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在和睦家庭中长大 课件-2025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课 在和睦家庭中长大 课件-2025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资源简介

(共15张PPT)
第五课 在和睦家庭中长大
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法律与生活》
2024/12/24
巍峨高山,携手共攀
第五课教材分析
备考建议
以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教育、抚养、监护为背景,考查父母的权利和义务。以遗产继承为背景,考查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 和老龄化相联系的成年意定监护制度和遗赠扶养协议也是考查的一个内容。
课程要求
熟知监护、抚养、扶养、赡养、继承等民事关系。
第五课框架
一、家和万事兴(家庭法律制度)
1.父母对子女的义务与权利
义务 抚养 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子女,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有残疾的未成年人,更不得有溺婴、弃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
教育 应当让适龄子女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不得阻碍其入学或 迫使其中途退学、辍学
监护 职责 ①保护未成年子女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②保护未成年子女的财产利益。
③未成年子女造成他人损害的,父母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权利 ①教育和保护未成年子女既是父母的义务,也是父母的权利; ②父母有权对子女的行为进行必要的约束和引导,并对子女进行批评教育和合理惩戒 【注意】★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2.子女对父母的义务
⑴ 赡养父母,要求子女经济上供养父母、生活上照料父母、精神上慰藉父母,照顾父母的特殊需要;
⑵ 赡养父母,要求子女尊重、体贴父母,不干涉父母的婚姻自由,使父母幸福安度晚年。
子女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
生活上帮助年迈体衰的父母
关心父母精神上的需求,丰富其精神世界
抚养 赡养(扶助) 扶养
区别 定义 父母为未成年子女的生活、学习等提供物质条件,在生活上加以妥善照料 成年子女在经济上、生活上、精神上给予父母关心和照料 平辈人之间在物质上和生活上相互扶助
适用范围 适用于长辈对晚辈 适用于晚辈对长辈 适用于平辈之间
联系 ①都是法律规定的家庭成员间应履行的义务,不履行这些义务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②都是构建和睦家庭的条件 【比较】抚养、赡养与扶养
◇“广义扶养”指一定范围内亲属间相互供养和扶助的法定权利和义务,没有身份、辈分之分,是抚养、扶养、赡养的统称。
◇在民法典、刑法具体法律条文中使用“扶养”一词,采用广义的解释。
3.成年意定监护制度
⑴ 含义: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监护人在该成年人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履行监护职责的监护制度。
⑵ 特点
优点:成年意定监护制度可以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缺陷:容易限制老年人的自主决定权;
⑶ 建议:建议选择与老年人的财产没有利害关系的人担任监护人。
二、薪火相传有继承
1.继承与继承制度
继承:将自然人死亡后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依法转移给他人所有 被继承人:死者 继承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代与代之间爱的延续和传递,是代际传承的重要保障
遗产: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继承人:依法承受遗产的人 继承权:继承人享有的财产性权利(平等) 继承对象:遗产和被继承人未偿还的债务 债务清偿:继承人在继承的遗产范围内承担清偿责任,超过部分不负清偿责任,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除外 继承的要求:先将个人合法财产从家庭共有财产或者夫妻共同财产中析出,析产以后确定的被继承人的个人合法财产才是遗产。
【注意】死亡赔偿金不属于遗产
2.继承的类型(继承权的取得):
⑴法定继承: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称为法定继承,即基于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扶养关系获得继承权。(这是被继承人未立遗嘱或所立遗嘱无效时的继承)
⑵遗嘱继承:基于合法有效遗嘱的指定,称为遗嘱继承。遗嘱继承只能在法定继承人范围内指定继承人。(其法律效力优先于法定继承)
第一顺序 配偶、子女、父母;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
第二顺序 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3.法定继承的顺序和范围(亲属关系的亲疏确定)
【提示】
1.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
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2.代位继承: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辈血亲代位继承。
4.遗产的分配规则
①继承人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
②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协商同意可以不均等;
