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押题卷)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押题卷(含答题卡和答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期末押题卷)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押题卷(含答题卡和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押题卷
(

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贴条形码区
考生禁填
: 缺考标记
违纪标记
以上标志由监考人员用
2B
铅笔
填涂
选择题填涂样例

正确填涂
错误填

[×] [√] [/]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

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

号,在规定位置贴好条形码。
2.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
0.5
mm

色签字笔答题,不得用铅笔或圆珠笔答题;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3.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注意事项
)答题卡
(
准考证号: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一、积累与运用。(33分)(第2~6题请用2B铅笔填涂) 1.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3分) 这学期,我们欣赏了xiōng yǒng péng pài( )的大海,游览了cuì sè yù liú( )的蒙古大草原,玩起了wēi fēng lǐn lǐn( )的竹节人,学会了quán shén guàn zhù( )地阅读……所有的人和景cuò zōng( )起来,像一首奇丽的小诗,又像一幅róu měi( )的画,装点着我们的2024年。2025年我们将怀揣梦想,继续前行。 2.(3分)[ A ] [ B ] [ C ] [ D ] 3.(3分)[ A ] [ B ] [ C ] [ D ] 4.(3分)[ A ] [ B ] [ C ] [ D ] 5.(3分)[ A ] [ B ] [ C ] [ D ] 6.(3分)[ A ] [ B ] [ C ] [ D ] 7.(7分)(1)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8.(8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性学习。(5分)(第1题请用2B铅笔填涂) 1.(2分)[ A ] [ B ] [ C ] [ D ] 2.(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37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11分) 1.(4分)(1)( ) (2)( ) (3)( ) (4)( ) 2.(2分)生 我 者 父 母 知 我 者 鲍 子 也 3.(2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非连续文本,完成练习。(11分)(第3题请用2B铅笔填涂) 1.(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分)[ A ] [ B ] [ C ] [ D ] 4.(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阅读,回答问题。(15分)(第5题请用2B铅笔填涂) 1.(2分)________________ 2.(2分)( ) ( ) 3.(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分)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5.(2分)[ A ] [ B ] [ C ] [ D ] 6.(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25分)绝密★启用前
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押题卷
【卷首语】亲爱的同学,如果这份试卷是海,相信你就是海中的鱼;如果这份试卷是船,相信你就是船上的帆。请放松你的心情,顺利地驶向成功的彼岸。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全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清楚。
3.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情境一:为了祝贺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圆满成功,实验小学进行了趣味知识大赛,主要考查内容为本学期学生所在的年级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现邀请你参加六年级组,一定要认真细心答题哟!
一、积累与运用。(33)
1.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3分)
这学期,我们欣赏了xiōng yǒng péng pài( )的大海,游览了cuì sè yù liú( )的蒙古大草原,玩起了wēi fēng lǐn lǐn( )的竹节人,学会了quán shén guàn zhù( )地阅读……所有的人和景cuò zōng( )起来,像一首绮丽的小诗,又像一幅róu měi( )的画,装点着我们的2024年。2025年我们将怀揣梦想,继续前行。
1.(3分)汹涌澎湃 翠色欲流 威风凛凛 全神贯注 错综 柔美
【解析】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涌、澎、湃、翠、凛、柔”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须注意。
2.下列音、形、义全对的一项是( )。(3分)
A.狞笑(nìng) 余音绕粱 忐忑不安(心神不定)
B.排闼(tà) 张冠李戴 居高临下(从高处往下看)
C.菜畦(jí) 热血费腾 爱不释手(放下)
D.眼眶(kuàng) 自做自受 化为乌有(乌鸦)
2.(3分)B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字形和字义。A.狞笑(nìng)——níng,余音绕粱——余音绕梁;C.菜畦(jí)——qí,热血费腾——热血沸腾;D.自做自受——自作自受,化为乌有(乌鸦)——虚幻;不存在。故选B。
3.下列与“艺术”有关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这家新开的餐厅看上去古色古香,颇有韵味。
B.她的歌声略显刺耳,但余音绕梁,挥之不去。
C.春水涨了,仿佛在山间轻歌曼舞、浅斟低唱。
D.毛主席的书法苍劲有力,真有笔走龙蛇之势。
3.(3分)B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的理解与运用。B.余音绕梁: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形容刺耳的歌声不恰当。故选B。
4.将下列四个句子恰当地填入句段横线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______________,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急湍;______________,你尽可凝神闭目,倾听莺歌燕语,春水潺潺;______________,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夏荷的清爽;______________,你尽可自品自娱,把玩深尝,齿颊留香。
①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草园 ②文学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
③文学是一幅一惊高远的中国画 ④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
A.①③④② B.④③②① C.③④①② D.②①③④
4.(3分)C
【解析】本题考查了句子的补充。补充句子词和词组按一定的规律组合在一起,成为能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话,这就是句子。为了把意思表达完整,句子必须具备一些基本成分,基本成分齐全的句子,叫作完整句。结合句子“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激湍”可以想到这是欣赏画面的景色,可填入“文学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结合“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语,春水潺潺”,这是写听到的,故填入“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结合“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夏荷的清爽”,这是写闻到的花香,故填入“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结合“自品自娱,把玩深尝,齿颊留香”,写品尝的内容,故可填入“文学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故选C。
5.王林围绕“忙碌的早晨”这个题目选的材料,不适合用来表达中心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妈妈每天从闹钟一响开始,就争分夺秒地洗漱、洗衣服、做早餐。
B.邻居王爷爷一早就起床了,在晨光熹微中牵着狗散步,十分惬意。
C.公交车司机早早上班,八点钟不到就跑了一个来回了。
D.大早上,菜市场里的人群熙熙攘攘,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
5.(3分)B
【解析】本题考查根据中心选择材料。A.妈妈从早上开始洗漱、洗衣服、做早餐,这体现了一个忙碌的早晨,符合“忙碌的早晨”的题目需求;B.“牵着狗散步”是悠闲的行为,与“忙碌”一词不符,因此不适合用来表达中心意思;C.公交车司机已经早早上班且快速完成了一个来回,显示出工作的繁忙,贴合“忙碌的早晨”的主题;D.描述的是菜市场人群的熙攘和讨价还价的热闹场景,反映了早市的繁忙景象,也符合“忙碌的早晨”的主题。故选B。
6.以下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唐代书法家柳公权的楷书点画棱角分明,骨力遒劲,被称为“柳骨”。
B.“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正确的断句是“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C.课文《月光曲》既写了盲姑娘兄妹在贝多芬弹琴时听到的,又写了他们联想到的,表现出这首曲子的美妙。
D.第三单元我们学习了“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其中,与阅读任务相关的内容应该仔细读,必要时要多读几遍。有的段落和阅读任务关系不大,就不需要细读。
6.(3分)B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诗句停顿,课文内容理解,阅读策回复。B.“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出自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意思是:天边的星辰稀稀疏疏,山前滴滴答答雨声不断。“七八个星”是偏正短语,“天外”是地点状语,不可断开;“两三点雨”是偏正短语,“山前”是地点状语,不可断开。正确的断句应为: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故选B。
7.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花、一草、一树、一石皆是中华文化,让我们一起去探寻中华文化,感受其无穷的魅力吧!(7分)
(1)中华文化之美蕴含在古诗词中:那一轮月,是中华文化。“野旷天低树,____________”,此月是孟浩然客居异乡的孤寂、愁闷:“____________,清风半夜鸣蝉”,此月是辛弃疾月夜聆听蝉鸣的悠然神往。
(2)那一汪水,是中华文化。“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那水是红军战士的乐观无畏;“____________,两山排闼送青来”,那水是一番生机勃勃、清净幽雅的景象:“______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那水是乘风破浪、一往无前的气势。
