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一2025学年高一年级阶段性测试(二)生物学·答案第1~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D2.C3.C4.D5.c6.D7.D8.A9.C10.B11.A12.B13.D14.D15.B16.C17.(共9分)(1)羊肚菌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发菜没有(2分)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集中存在的区域、细胞壁(答出3点,2分)统一(1分)(2)发菜细胞(→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2分)(3)生长发育状况等相同(1分)一系列不同的温度梯度(1分)18.(共9分)(1)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1分)五碳糖不同、碱基种类不同(2分)(2)人体的遗传信息就储存在DNA分子中,而且每个个体的DNA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各不相同(2分)(3)异常血红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导致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与氧气结合的能力大大降低(答案合理即可,2分】(4)油脂滴表面张力与吸附有蛋白质的油脂滴表面张力(答案合理即可,2分)19.(共10分)(1)变小(1分)需要(1分)(2)均是顺浓度梯度运输、都不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或不需要细胞提供ATP)(2分)物质c的运输(或协助扩散)需要转运蛋白参与,物质d(或自由扩散)不需要(2分)(3)a(2分)(4)是否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该离子的运输方向是顺浓度梯度还是逆浓度梯度(答出1点即可,2分)20.(共11分)(1)2(1分)对细胞起支持和保护作用(1分)储存物质(1分)(2)具有流动性(1分)需要(1分)与液泡膜上的相关蛋白识别并结合,促进囊泡膜与液泡膜融合:帮助囊泡定位于液泡(答出1点且合理即可,2分)】(3)在野生型植株中,高尔基体形成的粪泡可将谷蛋白运输至液泡;在突变体植株中,3基因突变导致高尔基体形成的含有谷蛋白的粪泡大部分与细胞膜融合,进而将谷蛋白排出细胞(答案合理即可,4分)21.(共13分)(1)pH、温度、是否存在CCl,(2分)底物浓度、酶量、是否存在酶抑制剂(答出1点即可,1分)产物的生成速率(或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单位时间内产物的生成量)(1分)(2)小于(1分)当添加CaC2且温度为70℃时,pH=7时I型胶原蛋白的降解率小于pH=9时(2分】(3)表中关于温度和pH的分组较少,梯度较大,数据不足(2分)(4)将I型胶原蛋白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加人适量的TSS和CCL2溶液,乙组加人等量的无机催化剂M和CCl,溶液,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检测I型胶原蛋白的降解率。预期结果为甲组的降解率远大于乙组(4分)绝密★启用前2024—2025 学年高一年级阶段性测试(二)生 物 学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淡水水域中N、P元素过多会导致蓝细菌、绿藻等大量繁殖,形成水华,影响水质和水生动物的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蓝细菌和绿藻的细胞边界均是细胞壁B.蓝细菌和绿藻的光合色素均储存在叶绿体中C.绿藻细胞中含有核糖体,蓝细菌细胞中不含核糖体D.蓝细菌和绿藻吸收的 N、P元素可用于合成ATP、核酸2.花生又称“长寿果”,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E、赖氨酸以及铁、磷、钾、硒等多种营养物质,对人体大有裨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花生富含铁、钾、硒等微量元素,对人体有益B.花生细胞的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糖类C.花生中含有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D.花生油中含有大量饱和脂肪酸,室温时呈液态3.虾因其肉质中糖类含量低、蛋白质含量高,很适合健身人群食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虾肉细胞中含有糖原,糖原是动植物细胞中重要的储能物质B.虾肉细胞中含有纤维素,纤维素可以为虾的生命活动供能C.虾的外骨骼中含有几丁质,几丁质可用于制作食品的包装纸D.虾肉细胞中富含蛋白质,蛋白质可直接被人体细胞吸收利用4.将人胰岛素A链上的一个氨基酸替换为另一种氨基酸,并在B链的末端增加两个氨基酸,可以获得甘精胰岛素(长效胰岛素类似物,作用时间更长)。下列关于胰岛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合成胰岛素需要中心体和线粒体参与B.甘精胰岛素比人胰岛素多了三个氨基酸C.甘精胰岛素降解慢,作用时间长,可以口服D.甘精胰岛素的空间结构可能与人胰岛素的不同5.脂质体是一种由磷脂等脂质分散于水中形成的具有双分子层结构的封闭小囊泡,也称人工生物膜,其结构如图所示,A、B为脂质体中包裹的药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脂质体的组成成分与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一致B. A药物为脂溶性药物,B药物为水溶性药物C.