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民事权利与义务单元检测卷-(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单元民事权利与义务单元检测卷-(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民事权利与义务单元检测卷-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一、单选题
1.某法律课外兴趣小组搜集到一些案例。下列案例中,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向乙借款10万元,从民事法律关系看,其客体是10万元
B.合法请求税务机关退还其多缴的个人所得税,属于民法调整范围
C.离婚协议中,男方约定女方再婚后不得再生育子女,违背了公平原则
D.服装店门口海报“双11女装打折,过来看看不!”的表示为要约邀请
2.2024年2月2日,王某在A公司的抖音直播间购买了一套智能门锁。次日,工作人员上门安装时,全程进行了视频拍摄并发布于抖音,用于广告宣传。视频中,王某及其家人入镜,还使用了“粉丝姐姐就是一次性落了十几把钥匙”等广告语句,王某看到后很生气。本案中( )
①未经王某同意使用其肖像,A公司侵犯其肖像权
②A公司需要承担排除妨碍、赔偿损失等侵权责任
③广告语贬损了王某的人格,A公司侵犯其名誉权
④王某因此生气,可主张A公司承担精神损害赔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24年9月,小李在某售楼部看中了一套特价商品房。双方很快就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并约定一周内付清全部房款。第二天,在小李积极筹措房款时,售楼部打来电话表示又有客户看中那套特价房,而且出价比小李高,如果小李真想买那套房子,就要另加4万元,否则,售楼部就取消小李的购房优惠。售楼部的做法( )
①违背了合同约定,应该承担违约责任 ②违背了诚信原则,应该继续履行合同
③违背了约定,必须向小李支付违约金 ④构成了新的要约,小李应该给予承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甲乘坐高铁、占了本不属于自己的靠窗座位,持有该座位车票的乘客乙要求他腾出座位。甲称“谁规定一定要对号入座”并无视乘客、乘警和列车长的劝告。后乘警对其采取强制驱离措施。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乙持车票乘车表明与铁路方建立起运输合同关系
②对于霸座现象更应当在道德而不是法律层面解决
③若乘务人员不能解决甲霸座问题,乙可诉铁路方违约之责
④甲霸座对乙构成侵权,铁路方不能追究甲的法律责任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5.王某乘坐无人售票公交车时,司机陈某突然刹车,导致王某在车内摔倒受伤。王某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赔偿。本案中( )
A.公交公司应承担侵权责任,王某可要求其恢复原状、消除影响
B.陈某刹车直接导致王某受伤,司机陈某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C.王某完成了刷卡行为,表明其与公交公司达成了书面合同
D.公交公司未全面履行合同,王某可要求其承担违约赔偿之责
6.一名男子在火车上霸占别人的座位,还对前来劝阻的乘务人员各种胡搅蛮缠。该男子的行为被人拍成视频发到网上后,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慨, 他也被人称为“霸座哥”。“霸座哥”的行为( )
①违背了民法的平等和自愿原则
②违背了民法的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
③对被霸座乘客构成侵权,对铁路公司构成违约
④通常不可以通过民法之外的法律加以调整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甲遗失金项链一条,张贴了悬赏500元的广告。乙拾得项链,赶往甲处欲归还项链并索要500元,甲却拒绝支付500元报酬。关于本案,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甲是项链的所有权人,可以不支付500元的悬赏费
②如果甲不支付500元的悬赏费,乙可以行使抵押权
③即便甲未曾发布悬赏广告,也需支付乙在拾得过程中产生的相关费用
④既然甲发布了悬赏广告,则其必须支付相关的酬金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8.在加强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背景下,下列被视为合法或合理做法的是( )
①张老师为了教学,使用非遗传承人作品并适度复制
②老字号产品以商业秘密的形式保护独特配方
③赵医生改编已故中医专家的著作并以原作者名义出版