(3)那些可爱的人,他们的英雄事迹是激励中华民族奋斗不息的原动力。你看,那是民族战士鲁迅“____________,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的呐喊疾呼;那是革命烈士邱少云身上的____________革命精神:那是用15年时间在晋西北沙漠创造了一块绿洲的山野老农____________的精神。
(4)那音律和书法之美,美在伯牙“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声中;美在柳公权用笔________,点画________,结构________的楷书,美在他的楷书代表作之一__________。
7.(7分)(1)江清月近人 明月别枝惊鹊 (2)万水千山只等闲 一水护田将绿绕 九曲黄河万里沙 (3)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 意志顽强、严守纪律、顾全大局 坚持不懈、默默奉献 (4)巍巍乎若太山 汤汤乎若流水 方圆并施 棱角分明 精妙 玄秘塔碑
【解析】本题考查诗词名句默写及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书写时注意“清”“鹊”的正确写法。(2)书写时注意“等”“绿”“绕”“黄”的正确写法。(3)《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课文记叙了邱少云从隐蔽潜伏到在烈火中壮烈牺牲的经过,赞颂了邱少云为了战友的安全,为了战斗的胜利,自觉严格遵守纪律而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青山不老》讲述了一位老人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条件下,坚持植树造林,用自己的双手绿化了家乡的沟沟坎坎,创造了一片绿洲。赞扬了老人不畏艰难、执着奉献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尊重。书写时注意“魂”“得”的正确写法。(4)《伯牙绝弦》,也叫作伯牙鼓琴。是讲述知音难求的一个故事,伯牙与钟子期锺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锺子期善于欣赏。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形容“伯牙的琴声”可用“巍巍乎若太山 汤汤乎若流水”。柳公权书法特点:以瘦劲著称,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构严谨,代表作《玄秘塔碑》和《神策军碑》。书写时注意“等”的正确写法。
8.按要求写句子。(8分)
(1)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改成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竹节人》一文中,同学们、老师们玩竹节人时入迷的样子你还记得吗?请你仿照课文中的描写,写一写同学看书入迷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下面的词语,你想到了什么?选择一个词语,把你想到的用一两句话写下来。
五彩的童年 冬日的早晨 饱经风霜的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下面几个字中选择一个字,仿照例句写一写。
忙 悔 盼
(例)甜:我的作文在校刊上刊登了,老师表扬了我,我的心里甜丝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8分)(1)贝多芬说,不,他是来弹一首曲子给那位姑娘听的。
(2)他看书很痴迷。一会呵呵傻笑,一会又眼神凝重。我站在他身后五分钟了他还没有察觉。
(3)饱经风霜的脸:这是一张饱经风霜的脸,脸上满是沟壑纵横的皱纹,仿佛岁月用刀在他脸上刻过一样。他微微下陷的眼窝里,一双深褐色的眼眸,悄悄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但是整张脸又是那么坚毅和沉着,经历过了那么多磨难和困苦,他仍对生活充满了乐观,充满了信心。
(4)忙:妈妈从下班回来一直忙,一会儿择菜,一会儿擦地,一会儿洗衣服。
【解析】本题考查了句子的改写、句子仿写、情景写话。(1)本题主要考查改为转述句。只改变引语部分,提示语不变;标点符号要作相应改变,即把冒号、前引号变成逗号,后引号删除;直接引语改成第三人称转述,本句把“我”改为“他”,冒号、双引号去掉,改为逗号,“这”改为“那”。急:贝多芬说,不,他是来弹一首曲子给那位姑娘听的。(2)本题考查情景写话。要围绕“入迷”写出具体的样子,写同学看书入迷的样子。如:同桌低着头,目不转睛地盯着手中的课外书,不管谁叫他,他都没有反应。(3)本题考查情景写话。要围绕选定的词语,用具体的描写来表现。如:五彩的童年:童年是什么?是春天的花,是夏日的云,是秋天的果,是冬天的雪……总之,童年是五彩缤纷的,是无忧无虑的,是幸福美好的。(4)本题考查句子仿写。先选定词语,再用具体的情景、动作来描写,如:盼:我们盼望着开学那一天的到来,简直望眼欲穿。
情境二:2024年10月,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学校组织了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二、综合性学习。(5分)
1.下面哪些内容可以作为本次演讲的素材?( )(多选)(2分)
A.《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 B.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庆祝活动。
C.钟南山院士:抗“疫”逆行者。 D.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2.下面是六(1)班的两位同学演讲时的表现,你想对谁提什么建议呢?(3分)
乐乐:演讲稿没有说服力,演讲时低着头,说话结结巴巴,声音特别小。
小宇:讲得很好,但面无表情,从头到尾没有优美动人的手势,只是讲完的时候,有一个右手握拳、表示“加油”的动作。
我想给_______提建议,我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分)ABCD
2.(3分)乐乐 首先要写好演讲稿。演讲时,要抬起头,态度自然大方,语气、语调适当。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演讲素材的辨析。本次主题演讲比赛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A.《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这是关于国家的国歌,可以作为演讲的素材。B.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庆祝活动,这是关于共产党成立的庆祝活动,可以作为演讲的素材。C.钟南山院士是最美抗“疫”逆行者,热爱着人民、热爱着祖国,可以作为本次演讲比赛的素材。D.清代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意思是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这句话也可以作为本次演讲比赛的素材。故选ABCD。(2)本题为开放式题。根据两位同学演讲时的表现,选其中的一个给予合适的建议即可。一、我想对乐乐提两点建议:①演讲稿要引经据典,有说服力;②演讲时要声音洪亮,挺胸抬头,面带表情,说话不能结结巴巴。二、我想对小宇提建议:小宇,如果你能在演讲的过程中表情丰富些,再加入一些动作,你的演讲会更精彩。
三、阅读理解。(37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11分)
(甲)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节选自《吕氏春秋·本味》)
(乙)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遇时。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节选自《列子·力命》)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4分)
(1)伯牙鼓琴( ) (2)汤汤乎若流水( )
(3)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 (4)吾尝三战三走( )
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一处)。(2分)
生 我 者 父 母 知 我 者 鲍 子 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1)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以上两个故事谈一谈你对“知音”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分)(1)弹 (2)水势大而急的样子 (3)曾经 (4)跑/逃跑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字词解释。(1)“伯牙鼓琴”的意思是伯牙擅长弹琴。因此,“鼓”的意思是弹。(2)“汤汤乎若流水”的意思是宛如一望无际的江河在我面前流动。因此,“汤汤”的意思是水势大而急的样子。(3)“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的意思是我当初贫困的时候,曾经和鲍叔经商。因此,“尝”的意思是曾经。(4)“吾尝三战三走”的意思是我曾多次作战,多次战败逃跑。因此,“走”的意思是逃跑。
2.(2分)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断句。文言文的断句可以根据句子的意思来判断。“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的意思是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啊!因此,这个句子中“生我者父母”和“知我者鲍子也”中画“/”。
3.(2分)(1)(伯牙)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2)鲍叔牙不认为我贪婪,他了解我生活贫困。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句子翻译。(1)复,在这里的意思是再,又。因此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是(伯牙)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2)为,在这里是认为的意思。贫,在这里是贫困的意思。因此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是鲍叔牙不认为我贪婪,他了解我生活贫困。
4.(3分)知音指理解自己的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伯牙弹琴,锺子期就能听出琴音的奇妙之处,正是钟子期锺子期的欣赏让伯牙的琴声有了价值。管仲和鲍叔牙做生意多分钱,鲍叔牙知道管仲生活负担重,需要用钱的地方多,能体谅他的难处。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哲理感悟。从甲文章中的“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中,可知锺子期能听懂伯牙琴音中的高妙之处;从乙文章中的“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遇时。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可知,鲍叔牙知道管仲生活负担重,需要用钱的地方多,能体谅他的难处。因此,知音是指理解自己的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
【参考译文】甲:伯牙擅长弹琴,锺子期擅长倾听琴声。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巍峨的泰山,锺子期听了赞叹道:“太好了!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宽广的江河,锺子期赞叹道:“好啊,宛如一望无际的江河在我面前流动!”无论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什么,锺子期都会清楚地道出他的心声。锺子期去世后,伯牙就此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他的知音了。于是,他坚决地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挑断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以便绝了自己对锺子期的思念。
乙:管仲说:“我当初贫困的时候,曾经和鲍叔经商,分财利时自己常常多拿一些,但鲍叔不认为我贪财,知道我生活贫困。我曾经为鲍叔办事,结果使他更加穷困,但鲍叔不认为我愚笨,知道时机有利和不利。我曾经多次做官,多次都被君主免职,但鲍叔不认为我没有才干,知道我没有遇到好时机。我曾多次作战,多次战败逃跑,但鲍叔不认为我胆小,知道我还有老母的缘故。公子纠失败,召忽为我而死,我被关在深牢中受屈辱,但鲍叔不认为我无耻,知道我不会为小节而羞,却会因为功名不曾显耀于天下而耻。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啊!”
