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主题1 哲学基本思想与辩证唯物论(分值:7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024·广东广州二模)恩格斯说:“自然研究家尽管可以采取他们所愿意采取的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问题在于:他们是愿意受某种蹩脚的时髦哲学的支配,还是愿意受某种以认识思维的历史及其成就为基础的理论思维形式的支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哲学是从自然科学知识中概括出的最一般的结论哲学为自然研究家们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自然研究家应努力摆脱各种理论思维形式的制约哲学是凌驾于自然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2.(2024·黑龙江双鸭山预测)中国画最讲求意境,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意境称为境界:“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情感者,谓之有境界。”由此可见意境是情与景的交融。画家们将自己的情感注入作品之中,托物抒情,于是便有“写山则情满于山,画水则意溢于水”的意境。古人对意境的理解( )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哲学基本问题②折射出人们对世界本原的追问思考③蕴含着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④揭示了哲学上两个基本派别的分歧①② ①③ ②④ ③④3.(2024·天津红桥二模)长期以来,针对火星气候演化的探测研究备受关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李春来团队,联合国内外多支研究团队,瞄准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丰富的风沙地貌,开展了高分辨率遥感和近距离就位的联合探测,揭示了祝融号着陆区可能经历了以风向变化为标志的两个主要气候阶段。该研究为火星古气候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地球未来的气候演化方向提供了借鉴。这充分说明(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相互影响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4.(2024·浙江宁波二模)2024年3月11日是农历甲辰年二月初二,朋友圈流行这样一句祝福语:“二月二龙抬头,愿龙行龘龘(dá),前程朤朤(lǎng),生活鱻鱻(xiān),事业燚燚(yì)。”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①“龙”在现实中并不存在,是人们凭空想象出来的②存在决定思维,思维反映存在,二者相互依存③龙行龘龘等祝福语带有明显的主观唯心主义色彩④意识具有能动性,祝福语是对龙年创造性地反映①② ①③ ②④ ③④5.(2024·河南郑州三模)在春节前的那一轮暴雪中,河南高速科学预案、充分准备,启动“硬核”除雪模式,即下即清、雪停路净,铲冰除雪里程超1万公里,让除雪“河南速度”“河南效率”持续“霸屏”,被全国网友齐声点赞。由此可见( )①科学的预案可以能动地指导人们改造客观世界②正确的意识能创造出符合人们目的的客观事物③只要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就能实现预期目标④制定科学应对方案需要尊重物质运动客观规律①③ ①④ ②③ ②④6.(2024·安徽淮北二模)2024年3月26日,基于火星大气与挥发物演化任务(MAVEN)探测器的观测数据,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首次发现在磁尾电流片中的火星大气离子有时会呈现出高能量、高通量的高速逃逸现象。这项研究为认识火星大气离子逃逸物理过程提供了关键事实依据,加深了对火星离子逃逸的认识。该研究成果佐证了(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②意识活动具有能动创造性③真理性的认识具有反复性④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①② ①③ ②④ ③④7.(2024·江西鹰潭二模)作为自然科学塔顶的明珠,脑科学也因此成为一门极富魅力的学科。在高科技领域,脑科学是当前火热的人工智能、脑机接口、类脑计算背后的知识基础;在生命健康领域,脑科学正不断破解着被称为“生命禁区”的大脑谜团。由此可见( )①人脑结构复杂、组织严密是意识产生的物质来源②脑科学新成果进一步印证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③有些事物之间的联系因人类的发现而真实存在④利用规律造福人类是脑科学发展的最终目的①② ①③ ②④ ③④8.(2024·江西南昌二模)毛泽东同志的诗词不仅抒发了豪情壮志,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他在《七律·到韶山》中写道:“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下列中蕴含相似哲理的诗句是( )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②“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③“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④“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上李邕》①② ①③ ②④ ③④9.(2024·浙江6月卷)名物学是研究事物及其名称的学问。名与物的关系十分复杂,其背后甚至隐藏着特定的时风和民俗。由于地有南北、时有古今,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的情况比比皆是,弄清名物关系很困难,然而只有弄清了,才能避免误读文献。由此可知( )①不同时代表达哲学基本问题的概念和方式不同②名物学研究无法回避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③研究名物关系最终是为了实现思维与存在的一致④物质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的客观实在①③ ①④ ②③ ②④10.(2024·安徽安庆二模)2024年2月,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开展新一轮“四好农村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建设的实施方案(2023—2027年)》,要求强化农村公路综合治理能力,进一步推动全省“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安徽省开展新一轮“四好农村路”建设告诉我们( )①自然界具有物质性,人的能动性可以改变物质性②事物是运动的事物,要在事物的运动中把握事物③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人类能够能动地再造世界④运动是有规律的,要将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①② ①③ ②④ ③④11.(2024·江西景德镇二模)“月亮之上”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的标识。该标识以中国书法的笔触,抽象地勾勒出一轮圆月,一双脚印踏在其上,象征着月球探索工程的终极梦想,圆弧的起笔处自然形成龙头,象征中国航天如巨龙腾空而起,落笔处由一群自由飞行的和平鸽构成,表达了中国和平利用空间的美好愿望。整体图形由一弧两点巧妙形成古文“月”字,写意的笔触旨在传达一种探索的信念。从意识产生的角度看( )①大脑这个物质器官为标识的产生提供生理基础②生活中的圆月、脚印等为标识的产生提供依据③标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形成的主观映象④标识的产生源于设计师的灵感和创造思维①② ①④ ②③ ③④12.(2024·江西南昌二模)“真能下决心追逐梦想,最差的结果,也不过是大器晚成。”右图漫画(选自:小林)告诉我们要( )①把握分寸,防止过犹不及②迎接挑战,不畏艰难困苦③砥砺自我,坚定理想信念④尊重规律,做到实事求是①③ ①④ ②③ ②④13.(2024·河北省级联考)河姆渡文化距今约7 000年至5 000年,是中国长江流域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之一。鸟禾纹盆、龟形陶盉、鹰形陶豆、鸟形象牙匕、“蚕纹”象牙柄端饰件……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融入河姆渡人创作的工艺品中,体现了“万物有灵”的思想,反映了祈求农业丰收、畜牧兴旺的美好愿望。这表明( )①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②意识依赖于物质,二者不可分割③没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有意识的内容④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①② ①④②③ ③④14.(2024·江西九江二模)中国人是龙的传人,对龙有着特殊的情感。“龘”(dá),叠三龙,寓意众龙腾跃,契合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能指引人们为了美好生活砥砺前行。这体现出“龘”一字( )①其产生源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②其精神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改造世界③其智慧充分体现了人的能动创造性④其存在形式是客观的而内容是主观的①② ①④②③ ③④15.