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5人教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3专题强化练二 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1.(2024安徽合肥期中)小李和小王下了两盘棋。小张问小李:“你下棋赢了吗 ”小李说:“没有赢。”小张再问:“那么,你输了 ”小李答:“也没有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李违背了思维确定性要求,犯了“两不可”的错误B.小张违背了思维一致性要求,存在“自相矛盾”的嫌疑C.小李并未违背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D.小张有违背排中律,背离思维明确性要求的嫌疑2.(2023广东江门一中期末)近年来,直播带货发展迅猛,在给消费者带来沉浸式购物体验的同时,也存在不少乱象。某消费者在直播平台买鞋时询问鞋是否为正品,得到商家“假一赔三”的回答后下单,收到货时却发现商家寄来了4双鞋。对此,商家“理直气壮”地表示:“假一赔三,给你4双有问题吗 ”从逻辑角度看,该商家( )A.说法前后不一,违反了矛盾律的具体要求B.故意偷换概念,违反了思维确定性的要求C.真假判断不明,思维出现了“两不可”的错误D.违反同一律,思维出现不融贯一致的错误3.有个小朋友到邮局寄信,柜台的阿姨告诉他:“这封信超重了,要加贴八角邮票才能寄。”小朋友着急地说:“什么 你已经嫌它太重,加贴邮票不是更重了吗 ”小朋友的说法 ( )①违反了排中律,犯了“两不可”的错误②违反了同一律,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③违反了同一律,犯了“偷换论题”的错误④违反了矛盾律,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4.(2024江苏苏州期末)校运会短跑决赛中,小苏、小舟展开了激烈角逐。以下是四位同学对此的对话:甲同学说:“小舟肯定能打破学校短跑纪录。”乙同学说:“如果小苏能破学校纪录,那么小舟也能破纪录。”丙同学说:“我看好小苏,但不觉得小舟能破纪录。”丁同学说:“我觉得他俩都能破纪录。”结果证明,只有一人预测错误。预测错误的同学是( )A.甲同学 B.乙同学 C.丙同学 D.丁同学5.(2024河北师大附中检测)逻辑思维是一种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理性认识客观对象,并满足逻辑学中的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要求,具有确定性、一致性、明确性的思维形式。以下甲和乙的对话中,违反排中律的是 ( )A.甲:这个时间我们可以读书。乙:这个时间我不同意读书,也不同意不读书。B.甲:你是怎样认识孔乙己的 乙:我从来就不认识孔乙己啊。C.甲对乙说:这次调研我不会参与,我只会在必要的时候指导一下你们。D.甲:去年此时我们还在备战中考。乙:是啊,今年我们都已经上高中了。6.(2024浙江衢州二中月考)2024年“三八”妇女节当天,某校举办女教师趣味游戏活动——水果猜猜猜。有四个不同颜色的盒子——红盒子、白盒子、绿盒子、黄盒子,把一个苹果放进其中一个盒子里,每个盒子上各写上一句话,四句话中只有一句话是真话。红盒子:苹果在红盒子中。白盒子:苹果不在白盒子中。绿盒子:苹果不在红盒子中。黄盒子:苹果在黄盒子中。据此推断,苹果在( )A.红盒子里 B.白盒子里C.绿盒子里 D.黄盒子里7.(2024湖南衡阳期末)下面漫画《没错儿》(作者:苏凝)告诉我们( )①思想若不能保持应有的确定性,就可能贻笑大方②思维若不能融贯一致,就可能犯自相矛盾的错误③思维过程中应遵循同一律的要求,不可偷换论题④在同一时间和条件下应恪守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某珠宝商店失窃,甲、乙、丙、丁四人因涉嫌盗窃被拘审。四人的口供如下。甲:罪犯是丙。乙:丁是罪犯。丙:如果我作案,那么丁是主犯。丁:作案的不是我。如果四人的口供中只有一个是假的,则以下断定为真的是( )A.说假话的是甲,作案的是乙B.说假话的是丁,作案的是丙和丁C.说假话的是乙,作案的是丙D.说假话的是丙,作案的是丙9.(2023福建福州一中阶段考)R市M镇的于女士像往常一样骑电动车上班,路途中,老张家的狗突然冲向马路扑向于女士电动车前轮,导致于女士摔倒。后于女士被送往医院救治,花去医疗费数万元,同时于女士伤情被评十级伤残。经交警部门认定,事故系狗撞击于女士电动车致使于女士受伤,于女士无责任,并查明此狗系老张所养,且已饲养两年时间。事后,于女士要求老张赔偿医疗费、伤残赔偿金等费用合计10万元。因双方就赔偿一事协商无果,于女士遂到法院起诉老张。