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无答案)

资源简介

白塔中学高2023级高二(上)12月月考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每空1.5分,共45分)
1、为研究禁食对机体代谢的影响,研究者用大鼠开展持续7天禁食(正常饮水)的实验研究,结果发现血清中尿素、尿酸(嘌呤核苷酸代谢产物)的水平显著升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血清中尿素、尿酸水平可作为检验内环境稳态的指标
B. 禁食初期交感神经兴奋,支配胰岛A细胞使血糖回升
C. 禁食后血清中的尿酸可来源于组织细胞碎片的分解
D. 禁食后血清中高水平的尿素来源于脂肪的分解代谢
2、研究发现,耐力运动训练能促进老年小鼠大脑海马区神经发生,改善记忆功能。下列生命活动过程中,不直接涉及记忆功能改善的是 (  )
A. 交感神经活动增加 B. 突触间信息传递增加
C. 新突触的建立增加 D. 新生神经元数量增加
3、人在睡梦中偶尔会出现心跳明显加快、呼吸急促,甚至惊叫。如果此时检测这些人的血液,会发现肾上腺素含量明显升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睡梦中出现呼吸急促和惊叫等生理活动不受大脑皮层控制
B. 睡梦中惊叫等应激行为与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有关
C. 睡梦中心跳加快与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副交感神经活动减弱有关
D. 交感神经兴奋促进肾上腺素释放进而引起心跳加快,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4、图示为人体胃酸分泌的部分调节途径,其中幽门黏膜G细胞(一种内分泌细胞)能合成分泌胃泌素,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促进其分泌胃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①→②→胃黏膜壁细胞”途径促进胃酸分泌属神经调节
B.通过“③→④→⑤→胃黏膜壁细胞”途径促进胃酸分泌反应速度较缓慢
C.胃酸分泌增加后会引起胃壁扩张,后者又会加强胃泌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机制称为负反馈
D.幽门黏膜G细胞分泌物发挥作用需经体液运输
5、某快递小哥跳入冰冷刺骨的河水勇救落水者时,体内会发生系列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冷觉感受器兴奋,大脑皮层产生冷觉 B. 物质代谢减慢,产热量减少
C. 皮肤血管舒张,散热量减少 D. 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减慢
6、药物W可激活脑内某种抑制性神经递质的受体,增强该神经递质的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癫痫。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神经递质可从突触前膜以胞吐方式释放出来
B. 该神经递质与其受体结合后,可改变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
C. 药物W阻断了突触前膜对该神经递质的重吸收而增强抑制作用
D. 药物W可用于治疗因脑内神经元过度兴奋而引起的疾病
7、甲状腺激素在肝脏中激活其β受体,使机体产生激素G,进而促进胰岛素分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肾上腺素等升高血糖的激素与胰岛素在血糖调节中的作用相抗衡
B. 甲状腺激素能升高血糖,也可通过激素G间接降低血糖
C. 血糖浓度变化可以调节胰岛素分泌,但不能负反馈调节升高血糖的激素分泌
D. 激素G作用于胰岛B细胞促进胰岛素分泌属于体液调节
8、急性胰腺炎是种常见的肠道疾病。研究表明胆汁酸可通过诱导胰腺细胞膜上的GPR39、GHSR偶联蛋白受体,使细胞内Ca2+大量增加,导致细胞受损。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胰腺细胞中高尔基体脱落下的囊泡将消化酶运输到细胞外
B.胆汁酸、Ca2+、GPR39和GHSR都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C.胰腺炎患者胰液的分泌减少,可能由细胞受损对促胰液素的识别减弱所致
D.用敲除GPR39基因模型小鼠进行实验,由胆汁酸引发的急性胰腺炎会明显减少
9、人体消化道内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受神经和体液调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进食后若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可抑制消化液分泌
B. 唾液分泌条件反射的建立需以非条件反射为基础
C. 胃液中的盐酸能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pH环境
D. 小肠上皮细胞通过转运蛋白吸收肠腔中的氨基酸
10、甲状腺激素在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状腺激素受体分布于人体内几乎所有细胞
B. 甲状腺激素可以提高机体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C. 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可使细胞代谢速率加快
D. 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使血中TSH含量减少
11、甲状旁腺激素(PTH)和降钙素(CT)可通过调节骨细胞活动以维持血钙稳态,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CT可促进成骨细胞活动,降低血钙
B.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时,可引起骨质疏松
C. 破骨细胞活动异常增强,将引起CT分泌增加
D. 长时间的高血钙可导致甲状旁腺增生
12、病毒入侵肝脏时,肝巨噬细胞快速活化,进而引起一系列免疫反应,部分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肝巨噬细胞既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也能参与特异性免疫
