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绝密★启用前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素养测评基础卷(一)【卷首语】同学们,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你一定有不少的收获。下面的题目会让你对自己的学习有一个全面的评价。请仔细审题,认真答题,你会有出色的表现,相信自己的实力,祝你成功!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全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考生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清楚。3.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与运用。(33分)情境一:为检验近期语文学习成效,班里准备进行一次“字词句积累”闯关活动,同学们都想报名参加。现在,不妨做做下面的题,为本次活动热热身吧,相信每位同学的表现都很棒!1.根据拼音,把演讲稿补充完整。(5分)梦是充满力量和光明的。多少革命志士为中国梦英勇奋战,pǔ xiě( )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狼牙山五壮士在班长马宝玉zhǎn dīng jié tiě( )的一声令下,把rì kòu( )引上绝路:鲁迅mù dǔ( )社会的黑暗,在hān chén( )的夜里写下一篇篇文章,唤醒受压迫受剥削的民众。2.下列词语中字形、加点字字义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分)A.毫迈 荡漾 攀登 轻歌曼舞(柔和)B.火焰 悬涯 陶醉 暴露无遗(遗漏)C.干燥 浑浊 缝隙 余音绕梁(屋梁,房梁)D.日寇 瓦蓝 检阅 技高一筹(筹划)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毛泽东的书法苍劲有力,似有笔走龙蛇之势。B.他虽然只在戏班子里跑龙套,但是每一个动作都做得一丝不苟。C.在航模大赛中,小刚别出心裁的设计,赢得了大家的称赞。D.面对金钱的诱惑,他内心矛盾,犹豫不决,斩钉截铁地拒绝了。4.下面的省略号与其他三句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3分)A.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B.茅屋,狗,塔,村女,云……也都浮动着。C.“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担心呢!”D.“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5.下面这段话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3分)全民阅读率的上升,显然是一件好事,但有必要思考的是:现在提升的到底是整体式阅读,还是碎片化阅读?到底是深阅读,还是浅阅读?或者把问题进一步简化为:到底是高质量的阅读,还是低质量的阅读?在这些方面,并没有准确的数字区分,但就我们所见而言,高质量的阅读,可能并不尽如人意。因此,全民阅读质量的真正提升之路还很漫长。A.全民阅读是件好事 B.全民阅读质量的真正提升之路还很漫长C.提倡高质量阅读 D.提升整体式阅读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A.《丁香结》中,作者分别从视觉和嗅觉介绍了丁香花的颜色、样子、气味,描写生动,条理分明。B.《童年》中除了主人公阿廖莎,还有善良、乐观的“好事儿”,忠厚老实的老工人格里高利,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小茨冈”等众多人物。C.课文《桥》中多处描写雨水、洪水和桥的变化,作者借助环境描写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表现了山洪突如其来时形势的危急,烘托出老支书临危不乱、大公无私的人物形象。D.《少年闰土》选自鲁迅《故乡》,文中闰土给“我”讲了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等有趣的事,让“我”对乡下生活充满向往。7.课文回顾。(5分)(1)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___。(2)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强烈爱国情怀的民族,自古以来,留下不少表达爱国情怀的豪言壮语,如三国曹植曾慷慨豪言“捐躯赴国难,_________。”《七律 长征》一诗中“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3)《浪淘沙》(其一)“_________,_________”形容黄河奔腾、汹涌的气势。(4)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_________,_________。(5)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会想起鲁迅说过:“其实地上本没有路,________,________。”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1)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闰土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 闰土的父亲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用恰当的关联词将两句话合并为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下面有关戏曲的词语中,任选一个写一句话。亮相 跑龙套 粉墨登场 有板有眼 字正腔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通过学习《竹节人》,使我体会到了传统玩具的乐趣。(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综合性学习。(5分)情境二:在期末复习之际,学校举办了一年一度的书法艺术展。同学们欣赏书法作品后,议论纷纷。1.请结合你的自身体验判断下面两位同学学书法的感受,你觉得谁说得好,在后面打“√”。