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合理利用网络 课件( 2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 合理利用网络 课件( 22张ppt)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2
0
2
4
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
2.2 合理利用网络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
利用网络为社会传递正能量,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道德修养:
养成网络素养,遵守网络公德,养成文明上网、合理用网的意识;
法治观念:
了解网络交往的规则,形成正确的网络生活意识和习惯,养成遵守网络规则的意识;
健全人格:
掌握网络交往自我保护的知识,合理利用网络促进自我和社会的发展
责任意识:
增强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为维护网络环境尽自己的责任。
教学重点: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传播正能量;
教学难点: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公共生活。
自主学习:(3分钟)
自学指导:
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本P17-20,完成下面的目标思考题,要求大字慢看,小字快读,并且用铅笔圈点勾画重难点知识,时间3分钟。
1.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重点)
2.我们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难点)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01
任务探究一
【“人人都是麦克风”】
问题:“小强”与“网民”的行为有何不同?对我们参与网络生活有何启示?
互联网技术革新使世界进入到“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人人都可以在网上激扬文字、指点江山。小强同学作为一个“网络达人”,也经常在网上冲浪,和很多网民一样,他积极为国家、城市建设出谋划策,热心参与公益活动,为弱者伸张正义。但不少网民的言论让他胆战心惊。有人为博流量编造谣言,侮辱英雄;有人对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等发表不当评述;还有“键盘快”喜欢对别人妄加臆测,肆意批判,甚至发展为网络恳力……
(1)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2)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P18
无限的
网络信息
有限的
时间和精力
矛 盾
网络信息太多太精彩了
1.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整体感知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 “手机党”在未成年人中普遍存在。“手机离了手,会觉得心神不宁,总像少了什么东西。” 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发布的《青少年网瘾调查报告》显示,90.4%的网瘾青少年使用过手机上网。
拓展思考:预防网瘾,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做?
①学会信息节食,提高自控能力。
②控制上网时间,请家长监督。
③多参加无关网络的健康娱乐方式 例如:运动、阅读。
网络色情
网络暴力
网络恐怖
我们要学会辨析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网络谣言
网络并非净土,除了网瘾还充斥着暴力、恐怖 、色情、虚假等不良信息
③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注意
信息
出处
1
关注
官方
信息
2
对信息进行多方 验证
3
辨识
信息
内容
4

他人
求助
5
如何辨别网络谣言?
小拓展
网络谣言的危害
你知道吗?
1、污染网络环境,扰乱网上信息传播秩序。
2、损害我国互联网的形象和公信力,影响互联网的健康发展。
3、败坏社会风气,扰乱社会秩序,损害公共利益。给人们造成恐慌的情绪,还可能诱发违法犯罪。
笔记整理
补充:怎样防范网络谣言?
① 国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② 社会:加强对网络的监督和管理。
③ 网民:要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不信谣,不传谣,并敢于同破坏网络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活动四:法律讲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
“同一谣言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评论两百次以上的可被定为侮辱罪、诽谤罪,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可根据刑法出于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剥夺政治权利。”
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要善于网上学习 ,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 ,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 ,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 ,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 ,不沉溺虚拟时空。
全国青少年
网络文明公约
第一目
传播网络正能量
第二目
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是社会生活中积极向上的行为。
我们在网络上应该传播正能量呢?
探究二: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
2023“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开始,活动持续到2023年全国两会。这是连续第九年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开展网民建言征集活动。
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地市人民政府设立的由电话12345、市长信箱、手机短信、手机客户端、微博、微信等方式组成的专门受理热线事项的公共服务平台,提供“7×24小时”全天候人工服务。
①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网络成为汇聚民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渠道。
思考:我们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
你了解下面平台吗:
小调查:你知道哪些网络公益活动?
传播正能量
某单位职工因患病走失,该单位官方微博发布寻找该职工的信息,协助家人寻找。信息发布后很快在各网络平台上被大量转发,一场寻找该职工的爱心接力活动在线上线下同时展开。两万多份寻人启事、千余人次搜寻,无数充满爱心的网友参与寻人活动。在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共同努力下,走失的职工终于被找到。
新课探究
结合图文材料,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
②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直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
课堂笔记
2.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P19-20)
①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②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 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 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
课堂练习
1、具有良好的媒介素养是合格公民的基本要求。下列网络消息中,转发须谨慎的是( )
①微博上看到“某理工女博士得出‘维生素A伤害宝宝大脑’的结论”
②某论坛上发布“今天天空惊现‘地震云’,请大家做好防震准备!”
③微信朋友圈中流传的“非洲猪瘟已致多人死亡,不要再吃猪肉了。”
④人民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通航”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D
课堂练习
2、所谓“晒客”,指的是那些热衷通过文字、视频、图片等方式将私人物件以及生活经历放在网络上曝光,与人分享的网友。“晒客”族的口号是“只有还没晒的,没有不敢晒的”。这种观点( )
A、是正确的,网络的对象具有虚拟性,可以无拘无束
B、是错误的,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必须遵守法律和道德
C、是错误的,因为真正的自由根本不存在
D、是正确的,私人物件与生活经历纯属个人私事,爱晒就晒
B
课堂练习
3、“在我们身边,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是有理想更有实际行动的实干者;他们用积极的网络行为为他人充当一面好的镜子,感染别人;他们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传递好人好事。他们,就是网络文明传播骨干志愿者。”广州文明网开设(我的网络正能量》专栏,让人们聆听志愿者在从事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工作以来的感悟、体会和难忘经历。下列对《我的网络正能量)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传播正能量,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B、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有利于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D、有利于提高媒介素养和培育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
C
课堂练习
4、互联网技术与社会文化生活的结合催生出全新的文化形态一网各文化,为当代青少年塑造人格、拓宽视野、提高素质创造了有利条件,注入了新的活力。青少年在享受网络文化时,正确的态度是( )
A、法律具有强制性,上网只需要遵守网络法律即可
B、网络交往具有虚拟性、间接性和隐蔽性,所以要拒绝网络
C、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做网络的主人
D、浏览色情、暴力、迷信等网络信息时,要有所节制,不可沉迷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