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大单元十 逻辑与思维主题1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分值:7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024·江西九江二模)“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暮江吟》描绘了两幅绝妙画卷,一幅是夕阳西沉的绚丽景象,一幅是新月东升的朦胧夜色。诗人通过“露”“月”视觉形象的描写,妥帖地运用比喻把喜悦之情寄寓景色之中。从逻辑与思维的角度看,该诗句妙在( )①利用改造与组合的畅想方式,找到露珠与真珠、新月与弯弓的关联②运用联想和想象抒发诗人对自然的喜爱,体现了思维表达的情感性③运用形象思维触及露珠、新月本质和规律,注重运行方式的推导性④通过思维具体形成了对残阳、露珠等认识对象存在形态的纯然构想①② ①③ ②④ ③④2.(2024·北京丰台一模)数学家拉格朗日在教堂聆听音乐时萌发了求积分极值的变分法念头;物理学家海森堡由于受音乐理论中泛音振动的频率是基音振动的整倍数的启发,做了原子跃迁的基频与次频的实验;化学家纽兰兹受音阶的启示而发现了元素按原子量递增的排序规律,从而创造了元素周期的“八音律”表。这启示我们( )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有互补性科学思维具有客观性和逻辑性艺术思维对科学发展有批判性创新思维必须关联科学与艺术3.(2024·北京门头沟一模)第19届亚运会的吉祥物融合了杭州的历史人文、自然生态和创新基因。其中“宸宸”(如图)以机器人的造型代表世界遗产京杭大运河,头顶钱江潮,额头嵌以拱宸桥的图案。有着400多年历史的拱宸桥展现了海纳百川的时代精神,架起了亚洲和世界人民的心灵之桥。该吉祥物的形象设计( )①把概念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②运用形象思维传递体育精神③具有思维表达的情感性、严谨性特征④运用了联想思维的迁移和想象的方法①② ①③ ②④ ③④4.(2024·吉林模拟预测)2023年1月8日,广电总台文创兔年生肖形象“兔团团”、春晚吉祥物形象“兔圆圆”产品亮相。其中“兔团团”形象来源于中国传统的兔子灯,采用陕西凤翔泥塑的传统纹样作吉祥纹饰,寓意福气满满。“兔圆圆”标志性的四颗门齿,取自于“安徽模鼠兔”化石生态复原形象的典型特征,有着万物有灵的东方表达。两者合起来就是团团圆圆,代表着中国人期盼家国团圆的美好愿景。上述设计( )①具有基本单元的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严谨性②把握基本单元的形象性并注重表达的情感性③运用本质不同的意识形式反映事物的共通性④借助形象化的想象建立富有创造性的新形象①③ ①④ ②③ ②④5.(2024·安徽淮北二模)一次物理课上,老师说:“工作状态下的1伏、10伏、100伏、1 000伏、10 000伏的电源,哪几个可以摸,哪几个不能摸?”学生小明说:“都能摸,但有的只能摸一次。”小明犯的逻辑错误是( )骑墙居中 轻率概括自相矛盾 偷换概念6.(2024·湖北十堰二模)生活中的对话也会犯一些逻辑错误。比如甲同学说:“中国人都应该有文化自信。”乙同学惊讶地说:“想不到你思想这么狭隘,居然不愿意承认外国的先进文明。”下列与乙同学犯的逻辑错误相同的是( )①“这次战争死伤过万。”有人问:“伤者中轻伤者的占比高吗?”②“有钱人居然在路边吃辣条。”有人回应:“不在路边吃,难道去马路中间吃吗?”③“你上课是不是睡觉了?”一同学说:“我就是小睡了一会,我没有睡觉。”④“老板,有新鲜的羊肉吗?”老板答:“我家从来不挂羊头卖狗肉。”①② ①③ ②④ ③④7.(2024·江西景德镇二模)一只大老虎患上重感冒,想要吃掉熊猫,熊猫伤心地哭着说:“你患重感冒了,为什么要吃掉我呢?”大老虎回答:“广告商都说了,重感冒就要吃‘白加黑’!”从形式逻辑的角度看,大老虎( )犯了“两不可”的逻辑错误违背了同一律要求犯了“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违背了排中律要求8.(2024·江西南昌二模)谷雨诗会是江西省文艺界和群众以吟诗形式歌颂春天、赞美生活的一项传统文学活动,在国内具有广泛的影响。关于某校彭老师、周老师、付老师、刘老师是否参加本届谷雨诗会活动,观点如下:小赵:彭老师作为我校语文骨干教师,肯定会参加小钱:如果彭老师参加,周老师和付老师也会参加小孙:要么刘老师参加,要么付老师不参加小李:只有刘老师参加,彭老师才会参加已知只有小赵观点为真,则不参加本届谷雨诗会活动的是( )只有付老师 周老师和付老师周老师和刘老师 付老师和刘老师9.(2024·广东茂名二模)一家珠宝店珠宝被盗,经查可以肯定是甲、乙、丙、丁四人中的某一个人所为。审讯中,他们各自说了一句话。甲说:我不是罪犯。乙说:丁是罪犯。丙说:乙是罪犯。丁说:我不是罪犯。经调查证实,四人中只有一个人说的是真话。根据以上条件可推理,珠宝的偷盗者是( )甲 乙 丙 丁10.(2024·福建龙岩二模)某养殖场有鸡、鸭、鹅以及猪四种家畜。四种家畜的数量不一,且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要么鸡的数量最多,要么鹅的数量最多;(2)如果鸡的数量最多,鸭的数量便最少。如果鸭的数量多于猪,可以推出的是( )①鹅的数量多于猪的数量②猪的数量多于鸡的数量③鸡的数量少于鸭的数量④鸡的数量少于鹅的数量①② ①④ ②③ ③④11.(2024·菏泽二模)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有对白,不仅显示了宋词的语言魅力,还可以从作者与卷帘人的对话中体会到逻辑思维。下列符合作者运用的逻辑规则与方法的是( )如梦令[宋]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①只有“昨夜雨疏风骤”,才会“绿肥红瘦”②由排中律的要求可推知“海棠依旧”为真③只要“昨夜雨疏风骤”,就不会“海棠依旧”④由矛盾律的要求可推知“海棠依旧”为假①② ①③ ②④ ③④12.(2024·吉林省吉林市二模)下列说法中违背矛盾律的是( )①同时承认“火星上有生命存在”和“火星上没有生命存在”②同时否认“火星上有生命存在”和“火星上没有生命存在”③同时承认“有的同学穿校服了”和“有的同学没穿校服”④同时承认“所有的同学都穿校服了”和“所有的同学都没穿校服”①② ②③ ①④ ③④13.(2024·河北秦皇岛二模)甲、乙、丙都是3班的同学。3班拟重新民主选举班长,甲呼声很高。乙和丙闲聊,下面是二人的对话:乙:“你会支持甲吗?”丙:“我不会把票投给甲。”乙:“那就是说,你认为他当选对3班不利了?”丙:“我并没有说不利。”乙:“没说不利就是觉得有利。”以下对二人对话的分析,合理的是( )①丙认为甲是否当选对3班没有影响②乙问话的用意是让丙给一个明确答案③丙的两次回答前后矛盾、违背矛盾律规则④乙完全听懂了丙要表达的真实意思①② ①③ ②④ ③④14.(2024·河北邯郸四调)房间里有母亲的儿子,孩子的父亲,妻子的丈夫,单位的同事,华某的同学。该房间里最少有几人( )1人 2人 3人 4人15.(2024·重庆专题练习)如果你是敏感体质,手机会在换季时自动推送空气漂浮物提醒;雨雪天气中,快递小哥刚接到订单,送餐沿途降水预报、湿滑路段提示也随之而来;旅游达人还未飞往下一站,就收到了目的地的景观预报。作为受众面最广、社会普及度最高的公共服务之一,气象服务已融入人们生活,天气预报越来越贴心。由此可见,科学思维( )①结果具有可预见性②追求认识的客观性③结果具有不可预测性④具有实用性和具体性①② ①④ ②③ ③④16.(2024·重庆阶段练习)注重从政治高度筹划和指导战争,坚持战略服从政略,坚持政治斗争与军事斗争紧密配合,是毛泽东同志军事斗争艺术的重要体现。坚持政治主导,坚定灵活开展军事斗争。政治对战争起决定作用,贯穿于战争的发生、进程、结束及战略战术等各方面全过程。这体现( )①坚持辩证思维,阐明战争与政治的辩证关系,深刻认识战争的政治属性②坚持创新思维,立足于整体,服从于局部,从政治的高度思考战争问题③坚持战略思维,立足实际,制定新的切合事物变化发展规律的战略目标④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①② ①③ ②③ ③④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27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F公司主营药品销售业务。