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作文模拟写作:“微信文字讨好症”导写及范文展示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届高考作文模拟写作:“微信文字讨好症”导写及范文展示

资源简介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微信文字讨好症”导写及范文展示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微信文字讨好症第一批受害者出现了”等词条登上热搜,吸引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所谓“微信文字讨好症”是指在微信聊天时,为避免显得冷漠或敷衍,使用一些语气助词如“嗯嗯”“好哒”“好的呢”,并辅以表情包,营造出热情互动的氛围。
然而,将这种表达方式视为一种“病症”,并将使用者称为“受害者”,你觉得是否合适呢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微信文字讨好症”这一话题,新奇又接地气,审题关键在于对现象定性的思辨。
材料抛出把使用语气助词、表情包营造热络氛围的聊天方式称作“病症”,还称使用者是“受害者”。
若认同,那立意方向可能是批判社交“假面化”,觉得这类表达虚浮,人们为迎合他人、顺应社交潜规则,丢失真实自我,陷入疲惫迎合的怪圈。
若不认同,便可反驳。从社交本质来讲,文字交流本就缺了面对面的丰富情态,语气助词、表情包是添彩的“佐料”,让互动升温,传递友善尊重,是为加固情感联系,并非讨好。从心理层面看,这是现代人压力下抱团取暖,大家互递温暖,是人性柔软善意的彰显。还能着眼于真诚内涵,真正的真诚并非生冷直接,包裹着温情的交流才是更成熟的真诚,否定“讨好症”说法,实则拓宽真诚社交的版图。
这题给足思辨空间,无论正反向立意,只要条理清晰深挖下去,都能成就佳作,启发大家重新审视日常社交。
范文示例:
以“柔语”织就社交新锦缎
当“微信文字讨好症”成为热门话题,争议也随之纷至沓来。在我看来,将那些为让交流升温而使用的语气助词与表情包视作“病症”,实乃谬矣。它们宛如灵动的丝线,正织就着新时代社交的锦缎。
柔语为情,升温人际纽带。
社交的核心,是心与心的触碰,情与情的交融。线上交流,文字常如冷硬砖石,而语气助词、表情包则是黏合它们的砂浆。“良言一句三冬暖”,“嗯嗯”“好哒”绝非冗余,恰是情感升温的妙笔。闺蜜发来旅游美照,简单回个“好看”,难免寡淡;一句“哇哦,也太美啦,实名羡慕”,附上几个星星眼表情包,瞬间点燃分享热情,加固友谊桥梁。在商务沟通里,温和的“麻烦您啦,辛苦确认下”,对比生硬指令,常能换来更积极配合。这不是讨好,是用真心为话语添彩,拉近彼此距离。
善意作针,缝补社交焦虑。
现代生活是高速运转的陀螺,压力裹挟着焦虑,人人都渴望避风港。微信聊天时的软语萌图,实则是集体焦虑下的善意解药。疫情期间,邻里互助群里,陌生邻居一句“别愁哟,物资我匀你点哈”,附带暖心小熊抱抱图,安抚了多少不安的心。这小小的善意举动,是黑暗时刻彼此支撑的微光。马克·吐温说:“善良,是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这种带着温度的文字表达,跨越冷漠隔阂,为社交注入温情,缝补着人们疲惫灵魂的千疮百孔。
真诚为梭,织就沟通华章。
有人误把热情表达当虚伪迎合,却不知真诚从不拘泥于生冷形式。“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真正的真诚,是设身处地顾念对方感受。工作汇报时,上司回一句“做得不错哟,继续加油”,比干巴巴“合格”,更激励人心;家人日常问候,“吃了没呀乖乖”,满含牵挂。用柔和字句、有趣表情包,把真诚细密织入交流,让社交不再是机械任务,而是心贴心的畅叙。
“微信文字讨好症”并非病症,而是社交进化的勋章。让我们以柔语为丝线、善意作银针、真诚当梭子,织就这张绚丽多彩、暖意融融的社交大锦缎,无惧岁月寒凉,拥抱人间温情。
戳破“微信文字讨好症”的温情假面
在社交网络无孔不入的当下,“微信文字讨好症”堂而皇之地渗透进日常交流,看似营造出一片热忱互动的繁荣景象,实则是隐藏在社交表皮下的新型“病症”,亟待我们撕下其温情假面,一窥内里病灶。
社交本应是真我袒露的舞台,可如今,“嗯嗯”“好哒”“好的呢”这类标配式回复,搭配千篇一律的表情包,正悄无声息地吞噬着个性。我们好似陷入一场无形竞赛,比谁的回应更乖巧热忱,却忘了真诚的交流从不是靠模板话术。海德格尔高呼“向死而生”,倡导直面本真,反观当下,过度堆砌语气助词的我们,在社交里畏畏缩缩,害怕露出一丝冷淡,真实想法、情绪被严严实实地裹藏,长此以往,自我面目愈发模糊,沦为社交躯壳。恰似契诃夫笔下那些戴着面具、说着套话的小人物,终在假意逢迎里迷失灵魂。
看似轻巧的几个语气词、随手发出的表情包,实则累积成沉重的精力负担。信息洪流中,每一次聊天都要精心“装饰”回复,斟酌何种语气词最适宜、哪款表情包最贴切,这本是额外的精神劳作。每天周旋于众多聊天窗口,时刻保持这般“讨好”姿态,如同紧绷的发条,稍一松懈,又恐被指冷漠。心理学讲,过度的自我监控消耗心理能量,“微信文字讨好症”恰是把我们困于这自我监控的樊篱,身体在日复一日疲惫回应里倦怠,精神于虚与委蛇中荒芜,徒留满心劳累。
当交流被浮于表面的热络充斥,深度沟通便成了濒危物种。真正有价值的对话,应是思想碰撞、灵魂共鸣,而非满屏语气词堆砌的无效寒暄。朋友间若总停留在“哈哈,绝绝子”的应和,从不展开走心探讨,关系也只是塑料花般脆弱;工作沟通若陷在“麻烦您嘞”的客气循环,实质性问题难推进解决。鲁迅与瞿秋白以笔为刃、赤诚交流,为时代发声,反观当下,“讨好式”文字筑起交流的高墙,让我们与深刻绝缘,困于肤浅对话的泥沼,错失智慧交融契机。
