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三生物学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B细胞核膜、内质网膜上均有核糖体的附者,A错误:核糖体中含有RNA、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含有DNA和RNA,B正确:中心体属于无膜细胞器,C错误:因细胞器大小不同,质量上有差异,也可采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匀浆中的细胞器,D错误。2.B由图可知,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其能量来自细胞内外Na产生的电化学梯度势能,A正确:乙有运输、催化功能,丙可同时转运葡萄糖和N,但它们在转运蛋白上结合的位点不同,两者仍具有专一性,B错误:甲为通道蛋白,运输的分子或离子无需与其结合,而丙为载体蛋白,运输的物质需与其结合,C正确;N+运出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乙需与ATP释放的磷酸基团结合磷酸化后,才能被激活而发挥相应功能,D正确。3.A氨基酸与tRNA上的3'端特异性结合后被运输到核糖体,A正确;核糖体与mRNA的结合部位会形成2个tRNA的结合位点,B错误:1种tRNA能识别运输1种氨基酸,1种氨基酸可能被多种tRNA识别和转运,C错误:核糖体遇到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后,多肽链合成会立即终止,tRNA不与mRNA的终止密码子结合,D错误。4.A有丝分裂前的间期和减数分裂I前的间期都进行了DNA的复制,故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分裂I中期的细胞中均含76个核DNA,A正确:有丝分裂后期有4个染色体组,而诚数分裂Ⅱ后期有2个染色体组,B错误;有丝分裂后期无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其上的等位基因也不分离,C错误:每个精原细胞产生的1个精细胞中均有18条常染色体十X或Y染色体,D错误。5.D区别不同生物群落的重要依据是群落的物种组成,A正确:若要调查高潮带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则应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调查,B正确:同一区域不同植物因生态位不同而和谐共存,C正确;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类型为初生演替,而盐生草甸进行的演替为次生演替,次生演替经历的阶段少,演替速度快,D错误。6.D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反应,初次接触过敏原不会引起过敏反应,A错误:浆细胞不能特异性的识别抗原,但能产生抗体发挥免疫效应,B错误;器官移植时,供者和受者的HLA有一半相同就可进行器官移植,不需要完全保持一致,C错误: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关节炎,D正确。7.B神经元受显著情绪刺激时会产生动作电位,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A正确:受到中性情绪刺激时,只有少部分DRN5一HT神经元被激活,说明DRN5-HT神经元对中性情绪刺激不敏感,大部分未达到产生动作电位的阈值,但不能说明DRN5-HT神经元受中性情绪刺激时,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且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会立即分解或被突触前膜回收,不可能持续发挥作用,B错误:该研究表明,DR5-HT神经元对显著情绪刺激更敏感,可更快地响应并调节情绪,C正确:当小鼠重复遇到显著情绪刺激时,DRN5-HT神经元的反应会逐渐减弱,这种适应性的出现可能与DRN5-HT神经元上的受体对显著情绪刺激敏感性降低有关,这样可防止DRN5-HT信号过度激活,从而避免情绪调节过度,D正确。8.B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由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糖类等有机物中,随者着物质在食物链中的传递,其中一部分能量以热能散失,一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一部分能量传递给分解者,最终能量随着有机物氧化分解以热能形式散失,A正确: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不能循环利用,B错误:由图可知,表示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b表示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C正确: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第三营养级的同化量/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100%=(次级消费者摄入量860一次级消费者排出的粪便量160)/(第二营养级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2450+第二营养级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3050)×100%≈12.7%,D正确。9.C据图可知,该生态系统添加了饲料,因此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螺旋藻、忧遁草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饲料中的化学能,A错误:几乎每个生态工程都是具有多组分、复杂结构及综合功能的系统,各组分间要有适当的比例,有序的结构,这主要体现了“整体”原理,B错误:空中蔬菜、鱼塘上空立体鸡舍这种生态循环种养模式通过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和减少废物排放等方式,有利于减小生态足迹,实现生态和经济的双赢,C正确:前一环节产生的废物尽可能地被后一环节利用,减少整个生产环节“废物”的产生,这体现了生态工程中“循环”的原理,D错误。1O.B不同微生物生长所需pH不同,所以培养基在配制完成后需先调pH再进行灭菌,A正确:由题意可知,细菌原液被稀释为100倍,三个平板计数的平均值为80,则1ml.细菌原液中大肠杆菌的数量为=(菌落数÷菌液体积)×稀释倍数=[(80÷(200÷1000)门×100=40000个,通过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的结果往往比实际值偏小,故细菌原液中的大肠杆菌数量应大于40000个mL,B错误;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细菌进行计数时,需至少涂布三个平板,计数三个平板取平均值,目的是为了减小实验结果的误差,C正确;伊红一亚甲蓝常用于大肠杆菌的鉴定,该试剂与大肠杆菌结合形成深紫色菌落,故在鉴别培养基中除加入消毒液外,还需加入伊红一亚甲蓝,D正确。11.C血细胞计数板统计酵母菌数量时,应取摇匀的菌液滴加到盖在计数室上的盖玻片边缘,让菌液自行渗人,A错误:在各种萄萄糖浓度下培养72之前,酵母菌种群就已出现种内竞争,B错误:由实验结果可知,培养液中葡萄糖浓度为2%,培养168h内,酵母菌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C正确:由实验结果可知,在不同的培养液浓度下,酵母菌最大种群数量有差异,说明葡萄糖浓度可改变酵母菌种群的K值,D错误12.D榨果汁时,可加入果胶酶和纤维素酶,以提高果汁的产量和澄清度,A错误;菌种a为酵母菌,菌种b为醋酸菌,两【高三12月质量检测·生物学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W高三生物学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进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題卡上各题的答題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固:其中选择性必修1第4、5章和选择性必修2(约占60%),其他(约占40%)。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核糖体附着的细胞结构一定是粗面内质网B.含核酸的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和叶绿体C.中心体具有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的膜D.只能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细胞匀浆中的细胞器2.人体内不同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不完全相同。如图为人体小肠上皮细胞从肠腔吸收并转运葡萄糖的模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转运蛋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黑胬锻小肠上皮细电了肠腔侧甲葡萄糖80.0步-8。葡萄糖N阳*.t粥Na*ADP+PiA.葡萄糖进人小肠上皮细胞所需能量来自细胞膜内外N的电化学梯度势能B.乙具有运输、催化功能,丙可转运葡萄糖和Na,说明乙、丙均无专一性C.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时需与丙结合,运出小肠上皮细胞时无需与甲结合D.乙被ATP水解释放的磷酸基团磷酸化后才能将小肠上皮细胞中的Na运出细胞3.tRNA能与相应的氨基酸结合,并将氨基酸转运到核糖体参与多肽链的合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氨基酸与tRNA上的3'端特异性结合后被运输到核糖体B.核糖体与mRNA的结合部位具有3个与tRNA结合的位点C.1种tRNA能识别运输多种氨基酸,1种氨基酸只被1种tRNA识别D.当tRNA与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碱基配对后,多肽链合成立即终止4.折耳猫(2=38)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生殖腺中的细胞可进行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不考虑突变和互换,下列关于折耳猫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分裂I中期的细胞中核DNA数均为76B.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分裂Ⅱ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组数均为4C.有丝分裂后期和诚数分裂I后期的细胞中均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D.每个精原细胞产生的1个精细胞中均有17条常染色体十X、Y染色体【高三12月质量检测·生物学第1页(共6页)】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生物 生物-12月质量检测(N).pdf 生物 生物答案-12月质量检测(N).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