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红岩》整本书阅读导读课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红岩》整本书阅读导读课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红岩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
01.教学目标:
1.运用猜读法激发学生阅读革命文学经典的兴趣,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情实感的阅读能力。
2.引导学生做有信仰、有抱负的新时代中学生。
3.唤起阅读革命经典文学的兴趣,体悟革命英雄的家国情怀。
02.教学重点、难点:
1.运用猜读法激发学生阅读革命文学经典的兴趣,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情实感的阅读能力。
2.唤起阅读革命经典文学的兴趣,体悟革命英雄的家国情怀。
03.教学过程:
一、课内导入。
师:“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朴素的情感,是光未然在《黄河颂》中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是端木蕻良为关东原野发出的一声声战斗的呐喊,是志愿军战士为保家卫国奉献自己的一切,也是《红岩》中的革命英雄为之奋斗的一生。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红岩》,走进革命英雄的“红色”之旅。(板书“红岩”)
二、猜故事,明内容。
师:那我们先来猜一猜,这是哪个具体情节,这故事中的人物,又是谁?
(屏显具体情节)
他确信自己被囚的地方,必然是中美合作所内的一处集中营,也许,正是敌人威胁地宣布过的那座“魔窟”白公馆?不管是什么地方,被囚禁的绝不止自己一人。不断挖掘的这条通道,不仅可以自己使用,还可以给更多的战友使用。
生(齐声回答):许云峰
师:这时候他在做什么事呢?
生(齐声回答):挖隧道,让其他同志先逃走。
(板书:许云峰)
师:这个片段对应的人物是谁?
(屏显具体情节)
“现在愿意说了吗?”魔影狂乱地移动着。
“不”,微弱的声音传来,仍旧是那样的平静。
“十指连心,考虑一下吧!说不说?”没有回答。铁锤高高举起,墙壁上映出沉重的黑色阴影。
“钉!”人们仿佛看见绳子紧紧绑着她的双手,一根竹签对准她的指尖……血水飞溅……
“说不说?”没有了回答。
生(齐声回答):江姐
师:这是哪个具体情节?
生(齐声回答):敌人用竹签钉江姐的指尖。
师:主要任务、经典情节,我们能对他们印象深刻,得益于作者对令人难忘片段的描绘。当我们读到这些文字的时候,心里总是会激荡某种感情,某种震撼。或悲愤或激动或愤怒或失望或难过。
(屏显任务)
三、读人物,品人格,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略读《红岩》第15、24章,选择令你感动的文字进行朗读设计,并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展示。给大家5分钟时间,完成任务单上的“任务一”。
(屏显任务一)
生:“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朗读设计是“太小”“竹”“钢铁”加重音,写出江姐面对敌人严酷的考验坚贞不屈、毫不畏惧。这两句话用激情上昂的语气读,读出以江姐为首的党员们对酷刑的毫不畏惧。
师:对酷刑的毫不畏惧!读得很深入(板书“坚贞不屈毫不畏惧一向党”)朗读设计不管是重音还是语气都很到位,但是没有演绎出来。来再试一次。
生: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
(掌声响起)
生:“她的脸,毫无血色白的像一张纸;她微微侧过头,用黯淡的,但不可逼视的眼光,望了一下搀扶她的特务”应该用高昂的语气读,“不可逼视”和“黯淡”重读,读出江姐的坚定意志、顽强不屈的精神品质和她对革命事业的忠贞。
师:这句外貌描写非常典型,但是读得时候可以加入一些感情。
生:“上级的姓名、住址,我知道。下级的姓名、住址,我也知道……这些都是我们党的秘密,你们休想从我口里得到任何材料”前半段要用平静的语气,读出。读出……
师:读出江姐的面对敌人的威胁,沉稳而又镇定,丝毫不把敌人的威胁放在心上。
生:后半段要以强烈高昂的语气喊出来,“休想”加重音,体现江姐不惧酷刑,坚定的品质。
师:大家觉得这位男同学是否读出了江姐语气里的“坚定”呀?
生(齐声回答):没有。
师:请你带着江姐强烈的情感,再来演绎一遍。
师:同学们,许云峰英勇斗敌,舍己为人;江姐受尽酷刑,从不畏惧;一个个鲜活的英雄,让我们不禁叩问,革命者能够忍受酷刑、拒绝诱惑、牺牲生命为了什么?许云峰和江姐给了我们答案。
四、论英雄,悟主旨。
(屏显许云峰的话语,男生齐读)
许云峰:“风卷残云般的革命浪潮,证明我个人的理想和全国人民的需求完全相同,我感到无穷的力量。人生自古谁无死?可是一个人的生命和无产阶级永葆青春的革命事业联系在一起,那是无上的光荣!”
(屏显江姐的话语,女生齐读)
江姐:“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建设一个崭新、富强的国家,这是多么壮丽的事业!”
师:革命者能够忍受酷刑、拒绝诱惑、牺牲生命为了什么?
生:为了新中国,为了革命运动。
师:没错,是为了国家(板书:为国家)
生:为个人理想和全国人民需求。
(师板书:为个人、为人民)
师:革命英雄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也是他们一生的信仰。正是他们心中的这种家国情怀,才有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红岩时代已经离我们远去,现在的我们又该信仰着什么呢?让我们来认识一下,接下来的这两位伟人。
四、联生活,述感想。
(屏显邓稼先事迹)
师:他是谁?
生(齐声回答):邓稼先。
师:邓稼先在死前依旧惦记着我国尖端武器的科研事业,语重心长的说:“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这就是他一生的理想,为之奋斗一生的信仰。
师:那这个人又是谁呢?
生(齐声回答):袁隆平。
师:袁老哪怕获得了数不尽的荣誉,依旧每天下田进行研究,依旧把让全国人民、让全世界人民不忍饥挨饿作为自己的理想和希望。
师:在每个瞬间,中华儿女内心迸发出的家国情怀,是中国人最朴素而深沉、最广泛而强大的情感。
师:读了《红岩》中英雄人物的故事,再述了邓稼先等伟人的故事,你的心里一定洋溢着某种情感,感悟,震撼……请你以:
在英雄面前,我看到___________,听到,想到的格式,写下自己的感想。
(生完成阅读任务单的任务二)
师:时间差不多了,有没有同学向来分享一下?
生:在英雄面前,我看到一道道身影铸起了一个新的中国,我听到枪炮声不再出现于这片土地,想到这个中国会比之前走的更远更强。
师:对此你感到……
生:感到十分的自豪。
师:老师发现,你的感想十分的深刻,但是有句话不太符合常理“枪炮声不再出现”是不能“听到”的,因为枪炮声消失了。建议改成“枪炮声逐渐离我们远去”。
还有没有同学来分享一下自己感想?
生:在英雄面前,我看到他们面对敌人宁死不屈,英勇就义的情形;我听到他们在敌人的怒吼声和鞭子的抽打声中仍然坚定地道出自己的信念:“中国万岁,共产党万岁!”;想道如今我们的美好生活,脚下踩着千万名前辈的付出,我不由得十分感激又愧疚。
师:在这份感激和愧疚下,你决定……
生:在接下来的生活中好好学习,学成知识报效祖国。
师:革命前辈定会为如今同学们纯真的心灵而欣慰!
五、总结:
师:感谢《红岩》,它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它使我们对人生价值有了崭新的理解,它将促使我们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有信仰的人。
师:下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