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模拟B卷(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同学们分乘两辆汽车去九寨沟游学,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甲车内的张同学看见乙车没有运动,而乙车内的王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北移动。若以地面为参考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车不动,乙车向北运动 B.乙车不动,甲车向南运动C.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向南运动2.某物体在运动时,下列情况无法实现的是( )A.速度很大,但加速度为零B.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发生了变化,但加速度保持不变C.加速度不为零且不变,速度也不变D.速度为零,但加速度不为零3.蹦床是一项运动员利用网的反弹在空中表现杂技技巧的竞技运动,有“空中芭蕾”之称。在某次蹦床比赛中,运动员从高处由静止落下,以大小为的速度着网,与网作用后,以大小为的速度竖直向上弹回。若运动员与网接触的时间为t,则在运动员与网接触的过程中,运动员的平均加速度( )A.大小为,方向竖直向上 B.大小为,方向竖直向下C.大小为,方向竖直向上 D.大小为,方向竖直向下4.甲、乙两辆汽车在同一水平直道上运动,其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关于两车运动情况不正确的是( )A.甲车先做匀速直线运动,再保持静止B.甲车在前10s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m/sC.在内,甲、乙两车相遇二次D.若乙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图线上P所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一定大于0.8m/s5.某跳伞运动员进行低空跳伞训练。他离开悬停的飞机后可以认为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离地面265m时打开降落伞做加速度大小为的匀减速运动,速度减为5m/s后做匀速运动,随后匀速经过28s落地。g取。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运动员打开降落伞时的速度是55m/sB.运动员离开飞机时距地面的高度为416.25mC.运动员离开飞机后,经过约37.7s才能到达地面D.运动员离开飞机后一直处于失重状态6.运动员手托铅球将铅球抛出,铅球飞出一段距离后落到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铅球在空中运动时不受任何力B.铅球在空中运动时受到手对它的推力C.铅球在地面上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地面发生了形变D.铅球足够坚硬,因此运动员手托铅球时铅球未发生形变7.如图所示,清洗楼房光滑玻璃的工人常用一根绳索将自己悬在空中,工人及其装备的总重力为G,且可视为质点。悬绳与竖直墙壁的夹角为α,墙壁对工人的弹力大小为,悬绳对工人的拉力大小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若工人缓慢下移,增加悬绳的长度,则减小,减小D.若工人缓慢下移,增加悬绳的长度,则减小,增大8.如图所示,在质量为M的箱式电梯的地板上固定一轻质弹簧,弹簧的上端栓接一质量为的物体A,质量为的物体B放置在物体A上,整个装置随电梯一起匀速下降,弹簧保持竖直,重力加速度为g。某时刻悬挂电梯的钢索突然断裂,在钢索断裂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A的加速度大小为0 B.物体B的加速度大小为gC.箱式电梯的加速度大小为g D.物体B对物体A的压力为09.如图甲所示,倾角为37°的粗糙斜面体固定在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小木块在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沿斜面上滑。a随F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取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时,小木块的加速度为B.当时,小木块的加速度为C.小木块的质量为3kgD.小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510.如图甲所示,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全世界最大吨位2600t全地面起重机。该起重机能够实现160m高度吊重173t(相当于100多辆家用汽车加起来的重量)的极限工况,它转台转场时可以携带的总重达317t,最大车速可达10km/h,可以通过狭窄、起伏的山地。该起重机吊着一箱货物竖直下降,货物距离地面的高度h与时间t的关系简化图如图乙所示,图中段为直线,忽略重力加速度的变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时间内,货物处于失重状态 B.时间内,货物处于失重状态C.时间内,货物处于超重状态 D.时间内,货物处于失重状态二、实验题(每空两分,共18分)11.(10分)某实验小组在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研究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图1)。(1)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_________(选填“直流”或“交流”)电源,释放小车前,小车应该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打点计时器。(2)小明同学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了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已在纸带上每5个计时点取好了一个计数点,依打点先后编为0、1、2、3、4、5,但只测量了、的距离,如图2所示,则图中3、4两点间的距离可能为______________。A. B. C. D.(3)小芳同学在实验时打出的纸带如图3所示,每两个点之间还有四点没有画出来,图中上面的数字为相邻两点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求:①打标号3的计数点时纸带的速度_________m/s。②0-6点间的加速度为_________(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2.(8分)某组同学设计了“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的关系”实验。如图甲所示为实验装置简图,A为小车,B为电火花计时器,C为装有细沙的小桶,D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方形木板,实验中认为细绳对小车的拉力F等于细沙和小桶的总重力,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可用纸带上打出的点求得。