为宣传某款治疗严重皮肤疾病的新药,F公司在其公众号上发表商业推广文章,使用了一张对知名原创歌手甲某照片进行处理后形成的肖像剪影,可见标志性的发型特征。文章开头引用甲某成名曲部分内容,并声称本次活动影响巨大,迎来一名神秘“蓝朋友”以亲身经历说明本款药品的疗效。文章评论区与网友有大量类似互动:网友爱甲甲:居然真是我们甲甲!作者回复:我可没说就是你的他哦(龇牙)。网友qqq:这种小公司不可能请得到甲甲,骗人的!作者回复:怎么不可能,小看咱们公司啦(得意)。甲某得知后将F公司诉至人民法院。F公司辩称,文章自始至终没有出现神秘“蓝朋友”就是甲某的表述,且涉案文章刊载时间短,活动影响范围小,未给原告造成事实上的损失,不应承担侵权责任。人民法院经审理认定F公司构成侵权。F公司的言行违背了逻辑思维的哪些基本要求。请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14分)18.(2024·江西景德镇二模)2023年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召开。这次会议最重要的成果就是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回答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一系列基本问题所形成的科学理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显著提升,中华民族团结奋斗推进复兴伟业的凝聚力、向心力不断稳固,正是得益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指引。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结合材料,运用领会科学思维的知识,分析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如何体现科学思维的特征的。(13分)主题1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1.A [诗人通过“夕阳西沉”“新月东升”“露”“月”视觉形象的描写,利用改造与组合的方式,找到露珠与真珠、新月与弯弓的关联,同时体现了运用联想和想象抒发诗人对自然的喜爱,体现了思维表达的情感性,①②正确。形象思维运用联想、想象等反映认识对象,触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抽象思维注重运行方式的推导性,③错误。理想化是思维抽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思维中对认识对象存在状态的纯然构想,④错误。]2.A [材料中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等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受到了音乐的启发,这启示我们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有互补性,A正确。科学思维的客观性意味着它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不盲目崇拜权威或相信书本结论,而是尊重实践检验的结果,努力把握和遵循客观规律。科学思维的逻辑性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造成合乎逻辑的理论体系,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运动规律,B与题意无关。材料没有涉及艺术思维对科学发展有批判性,C错误。D说法过于绝对,创新可以关联科学与艺术,也可以不关联。]3.C [亚运会的吉祥物是运用形象思维,展示了体育精神,而不是抽象思维,①错误,②正确。思维表达的严谨性是抽象思维的特征,材料运用的是形象思维,③错误。“宸宸”以机器人的造型代表世界遗产京杭大运河,头顶钱江潮,额头嵌以拱宸桥的图案。有着400多年历史的拱宸桥展现了海纳百川的时代精神,表明其运用了联想思维的迁移和想象的方法,④正确。]4.D [“兔团团”“兔圆圆”的设计属于形象思维,具有基本单元的想象性,抽象思维具有思维表达的严谨性的特点,①错误。“兔团团”“兔圆圆”的设计属于形象思维,把握基本单元的形象性并注重表达的情感性,②正确。上述设计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③错误。“兔团团”形象来源于中国传统的兔子灯,“兔圆圆”取自于“安徽模鼠兔”化石生态复原形象的典型特征,该设计借助形象化的想象,建立了富有创造性的新形象,④正确。]5.D [同一律要求人们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种思想必须保持自身同一性,不能混淆概念。物理老师提问的“可以摸”指的是正常语境中的摸了以后不会发生危险,但学生在回答时却偷换成了“可以完成触摸这个动作”。这个学生犯了典型的偷换概念错误,D正确。骑墙居中是指既不肯定也不否定,既同意这一点也同意那一点,模棱两可。而材料却强调的是学生改变了老师的意思,体现的是违背了同一律,A不选。轻率概括是指在没有积累足以进行概括的材料的情况下草率地作出普遍性的结论。而材料却强调的是学生改变了老师的意思,体现的是违背了同一律,B不选。矛盾律是指人们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两个反对或矛盾的判断不能同时承认它们都是真的,其中至少有一个是假的。如果违反了矛盾律的要求,就会出现思维上的前后不一,自相矛盾。而材料却强调的是学生改变了老师的意思,体现的是违背了同一律,C不选。]6.C [“这次战争死伤过万。”有人问:“伤者中轻伤者的占比高吗?”没有犯逻辑错误,①不符合题意。甲同学说:“中国人都应该有文化自信。”乙同学惊讶地说:“想不到你思想这么狭隘,居然不愿意承认外国的先进文明。”乙同学违背了同一律。“有钱人居然在路边吃辣条。”有人回应:“不在路边吃,难道去马路中间吃吗?”违背了同一律,②符合题意。“你上课是不是睡觉了?”一同学说:“我就是小睡了一会,我没有睡觉。”违背了矛盾律,③不符合题意。“老板,有新鲜的羊肉吗?”老板答:“我家从来不挂羊头卖狗肉。”违背了同一律,④符合题意。]7.B [“两不可”是违背了排中律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材料从形式逻辑的角度看,犯了“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而不是“两不可”的逻辑错误,排除A。题中“白加黑”有不同含义,一方面是熊猫的外形特征,一方面是指“白加黑”感冒药,老虎的错误在于混淆了“白加黑”有不同含义,违背了同一律,B正确。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一致性的思维,要避免思维出现不融贯一致的逻辑错误,材料中老虎的做法没有犯“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C不选。排中律要求是反对在“是”与“非”之间骑墙居中,材料中老虎的做法没有违反排中律的要求,D不选。]8.C [已知只有小赵观点为真,即彭老师肯定会参加。小李的观点“只有刘老师参加,彭老师才会参加”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该判断为假,且已知其后件为真,所以可以知道刘老师没有参加,彭老师参加。又根据小孙的观点“要么刘老师参加,要么付老师不参加”,该观点是一个不相容的选言判断,该判断为假,要求两个选言支同真或者同假,即刘老师参加且付老师不参加,或刘老师没有参加且付老师参加,而刘老师没有参加,所以可知付老师参加。再根据小钱的观点“如果彭老师参加,周老师和付老师也会参加”,该观点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该判断为假,且已知前件为真,因此后件为假,而后件又是一个联言判断,可以断定周老师和付老师至少有一个人没有参加,而由前文可知付老师参加了,所以可以判断周老师没有参加。所以,可以判断出刘老师和周老师没有参加,故选C,A、B、D排除。]