(二)阅读非连续文本,完成练习。(11分)
节约水资源
材料一:“节水型社会”,指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扩大水资源利用效益基础上,从制度、政策、技术、机制等方面创新推动生产和生活方式变革,从而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城市的高质量发展。
材料二:下图是国家节水标志。国家节水标志由水滴、手拿和地球变形而成。绿色的圆形代表光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JS的变形,寓意为节水。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读完材料后,请你结合生活实际,为节约水资源设计一句宣传标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国家节水标志留白部分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水资源属于全人类,节约用水,需要我们每个人去努力。
B.每一滴水都是很珍贵的资源,我们要好好珍惜、利用。
C.标志中的“手”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象征水资源取之不尽。
D.其意思是“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寄寓着从“我”做起,共同参与节水的愿望。
4.晓林家里每月的用水量特别大,妈妈为此烦恼不已。你觉得晓林家应该如何节约用水呢?请提出两条可行的建议。(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分)提高效率,扩大效益,推动变革,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城市的高质量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材料内容的理解。材料一明确指出“节水型社会”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扩大效益的基础上,从多方面创新推动变革,进而实现资源循环和城市高质量发展,这就是其好处所在。故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好处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生产和生活方式变革,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城市高质量发展。
2.(2分)示例:节约水资源,就是保护人类的未来。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设计宣传标语。答案并不唯一,结合生活实际,宣传节约水资源,宣传标语要求简洁明了、富有感染力、突出主题且易于记忆,以便更好地传达信息和激发行动。例如:点滴之水,汇聚生命长河;节水之举,成就美好未来。
3.(3分)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材料内容的理解。C.材料一中明确提到“节水型社会”,说明水资源并非取之不尽,而是需要提高利用效率、厉行节约。材料二中国家节水标志的留白部分,手托起一滴水,寓意为节水,强调每一滴水的珍贵以及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从“我”做起共同参与节水,而不是象征水资源取之不尽。故选C。
4.(4分)①用淘米水洗菜、浇花。②清洗有些菜时不要开着水龙头冲着洗。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表达能力。答案并不唯一,写两条可行的节约用水的建议,言之有理即可。建议一:洗菜水冲厕所、拖地等,刷牙洗脸不用长流水,洗澡缩短时间,从细节处节约用水。建议二:在卫生间准备一个大桶,把每天洗脸、洗手的水收集起来,用于冲洗马桶。
(三)课外阅读,回答问题。(15分)
①在风雪弥漫的远方,一座山峰若隐若现地高耸在半空中,那里有我军的一个哨卡。十余名军人,正顶风冒雪,艰难地向山顶进发。路上是厚厚的雪,雪下是厚厚的冰,人走在上面,稍不留神,就会坠下悬崖。
②刚到任的将军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考察了辖区内所有的一线连队。今天,他要去的是一个海拔最高的哨卡,那里仅有四名战士驻守。
③早上,将军正在另一个哨卡的战士宿舍。屋外狂风怒吼,发出阵阵怵chù人的尖啸。雪花夹杂着小冰块击打着门扉,发出啪啪的声响。将军站起身,命令道:“走!”好几个人围上来,面有难色:“首长,路太险,天太坏,下次吧!”将军摆摆手,掀开厚厚的棉帘。从军二十几年的团长,走到他面前,几近请求地说:“太危险了——”“战士们更危险、走!”司令员拍拍团长的肩,打断了他的话。
④经过近三个小时的攀登,将军一行终于登上了海拔五千余米的哨卡。狂风更加肆虐,雪拍在脸上,像刀割般疼痛。
⑤风雪中,一名浑身是雪、眉毛上结着白霜的战士正在执勤。将军握住他的手,表示慰问。将军这才看到:这位战士又黑又瘦,显得憔悴甚至苍老。“当兵几年了?”“五年。”“一直在这儿?”“不,以前在三千米,前年来的。”
⑥将军的目光严厉起来。他转过身来,盯着团长:“不是有高海拔执勤年限规定吗?他这么长时间,为什么?”团长嗫嚅着,盯了哨兵一眼。将军显然生气了:“你就这样带兵?”团长轻声说道:“这儿是艰苦,可总得——”“假如是你的亲人。你会怎样?”