(2分)(1)宁宁:汉字书写要工整规范,没必要追求什么艺术。( )(2)安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练好书法,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坚持下苦功练习才行。( )2.假如你的同桌认为现在大部分时候都可以打印文字了,学习书法没有用,你怎么用学书法的益处反驳他呢?(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理解。(37分)情境三:在读书会上,有同学分享了他最近阅读的两篇文章,请你帮他完成相关练习。(一)课内阅读。(12分)①就在伯父去世那一年的正月里,一个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到伯父家里去。那时候每到周末,我们姐妹三个轮流跟随着爸爸妈妈到伯父家去团聚。这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里的故事和人物。不知道伯父怎么会知道我读了《水浒传》,大概是爸爸告诉他的吧。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②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一本是《表》,一本是《小约翰》。伯父已经去世多年了,这两本书我还保存着。1.找出具体描写“我”读书“囫囵吞枣”的句子,写到横线上。(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我”感到羞愧、悔恨的原因是( )。(3分)A.我感觉没有面子。B.没有认真读书,只能胡乱地回答问题。C.心中对伯父的埋怨和不满。3.“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这句话的意思是( )。(3分)A.这是伯父在夸自己记性好。B.伯父取笑“我”的记性太差了。C.伯父表面上是在夸自己记性好,其实是在委婉地批评“我”读书不认真。4.临走时,伯父送“我”两本书,是什么意思?到现在“我”还保存着这两本书,说明了什么?(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材料,完成练习。(11分)【材料一】“餐前损耗”的粮食可供全国人民生活近2个月。损失粮食总量每年700亿斤以上,以每人每天消耗1斤粮食计算,可供13亿人生活近2个月。(来源:CCTV-13新闻频道)【材料二】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消费者每年仅餐饮浪费的食物蛋白和脂肪分别达800万吨和300万吨,每年浪费的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千克,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即使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约两亿人一年的口粮,与此同时,饥饿仍然是人类的头号杀手。(摘自《光明日报》)【材料三】网上有个叫“徐侠客”的网友发起了“光盘行动”。他在倡议书中写道:“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光盘”不仅仅是一句口号,也是一种厉行节约、倡导珍惜粮食的生活态度。1.上面三则材料是六年级的晓晨同学在调查过程中收集的。从中可以看出,该同学收集信息的渠道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3分)2.从三则材料中,我们发现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的解决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3.阅读上述三则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分)A.“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与“光盘行动”的主旨是一致的。B.以每人每天消耗1斤粮食计算,每年的“餐前损耗”粮食可供13亿人生活近2个月。C.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九分之一。D.即使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约两亿人一年的口粮,与此同时,饥饿却仍然是人类的头号杀手。4.黄先生对材料三中提到的“光盘行动”特别不理解,他认为请客就是要让餐桌上的菜剩得越多越有面子。针对这种说法,你会怎样劝诫黄先生?(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课外阅读。(14分)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戏曲①中国戏曲在世界剧坛上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美学特征。②首先,中国戏曲强调神似、强调写意。戏曲舞台上所表现的生活与现实生活的形态是不同的,它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和加工,是变其形而传其神、写其意。戏曲一般不用布景,舞台上代表什么空间,可以通过演员的表演随意而定,自由变化。舞台上此刻可以是书房,但剧中人一转身,舞台就可以变为花园,甚至可以变成千里之遥的另一地点。由此可见,戏剧舞台的空间是通过演员的表演写意性地虚拟出来的。这样,戏曲就可以自由灵活而又连贯流畅地表现无限广阔、瞬息万变的空间,也就可以十分自由地表现极其丰富复杂的生活事件。而西方戏剧强调模仿,造成了西方戏剧的写实观念,主张运用布景按照生活的样子确定空间,亦即舞台上所表现的生活和现实生活形态是相同的或相似的。③中国戏曲的情节有时也是写意性的,如,二将相斗几个回合,便可表示千军万马的一次复杂的战斗,甚至只要吹奏一个曲牌,一场宴会便已结束。④在表演方面,戏曲中有许多虚拟的动作,如《打渔杀家》中肖恩父女划船,舞台上只有桨而没有船,但却给人以划船的真实感觉。难怪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1935年在莫斯科看了梅兰芳表演此剧赞不绝口呢!⑤还有,中国戏曲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戏剧形式,中国戏曲包含着诗、音乐、舞蹈、雕塑、美术、建筑等各种艺术因素,也包含着诗、词、曲、赋、散文、小说等各种文学成分,这些因素在音乐节奏的指挥下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⑥再有,中国戏曲具有很高的传统技艺性。