B. 细胞2既可以促进细胞4的活化,又可以促进细胞1的活化
C. 细胞3分泌的物质Y和细胞4均可直接清除内环境中的病毒
D. 病毒被清除后,活化的细胞4的功能将受到抑制
13、乙型肝炎病毒(HBV)的结构模式图如图所示。HBV与肝细胞吸附结合后,脱去含有表面抗原的包膜,进入肝细胞后再脱去由核心抗原组成的衣壳,大量增殖形成新的HBV,释放后再感染其他肝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树突状细胞识别HBV后只发挥其吞噬功能
B. 辅助性T细胞识别并裂解被HBV感染的肝细胞
C. 根据表面抗原可制备预防乙型肝炎的乙肝疫苗
D. 核心抗原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的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14、免疫系统在抵御病原体的侵害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体内各种免疫细胞都分布在免疫器官和淋巴液中
B. 相同病原体侵入不同人体后激活的B细胞分泌的抗体都相同
C. 树突状细胞、辅助性T细胞和B细胞识别相同抗原的受体相同
D. 抗原呈递细胞既参与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也参与B细胞的活化
15、肿瘤细胞在体内生长、转移及复发的过程中,必须不断逃避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这就是所谓的“免疫逃逸”。关于“免疫逃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肿瘤细胞表面产生抗原“覆盖物”,可“躲避”免疫细胞的识别
B. 肿瘤细胞表面抗原性物质的丢失,可逃避T细胞的识别
C. 肿瘤细胞大量表达某种产物,可减弱细胞毒性T细胞的凋亡
D. 肿瘤细胞分泌某种免疫抑制因子,可减弱免疫细胞的作用
16、人体内免疫细胞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的重要参与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可识别细菌、病毒等入侵机体的病原体②树突状细胞能够处理和呈递抗原,淋巴细胞不能呈递抗原③辅助性T细胞参与体液免疫过程而不参与细胞免疫过程④体液免疫可产生记忆B细胞,细胞免疫可产生记忆T细胞⑤某些致病细菌感染人体既可引发体液免疫又可引发细胞免疫。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17、植物生命活动受植物激素、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的调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菊花是自然条件下秋季开花的植物,遮光处理可使其延迟开花
B. 玉米倒伏后,茎背地生长与重力引起近地侧生长素含量较低有关
C. 组织培养中,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浓度比值高时能诱导根的分化
D. 土壤干旱时,豌豆根部合成的脱落酸向地上运输可引起气孔关闭
18、水稻在苗期会表现出顶端优势,其分蘖相当于侧枝。AUX1是参与水稻生长素极性运输的载体蛋白之一。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AUX1缺失突变体的分蘖可能增多
B. 分蘖发生部位生长素浓度越高越有利于分蘖增多
C. 在水稻的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进行非极性运输
D. 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可能会促进分蘖的生长,却抑制根的生长
19、植物生长发育受植物激素的调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赤霉素可以诱导某些酶的合成促进种子萌发
B. 单侧光下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不需要载体蛋白
C. 植物激素可与特异性受体结合调节基因表达
D. 一种激素可通过诱导其他激素的合成发挥作用
20、为研究红光、远红光及赤霉素对莴苣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小组进行黑暗条件下莴苣种子萌发的实验。其中红光和远红光对莴苣种子赤霉素含量的影响如图甲所示,红光、远红光及外施赤霉素对莴苣种子萌发的影响如图乙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远红光处理莴苣种子使赤霉素含量增加,促进种子萌发
B. 红光能激活光敏色素,促进合成赤霉素相关基因的表达
C. 红光与赤霉素处理相比,莴苣种子萌发的响应时间相同
D. 若红光处理结合外施脱落酸,莴苣种子萌发率比单独红光处理高
21、如图1所示把一个胚芽鞘尖端放在一块琼脂块上,琼脂块的中央被云母片隔开,同时被一个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经过以下三种方法处理一段时间:仅纸盒转动、仅胚芽鞘和琼脂块转动、整个装置同时转动,然后分别把甲、乙所示琼脂块放在三个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切口上(如图2)。胚芽鞘的生长状况分别是 (  )
A.直立生长、向右弯曲生长、向右弯曲生长
B.向左弯曲生长、直立生长、向右弯曲生长
C.向左弯曲生长、向右弯曲生长、直立生长
D.向右弯曲生长、直立生长、向右弯曲生长
22、有研究表明在草莓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果实细胞中pH值呈先降低后升高的特点。有同学每隔一天用0.5%醋酸溶液处理草莓的绿色果实,17天后测量草莓果实中几种植物激素的含量,结果如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本实验是探究pH下降对草莓果实中激素含量的影响
B.实验结果表明植物果实发育过程受多种激素共同调节
C.施用醋酸可促进某些植物激素的积累延缓果实的成熟
D.处理组脱落酸的积累为后期草莓果实的成熟提供营养
23、下列与植物激素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产生具有调节作用的有机物
B.幼苗中激素的合成受基因的调控并受光照等因素的影响