(2024·湘豫名校联考二模)“遥知独听灯前雨,转忆同看雪后山。”上述诗句描绘的意境是:遥想你在家乡独坐灯前,听着窗外淅沥的秋雨,无人可以相伴;转念一想,你我曾经同在雪后看山,也可稍解别后独处的寂寞孤独。上述材料说明( )①人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②人的意识活动具有能动创造性③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④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①② ①④②③ ③④16.(2024·黑龙江三模)接过了全面小康的“接力棒”,进入共同富裕的“新跑道”,就要全力以赴跑出“加速度”,容不得片刻犹疑。同时也要注意“欲速则不达”,只有保持“急不得”的耐心,有计划、分阶段地往前,才能积小胜为大胜。这说明( )①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扎实推动实现共同富裕②要尊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从当前实际出发③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社会意识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④实现共同富裕要坚持人民至上,增强群众获得感①② ①④②③ ③④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27分)17.(2024·湖南省北师联盟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耗时近20年,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儒家文献整理项目,《儒藏》工程已完成“精华编”中国部分的整理出版,编纂工程取得重要成果。《儒藏》编纂工程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儒藏》“精华编”,第二阶段则是全本《儒藏》。成果质量重点体现在校勘和标点两方面。做好校勘,首先要正确选择底本和校本。《儒藏》“精华编”《凡例》提出,确定内容完足、精确率高的版本为底本,精选有校勘价值的版本为校本。为统一体例、规范校点、保障质量,《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制定了具体编纂体例,建立了一系列严密的工作流程。一部书稿从交稿到正式出版,均须经过样稿审核,全稿初审、通审、抽审、抽校、复校、复审,质量检查等数次严格审定,出版社还要进行三校三审。多方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和努力,保证了《儒藏》工程高质量推进。编纂《儒藏》,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世界文化发展的需要,回应着世界对中国文化的期待。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这必然包括文化的复兴。贯通旧邦与新命、传统和现代,既是文化复兴的必然途径,也是当代学人的重要使命。结合材料,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分析《儒藏》工程项目组是如何保证工程高质量推进的。(12分)18.(2024·福建泉州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近年来,北京、上海、广州等部分城市掀起一股“剩菜盲盒”风。“剩菜盲盒”是指商家随机搭配当天未售完食物制成“剩菜盲盒”,再以优惠价格售出。我国人口基数大,餐饮、零售行业均呈现增长态势,“剩菜盲盒”等或将从小众需求变成一个全新行业风口。果腹、新奇、环保是年轻人选择购买“剩菜盲盒”的原因。不过,也有部分体验过剩菜盲盒的消费者反映,购买的“剩菜盲盒”出现味道奇怪、以次充好,甚至食用后出现身体不适等问题。专家提醒:对于食物有限制要求的人群不建议选择“剩菜盲盒”。如果要买,最好做到即买即吃,不要过夜,以免有食品安全隐患。据此,有人认为,“剩菜盲盒”是商业趋势,前景乐观;也有人认为,“剩菜盲盒”是商业跟风,前景并不乐观。结合材料,说明你支持哪方观点?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阐明你支持该观点的理由。(15分)主题1 哲学基本思想与辩证唯物论1.B [“自然研究家尽管可以采取他们所愿意采取的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恩格斯的这一论断表明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B正确。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A说法错误。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的。因此,任何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指导作用的看法,都是错误的、有害的,“摆脱各种理论思维形式的制约”错误,C排除。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那种把哲学看作凌驾于自然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D排除。]2.B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古人认为,意境是情与景的交融,既尊重了世界的物质性,又体现了思维的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哲学的基本问题,蕴含着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智慧,①③正确。世界本原的问题强调的是世界是物质的还是意识的。古人对意境的理解是情与景的交融,并不能反映人们对世界本原的追问思考,②不符合题意。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它们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的问题展开的,④夸大了古人对意境的理解,排除。]3.A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李春来团队,联合国内外多支研究团队,瞄准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丰富的风沙地貌,开展了高分辨率遥感和近距离就位的联合探测,揭示了祝融号着陆区可能经历了以风向变化为标志的两个主要气候阶段,这充分说明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A正确。材料强调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没有涉及改造世界,没有涉及意识的起源,B、D排除。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而不是相互依赖,C错误。]4.A [“龙”在现实中的确并不存在,是人们想象出来的,但不能说是凭空的,有现实动物的影子,该表述不正确,①符合题目要求。存在决定思维,思维依赖存在,但存在不依赖于思维,不能说相互依存,②符合题目要求。从哲学角度看,很多美好祝愿主观性强烈,不一定实现,含有主观唯心主义色彩,③表述正确,不符合题目要求。祝福语能给人以力量,以鼓舞,有利于人们生产生活,④表述正确,不符合题目要求。]5.B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科学的预案(正确的意识)可以能动地指导人们改造客观世界,①正确。意识可以能动地指导人们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意识不能直接创造出符合人们目的的客观事物,②错误。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预期目标,③错误。在2024年春节前的那一轮暴雪中,河南高速科学预案、充分准备,表明这一预案充分尊重了物质运动客观规律,④正确。]6.A [科研人员首次发现在磁尾电流片中的火星大气离子有时会呈现出高能量、高通量的高速逃逸现象,表明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即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①符合题意。这项研究为认识火星大气离子逃逸物理过程提供了关键事实依据,加深了对火星离子逃逸的认识,表明意识活动不仅可以认识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说明意识活动具有能动创造性,②符合题意。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不具有反复性,③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人能够认识世界,没有体现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④不符合题意。]7.C [人脑结构复杂、组织严密,是意识产生的物质器官,但不是物质来源,①说法错误。在生命健康领域,脑科学正不断破解着被称为“生命禁区”的大脑谜团,这说明脑科学新成果进一步印证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②符合题意。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③说法错误。脑科学是当前火热的人工智能、脑机接口、类脑计算背后的知识基础,这说明利用规律造福人类是脑科学发展的最终目的,④符合题意。]