演员的念诵、吐字、行腔、哭、笑、身段、动作,都有高度的技巧,处处讲究形式美。可以说,中国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和典型代表。⑦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戏曲必将走向世界,为世界人民所喜爱;它的独特的表现方法必将为世界戏剧所借鉴,为发展戏剧艺术作出自己的贡献。1.体会短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感受艺术之美,完成填空。(4分)(1)短文介绍的是中国戏曲,文章在第②段中还介绍了西方戏剧的特征,这是运用了______的说明方法,突出了中国戏剧________________的特色。(2)短文第④段中画线部分运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2分)赞不绝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②段中划“ ”的词语“一般”能够去掉吗?说说你的看法。(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中国戏曲的传统技艺性指的是什么?请摘抄出相关语句。(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中国戏曲的“写意性”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3分)四、写作。(25分)从下面两个作文中任选一个进行写作。习作一:新年伊始,如果让你用一个关键词总结自己在2024年里的成长,你会选择哪个词语呢?请以“我的2024成长关键词——________________”为题习作。可以从下面的词语中选,也可以自拟。要求:围绕所选关键词,想清楚自己要表达的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勤奋 拼搏 勇敢 坚持 温暖 幸福 感动 蜕变习作二:“小确幸”指的是生活中“微小但确切的幸福与满足”。哪些是“小确幸”呢?门被敲响,打开发现是非常想念的朋友;打算买个东西,它恰好降价了;第一次下厨,就煎出了一个完美的鸡蛋……它们是生活中小小的幸运与快乐,让你的内心感到幸福和满足。最近的你,收获了哪些“小确幸”呢?请以“我的小确幸”为题写一篇习作吧。要做到语句通顺、内容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素养测评基础卷(一)(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贴条形码区考生禁填: 缺考标记违纪标记以上标志由监考人员用2B铅笔填涂选择题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错误填涂[×] [√]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学号,在规定位置贴好条形码。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mm黑色签字笔答题,不得用铅笔或圆珠笔答题;字体工整、笔迹清晰。3.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注意事项)答题卡(准考证号:)(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一、积累与运用。(33分)(第2~6题请用2B铅笔填涂) 1.(5分)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2.(3分)[ A ] [ B ] [ C ] [ D ] 3.(3分)[ A ] [ B ] [ C ] [ D ] 4.(3分)[ A ] [ B ] [ C ] [ D ] 5.(3分)[ A ] [ B ] [ C ] [ D ] 6.(3分)[ A ] [ B ] [ C ] [ D ] 7.(5分)(1)__________ __________ (2)__________ __________ (3)__________ __________ (4)__________ __________ (5)__________ __________ 8.(8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综合性学习。(5分)(第1题请用2B铅笔填涂) 1.(2分)( ) 2.(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37分)(第2、3题请用2B铅笔填涂) 1.(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分)[ A ] [ B ] [ C ] [ D ] 3.(3分)[ A ] [ B ] [ C ] [ D ] 4.(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材料,完成练习。(11分)(第3题请用2B铅笔填涂) 1.(3分)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2.(2分)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3分)[ A ] [ B ] [ C ] [ D ] 4.(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阅读。(14分) 1.(4分)(1)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3分)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三、写作。(30分)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素养测评基础卷(一)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33分)1.(5分)谱写 斩钉截铁 日寇 目睹 酣沉2.(3分)C3.(3分)D4.(3分)C5.(3分)B6.(3分)B7.(5分)(1)清风半夜鸣蝉 听取蛙声一片 (2)视死忽如归 万水千山只等闲 (3)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4)善哉乎鼓琴 巍巍乎若太山 (5)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8.