9.A [由于乙的话“丁是罪犯”与丁的话“我不是罪犯”是相互矛盾的,根据排中律,二者必有一真,所以四人中唯一说真话的就在乙和丁二人之中。所以,甲和丙所说的话都为假。既然甲的话为假,则说明甲是罪犯,A符合题意,B、C、D排除。]10.B [根据“要么鸡的数量最多,要么鹅的数量最多”这是不相容的选言判断,可知鸡和鹅的数量中必有一个是最多的。四种家畜的数量不一,那么鸭和猪的数量中必有一个是最少的。根据“如果鸡的数量最多,鸭的数量便最少”,这是充分条件的假言判断,正确的推理结构是肯定前件式和否定后件式。因此可以推出鸡的数量最多,鸭的数量最少或者鸭的数量不是最少的,那么鸡数量不是最多的,那鹅的数量是最多的。又根据“鸭的数量多于猪”,那么鸭的数量不能是最少的,因此鹅的数量是最多的,猪的数量是最少的。根据推理鹅的数量是最多的,鹅的数量多于猪的数量,①说法正确。根据推理猪的数量是最少的。“猪的数量多于鸡的数量”,②说法错误。根据推理不能推出鸡和鸭的数量多少,鸡的数量少于鸭的数量,③说法错误。根据推理鹅的数量是最多的。鸡的数量少于鹅的数量,④说法正确。]11.D [如果海棠受到风吹雨打,就会变得红花凋零、绿叶繁茂。昨夜海棠受到了风吹雨打。所以,海棠应是“绿肥红瘦”。这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其推理有效式是肯定前件式或否定后件式,因此,只要“昨夜雨疏风骤”,必然是“绿肥红瘦”,而不会“海棠依旧”,①错误,③正确。“绿肥红瘦”与“海棠依旧”是相互矛盾的,根据矛盾律,可知两者不能同真、必有一假,根据排中律,可知两者不能同假、必有一真;再结合上述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可知“海棠依旧”为假,“绿肥红瘦”为真,②不选,④正确。]12.C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具有矛盾关系的论断,不能断定它们都成立。违反矛盾律的逻辑错误是“两可”。同时承认“火星上有生命存在”和“火星上没有生命存在”和同时承认“所有的同学都穿校服了”和“所有的同学都没穿校服”都犯了“两可”的逻辑错误,违背矛盾律,①④符合题意。同时否认“火星上有生命存在”和“火星上没有生命存在”犯了“两不可”的逻辑错误,违背了排中律,排除②。同时承认“有的同学穿校服了”和“有的同学没穿校服”,该选项两个观点的主项研究的不是同一对象,没有违背矛盾律要求,排除③。]13.A [丙:“我不会把票投给甲。”乙:“那就是说,你认为他当选对3班不利了?”丙:“我并没有说不利。”丙的真实意思就是甲是否当选对3班没有影响,①入选。乙:“那就是说,你认为他当选对3班不利了?”丙:“我并没有说不利。”乙:“没说不利就是觉得有利。”乙问话的用意让丙给一个明确的回答,②入选。“有利”与“不利”之外存在第三种情况“没有影响”,所以丙的两次回答并不矛盾,并没有违背矛盾律规则,③不选。乙误以为丙认为甲当选对3班不利,没有听懂丙要表达的真实意思,④不选。]14.A [房间里有母亲的儿子,孩子的父亲,妻子的丈夫,单位的同事,华某的同学。这属于关系判断,母亲的儿子、孩子的父亲、妻子的丈夫、单位的同事、华某的同学可以都是一个人,因此该房间里最少有一个人,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15.A [从实际出发,通过认识和利用规律,对天气状况作出预测,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帮助,这说明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结果具有可预见性,①②符合题意,③说法错误。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但认为科学思维具有实用性和具体性是错误的,④排除。]16.B [注重从政治高度筹划和指导战争,坚持战略服从政略,坚持政治斗争与军事斗争紧密配合,说明坚持辩证思维,阐明战争与政治的辩证关系,深刻认识战争的政治属性,①正确。坚持创新思维,立足于整体,服从于全局,从政治的高度思考战争问题,而不是服从于局部,②错误。坚定灵活开展军事斗争。政治对战争起决定作用,贯穿于战争的发生、进程、结束及战略战术等各方面全过程。这体现坚持战略思维,立足实际,制定新的切合事物变化发展规律的战略目标,③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坚持战略服从政略,坚持政治斗争与军事斗争紧密配合,未体现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④错误。]17.①矛盾律表明,论断“A”和“非A”不能同真,必有一假。矛盾律的要求: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成立。违反矛盾律要求的逻辑错误叫作“自相矛盾”。F公司在推广文章中声称本次活动影响巨大,被诉至法院后又辩称文章刊载时间短,活动影响范围小,违背了思维一致性要求。②排中律表明,论断“A”和“非A”不能同假,必有一真。排中律的要求: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不成立。违反排中律要求的逻辑错误叫作“两不可”。F公司在与网友的互动中既不承认神秘嘉宾是甲某,又不承认不是甲某,违背了思维明确性的要求。解析 关键词①:文章开头引用甲某成名曲部分内容,并声称本次活动影响巨大。F公司辩称,文章自始至终没有出现神秘“蓝朋友”就是甲某的表述,且涉案文章刊载时间短,活动影响范围小→可联系教材矛盾律表明,论断“A”和“非A”不能同真,必有一假。矛盾律的要求: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成立。违反矛盾律要求的逻辑错误叫作“自相矛盾”。关键词②:网友爱甲甲:居然真是我们甲甲!作者回复:我可没说就是你的他哦(龇牙)。网友qqq:这种小公司不可能请得到甲甲,骗人的!作者回复:怎么不可能,小看咱们公司啦(得意)→可联系教材排中律表明,论断“A”和“非A”不能同假,必有一真。排中律的要求: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不成立。违反排中律要求的逻辑错误叫作“两不可”。18.①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回答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一系列基本问题,做到了从实际出发,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②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③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习近平文化思想已经得到了我国文化建设实践的严格检验,被证实是真理。解析 关键词①:深刻回答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一系列基本问题→可联系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关键词②: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可联系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关键词③:中华民族团结奋斗推进复兴伟业的凝聚力、向心力不断稳固,正是得益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指引→可联系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大单元十 逻辑与思维考点 要点提示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2个特征:思维的特征(间接性、概括性、能动性)、科学思维的特征(客观性、预见性、可检验性)2个基本形态:抽象思维、形象思维2个意义:思维素养意义、思想政治意义3个基本要求: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2个基本特征:概念与判断的基本特征2对关系:概念外延的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的关系3个含义:概念、判断、推理6个方法:明确概念的方法、简单判断的方法、复合判断的方法、演绎推理的方法、归纳推理的方法、类比推理的方法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3个特征:多向性、跨越性、独特性5种方式:联想思维、聚合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和超前思维主题1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考点一 思维与科学思维考向一 思维的基本特征【典例1】 (2023·北京卷,6)画好一幅植物博物画,不仅需要精湛的绘画技艺,还需要长时间的细致观察,将所绘植物最鲜明的物种特征表现出来。