⑦哨兵张了张嘴,似要说话。团长瞄了他一眼,哨兵立刻合上嘴。这时,一个士兵悄声对将军说:“他是团长的——弟弟——”
⑧将军惊愕地注视着团长,又回头看了看持枪的战士。突然,他双脚一碰,立正,向团长,向他弟弟,向所有军人,行了一个军礼。所有人都立正,向将军行了一个军礼,他们的眼中都闪着泪花。
⑨风雪中,一群军人伫立在高高的山峰上,犹如一座群雕。远远望去,他们与群山融为一体,支撑在天地之间。
1.给文章加上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_。(2分)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补充在下列括号中。(2分)
( )——执意上山——( )——致敬军人
3.第③自然中“怵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
4.文章多次进行环境描写,从这些句子可以看出哨卡________________,更突出了战士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2分)
5.从画“____”的句子,可以看出将军是个怎样的人?( )(多选)(2分)
A.严厉固执 B.关心士兵 C.一意孤行 D.外刚内柔
6.第⑦自然段中“团长瞄了他一眼,哨兵立刻合上嘴。”这一“瞄”,无声似有声,团长是在用眼神告诉哨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7.文章最后才点明团长和哨兵之间的关系,请结合文章说说这样写的好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分)示例:风雪中的坚守
【解析】本题考查拟定标题的能力。文章主要讲述了将军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亲自前往海拔最高的哨卡慰问战士,并发现了团长让自己的弟弟长期在艰苦的高海拔哨卡执勤的事情。将军对此表示了敬意,并向所有军人行了军礼,展现了军人的崇高精神和无私奉献。结合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拟定题目即可,如:《雪域高原上的军礼》《哨卡》等。
2.(2分)将军赴哨 发现真相
【解析】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与概括。从第②自然段“刚到任的将军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考察了辖区内所有的一线连队。今天,他要去的是一个海拔最高的哨卡,那里仅有四名战士驻守。”“首长,路太险,天太坏,下次吧!”第③自然段“战士们更危险、走!”可知,将军决定去海拔最高的哨卡慰问战士,故概括为“将军赴哨”;从第⑦自然段“哨兵张了张嘴,似要说话。团长瞄了他一眼,哨兵立刻合上嘴。这时,一个士兵悄声对将军说”“他是团长的——弟弟——”可知,在哨卡,将军发现了团长让自己的弟弟长期在艰苦的高海拔哨卡执勤的事情,故概括为“发现真相”。故可以将故事情节概括为:“将军赴哨——执意上山——发现真相——致敬军人”。
3.(2分)文中指的是屋外狂风怒吼吓人,让人害怕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解释能力。从第③自然段“屋外狂风怒吼,发出阵阵怵人的尖啸。”可知,文中“怵人”一词用于形容屋外狂风怒吼、发出阵阵令人感到恐惧或害怕的声音。这里的“怵”字有“恐惧、害怕”的意思,因此“怵人”可以理解为“令人害怕”或“使人恐惧”。
4.(2分)环境恶劣,条件艰苦 为国戍边,坚守岗位,无私奉献
【解析】本题考查对环境描写的掌握以及人物形象的分析。从第①自然段“在风雪弥漫的远方,一座山峰若隐若现地高耸在半空中,那里有我军的一个哨卡。十余名军人,正顶风冒雪,艰难地向山顶进发。路上是厚厚的雪,雪下是厚厚的冰,人走在上面,稍不留神,就会坠下悬崖。”可知,哨卡位于海拔五千余米的高山上,风雪交加,狂风肆虐,雪拍在脸上像刀割般疼痛,这些描写都凸显了哨卡环境的艰苦和险恶;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战士们依然坚守岗位,执行着艰巨的执勤任务。他们顶风冒雪,艰难地向山顶进发,稍不留神就可能坠下悬崖。这种无畏的精神和坚忍的意志,正是战士们形象的体现。文章通过对风雪交加、雪厚冰滑、气温极低的环境描写,表现出哨卡环境的恶劣,展现了战士们在如此恶劣条件下坚持执勤的坚韧和无畏形象,体现了他们的奉献精神和不畏艰难的品格。
5.(2分)BD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从第③段画线句子“将军站起身,命令道:‘走!’” 可以看出将军的决断和果断,但不足以直接判断其性格特征。“战士们更危险,走!” 这句话中,将军明确表达了战士们处于更危险的环境,而他依然决定前行,这体现了他对战士们处境的深刻理解和关心。结合第⑥段画线句子“他转过身来,盯着团长:‘不是有高海拔执勤年限规定吗?他这么长时间,为什么?’”这句话中,将军对团长提出了严厉的质问,表明他对军队的规定非常重视,对不符合规定的情况持有不满和质疑的态度。“假如是你的亲人,你会怎样?”这句话进一步体现了将军对士兵的深切关怀,他试图从团长的角度去理解士兵的辛苦和不易。综上所述可知,将军是一位关心士兵且外刚内柔的人。故选BD。
6.(2分)不要说话或不用解释。
【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从第⑦自然段“他是团长的——弟弟——”可知,团长的“瞄”是一个无声的动作,但仿佛有着千言万语,它传递了一种强烈的暗示或警告给哨兵。将军正在询问团长关于哨兵长期在高海拔哨卡执勤的情况,并对此表示了不满和质疑。团长显然知道哨兵是自己的弟弟,而哨兵可能也想要为自己辩解或说明情况。然而,在团长的眼神示意下,哨兵立刻选择了沉默。并且团长在用眼神告诉哨兵:现在要保持沉默,不要说话。因此,“瞄”传递的信息是让弟弟沉默和尊重纪律。
7.(3分)文末点明人物关系,让读者感受到强烈的感情冲击。团长让自己的家人和自己一样,长期处于艰苦环境中保家卫国。这样写让读者对边防战士肃然起敬,怀以崇高的敬意。
【解析】本题考查对写法的理解。文章通过讲述将军慰问哨卡、发现真相并致敬军人的故事,展现了军人的崇高精神和无私奉献。而最后揭示团长和哨兵之间的关系,则进一步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即军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仅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还要有相互扶持、共同担当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军队战斗力的源泉,也是国家安全的保障。这种写作手法称为“伏笔”或“悬念”,作者通过前文的铺垫让读者产生好奇和思索,最后揭晓人物关系,不仅让情节更为完整,也使得人物形象更为饱满和立体。这种结构便于突出团长的无私与哨兵的奉献精神,同时赋予文章更强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四、写作。(任选一题)(25分)
1.玩,是获取知识、增长才干、丰富情感的钥匙。赛场体育竞技,乐在其中;田间种植采摘,劳动最有滋味;探索科技馆,走访博物馆……玩中有学问,玩中有智慧,玩中有成长。你会玩吗?请以“我会玩”为题,围绕中心意思写一篇作文。
2.生活需要美好的憧憬,需要亲人的陪伴,需要努力坚持的信念。你觉得生活因什么而美好?请以“生活需要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注意: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运用积累的有新鲜感的词语把内容写具体,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要求:①先拟提纲,再写作文。②内容具体,感情真实。③语句通顺,分段叙述。④不少于400字。
例文1:
我会玩
小昆虫,小动物是我的最爱,平时没事的时候,我喜欢和他们玩,这不我又要和蚱蜢玩了。可别小看了这玩,这玩可以增长知识呢!
你知道蚱蜢长得怎么样吗?你知道蚱蜢吃些什么吗?你知道怎样捕捉蚱蜢吗?哈哈,我知道!而且是我在“玩”的过程中逐渐了解了蚱蜢。
平时,我对昆虫很感兴趣,也喜欢收集介绍这方面的书。
去年的国庆节,我们一家人来到了位于太仓市的艳阳山庄度假。那里优越的自然条件深深地吸引了我,“花、草、虫”生活得多么和谐、自在呀!“我们捉蚱蜢去吧!这里一定有许多欢蹦乱跳的蚱蜢!”刚到目的地,哥哥就指着一片杂草丛生的草地对我说。我一听,有自己喜欢的蚱蜢,立刻放好行李,跟着哥哥扑向那片郁郁葱葱的野草地。
哥哥说得果真没错——我们刚走进去,一些受到惊吓的蚱蜢立刻连蹦带跳地飞开了,吓得我抱头鼠窜。哥哥连忙拉住我说:“别怕,有我在!”在哥哥的保护下,我又兴致勃勃地钻进了草丛。但我一时却看不清蚱蜢。原来,蚱蜢为了保护自己,身上的颜色和青草很接近,长得宛如一片对折的小树叶。刚开始,我怎么也捉不住这些机灵的蚱蜢,我向哥哥求助,哥哥一边做着示范一边对我说:“弟弟,你看,像我一样——看准了以后,把两个手并起来,像一个倒扣的碗,一下子罩下去。动作一定要快!”我按照哥哥的方法去做果然有效,不一会儿就逮到了好几只。我自己也“发明”了一种新方法:当蚱蜢落在树叶上休息时,你悄悄地走过去,看准了,快速捏住它的翅膀,可谓是手到擒来。
回家了,可我的“玩”兴未尽。就把几只蚱蜢放在瓶中带回了家。我又对其进行了仔细观察,并通过上网知道蚱蜢是益虫,专吃蚊子,一只蚱蜢每天最多可以消灭掉10多只蚊子。它就是靠着两支修长的翅膀和三对有力的大腿捕捉蚊子的。于是,我赶紧把这几只蚱蜢——人类的朋友,放进了小区院子的花草中……这样,我们既玩得开心,又获得了知识,我只想说:会玩,才好!
