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道法学科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热点专题二提升道德素养预防违法犯罪热点材料材料一:2024年3月27日,中国考古博物馆发布了一则公告。公告明确,馆内不得招揽游客,也不得从事经营性活动或其他扰乱博物馆正常参观秩序的行为。违规者将被责令离馆,拒不遵守规定、扰乱馆内参观秩序,造成不良影响的人员,将被列入参观“黑名单”,一年之内拒绝入馆参观。材料二:“父母双亡,自己只能辍学在家照顾弟弟妹妹,每天吃的是土豆……”2018年以来,一个名叫“凉山孟阳”的年轻女孩在网上走红,她的“悲惨遭遇”一度感动了众多网友。实际上,这一切都是“摆拍”。2024年3月,凉山昭觉县人民法院对“凉山孟阳”案一审宣判,8人因虚假广告罪被判刑。其中“凉山孟阳”被判刑11个月,处罚金8万元。材料三:因不会线上请假而被公司以旷工为由开除,在与用人单位协商无果的情况下,大龄员工辛某无奈起诉到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法院审理后依法认定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违法,判决其支付辛某赔偿金10万余元。该公司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法院维持原判。热点演练阅读材料一,回答1~2题。1.下面对该公告的看法正确的是(D)①规则是一成不变的②建立规则的目的是限制自由③公告启示我们要自觉遵守规则④公告明确了馆内秩序的内容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发布这一公告的目的是增强观众的(D)①诚信意识②文明意识③自由观念④规则意识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阅读材料二,回答3~4题。3.下列对“凉山孟阳”的行为评价正确的是(B)①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②触犯了民法③应当受到刑罚处罚④属于行政违法行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凉山孟阳”的行为带给我们的警示是(A)①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③践行诚信原则,恪守道德④学会依法维权,善用法律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阅读材料三,回答问题。(1)该公司的行为属于哪一种违法行为?请用材料信息予以证明。(4分)[答案]民事违法行为。(2分)人民法院认定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违法,需支付赔偿金10万余元。(2分)(2)辛某的做法带给我们哪些启示?(4分)[答案]①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依靠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②要增强法治观念,知道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每点2分,共4分)热点材料材料一2023年11月5日8时许,东阳市横店镇马拉松比赛期间,陈某某(女,23岁)骑电动车行驶至都督北街与江南路路口,欲横穿马拉松赛道被现场执勤民警阻止,经劝阻后陈某某情绪激动,先用电动车冲撞现场民警,被民警制止后又用脚多次踢民警腿部。目前,陈某某已被当地公安局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材料二2023年8月28日,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相对于现行的治安管理处罚法,此次修订草案作出多处修改,增列数种应予处罚的行为,其中包括考试作弊、组织领导传销、以抢夺方向盘等方式妨碍公共交通工具驾驶、升放携带明火的孔明灯、高空抛物、无人机“黑飞”等。草案还进一步完善处罚措施和幅度,包括推进治安管理处罚与调解相衔接、建立认错认罚从宽制度、适当提高罚款幅度等。材料三近年来,郴州市积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以创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为目标,以打造“诚信郴州”为引领,健全体制机制,强化信用平台功能和服务,大力开展信用信息数据归集,优化信用监管、大力推进信用应用、广泛宣传诚信典型,高质量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让“诚信之花”开满郴城。材料四犯罪集团实行公司化管理,以实施电信网络诈骗为目的,制定统一的规章制度,统一安排食宿,统一提供工具,在境外针对中国境内居民实施电信网络诈骗……2023年9月8日,贵州省凤冈县人民法院对肖某某、曾某某等21人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案进行公开宣判,21名被告人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至一年二个月不等的刑罚,并处五十五万至一万不等的罚金。热点演练阅读材料一,回答第1—2题。1.材料一这个案例警示我们(C)①不遵守规则必然违法②自由与规则密不可分③遵守规则就没有自由④自由需要规则的保障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材料一中陈某某的错误之处在于没有认识到(B)①要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②与自身利益有冲突的规则要积极改进③要将社会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④要加大力度惩处违反规则行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阅读材料二,回答第3—4题。3.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体现了(C)①要坚定维护规则,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②规则要根据社会生活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③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要积极改进规则④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要自觉遵守规则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材料二中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属于(C)A.刑事违法行为B.民事违法行为C.行政违法行为D.严重违法行为阅读材料三,回答第5—6题。5.材料三中让“诚信之花”开满郴城,主要是因为(B)①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②不讲诚信必然受到法律的制裁③讲诚信只能靠先进典型的引领④诚信能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国家兴旺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为让“诚信之花”开满郴城,该市市民应(C)①健全诚信法律法规②树立诚实守信意识③增长诚信待人智慧④依法严惩失信行为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阅读材料四,回答第7—8题。7.材料四中肖某某、曾某某等21人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案的行为最本质特征是(B)A.刑事违法性B.严重社会危害性C.民事违法性D.应受刑罚处罚性8.材料四中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至一年二个月不等的刑罚,并处五十五万至一万不等的罚金,分别属于刑罚中的(B)A.