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题。
南囿①秋风。京城南十几里便是“南苑”,俗称“南海子”,是北京最大的湿地。早间,这里水草丰茂,林泉环绕,白云轻飘,环境优美,是辽、金、元、明、清五朝皇家狩猎场和明、清两朝皇家苑囿。从元朝开始,皇家就在这里修建“团河行宫”,驯养了许多麋鹿仙鹤,密林之中红墙黄瓦,如同世外桃 ① (源 园)。一到深秋,凉风瑟瑟,黄绿之中尽显刚劲野趣。
大兴区采育镇的东南方向有座一两丈高的土台,百姓称之为 “聚燕台”。每年秋天,燕子成群结队在土台之上聚齐,鸣叫喧闹两三天后再到南国避寒。燕子们聚齐的日子,正是京城“立秋”之后第五个戌日,也是农村庙会赶集的集日,当地叫做“秋社”,所以后人便称秋社之时燕子齐聚土台为燕京小八景之一——“燕社 ② 秋”。(鸣 知)。
注:①yòu,中国古代供帝王贵族进行狩猎、游乐的园林形式。
(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燕京(yān) 聚燕台(yān)
B.燕京(yàn) 聚燕台(yān)
C.燕京(yān) 聚燕台(yàn)
D.燕京(yàn) 聚燕台(yàn)
(2)根据语意,分别在横线①②处填入汉字,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①源 ②知 B.①园 ②知
C.①园 ②鸣 D.①源 ②鸣
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适当运用古语,既简洁鲜明,又古朴典雅,但如果使用不当,反而贻笑大方 。
B.千百年来,涪江川流不息,滋养着川中明珠——遂宁。
C.自媒体时代,很多网红在社交媒体平台快速走红,又快速销声匿迹。
D.一个美好的社会,人民总是能够安居乐业、各得其所。
3.下面是一位同学写下的一段文字,其中有一句话表达欠妥,请找出,写出序号,并修改。
①在精品兰花展区内,有捧心兰、魔鬼石斛、三尖兰等多个新奇品种的兰花齐聚一堂。②这些兰花有的花型奇特,有的色彩艳丽。③精品兰花展区的西侧是兰花科普展区。④达尔文兰与3D打印成为这个展区的亮点。⑤达尔文兰又叫做大彗星兰,是一种十分珍稀的兰花,原产于非洲马达加斯加。⑥之所以叫达尔文兰,是因为它与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之间有着一段奇妙的故事。⑦除了赏花外,我们还能在展区中了解兰花的科普知识,揭秘兰花故事,品味兰花文化。
写出序号 修改
4.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每个炎黄子孙的共同努力与大义担当。
B.有位哲人说过:“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就是阳光、空气、水和笑容。
C.给成功者一个微笑,那是赞赏;给失败者一个微笑,那是鼓励。
D.在即将到来的暑假里,同学们是想学习一些特长呢 还是想参加一些社会实现活动
5.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说起京剧,有些人误以为它是北京的地方戏,其实不然。________
①可以说,京剧是中国戏曲剧种中经过杂交的优良品种。
②京剧虽然名为“京剧”,但却不是北京土生土长的地方戏。
③京剧的形成是多种民间戏曲在北京汇聚、交流、融合的结果。
④它是在徽调和汉调的基础上,吸收昆曲、梆子等剧种的精华形成的剧种。
A.②③④①    B.①③④②
C.②①④③ D.①②③④
6.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邹忌讽齐王纳谏》——刘向——《左传》
B.《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南宋
C.《范进中举》——吴敬梓——《儒林外史》
D.《变色龙》——契诃夫——俄国
7.仿照前后句,在横线处续写句子,要求意义连贯,结构一致。
行走,让人生更精彩。孔子周游列国,只言片语汇成儒家经典;王维使至塞上,大漠长河绘出壮美画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采菊东篱,南山飞鸟寄托隐逸之心。人生无涯,行者无疆。愿你行走的人生绚丽多姿。
8.请将下面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__,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2)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___________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4)古今多少事,_______________。(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5)今日听君歌一曲,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6)野径云俱黑,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夜喜雨》)