(1)在实验过程中,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满足“滑块的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这一条件。(2)如图乙所示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已知实验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根据纸带可求出电火花计时器打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3)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槽码的质量,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随合力F变化的图线,如右图所示。该图线不通过原点,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三、计算题(共32分)13.(6分)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其速度从增加到用时。当速度增加到某一值时立即开始做匀减速运动直到停止,期间其速度从减小到仅用时。已知该车总共运动了。求:(1)在加速和减速两个过程的加速度大小;(2)该辆汽车加速过程结束时的速度。14.(8分)如图所示,一条水平长直轨道上有两辆小车,甲车向左速度大小为,乙车向右速度大小为,甲车上装有一支枪,每隔时间水平射出一颗子弹,都能击中装在乙车上的靶子,不计子弹的重力和空气阻力,每颗子弹对地速度保持不变,每颗子弹击中靶时下一颗子弹已经射出,设两车速度不受子弹射击影响,求:(1)空中相邻两颗子弹间距离s;(2)相邻两颗子弹击中靶的间隔时间的大小。15.(8分)如图,甲、乙两车在同一水平道路上,开始时乙车在甲车前处,该时刻甲车匀速行驶,乙车停在路边,甲车开始匀减速运动准备停车。已知从甲车减速时开始计时,第1秒内位移为32m,第5秒内位移为1m。从甲车减速开始1秒末乙车开始运动,与甲车同向行驶,其v-t图像如图所示,甲乙相遇时会错车而过,不会相撞。求:(1)乙车从静止加速到最大速度时间内,行驶的位移是多少;(2)甲车刚开始减速时的速度大小;(3)从甲车减速时开始计时,甲乙两车相遇的时刻。16.(10分)如图所示,质量M为2kg的长木板B静止在水平面上。某时刻质量的小物块A,以大小的初速度,从木板的左侧沿木板上表面滑上木板。已知A与B上表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重力加速度(木板足够长)。求:(1)物块A刚滑上木板时,物块A的加速度大小、木板B的加速度大小;(2)物块A经多长时间和木板B速度相等;(3)木板B在地面上滑行的总位移x。参考答案1.答案:D2.答案:C3.答案:A4.答案:B5.答案:D6.答案:C7.答案:B8.答案:A9.答案:A10.答案:A11.答案:(1)交流;靠近(2)B(3)1.01;1.9812.答案:(1)需要(2)1.6;3.2(3)未能完全平衡摩擦力(2)根据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故有根据逐差法求加速度可得(3)图线有横截距,说明小车受到一定外力时,加速度依然为0,显然是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13.答案:(1),(2)(2)设加速结束时的速度为v,则解得14.答案:(1)(2)(2)当一颗子弹击中靶后,下一颗子弹运动的距离为这一段时间内小车乙运动的距离为下一颗子弹击中靶时,有联立解得15.答案:(1)18m;(2)36m/s;(3)2s或4.75s(2)设甲车减速第5s末速度为v,甲车减速的加速度大小为a,按甲车逆运动为匀加速,第5s内第1s内将,,代入以上三式,联立解得说明第5秒内甲车已经停下。设第5秒内甲车运动了,则,解得,设甲车刚减速时速度为解得(3)设从甲车减速开始经过甲车乙车相遇设乙车加速度为,由图像得由位移公式甲乙两车的位移关系解得或(乙车已经匀速,不合理舍去)由题意和以上结果可知,甲车乙车还会第二次相遇,设甲车减速阶段位移为此过程中乙车的位移为解得,甲车乙车还没有第二次相遇即得甲车乙车第二次相遇时间为16.答案:(1);(2)1s(3)3m(2)设经过时间后,A、B速度相等解得,B的位移为(3)设A、B速度相等后一起做匀减速运动,对A、B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解得对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小于最大静摩擦力,假设成立解得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模拟A卷(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下列奥运会比赛项目中记录运动员比赛成绩时,能将运动员视为质点的是( )A.鞍马 B.马拉松C.女子体操 D.花样游泳2.某网约车司机打算驾车从火车站到机场接机,利用高德地图导航,可选方案有两种:方案一需行驶7.5公里,用时13分钟;方案二需行驶8.1公里,用时17分钟。对比两方案,则( )A.“7.5公里”、“8.1公里”均为路程B.方案二全程的位移一定比方案一的大C.“用时17分钟”指的是时刻D.若方案二显示“预计11:53到达”,“11:53”指的是时间间隔3.以的速度行驶的汽车,紧急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则刹车后( )A.汽车在前内的位移为 B.汽车在前内的位移为C.汽车在最后内的平均速度为 D.汽车在内的平均速度为4.如图所示是某身高约150cm的儿童正在玩“抓子”游戏,他蹲在地面上将小石子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然后又迅速用手抓起地面上的另一小石子,并将抛出的石子在落地前接住。若某次小石子从A点抛出,上升到最高点B,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则该次抛出小石子的初速度约为( )A.1m/s B.3m/s C.5m/s D.7m/s5.甲、乙两物体距地面的高度之比为1:2,所受重力之比为1:2。某时刻两物体同时由静止开始下落。不计空气阻力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B.所受重力较大的乙物体先落地C.在两物体均未落地时,甲、乙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2D.在两物体均未落地时,甲、乙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6.关于弹力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所受弹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B.放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斜面的弹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C.将物体用绳吊在天花板上,绳所受物体的弹力方向是竖直向上的D.物体间相互挤压时,弹力的方向垂直接触面指向施力物体7.如图所示,质量、倾角的斜面体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在斜面上叠放质量的光滑楔形物块,物块在大小为19N的水平恒力F作用下与斜面体恰好一起向右运动。已知,,取重力加速度,则斜面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A.0.10 B.0.18 C.0.25 D.0.388.