脂质体携带的药物可能以胞吞的方式进入细胞D.脂质体、细胞膜、细胞器膜等均属于生物膜系统6.易位子是真核细胞内质网膜上的一种蛋白复合体,其中心有一个“通道”。易位子可引导新合成的多肽进入内质网,但如果肽链折叠错误,易位子可将其运回细胞质基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易位子在运输时只能进行单方向运输B.易位子可形成囊泡,对蛋白质进行运输C.易位子的功能类似于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D.易位子运输的肽链经加工后,可能会运送至高尔基体7.间体是细菌细胞膜内陷形成的层状、管状或囊状结构,也被称为中间体或中介体。间体的存在增加了细胞膜的表面积,从而促进了细菌的能量代谢过程。下列有关间体的说法,不合理的是A.间体上可能附着有大量的酶B.间体的功能类似于真核细胞的线粒体C.间体主要是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的D.间体的形成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8.新的科学发现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或正确使用。关于科学技术与科学发现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光学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认识和发现了病毒B.差速离心法的应用促进了人们对细胞器的认识C.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过程使用了荧光标记法D.同位素标记法的发明使追踪物质的变化成为可能9.植物叶肉细胞能进行多种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内部多种细胞器的分工与合作,如图是红苋菜叶肉细胞的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⑧⑨均含有色素,但⑧⑨的功能不同B.④可以为②⑤处进行的生命活动供能C.⑦参与合成的蛋白质不会在②处进行加工D.⑤既可与①直接相连,也可与③的外膜相连10.在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中,科学家用头发将蝾螈的受精卵横缢为有核的一半(a)和无核的一半(b),观察二者的分裂情况。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给b注入细胞核得到c,观察c的分裂情况。结合教材知识分析,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观察发现,a能进行分裂,b不能进行分裂B. a、c均可发育成正常的胚胎,且发育速度大致相同C.该实验可说明没有细胞核,细胞不能进行分裂和分化D.该实验中给b注入细胞核的操作提高了实验的严谨性11.大肠杆菌骤然转入低温环境后会发生冷休克,此时绝大多数蛋白质的合成受到抑制,但一类冷休克蛋白会大量合成。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大肠杆菌在低温下培养时,线粒体和核糖体将不再工作B.冷休克蛋白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低温对大肠杆菌的伤害C.发生冷休克时,细胞中 ATP 与ADP 的转化可能会减慢D.大肠杆菌从低温环境转入正常环境后体内酶活性可恢复12.保卫细胞吸水会导致气孔开放,失水则会导致气孔关闭。若将保卫细胞分别置于高浓度的蔗糖溶液和高浓度的乙二醇溶液中,假设保卫细胞均存活,则5m in 内气孔的开闭情况是A.气孔关闭;气孔关闭 B.气孔关闭;气孔先关闭后开放C.气孔开放;气孔关闭 D.气孔开放;气孔先开放后关闭13.人小肠上皮细胞肠腔侧的细胞膜和细胞质向外凸起形成微绒毛,大大增加了小肠的吸收面积。下图是小肠上皮细胞的结构和部分功能示意图,图中SGLT1、GLUT2 和 泵均为转运蛋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微绒毛的存在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B.除图中方式外, 更多的是借助通道蛋白进入细胞泵运输 和K 的过程中会发生磷酸化,导致活性改变D.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和运出葡萄糖的方式相同,均不消耗ATP14.研究人员将 标记的磷酸注入离体活细胞内,1~2min后迅速分离细胞内的ATP,发现ATP 带有放射性。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注入磷酸后,细胞内 ATP 的含量会大幅增加B. ATP 中紧邻腺苷的磷酸基团最先被检测到 P标记C. ATP 脱掉三个磷酸基团后,可作为合成RNA 的原料D.细胞中吸能反应增强时,短时间内含 P的磷酸基团会增加15.下图表示不同条件下,某种酶促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反应速率B.反应速率保持不变后,产物含量仍在不断增加C. t 时,随温度升高该酶促反应速率先升高后降低D.反应后期,反应速率不变的原因是酶已被消耗完16.幽门螺杆菌主要寄生于胃中,是很多消化道疾病的首要致病菌,临床上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常用呼气试验。