(7)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极写水波壮阔:“朝晖夕阴,气象万干”,说明阴晴变化。
9.名著阅读
思维导图可以使纷繁复杂的信息变得一目了然,条理清楚。认真观摩示例,结合你的阅读经验,以《西游记》、《水浒传》或《三国演义》等作品中的某一部为例,画一张思维导图,来直观地展示你所了解的作品信息。
示例:
10.综合性学习
某班将开展以“了解阅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一位同学为活动搜集了两则材料。请你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全校师生阅读情况调查表
时间 图书、报刊等传统方式阅读率 网络手机等数字化方式阅读率
2014年 50.1% 24.6%
2015年 52.2% 32.8%
2016年 54.9% 44.7%
【材料二】用网络手机阅读,可以让人们拥有更广阔的阅读天地,能获得更多的信息,同时,也方便人们更高效地利用零碎的时间,随时随地阅读,时间利用率高。此外,还降低了阅读成本。例如,节省了印刷、物流仓储和批发零售等环节,降低了出版发行、营销的成本。
(1).阅读材料一,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2).阅读材料二,概括“网络手机阅读”的优势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行路难》,回答问题。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前两句写出朋友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李白饯行的情景。
B.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描写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C.“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用形象化的语言写出诗人面对冰冻黄河,雪封太行的无奈,对未来完全丧失了希望。
D.“行路难,行路难”运用反复的修辞,强调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感到前途渺茫的情感。
12.画线诗句妙用典故,请你结合诗句内容谈谈作者内心的情感。
答:________
13.诗句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现了诗人准备冲破一切阻力,施展自己才能的远大志向。请再写出体现高远志向的连续两句诗文: “______,______。”(课外诗文可以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督相史忠烈公①知势不可为,集诸将而语之曰:“吾誓与城为殉。”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诸将果争前抱持之。忠烈大呼德威②,德威流涕不能执刃,遂为诸将所拥而行。至小东门,大兵如林而至。马副使鸣、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被执至南门,和硕豫亲王③以先生呼之,劝之降。忠烈大骂而死。初,忠烈遗言:“我死,当葬梅花岭上。”至是,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
(节选自全祖望《梅花岭记》)
【注释】①史忠烈公:明末抗清明将史可法。②德威:史可法义子史德威。③和硕豫亲王:名多铎,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五子,封为豫亲王。清军攻打江南的主帅。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集诸将而语之曰________________      
(2)不能执刃________________
(3)马副使鸣……皆死________________
(4)我死,当葬梅花岭上________________
1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中“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能以径寸之木。
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16.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诸将果争前抱持之。
(2)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
17.“忠烈”是史可法的谥号。请结合选文,概括史可法“忠烈”的具体表现。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小题。
