理解去解读和体验一座山、一道河流、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材料二】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年暑假,小刚准备同家人开启一场文化之旅”可知二则材料是围绕“旅游”的话题分别从旅游的意义、旅游行程的安排等不同角度组织的。
2.(2分)沈阳 滁州 杭州 武汉
【解析】本题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结合【材料二】中“首先,他们从沈阳出发,途经安徽滁州,登琅琊山”“再赶往杭州西湖,徜徉于白堤柳岸”“最后再到武汉的黄鹤楼,登楼游赏”可以得出答案。但要注意的是,括号里填写的是城市名称(地点),而不是景点。故答案是:沈阳——滁州——杭州——武汉。
3.(2分)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解析】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掌握。材料二“最后再到武汉的黄鹤楼,登楼游赏,寻觅当年李白在烟花三月送孟浩然下扬州的足迹。”这些句子中由“黄鹤楼”“李白”“烟花三月”“孟浩然”“扬州”等词语可以想到诗句是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意思是: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4.(3分)西湖之美,美在自然风光。湖水清澈如镜,微风吹过,泛起层层涟漪。岸边垂柳依依,仿佛绿色的丝带在微风中摇曳,给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感觉。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与湖水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解析】本题考查开放性作答。回忆自己去过的最美或者最有意义的地方,采用总分的结构进行描写即可。如:我去过最美的地方是大连,它是一个四季分明,风景优美的海滨城市。春天她春暖花开,像美丽的姑娘五颜六色。夏天凉爽宜人,让人心情愉悦。秋天她像黄姑娘,将叶子涂成了黄色。冬天她像仙女,雪花布满了大地。
(三)阅读神话故事《商伯盗火》,完成习题。(14分)
①商丘古城南三里地,有一废土台子,叫火神台,据说是商伯盗火留下来的。商伯原先是天上的火神,他发现人间没有火种,人类只能吃生的食物,夜里也没有火来照明,只能在地上爬着走。于是,他决定到天庭盗取火种。趁着上天庭报告的机会,他偷到了火种。可是火种不停燃烧,火苗乱窜,根本无法掩盖:第一次的盗火行动失败了。
②后来,他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一条妙计。再一次上天的时候,商伯来到天火旁边,点燃了一条很红的蒿草绳:他吹灭蒿草绳的明火,只把暗火藏在身上,神不知鬼不觉地把火种带到了人间。人类从此吃上了热食,用上了照明的火把。
③商伯盗火的事情,很快被天神发现。为了夺回火种,天神向人世间降下一场大洪水。暴雨倾盆,河水猛涨,滚滚而来的洪水吞没了田野和村庄。人类措手不及,许多生命消失在洪水之中。商伯让百姓都去逃难,自己则留在祭祀商星的高台上,看护最后的火种。
④洪水消退后,人们来到祭台,发现宝贵的火种还在。但是,商伯却永远闭上了双眼。
1.理清故事内容。(3分)
商伯偷取火种的起因是____________,经历了失败,他又想办法把火种带到人间,天神发现后____________作为惩罚,结果____________。
2.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冥思苦想”表现了商伯时刻惦记人类,为了火种,费尽心思。
B.商伯和普罗米修斯都是为了人类盗取火种,但商伯最后牺牲了,因此他比普罗米修斯更伟大,更值得故佩。
C.《商伯盗火》和《神农尝百草》《黄帝战蚩尤》一样,都属于中国神话故事。
3.从文中找两处你认为神奇的地方,用“___”画出来,在旁边批注下你的想法或感受。(4分)