植物博物画的创作( )A.以逆向思维消除了物与画之间的差别B.是在思维具体中复制了植物直观的整体表象C.通过超前思维展现了植物的完整生长过程D.体现了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辩证统一考向二 科学思维的基本特征【典例2】 (2022·北京卷,17)记忆 北京雨燕春天来到北京筑巢繁衍,夏末带着新生的小雨燕跨越中亚远赴非洲,待来年再准时飞回北京。古建筑上空北京雨燕飞舞的景象,是人们美好的记忆。两难 为了避免污损和破坏,古建筑的屋檐斗拱加装了防护网,却无意间把在此筑巢的北京雨燕挡在了“家门”外。既要避免古建筑受损,又要保证北京雨燕安居,成为难题。共生 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理念指导和相关技术支持下,文物、园林绿化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为北京雨燕在古建筑上留出“繁殖窗口”。同时,志愿者积极为北京雨燕搭建新家,帮助它们向现代建筑迁移筑巢。在多方呵护下,北京雨燕的种群正在恢复和壮大,雨燕和古建筑在城市中实现了和谐共生。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说明北京雨燕保护是如何体现科学思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部分内容通常依托一般情境,考查思维、思维形态、科学思维的特征,依托复杂情境考查如何运用科学思维处理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1.思维的特征和基本形态(1)思维的特征间接性 思维能够凭借获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现对未知事物的认识 思维的间接性、概括性体现了思维的能动性。正是由于思维的能动性,人才能够透过事物的现象间接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才能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概括出事物的共同本质概括性 思维能够从多种事物及其各种各样的属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抓住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把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能动性 思维能够提炼加工感性材料,形成对客观实际的认识。正确的思维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错误的思维歪曲地反映认识对象(2)思维的基本形态抽象思维 形象思维含义 以概念为基本单元进行的思维 以感性形象为基本单元进行的思维形式 概念、判断、推理 感觉、知觉、表象特征 基本单元的概念性、运行方式的推导性、思维表达的严谨性 基本单元的形象性、运行方式的想象性、思维表达的情感性联系 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区分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在实际思维活动中,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虽然各有其功能和作用,但又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提醒 思维形态≠思维形式。思维的基本形态是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的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形象思维的形式是感觉、知觉和表象。2.科学思维及其特征含义 泛指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是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条件 内容真实和形式正确是科学思维的两个基本条件特征 追求认识的客观性 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结果具有预见性 通过对事物历史与现实材料的分析,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并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发展前景作出合乎逻辑的推断结果具有可检验性 能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接受实践的严格检验,修正错误,坚持真理意义 思维素养意义 有利于纠正逻辑错误,驳斥诡辩,捍卫真理;有利于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有利于把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高创新能力思想政治意义 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政治站位,提升我们的思想水平和政治觉悟;有助于发扬科学精神,积极投身于社会变革、实践创新,助力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提醒 科学思维包括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等。押题 依托文学作品考查思维的基本形态1.唐代大诗人李白先后五次来到庐山,写下多篇描写瀑布的诗词。在《望庐山瀑布》中写道: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在《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中写道: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这两首诗( )①借助形象化的想象创造了新的认识形象②以概念为基本单元,注重表达的严谨性③以感性形象为基本单元,注重表达的情感性④运用类比推理,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押题 以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为背景考查科学思维的特征2.相对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呈现出颠覆性创新驱动、产业链条新、发展质量高等一般性特征。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国的一项新战略举措,对于转变发展思路,克服当前经济困难迎难而上具有重大意义。从思维的角度看,“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体现了( )①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②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③抽象思维运行方式的想象性④思维具体要发展到思维抽象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考点二 把握逻辑要义考向一 同一律【典例1】 (2024·浙江1月选考,23)小马长大了,帮妈妈去商店买东西,路上遇到了一条河。