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学人教版(2019)期末模拟卷 A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学人教版(2019)期末模拟卷 A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学期末模拟卷 A卷 人教版(2019)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寒冷环境中机体产热量远大于散热量
B.发生严重腹泻后需要补充水和无机盐以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平衡
C.炎症反应使体温升高,导致人体内的酶变性失活
D.抗体、激素、尿素均不是内环境成分
2.学生在进行英语听力答题环节时,涉及的大脑皮层的言语区主要是( )
①W区
②V区
③S区
④H区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自主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两种神经都属于外周神经系统
B.两种神经调节同一器官时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
C.短跑运动时,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会使心跳加快
D.安静看书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会抑制胃肠的蠕动
4.下列有关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种内分泌器官只能分泌一种激素
B.激素可作为信息分子参与调节活动
C.激素分子可以作为反应物直接参与代谢,并提供能量
D.体内激素浓度的变化不会对机体的生理活动产生明显影响
5.小明喜欢打篮球,他在和朋友打篮球时大汗淋漓并感到饥肠辘辘,此时他的体内一般不会发生的反应是( )
A.交感神经兴奋 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C.胰岛B细胞活动加强 D.脑干某中枢的调控增强
6.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分泌细胞因子和抗体的细胞分别是( )
①辅助性T细胞
②细胞毒性T细胞
③B细胞
④浆细胞
A.①和④ B.①和③ C.②和④ D.②和③
7.免疫预防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某种传染病减毒疫苗的接种须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多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疫苗可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产生相应抗体
B.注射疫苗的间隔时间过长可能会影响免疫效果
C.多次注射疫苗能促进浆细胞分化产生记忆细胞
D.该种疫苗刺激产生的抗体能特异性结合该种病原体
8.突触结构及突触处兴奋传递的一般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的突触后膜是突触小体的膜
B.①可以为神经递质的释放提供能量
C.兴奋在图中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
D.兴奋在突触后膜处的信号变化是由化学信号变为电信号
9.人体内甲状腺激素(TH)的调节途径如图所示,其中甲、乙、丙表示器官,①②表示相关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乙、丙分别是下丘脑、垂体、甲状腺
B.若摄入碘元素过少,则体内的TRH、TSH含量会下降
C.①②过程可以调节TH含量,使其浓度不至于过高
D.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放大了激素的调节效应
10.结合下图所示的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改变③进而影响②
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是④
D.春运期间,广州市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①②
11.下列有关种群“J”形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J”形增长的种群都无K值 B.“J”形增长的种群生存条件是有限的
C.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种群呈“J”形增长 D.“J”形增长的种群个体数不一定增加
12.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自治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银山”的理念,持续推进拉萨南北山绿化生态工程。下列与该生态工程建设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没有一棵树木的西嘎山披上绿装,发生的是初生演替
B.在南北山某斜坡的不同部位种植不同的树种,构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C.该工程建设中兼顾生态、经济、社会等效益,遵循了整体原理
D.生态工程增加了储水量和固碳量,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13.下图为地震毁损的某自然保护区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单位为103kJ/(m2·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人为干预下,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之间传递效率为15.6%
B.由图可知营养级较高的生物,在这场地震中受到的影响较大
C.计算可知,肉食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值为5×103kJ/(m2·a)
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14.慢性中毒能引发高血压,引起肾脏、肺部损害,导致严重的骨损伤等。如图是由于某种原因镉随着污水进入并影响湖泊生态系统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镉只在湖泊生态系统中循环,说明物质循环不具有全球性
B.镉随食物链逐渐积聚,图中食鱼鸟类的体内含量最高
C.若长期镉污染,该湖泊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会降低