被测人服用 C标记的尿素,若胃部存在幽门螺杆菌,则其产生和分泌的脲酶可高效分解尿素,产生具有放射性的 ,因此可通过检测呼出气体的放射性来检测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检测法利用了脲酶的专一性B.脲酶可在pH<7的条件下发挥作用C.脲酶可为尿素的分解过程提供活化能D.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时最好保持空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 小题,共52分。17.(9分)羊肚菌是一种多细胞真菌,它的菌盖表面凹凸不平,状如羊肚,故名羊肚菌,属食、药两用真菌,被收录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发菜的细胞群体呈黑蓝色,状如发丝,因其名称谐音“发财”而被人们喜爱。回答下列问题:(1)从细胞结构上来看,羊肚菌与发菜最大的不同点是 ;但是两者的细胞也有共同的结构模式,即 (答出3点),这体现了生物界的 性。(2)请以发菜为例,写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用文字和箭头表示)。(3)人工种植羊肚菌需要将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现有科研小组想探明羊肚菌生长的最适温度,可将 的羊肚菌随机均分为若干组,分别置于 的环境中进行培养,其他条件适宜,一段时间后观察它们的生长状况。18.(9分)阅读分析下面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DNA 指纹技术在案件侦破工作中有重要的用途。刑侦人员将从现场收集到的血液、头发等样品中提取的DNA,与犯罪嫌疑人的DNA 进行比较,就有可能为案件的侦破提供重要的证据。材料二 正常血红蛋白的空间结构呈球状,若血红蛋白某一处的谷氨酸被缬氨酸取代,则可能形成异常的纤维状血红蛋白,其运输氧的能力会大为削弱。材料三 1935年,英国学者丹尼利和戴维森研究发现,细胞的表面张力明显低于油—水界面的表面张力,据此推测细胞膜除含脂质分子外,可能还附有蛋白质。(1)细胞中的核酸有两大类,分别是DNA和RNA,DNA与RNA 的单体分别是 ;二者的单体在组成成分上的区别是 (答出2点)。(2)材料一中,根据DNA 就能确定犯罪嫌疑人的根本原因是 。(3)材料二中,异常血红蛋白运输氧的能力大为削弱的原因是 。(4)分析材料三,科学家若要得出材料中的推测,则一方面要比较细胞表面张力与油一水界面表面张力的大小,另一方面要比较(或已知) 的大小。19.(10分)下图为细胞膜的局部结构模式图,甲、乙表示细胞膜上的分子或结构,a、b、c、d代表不同物质。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图中甲的厚度会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图中乙运输物质b时,b (填“需要”或“不需要”)与乙结合。(2)物质c、d参与的运输方式的相同点有 ,不同点是 。(3)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内碘浓度比血液中的高20~25倍。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吸收碘的方式与图中物质 参与的运输方式相同。(4)同一物质在不同情况下会有不同的跨膜运输方式,根据所学知识推测,某种离子是以协助扩散还是以主动运输的方式穿过细胞膜的主要判断依据是 。20.(11分)水稻是全球约60%人口的主食。突变体水稻(gpa3 基因突变导致无法合成正常的gpa3蛋白)的胚乳细胞中贮藏物质异常积累会导致粒重减少30%。科研人员经观察发现,野生型与突变体水稻的胚乳细胞内高尔基体出芽形成的囊泡中谷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别(谷蛋白是水稻重要的贮藏蛋白,可被囊泡运输至液泡)。下图为野生型与突变体水稻胚乳细胞的谷蛋白运输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液泡膜均由 层磷脂分子组成。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的主要作用是 ;据题可知,液泡具有 功能。(2)分析图示,谷蛋白进入液泡与生物膜 的结构特点有关,该过程 (填“需要”或“不需要”)膜蛋白的参与;已知正常的gpa3蛋白位于高尔基体上,该蛋白质的功能可能是 (答出1点)。(3)据图分析,野生型和突变体水稻谷蛋白积累出现差异的原因是 。21.(13分)蛋白酶TSS 可催化Ⅰ型胶原蛋白分解,某同学对蛋白酶TSS 的最适催化条件开展初步研究,结果见下表。回答下列问题:组别 pH CaCl 温度/℃ 降解率/%① 9 + 90 38② 9 + 70 88③ 9 — 70 0④ 7 70 58⑤ 5 40 30注:+/-分别表示有/无添加。(1)据表可知,影响TSS活性的因素有 。除此之外,影响TSS 催化速率的因素还有 (答出1点)。除反应物的降解率外,TSS的催化速率还可用 表示。(2)据表分析,当温度相同且其他条件适宜时,pH=7时TSS 的酶活性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pH=9时,判断理由是 。(3)根据表中实验结果不能得出TSS的最适催化条件为70℃、pH=9的原因是 。(4)已知无机催化剂 M可催化Ⅰ型胶原蛋白水解。请设计相关实验验证TSS 具有高效性,写出简要的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河南省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阶段性测试(二)生物答案.pdf 河南省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阶段性测试(二)生物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