(8分)(1)姑娘说,让她哥哥别难过,她不过随便说说罢了。(2)因为闰土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3)别看他目不识丁,说起话来却有板有眼。(4)学习《竹节人》,使我体会到了传统玩具的乐趣。/通过学习《竹节人》,我体会到了传统玩具的乐趣。二、综合性学习。(5分)1.(2分)√2.(3分)我不认同你的想法,因为书法是国粹,伟大的书法家都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学习书法可以培养我们勤奋好学的精神,提高审美情趣,培养恬静稳重的性格,益处是很多的。三、阅读理解。(37分)1.(2分)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2.(3分)B3.(3分)C4.(4分)临走时,伯父送“我”两本书,是希望“我”能认真读书,不要再囫囵吞枣。到现在“我”还保存着这两本书,说明“我”记住了伯父的教诲,以此激励自己认真读书,同时也表达了“我”对伯父的怀念之情。(二)阅读材料,完成练习。(11分)1.(3分)电视节目 报纸 网络2.(2分)浪费食物现象很严重实行 “光盘行动”3.(3分)C4.(3分)请客并不是让餐桌上的菜剩得越多越有面子,而是根据客人的口味,使其吃好、喝好,点菜时,你可以让客人点自己喜欢吃的菜,然后配合着再加一两个菜,这样既不浪费,也都吃到了自己爱吃的菜,即使吃不上,也要打包带回,这就是“光盘行动”。这样并不丢面子。(三)课外阅读。(14分)1.(4分)(1)作比较 强调神似、强调写意(2)举例子 具体地说明了在表演方面,戏曲中有许多虚拟的动作,这样更有说服力。2.(2分)文中指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对梅兰芳的表演不停地赞美。3.(3分)不能。“一般”说明在通常情况下,中国戏曲的舞台空间是通过演员的表演随意确定,自由变化的,但也不排除偶尔使用布景的情况。使用“一般”一词体现了本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删去后就不符合事实。4.(2分)演员的念诵、吐字、行腔、哭、笑、身段、动作,都有高度的技巧,处处讲究形式美。5.(3分)舞台的空间 戏曲的情节 戏曲中的动作四、写作。(25分)(25分)例文一:我的2024成长关键词——勇敢 新年伊始,当雪花轻轻飘落,给大地披上银装的时候,我坐在窗前,回想着过去一年里自己的点点滴滴。如果要我用一个关键词来总结我在2024年的成长,那一定是“勇敢”。 记得年初的学校艺术节,老师鼓励我们报名参加表演。我心里既兴奋又害怕,因为我从未在这么多人面前表演过。每当想到站在舞台中央,面对全校师生的目光,我的心就怦怦直跳。但是,我没有退缩,我决定挑战自己,报名参加了独唱。准备的日子里,我每天放学后都留在教室练习,一遍遍地对着镜子调整表情和动作。终于,艺术节那天到来了,当我站在聚光灯下,那一刻,我仿佛忘记了紧张,只感受到心中的勇敢在燃烧。当我唱完最后一个音符,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知道,我做到了!学习上,我也遇到了不少难题。特别是数学,有些题目对我来说就像是一座座难以逾越的大山。以前,遇到难题我总是选择逃避,或者等着老师讲解。但在2024年,我学会了勇敢面对这些困难。我主动找老师请教,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甚至和同学们一起讨论解题方法。每当解开一道难题,那种成就感让我更加坚信,只要有勇气去面对,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除了学习和表演,我还勇敢地尝试了许多新事物。比如,我参加了学校的足球队,虽然一开始我连球都踢不好,但我没有放弃,每天放学后都坚持训练。几个月下来,我不仅学会了基本的足球技巧,还结交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我还尝试了绘画和编程,虽然这些都不是我的强项,但每一次拿起画笔或敲击键盘,都让我感受到了探索未知世界的乐趣和勇气。回顾这一年,我发现勇敢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成功的喜悦,更重要的是,它让我学会了自信和坚持。我意识到,生活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但只要我们勇敢地迈出那一步,去尝试、去努力,就一定能够收获属于自己的精彩。所以,当有人问起我2024年的成长关键词时,我会自豪地说:“是勇敢!”它让我变得更加坚强、更加自信,也让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勇敢地面对,勇往直前。例文二:我的小确幸在这个繁忙的世界里,每个人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份幸福。对于我而言,“小确幸”是生活中那些微不足道却足以温暖人心的瞬间。它们简单而纯粹,就像一束光,照亮了平凡的日子。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独自漫步在公园的小径上,享受着清新的空气和鸟儿的鸣叫声。突然,我的目光被一片金黄的落叶吸引,它静静地躺在碧绿的草地上,显得格外耀眼。我俯身拾起这片落叶,它的纹理清晰可见,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将它轻轻夹入我的书本中,这成为我的第一份“小确幸”。午后,我收到了一封来自远方朋友的信件。信中,她分享了她的生活点滴和对未来的憧憬。读着她的文字,我仿佛能感受到她的笑容和那份真挚的情感。我拿出笔,开始给她回信,心中充满了“小确幸”的感觉。夜幕降临,我倚窗而坐,望着满天繁星。这时,一只飞鸟划过天际,留下了长长的痕迹。我拿出手机,记录下了这一刻。这幅画面,就像是我一天中所遇到的“小确幸”的缩影,简单而又美好。生活中不缺少幸福,只是缺少发现幸福的眼睛。我的“小确幸”也许在别人眼中微不足道,但它们却是我生活的宝藏,让我感到每一天都充满了期待和感激。无论是那一片落叶、一杯咖啡、一封书信,还是那漫天星辰,都是我心中最珍贵的财富。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继续珍藏这些“小确幸”,让它们成为我前行路上的光芒,温暖我,也照亮我的世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语文(六上)(参考答案).docx 语文(六上)(答题卡).docx 语文(六上)(考试版A4).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