8.A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意思是在追求真理的这条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会百折不挠地去追求、去探索真理,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①正确。“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意思是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这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②正确。“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③不符合题意。“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体现了事物是不断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事物,④不符合题意。]9.C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具有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的情况,说明了不同时代和地区因特定的时风和民俗的不同,对事物的概念和表达方式不同,而不是表达哲学基本问题的概念和方式不同,故①错误。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具有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的情况,只有弄清了名物关系,才能避免误读文献,说明了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无法回避的哲学基本问题,故②③正确。题干强调的是通过对事物的概念和表达方式的不同,说明哲学基本问题是无法回避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不涉及物质的内涵,故④排除。]10.C [自然界具有物质性,物质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不能改变物质性,①错误。推动全省“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表明事物是运动的事物,要在事物的运动中把握事物,②正确。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人类能够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能动地改造世界而不是再造世界,③错误。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要求我们按客观规律办事,要将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④正确。]11.C [人脑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①说法错误。“月亮之上”整体图形以中国书法的笔触,由一弧两点巧妙形成中国古文“月”字,抽象地勾勒出一轮圆月,一双脚印踏在其上,象征着月球探测的终极梦想,圆弧的起笔处自然形成龙头,象征中国航天如巨龙腾空而起。从意识产生的角度看,生活中的圆月、脚印等为标识的产生提供了依据,标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形成的主观映象,②③符合题意。标识属于意识的范畴,其产生源于社会实践,④说法错误。]12.C [漫画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把握分寸,防止过犹不及”体现了坚持适度原则,①不符合题意。“真能下决心追逐梦想,最差的结果,也不过是大器晚成”说明坚持不懈地追求理想非常重要,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迎接挑战,不畏艰难困苦”和“砥砺自我,坚定理想信念”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②③符合题意。漫画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未体现尊重规律,做到实事求是,④不符合题意。]13.D [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融入河姆渡人创作的工艺品中,体现了“万物有灵”的思想,反映了祈求农业丰收、畜牧兴旺的美好愿望。这表明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没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有意识的内容,也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③④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意识的起源问题,即没有体现“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①不符合题意。物质不依赖于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不能说二者不可分割,②错误。]14.C [“龘”一字源于社会实践,①错误。材料中指出“龘”契合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能指引人们为了美好生活砥砺前行,这体现出其精神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改造世界,②正确。“龘”字是人的智慧的体现,龘(dá)一字的出现,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出来的,③正确。“龘”字蕴含的意蕴属于意识范畴,其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④错误。]15.C [材料强调人能够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没有涉及改造客观世界,①不符合题意。诗人的情感变化体现了人的意识活动具有能动创造性,说明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②③符合题意。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④说法错误。]16.A [实现共同富裕要全力以赴跑出“加速度”,说明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扎实推动实现共同富裕,①符合题意。“欲速则不达”“有计划、分阶段地往前”等信息说明要尊重客观规律,从当前实际出发,②符合题意。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③错误。材料未强调实现共同富裕要坚持人民至上、增强群众获得感,④不符合题意。]17.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儒藏》工程进行筹备,科学规划,分步实施,久久为功。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对人们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儒藏》工程项目组秉承对历史负责、对社会尽责的原则才铸就了《儒藏》精品。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儒藏》工程项目组抓住校勘和标点两个关键,制定编纂体例,建立工作流程,严格校审,保证了《儒藏》工程高质量推进。解析 关键词①:《儒藏》编纂工程分两个阶段,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可联系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关键词②:《儒藏》工程组正确选择底本和校本,统一体例、规范校点、保障质量→可联系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关键词③:《儒藏》工程组制定了具体编纂体例,建立了一系列严密的工作流程,保证了高质量→可联系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18.前景乐观。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针对我国人口基数大,各行业呈现增长态势,剩菜盲盒的兴起适应了时代的变化,符合人们的需求。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人们能根据自己对于环保、新奇食物的要求,灵活判断和选择“剩菜盲盒”,这有利于促进“剩菜盲盒”的兴起和发展。前景不乐观。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剩菜盲盒”可能存在因监管不到位而产生食品安全的隐患,甚至影响健康,其前景不乐观。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人们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剩菜盲盒”,也可能因食品存在安全隐患而放弃选择“剩菜盲盒”,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发展。