例文2:
生活需要掌声
一个好的演讲能够获得雷鸣般的掌声,但掌声并不只代表赞赏,掌声还给人以鼓励。
刚刚进入六年级时,在课堂上我很少举手发言。但我们班每节语文课前都有一个课前演讲,这使我很担心:万一说不好,同学和老师会怎样看我呢?演讲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我忙着开始准备名人名言,组织材料和编写文稿。
终于到我演讲的那天,我从早自习开始就不停地看稿子,希望读的时候不会结巴。第三节课是语文课,第二节课下课时,我将名言抄在黑板上。手中紧紧握着发言稿,眼睛紧紧盯着上面的字,生怕抄错。放下粉笔时,我才发现手心已经出汗。
上课铃终于响了,班长叫过起立后,我走到了讲台前,心里一直告诉自己:镇静,你行的。但我突然感到耳根一阵发烫,显然我的脸红了。“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是……”我开了腔,读着稿子。我不敢抬头看坐在下面的同学,但心里感觉一下轻松了许多。“……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抬起头,“啪,啪,啪”下面响起了几声掌声,随后更多的人鼓起掌来。我如释重负。虽然鼓掌声音不大,也不整齐,但我仍感到很高兴。
也许那次掌声代表的不是赞许,但那次掌声给了我鼓励,让我对自己有了信心。大家也一定会有同样的感受吧。那么,请不要吝啬你的掌声,把它献给所需要的人。“我来到这舞台,听到掌声响起来,我的眼泪禁不住流下来……”一首歌这样唱道,让我们用掌声去感染每一个身边的人,它会使你受益匪浅。
【解析】本题考查书面表达。1.该作文是一篇命题作文。题目为“我会玩”,里面的关键词语是“玩”,这里的“玩”可以获得知识,收获智慧,熏陶性格等,玩中有学问玩中有智慧。这个玩不同于一般的玩,要写出玩中的深意,玩中的智慧,玩中的情趣。这里的“玩”,打破了人们平常眼中的玩,不是低俗的,无情趣的玩,是开动脑筋的,有探索意义的玩。写作时要注意。构思时,要注意思考:怎样的玩才是好的?如进行探险,写观察日记,进行科学实践,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都可以。写作思路:开头:开篇点题,我会玩,玩什么?中间:以一件事情来说明,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注意使用语言、动作、心理和神态描写,把具体的过程写生动,形象。结尾:点明中心,抒发情感。2.一、审题本题为半命题作文,“生活需要_______”为题写的一件事,把题目补充完整,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并把事情的经过和当时的感受写出来。二、立意所写内容应选择一件难忘的事,一种深刻的体验,或高兴,或激动,或愤怒,或后悔,或害怕,或悲伤……回顾自己的这个学期的历程,你是否经历过这样的场景,选择一个印象深刻或最想表达地去写。三、构思写作的时候以第一人称展开叙述,叙述时突出题眼“生活需要 ”接着可以采用开篇点题的写作手法,也可以采用文末点明中心的写法,不管是什么写作方法,都要能从所记叙的事件中得到启示或者有所收获,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最后适当运用各种人物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为文章添姿增色。开头:简要交代生活需要的是什么,引出下文。中间:要选择你经历的、印象深刻的事情进行描写。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描写,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将事情写完整。结尾:首尾呼应,抒发情感。绝密★启用前
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押题卷
【卷首语】亲爱的同学,如果这份试卷是海,相信你就是海中的鱼;如果这份试卷是船,相信你就是船上的帆。请放松你的心情,顺利地驶向成功的彼岸。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全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清楚。
3.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情境一:为了祝贺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圆满成功,实验小学进行了趣味知识大赛,主要考查内容为本学期学生所在的年级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现邀请你参加六年级组,一定要认真细心答题哟!
一、积累与运用。(33)
1.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3分)
这学期,我们欣赏了xiōng yǒng péng pài( )的大海,游览了cuì sè yù liú( )的蒙古大草原,玩起了wēi fēng lǐn lǐn( )的竹节人,学会了quán shén guàn zhù( )地阅读……所有的人和景cuò zōng( )起来,像一首绮丽的小诗,又像一幅róu měi( )的画,装点着我们的2024年。2025年我们将怀揣梦想,继续前行。
2.下列音、形、义全对的一项是( )。(3分)
A.狞笑(nìng) 余音绕粱 忐忑不安(心神不定)
B.排闼(tà) 张冠李戴 居高临下(从高处往下看)
C.菜畦(jí) 热血费腾 爱不释手(放下)
D.眼眶(kuàng) 自做自受 化为乌有(乌鸦)
3.下列与“艺术”有关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这家新开的餐厅看上去古色古香,颇有韵味。
B.她的歌声略显刺耳,但余音绕梁,挥之不去。
C.春水涨了,仿佛在山间轻歌曼舞、浅斟低唱。
D.毛主席的书法苍劲有力,真有笔走龙蛇之势。
4.将下列四个句子恰当地填入句段横线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______________,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急湍;______________,你尽可凝神闭目,倾听莺歌燕语,春水潺潺;______________,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夏荷的清爽;______________,你尽可自品自娱,把玩深尝,齿颊留香。
①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草园 ②文学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
③文学是一幅一惊高远的中国画 ④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
A.①③④② B.④③②① C.③④①② D.②①③④
5.王林围绕“忙碌的早晨”这个题目选的材料,不适合用来表达中心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妈妈每天从闹钟一响开始,就争分夺秒地洗漱、洗衣服、做早餐。
B.邻居王爷爷一早就起床了,在晨光熹微中牵着狗散步,十分惬意。
C.公交车司机早早上班,八点钟不到就跑了一个来回了。
D.大早上,菜市场里的人群熙熙攘攘,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
6.以下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唐代书法家柳公权的楷书点画棱角分明,骨力遒劲,被称为“柳骨”。
B.“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正确的断句是“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C.课文《月光曲》既写了盲姑娘兄妹在贝多芬弹琴时听到的,又写了他们联想到的,表现出这首曲子的美妙。
D.第三单元我们学习了“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其中,与阅读任务相关的内容应该仔细读,必要时要多读几遍。有的段落和阅读任务关系不大,就不需要细读。
7.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花、一草、一树、一石皆是中华文化,让我们一起去探寻中华文化,感受其无穷的魅力吧!(7分)
(1)中华文化之美蕴含在古诗词中:那一轮月,是中华文化。“野旷天低树,____________”,此月是孟浩然客居异乡的孤寂、愁闷:“____________,清风半夜鸣蝉”,此月是辛弃疾月夜聆听蝉鸣的悠然神往。
(2)那一汪水,是中华文化。“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那水是红军战士的乐观无畏;“____________,两山排闼送青来”,那水是一番生机勃勃、清净幽雅的景象:“______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那水是乘风破浪、一往无前的气势。
(3)那些可爱的人,他们的英雄事迹是激励中华民族奋斗不息的原动力。你看,那是民族战士鲁迅“____________,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的呐喊疾呼;那是革命烈士邱少云身上的____________革命精神:那是用15年时间在晋西北沙漠创造了一块绿洲的山野老农____________的精神。
(4)那音律和书法之美,美在伯牙“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声中;美在柳公权用笔________,点画________,结构_______的楷书,美在他的楷书代表作之一__________。
8.按要求写句子。(8分)
(1)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改成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竹节人》一文中,同学们、老师们玩竹节人时入迷的样子你还记得吗?请你仿照课文中的描写,写一写同学看书入迷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下面的词语,你想到了什么?选择一个词语,把你想到的用一两句话写下来。
五彩的童年 冬日的早晨 饱经风霜的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下面几个字中选择一个字,仿照例句写一写。
忙 悔 盼
(例)甜:我的作文在校刊上刊登了,老师表扬了我,我的心里甜丝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境二:2024年10月,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学校组织了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二、综合性学习。(5分)
1.下面哪些内容可以作为本次演讲的素材?( )(多选)(2分)