【材料一】
随着社交平台的进一步扩大,“围炉煮茶”的热潮迅速兴起,年轻人开始尝试用更接地气的方式来品味茶文化,“围炉煮茶”成为年轻人社交的新方式。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围炉煮茶”的热潮再添一把火。年轻人赋予传统茶文化新玩法,彰显了传统茶文化对社会生活美学产生的深刻影响。
“围炉煮茶”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带来了新的消费热潮和新的生活方式,传统的茶文化被更多年轻人接受,在陶冶情操的同时,传承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
(摘自《“围炉煮茶”热潮的非遗文化逐渐走红》,有删改)
【材料二】
围炉煮茶“出圈”的背后,是茶文化逐渐被年轻人认同、喜爱。茶馆在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发展至今,茶馆已兼具商业属性与休闲属性。以一些连锁的茶馆为例,作为传统中式茶馆,这里已成为商务人群洽谈、办公以及团建开会的好去处。另一类茶馆则更具休闲属性,更追求接地气和烟火气。例如一些新中式茶馆,对标咖啡馆和新式饮品店,让喝茶像喝咖啡一样悠闲。而围炉煮茶,更倾向于后者。
“市场看准围炉煮茶这一中式饮茶方式中蕴含的情绪价值。”专业分析师认为,一是它足够新奇,炭火炉和茶壶就能简简单单地营造出中式传统生活的氛围感和仪式感,满足年轻人“打卡”的需求;另一方面,它提供了一种舒适温暖的社交方式,体验慢生活成为其核心要义,更寄托了消费者对岁月静好的向往。
围炉煮茶的火爆,某种程度上是对传统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吸引了众多“95后”甚至“00后”走进茶馆,体验和学习茶文化,带动茶馆行业“出圈”。
“围炉煮茶改变了年轻人对喝茶的认知,而且,这类全新的饮茶文化,对于年轻人来说消费压力不会很大,大家也更愿意去尝试。也许未来,年轻人会因一次体验喜欢上茶文化,那围炉煮茶的意义就达到了。”专业分析师说。
(摘自《“围炉煮茶”火“出圈”,年轻人热捧的是什么?》,有删改)
【材料三】
上海一男子报警称自己的两名朋友吃饭时突然昏迷。民警到场后发现,房间内正燃烧着围炉煮茶的炭火炉,遂立即将炭火炉拎至天台并开窗通风。所幸三人及时得到救治,脱离生命危险。
围炉煮茶本是美事一桩,但如在封闭的室内进行,极易造成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无色无味,不易被察觉,浓度超过0.05%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上海市黄浦区消防救援支队火调技术处工程师袁晨说,“轻度一氧化碳中毒表现为剧烈头痛、头晕、四肢无力、恶心、呕吐、轻度意识障碍、嗜睡,有冠心病的患者可能出现心绞痛。若不及时救治,会危及生命。”
“幸亏桌子上没有容易燃烧的东西,不然真担心着火。”在体验围炉煮茶时,差点引起火灾的张女士接受采访时说。由于产生明火、持续高温、炭火炉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消防专家重点提示了围炉煮茶背后的火灾风险,要买安全的炭火炉。点燃炭时如果有火星溅出来,一定不能扇风,越扇火星越多。
(摘自《透视“网红项目”围炉煮茶背后的安全风险》,有删改)
【材料四】
在业内人士看来,围炉煮茶之所以能够迅速走红,与时下流行的“打卡文化”不无关系。“围炉”营造出的“氛围感”“仪式感”,让年轻人更愿意去“晒”,但“打卡”容易,回购难。在重庆社会科学院财政与金融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康庄看来,围炉煮茶的关键是“围炉”和“茶”,核心是人的社交需要,即以围炉的形式和茶为物质载体,满足消费者情感交流和社会往来的需要。“商家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同时,也需要不断创新产品与消费场景,增加附加价值,常变常新地激发人们的消费欲望。”康庄说。
至于能火多久,从业者其实并没有如外界般担心。不少茶馆负责人表示,围炉煮茶新体验推出以来,茶馆生意回暖显著,营业额较往年同期增长3—4倍,大部分客人根据网络平台的推广前来消费。经营者吴晓红就表示,消费行业就是要创新迭代。“说直白点,不管怎么跟风,最终还要靠商家结合自身特色蹭热点,才有市场的存在。”不过,吴晓红也希望,政府能趁势结合热点,不断推动新模式、新业态迅速发展,释放强劲消费潜力。
(有删改)
18.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围炉煮茶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传统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B.与传统中式茶馆相比,围炉煮茶的休闲属性表现更突出,更追求接地气。
C.围炉煮茶简单、方便,它的火爆“出圈”也引起从事茶馆行业者对它能火多久的担心和忧虑。