小马做出的如下推理中,违背“同一律”的是 ( )A.B.C.D.考向二 矛盾律【典例2】 (2023·广东卷,16)校运会跳高决赛中,1号、5号两位选手激烈竞逐,吸引了全场师生的目光。甲说:“5号肯定能打破学校跳高纪录。”乙说:“如果1号能破学校纪录,那么5号也能破纪录。”丙说:“我看好1号,但不觉得5号能破纪录。”丁说:“我觉得他俩都能破纪录。”结果证明,只有一人预测错误。由此推断( )A.只有1号选手打破纪录B.两位选手都没打破纪录C.只有5号选手打破纪录D.两位选手都打破了纪录本部分内容通常依托生活中的具体实例,考查逻辑思维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辨析常见的逻辑错误。1.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规律名称 要求 公式 适用范围 特征 逻辑错误同一律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保持自身同一性 A是A 概念或判断 确定性(自身同一) “偷换概念”或“偷换论题”矛盾律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论断不能同真 A不是非A 矛盾判断和反对判断 一致性(“A”和“非A”不能同真,必有一假) “自相矛盾”排中律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论断不能同假 A或者非A 矛盾判断 明确性(“A”和“非A”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两不可”2.不同条件下同词不同义未必违背同一律条件 案例 结论同一思维过程 人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张三是人,所以张三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 两个“人”含义不同,偷换或混淆了概念尼泊尔60%以上的男人抽烟,30%以上的女人抽烟,因此,尼泊尔是世界上抽烟人数最多的国家 比重高不等于绝对人数多,犯了转移或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在不同条件下 有同学说:阿房宫勾心斗角,巧妙。小H整天勾心斗角,险恶 不是同一思维过程,不违背同一律3.不同条件下肯定相互矛盾的论断未必违背矛盾律条件 案例 结论同一思维过程 有一块空地可以种庄稼,甲、乙两人讨论这块地该种什么庄稼好。甲一会儿说应该种玉米,一会儿又说不应该种玉米。针对甲的说法,乙说:“你的两种意见,我都不同意。” 甲同时肯定具有矛盾关系的结论,违背了矛盾律;乙同时否定了具有矛盾关系的结论,违背了排中律有一块空地可以种庄稼,丙、丁两人讨论这块地该种什么庄稼好。丙一会儿说不应种玉米,一会儿又说不该种花生。针对丙的说法,丁说:“你的两种意见,我都不同意。” 丙丁否认的是不具有矛盾关系的结论,没有任何逻辑错误在不同条件下 对于村西耕地,甲认为不能种玉米;对于村东耕地,却认为不能不种玉米 相矛盾的结论是对不同对象的认识同时否认,不违背矛盾律押题 以汪伦邀请诗人李白的书信为依托考查同一律1.汪伦为了邀请诗人李白,特书信一封:“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应邀前往,到了一看,哪里有十里桃花,不过是一个桃花潭,万家酒店也不过是一家姓万的酒店。小住几日,二人相谈甚欢,汪伦盛情款待,李白非常满意。临走时,李白写下了著名的《赠汪伦》这首诗。可见( )①人们可根据自身的需要构建事物之间的联系②汪伦巧妙“利用”同一律邀请到了诗人李白③“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是汪伦构建的主观联系④思维具有能动性,它成功帮助汪伦实现了预期的目的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押题 依托具体情境考查矛盾律2.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于2024年2月24日农历正月十五进行猜灯谜活动,针对猜灯谜的结果有以下四种说法:①在场的4位同学都猜对了。②在场的2位同学没有猜对。③或者乙猜对了,或者丙猜对了。④甲猜对了,当且仅当丙没猜对。当以上说法只有一种说法为假时,将会出现多种两人不可能同时猜对的情况。现已知以上说法只有一种说法为假,在以下选项中将出现两人不可能同时猜对的是( )A.甲和乙 B.乙和丙C.丙和丁 D.甲和丁押题 结合具体对话考查排中律3.某中学的四位老师对艺考毕业班学生的前景进行推测,他们特别关注班里的两名美术生甲和乙。赵老师说:“如果甲能考上××美院,乙也能考上××美院。”钱老师说:“依我看这两人都考不上××美院。”孙老师说:“不管乙能否考上××美院,甲考不上××美院。”李老师说:“我看乙考不上××美院,但甲能考上××美院。”高考的结果证明,四位老师中只有一人的推测成立。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则以下各项中也一定为真的是( )①李老师的推测不成立②孙老师的推测不成立③如果乙考不上××美院,则赵老师的推测成立④如果乙考上了××美院,则赵老师的推测成立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主题1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考点一 典例研析典例1 D [物与画之间有差别,无法消除,A错误。思维具体是在理性认识的层次上反映事物具体整体的认识,感性具体是对事物的直观的整体表象,B说法错误。超前思维是判断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思维形态,材料没有体现,C不符合题意。画好一幅植物博物画,需要长时间的细致观察,运用形象思维概括植物的形象特征,还要将所绘植物最鲜明的物种特征表现出来,运用抽象思维抽象和概括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体现了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辩证统一,D符合题意。]典例2 北京雨燕保护,体现了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在实践中认识北京雨燕生存和繁衍的规律,对保护的总体效果作出合理推断,并在实践的检验中不断更新保护理念、改进保护措施;运用矛盾分析法处理古建筑保护和北京雨燕保护的关系,将两者统一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体现了辩证思维方法;多角度思考如何实现北京雨燕与古建筑的共生,发掘北京雨燕的文化价值,体现了创新思维能力。热点押题1.A [唐代大诗人李白先后五次来到庐山,写下多篇描写瀑布的诗词。诗词体现了形象思维,以感性形象为基本单元,注重表达的情感性,借助形象化的想象创造了新的认识形象,①③符合题意。以概念为基本单元,注重表达的严谨性,是指抽象思维,诗词体现形象思维,②不符合题意。类比推理是从一般到一般、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④说法错误。]2.A [材料中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要转变发展思路,呈现出颠覆性创新驱动、产业链条新、发展质量高等一般性特征,有利于推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这体现了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①正确。材料中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克服当前经济困难迎难而上具有重大意义,这表明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体现了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②正确。