D.若对该湖泊进行污水处理,可提高其自我调节能力
15.在群落中,各个生物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了一定的空间结构,下列关于群落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由于地形变化和土壤湿度等原因,草丛群落中存在水平结构
B.桦树高低错落有致,既存在垂直结构,也存在水平结构
C.森林中植物的垂直分层现象主要是受光照强度的影响
D.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16.生态地位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生态位表示生态系统中每种生物生存所必需的生境最小阈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位的分化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物种与环境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B.荒漠群落物种少、结构简单,因此各物种之间没有生态位重叠
C.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后,更容易存活下来的是乙物种
D.若甲物种与乙物种资源重叠部分减少,其种间竞争会减弱
17.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均能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来影响种群密度
B.自然环境中增加某种群的天敌数或减少该种群食物来源均可降低K值
C.黑光灯诱捕昆虫和诱捕器采集土壤小动物两者均是利用生物趋光性的特性
D.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若样方内某种群个体数太少,应适当扩大样方面积
18.扦插时,保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条比较容易生根成活,这主要是因为芽和幼叶能产生( )
A.乙烯 B.脱落酸 C.生长素 D.秋水仙素
19.下图是用不透水的云母片以不同方式分别插入三株燕麦幼苗的胚芽鞘尖端部分,并分别从不同方向给以光照的示意图,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将是( )
A.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曲
B.甲向左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左弯曲
C.甲向右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左弯曲
D.甲向右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曲
20.武汉市对灵山矿区实施大规模生态修复,使其成为灵山花境公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植被恢复期间,该地发生了群落的次生演替
B.灵山矿区修复并未改变该地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C.灵山矿区修复工程遵循了整体、协调等生态学原理
D.灵山花境公园景色优美供市民游玩,体现了该生态系统的直接价值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21.(10分)人体血液中的O2与血红蛋白结合,以氧结合血红蛋白[(Hb)O2]的形式在血液中运输,大部分CO2在血浆中以的方式运输,过程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血红蛋白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人体组织细胞产生CO2的具体场所是________。
(2)红细胞中的H+与结合,引起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从而促进O2释放。O2也可以进入红细胞,O2进或出红细胞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
(3)组织细胞产生的代谢产物大量进入组织液,短时间内组织液的渗透压将________,这可能引起__________的分泌增加,使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增多,尿量减少。
22.(13分)缩手反射是人体常见的反射,图甲为其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图乙为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表示效应器的是_______(填序号),若刺激图甲中的③,机体的效应器随之产生了相应的反应,该过程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活动,理由是_______。
(2)人的手不小心接触到尖锐的东西,人会迅速完成缩手反射,完成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填文字)。图中的③和⑤为麻醉剂阻断神经冲动的可能位点,若刺激患者手指,患者有感觉但不能完成缩手反射,则被阻断的位点可能是_______(填序号)。
(3)人体受到刺激时会产生图乙所示的电位变化,图乙中的b表示_______(填“静息”或“动作”)电位,该电位产生的机制是_______。
23.(12分)Graves病和桥本甲状腺炎是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疾病,两种疾病的致病机理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答2点),其分泌过程受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分层调控,该方式有利于甲状腺激素含量的精细调控,原因是____________。
(2)由图可知,Graves病和桥本甲状腺炎都是机体免疫失调引起的。
①根据Graves病的致病机理分析:在相应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的过程中,辅助性T细胞的作用是_________,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发挥与_________激素类似的功能,因而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
②根据桥本甲状腺炎的致病机理分析:患者浆细胞分泌针对__________的抗体。当抗原、抗体结合后,会形成复合体覆盖在甲状腺细胞表面,______________与之结合而受到激活,造成甲状腺细胞的凋亡或坏死,因而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3)根据上述桥本甲状腺炎发病机制,最合理的治疗方案是____。