主刑主刑B.主刑附加刑C.附加刑主刑D.附加刑附加刑9.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回答问题。(1)请结合规则与自由的相关知识对材料一这一事件进行评价。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到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③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2)两则材料启示我们应怎样遵守和维护社会规则?①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②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10.阅读材料三和材料四,回答问题。(1)根据材料三,请你从多角度为建设“诚信郴州”提出几点合理化的建议。①郴州市政府要依法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信用体系和监管机制,强化社会信用治理等;②郴州市执法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打击违法违规的失信行为;③市民要积极宣传和践行诚信,推动城市的信用法治建设;等等。(2)结合材料四,谈谈我们应该怎样防微杜渐,避免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①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③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④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3)请你分析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应该怎么做。①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用法律与人打交道。②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③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道法学科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热点专题二提升道德素养预防违法犯罪热点材料材料一:2024年3月27日,中国考古博物馆发布了一则公告。公告明确,馆内不得招揽游客,也不得从事经营性活动或其他扰乱博物馆正常参观秩序的行为。违规者将被责令离馆,拒不遵守规定、扰乱馆内参观秩序,造成不良影响的人员,将被列入参观“黑名单”,一年之内拒绝入馆参观。材料二:“父母双亡,自己只能辍学在家照顾弟弟妹妹,每天吃的是土豆……”2018年以来,一个名叫“凉山孟阳”的年轻女孩在网上走红,她的“悲惨遭遇”一度感动了众多网友。实际上,这一切都是“摆拍”。2024年3月,凉山昭觉县人民法院对“凉山孟阳”案一审宣判,8人因虚假广告罪被判刑。其中“凉山孟阳”被判刑11个月,处罚金8万元。材料三:因不会线上请假而被公司以旷工为由开除,在与用人单位协商无果的情况下,大龄员工辛某无奈起诉到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法院审理后依法认定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违法,判决其支付辛某赔偿金10万余元。该公司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法院维持原判。热点演练阅读材料一,回答1~2题。1.下面对该公告的看法正确的是(D)①规则是一成不变的②建立规则的目的是限制自由③公告启示我们要自觉遵守规则④公告明确了馆内秩序的内容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发布这一公告的目的是增强观众的(D)①诚信意识②文明意识③自由观念④规则意识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阅读材料二,回答3~4题。3.下列对“凉山孟阳”的行为评价正确的是(B)①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②触犯了民法③应当受到刑罚处罚④属于行政违法行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凉山孟阳”的行为带给我们的警示是(A)①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③践行诚信原则,恪守道德④学会依法维权,善用法律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阅读材料三,回答问题。(1)该公司的行为属于哪一种违法行为?请用材料信息予以证明。(4分)[答案]民事违法行为。(2分)人民法院认定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违法,需支付赔偿金10万余元。(2分)(2)辛某的做法带给我们哪些启示?(4分)[答案]①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依靠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②要增强法治观念,知道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每点2分,共4分)热点材料材料一2023年11月5日8时许,东阳市横店镇马拉松比赛期间,陈某某(女,23岁)骑电动车行驶至都督北街与江南路路口,欲横穿马拉松赛道被现场执勤民警阻止,经劝阻后陈某某情绪激动,先用电动车冲撞现场民警,被民警制止后又用脚多次踢民警腿部。目前,陈某某已被当地公安局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材料二2023年8月28日,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相对于现行的治安管理处罚法,此次修订草案作出多处修改,增列数种应予处罚的行为,其中包括考试作弊、组织领导传销、以抢夺方向盘等方式妨碍公共交通工具驾驶、升放携带明火的孔明灯、高空抛物、无人机“黑飞”等。草案还进一步完善处罚措施和幅度,包括推进治安管理处罚与调解相衔接、建立认错认罚从宽制度、适当提高罚款幅度等。材料三近年来,郴州市积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以创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为目标,以打造“诚信郴州”为引领,健全体制机制,强化信用平台功能和服务,大力开展信用信息数据归集,优化信用监管、大力推进信用应用、广泛宣传诚信典型,高质量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让“诚信之花”开满郴城。材料四犯罪集团实行公司化管理,以实施电信网络诈骗为目的,制定统一的规章制度,统一安排食宿,统一提供工具,在境外针对中国境内居民实施电信网络诈骗……2023年9月8日,贵州省凤冈县人民法院对肖某某、曾某某等21人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案进行公开宣判,21名被告人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至一年二个月不等的刑罚,并处五十五万至一万不等的罚金。热点演练阅读材料一,回答第1—2题。1.材料一这个案例警示我们(C)①不遵守规则必然违法②自由与规则密不可分③遵守规则就没有自由④自由需要规则的保障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材料一中陈某某的错误之处在于没有认识到(B)①要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②与自身利益有冲突的规则要积极改进③要将社会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④要加大力度惩处违反规则行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阅读材料二,回答第3—4题。