大单元七 辩证唯物主义与辩证思维方法考点 要点提示哲学基本思想 1个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2大阵营:唯物主义、唯心主义2种哲学:真正的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3对关系:哲学与实践的关系、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辩证唯物论 2个概念:物质、意识2大辩证关系: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3个角度:理解世界的物质性时,从自然界、人类社会、意识三个角度分析唯物辩证法 1个核心:对立统一规律2个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7对关系:整体和部分、量变和质变、前进性与曲折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两点论与重点论认识论 2对关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实践和认识3个特征: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真理具有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辩证思维方法 2个特征:整体性和动态性2个方法:分析与综合方法、矛盾分析法2个规律:质量互变规律、辩证的否定规律2个阶段: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3个关系:量变与质变、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主题1 哲学基本思想与辩证唯物论考点一 时代精神的精华考向一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典例1】 (2023·北京卷,5)“人见佳山水,辄曰‘如画’,见善丹青,辄曰‘逼真’。”清代画家王鉴的这句话道出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审美体验。可见,“如画”与“逼真”( )A.是对现实的描绘和升华,实现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B.表明事物的存在受到主体认识和体验的制约C.说明观念可以无限趋近于客观现实D.反映了山水与丹青的联系具有“人化”特点考向二 哲学的基本派别【典例2】 (2023·福建卷,11)在开发软件与拍摄过程中,刘博士从一次次失败中发现“空间站不根据我算出的轨迹走”,进而改变策略,采用“空间站走到哪儿,我就跟到哪儿”的“光学识别追踪”拍摄法。“空间站走到哪儿,我就跟到哪儿”与下列选项所蕴含的哲理相通的是( )①未有此气,已有此理②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③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④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考向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典例3】 (2023·海南卷,9)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为中国社会发展提供了具体方案②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③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④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本部分内容一般运用实例或者名人名言考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的基本派别、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1.哲学与具体科学、世界观的关系2.哲学与时代精神(1)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2)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3)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不能说都是精华。(4)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错误的哲学不是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糟粕。3.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提醒 (1)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的三个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以往一切旧哲学的基本特征。(2)三个统一的关键在于实践的观点。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3)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押题 依托哲学家名言考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1.恩格斯说:“推动哲学家前进的,绝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自然科学家尽管可以采取他们所愿意采取的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他的观点意在强调( )①具体科学的发展,能够为哲学的发展提供丰富资源和给养②哲学作为“科学之科学”,不可能代替具体科学的发展③哲学能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④任何忽视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指导作用的看法都是错误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押题 依托人工智能时代的哲学思考考查哲学的作用2.《将人生哲学到底》是三联书店在2023年出版的图书。该书向人们展示了人工智能时代哲学思考对于理解和面对人生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在科技发展的同时,要保持对于人文和思辨的关注,以实现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和谐共存。材料表明( )①科学的世界观对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②人工智能为真正哲学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③人工智能时代人们也无法回避哲学基本问题④科技越进步人们越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押题 依托“两个结合”考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两个结合”是( )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规律性认识的新提升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做到了客观与主观统一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逻辑,为新时代文化发展提供根本遵循和具体方案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思想标识,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考点二 探究世界的本质考向一 世界的物质性【典例1】 (2023·湖北卷,15)苏轼是北宋的治水能臣,在西湖边留下了以湖面小石塔为标界来监测水位和水面种植区域的“三潭印月”(如下图)。针对“吴中”之地“居民与水争尺寸,以故常被水患”,他主张“让地与水”,提出“堤防省(注:减少)而水患衰”的理念。苏轼治水的理念启示我们( )①传统治水理念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社会实践②要合理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利民生福祉发展③要突破自然条件制约,积极主动推动矛盾转化④要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考向二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典例2】 (2024·湖南卷,8)漫画《肯做好事,还要会做好事》(作者:郑辛遥)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全面把握客观实际,是肯做好事达到积极效果的前提②方法论比世界观更重要,“会做”比“肯做”更不容易③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会做”是对“肯做”的否定④正确发挥能动性,才能实现由“肯做”到“会做”的转变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考向三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典例3】 (2023·山东卷,10)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提起看过的一个关于培养一批“一县一业”重点基地的文件:“我看了以后皱了眉头,这个事情不好下指标。一个县是不是光靠一个产业去发展, 要去深入调研,不能大笔一挥,拨一笔钱,这个地方就专门发展养鸡、发展蘑菇,那个地方专门搞纺织,那样的话肯定要砸锅。”上述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把握规律、做好决策的根本立足点②只有反映社会存在的产业决策,才对产业发展起积极作用③正确的产业决策是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相统一的基础④调研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正确决策的基本条件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本部分内容通常依托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的成功案例,考查对尊重客观规律、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理解和运用。