形象思维的特征是运行方式的想象性,而不是抽象思维,③不选。思维抽象要发展到思维具体,④说法错误。]考点二 典例研析典例1 A [A中前后意思表述不一致,犯了偷换论题的错误,违背了“同一律”,故选A。B、C、D不选。]典例2 D [只有1号选手打破纪录,那么甲、乙、丁都判断错误,而只有一人预测错误,A不符合题意。两位选手都没打破纪录,那么甲、丙、丁都判断错误,而只有一人预测错误,B不符合题意。只有5号选手打破纪录,那么丙、丁都判断错误,而只有一人预测错误,C不符合题意。两位选手都打破了纪录,只有丙判断错误,D符合题意。]热点押题1.D [同一律是指人们在对客观事物进行思维时,每一思维都有其确定性,都必须保持同一。汪伦以桃花潭和一家姓万的酒店来分别对应“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故意偷换概念,巧妙“利用”同一律,让李白认为确实有十里地那么多的桃花、有一万多家的酒店,从而邀请到了诗人李白,这也说明思维具有能动性,它成功帮助汪伦实现了预期的目的,②④正确。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而不是根据自身的需要构建事物之间的联系,①错误。汪伦信中的“十里桃花”是一个桃花潭,万家酒店是一家姓万的酒店,本身都是客观存在的,并不是汪伦构建的主观联系,③排除。]2.D [根据矛盾律,①说法和②说法不能同真必有一假,而已知以上四种说法只有一种说法为假,由此可知③说法和④说法都为真,①说法和②说法中其中一真一假。假设①说法为真,则在场的4位同学甲、乙、丙、丁都猜对了,而因为④说法为真,根据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要求肯定前件肯定后件,所以甲猜对了,丙一定没猜对,而假设①说法为真时,在场的4位同学甲、乙、丙、丁都猜对了,所以自相矛盾,由此得出①说法不能为真,而①说法和②说法不能同真必有一假,故只能①说法为假、②说法为真:假设甲和乙同时猜对了,根据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要求肯定前件肯定后件,由④说法可以推出丙没有猜对,而②说法为真,有两个同学没猜对,由此推出还有丁没猜对,所以甲和乙可以同时猜对,A不符合题意。假设乙和丙同时猜对,根据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要求否定后件否定前件,由④说法可以推出甲没有猜对,而②说法为真,有两个同学没猜对,由此推出还有丁没猜对,所以乙和丙可以同时猜对,B不符合题意。假设丙和丁同时猜对,而②说法为真,有两个同学没猜对,由此推出甲和乙没有猜对,据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要求否定前件要否定后件,由④说法可以推出丙猜对了,所以丙和丁可以同时猜对,C不符合题意。假设甲和丁同时猜对,据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要求肯定后件要肯定前件,由④说法可以推出丙没猜对,而③为真,根据相容选言判断为真至少有一选言支真,所以推出乙猜对,故假设甲和丁同时猜对则出现甲、丁和乙三人猜对、丙一人没猜对,而②说法为真则有两个同学没猜对,所以甲和丁同时猜对的假设不成立,也就是说甲和丁不可能同时猜对,D符合题意。]3.D [赵老师的话与李老师的话是矛盾的,因为赵老师的话的负命题的等值命题正好与李老师的话一致。根据排中律要求,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所以,唯一成立的推测必是赵老师和李老师两人的推测之中。因此,钱老师和孙老师的话都是假的。由钱老师的话假,可知:这两人有人能考上××美院。由孙老师的话假,可知甲能考上美院。由“甲能考上××美院”,并不能得到李老师的话一定成立,因为还不能确定“乙考不上××美院”是真的,因此①排除,②正确。“甲能考上美院”,在“乙考不上美院”的条件下,不能推断“赵老师的推测成立”,③排除。因为由“甲能考上××美院”,再加上“乙也能考上××美院”,此时赵老师的话“如果甲能考上××美院,乙也能考上××美院”就是真的,④正确。](共33张PPT)树立科学思维观念主题1目录Contents1 考点一 思维与科学思维2 考点二 把握逻辑要义考点一 思维与科学思维考向一 思维的基本特征【典例1】 (2023·北京卷,6)画好一幅植物博物画,不仅需要精湛的绘画技艺,还需要长时间的细致观察,将所绘植物最鲜明的物种特征表现出来。植物博物画的创作( )D典例研析A.以逆向思维消除了物与画之间的差别B.是在思维具体中复制了植物直观的整体表象C.通过超前思维展现了植物的完整生长过程D.体现了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辩证统一解析 物与画之间有差别,无法消除,A错误。思维具体是在理性认识的层次上反映事物具体整体的认识,感性具体是对事物的直观的整体表象,B说法错误。超前思维是判断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思维形态,材料没有体现,C不符合题意。画好一幅植物博物画,需要长时间的细致观察,运用形象思维概括植物的形象特征,还要将所绘植物最鲜明的物种特征表现出来,运用抽象思维抽象和概括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体现了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辩证统一,D符合题意。考向二 科学思维的基本特征【典例2】 (2022·北京卷,17)记忆 北京雨燕春天来到北京筑巢繁衍,夏末带着新生的小雨燕跨越中亚远赴非洲,待来年再准时飞回北京。古建筑上空北京雨燕飞舞的景象,是人们美好的记忆。两难 为了避免污损和破坏,古建筑的屋檐斗拱加装了防护网,却无意间把在此筑巢的北京雨燕挡在了“家门”外。既要避免古建筑受损,又要保证北京雨燕安居,成为难题。共生 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理念指导和相关技术支持下,文物、园林绿化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为北京雨燕在古建筑上留出“繁殖窗口”。同时,志愿者积极为北京雨燕搭建新家,帮助它们向现代建筑迁移筑巢。在多方呵护下,北京雨燕的种群正在恢复和壮大,雨燕和古建筑在城市中实现了和谐共生。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说明北京雨燕保护是如何体现科学思维的。答案 北京雨燕保护,体现了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在实践中认识北京雨燕生存和繁衍的规律,对保护的总体效果作出合理推断,并在实践的检验中不断更新保护理念、改进保护措施;运用矛盾分析法处理古建筑保护和北京雨燕保护的关系,将两者统一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体现了辩证思维方法;多角度思考如何实现北京雨燕与古建筑的共生,发掘北京雨燕的文化价值,体现了创新思维能力。命题感悟目录本部分内容通常依托一般情境,考查思维、思维形态、科学思维的特征,依托复杂情境考查如何运用科学思维处理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多维贯通1.思维的特征和基本形态(1)思维的特征间 接 性 思维能够凭借获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现对未知事物的认识 思维的间接性、概括性体现了思维的能动性。正是由于思维的能动性,人才能够透过事物的现象间接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才能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概括出事物的共同本质概 括 性 思维能够从多种事物及其各种各样的属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抓住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把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能 动 性 思维能够提炼加工感性材料,形成对客观实际的认识。