C.顶端优势现象表明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存在差异
D.胚芽鞘的向光性表明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
24、如图为研究植物茎的负向重力性和根的向重力性的实验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生长素在根部“3→4”的运输不需要消耗ATP
B.生长素对2处和6处的作用相同同
C.两种现象说明茎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高于根
D.重力信号可以转化成生长素运输的信号影响其含量
25、如图表示种群特征及关系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当某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A应等于C
B.图中a的含义是预测种群数量未来的变化
C.D性别比例通过直接作用种群密度而影响种群数量
D.若要调查某区域浣熊的种群密度时,可采用标志重捕法
26、下列对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取样时为避免吸到培养液底部的死菌,滴管应轻轻吸取,避免溶液晃动。
B.对于压在一个方格边线上的酵母菌的处理方法是计数四条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数
C.已知血球计数板的方格为1mm×1mm,若盖玻片下经稀释10倍的培养液厚度为0.1mm,计数时观察值为M,则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约为M×105个
D.若一个小方格中酵母菌数量过多,应该将培养液稀释后再重新用血球计数板测定
27.某兴趣小组设置了4种不同的培养条件来探究酵母菌种群增长规律,培养条件及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组只要继续按时更换培养液,酵母菌种群就会一直呈指数增长
B.b组条件下,更换培养液的时间缩短,可以提高酵母菌种群的K值
C.c组摇床可以让酵母菌与营养物质充分接触,达到K值时间较d组短
D.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计数时需要使用血细胞计数板
28、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受多种因素影响,某温带落叶林甲乙两地主要植物类型如下图。下 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地植物的垂直分层提高了对阳光的利用率
B.甲乙两地同一季节群落的空间结构相同
C.甲地不同季节物种的组成和空间结构可能会发生改变
D.甲乙两地植物的主要类型不同与土壤中水分、酸碱度等因素有关
29、在某岛屿上有两类植物靠同种蜂鸟传粉。一类植物的花蕊蜜管直而短,另一类则弯而深。雌鸟的长鸟喙适于在弯曲的长筒状蜜管中采蜜,雄鸟的短鸟喙适于在短小笔直的蜜管中采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雌雄蜂鸟在不同植物上采蜜可缓解因生态位重叠而导致的竞争
B.蜂鸟对两类植物花蕊蜜管的选择是这两类植物进化的唯一因素
C.该种蜂鸟种群中存在的变异是植物对其进行选择的前提条件
D.因雌雄蜂鸟采蜜方式不同导致了两类植物花蕊蜜管形态发生变异
30、下图表示两个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同一区域的两种动物之间没有共同的食物,则二者不存在种间竞争关系
B.“螟蛉有子,蜾赢负之”体现生物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①表示
C.图中表示的关系中,一方死亡,对另一方有益的是②
D.大豆和根瘤菌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③来表示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9分)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TH)可调节人体多种生命活动。双酚A(BPA)是一种有机化合物,若进入人体可导致甲状腺等内分泌腺功能紊乱。下丘脑—垂体—甲状腺(HPT)轴及BPA作用位点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在TH分泌的过程中,过程①②③属于_____调节,过程④⑤⑥属于_____调节。
(2)TH是亲脂性激素,可穿过特定细胞的质膜并进入细胞核内,与核内的TH受体特异性结合。这一过程体现激素调节的特点是_____。
(3)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可促进胸腺分泌胸腺素。胸腺素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产生抗体。这说明垂体除参与体液调节外,还参与_____。
(4)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是合成TH所必需酶,且能促进甲状腺上促甲状腺激素(TSH)受体基因的表达。研究发现,进入人体的BPA能抑制TPO活性,可导致血液中TH含量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有研究表明,BPA也能促进皮质醇分泌,抑制睾酮分泌,说明BPA除影响HPT轴外,还可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体其他内分泌轴的功能。这些内分泌轴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每空2分,共14分)2023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授予在“核苷碱基修饰方面的发现及在mRNA疫苗开发”上的应用,利用该成果使尿嘧啶转化为假尿嘧啶,可以提高mRNA的稳定性和翻译速率。同时利用纳米脂质体能使mRNA疫苗在体内以非侵入性方式进行靶向递送抗原,最终引起免疫反应,过程如图所示,其中TLR能够与mRNA结合激活胞内免疫。
(1)图中细胞甲、乙分别是 ,其中细胞乙作为APC在特异性免疫中的作用是 。
(2)mRNA疫苗发挥作用过程中激活了 (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体现了免疫系统的 功能。
(3)与图示mRNA疫苗相比,未经过修饰的外源mRNA疫苗的作用效果差,据图分析原是 。