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2N和6N,当两个力的方向发生变化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不可能为( )A.1 B.2 C.3 D.49.运动会中,某同学以5米82的成绩获得高一年组跳远比赛冠军。他从开始助跑到落地用时2.91s,在空中划出一条美丽弧线,落点不偏不倚在起跳点正前方,动作堪称完美。图为其运动简化示意图,忽略空气阻力,设起跳点和落点在同一水平面,若将该同学看成一个质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空中时,该同学做的是变加速曲线运动B.该同学助跑是为了增加自身的惯性C.从开始助跑到落地,该同学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m/sD.从起跳到落地,该同学在最高点时的速度最小10.某同学站在水平放置的压力传感器上,进行多次“下蹲”“站起”运动,压力传感器显示内该同学对压力传感器的压力F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图中有a、b两段曲线,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曲线a反映的是该同学先“下蹲”后“站起”的过程B.曲线b反映的是该同学“下蹲”的过程C.“下蹲”过程中,该同学一直“失重”D.“站起”过程中,该同学先“超重”后“失重”二、实验题(每空两分,共18分)11.(6分)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某同学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清晰纸带,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1)关于图中的、、,下列选项关系一定正确的是______。A. B. C.(2)利用图片提供的信息可以求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为______。A. B. C. D.(3)某同学得到如图所示的另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计算的加速度大小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2.(12分)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最适合本实验用于提供拉力的重物是下列哪一个______。A. B. C.(2)该实验过程中操作正确的是______。A.平衡阻力时小车要连接纸带B.改变小车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阻力C.重物的质量远大于小车的质量D.调节滑轮高度使细绳与水平桌面平行(3)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变电源的频率为50Hz。该同学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如图乙所示,A、B、C、D、E是5个连续的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实验数据如表中所示,根据上述信息可得D点的速度为______m/s,小车在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某同学发现,木板水平放置,挂上槽码托拉动小车运动后,刚好能使打出的纸带点迹分布均匀,所以他就用槽码托的重力来平衡小车所受的阻力,用槽码的总重力mg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力。在满足小车质量远大于槽码质量的条件下,用这种平衡阻力的方法:①能否用来探究小车质量一定时(保持题干中平衡阻力时的小车质量),加速度与力的关系?______(选填“能”或者“不能”);②能否用来探究小车拉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______(选填“能”或者“不能”)。三、计算题(共32分)13.(6分)某校利用无人机为同学们拍毕业照。无人机从地面由静止起飞,沿竖直方向先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3s升至18米高处,后匀减速上升经6s速度减为零,在该处悬停拍摄。求:(1)无人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2)无人机上升过程中的最大速度的大小v;(3)无人机悬停时距地面的高度h。14.(8分)下表是在北京西与长沙区间运行的T1/T2次列车运行时刻表。假设列车准点到达和准点开出。求:北京西 ↓ 长沙(T1次) 自北京西起里程(km) 站名 北京西 ↑ 长沙(T2次)17∶00 0 北京西 8∶1423∶2923∶35 690 郑州 1∶401∶395∶015∶09 1226 武昌 20∶1220∶047∶127∶18 1441 岳阳 17∶5817∶568∶38 1588 长沙 16∶36(1)列车由长沙开出到达武昌的过程中的平均速率;(结果保留四位有效数字)(2)列车由郑州开出到达岳阳的过程中的平均速率;(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T1次列车在5∶05时的速度和全程的平均速率。(结果保留四位有效数字)15.(8分)如图,某同学设计的幼儿园安全斜直滑梯由长和的两段不同材料和制成,滑梯与水平地面夹角。一小朋友从A点由静止滑下,经到达C点速度恰好为零。重力加速度g取,,。求:(1)小朋友滑行过程中的最大速度;(2)小朋友与和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和。16.(10分)物流公司通过滑轨把货物直接装运到卡车中。如下图所示,倾斜滑轨与水平面成24°角,长度,水平滑轨长度可调,两滑轨间平滑连接。若货物从倾斜滑轨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其与滑轨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货物可视为质点,()。求:(1)货物在倾斜滑轨末端时速度v的大小;(2)若货物滑离水平滑轨末端时的速度不超过,求水平滑轨的最短长度。参考答案1.答案:B2.答案:A3.答案:C4.答案:B5.答案:A6.答案:A7.答案:B8.答案:A9.答案:D10.答案:D11.答案:(1)C(2)C(3)9.8512.答案:(1)C(2)AB(3)0.587m/s,0.59m/s均可;(4)①能②不能13.答案:(1)(2)12m/s(3)54m14.答案:(1)104.4km/h;(2)98.6km/h;(3)0,101.6km/h15.答案:(1)(2),(2)设小朋友在段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和,在段,小朋友匀加速运动,有代入数据得依据牛顿第二定律,有代入数据得在段,小朋友匀减速运动,有代入数据得依据牛顿第二定律有解得16.答案:(1)4m/s;(2)2.7m(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根据运动学公式代入数据联立解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模拟A卷(Word版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模拟B卷(Word版含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