④刘经理复制博物馆文创产品并在网上售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某某严选”是一家乙公司授权的经销商的抖音号,由王某和李某共同运营。该号在直播中做产品测评时,在没有充足理由的情况下,强调甲公司的某商品贵在广告费上,并将其与乙公司的同类商品做片面比对,传播误导性信息,损害了甲公司声誉。甲公司将王某、李某诉至法院。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王某、李某的行为侵犯了甲公司的人格权,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②王某、李某的行为违背民法诚信原则,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
③王某、李某应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原状和赔偿经济损失等侵权责任
④王某、李某在做该产品测评时不客观地“踩一捧一”构成商业诋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某日,路人甲途经某服装店时,该服装店的玻璃顶(注:缺少日常维护)突然爆裂,将其砸伤,送医诊断为颌面部挫裂伤、右眼下睑外侧皮肤软组织缺损等,经鉴定为九级伤残。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路人甲的生命权受到侵犯
②路人甲的健康权受到侵犯
③该案适用无过错侵权责任
④服装店需对甲承担赔偿责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因公司业务需要,李某以自己的奥迪轿车作为质押物向赵某借款20万元,约定两年内还款付息,赵某随后将奥迪轿车出租给某婚庆公司。赵某作为债权人( )
A.在李某还清欠款前拥有轿车的所有权,因此可以出租
B.如果出租该轿车,必须首先与李某办理轿车转移登记
C.有权处置轿车以优先受偿,因此出租该轿车并无过错
D.拥有该轿车的占有权,但出租该轿车应征得李某同意
12.根据所学知识,对如下案例,法院的判决推导顺序合理的是( )
十三岁的甲前往乙经营的美容工作室进行了大面积纹身,并向乙支付纹身费5000元。甲的母亲发现了后,请求乙免费清除孩子纹身,但被乙拒绝。甲的母亲遂将乙诉至法院。法院判令乙返还甲的纹身费用,并支付甲精神抚慰金3000元。
①甲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②甲的母亲发现纹身后,没有事后确认合同
③有效的合同,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合法
④纹身会对未成年人身心造成伤害,影响其学习和生活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①—③—④—② D.③—①—②—④
13.刘女士在闲鱼二手交易平台相中一部价格为4000元的华为MATE60二手手机,她与卖家约定3天后货到付款。但是1天后,卖家私自将这部手机以5000元价格卖给了不知情的王先生。拿到手机的王先生在一次外出中不慎将手机遗忘在出租车上,被后面的乘客赵先生捡到并据为己有。对上述案例分析正确的是( )
①因未交付,故刘女士并未获得该手机的所有权
②赵先生通过善意取得方式获得该手机的所有权
③该手机归王先生所有,刘女士可向卖家索赔
④因手机归属存在争议,王先生和卖家的买卖合同不成立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1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规定,著作权人对其作品享有广泛的权利。他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就可能构成侵权。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下列行为构成侵害著作权的是( )
①某商场员工装扮成新上映动画片中的卡通形象招揽顾客
②钱某将电影院正在热映的电影用手机摄录并发布到网上
③赵某临摹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并将临摹品卖给他人
④某学校高一学生排练某剧院舞蹈作品《唐宫夜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专车司机陈某在搭载乘客卫某的途中,没有避开拥堵路段,导致车费较高,用时较长。结束行程后,卫某在网上给了陈某差评。陈某认为这条差评侵犯其名誉权,故诉至法院,要求卫某赔偿其经济损失及精神损害赔偿金。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卫某有权给陈某任何消费评价
②差评是制约商家不当行为的重要武器
③卫某的评价因带有主观性,构成对陈某的侵权
④商家应当容忍正常的消费评价,不能苛求消费者必须给予好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据报道,一些网络博主利用AI技术“复活”了多位已故知名人物,这些“复活”人物会以生前身份向观众问好,表达对大家的思念。但这类行为引发了不少争议,尤其是未经逝者家属同意的情况下进行“复活”,被认为是对家属情感上的伤害。据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复活”已故知名人物利用其形象和声音,侵犯其荣誉权
②未经逝者家属同意进行“复活”行为涉嫌侵害逝者肖像权