于女士:我本是正常驾驶电动车,我为什么会摔倒 是被老张家冲出的狗撞击而摔倒的。老张:我家的狗撞击的是车,没有撞击于女士。老张:哪怕就是我有责任,也是狗的责任,不是我的责任。于女士:老张是狗的主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双方各执一词,争执不下。但是最终法院支持了于女士的诉讼请求。请你运用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的有关知识,反驳老张的观点。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专题强化练二 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1.C 2.B 3.B 4.C 5.A 6.B 7.B 8.B1.C 小李没有赢也没有输,那说明小李和对手是平局,因此小李并未违背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C正确,A排除。小张的问题并未违背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排除B、D。2.B “假一赔三”中的“赔三”指的是金额而非同样的商品。在消费者看来,“假一赔三”是保证正品的承诺,而商家却故意偷换概念,逃避责任,其思维过程违反了思维确定性的要求,B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思维出现不融贯一致的错误是违反矛盾律的表现,D说法错误。3.B 这个小朋友将“这封信超重”理解成“这封信太重”,偷换了概念,也转移了论题,违反了同一律,②③符合题意;①④与题意不符。4.C 题中强调“只有一人预测错误”,而甲和丙的观点相互矛盾,依据矛盾律要求,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与“非A”不能同真,必有一假,可知甲和丙之中有人预测错误,而乙和丁的预测都是正确的,可以推导出:两位选手都打破了纪录,故预测错误的同学是丙同学,C正确。5.A 乙既不同意读书也不同意不读书,违反了排中律,犯了“两不可”的错误,A符合题意。甲问乙是怎样认识孔乙己的,乙回答自己从来就不认识孔乙己,两个“认识”不是同一个概念,违反了同一律,B不符合题意。甲说这次调研他不会参与,但又说必要的时候会指导一下,自相矛盾,违反了矛盾律,C不符合题意。学习生活的变化是在不同时间发生的,对两者可以同时加以肯定,并不违反逻辑思维的要求,D不符合题意。6.B 这四句话中,红盒子和绿盒子上的话是矛盾的,根据排中律要求,红盒子和绿盒子上的话必定有一句是真话。再根据材料中“四句话中只有一句话是真话”这一信息可知,白盒子和黄盒子上的话必定都是假话,所以,“苹果不在白盒子中”这句话必然为假,据此推断苹果在白盒子里,B正确。7.B 顾客所说的土豆泥是指把土豆煮熟后捣成泥状的食品,店家则把它歪曲成土豆身上的泥巴,犯了“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违反了思维的确定性要求,故漫画《没错儿》反映了思想若不能保持应有的确定性,就可能贻笑大方,也说明在同一时间和条件下应恪守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①④符合题意,③与题意不符;该漫画对话内容违反的是同一律,而不是矛盾律,②排除。8.B 乙和丁的口供互相矛盾,根据矛盾律,其中必有一假。由“四人的口供中只有一个是假的”这一条件可知,甲和丙说的都是真话,可推出作案的是丙和丁。因此,丁说假话。B正确。9.答案 ①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确定性的思维。同一律要求我们,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保持自身的同一性,不能混淆概念,也不能转移论题。于女士跟老张讨论的是自己为什么会摔倒的问题,即被老张家冲出的狗撞击而摔倒。老张却转移论题,转而讨论狗撞击的部位问题,即撞击的是车而不是人。故老张的观点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②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一致性的思维。矛盾律要求我们,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成立。老张说哪怕就是自己有责任,也是狗的责任,不是自己的责任。老张的观点前后说法不一,违反了矛盾律。解析 本题属于批驳类试题,解答时应从理论和事实的角度进行反驳。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