3.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体现了(C)①要坚定维护规则,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②规则要根据社会生活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③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要积极改进规则④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要自觉遵守规则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材料二中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属于(C)A.刑事违法行为B.民事违法行为C.行政违法行为D.严重违法行为阅读材料三,回答第5—6题。5.材料三中让“诚信之花”开满郴城,主要是因为(B)①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②不讲诚信必然受到法律的制裁③讲诚信只能靠先进典型的引领④诚信能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国家兴旺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为让“诚信之花”开满郴城,该市市民应(C)①健全诚信法律法规②树立诚实守信意识③增长诚信待人智慧④依法严惩失信行为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阅读材料四,回答第7—8题。7.材料四中肖某某、曾某某等21人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案的行为最本质特征是(B)A.刑事违法性B.严重社会危害性C.民事违法性D.应受刑罚处罚性8.材料四中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至一年二个月不等的刑罚,并处五十五万至一万不等的罚金,分别属于刑罚中的(B)A.主刑主刑B.主刑附加刑C.附加刑主刑D.附加刑附加刑9.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回答问题。(1)请结合规则与自由的相关知识对材料一这一事件进行评价。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到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③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2)两则材料启示我们应怎样遵守和维护社会规则?①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②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10.阅读材料三和材料四,回答问题。(1)根据材料三,请你从多角度为建设“诚信郴州”提出几点合理化的建议。①郴州市政府要依法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信用体系和监管机制,强化社会信用治理等;②郴州市执法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打击违法违规的失信行为;③市民要积极宣传和践行诚信,推动城市的信用法治建设;等等。(2)结合材料四,谈谈我们应该怎样防微杜渐,避免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①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③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④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3)请你分析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应该怎么做。①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用法律与人打交道。②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③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2张PPT)人教八上道法同步精品课件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热点专题二提升道德素养 预防违法犯罪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统编版八上道法 期末复习 讲解课件热点材料热点演练热点材料材料一:2024年3月27日,中国考古博物馆发布了一则公告。公告明确,馆内不得招揽游客,也不得从事经营性活动或其他扰乱博物馆正常参观秩序的行为。违规者将被责令离馆,拒不遵守规定、扰乱馆内参观秩序,造成不良影响的人员,将被列入参观“黑名单”,一年之内拒绝入馆参观。材料二:“父母双亡,自己只能辍学在家照顾弟弟妹妹,每天吃的是土豆……”2018年以来,一个名叫“凉山孟阳”的年轻女孩在网上走红,她的“悲惨遭遇”一度感动了众多网友。实际上,这一切都是“摆拍”。2024年3月,凉山昭觉县人民法院对“凉山孟阳”案一审宣判,8人因虚假广告罪被判刑。其中“凉山孟阳”被判刑11个月,处罚金8万元。材料三:因不会线上请假而被公司以旷工为由开除,在与用人单位协商无果的情况下,大龄员工辛某无奈起诉到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法院审理后依法认定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违法,判决其支付辛某赔偿金10万余元。该公司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法院维持原判。热点演练阅读材料一,回答1~2题。1.下面对该公告的看法正确的是( )D①规则是一成不变的 ②建立规则的目的是限制自由③公告启示我们要自觉遵守规则 ④公告明确了馆内秩序的内容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2.发布这一公告的目的是增强观众的( )D①诚信意识 ②文明意识 ③自由观念 ④规则意识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阅读材料二,回答3~4题。3.下列对“凉山孟阳”的行为评价正确的是( )B①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②触犯了民法③应当受到刑罚处罚 ④属于行政违法行为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4.“凉山孟阳”的行为带给我们的警示是( )A①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②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③践行诚信原则,恪守道德 ④学会依法维权,善用法律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5.阅读材料三,回答问题。(1)该公司的行为属于哪一种违法行为?请用材料信息予以证明。(4分)[答案] 民事违法行为。(2分)人民法院认定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违法,需支付赔偿金10万余元。(2分)(2)辛某的做法带给我们哪些启示?