③逝者亲属有权要求相关的行为人依法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④利用AI技术“复活”人物的行为应承担过错推定侵权责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李某与戴某是某知名社交平台的博主,二人主营领域都是糖尿病防治。2022年4月,李某撰写了《不会吃,不敢吃?新确诊的糖友该怎么吃?》一文,发布在网络社交平台。同年5月,李某发现,戴某发布了一个视频,视频中,戴某把李某的文章配上了相应图片,在背景音乐下一字不差读了一遍。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该视频是戴某精心加工、创作的智力成果,具有原创性
②该视频是科普类视频,借鉴的只是科学知识不构成侵权
③该视频是由李某的文章转化而成的,窃取了李某的劳动成果
④李某并未授权戴某改编其作品,戴某的行为构成侵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李某将八块玻璃放置在自家门口。基于消防安全考虑,小区物业致电李某,限其在一周内将玻璃清除,否则物业将代为清理,李某不同意。一周后,因李某迟迟未清理,物业将玻璃当作建筑垃圾清理。李某发现后找物业索赔,双方各执一词。本案中( )
①物业公司对公共区域有管理职责,应当清理
②李某对玻璃未尽到管理义务,需承担部分损失
③物业公司对损害结果应承担过错推定侵权责任
④李某未放弃玻璃的处分权,物业公司的行为侵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2023年7月5日,A收到B的电函:本酒店欲向贵厂订购制服200套,单价200元,一个月内交货。7月6日,A回电:可以,但单价要220元。B收到电函后,于7月12日向A复电:同意。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合同于7月12日成立并生效②合同标的是200套单价220元的制服
③合同的履约期限截止到8月5日④A和B的合同没有法律约束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某楼栋14户业主就“加装电梯”一事进行协商,其中12户业主同意增设电梯,并按照“加装电梯业主表决规则”表决通过。后经公示并取得相关施工许可后,案涉楼栋启动了电梯加装工程。不料在施工过程中,一层业主老黄以“案涉楼栋不宜增设电梯”为由,要求停止施工,与其他业主几度协商未果后,老黄将12户邻居诉至人民法院。下列对于此案分析准确的有( )
①二楼以上的业主因加装电梯,故须承担过错侵权责任
②相关主体在维护自身权利时,要妥善处理相邻关系
③解决邻里纠纷的多元方式中,诉讼是最佳选择途径
④高层住户应积极听取并协调满足低层住户的合理诉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主观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电商公司为了提高知名度,将公司旗下App会员称为“雷锋会员”,论坛称为“雷锋社群”,在公众号上发布相关宣传内容,吸引了很多客户关注、转发。另外,该公司还悬挂“雷锋社群”标识,以“雷锋社群”名义举办商业活动,向客户收取“雷锋社群会费”,引起客户质疑。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分析能否用英雄烈士的姓名进行商业宣传活动。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贾某和郝某系多年好友。因工作调整,郝某将一套价值110万元的房产卖给贾某,贾某向郝某支付预付款50万元。为付清余款,贾某用购自郝某的房产作抵押向徐某借款20万元,剩余款项计划向银行申请购房贷款。后因贷款申请未获银行批准,郝某与贾某协商暂不办理过户手续。半年后,贾某经营不善,无力偿还徐某的借款。徐某多次催讨无果,遂诉至法院,要求将该房产拍卖或变卖。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上述案例涉及哪些物权
(2)徐某主张能否得到法院支持 为什么
23.2022年5月21日,张先生到某4S店购买新能源汽车。上午张先生与该店签订了购车协议并办完交款手续,约好由4S店将车开到某小区交付张先生。随后4S店办了临时牌照和保险。下午4S店销售员林某独自开车前往张先生所在小区,路上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新能源汽车严重受损,引发纠纷。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该4S店构成违约的理由,并指出该店应承担的责任。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江先生和刘先生是上下楼邻居。江先生将自家空调室外机安装在刘先生家卧室的外飘窗顶部,但这并非小区开发设计图设计预留安装空调室外机的位置,导致刘先生家卧室屋顶时常漏水,空调室外机散发的热气直接飘进刘先生家卧室,流出的冷凝水也滴到了刘先生家卧室玻璃窗上,且空调室外机有很大噪音,造成墙体共振。刘先生曾多次联系物业、居委会协调,均未解决,故诉至法院,要求江先生拆除空调室外机,并将其改装至预留位置。江先生辩称,自己安装空调室外机的位置属于室外公共区域,在合理的界限范围之内,因此拒绝更换空调室外机位置。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对江先生的辩称进行评析。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A C D B C A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D A A C C D C A C
1.D
【详解】A:甲向乙借款10万元,从民事法律关系看属于债权关系,其客体是借款行为,A错误。