“微信文字讨好症”绝非无害社交习惯,它是侵蚀真实、消耗精力、阻碍深度交流的病症。唯有打破这层温情却虚假的壁垒,我们才能重拾诚挚、轻盈、深度兼具的社交真意。
名人名言:
1.爱默生:“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不然就等于零。”
2.毕淑敏:“我们的生命,不是因为讨别人喜欢而存在的。”
3.蒋方舟:“真正能够欣赏到你的人,永远欣赏的是你骄傲的样子,而不是你故作谦卑和故作讨喜的样子。”
4.王尔德:“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5.亦舒:“人生短短数十载,最要紧的是满足自己,不是讨好他人。”
6.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
7.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8.康德:“自由不是让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由是教你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
9.尼采:“你要搞清楚自己人生的剧本——不是你父母的续集,不是你子女的前传,更不是你朋友的外篇。”
10.蒙田:“一个人最坏的状态是失去了对自己的认识和支配。”
名人故事:
卓别林:喜剧大师卓别林以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而闻名。他在创作过程中,始终坚持自己的艺术理念和风格,没有因为迎合当时的流行趋势或观众的短期喜好而改变。尽管他的作品有时会受到一些争议,但他最终凭借真实而深刻的艺术表达赢得了全球观众的喜爱和尊重。
梵高:梵高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但他始终坚持用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表达内心的情感和对世界的看法。在他生前,他的作品并不被当时的主流艺术界所认可,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改变自己的创作风格去讨好市场或评论家。最终,他的作品在他去世后成为了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展现了真实自我表达的巨大力量。
乔布斯:乔布斯在领导苹果公司的过程中,以其对产品设计和用户体验的极致追求而著称。他并没有盲目地追随市场的流行趋势或讨好所有消费者的需求,而是坚持自己对创新和品质的高标准,不断推出引领时代潮流的产品。他相信消费者并不总是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而苹果的责任是通过创新的产品来引导和满足他们潜在的需求。
肖祖贤:1996年出生的重庆女孩肖祖贤,两岁时因车祸右边身体运动神经受损留下残疾。2016年她被重庆市残疾人集训队教练选中,开始了羽毛球训练生涯。尽管训练艰苦,身体不适且技术难题诸多,但她凭借上万次的挥拍等体能训练,克服重重困难。从2017年全国残疾人羽毛球锦标赛获得女子单打SL3第三名,到2018年获女子单打金牌和女子双打铜牌,2019年获全国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该项目第一名,再到2023年杭州亚残运会夺冠,直至2024年9月在巴黎残奥会羽毛球女子单打SL3级决赛中夺冠,肖祖贤从未因身体残疾而放弃自我追求,始终坚持挑战自我,没有因外界的质疑或困难而改变自己的道路,最终取得了辉煌成就.
李庚希: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李庚希,自小就不会刻意讨好他人,在人群中显得格格不入。在职场中,面对同事们为升职加薪纷纷讨好上司的现象,她坚守自己的原则,凭借对工作的热爱与执着,在团队中逐渐崭露头角。在爱情里,她拒绝那些试图改变她的追求者,坚持寻找真正懂她、欣赏她的人,以不讨好的勇气,走出了属于自己的坚定与从容的人生道路,活出了真正的精彩.
颜宁:作为著名的女科学家,颜宁在“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颁奖典礼上,选择穿着平底鞋出席,这一行为挑战了传统习俗,体现了她内心的坚定与自信,以及对舒适与真实的追求。在科研道路上,她敢于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面对世俗眼光和无数挑战与质疑,始终坚守自我,不迷失方向,勇于承担选择带来的责任,最终取得了杰出的学术成就,为后辈树立了勇敢做自己的榜样.
金星:金星曾有过这样一段经历,她参与杂志采访时双方相谈甚欢,但报道出来却与事实大相径庭,她因此遭到很多人的批判。然而,她并未作任何解释,只是淡淡说道:“我不想和任何人争,你理解我,我很感谢,你不理解我,那就以后再说。”她的这种态度展现了她不在乎外界无端的质疑和误解,不讨好大众,坚持自我的性格特点,始终以自己的方式生活和工作,在艺术领域保持着独特的风格和影响力.
金·凯瑞:美国喜剧之王金·凯瑞出生于贫困家庭,小时候为了讨好身边人,他会搜刮各种笑话来讲给他们听。进入喜剧行业后,为了迎合观众,他不惜在电影中自毁形象,用夸张的表演来逗乐大家。虽然他的笑话越演越纯熟,认识他的人也越来越多,但他内心却不堪重负,最终患上了抑郁症,退出了喜剧舞台。后来,他不再挖空心思去讨好观众,开始喜欢上了绘画和音乐,做回了自己,也重新找到了活着的勇气与意义,这体现了从讨好他人到关注自我的转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