1.世界的物质性提醒 关于世界的物质性,有以下几种说法: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是物质的。2.运动与物质的关系关系 理解 强调 误区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侧重强调物质离不开运动 离开运动谈物质会导致形而上学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承担者或者叫载体。脱离物质载体的运动是不存在的 侧重强调运动离不开物质 离开物质谈运动会导致唯心主义3.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1)原理世界观 方法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 重视意识的作用、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2)正确理解物质决定意识从时间上看: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从性质上看: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从地位上看: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3)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这是两种不同性质和地位的作用,前者是第一位的,后者受前者的制约;两种作用不能割裂开来,更不能颠倒,否则会导致形而上学或唯心主义错误。(4)区分辩证关系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质和意识何者是世界的本原,谁决定谁;二是意识能否正确地反映物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是对物质与意识关系的正确理解,既包括物质决定意识,也包括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4.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1)客观规律性是第一性的,主观能动性是第二性的。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是相互制约的。规律的客观性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主观能动性制约客观规律,是唯心主义的观点。(2)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认识规律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同样,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也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3)尊重客观规律是充分、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如果违背了客观规律,就要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押题 依托具体情境考查物质与意识的关系1.2024年年初,我国遭遇入冬以来的最强寒潮,多地出现强雨雪天气,对电力供应、交通运输和群众生产生活带来较大影响。根据天气预报预警信息,有关地方和部门压实责任,细化防范措施,完善应急预案,深入排查风险隐患,全力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有规律的运动③意识活动具有能动创造性,人能够预测事物发展状况④意识作为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能指导人们改造世界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押题 依托对天文现象的预测考查对意识能动性的认识2.“木星伴月”是指木星和月亮在天空中相互靠近,形成一种相伴的现象。据天文学家预测,2024年2月15日,一场浪漫的天象——“木星伴月”将在夜空上演。届时只要天气晴好,凭借肉眼就可以清晰地看到亮木星与小弯月对望的美丽画面。15日晚,我国多地公众观看到了星月交辉的美景。这佐证了( )①人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②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正确反映存在③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具有普遍性和规律性④意识活动具有能动创造性,能把握事物的本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押题 以漫画形式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3.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漫画《调研结果》(作者:李肖飏)告诉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 )①尊重客观规律,做到科学严谨②重视条件变化,做到随机应变③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求真务实④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进行价值选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主题1 哲学基本思想与辩证唯物论考点一 典例研析典例1 A [人见佳山水,辄曰“如画”,见善丹青,辄曰“逼真”,大致的意思是,人们看到壮丽山水,会说像画一样美;看到美丽的画,会说画得跟真的一样,可见“如画”与“逼真”体现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是对现实的描绘和升华,实现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A正确。事物的存在是客观的,不会受到主体认识和体验的制约,B错误。观念可以反映客观现实,C排除。材料讲的山水和丹青都是客观事物,不涉及山水与丹青是人为联系,D排除。]典例2 C [题干中“空间站走到哪儿,我就跟到哪儿”属于唯物主义观点。“未有此气,已有此理”的说法承认先有精神性的“理”,后有物质性的“气”,属于唯心主义观点,①与题意不符;②的说法主张世界的本原在于物质性的阴阳二气,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符合题意;③的说法认为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体现了唯物主义观点,符合题意;④的说法否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主张运动是心灵(意识)的运动,是唯心主义观点,不符合题意。]典例3 D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中国社会发展提供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而不是提供具体方案,①不符合题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②不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不断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运动规律,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③④符合题意。]热点押题1.B [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把哲学看作凌驾于一切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是错误的;哲学有正确和错误之分,错误的哲学不能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故②③不选。]2.B [《将人生哲学到底》向人们展示了人工智能时代哲学思考对于理解和面对人生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在科技发展的同时,要保持对于人文和思辨的关注,以实现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和谐共存。材料表明科学的世界观对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①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人工智能时代哲学对于理解和面对人生的重要性,没有体现人工智能发展为真正哲学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②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哲学的作用,没有涉及哲学基本问题,③不符合题意。材料“该书向人们展示了人工智能时代哲学思考对于理解和面对人生的重要性”强调哲学的作用,故科技越进步人们越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④符合题意。]