D.围炉煮茶热潮迅速兴起,成为年轻人社交的新方式,但其安全隐患也不容小觑。
19.文文同学了解围炉煮茶后,想在家庭聚会时进行尝试。怎样才能让这次聚会更安全?说说你的想法。
20.为了促进围炉煮茶更好地发展,请你结合材料四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①诚信是人之脊梁。 有俗语云:“山无脊梁,要塌方;虎无脊梁,莫称王;人无脊梁别做人,做个饭袋装米粮。” 俏皮的俗话道出了诚信的重要。
②诚信是人的立足之本。
③曾看过这样一句话:“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这句话彰显了诚信的重要性。在人际交往中,诚信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失去了诚信便不能在这个社会上立足。
④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要重要的多。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⑤诚信是人的晋升之阶。
⑥通往顺畅的事业之路,必不可少的便是诚信。北宋词人晏殊即是如此。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他后,让他和一千多名进士一同考试。由于考题是晏殊曾做过的,他把实情告诉给皇上,并要求皇上重新出题。皇帝与大臣共同商议了一道难度更大的题目,让晏殊当堂作文,结果,他又获得了皇上的好评。皇上便赐予晏殊“同进士出身”,或许晏殊本能够隐瞒这一真相,就算别人明白了也无大碍,他便能够十分顺利地当官。但诚信让他不顾忌落榜的风险,坦率地说出真相,这反而让皇帝更加器重他,让世人也由衷地敬佩他。
⑦___________________。
⑧李嘉诚从一名穷困的打工仔到华人超级富豪,开创的商业神话更能说明创业就要讲究诚信、树立商誉的道理。
⑨李嘉诚创业的第一步,开办了“长江塑料厂”。在创业初期,李嘉诚的工厂的产品比较畅销,还打入了欧美市场。但由于缺乏经验,生产扩张得过快,工厂接的订单太多,简陋的设备和短缺的人手明显跟不上需要,只注意提高产品数量,却使产品质量明显下降,最后出现了许多次品。产品卖不出去,原料供应商则上门逼债,客户也纷纷上门索赔。这使得“长江塑料厂”一下子陷入了困境,濒临破产。
⑩李嘉诚痛定思痛,他便一一拜访了银行、原料商、客户,向他们认错道歉,保证在期限内一定偿还欠款,并向他们求教拯救危机的对策。李嘉诚凭借诚实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谅解和业界同仁们的支持,李嘉诚和他的“长江塑料厂”终于渡过了这次危机。后来, 李嘉诚自己说:“信誉第一,以诚相待,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⑾诚信是一朵兰花,高洁地盛开在人们的心田;诚信是一杯香茗,氤氲了人们的心田;诚信是一首歌曲,唱响在整个世界的上空。诚信无处不在,唯愿你我都能真心拥有。
21. 阅读文章,你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
22. 根据文意在第⑦段的横线处填写一句话。
答:
23. 请你简述②-④的论证过程。
答:
(五)阅读《心远地自偏》一文,回答问题
心远地自偏
崔杰
①喧闹的菜市场中,充斥于耳的是菜贩的叫卖声、家禽的啼叫声,挤挤蹭蹭的是来来往往运送菜蔬的商贩、挎着菜篮且走且看的主妇们……而他,一名年轻的菜农,坐在一堆蔬菜前,在一片喧闹中,埋着头安静地看着摊开于膝头的一本厚厚的书,只有在有人到他的摊前买菜时,他才会站起来,走出书外,招呼顾客。不难看出,他是一个做事专注认真的人。
②看他—张黝黑的面庞、一副结实的肩膀,一双粗糙的大手就知道他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憨厚朴实。若是硬要找出他的与众不同之处,便是他那身整洁的衣裳——为他增添了几分读书人的气息。他专注地盯着膝上的书,有如圣徒阅读《圣经》,默默地读着。我俯身看了看书名:嗬,《陶渊明集》!你一位菜农,不看致富指南,不看通俗小说,竟然看古诗文 是精神出了问题,还是在虛伪扮酷
③连几天,我的脑海里不断地浮现岀他在菜摊前埋头读书的情景,每次心底都会生岀几分嘲笑,给他贴上“虚伪”的标签。
④直到我们又一次相遇---
⑤那天,我散步经过公园的广场。广场上一片喧闹,广场舞的常客在挥霍着他们剩余的精力。这时,我在广场边看到了一个很不协调的身影:他一手拎着一只水桶,一手提着拖把,正走向广场一角的一小块空地---巧了,原来又是那个“虚伪”的人!他又要干什么
⑥我好奇地观察着,只见他放下沉重的水桶,沾湿了拖把,水淋淋地拎岀,地上留下了一摊水渍。只见他单手握住拖把,娴熟地挥动起来,拖把在地面上嗖嗖游走,干热的地面上留下了一行龙飞凤舞的水痕。我走上前去,地面上“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这几行大字还未风干—我这才明白,原来他在练字!地面上的字,个个遒劲有力,恢弘大气,在这样的地方欣赏到这样的“墨宝”,我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双眼!