B:合法请求税务机关退还其多缴的个人所得税,这不是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不属于民法调整范围,B错误。
C:离婚协议约定再婚后不得再生育子女损害了公民的生育权,违背了公序良俗原则,C错误。
D:服装店门口海报“双11女装打折,过来看看不!”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不包括合同的主要内容如价格、数量等,属于要约邀请,D正确。
故本题选D。
2.B
【详解】①:肖像权是公民可以同意或不同意他人利用自己肖像的权利。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A公司未经王某同意,在用于广告宣传的视频中拍摄王某及其家人,并且该广告宣传明显具有营利目的,所以A公司侵犯了王某的肖像权,①正确。
②:A公司的行为主要是侵犯肖像权和可能涉及精神损害,而排除妨碍主要适用于物权等领域,②排除。
③:名誉权是人们对于公民或法人的品德、才干、声望、信誉和形象等各方面的综合评价。题干中的广告语并没有贬损王某的人格,没有导致王某的社会评价降低,所以没有侵犯其名誉权,③排除。
④:由于A公司侵犯了王某的肖像权,且王某因此感到生气,这表明他的精神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害。根据法律规定,对于精神损害,受害人有权要求侵权人进行赔偿,④正确。
故本题选B。
3.A
【详解】①:小李和售楼部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这意味着双方形成了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约关系。合同一旦签订,双方都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 售楼部在小李积极筹措房款期间,单方面提出新的要求,即如果小李真想买那套房子,就要另加4万元,否则取消购房优惠。这种行为违背了最初签订的合同约定,应该承担违约责任,①正确。
②:售楼部与小李签订买卖合同,后又因别人出价比小李高,想让小李加价,售楼部这样的做法违背了诚信原则。诚信原则要求在民事活动中,当事人应当秉持诚实、恪守承诺。售楼部不按照已达成的合同执行,就是违背了这一原则,②正确。
③:双方很快就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但没有约定违约金,且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包括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适用定金罚则,③排除。
④:售楼部的新要求并不构成新的要约,因为原合同已经成立且生效,售楼部没有权利单方面更改合同的主要内容,小李也无需给予新的承诺,④排除。
故本题选A。
4.C
【详解】①③:火车票是铁路运输合同的表现形式,甲、乙持车票乘车表明与铁路方建立起运输合同关系。任何乘客都应按车票上载明的座位就座,铁路方也有保障乘客按车票座位就座的义务,否则就构成违约。本案中,若乘务人员不能解决甲霸座问题,乙可诉铁路方违约之责,①③正确。
②:霸座现象既是道德问题也是法律问题,既要靠道德又要靠法律去解决问题,②错误。
④:甲霸座对乙构成侵权,对铁路方构成违约,铁路方有权追究甲的法律责任,④错误。
故本题选C。
5.D
【详解】AD:本案中王某完成了刷卡行为就与公交公司达成运输合同,公交公司应履行安全将王某送到目的地的义务,但司机突然刹车导致王某在车内摔倒受伤,表明公交公司未全面履行合同,王某可要求其承担违约赔偿之责,而不是承担侵权责任,A排除,D正确。
B:司机陈某驾车是在执行工作任务,因而造成王某损害应由公交公司担责,若司机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公交公司可向其追偿,B错误。
C:公交刷卡形成的合同是特殊形式的合同,不是书面合同,C错误。
故本题选D。
6.B
【详解】①:平等原则强调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自愿原则强调从事民事活动,应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志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材料中“霸座哥”的行为并不是违背了民法的平等和自愿原则,①错误。
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男子在火车上霸占别人的座位,还对前来劝阻的乘务人员各种胡搅蛮缠,违背了民法的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②正确。
③:“霸座哥”的行为侵犯被霸座乘客合法权益,对被霸座乘客构成侵权; 对铁路公司构成违约,没有按合同履行自己的义务,③正确。
④:材料中的霸座行为既可以通过民法调整,也可以通过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调整,④错误。
故本题选B。
7.C
【详解】①④:《民法典》 第四百九十九条悬赏人以公开方式声明对完成特定行为的人支付报酬的,完成该行为的人可以请求其支付。悬赏广告是广告人以不特定的多数人为对象所发出的要约,只要某人完成指定的行为即构成承诺,双方成立合同。因此悬赏广告具备法律效力的,甲应该支付500元悬赏费,①说法错误,④说法正确。