3.B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两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规律性认识的新提升,①正确。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做到了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而不是客观与主观统一,②错误。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新时代文化发展提供根本遵循,但没有提供具体方案,③错误。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两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思想标识,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创新以鲜明的中国特色,④正确。]考点二 典例研析典例1 D [材料没有体现传统治水理念引导社会实践,且这也并非治水理念给我们的启示,①排除。自然界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突破自然条件制约”说法错误,③排除。苏轼主张“让地与水”,提出“堤防省而水患衰”的理念,以恢复、保护为原则,激发河流生命活力,启示我们要合理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利民生福祉发展,要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②④正确。]典例2 B [漫画显示,一个人出于好心帮别人打伞,却遮住了被帮助人的眼睛,给被帮助人带来了麻烦,这启示我们不仅要肯做好事,还要会做好事,做好事时既要全面把握客观实际,尊重客观规律,又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①④符合题意。世界观和方法论都很重要,既要肯做,又要会做,二者不可偏废,②错误。我们要把“会做”和“肯做”结合起来,“会做”不是对“肯做”的否定,③错误。]典例3 B [“一个县是不是光靠一个产业去发展,要去深入调研,不能大笔一挥,拨一笔钱……搞纺织”体现了发展县域产业应立足实际,①正确。只有正确地反映社会存在的产业决策,才对产业发展起积极作用,②错误。将产业决策作为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相统一的基础会陷入唯心主义,③错误。一个县是不是光靠一个产业去发展,要去调研,由此可见,调研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正确决策的基本条件,④正确。]热点押题1.A [2024年年初,我国遭遇入冬以来的最强寒潮,根据天气预报预警信息,有关地方和部门压实责任,细化防范措施,说明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完善应急预案,深入排查风险隐患,全力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说明意识活动具有能动创造性,人能够预测事物发展状况,①③符合题意。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的固有的根本属性,②排除。正确的意识才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④排除。]2.D [材料未涉及改造世界,①不符合题意。据天文学家预测,2024年2月15日,一场浪漫的天象——“木星伴月”将在夜空上演。15日晚,我国多地公众观看到了星月交辉的美景。这佐证了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正确反映存在,意识活动具有能动创造性,能把握事物的本质,②④正确。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③错误。]3.B [漫画《调研结果》反映了井水深18米,经层层汇报后,得出可以行舟的虚假报告结论,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尊重客观规律,做到科学严谨,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求真务实,①③正确。漫画《调研结果》讽刺的是虚假调研不作为的现象,没有体现重视条件变化,做到随机应变,②不选。漫画《调研结果》讽刺的是虚假调研不作为的现象,不涉及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进行价值选择,④不选。](共45张PPT)辩证唯物主义与辩证思维方法大单元七图说速览数说速记考点 要点提示哲学基本思想 1个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2大阵营:唯物主义、唯心主义2种哲学:真正的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3对关系:哲学与实践的关系、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辩证唯物论 2个概念:物质、意识2大辩证关系: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3个角度:理解世界的物质性时,从自然界、人类社会、意识三个角度分析考点 要点提示唯物辩证法 1个核心:对立统一规律2个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7对关系:整体和部分、量变和质变、前进性与曲折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两点论与重点论认识论 2对关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实践和认识3个特征: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真理具有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辩证思维方法 2个特征:整体性和动态性2个方法:分析与综合方法、矛盾分析法2个规律:质量互变规律、辩证的否定规律2个阶段: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3个关系:量变与质变、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 哲学基本思想与辩证唯物论主题1目录Contents1 考点一 时代精神的精华2 考点二 探究世界的本质考点一 时代精神的精华考向一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典例1】 (2023·北京卷,5)“人见佳山水,辄曰‘如画’,见善丹青,辄曰‘逼真’。”清代画家王鉴的这句话道出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审美体验。可见,“如画”与“逼真”( )A.是对现实的描绘和升华,实现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B.表明事物的存在受到主体认识和体验的制约C.说明观念可以无限趋近于客观现实D.反映了山水与丹青的联系具有“人化”特点A典例研析解析 人见佳山水,辄曰“如画”,见善丹青,辄曰“逼真”,大致的意思是,人们看到壮丽山水,会说像画一样美;看到美丽的画,会说画得跟真的一样,可见“如画”与“逼真”体现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是对现实的描绘和升华,实现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A正确。事物的存在是客观的,不会受到主体认识和体验的制约,B错误。观念可以反映客观现实,C排除。材料讲的山水和丹青都是客观事物,不涉及山水与丹青是人为联系,D排除。考向二 哲学的基本派别【典例2】 (2023·福建卷,11)在开发软件与拍摄过程中,刘博士从一次次失败中发现“空间站不根据我算出的轨迹走”,进而改变策略,采用“空间站走到哪儿,我就跟到哪儿”的“光学识别追踪”拍摄法。“空间站走到哪儿,我就跟到哪儿”与下列选项所蕴含的哲理相通的是( )①未有此气,已有此理②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③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④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C解析 题干中“空间站走到哪儿,我就跟到哪儿”属于唯物主义观点。“未有此气,已有此理”的说法承认先有精神性的“理”,后有物质性的“气”,属于唯心主义观点,①与题意不符;②的说法主张世界的本原在于物质性的阴阳二气,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符合题意;③的说法认为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体现了唯物主义观点,符合题意;④的说法否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主张运动是心灵(意识)的运动,是唯心主义观点,不符合题意。考向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典例3】 (2023·海南卷,9)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为中国社会发展提供了具体方案②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③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④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D解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中国社会发展提供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而不是提供具体方案,①不符合题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②不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不断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运动规律,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③④符合题意。