A.《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 B.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庆祝活动。
C.钟南山院士:抗“疫”逆行者。 D.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2.下面是六(1)班的两位同学演讲时的表现,你想对谁提什么建议呢?(3分)
乐乐:演讲稿没有说服力,演讲时低着头,说话结结巴巴,声音特别小。
小宇:讲得很好,但面无表情,从头到尾没有优美动人的手势,只是讲完的时候,有一个右手握拳、表示“加油”的动作。
我想给_______提建议,我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37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11分)
(甲)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节选自《吕氏春秋·本味》)
(乙)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遇时。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节选自《列子·力命》)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4分)
(1)伯牙鼓琴( ) (2)汤汤乎若流水( )
(3)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 (4)吾尝三战三走( )
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一处)。(2分)
生 我 者 父 母 知 我 者 鲍 子 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1)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以上两个故事谈一谈你对“知音”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非连续文本,完成练习。(11分)
节约水资源
材料一:“节水型社会”,指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扩大水资源利用效益基础上,从制度、政策、技术、机制等方面创新推动生产和生活方式变革,从而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城市的高质量发展。
材料二:右图是国家节水标志。国家节水标志由水滴、手拿和地球变形而成。绿色的圆形代表光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JS的变形,寓意为节水。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读完材料后,请你结合生活实际,为节约水资源设计一句宣传标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国家节水标志留白部分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水资源属于全人类,节约用水,需要我们每个人去努力。
B.每一滴水都是很珍贵的资源,我们要好好珍惜、利用。
C.标志中的“手”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象征水资源取之不尽。
D.其意思是“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寄寓着从“我”做起,共同参与节水的愿望。
4.晓林家里每月的用水量特别大,妈妈为此烦恼不已。你觉得晓林家应该如何节约用水呢?请提出两条可行的建议。(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阅读,回答问题。(15分)
①在风雪弥漫的远方,一座山峰若隐若现地高耸在半空中,那里有我军的一个哨卡。十余名军人,正顶风冒雪,艰难地向山顶进发。路上是厚厚的雪,雪下是厚厚的冰,人走在上面,稍不留神,就会坠下悬崖。
②刚到任的将军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考察了辖区内所有的一线连队。今天,他要去的是一个海拔最高的哨卡,那里仅有四名战士驻守。
③早上,将军正在另一个哨卡的战士宿舍。屋外狂风怒吼,发出阵阵怵chù人的尖啸。雪花夹杂着小冰块击打着门扉,发出啪啪的声响。将军站起身,命令道:“走!”好几个人围上来,面有难色:“首长,路太险,天太坏,下次吧!”将军摆摆手,掀开厚厚的棉帘。从军二十几年的团长,走到他面前,几近请求地说:“太危险了——”“战士们更危险、走!”司令员拍拍团长的肩,打断了他的话。
④经过近三个小时的攀登,将军一行终于登上了海拔五千余米的哨卡。狂风更加肆虐,雪拍在脸上,像刀割般疼痛。
⑤风雪中,一名浑身是雪、眉毛上结着白霜的战士正在执勤。将军握住他的手,表示慰问。将军这才看到:这位战士又黑又瘦,显得憔悴甚至苍老。“当兵几年了?”“五年。”“一直在这儿?”“不,以前在三千米,前年来的。”
⑥将军的目光严厉起来。他转过身来,盯着团长:“不是有高海拔执勤年限规定吗?他这么长时间,为什么?”团长嗫嚅着,盯了哨兵一眼。将军显然生气了:“你就这样带兵?”团长轻声说道:“这儿是艰苦,可总得——”“假如是你的亲人。你会怎样?”
⑦哨兵张了张嘴,似要说话。团长瞄了他一眼,哨兵立刻合上嘴。这时,一个士兵悄声对将军说:“他是团长的——弟弟——”
⑧将军惊愕地注视着团长,又回头看了看持枪的战士。突然,他双脚一碰,立正,向团长,向他弟弟,向所有军人,行了一个军礼。所有人都立正,向将军行了一个军礼,他们的眼中都闪着泪花。
⑨风雪中,一群军人伫立在高高的山峰上,犹如一座群雕。远远望去,他们与群山融为一体,支撑在天地之间。
1.给文章加上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_。(2分)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补充在下列括号中。(2分)
( )——执意上山——( )——致敬军人
3.第③自然中“怵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
4.文章多次进行环境描写,从这些句子可以看出哨卡_______________,更突出了战士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2分)
5.从画“____”的句子,可以看出将军是个怎样的人?( )(多选)(2分)
A.严厉固执 B.关心士兵 C.一意孤行 D.外刚内柔
6.第⑦自然段中“团长瞄了他一眼,哨兵立刻合上嘴。”这一“瞄”,无声似有声,团长是在用眼神告诉哨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7.文章最后才点明团长和哨兵之间的关系,请结合文章说说这样写的好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任选一题)(25分)
1.玩,是获取知识、增长才干、丰富情感的钥匙。赛场体育竞技,乐在其中;田间种植采摘,劳动最有滋味;探索科技馆,走访博物馆……玩中有学问,玩中有智慧,玩中有成长。你会玩吗?请以“我会玩”为题,围绕中心意思写一篇作文。
2.生活需要美好的憧憬,需要亲人的陪伴,需要努力坚持的信念。你觉得生活因什么而美好?请以“生活需要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注意: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运用积累的有新鲜感的词语把内容写具体,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要求:①先拟提纲,再写作文。②内容具体,感情真实。③语句通顺,分段叙述。④不少于400字。
.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押题卷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3)
1.(3分)汹涌澎湃 翠色欲流 威风凛凛 全神贯注 错综 柔美
2.(3分)B
3.(3分)B
4.(3分)C
5.(3分)B
6.(3分)B
7.(7分)(1)江清月近人 明月别枝惊鹊
(2)万水千山只等闲 一水护田将绿绕 九曲黄河万里沙
(3)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 意志顽强、严守纪律、顾全大局 坚持不懈、默默奉献
(4)巍巍乎若太山 汤汤乎若流水 方圆并施 棱角分明 精妙 玄秘塔碑
8.(8分)(1)贝多芬说,不,他是来弹一首曲子给那位姑娘听的。
(2)他看书很痴迷。一会呵呵傻笑,一会又眼神凝重。我站在他身后五分钟了他还没有察觉。
(3)饱经风霜的脸:这是一张饱经风霜的脸,脸上满是沟壑纵横的皱纹,仿佛岁月用刀在他脸上刻过一样。他微微下陷的眼窝里,一双深褐色的眼眸,悄悄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但是整张脸又是那么坚毅和沉着,经历过了那么多磨难和困苦,他仍对生活充满了乐观,充满了信心。
(4)忙:妈妈从下班回来一直忙,一会儿择菜,一会儿擦地,一会儿洗衣服。
二、综合性学习。(5分)
1.(2分)ABCD
2.(3分)乐乐 首先要写好演讲稿。演讲时,要抬起头,态度自然大方,语气、语调适当。
三、阅读理解。(37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11分)
1.(4分)(1)弹 (2)水势大而急的样子 (3)曾经 (4)跑/逃跑
2.(2分)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3.(2分)(1)(伯牙)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2)鲍叔牙不认为我贪婪,他了解我生活贫困。
4.(3分)知音指理解自己的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伯牙弹琴,锺子期就能听出琴音的奇妙之处,正是锺子期的欣赏让伯牙的琴声有了价值。管仲和鲍叔牙做生意多分钱,鲍叔牙知道管仲生活负担重,需要用钱的地方多,能体谅他的难处。
(二)阅读非连续文本,完成练习。(11分)
1.(2分)提高效率,扩大效益,推动变革,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城市的高质量发展
2.(2分)示例:节约水资源,就是保护人类的未来。
3.(3分)C
4.(4分)①用淘米水洗菜、浇花。②清洗有些菜时不要开着水龙头冲着洗。
(三)课外阅读,回答问题。(15分)
1.(2分)示例:风雪中的坚守
2.(2分)将军赴哨 发现真相
3.(2分)文中指的是屋外狂风怒吼吓人,让人害怕
4.(2分)环境恶劣,条件艰苦 为国戍边,坚守岗位,无私奉献
5.(2分)BD
6.(2分)不要说话或不用解释。
7.(3分)文末点明人物关系,让读者感受到强烈的感情冲击。团长让自己的家人和自己一样,长期处于艰苦环境中保家卫国。这样写让读者对边防战士肃然起敬,怀以崇高的敬意。
四、写作。(任选一题)(25分)
例文1:
我会玩
小昆虫,小动物是我的最爱,平时没事的时候,我喜欢和他们玩,这不我又要和蚱蜢玩了。可别小看了这玩,这玩可以增长知识呢!