③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④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④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抚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协商处理继承问题的意义:有利于继承人的和睦团结和整个家庭的安宁幸福,也是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被收养的子女一般不继承生父母的遗产
养子女与其生父母间虽然有着血缘关系,但是从法律上讲,他们从与养父母之间确立合法收养关系时起,父母子女间就不存在抚养和赡养的义务以及继承权了。因此,一般情况下,养子女只能继承养父母的遗产,不能继承生父母的遗产。
2、被收养的子女对生父母扶养较多的,可适当分得遗产
5.遗嘱继承重意愿
范围和 顺序  遗嘱继承是在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内确定具体继承人及份额,其法律效力优先于法定继承 种类 ①遗嘱有自书遗嘱、代书遗嘱、打印遗嘱、录音录像遗嘱、口头遗嘱和公证遗嘱六种。②代书遗嘱、打印遗嘱、录音录像遗嘱、口头遗嘱须有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的见证人在场见证才能生效。③遗嘱人立有内容相抵触的前后数份遗嘱,以最后的遗嘱为准 遗嘱处 分财产 方式 遗赠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不属于继承) 都应当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遗嘱继承 在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内确定具体继承人及份额 遗赠 扶养 协议 ①内涵:自然人可以与继承人以外的组织或者个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按照协议,该组织或者个人承担该自然人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②目的:使孤寡老人的生活得到保障 意义 通过遗嘱处分财产,既是对遗嘱人意愿的尊重,又有助于减少继承人之间的分歧,有利于整个家庭的和睦 【注意】
1.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的见证人在场,且只能在情况紧急来不及订立其他遗嘱时才能使用,紧急情况解除后,遗嘱人能够用其他形式订立遗嘱的(不管有没有再去订立),先前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
2.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但若遗嘱继承人先于遗嘱人死亡的,遗嘱无效。按法定继承来处理。
【区分】遗嘱继承、遗赠、遗赠抚养协议、成年意定监护制度
◇遗嘱继承——是在法定继承人范围内指定继承人,其法律效力优先于法定继承。
◇遗赠——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国家、集体、组织,遗赠不属于继承。
◇遗赠抚养协议——继承人以外的人、组织(负责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书面形式)
◇成年意定监护——近亲属、其他人、组织(负有监护职责,书面形式)
优先顺序:遗赠扶养协议>遗嘱继承>遗赠>法定继承
即时演练
张某和李某系夫妻,育有二子(张甲和张乙)一女(张丙),张某、李某与张甲(残疾且失业)共同生活,2023年1月5日,张某过世,家人准备继承其遗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因张某未立遗嘱,李某可对法定继承的顺序和份额做出安排
②无论张某订立遗嘱还是遗赠,应当为张甲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③若对遗产分割有异议,张乙可以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
④若不满自己遗产份额,张丙可通过诉讼或仲裁方式解决争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祖国的未来属于下一代。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损害少年儿童权益、破坏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言行,要坚决防止和依法打击”。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应汇聚起保护未成年人的强大合力,更好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对上述情境分别予以评析。
情境一 妈妈:我们的孩子才5岁,教育孩子不能只是我一个人,你也有义务。 爸爸:我工作这么忙,哪有时间? 情境二 今天是我5岁生日,我把自己存的500元零花钱充值到了游戏账户。 情境三
我才初中毕业,刚满15岁,今天的快递实在是送不完了。
今天下班前必须送完,你还要在这儿干两年呢!
【答案】
情境一父母对未年子女有抚养和教育义务,父母只抚养不教育是违法的,妈妈教导孩子是积极履行自己法定义务的表现,爸爸以工作忙为由不教育孩子说明其没有履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
情境二中5岁的孩子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民法典第二十条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因此,5岁孩子的充值行为属于无效行为,其法定代理人可以要求平台退款。
情境三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应达到法定就业年龄,除特殊情况外,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情境三所涉快递公司雇用15岁的未成年人,且安排其从事高强度的工作,违反了劳动法规定,不利于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