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5.灰雀教学目标1.认识“宁、胸”等10个生字,会写“雀、郊”等13个字,会写“郊外、养病”等12个词语。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对话的语气。3.能找出体现列宁和小男孩喜爱灰雀的语句。教学重点1.1.认识“宁、胸”等10个生字,会写“雀、郊”等13个字,会写“郊外、养病”等12个词语。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对话的语气。能找出体现列宁和小男孩喜爱灰雀的语句。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宁、胸”等10个生字,会写“雀、郊”等13个字,会写“郊外、养病”等12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学1.看图片,你们知道这是什么鸟吗?找三位学生描述灰雀的样子,出示课题灰雀。指导书写:“雀”字的下边部分右边是四横。“雀”字是从描摹鸟的体形而造出的象形字。出示列宁照片,说说他是谁。请学生利用课前搜集的资料,谈谈自己对列宁的了解。2.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课件出示:列宁(1870—1924),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主义创始人,苏联共产党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主要缔造者,领导了俄国十月革命并当选为第一届苏维埃主席。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4.《灰雀》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有关列宁的故事,为了这只可爱的灰雀,列宁和男孩之间发生了一个怎样有趣的故事呢?让我们赶快走进课文,美美地去读一读吧。二、探疑精讲1.检查自读情况(1)出示会认字的生字卡片,指名读。(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3)课件出示词语。课件出示:列宁 胸脯 惹人喜爱 仰望 面包渣 或者 可惜 诚实①请同学当小老师领读。②重点指导“宁、仰、诚”都是后鼻音。③形近字区分:“仰”“或”在字形上分别容易和“迎、柳”“成”混淆,可让学生在词语中辨析字形,如“仰望——欢迎——柳枝”“或者——成功”。2.分类写字。(1)课件分类出示本课生字:课件出示:雀、养、谷、男、肯郊、粉、粒、冻、惜、诚或、者(2)仔细观察这些生字结构,你发现了什么?(3)指导书写。左窄右宽:粉、粒、冻、惜、诚左宽右窄:郊半包围结构:或、者(4)教师范写,重点指导左右结构的字“郊”,上下结构的字“男”和半包围结构的字“或”。学生练习书写。郊:“郊”中的“交”最后一笔由捺变成点,左右部分可以写得紧凑些。男:“男”字中“田”中间的一竖与“力”的一撇要分开,是两笔。或:第一笔横要短,稍向上斜,斜钩要舒展,最后一笔是右上角的点。养:羊字头的三横长短有变化,间距要均匀。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4.理解词义,并说一下你是怎么理解记忆的。课件出示:郊外:城市外面的地方。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可惜:值得惋惜。欢蹦乱跳:形容健康,活泼,生命力旺盛。诚实: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指好的思想行为);不虚假。同桌讨论后回答。生1:“婉转、诚实、自言自语”我是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的,比如:“婉转”,公园的小树林里小鸟的叫声就可以用“婉转”来形容;“诚实”,生活中经常用到,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自言自语”,我的同桌就经常自言自语。生2:我遇到不太理解的词语,经常请教字典这位老师。5.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6.指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1)找一找,画一画。这篇课文有好几个自然段的开头都有表示时间的词语,谁能找出来?(有一年冬天、一天、第二天)(2)填一填,梳理分段。①依据时间把课文分成三部分,想一想,在每一段时间里,发生了什么事?②课件出示填空。(引导学生概括每一部分的意思。)(3)总结课文内容。尝试把三个时间段的意思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桌交流,指名说。(4)小结:我们根据时间把课文分成了三个部分,读懂每个部分的意思,再把三个部分的意思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7.学习第一段(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读第1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2)汇报、交流、体会灰雀的“惹人喜爱”。课件出示: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3)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4.感受列宁对灰雀的喜爱。(1)列宁喜爱灰雀吗?你是从什么地方知道的?课件出示: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2)引导学生抓住“每次”“都要”“仰望”“经常”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每次”“都要”“仰望”“经常”体现了列宁对这三只灰雀喜爱的程度很深。列宁不仅欣赏灰雀的歌唱,还给它们带来了食物,进一步写出了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之情。)9.教师引读体现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引导学生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10.指导朗读。读出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之情。11.巧妙结尾,设置悬念:师: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下节课再继续学习。扩展延伸随堂练习五、布置作业板书设计25灰雀雀 郊 养 粉 粒 男或 者 冻 惜 肯 诚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