A.补充碘 B.外源补充甲状腺激素
C.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D.采取地中海饮食等抗炎饮食
24.(11分)某一草原的优势种群为羊草、克氏针茅。近年来由于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冷蒿种群兴起,逐渐形成冷蒿草原。科研人员对该草原能量流动进行定量分析,为研究方便,将所有肉食性动物合并为一个营养级,研究结果如表所示(能量单位:J·cm-2·a-1)。回答下列问题:
生物类型 呼吸作用 散失的能量 流向分解者 未利用的能量 流向下一营 养级的能量 外来有机物 输入的能量
生产者 44.0 5.0 95.0 a 0
植食性动物 9.5 1.5 11.0 b 5.0
肉食性动物 6.8 0.5 7.2 0 11.0
(1)由羊草、克氏针茅草原退化为冷蒿草原属于__________演替。草原是当地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草原出产的畜产品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价值。
(2)过度放牧导致草原退化、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畜产品产量锐减。该实例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过度放牧导致草原退化违背了__________的原理。
(3)根据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规律,表中a的值为__________J·cm-2·a-1,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是__________(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25.(14分)呼伦贝尔市积极构建多处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湿地公园,对被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而严重破坏的草地进行保护和恢复。科研人员对保护区内不同功能区的植物丰富度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自然保护区中禾本科、豆科、菊科等植物星罗棋布,五颜六色的野花点缀在草原上,仿佛一块色彩斑斓的大地毯,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结构;研究人员在用样方法调查该保护区某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取样要做到_____。
(2)恢复重建区建立后,严禁人类在其中活动,发现物种丰富度在不断变化,该区域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____演替。
(3)据图1分析,整个保护区中,抵抗力稳定性最差的功能区是____。
(4)草原上某蝗虫种群摄入的能量流动情况如表1所示[单位:J/(hm2·a)]。
表1 某蝗虫种群摄入的能量流动情况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1.05×109 3.00×108 7.20×108
该种群同化的能量中只有_____%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研究发现群聚激素能使蝗虫由散居型转变成群居型,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功能。
(5)食草动物的放牧会影响草地蝗虫的物种数。研究人员开展不同放牧模式(放牧区域牛羊数量达到中等放牧强度)对某草地蝗虫及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部分结果如图2、图3和表2所示。
表2 不同模式下蝗虫物种数和总密度
放牧模式 蝗虫物种数 蝗虫总密度(只/m2)
牛放牧 2.92 3.50
羊放牧 3.67 5.22
牛羊混牧 3.36 3.86
休牧 2.58 3.22
①放牧区域投放的牛羊数量为中等放牧强度,此数量是依据____估算的。
②不同放牧模式下,____(填“植物群落覆盖度”或“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与草地蝗虫的物种数和总密度之间的正相关性较密切。
③蝗虫微孢子虫是蝗虫等昆虫的专性寄生生物。与使用化学农药防治蝗虫相比,使用蝗虫微孢子虫防治的优点是: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B
2.答案:C
3.答案:D
4.答案:B
5.答案:C
6.答案:A
7.答案:C
8.答案:A
9.答案:B
10.答案:D
11.答案:A
12.答案:C
13.答案:D
14.答案:A
15.答案:B
16.答案:B
17.答案:C
18.答案:C
19.答案:A
20.答案:B
21.答案:(1)不属于;线粒体基质
(2)氧结合血红蛋白;红细胞膜两侧的O2浓度
(3)升高;抗利尿激素
22.答案:(1)②;不属于;③是传入神经,刺激③引起效应器的反应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
(2)脊髓;⑤
(3)动作;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
23.答案:(1)调节体内的有机物代谢、促进机体产热、促进生长和发育、提高神经的兴奋性、升高血糖;由于激素具有微量高效特点,此方式能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
(2)辅助性T细胞其细胞膜上的特定分子会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使B细胞活化;分泌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促甲状腺;甲状腺细胞表面抗原;细胞毒性T细胞
(3)B
24.答案:(1)次生;直接
(2)只有根据草场的能量流动特点,合理确定草场的载畜量,才能保持畜产品的持续高产,才能维持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协调;生态工程
(3)20.5;12.5%
25.答案:(1)水平;随机取样
(2)次生演替
(3)管理服务区
(4)4;信息传递
(5)①环境容纳量(或K值);②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③能减轻因过多使用化学农药而引发的环境污染,以及避免害虫产生耐药性等问题(合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