⑦回到家,我依然心境难平。我愧疚地收起了那枚“虚伪”的标签,找出一份我珍藏已久的西安碑林拓本,准备明天送给他-----就算是表达我的歉意与敬意。
⑧第二天。我去了菜市场,菜场如一如往日地喧闹,他也一如往日,自顾自地默读着。旁边的摊主有玩手机的,有拉家常的,有东张西望的,他则如一泓流淌在山林深处的清泉,保持着心中的宁静,令我不忍打扰,难得能有这样一个人,在充斥着利益和与欲望的世间,坚守着心中的一份宁静。我恭敬地把拓本递给他,他一脸憨笑,犹如春日的暖阳,明媚了整个世界……
⑨他执意要回赠我些什么,邀我到他的出租屋。路上他告诉我,他是个孤儿,在郊区租了块地,种菜卖菜维持生计,而读书写字给了他别样的生活。他住的屋子,只有一张床,一套桌椅,墙上贴满了他的书法作品,床头堆满了书籍和字帖。屋角处堆放看一堆奖状、奖杯和获奖证书---这一定是他的奖品了。
⑩屋外,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屋内,他铺宣纸研起墨来,我环视左右,一下子明白过来:他种菜卖菜,为的是生存;读书练字,才是真正的生活。他读古诗古文,是为了增加自己的文化积淀,更是为了培养自己“心远地自偏”的定力。告诉我要在世俗的喧嚣中保持内心的宁静。是呀,生活不仅仅是生存,更是对丰富的精神世界的追求。
他送我的是一幅书法,上面是充满神韵的的十个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摘自《意林》,有删改)
24.请仔细阅读选文第⑤⑥⑦段,根据提示填写下面表格
段落 情节内容 情感态度
⑤ “我”看见菜农正走向广场 讥讽、疑惑
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 “我”回家找出珍藏的拓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章第⑧段中画线的句子
而他则如一泓流淌在山林深处的清泉,保持着心中的宁静,令我不忍打扰.
26.下面对文意的理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第②段画线句子,既运用了动作指写,神态描写,又运用了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传神地写出了菜农在菜市场读书时全神贯注的样子,表现了他内心的宁静。
B.第⑧段中“旁边的摊主有玩手机的,有拉家常的,有东张西望的”这句话写出了商贩们在没有生意时的无所事事,衬托了菜农读书的专注和他内心的宁静。
C.第⑨段中加点词语“一堆”是数量词,写出了菜农书法获奖之多,表现了他一直以来对法艺术的执着、热爱。
D.“憨厚朴实,做事专注认真,热爱生活,追求内心的宁静”是选文中菜农所具有的性格特点。
E.文章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具体描绘了菜农在草地里辛勤劳作的场面,文章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表达了菜农感慨时光流近、思念家乡的情感。
27.文章用陶渊明的“心远地自偏”做标题有哪些作用 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⑩段和第 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三、作文
2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
茫茫人海里,我是哪一个?奔腾的浪花里,我是哪一朵?灿烂的群星里,我是哪一颗?