4.阅读时我们要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请试着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内容、写法、启示等)提出自己的问题。(4分)
问题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分)他发现人间没有火种,人类只能吃生的食物,夜里也没有火来照明,只能在地上爬着走 为夺回火种向人世间降下大洪水,商伯让人们逃难,自己则留下看护火种 商伯为了保护火种牺牲了。
【解析】《商伯盗火》是一则充满神话色彩的中国故事,借助商伯这一火神角色,将人类获得火种的情节展现得生动有趣。故事以商伯对人类的无私关怀为线索,通过火种盗取与洪水惩罚的叙述,反映了先民们对火和自然的崇敬与恐惧。同时,商伯的牺牲精神突显了神话中的人神冲突及人类对生活改善的不懈追求。故事虽简短,却饱含深意,传达出人类得果必有付出的哲理,以及对英雄无畏奉献的讴歌。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短文第①段“商伯原先是天上的火神,他发现凡间没有火种,人类只能吃生的食物,夜里也没有火来照明,只能在地上爬着走。”可以体现起因是:商伯发现人类没有火种,生活悲惨,决定到天庭盗窃火种。短文第②段“可是火种不停燃烧,火苗乱窜,根本无法掩藏。第一次的盗火行动失败。”“他吹灭蒿草绳的明火,只剩下暗火藏在身上,神不知鬼不觉地把火种带到了人间。人类从此吃上了熟食,用上了照明的火把。”以及“人类措手不及,许多生命和火种一同消失在洪水之中。商伯让百姓都去逃难,自己则留在祭祀商星的高台上,看护最后的火种。”可以看出经过是:商伯尝试用吹灭蒿草绳上的明火,偷藏暗火的办法后终于取得火种。但是天神知道后,为夺回火种向人世间降下大洪水,商伯让人们逃难,自己则留下看护火种。短文第④段“洪水消退之后,人们来到祭台,发现宝贵的火种还在。但是商伯却永远闭上了双眼。”可以看出结果是:洪水退去,火种还在,但商伯却为此牺牲。人们纪念商伯。
2.(3分)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短文内容理解。B.短文中,商伯在洪水中牺牲,而课文中普罗米修斯被解救,重获自由。虽然这两个人物有着不同的结局,但他们都为民造福、不怕牺牲、不畏强暴,因此同样伟大,都值得我们敬佩。所以B项表述有误。故选B。
3.(4分)他吹灭蒿草绳的明火,只把暗火藏在身上,神不知鬼不觉地把火种带到了人间。 批注:能把火藏在身上非常神奇,也说明商伯为了获得火种千辛万苦。 可是火种不停燃烧,火苗乱窜,根本无法掩盖。 批注:竟然有无法掩盖的火,非常神奇,也表现“盗火”非常困难,突出商伯的不畏艰辛。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做批注的能力。结合语境来理解句子,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积累,做到理解内容,分析写法,领悟情感。批注,指阅读时在文中空白处对文章进行批评和注解,作用是帮助自己掌握书中的内容。神话中的神奇之处体现在超凡的智慧和令人感动的精神上,选取的内容应具备故事的神奇色彩。示例:句子:商伯原先是天上的火神,他发现人间没有火种,人类只能吃生的食物,夜里也没有火来照明,只能在地上爬着走。批注:写出了人类没有火种时的痛苦生活,充满神奇的想象力。句子:洪水消退后,人们来到祭台,发现宝贵的火种还在。批注:面对洪水的侵袭,火种依旧还在,充满神奇的想象力。
4.(4分)示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商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解析】本题考查开放性作答。题目中提到要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可以从内容、写法的角度、启示等方面提问。例如:天神是怎么发现火种被盗的?“吃生肉、爬着走”这两个词有什么作用,好在哪里?
