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人教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3强化练习题--专题强化练一 思维的本质、形态与特征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人教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3强化练习题--专题强化练一 思维的本质、形态与特征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3
专题强化练一 思维的本质、形态与特征
1.(2023山东烟台期中)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给物质下定义的思维(  )
①是一种历史思维,正确地揭示了物质的本质属性
②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及规律
③以感觉、知觉和表象为形式,运用联想等反映认识对象
④是一种理性认识,具有概括性、能动性的特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4河南洛阳期末)“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要突破井底之蛙、夏天之虫的“思维局限”,需要 (  )
A.以亲历的方式获得对事物的直接感知
B.用实践产生的思维帮助实现预期目的
C.用思维的间接性弥补感性认识的不足
D.通过认识的初级阶段反映事物的本质
3.(2024江西鹰潭一中月考)文学家创作文艺作品,借助于形象反映生活,运用典型化和想象的方法,塑造艺术形象,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种构思是以人或物的形象为素材的思维过程。下列选项中与文艺作品创作的思维形态相一致的是(  )
①天文学家成功预测日环食
②观众欣赏新上映的影视剧
③高三学生求解物理模型题
④杭州亚运会吉祥物的设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024江苏镇江中学阶段考)从古至今,描写春天的诗词众多,例如“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从思维运行的基本单元来看,这些诗句(  )
A.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反映认识对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及规律
B.在感觉、知觉和表象基础上,运用联想和想象反映认识对象
C.以感性形象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注重思维表达的严谨性
D.抽象和概括了事物的共同属性,是用语词巩固的形象思维
5.(2024广东佛山期末)2013年习近平首次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他从2 100多年前中国汉代的张骞开辟丝绸之路讲起,用“山间回荡的声声驼铃”“大漠飘飞的袅袅孤烟”唤起共同的历史记忆,在总结历史经验、讲述中外交往故事的过程中,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从思维形态角度看,“声声驼铃”“袅袅孤烟”体现了抽象思维基本单元的概念性
②从思维反映认识对象的方式看,习近平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坚持了辩证思维
③从思维的产生角度看,“一带一路”倡议来源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集体智慧
④从思维的特征看,习近平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过程体现了思维具有概括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专题强化练一 思维的本质、形态与特征
1.C 2.C 3.D 4.B 5.D      
1.C 列宁给物质下定义的思维是一种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具有概括性、能动性的特点,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及规律,②④符合题意;历史思维是把过去、现在和未来联系起来考察问题、作出决策的思维方式,列宁给物质下定义的思维不属于历史思维,排除①;给物质下定义的思维属于抽象思维,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反映认识对象,形象思维在感觉、知觉和表象的基础上,运用联想、想象和幻想等反映认识对象,排除③。
2.C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意思是跟井底之蛙没法谈论大海,因为它局限于井底那个狭小的空间;跟只在夏天生存的昆虫没法谈论冰雪,因为它受到生存时间的限制。这句话揭示出受时空条件的限制,直观的感性认识存在不足,启示我们要用思维的间接性弥补感性认识的不足,C符合题意,A与题意不符。实践产生的正确思维才能帮助实现预期目的,B错误。认识的初级阶段即感性认识反映的是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D错误。
3.D 文艺作品创作的思维形态属于形象思维,观众欣赏新上映的影视剧和杭州亚运会吉祥物的设计都属于形象思维,②④符合题意;天文学家成功预测日环食和高三学生求解物理模型题都属于抽象思维,排除①③。
4.B 材料中的诗句属于典型的形象思维,在感觉、知觉和表象基础上,运用联想和想象反映认识对象,B正确;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反映认识对象的思维是抽象思维,A不符合题意;形象思维注重思维表达的情感性,而不是严谨性,C错误;人的思维抽象和概括了事物的共同属性,通过语词巩固下来,形成了概念,并以概念为思维的基本单元,属于抽象思维,D错误。
5.D 从思维形态角度看,“声声驼铃”“袅袅孤烟”体现了形象思维基本单元的形象性,①错误;习近平在总结历史经验、讲述中外交往故事的过程中,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思考问题,坚持了辩证思维,②符合题意;从思维的产生角度看,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党的集体智慧属于认识范畴,③错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总结历史经验、讲述中外交往故事的过程中提出的,体现了思维的概括性特点,④符合题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