正确的思维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错误的思维歪曲地反映认识对象(2)思维的基本形态 抽象思维 形象思维含义 以概念为基本单元进行的思维 以感性形象为基本单元进行的思维形式 概念、判断、推理 感觉、知觉、表象特征 基本单元的概念性、运行方式的推导性、思维表达的严谨性 基本单元的形象性、运行方式的想象性、思维表达的情感性联系 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区分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在实际思维活动中,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虽然各有其功能和作用,但又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 提醒 思维形态≠思维形式。思维的基本形态是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的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形象思维的形式是感觉、知觉和表象。2.科学思维及其特征含义 泛指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是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条件 内容真实和形式正确是科学思维的两个基本条件特 征 追求认识 的客观性 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结果具有 预见性 通过对事物历史与现实材料的分析,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并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发展前景作出合乎逻辑的推断结果具有 可检验性 能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接受实践的严格检验,修正错误,坚持真理意 义 思维素 养意义 有利于纠正逻辑错误,驳斥诡辩,捍卫真理;有利于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有利于把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高创新能力思想政 治意义 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政治站位,提升我们的思想水平和政治觉悟;有助于发扬科学精神,积极投身于社会变革、实践创新,助力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提醒 科学思维包括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等。热点押题押题A依托文学作品考查思维的基本形态1.唐代大诗人李白先后五次来到庐山,写下多篇描写瀑布的诗词。在《望庐山瀑布》中写道: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在《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中写道: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这两首诗( )①借助形象化的想象创造了新的认识形象②以概念为基本单元,注重表达的严谨性③以感性形象为基本单元,注重表达的情感性④运用类比推理,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 唐代大诗人李白先后五次来到庐山,写下多篇描写瀑布的诗词。诗词体现了形象思维,以感性形象为基本单元,注重表达的情感性,借助形象化的想象创造了新的认识形象,①③符合题意。以概念为基本单元,注重表达的严谨性,是指抽象思维,诗词体现形象思维,②不符合题意。类比推理是从一般到一般、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④说法错误。押题A以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为背景考查科学思维的特征2.相对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呈现出颠覆性创新驱动、产业链条新、发展质量高等一般性特征。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国的一项新战略举措,对于转变发展思路,克服当前经济困难迎难而上具有重大意义。从思维的角度看,“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体现了( )①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②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③抽象思维运行方式的想象性④思维具体要发展到思维抽象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 材料中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要转变发展思路,呈现出颠覆性创新驱动、产业链条新、发展质量高等一般性特征,有利于推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这体现了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①正确。材料中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克服当前经济困难迎难而上具有重大意义,这表明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体现了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②正确。形象思维的特征是运行方式的想象性,而不是抽象思维,③不选。思维抽象要发展到思维具体,④说法错误。考点二 把握逻辑要义考向一 同一律【典例1】 (2024·浙江1月选考,23)小马长大了,帮妈妈去商店买东西,路上遇到了一条河。小马做出的如下推理中,违背“同一律”的是 ( )A典例研析解析 A中前后意思表述不一致,犯了偷换论题的错误,违背了“同一律”,故选A。B、C、D不选。考向二 矛盾律【典例2】 (2023·广东卷,16)校运会跳高决赛中,1号、5号两位选手激烈竞逐,吸引了全场师生的目光。甲说:“5号肯定能打破学校跳高纪录。”乙说:“如果1号能破学校纪录,那么5号也能破纪录。”丙说:“我看好1号,但不觉得5号能破纪录。”丁说:“我觉得他俩都能破纪录。”结果证明,只有一人预测错误。由此推断( )A.只有1号选手打破纪录B.两位选手都没打破纪录C.只有5号选手打破纪录D.两位选手都打破了纪录D解析 只有1号选手打破纪录,那么甲、乙、丁都判断错误,而只有一人预测错误,A不符合题意。两位选手都没打破纪录,那么甲、丙、丁都判断错误,而只有一人预测错误,B不符合题意。只有5号选手打破纪录,那么丙、丁都判断错误,而只有一人预测错误,C不符合题意。两位选手都打破了纪录,只有丙判断错误,D符合题意。命题感悟本部分内容通常依托生活中的具体实例,考查逻辑思维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辨析常见的逻辑错误。 多维贯通1.