四、写作。(25分)
题目一:本学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很多神话人物。生活中,通过看电视和阅读,我们认识了很多动画、动漫人物。想一想,如果你和他们其中一个遇到,会发生什么事?会开启什么样的奇幻之旅?展开想象的翅膀,写一写。
题目二: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总有一些事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请你选择印象比较深的一件事写下来,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和当时的感受。
要求:二选一。①题目自拟;②内容具体,过程清楚,感情真实;③语句通顺,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不少于300字。
例文一:
与孙悟空的奇幻之旅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正在公园里散步,突然,一道金光闪过,我眼前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他身穿金甲,头戴凤翅紫金冠,手持如意金箍棒,正是我从小崇拜的英雄——孙悟空。
“孙悟空,你怎么会在这里?”我惊讶地问道。
“哈哈,俺老孙在天宫闲得无聊,下凡来转转,正好遇到了你。”孙悟空笑着回答。
“那我们一起去冒险吧!”我兴奋地提议。
孙悟空点了点头,我们便开始了一段奇幻之旅。他带我飞上了云端,我们俯瞰着大地,看到了壮丽的山河,感受到了风的呼啸。接着,孙悟空又带我穿越了时空,我们来到了古代的长安城,看到了繁华的市井,听到了悠扬的古琴声。
在这次旅行中,我还见识到了孙悟空的神通广大,他能七十二变,能呼风唤雨。我们甚至遇到了一些妖怪,但孙悟空总能轻松地将它们打败。我感到既刺激又兴奋,这真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最后,孙悟空把我送回了现实世界,临别时,他对我说:“记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勇敢面对,就像我一样。”我点了点头,心中充满了感激。
这次与孙悟空的奇幻之旅,让我更加明白了勇气和智慧的重要性。我相信,这段经历会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
例文二:
难忘的一次帮助
那是一个下雨的傍晚,我正急匆匆地往家赶。路上,我看到一个老奶奶在雨中艰难地推着一辆装满蔬菜的手推车。雨水打湿了她的头发,她的衣服也湿透了,但她依然坚持着。
我停下了脚步,走上前去:“奶奶,我来帮您吧。”
老奶奶抬起头,感激地看着我:“谢谢你,孩子。”
我接过手推车,虽然车子很重,但我咬紧牙关,用力地推着。雨水模糊了我的视线,但我能感受到老奶奶温暖的目光。我们一起努力,终于把车子推到了老奶奶的家。
老奶奶邀请我进屋,给我倒了一杯热茶,感激地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谢谢你的帮助。”
我喝了一口热茶,感觉身体暖和了许多,心里也暖暖的。虽然这只是一件小事,但它让我明白了帮助别人的重要性。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回想起老奶奶的笑容,心中充满了满足和快乐。
这件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让我懂得了善良和助人为乐的价值。我相信,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我们愿意伸出援手,就能给这个世界带来温暖。
【解析】本题考查书面表达能力。习作一:一、审题。本题为想象作文,明确主题为与神话或动漫人物的相遇及奇幻之旅。要求展开想象,写清楚发生的事情。题目自拟,语句通顺,不少于300字,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二、立意。通过与神话或动漫人物的奇妙相遇,展现勇敢、善良、智慧等品质,或者表达对友谊、冒险、成长的感悟。三、写作思路。开头:设置悬念,引出即将相遇的神话或动漫人物。中间:详细描述相遇后的奇幻之旅。可以包括一起去的神秘地方、遇到的困难与挑战以及如何共同解决。结尾:总结这次奇幻之旅的收获和感受,表达对未来的期待。习作二:一、审题。本题为话题作文,主题是印象深刻的一件事。要写清楚事情经过和当时的感受。题目自拟,语句通顺,不少于300字,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二、立意。通过描述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情,传达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如团结、友爱、坚持等,或者引发对生活的思考。三、写作思路。开头:引出印象深刻的事情,可以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事情发生的背景。中间:详细叙述事情的经过。包括事情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可以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使故事更加生动。结尾:表达自己对这件事情的感受和思考。
.
.