你知道蚱蜢长得怎么样吗?你知道蚱蜢吃些什么吗?你知道怎样捕捉蚱蜢吗?哈哈,我知道!而且是我在“玩”的过程中逐渐了解了蚱蜢。
平时,我对昆虫很感兴趣,也喜欢收集介绍这方面的书。
去年的国庆节,我们一家人来到了位于太仓市的艳阳山庄度假。那里优越的自然条件深深地吸引了我,“花、草、虫”生活得多么和谐、自在呀!“我们捉蚱蜢去吧!这里一定有许多欢蹦乱跳的蚱蜢!”刚到目的地,哥哥就指着一片杂草丛生的草地对我说。我一听,有自己喜欢的蚱蜢,立刻放好行李,跟着哥哥扑向那片郁郁葱葱的野草地。
哥哥说得果真没错——我们刚走进去,一些受到惊吓的蚱蜢立刻连蹦带跳地飞开了,吓得我抱头鼠窜。哥哥连忙拉住我说:“别怕,有我在!”在哥哥的保护下,我又兴致勃勃地钻进了草丛。但我一时却看不清蚱蜢。原来,蚱蜢为了保护自己,身上的颜色和青草很接近,长得宛如一片对折的小树叶。刚开始,我怎么也捉不住这些机灵的蚱蜢,我向哥哥求助,哥哥一边做着示范一边对我说:“弟弟,你看,像我一样——看准了以后,把两个手并起来,像一个倒扣的碗,一下子罩下去。动作一定要快!”我按照哥哥的方法去做果然有效,不一会儿就逮到了好几只。我自己也“发明”了一种新方法:当蚱蜢落在树叶上休息时,你悄悄地走过去,看准了,快速捏住它的翅膀,可谓是手到擒来。
回家了,可我的“玩”兴未尽。就把几只蚱蜢放在瓶中带回了家。我又对其进行了仔细观察,并通过上网知道蚱蜢是益虫,专吃蚊子,一只蚱蜢每天最多可以消灭掉10多只蚊子。它就是靠着两支修长的翅膀和三对有力的大腿捕捉蚊子的。于是,我赶紧把这几只蚱蜢——人类的朋友,放进了小区院子的花草中……这样,我们既玩得开心,又获得了知识,我只想说:会玩,才好!
例文2:
生活需要掌声
一个好的演讲能够获得雷鸣般的掌声,但掌声并不只代表赞赏,掌声还给人以鼓励。
刚刚进入六年级时,在课堂上我很少举手发言。但我们班每节语文课前都有一个课前演讲,这使我很担心:万一说不好,同学和老师会怎样看我呢?演讲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我忙着开始准备名人名言,组织材料和编写文稿。
终于到我演讲的那天,我从早自习开始就不停地看稿子,希望读的时候不会结巴。第三节课是语文课,第二节课下课时,我将名言抄在黑板上。手中紧紧握着发言稿,眼睛紧紧盯着上面的字,生怕抄错。放下粉笔时,我才发现手心已经出汗。
上课铃终于响了,班长叫过起立后,我走到了讲台前,心里一直告诉自己:镇静,你行的。但我突然感到耳根一阵发烫,显然我的脸红了。“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是……”我开了腔,读着稿子。我不敢抬头看坐在下面的同学,但心里感觉一下轻松了许多。“……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抬起头,“啪,啪,啪”下面响起了几声掌声,随后更多的人鼓起掌来。我如释重负。虽然鼓掌声音不大,也不整齐,但我仍感到很高兴。
也许那次掌声代表的不是赞许,但那次掌声给了我鼓励,让我对自己有了信心。大家也一定会有同样的感受吧。那么,请不要吝啬你的掌声,把它献给所需要的人。“我来到这舞台,听到掌声响起来,我的眼泪禁不住流下来……”一首歌这样唱道,让我们用掌声去感染每一个身边的人,它会使你受益匪浅。绝密★启用前
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押题卷
【卷首语】亲爱的同学,如果这份试卷是海,相信你就是海中的鱼;如果这份试卷是船,相信你就是船上的帆。请放松你的心情,顺利地驶向成功的彼岸。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全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清楚。
3.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情境一:为了祝贺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圆满成功,实验小学进行了趣味知识大赛,主要考查内容为本学期学生所在的年级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现邀请你参加六年级组,一定要认真细心答题哟!