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规律 名称 要求 公式 适用 范围 特征 逻辑错误同一 律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保持自身同一性 A是A 概念或判断 确定性(自身同一) “偷换概念”或“偷换论题”矛盾 律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论断不能同真 A不是 非A 矛盾判断和反对判断 一致性(“A”和“非A”不能同真,必有一假) “自相矛盾”排中 律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论断不能同假 A或者 非A 矛盾判断 明确性(“A”和“非A”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两不可”2.不同条件下同词不同义未必违背同一律条件 案例 结论同一 思维 过程 人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张三是人,所以张三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 两个“人”含义不同,偷换或混淆了概念尼泊尔60%以上的男人抽烟,30%以上的女人抽烟,因此,尼泊尔是世界上抽烟人数最多的国家 比重高不等于绝对人数多,犯了转移或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在不同 条件下 有同学说:阿房宫勾心斗角,巧妙。小H整天勾心斗角,险恶 不是同一思维过程,不违背同一律3.不同条件下肯定相互矛盾的论断未必违背矛盾律条件 案例 结论同一 思维 过程 有一块空地可以种庄稼,甲、乙两人讨论这块地该种什么庄稼好。甲一会儿说应该种玉米,一会儿又说不应该种玉米。针对甲的说法,乙说:“你的两种意见,我都不同意。” 甲同时肯定具有矛盾关系的结论,违背了矛盾律;乙同时否定了具有矛盾关系的结论,违背了排中律有一块空地可以种庄稼,丙、丁两人讨论这块地该种什么庄稼好。丙一会儿说不应种玉米,一会儿又说不该种花生。针对丙的说法,丁说:“你的两种意见,我都不同意。” 丙丁否认的是不具有矛盾关系的结论,没有任何逻辑错误在不同条件下 对于村西耕地,甲认为不能种玉米;对于村东耕地,却认为不能不种玉米 相矛盾的结论是对不同对象的认识同时否认,不违背矛盾律热点押题押题D以汪伦邀请诗人李白的书信为依托考查同一律1.汪伦为了邀请诗人李白,特书信一封:“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应邀前往,到了一看,哪里有十里桃花,不过是一个桃花潭,万家酒店也不过是一家姓万的酒店。小住几日,二人相谈甚欢,汪伦盛情款待,李白非常满意。临走时,李白写下了著名的《赠汪伦》这首诗。可见( )①人们可根据自身的需要构建事物之间的联系②汪伦巧妙“利用”同一律邀请到了诗人李白③“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是汪伦构建的主观联系④思维具有能动性,它成功帮助汪伦实现了预期的目的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 同一律是指人们在对客观事物进行思维时,每一思维都有其确定性,都必须保持同一。汪伦以桃花潭和一家姓万的酒店来分别对应“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故意偷换概念,巧妙“利用”同一律,让李白认为确实有十里地那么多的桃花、有一万多家的酒店,从而邀请到了诗人李白,这也说明思维具有能动性,它成功帮助汪伦实现了预期的目的,②④正确。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而不是根据自身的需要构建事物之间的联系,①错误。汪伦信中的“十里桃花”是一个桃花潭,万家酒店是一家姓万的酒店,本身都是客观存在的,并不是汪伦构建的主观联系,③排除。押题D依托具体情境考查矛盾律2.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于2024年2月24日农历正月十五进行猜灯谜活动,针对猜灯谜的结果有以下四种说法:①在场的4位同学都猜对了。②在场的2位同学没有猜对。③或者乙猜对了,或者丙猜对了。④甲猜对了,当且仅当丙没猜对。当以上说法只有一种说法为假时,将会出现多种两人不可能同时猜对的情况。现已知以上说法只有一种说法为假,在以下选项中将出现两人不可能同时猜对的是(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丁解析 根据矛盾律,①说法和②说法不能同真必有一假,而已知以上四种说法只有一种说法为假,由此可知③说法和④说法都为真,①说法和②说法中其中一真一假。假设①说法为真,则在场的4位同学甲、乙、丙、丁都猜对了,而因为④说法为真,根据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要求肯定前件肯定后件,所以甲猜对了,丙一定没猜对,而假设①说法为真时,在场的4位同学甲、乙、丙、丁都猜对了,所以自相矛盾,由此得出①说法不能为真,而①说法和②说法不能同真必有一假,故只能①说法为假、②说法为真:假设甲和乙同时猜对了,根据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要求肯定前件肯定后件,由④说法可以推出丙没有猜对,而②说法为真,有两个同学没猜对,由此推出还有丁没猜对,所以甲和乙可以同时猜对,A不符合题意。假设乙和丙同时猜对,根据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要求否定后件否定前件,由④说法可以推出甲没有猜对,而②说法为真,有两个同学没猜对,由此推出还有丁没猜对,所以乙和丙可以同时猜对,B不符合题意。假设丙和丁同时猜对,而②说法为真,有两个同学没猜对,由此推出甲和乙没有猜对,据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要求否定前件要否定后件,由④说法可以推出丙猜对了,所以丙和丁可以同时猜对,C不符合题意。假设甲和丁同时猜对,据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要求肯定后件要肯定前件,由④说法可以推出丙没猜对,而③为真,根据相容选言判断为真至少有一选言支真,所以推出乙猜对,故假设甲和丁同时猜对则出现甲、丁和乙三人猜对、丙一人没猜对,而②说法为真则有两个同学没猜对,所以甲和丁同时猜对的假设不成立,也就是说甲和丁不可能同时猜对,D符合题意。押题结合具体对话考查排中律3.某中学的四位老师对艺考毕业班学生的前景进行推测,他们特别关注班里的两名美术生甲和乙。赵老师说:“如果甲能考上××美院,乙也能考上××美院。”钱老师说:“依我看这两人都考不上××美院。”孙老师说:“不管乙能否考上××美院,甲考不上××美院。”李老师说:“我看乙考不上××美院,但甲能考上××美院。”高考的结果证明,四位老师中只有一人的推测成立。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则以下各项中也一定为真的是( )①李老师的推测不成立②孙老师的推测不成立③如果乙考不上××美院,则赵老师的推测成立④如果乙考上了××美院,则赵老师的推测成立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D解析 赵老师的话与李老师的话是矛盾的,因为赵老师的话的负命题的等值命题正好与李老师的话一致。根据排中律要求,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所以,唯一成立的推测必是赵老师和李老师两人的推测之中。因此,钱老师和孙老师的话都是假的。由钱老师的话假,可知:这两人有人能考上××美院。由孙老师的话假,可知甲能考上美院。由“甲能考上××美院”,并不能得到李老师的话一定成立,因为还不能确定“乙考不上××美院”是真的,因此①排除,②正确。“甲能考上美院”,在“乙考不上美院”的条件下,不能推断“赵老师的推测成立”,③排除。因为由“甲能考上××美院”,再加上“乙也能考上××美院”,此时赵老师的话“如果甲能考上××美院,乙也能考上××美院”就是真的,④正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主题1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学案(含答案).doc 主题1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练习(含解析).doc 主题1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