命题感悟目录本部分内容一般运用实例或者名人名言考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的基本派别、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多维贯通1.哲学与具体科学、世界观的关系2.哲学与时代精神(1)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2)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3)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不能说都是精华。(4)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错误的哲学不是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糟粕。3.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提醒 (1)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的三个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以往一切旧哲学的基本特征。(2)三个统一的关键在于实践的观点。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3)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热点押题押题B依托哲学家名言考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1.恩格斯说:“推动哲学家前进的,绝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自然科学家尽管可以采取他们所愿意采取的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他的观点意在强调( )①具体科学的发展,能够为哲学的发展提供丰富资源和给养②哲学作为“科学之科学”,不可能代替具体科学的发展③哲学能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④任何忽视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指导作用的看法都是错误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 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把哲学看作凌驾于一切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是错误的;哲学有正确和错误之分,错误的哲学不能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故②③不选。押题B依托人工智能时代的哲学思考考查哲学的作用2.《将人生哲学到底》是三联书店在2023年出版的图书。该书向人们展示了人工智能时代哲学思考对于理解和面对人生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在科技发展的同时,要保持对于人文和思辨的关注,以实现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和谐共存。材料表明( )①科学的世界观对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②人工智能为真正哲学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③人工智能时代人们也无法回避哲学基本问题④科技越进步人们越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 《将人生哲学到底》向人们展示了人工智能时代哲学思考对于理解和面对人生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在科技发展的同时,要保持对于人文和思辨的关注,以实现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和谐共存。材料表明科学的世界观对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①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人工智能时代哲学对于理解和面对人生的重要性,没有体现人工智能发展为真正哲学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②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哲学的作用,没有涉及哲学基本问题,③不符合题意。材料“该书向人们展示了人工智能时代哲学思考对于理解和面对人生的重要性”强调哲学的作用,故科技越进步人们越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④符合题意。押题B依托“两个结合”考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两个结合”是( )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规律性认识的新提升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做到了客观与主观统一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逻辑,为新时代文化发展提供根本遵循和具体方案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思想标识,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两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规律性认识的新提升,①正确。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做到了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而不是客观与主观统一,②错误。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新时代文化发展提供根本遵循,但没有提供具体方案,③错误。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两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思想标识,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创新以鲜明的中国特色,④正确。考点二 探究世界的本质考向一 世界的物质性【典例1】 (2023·湖北卷,15)苏轼是北宋的治水能臣,在西湖边留下了以湖面小石塔为标界来监测水位和水面种植区域的“三潭印月”(如下图)。针对“吴中”之地“居民与水争尺寸,以故常被水患”,他主张“让地与水”,提出“堤防省(注:减少)而水患衰”的理念。苏轼治水的理念启示我们( )D典例研析①传统治水理念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社会实践②要合理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利民生福祉发展③要突破自然条件制约,积极主动推动矛盾转化④要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 材料没有体现传统治水理念引导社会实践,且这也并非治水理念给我们的启示,①排除。自然界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突破自然条件制约”说法错误,③排除。苏轼主张“让地与水”,提出“堤防省而水患衰”的理念,以恢复、保护为原则,激发河流生命活力,启示我们要合理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利民生福祉发展,要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②④正确。考向二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典例2】 (2024·湖南卷,8)漫画《肯做好事,还要会做好事》(作者:郑辛遥)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全面把握客观实际,是肯做好事达到积极效果的前提②方法论比世界观更重要,“会做”比“肯做”更不容易③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会做”是对“肯做”的否定④正确发挥能动性,才能实现由“肯做”到“会做”的转变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B解析 漫画显示,一个人出于好心帮别人打伞,却遮住了被帮助人的眼睛,给被帮助人带来了麻烦,这启示我们不仅要肯做好事,还要会做好事,做好事时既要全面把握客观实际,尊重客观规律,又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①④符合题意。世界观和方法论都很重要,既要肯做,又要会做,二者不可偏废,②错误。我们要把“会做”和“肯做”结合起来,“会做”不是对“肯做”的否定,③错误。