.2024-2025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素养测评基础卷(一)
(

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贴条形码区
考生禁填

缺考标记
违纪标记
以上标志由监考人员用
2B
铅笔
填涂
选择题填涂样例

正确填涂
错误填

[
×
] [

] [

]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

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

号,在规定位置贴好条形码。
2
.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
0.5
mm

色签字笔答题,不得用铅笔或圆珠笔答题;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3
.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注意事项
)答题卡
(
准考证号: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一、积累与运用。(34分)(第4~6题请用2B铅笔填涂) 1.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上画“√”。(3分) 溃败(kuì guì) 混乱(hún hùn) 潜入(qián qiǎn) 花蕊(ruǐ rǔn) 开凿(záo zào) 薄雾(báo bó) 2.读拼音,结合语境填词语。(3分) 2024年,又是中国人倍感zì háo( )的一年。我国量子计算机yán jiū( )实现重大突破,刷新了世界纪录;宇航员们搭乘神舟十八、十九号飞船,téng yún jià wù( )般进入太空,深入探索宇宙ào mì( );奥运会上,中国健儿们奋力拼搏,勇敢wán qiáng( ),让人zàn tàn( )不已。 3.先补全词语,再选词填空。(6分) ( )大梁 ( )大腰圆 视死如( ) 三头六( ) ( )边鼓 ( )存高远 鹤发童( ) 左顾右( ) 以上词语中,_______比喻了不起的本领,_______比喻承担重要的、起支柱作用的工作,_______形容老年人气色好、有精神;_______可用来形容历史上那些英勇无畏(wèi)、为国献身的守边将士。 4.(3分)[ A ] [ B ] [ C ] [ D ] 5.(3分)[ A ] [ B ] [ C ] [ D ] 6.(3分)[ A ] [ B ] [ C ] [ D ] 7.(5分)(1)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___________ ___________ (5)___________ ___________ 8.(8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快乐读书吧。(6分) 1.乐乐积累了不少出自神话故事的成语,如________、________。世界神话中,为人类取火的是________,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则是燧人________取火。(2分) 2.乐乐很喜欢这些神话人物,他想制作一张神话人物名片,请你帮助他完成。(4分) 神话人物名片姓名_______性格或品质_________________主要事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35分) (一)课内阅读。(12分) 1.(2分) 2.(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分)批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题。(9分) 1.(2分)__________ 2.(2分)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3.(2分)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神话故事《商伯盗火》,完成习题。(14分)(第2题请用2B铅笔填涂) 1.(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分)[ A ] [ B ] [ C ] [ D ] 3.(4分)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25分)2024-2025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素养测评基础卷(一)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4分)
1.(3分)kuì hùn qián ruǐ záo bó
2.(3分)自豪 研究 腾云驾雾 奥秘 顽强 赞叹
3.(6分)挑 膀 归 臂 敲 志 颜 盼 三头六臂 挑大梁 鹤发童颜 视死如归
4.(3分)A
5.(3分)D
6.(3分)B
7.(5分)(1)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2)树在道边而多子 此必苦李
(3)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4)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5)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无惑
8.(8分)(1)钱塘江大潮难道不是天下奇观吗?