(4)DNA疫苗是以腺病毒为载体,将目标抗原基因整合到腺病毒基因组中,进而随腺病毒DNA整合到宿主细胞的DNA中。与DNA疫苗相比,mRNA疫苗的缺点是 。
(5)接种疫苗能有效预防新冠病毒引起的重症和死亡。有些未接种过疫苗的患者体内因多种细胞因子迅速大量产生而出现了“细胞因子风暴”,导致病情突然加重,国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曾指出对危重症患者可采用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但使用时应严格控制用量。从疗效上看,糖皮质激素属于 类药物。
3、(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9分)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多种因素调控。回答下列问题。
(1)一般来说,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通过控制 、细胞伸长、细胞分化和细胞死亡等方式实现的。
(2)植物细胞分裂是由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协同作用完成的。在促进细胞分裂方面,生长素的主要作用是 ,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 。
(3)给黑暗中生长的幼苗照光后幼苗的形态出现明显变化,在这一过程中感受红光信号的受体是 ,其本质为 。 除了光,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还有温度和 。有些植物在生长期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低温之后才能开花,
称为 作用。
(4)植物体内的激素含量非常少,提取困难。可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来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 (2分)等优点。
4、(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0分)植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自身对生命活动的调节来适应环境的变化。如表所示为五大类植物激素的部分生理效应,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种子发芽 顶端优势 果实生长 器官脱落 插条生根
生长素 — 促进 促进 抑制 促进
赤霉素 促进 促进 促进 抑制 抑制
细胞分裂素 促进 抑制 促进 抑制 —
脱落酸 抑制 — — 促进 —
乙烯 — — 抑制 促进 —
(1)从表中信息分析,同一激素在植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引起的生理效应 (填“相同”或“不同”),同时说明植物的正常生长过程是 的结果。
(2)若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可采用的措施有① ;② 。
(3)脱落酸(ABA)会抑制拟南芥种子的萌发,拟南芥种子中有一种隐花色素CRY1是能够感受光的受体。为了研究ABA与隐花色素CRY1对拟南芥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人员将野生型拟南芥、CRY1突变体(无法合成CRY1)的种子,分别放在MS培类基和含有不同浓度ABA的MS培养基中,置于适宜光照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得种子的发芽率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植物体中的脱落酸常常合成于根冠、萎蔫的叶片等部位、其主要作用是抑制 、促进叶和果实的 。
②种子萌发不需要光照,但在该实验中,研究人员却将拟南芥种子置于适宜光照条件下培养,最可能的原因是 。
③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推测,CRY1对拟南芥种子萌发的影响是通过 (填“提高”或“降低”)种子对ABA的敏感性来实现的,做出该推测的理由是: 。(2分)
5、(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3分)
图甲是某草原中的鼠数量变化曲线图;图乙表示某同学进行“探究培养液中某种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得到的曲线图。该同学的具体操作为:先向试管中加入10mL无菌马铃薯培养液,再向试管中接入酵母菌,之后将试管置于适宜环境中连续培养,每天定时取样,计数,并绘制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草原上的鼠对生态环境破坏极大,最好在图甲中 (填“b”“c”或“d”)时刻前进行防治。若图甲中曲线Ⅱ表示在草原中投放了一定数量的蛇之后鼠的数量变化曲线,曲线Ⅱ表明蛇发挥明显生态效应的时间段是 段。若投放的蛇因不适应当地草原的环境部分死亡,则图中α的角度将会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为了绘制得到图乙的曲线图,可采取 的方法每天对酵母菌数量进行调查,该方法需要借助 ,在其上滴加酵母菌培养液和加盖盖玻片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在前。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计数,应采取 措施。图丙是b时刻用血球计数板(400个小方格,体积为1mm×1mm×0.1mm)测得的酵母菌分布情况,一个中方格上有24个酵母菌,若以该中方格的酵母菌数代表整个计数室中每个中方格酵母菌数的平均值。则该1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K值约为 个(2分)。该计数方法得到的值与实际活菌相比 (填“偏大”“偏小”或“相同”)。
(3)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实验中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原因是 ;需要做重复实验,目的是 。
(4)图乙中de段酵母菌数目减少的原因除了营养物质大量消耗之外,还包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