②:《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七条第二款规定,权利人悬赏寻找遗失物的,领取遗失物时应当按照承诺履行义务,支付悬赏广告约定的报酬。但是,如果失主不按照约定支付报酬,拾得人也不可以留置拾得物,因为拾得物与支付报酬不属于同一法律关系。因此乙不可以行使抵押权,②说法错误。
③:法律规定:“拾得遗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饲养动物,应当归还失主,因此而支出的费用由失主偿还。”因此即使甲未曾发布悬赏广告,如果乙在拾得、保管、送还项链等行为中产生了相关的费用,这些费用也应由甲承担,③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C。
8.A
【详解】①:法律规定,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属于作品的合理使用。张老师为了教学,使用非遗传承人的作品并进行适度复制,是合法的,①正确。
②:发明人可以以商业秘密或者取得专利的方式保护其发明或设计。老字号产品选择以商业秘密的形式保护其独特配方,是合法的,②正确。
③:如果该中医专家已经去世超过50年,其著作已经进入公共领域,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使用和改编。然而,即使著作已经进入公共领域,改编者也应该尊重原作者的意愿和贡献,不应该以原作者名义出版。如果该中医专家的著作仍然受版权保护,改编者需要获得原作者家属或继承人的授权才能进行改编和出版。赵医生改编已故中医专家的著作并以原作者名义出版是不合理不合法的,③排除。
④:刘经理如果擅自复制并售卖文创产品,会对博物馆构成侵权,④排除。
故本题选A。
9.B
【详解】①:王某、李某的行为损害了甲公司声誉,侵犯了甲公司的人格权(名誉权),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①正确。
④:王某、李某在没有充足理由的情况下,强调甲公司的某商品贵在广告费上,并将其与乙公司的同类商品做片面比对,这种不客观地“踩一捧一”的行为构成商业诋毁,④正确。
②:王某、李某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而不是自主选择权,②排除。
③:王某、李某应承担恢复名誉而不是恢复原状的侵权责任,③排除。
故本题选B。
10.D
【详解】①②:生命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生命安全不被非法剥夺、危害的权利。路人甲经鉴定为九级伤残,表明路人甲的健康权受到侵犯,而不是生命权受到侵犯,①排除,②正确。
③④:路人甲途经某服装店时,该服装店的玻璃顶(注:缺少日常维护)突然爆裂,将其砸伤。该案适用过错推定侵权责任,服装店需对甲承担赔偿责任,③排除,④正确。
故本题选D。
11.D
【详解】A:李某将自己的轿车质押给赵某,但所有权仍属于李某,赵某拥有占有权,A说法错误。
B: 赵某如果出租该轿车,必须首先征得李某的同意,若赵某与李某办理轿车转移登记则该车的所有权发生了转移,B说法错误。
C:若李某不能按期偿还借款,则赵某有权处置轿车以优先受偿,而出租该轿车与优先受偿无关,C说法错误。
D: 赵某拥有该轿车的占有权,但所有权仍属于李某,因此出租该轿车应征得李某同意,D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D。
12.D
【详解】③:司法三段论的大前提是法律条文,小前提是案件的实际情况。因此,有效的合同,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合法,是推导的起点,③排第一。
①:钱某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案件的具体情况,①排第二。
②:钱母发现纹身后,没有事后确认合同,进一步补充了案件实际情况,至此,可以判定应该退款,②排第三。
④:纹身会对未成年人身心造成伤害,影响其学习和生活是这个案件对原告的伤害,是支付精神抚慰金的事实依据,④排第四。
正确的排序为③—①—②—④。
故本题选D。
13.A
【详解】①:动产所有权的转移是以交付为标准的,因未交付,故刘女士并未获得该手机的所有权,①入选。
②:捡到他人遗失物不属于善意取得。②排除。
③:王先生花了5000元获得该手机所有权,刘女士可以根据之前与卖家的约定,向卖家索赔,③正确。
④:材料中卖家与刘女士在合同履行中违约,但是与王先生的合同是有效的,④不选。
故本题选A。
14.A
【详解】①:“新上映动画片”说明其著作权在保护期限内,未经允许,某商场员工装扮成构成卡通形象招揽顾客是对权利人著作权的侵犯,①正确。
②:对电影院里上映中的电影内容未经允许拍摄成视频并发布到网上,侵犯了著作权人的复制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因此构成侵害著作权,②正确。
③:著作权属于自然人的,保护期限是作者有生之年加去世后50年,保护期满后,该作品进入公共领域,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赵某临摹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并将临摹品卖给他人不构成侵权,③不符合题意。
④:某学校高一学生排练某剧院舞蹈作品《唐宫夜宴》属于作品的合理使用,不够成侵权,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点睛】