考向三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典例3】 (2023·山东卷,10)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提起看过的一个关于培养一批“一县一业”重点基地的文件:“我看了以后皱了眉头,这个事情不好下指标。一个县是不是光靠一个产业去发展, 要去深入调研,不能大笔一挥,拨一笔钱,这个地方就专门发展养鸡、发展蘑菇,那个地方专门搞纺织,那样的话肯定要砸锅。”上述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把握规律、做好决策的根本立足点②只有反映社会存在的产业决策,才对产业发展起积极作用③正确的产业决策是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相统一的基础④调研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正确决策的基本条件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B解析 “一个县是不是光靠一个产业去发展,要去深入调研,不能大笔一挥,拨一笔钱……搞纺织”体现了发展县域产业应立足实际,①正确。只有正确地反映社会存在的产业决策,才对产业发展起积极作用,②错误。将产业决策作为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相统一的基础会陷入唯心主义,③错误。一个县是不是光靠一个产业去发展,要去调研,由此可见,调研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正确决策的基本条件,④正确。命题感悟本部分内容通常依托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的成功案例,考查对尊重客观规律、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理解和运用。 多维贯通1.世界的物质性提醒 关于世界的物质性,有以下几种说法: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是物质的。2.运动与物质的关系关系 理解 强调 误区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侧重强调物质离不开运动 离开运动谈物质会导致形而上学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承担者或者叫载体。脱离物质载体的运动是不存在的 侧重强调运动离不开物质 离开物质谈运动会导致唯心主义3.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1)原理世界观 方法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 重视意识的作用、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2)正确理解物质决定意识从时间上看: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从性质上看: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从地位上看: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3)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这是两种不同性质和地位的作用,前者是第一位的,后者受前者的制约;两种作用不能割裂开来,更不能颠倒,否则会导致形而上学或唯心主义错误。(4)区分辩证关系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质和意识何者是世界的本原,谁决定谁;二是意识能否正确地反映物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是对物质与意识关系的正确理解,既包括物质决定意识,也包括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4.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1)客观规律性是第一性的,主观能动性是第二性的。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是相互制约的。规律的客观性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主观能动性制约客观规律,是唯心主义的观点。(2)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认识规律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同样,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也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3)尊重客观规律是充分、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如果违背了客观规律,就要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热点押题押题A依托具体情境考查物质与意识的关系1.2024年年初,我国遭遇入冬以来的最强寒潮,多地出现强雨雪天气,对电力供应、交通运输和群众生产生活带来较大影响。根据天气预报预警信息,有关地方和部门压实责任,细化防范措施,完善应急预案,深入排查风险隐患,全力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有规律的运动③意识活动具有能动创造性,人能够预测事物发展状况④意识作为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能指导人们改造世界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 2024年年初,我国遭遇入冬以来的最强寒潮,根据天气预报预警信息,有关地方和部门压实责任,细化防范措施,说明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完善应急预案,深入排查风险隐患,全力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说明意识活动具有能动创造性,人能够预测事物发展状况,①③符合题意。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的固有的根本属性,②排除。正确的意识才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④排除。押题D依托对天文现象的预测考查对意识能动性的认识2.“木星伴月”是指木星和月亮在天空中相互靠近,形成一种相伴的现象。据天文学家预测,2024年2月15日,一场浪漫的天象——“木星伴月”将在夜空上演。届时只要天气晴好,凭借肉眼就可以清晰地看到亮木星与小弯月对望的美丽画面。15日晚,我国多地公众观看到了星月交辉的美景。这佐证了( )①人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②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正确反映存在③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具有普遍性和规律性④意识活动具有能动创造性,能把握事物的本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 材料未涉及改造世界,①不符合题意。据天文学家预测,2024年2月15日,一场浪漫的天象——“木星伴月”将在夜空上演。15日晚,我国多地公众观看到了星月交辉的美景。这佐证了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正确反映存在,意识活动具有能动创造性,能把握事物的本质,②④正确。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③错误。押题B以漫画形式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3.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漫画《调研结果》(作者:李肖飏)告诉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 )①尊重客观规律,做到科学严谨②重视条件变化,做到随机应变③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求真务实④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进行价值选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 漫画《调研结果》反映了井水深18米,经层层汇报后,得出可以行舟的虚假报告结论,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尊重客观规律,做到科学严谨,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求真务实,①③正确。漫画《调研结果》讽刺的是虚假调研不作为的现象,没有体现重视条件变化,做到随机应变,②不选。漫画《调研结果》讽刺的是虚假调研不作为的现象,不涉及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进行价值选择,④不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主题1 哲学基本思想与辩证唯物论 学案(含答案).doc 主题1 哲学基本思想与辩证唯物论 练习(含解析).doc 主题1 哲学基本思想与辩证唯物论.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