在征服宇宙的大军里,那默默奉献的就是我;在辉煌事业的长河里,那永远奔腾的就是我;在伟大祖国的星河里,那永远闪耀的就是我。我,很平凡,却也很了不起。我,很渺小,但也有改天换地的潜力。
请以《了不起的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抒发真情实感;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⑤不少于600字。
答案
1、(1)C (2)D 2.B 3. ① 去掉“有” 4.D 5.A 6.A
7.示例一:东坡夜游古寺 月色柏影驱散贬谪之闷 
示例二:龚自珍黯然离京 片片落红化作多情春泥
8.(1)人有悲欢离合 (2)赢得生前身后名 (3) 春蚕到死丝方尽
(4) 渔唱起三更 (5)暂凭杯酒长精神 (6)江船火独明
( 7) 浩浩汤汤, 横无际涯三、
9.略
10.(1)2014 年~2016 年,全校师生传统方式阅读率和数字化方式阅读率逐年增长,数字化方式阅读率的增长幅度远高于传统方式阅读率的增长幅度。
(2) 网络手机阅读拥有信息量大、时间利用率高、降低阅读成本等优势。
11、C
12、这两句引用吕尚得遇文王,伊尹受聘商汤两个故事,表现诗人对自己从政仍有期待,仍怀信心,希望再次被重用的情感。
13、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十二章〉》)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陶渊明《归园田居》)
14. (1)告诉 (2)持,握 (3)全,都 (4)应该,应当
15. B 
16. (1)众将领果断争着上前抱住他(不让他自杀)。
(2)德威寻找史忠烈公的尸骨却找不到。
17. 局势危急时,史可法许下誓言与城池一同殉国;(2分)城破被俘后,史可法誓死不降,最终被杀。
18. C 
19. ①场所宜选在室外或通风较好的屋内。②要在正规商店或平台选购质量有保证的炭火炉等工具。③烧煮时要远离或妥善放置易燃物品,提防火灾风险。④点燃炭时注意不要在火星迸溅出来时扇风。
20. ①商家可以尝试将围炉煮茶与地方文化、民俗风情相结合,打造独特的品牌形象。②政府可以举办围炉煮茶文化节、推广活动等,吸引更多消费者参与其中。③商家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发布围炉煮茶的优惠信息,吸引更多消费者前来体验。
21. 我们做人要讲求诚信。(或者 每个人都要诚信。意思相近即可,答“诚信无处不在,唯愿你我都能真心拥有”给满分,“诚信是人之脊梁”不给分)
22、示例:诚信是人的创业之基
23、首先提出观点:诚信是人的立足之本。接着引用他人的话从正反两方面论述只有诚信才能在社会上立足。最后用季布因一诺千金而赢得朋友冒险相救的例子与生活中贪小利、失声誉得不偿失的现象形成正反对比,进一步论证诚信是人的立足之本的观点。
24、A.“我”看见菜农在广场地上写(练)字 B .好奇、吃惊 C.歉意、敬意
25、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菜农在充斥着利益与欲望的世间,依然坚持心中的宁静,表现了菜农对纯真的精神生活的坚守、执着、热爱,表达了“我”对他的敬意与赞美。
26.( A )( E )
27.(5 分)第一问:是文章的行文线索;有点明文章中心的作用;新颖独特,富有诗意;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第二问:结构上:照应前文,收束全文;内容上,点明中心——要在世俗的喧嚣中保持内心的宁静。生活不仅仅是生存,生活更是对丰富的精神世界的追求。升华了文章的主旨。表达了“我”对菜农的欣赏与敬佩之情。
28、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