一、积累与运用。(33)
1.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3分)
这学期,我们欣赏了xiōng yǒng péng pài( )的大海,游览了cuì sè yù liú( )的蒙古大草原,玩起了wēi fēng lǐn lǐn( )的竹节人,学会了quán shén guàn zhù( )地阅读……所有的人和景cuò zōng( )起来,像一首奇丽的小诗,又像一幅róu měi( )的画,装点着我们的2024年。2025年我们将怀揣梦想,继续前行。
2.下列音、形、义全对的一项是( )。(3分)
A.狞笑(nìng) 余音绕粱 忐忑不安(心神不定)
B.排闼(tà) 张冠李戴 居高临下(从高处往下看)
C.菜畦(jí) 热血费腾 爱不释手(放下)
D.眼眶(kuàng) 自做自受 化为乌有(乌鸦)
3.下列与“艺术”有关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这家新开的餐厅看上去古色古香,颇有韵味。
B.她的歌声略显刺耳,但余音绕梁,挥之不去。
C.春水涨了,仿佛在山间轻歌曼舞、浅斟低唱。
D.毛主席的书法苍劲有力,真有笔走龙蛇之势。
4.将下列四个句子恰当地填入句段横线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______________,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急湍;______________,你尽可凝神闭目,倾听莺歌燕语,春水潺潺;______________,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夏荷的清爽;______________,你尽可自品自娱,把玩深尝,齿颊留香。
①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草园 ②文学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
③文学是一幅一惊高远的中国画 ④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
A.①③④② B.④③②① C.③④①② D.②①③④
5.王林围绕“忙碌的早晨”这个题目选的材料,不适合用来表达中心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妈妈每天从闹钟一响开始,就争分夺秒地洗漱、洗衣服、做早餐。
B.邻居王爷爷一早就起床了,在晨光熹微中牵着狗散步,十分惬意。
C.公交车司机早早上班,八点钟不到就跑了一个来回了。
D.大早上,菜市场里的人群熙熙攘攘,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
6.以下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唐代书法家柳公权的楷书点画棱角分明,骨力遒劲,被称为“柳骨”。
B.“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正确的断句是“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C.课文《月光曲》既写了盲姑娘兄妹在贝多芬弹琴时听到的,又写了他们联想到的,表现出这首曲子的美妙。
D.第三单元我们学习了“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其中,与阅读任务相关的内容应该仔细读,必要时要多读几遍。有的段落和阅读任务关系不大,就不需要细读。
7.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花、一草、一树、一石皆是中华文化,让我们一起去探寻中华文化,感受其无穷的魅力吧!(7分)
(1)中华文化之美蕴含在古诗词中:那一轮月,是中华文化。“野旷天低树,____________”,此月是孟浩然客居异乡的孤寂、愁闷:“____________,清风半夜鸣蝉”,此月是辛弃疾月夜聆听蝉鸣的悠然神往。
(2)那一汪水,是中华文化。“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那水是红军战士的乐观无畏;“____________,两山排闼送青来”,那水是一番生机勃勃、清净幽雅的景象:“______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那水是乘风破浪、一往无前的气势。
(3)那些可爱的人,他们的英雄事迹是激励中华民族奋斗不息的原动力。你看,那是民族战士鲁迅“____________,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的呐喊疾呼;那是革命烈士邱少云身上的____________革命精神:那是用15年时间在晋西北沙漠创造了一块绿洲的山野老农____________的精神。
(4)那音律和书法之美,美在伯牙“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声中;美在柳公权用笔________,点画________,结构_______的楷书,美在他的楷书代表作之一__________。
8.按要求写句子。(8分)
(1)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改成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竹节人》一文中,同学们、老师们玩竹节人时入迷的样子你还记得吗?请你仿照课文中的描写,写一写同学看书入迷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下面的词语,你想到了什么?选择一个词语,把你想到的用一两句话写下来。
五彩的童年 冬日的早晨 饱经风霜的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下面几个字中选择一个字,仿照例句写一写。
忙 悔 盼
(例)甜:我的作文在校刊上刊登了,老师表扬了我,我的心里甜丝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境二:2024年10月,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学校组织了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二、综合性学习。(5分)
1.下面哪些内容可以作为本次演讲的素材?( )(多选)(2分)
A.《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 B.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庆祝活动。
C.钟南山院士:抗“疫”逆行者。 D.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2.下面是六(1)班的两位同学演讲时的表现,你想对谁提什么建议呢?(3分)
乐乐:演讲稿没有说服力,演讲时低着头,说话结结巴巴,声音特别小。
小宇:讲得很好,但面无表情,从头到尾没有优美动人的手势,只是讲完的时候,有一个右手握拳、表示“加油”的动作。
我想给_______提建议,我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37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11分)
(甲)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节选自《吕氏春秋·本味》)
(乙)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遇时。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节选自《列子·力命》)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4分)
(1)伯牙鼓琴( ) (2)汤汤乎若流水( )
(3)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 (4)吾尝三战三走( )
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一处)。(2分)
生 我 者 父 母 知 我 者 鲍 子 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1)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以上两个故事谈一谈你对“知音”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非连续文本,完成练习。(11分)
节约水资源
材料一:“节水型社会”,指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扩大水资源利用效益基础上,从制度、政策、技术、机制等方面创新推动生产和生活方式变革,从而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城市的高质量发展。
材料二:右图是国家节水标志。国家节水标志由水滴、手拿和地球变形而成。绿色的圆形代表光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JS的变形,寓意为节水。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读完材料后,请你结合生活实际,为节约水资源设计一句宣传标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国家节水标志留白部分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水资源属于全人类,节约用水,需要我们每个人去努力。
B.每一滴水都是很珍贵的资源,我们要好好珍惜、利用。
C.标志中的“手”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象征水资源取之不尽。
D.其意思是“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寄寓着从“我”做起,共同参与节水的愿望。
4.晓林家里每月的用水量特别大,妈妈为此烦恼不已。你觉得晓林家应该如何节约用水呢?请提出两条可行的建议。(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阅读,回答问题。(15分)
①在风雪弥漫的远方,一座山峰若隐若现地高耸在半空中,那里有我军的一个哨卡。十余名军人,正顶风冒雪,艰难地向山顶进发。路上是厚厚的雪,雪下是厚厚的冰,人走在上面,稍不留神,就会坠下悬崖。
②刚到任的将军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考察了辖区内所有的一线连队。今天,他要去的是一个海拔最高的哨卡,那里仅有四名战士驻守。
③早上,将军正在另一个哨卡的战士宿舍。屋外狂风怒吼,发出阵阵怵chù人的尖啸。雪花夹杂着小冰块击打着门扉,发出啪啪的声响。将军站起身,命令道:“走!”好几个人围上来,面有难色:“首长,路太险,天太坏,下次吧!”将军摆摆手,掀开厚厚的棉帘。从军二十几年的团长,走到他面前,几近请求地说:“太危险了——”“战士们更危险、走!”司令员拍拍团长的肩,打断了他的话。
④经过近三个小时的攀登,将军一行终于登上了海拔五千余米的哨卡。狂风更加肆虐,雪拍在脸上,像刀割般疼痛。
⑤风雪中,一名浑身是雪、眉毛上结着白霜的战士正在执勤。将军握住他的手,表示慰问。将军这才看到:这位战士又黑又瘦,显得憔悴甚至苍老。“当兵几年了?”“五年。”“一直在这儿?”“不,以前在三千米,前年来的。”
⑥将军的目光严厉起来。他转过身来,盯着团长:“不是有高海拔执勤年限规定吗?他这么长时间,为什么?”团长嗫嚅着,盯了哨兵一眼。将军显然生气了:“你就这样带兵?”团长轻声说道:“这儿是艰苦,可总得——”“假如是你的亲人。你会怎样?”
⑦哨兵张了张嘴,似要说话。团长瞄了他一眼,哨兵立刻合上嘴。这时,一个士兵悄声对将军说:“他是团长的——弟弟——”
⑧将军惊愕地注视着团长,又回头看了看持枪的战士。突然,他双脚一碰,立正,向团长,向他弟弟,向所有军人,行了一个军礼。所有人都立正,向将军行了一个军礼,他们的眼中都闪着泪花。
⑨风雪中,一群军人伫立在高高的山峰上,犹如一座群雕。远远望去,他们与群山融为一体,支撑在天地之间。
1.给文章加上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_。(2分)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补充在下列括号中。(2分)
( )——执意上山——( )——致敬军人
3.第③自然中“怵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
4.文章多次进行环境描写,从这些句子可以看出哨卡_______________,更突出了战士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2分)
5.从画“____”的句子,可以看出将军是个怎样的人?( )(多选)(2分)
A.严厉固执 B.关心士兵 C.一意孤行 D.外刚内柔
6.第⑦自然段中“团长瞄了他一眼,哨兵立刻合上嘴。”这一“瞄”,无声似有声,团长是在用眼神告诉哨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7.文章最后才点明团长和哨兵之间的关系,请结合文章说说这样写的好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任选一题)(25分)
1.玩,是获取知识、增长才干、丰富情感的钥匙。赛场体育竞技,乐在其中;田间种植采摘,劳动最有滋味;探索科技馆,走访博物馆……玩中有学问,玩中有智慧,玩中有成长。你会玩吗?请以“我会玩”为题,围绕中心意思写一篇作文。
2.生活需要美好的憧憬,需要亲人的陪伴,需要努力坚持的信念。你觉得生活因什么而美好?请以“生活需要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注意: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运用积累的有新鲜感的词语把内容写具体,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要求:①先拟提纲,再写作文。②内容具体,感情真实。③语句通顺,分段叙述。④不少于400字。
.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