(4分)[答案] ①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依靠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②要增强法治观念,知道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每点2分,共4分)材料一 2023年11月5日8时许,东阳市横店镇马拉松比赛期间,陈某某(女,23岁)骑电动车行驶至都督北街与江南路路口,欲横穿马拉松赛道被现场执勤民警阻止,经劝阻后陈某某情绪激动,先用电动车冲撞现场民警,被民警制止后又用脚多次踢民警腿部。目前,陈某某已被当地公安局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热点材料材料二 2023年8月28日,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相对于现行的治安管理处罚法,此次修订草案作出多处修改,增列数种应予处罚的行为,其中包括考试作弊、组织领导传销、以抢夺方向盘等方式妨碍公共交通工具驾驶、升放携带明火的孔明灯、高空抛物、无人机“黑飞”等。草案还进一步完善处罚措施和幅度,包括推进治安管理处罚与调解相衔接、建立认错认罚从宽制度、适当提高罚款幅度等。材料三 近年来,郴州市积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以创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为目标,以打造“诚信郴州”为引领,健全体制机制,强化信用平台功能和服务,大力开展信用信息数据归集,优化信用监管、大力推进信用应用、广泛宣传诚信典型,高质量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让“诚信之花”开满郴城。材料四 犯罪集团实行公司化管理,以实施电信网络诈骗为目的,制定统一的规章制度,统一安排食宿,统一提供工具,在境外针对中国境内居民实施电信网络诈骗……2023年9月8日,贵州省凤冈县人民法院对肖某某、曾某某等21人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案进行公开宣判,21名被告人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至一年二个月不等的刑罚,并处五十五万至一万不等的罚金。 阅读材料一,回答第1—2题。1. 材料一这个案例警示我们( C )①不遵守规则必然违法 ②自由与规则密不可分 ③遵守规则就没有自由 ④自由需要规则的保障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2. 材料一中陈某某的错误之处在于没有认识到( B )①要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②与自身利益有冲突的规则要积极改进 ③要将社会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④要加大力度惩处违反规则行为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CB热点演练 阅读材料二,回答第3—4题。3. 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体现了( C )①要坚定维护规则,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 ②规则要根据社会生活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③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要积极改进规则 ④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要自觉遵守规则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4. 材料二中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属于( C )A. 刑事违法行为 B. 民事违法行为C. 行政违法行为 D. 严重违法行为CC 阅读材料三,回答第5—6题。5. 材料三中让“诚信之花”开满郴城,主要是因为( B )①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②不讲诚信必然受到法律的制裁 ③讲诚信只能靠先进典型的引领 ④诚信能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国家兴旺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6. 为让“诚信之花”开满郴城,该市市民应( C )①健全诚信法律法规 ②树立诚实守信意识 ③增长诚信待人智慧 ④依法严惩失信行为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BC 阅读材料四,回答第7—8题。7. 材料四中肖某某、曾某某等21人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案的行为最本质特征是( B )A. 刑事违法性 B. 严重社会危害性C. 民事违法性 D. 应受刑罚处罚性8. 材料四中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至一年二个月不等的刑罚,并处五十五万至一万不等的罚金,分别属于刑罚中的( B )A. 主刑 主刑 B. 主刑 附加刑C. 附加刑 主刑 D. 附加刑 附加刑BB9. 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回答问题。(1)请结合规则与自由的相关知识对材料一这一事件进行评价。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到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③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2)两则材料启示我们应怎样遵守和维护社会规则?①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②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10. 阅读材料三和材料四,回答问题。(1)根据材料三,请你从多角度为建设“诚信郴州”提出几点合理化的建议。①郴州市政府要依法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信用体系和监管机制,强化社会信用治理等;②郴州市执法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打击违法违规的失信行为;③市民要积极宣传和践行诚信,推动城市的信用法治建设;等等。(2)结合材料四,谈谈我们应该怎样防微杜渐,避免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①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③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④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3)请你分析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应该怎么做。①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用法律与人打交道。②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③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秋统编道法八上期末复习热点专题二 提升道德素养 预防违法犯罪(原卷版).docx 【2024秋统编道法八上期末复习热点专题二 提升道德素养 预防违法犯罪(解答版).docx 【2024秋统编道法八上期末复习热点专题二 提升道德素养 预防违法犯罪(讲解ppt).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