15.C
【详解】①:卫某对陈某的消费评价不得使用侮辱性言辞,不得捏造、歪曲事实,①错误。
②④:民法为不同的民事权利设定了界限。例如,对经营者的产品质量或者服务质量进行批评、评论,就不能认定为侵害名誉权,因为这些行为是保障消费者批评监督权所必需的。但是,借机以诽谤、诋毁、侮辱等方式损害对方利益的,则构成侵权。所以差评是制约商家不当行为的重要武器,商家应当容忍正常的消费评价,不能苛求消费者必须给予好评,②④正确。
③:卫某对陈某的评价虽是负面的,但只要不是出于主观恶意及侮导诽谤的目的。就不构成对陈某的侵权,③排除。
故本题选C。
16.C
【详解】①④:利用AI技术“复活”已故知名人物的行为,属于一般侵权行为即过错侵权,未经逝者家属同意利用其形象和声音,侵犯其肖像权,而不是荣誉权,①④错误。
②③:未经逝者家属同意进行“复活”行为涉嫌侵害逝者肖像权,逝者亲属有权要求相关的行为人依法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②③正确。
故本题选C。
17.D
【详解】③④:著作权人对其作品享有广泛的权利,他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就可能构成侵权。戴某未经李某同意,把李某的原创文章转化为视频形式进行发布,且文字表达内容与李某的文章完全一致,窃取了李某的劳动成果,其行为构成侵权,③④符合题意。
①②:戴某将李某的文章内容转化成视频,仅是作品机械形态的转换,该视频不能体现戴某的智力成果,不具原创性,而是侵犯了李某的著作权,①②错误。
故本题选D。
18.C
【详解】①:物业公司对公共区域有管理职责,在做好提前通知、公告的情况下,可以对公共空间内的物品进行清理,而不是应当清理,①说法错误。
②:本案中,李某对玻璃未尽到妥善管理义务,对造成的财产损失存在过错,需承担部分损失,②符合题意。
③:物业公司对公共区域管理的过错推定责任主要涉及物业公司在管理公共区域时未能履行其安全防范义务,导致发生损害时,物业公司需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本案中发生的损害,不属于过错推定的范围,③排除。
④:李某对八块玻璃拥有所有权,物业将玻璃当作建筑垃圾清理,属于无权处分,应承担赔偿责任,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9.A
【详解】①: 承诺一旦作出到达对方后,即发生法律效力,合同即告成立。B电函是要约,A回电是新要约,7月12日B向A复电的同意是承诺,所以合同于7月12日成立并生效,①正确。
②: 标的是指合同当事人双方权利和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材料中合同标的是200套单价220元的制服,②正确。
③:合同于7月12日成立并生效,双方约定一个内交货,所以合同的履约期限应截止到8月12日,③错误。
④: A和B的合同是双方意思真实的表达、合同主体适格且内容合法,是有效的合同,所以A和B的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④错误。
故本题选A。
20.C
【详解】①:二楼以上的业主需要加装电梯,其中12户业主同意,只要不侵犯一楼业主的合法权利,或者与一楼业主协商一致,则不构成过错侵权,①不选;
②④:民法典规定,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因此,相关主体在维护自身权利时,要妥善处理相邻关系;低层住户因被加装电梯影响采光等,高层住户应积极听取并协调满足低层住户的合理诉求,②④正确。
③:若此类纠纷始终无法得到解决,诉讼是最后的解决途径,③不选。
故本题选C。
21.不能。民法典规定: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雷锋同志的姓名作为一种重要的人格利益,应当受到保护。某公司将雷锋姓名用于商业广告和营利宣传,构成对雷锋同志人格利益的侵害,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
【分析】背景素材:英雄烈士姓名权侵权事件
考点考查:积极维护人身权利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为说明类主观题,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分析能否用英雄烈士的姓名进行商业宣传活动。具体可运用积极维护人身权利的知识来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观点正误判断:不能用英雄烈士的姓名进行商业宣传活动。
有效信息:某电商公司为了提高知名度,将公司旗下App会员称为“雷锋会员”,论坛称为“雷锋社群”,在公众号上发布相关宣传内容,吸引了很多客户关注、转发。另外,该公司还悬挂“雷锋社群”标识,以“雷锋社群”名义举办商业活动,向客户收取“雷锋社群会费”→可联系民法典规定: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说明某公司构成对雷锋同志人格利益的侵害,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等相结合。
22.(1)上述案例涉及所有权、担保物权(抵押权)。
