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第一节第二课时 练习使用显微镜第一单元 奇妙的生命现象第一章 探究奇妙的生命现象1.知道如何利用显微镜观察生物体的微观结构2.了解生物学实验室中的常见研究器具及使用注意事项学习目标目的要求:初步学会规范操作显微镜。材料器具:字母装片;普通光学显微镜或数码显微镜,擦镜纸,纱布等。方法步骤1.取拿与安放双手取拿显微镜,将显微镜安放在干净平整的实验台上。2.对光(1)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2)转动遮光器或聚光器,选择较大的光圈。(3)注视目镜,用反光镜或光源调节旋钮调节光线,直至出现一个明亮而均匀的视野。安全提示:切勿将直射的阳光作为光源。对光3.安放装片(1)将字母装片放在载物台上并固定。(2)移动装片,使字母正对通光孔的中心。安放装片4.观察(1)从侧面注视物镜,双手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逐渐缩小物镜与装片之间的距离,直至物镜接近装片。(2)注视目镜(使用单目显微镜时,双眼睁开,一只眼注视目镜),同时反方向慢慢转动粗准焦螺旋,逐渐拉大物镜与装片之间的距离,直到发现物像为止。必要时,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调焦注视位置注视位置镜筒上升载物台下降(3)如果需要进一步放大物像的某一部分,应缓缓移动装片,将要放大的部分移至视野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再慢慢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5.整理和存放实验结束,用纱布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恢复原状,放回原处。若物镜、目镜被弄湿或弄脏,用擦镜纸轻轻擦拭干净。思考·探究1.在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若发现视野中的物像模糊,应如何调节显微镜使物像清晰 2.移动装片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的移动方向,与装片的移动方向有何不同 显微镜是研究生物学的重要器具光学显微镜配备多个物镜和目镜,物镜的放大倍数一般为4倍、10倍、40倍、100倍等,目镜的放大倍数一般为5倍、10倍、16倍等。通过光学显微镜看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其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阅读聚焦通过光学显微镜看到的物像有什么特点 从目镜内所看到的物像是倒像。1、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思考:写在载玻片上的“九”字,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是什么字?玻片上的物视野里的像判断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形状时,只需将物体水平旋转180°,即可看到实际的物像。九九显微镜的使用技巧思考:要使视野右下方的物像移动到视野正中央,须将玻片标本向哪个方向移动?视野里的像同向移动法:物像实际在哪一方,玻片标本就实际移向哪一方。右下方视野里的像九九2、污点位置的判断视野中出现污点的位置只有三个:目镜、物镜、载玻片。判断方法:移动法先移动玻片,若污点动则在玻片上。若污点不动则在镜头(目镜/物镜)上。转动目镜,若污点动则在目镜上,若不动则在物镜上。显微镜的使用技巧3.物体放大倍数的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有螺纹的是物镜无螺纹的是目镜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显微镜的使用技巧50倍下显微镜细胞图100倍下显微镜细胞图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物像就越 ,视野变越 ,观察的细胞数也越 。大暗少在生物学研究过程中,除了显微镜,还经常用到其他的研究器具。镊子夹取材料载玻片承载材料培养皿承载培养液或培养基,用于培养细菌或细胞等放大镜用于观察解剖盘放置材料,用于观察、解剖数字传感器感知被测对象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并将这种变化转换成数字信号输出研究器具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在研究生命现象的过程中,借助于这些器具,人们能够更便捷、更精确地获得相应的数据,从而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和生命发展的趋势。1、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2、 实验器具的使用技巧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整理收镜研究生物学需要特定的器具学习小结1、使用显微镜时,可以用来调节光线的部件是( )A.目镜和物镜 B.遮光器和反光镜C.压片夹和光圈 D.转换器和反光镜2、如果观察字母“d”,用低倍镜观察时视野内的物像是( )A.D B.bC.Q D.pBD课堂练习3、观察临时装片时,要将图片中的细胞移向视野中央,请问应将玻片标本移向哪个方向( )A.右下方 B.左下方C.右上方 D.左上方4、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在视野中发现一异物,转动目镜时,异物不动,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此异物可能存在于( )A.装片 B.目镜C.物镜 D.反光镜CD谢谢观看第一单元 奇妙的生命现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