(2)他宁可卖房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
(3)小组讨论会上,大家的发言很激烈。
(4)“着急”:他站在公车站旁,不时地踱着步子走来走去,不时地眉头紧皱,不时地看看手表,显然在焦急地等待着什么。
二、快乐读书吧。(6分)
1.(2分)精卫填海 夸父逐日 普罗米修斯 钻木
2.(4分)示例:夸父 勇敢无畏、坚韧不拔、追求光明 夸父是古代神话中的巨人,他渴望追逐太阳,以寻求无尽的光明与温暖。他迈开大步,奋勇向前,尽管路途遥远且充满挑战,但他从未放弃。最终,夸父虽未能追上太阳,但他的精神却激励了无数后人,成为了追求梦想、勇于挑战的象征。他的故事传颂千古,成为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写照。
三、阅读理解。(35分)
(一)课内阅读。(12分)
1.(2分)不惩处外国人,训斥女人 敢怒不敢言,只能劝慰女人
2.(3分)周恩来在外国人占据的地方亲眼看见了中国巡警对待肇事外国人的不作为,以及围观中国人无法采取行动的无力感,从而深刻体会到“中华不振”的沉重分量,并因此坚定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
3.(3分)“中华不振”的意思是中华民族还没有崛起,受尽帝国主义的欺凌。从妇女的哭诉中,从巡警的压迫中,从围观中国人的敢怒而不敢言中,可以看出“中华不振”。
4.(4分)(1)观看历史纪录片或相关电影。(2)组织学生进行主题演讲或辩论。
(二)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题。(9分)
1.(2分)旅游
2.(2分)沈阳 滁州 杭州 武汉
3.(2分)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4.(3分)西湖之美,美在自然风光。湖水清澈如镜,微风吹过,泛起层层涟漪。岸边垂柳依依,仿佛绿色的丝带在微风中摇曳,给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感觉。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与湖水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三)阅读神话故事《商伯盗火》,完成习题。(14分)
1.(3分)他发现人间没有火种,人类只能吃生的食物,夜里也没有火来照明,只能在地上爬着走 为夺回火种向人世间降下大洪水,商伯让人们逃难,自己则留下看护火种 商伯为了保护火种牺牲了。
2.(3分)B
3.(4分)他吹灭蒿草绳的明火,只把暗火藏在身上,神不知鬼不觉地把火种带到了人间。 批注:能把火藏在身上非常神奇,也说明商伯为了获得火种千辛万苦。 可是火种不停燃烧,火苗乱窜,根本无法掩盖。 批注:竟然有无法掩盖的火,非常神奇,也表现“盗火”非常困难,突出商伯的不畏艰辛。
4.(4分)示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商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四、写作。(25分)
例文一:
与孙悟空的奇幻之旅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正在公园里散步,突然,一道金光闪过,我眼前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他身穿金甲,头戴凤翅紫金冠,手持如意金箍棒,正是我从小崇拜的英雄——孙悟空。
“孙悟空,你怎么会在这里?”我惊讶地问道。
“哈哈,俺老孙在天宫闲得无聊,下凡来转转,正好遇到了你。”孙悟空笑着回答。
“那我们一起去冒险吧!”我兴奋地提议。
孙悟空点了点头,我们便开始了一段奇幻之旅。他带我飞上了云端,我们俯瞰着大地,看到了壮丽的山河,感受到了风的呼啸。接着,孙悟空又带我穿越了时空,我们来到了古代的长安城,看到了繁华的市井,听到了悠扬的古琴声。
在这次旅行中,我还见识到了孙悟空的神通广大,他能七十二变,能呼风唤雨。我们甚至遇到了一些妖怪,但孙悟空总能轻松地将它们打败。我感到既刺激又兴奋,这真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最后,孙悟空把我送回了现实世界,临别时,他对我说:“记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勇敢面对,就像我一样。”我点了点头,心中充满了感激。
这次与孙悟空的奇幻之旅,让我更加明白了勇气和智慧的重要性。我相信,这段经历会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
例文二:
难忘的一次帮助
那是一个下雨的傍晚,我正急匆匆地往家赶。路上,我看到一个老奶奶在雨中艰难地推着一辆装满蔬菜的手推车。雨水打湿了她的头发,她的衣服也湿透了,但她依然坚持着。
我停下了脚步,走上前去:“奶奶,我来帮您吧。”
老奶奶抬起头,感激地看着我:“谢谢你,孩子。”
我接过手推车,虽然车子很重,但我咬紧牙关,用力地推着。雨水模糊了我的视线,但我能感受到老奶奶温暖的目光。我们一起努力,终于把车子推到了老奶奶的家。
老奶奶邀请我进屋,给我倒了一杯热茶,感激地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谢谢你的帮助。”
我喝了一口热茶,感觉身体暖和了许多,心里也暖暖的。虽然这只是一件小事,但它让我明白了帮助别人的重要性。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回想起老奶奶的笑容,心中充满了满足和快乐。
这件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让我懂得了善良和助人为乐的价值。我相信,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我们愿意伸出援手,就能给这个世界带来温暖。.