(2)根据《民法典》规定,对于房屋等不动产,除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形外,必须到不动产登记机构办理登记,才能取得所有权。本案中,贾某未与郝某办理过户手续,即没有到相关部门办理产权登记,该套房产所有权仍归郝某,贾某无权将其抵押,贾某和徐某之间的房屋抵押约定无效,故法院不会支持徐某“将该房产拍卖或变卖”的诉讼请求。
【分析】背景素材:民事纠纷具体案例
考点考查:物权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要求考生分析材料中的案例涉及哪些物权,考生根据材料分析即可。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郝某将一套价值110万元的房产卖给贾某,贾某向郝某支付预付款50万元→可联系所有权。
有效信息②:贾某用购自郝某的房产作抵押向徐某借款20万元,剩余款项计划向银行申请购房贷款→可联系担保物权。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要求考生徐某主张能否得到法院支持,并指出原因。考生根据材料中徐某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即可。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贾某未与郝某办理过户手续→可联系不动产所有权的取得方式。
有效信息②:徐某多次催讨无果,遂诉至法院,要求将该房产拍卖或变卖。→可联系抵押权的相关知识,贾某无权将其抵押。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23.张先生到4S店购买新能源汽车,上午与该店签订了购车协议并办完交款手续,约好由4S店将车开到某小区交付张先生,随后4S店办了临时牌照和保险,可见,张先生和4S店关于新能源汽车的买卖合同成立,4S店应依照全面履行原则,将车完好地交付张先生,但由于在去小区的路上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新能源汽车严重受损,无法交付,因此合同并未履行完毕,4S店构成违约,且负全部责任。根据法律规定,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有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适用定金罚则等方式。4S店要根据双方协议的具体内容来承担以上相应的违约责任。
【分析】背景素材:合同纠纷
考点考查:订立合同、违约责任等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可把握知识指向通过材料中的关键词进行定位。注意知识限定不要用错,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张先生到某4S店购买新能源汽车。上午张先生与该店签订了购车协议并办完交款手续,约好由4S店将车开到某小区交付张先生→可联系教材知识买卖合同成立,应依照全面履行原则,将车完好地交付张先生;
关键词②:下午4S店销售员林某独自开车前往张先生所在小区,路上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新能源汽车严重受损,引发纠纷→可联系教材知识合同并未履行完毕,4S店构成违约,且负全部责任,需要承担违约责任。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24.民法典规定,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相邻关系一方在为自己便利行使权利时应当照顾到相邻方的利益。江先生违规安装空调室外机且空调室外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漏水、噪音等情况,对刘先生家造成一定影响。江先生使用空调改善居住环境本无可厚非,但因其行为给刘先生造成损害,构成对刘先生的侵权。刘先生要求江先生拆除空调室外机,并将其改装至预留位置,符合法律规定,江先生应该本着方便生活、团结互助的原则予以配合。
【分析】背景素材:邻里纠纷案例
考点考查:妥善处理相邻关系
能力考查:描述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科学精神、公共参与、法治意识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评析类主观题,需调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对江先生的辩称进行评析,可从妥善处理相邻关系的角度来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江先生违规安装空调室外机且空调室外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漏水、噪音等情况,对刘先生家造成一定影响→可联系江先生行为给刘先生造成损害,构成对刘先生的侵权。法律依据:民法典规定,相邻关系一方在为自己便利行使权利时应当照顾到相邻方的利益。
有效信息②:刘先生曾多次联系物业、居委会协调,均未解决,故诉至法院,要求江先生拆除空调室外机,并将其改装至预留位置→可联系江先生应该本着方便生活、团结互助的原则予以配合。法律依据: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教材信息与材料、时政信息相结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