.
.绝密★启用前
2024-2025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素养测评基础卷(一)
【卷首语】高尔基说:“天才源于勤奋。”亲爱的同学,转眼间这学期就要结束了,在这段忙碌的日子里,流逝的是美好的时光,挥洒的是辛勤的汗水,而即将收获的是成功的喜悦。只要你仔细审题、认真答题、规范书写,一定会为自己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加油!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全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清楚。
3.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情境一:为了祝贺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圆满成功。实验小学进行了趣味知识大赛,主要考查本学期学生所在的年级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请你积极参与四年级组的比赛。
一、积累与运用。(34分)
1.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上画“√”。(3分)
溃败(kuì guì) 混乱(hún hùn) 潜入(qián qiǎn)
花蕊(ruǐ rǔn) 开凿(záo zào) 薄雾(báo bó)
2.读拼音,结合语境填词语。(3分)
2024年,又是中国人倍感zì háo( )的一年。我国量子计算机yán jiū( )实现重大突破,刷新了世界纪录;宇航员们搭乘神舟十八、十九号飞船,téng yún jià wù( )般进入太空,深入探索宇宙ào mì( );奥运会上,中国健儿们奋力拼搏,勇敢wán qiáng( ),让人zàn tàn( )不已。
3.先补全词语,再选词填空。(6分)
( )大梁 ( )大腰圆 视死如( ) 三头六( )
( )边鼓 ( )存高远 鹤发童( ) 左顾右( )
以上词语中,_______比喻了不起的本领,_______比喻承担重要的、起支柱作用的工作,_______形容老年人气色好、有精神;_______可用来形容历史上那些英勇无畏(wèi)、为国献身的守边将士。
4.括号中是对具体情景概括的成语,不恰当的是哪一项?( )(3分)
A.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果实累累)
B.官绅们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魂飞魄散)
C.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震耳欲聋)
D.它用前足扒开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们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一丝不苟)
5.下面对课文中的人物描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普罗米修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
B.盘古是伟大的巨人,他用自己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
C.西门豹有反对迷信,尊重科学的品质。
D.纪昌是中国古时候的一位著名的医生。
6.关于“观察习惯”的养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3分)
A.“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无法养成观察习惯的。
B.只要学会了所有的观察方法,就能养成观察的习惯。
C.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观察,才能发现观察对象的变化。
D.观察不仅要看、听、摸、闻、尝,还要注意事物的变化,习惯才能成自然。
7.根据所学内容填空。(5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告诉我们只要善于扬长避短,各尽所能,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出色的成绩。
(2)王戎看见路旁的李子树结了很多果子,聪慧的他不但不跟从他人去摘取,反而断定:“__________,__________。”(用书中原句回答)
(3)《出塞》中表达作者希望有良将把守边关的愿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轼的《题西林壁》中“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5)老师常用韩愈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来鼓励我们要多问问题。
8.按要求写句子。(8分)
(1)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卖房度日。他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用恰当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组讨论会上,大家的发言很猛烈。(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从“快乐”“生气”“着急”中任选一词仿照例子写一写。
例:“害怕”:妈妈一走,我就把屋里所有的灯都打开,然后钻进被窝,蒙上头,大气都不敢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快乐读书吧。(6分)
情境二:乐乐把这个学期“快乐读书吧”推的几本童话书读完了,快来帮他整理一下阅读收获吧!
1.乐乐积累了不少出自神话故事的成语,如________、________。世界神话中,为人类取火的是________,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则是燧人________取火。(2分)
2.乐乐很喜欢这些神话人物,他想制作一张神话人物名片,请你帮助他完成。(4分)
神话人物名片
姓名 _______ 性格或品质 _________________
主要事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35分)
(一)课内阅读。(12分)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节选)
①一个星期天,周恩来背着伯父,约了一个同学来到了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街道上热闹非凡,往来的大多是外国人。
②周恩来和同学一路上左顾右盼,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③此时的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怎么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和屈辱中拯救出来呢?这个问题像一团烈火一直燃烧在周恩来心中。所以,当修身课上魏校长提出为什么而读书这个问题时,就有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响亮回答。
1.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完成图示。(2分)
2.根据上面图示,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选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这些人的举动能体会“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将自己的理解写在批注栏里。(3分)
4.千里马实验小学四年级(1)班准备开展“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综合性学习活动,你认为活动可以设置哪些环节?请写出两种。(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题。(9分)
【材料一】旅游的意义在于带着一定的文化理解去解读和体验一座山、一道河流、一个城市、一个国家。
【材料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年暑假,小刚准备同家人开启一场文化之旅。首先,他们从沈阳出发,途经安徽滁州,登琅琊山,感受欧阳修醉乎山水之间的情致;再赶往杭州西湖,徜徉于白堤柳岸,忆一段白居易勤政爱民的佳话;最后再到武汉的黄鹤楼,登楼游赏,寻觅当年李白在烟花三月送孟浩然下扬州的足迹。
1.这组材料是围绕________这个话题组织在一起的。(2分)
2.读材料二,写出小刚假期文化之旅的路线。(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画“___”的部分,你想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你去过最美或最有意义的地方是哪里?试着用总分结构,有序列举出它的美或有意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神话故事《商伯盗火》,完成习题。(14分)
①商丘古城南三里地,有一废土台子,叫火神台,据说是商伯盗火留下来的。商伯原先是天上的火神,他发现人间没有火种,人类只能吃生的食物,夜里也没有火来照明,只能在地上爬着走。于是,他决定到天庭盗取火种。趁着上天庭报告的机会,他偷到了火种。可是火种不停燃烧,火苗乱窜,根本无法掩盖:第一次的盗火行动失败了。
②后来,他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一条妙计。再一次上天的时候,商伯来到天火旁边,点燃了一条很红的蒿草绳:他吹灭蒿草绳的明火,只把暗火藏在身上,神不知鬼不觉地把火种带到了人间。人类从此吃上了热食,用上了照明的火把。
③商伯盗火的事情,很快被天神发现。为了夺回火种,天神向人世间降下一场大洪水。暴雨倾盆,河水猛涨,滚滚而来的洪水吞没了田野和村庄。人类措手不及,许多生命消失在洪水之中。商伯让百姓都去逃难,自己则留在祭祀商星的高台上,看护最后的火种。
④洪水消退后,人们来到祭台,发现宝贵的火种还在。但是,商伯却永远闭上了双眼。
1.理清故事内容。(3分)
商伯偷取火种的起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历了失败,他又想办法把火种带到人间,天神发现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惩罚,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冥思苦想”表现了商伯时刻惦记人类,为了火种,费尽心思。
B.商伯和普罗米修斯都是为了人类盗取火种,但商伯最后牺牲了,因此他比普罗米修斯更伟大,更值得故佩。
C.《商伯盗火》和《神农尝百草》《黄帝战蚩尤》一样,都属于中国神话故事。
3.从文中找两处你认为神奇的地方,用“___”画出来,在旁边批注下你的想法或感受。(4分)
4.阅读时我们要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请试着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内容、写法、启示等)提出自己的问题。(4分)
问题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25分)
题目一:本学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很多神话人物。生活中,通过看电视和阅读,我们认识了很多动画、动漫人物。想一想,如果你和他们其中一个遇到,会发生什么事?会开启什么样的奇幻之旅?展开想象的翅膀,写一写。
题目二: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总有一些事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请你选择印象比较深的一件事写下来,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和当时的感受。
要求:二选一。①题目自拟;②内容具体,过程清楚,感情真实;③语句通顺,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不少于300字。
.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