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绍兴市建功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10月份学科素养竞赛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绍兴市建功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10月份学科素养竞赛试卷

资源简介

浙江省绍兴市建功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10月份学科素养竞赛试卷
一、判断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T涂黑,错误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F涂黑)
1.(2024八上·绍兴月考)我国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
【答案】正确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我国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 故说法正确。
【点评】我国领土的四至点是: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53°N附近;最南端--曾母暗沙,4°N附近;最西端--帕米尔高原,73°E附近;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附近。
2.(2024八上·绍兴月考)夏季,浙江省盛行东南风,降水丰沛,气候湿润。
【答案】正确
【知识点】中国的地形、气候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浙江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吹东南风,降水丰沛,气候湿润。故说法正确。
【点评】 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安徽、江西相连,北与上海、江苏接壤。浙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季风显著,四季分明,年气温适中,光照较多,雨量丰沛,空气湿润,雨热季节变化同步,气候资源配制多样,气象灾害繁多。春季气候特点为阴冷多雨,沿海和近海时常出现大风,雨水增多,天气晴雨不定。夏季盛行东南风,高温多雨;秋季气旋活动频繁,锋面降水较多,气温冷暖变化较大。冬季气候特点是晴冷少雨、空气干燥。
3.(2024八上·绍兴月考)黄河是中国最重要的内河航运大动脉,有“黄金水道”之称。
【答案】错误
【知识点】长江、黄河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长江是中国最重要的内河航运大动脉,有“黄金水道”之称。不是黄河,故说法错误。
【点评】 黄金水道是指货动量居世界各河首位的水道。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是横贯我国东西的水运大动脉,素有“黄金水道”之称。
4.(2024八上·绍兴月考)汉族人口遍及全国各地,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
【答案】错误
【知识点】世界人口、人种、语言、宗教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我国各民族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故说法错误。
【点评】 我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汉、壮、蒙古、回、藏、维吾尔、苗族等56个民族成员。各民族中,汉族人数最多,接近全国总人口的92%;其他民族人口仅占8%,称为少数民族。我国各少数民族的人口数量相差悬殊,其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约1600万,人数少的民族仅几千人,如珞巴族、赫哲族等。
5.(2024八上·绍兴月考)生活中的社会规则只有道德和法律两种。其中,遵守道德靠自律,遵守法律则完全靠他律。
【答案】错误
【知识点】自律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如纪律、道德、法律等。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所以题干观点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对社会规则的认识,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社会规则不会自动起作用,需要人们自觉遵守。人人都要以遵守社会规则为荣,违反社会规则为耻。
6.(2024八上·绍兴月考)亲社会行为是在人际交往和网络交往中养成的。
【答案】错误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亲社会行为是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的,所以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所以题文中的观点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对亲社会行为的认识,青少年正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7.(2024八上·绍兴月考)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青少年应拒绝接触网络。
【答案】错误
【知识点】网络交往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网络有利有弊,我们要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而不是拒绝接触网络,所以题文观点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对合理利用网络的认识,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该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该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8.(2024八上·绍兴月考)网络上碎片化的信息会影响人们思考的深度。
【答案】正确
【知识点】网络交往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大量冗余信息干扰人们的选择,耗费人们的时间;碎片化信息影响人们思考的深度;一些人因沉迷于网络、虚拟交往而疏离了现实的人际关系。所以题文观点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对合理利用网络的认识,网络有利有弊,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该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该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二、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2024八上·绍兴月考)学完《辽阔的疆域》之后,小明同学自编了“亚欧大陆东,东部濒临 ▲ ;陆地面积广,世界排第三;海域面积阔,岛屿众多个;十四加上六,邻国共二十;西达帕米尔,东抵乌苏里江”的顺口溜用于记忆。回答问题。
9.顺口溜中“▲”处应该填(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10.“世界排第三”是指中国的陆地面积仅次于(  )
A.俄罗斯 美国 B.巴西 美国
C.俄罗斯 加拿大 D.巴西 加拿大
11.“海域面积阔”,中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为(  )
A.300万平方千米 B.330万平方千米
C.960万平方千米 D.990万平方千米
12.“邻国共二十”,其中位于中国东面的陆上邻国是(  )
A.蒙古国 B.朝鲜 C.日本 D.韩国
13.下列地理现象符合我国“西达帕米尔,东抵乌苏里江”疆域特征的是(  )
A.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B.纬度跨度大,热量差异明显
C.同一时刻旭日东升与满天星斗同在
D.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影响最大
【答案】9.A
10.C
11.A
12.B
13.C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解析】【点评】 我国幅员辽阔,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我国陆上边界漫长,与14个国家相邻。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km2,海域面积约300万km2。我国东部濒临海洋,有大小岛屿数千个。
9.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位于太平洋的西岸,因此,顺口溜中“▲”处应该填太平洋。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10.根据题意,“世界排第三”是指中国的陆地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1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域面积阔”,中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为3 00万平方千米 。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1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邻国共二十”,其中位于中国东面的陆上邻国是朝鲜。韩国,日本与我国隔海相望,蒙古是我国邻国,但不在东面。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13.下列地理现象符合我国“西达帕米尔,东抵乌苏里江”疆域特征的是 同一时刻旭日东升与满天星斗同在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反映的是我国横断山区垂直地带性明显。纬度跨度大,热量差异明显,反映的是我国南北跨度大,不是东西方向。 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影响最大 ,反映的是我国的气候特征。 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14.(2024八上·绍兴月考)下面四幅地形剖面示意图,最能反映我国地势特征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中国的地形、气候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西部是以山地、高原和盆地为主的,而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总的特征是西部高、东部低,呈三级阶梯状。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这种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交通等方面的影响:
① 地势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夏季风)深入内陆,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大量的降水,有利于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发展农业生产。②地势对河流的影响: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使得我国的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滚滚流,同时在各阶梯的交界处河流产生巨大的落差,水能资源十分丰富。③地势对交通的影响:这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经济联系,有利于促进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西部地区经济的大开发;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也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15.(2024八上·绍兴月考)关于下列各省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省面积最大,与俄罗斯和蒙古两国相邻
B.B省简称鲁,行政中心是济南
C.C省是我国西南的边疆省,它同缅甸、老挝、菲律宾、越南四个国家接壤
D.D省是我国位置最偏南的省,有我国最南端曾母暗沙
【答案】B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解析】【分析】根据给出的各省轮廓可知,A是陕西省,没有与俄罗斯,蒙古两国接壤。B是山东省,简称是鲁,行政中心是济南。C是云南省, 是我国西南的边疆省,它同缅甸、老挝、越南三个国家接壤,菲律宾是隔海相望的国家。 D省是辽宁省,但是我国位置最偏南的省是海南省。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每一个省级行政区都有自己的简称和省级行政中心。23个省:河北省(冀 石家庄)、山西省(晋 太原)、吉林省(吉 长春)、辽宁省(辽 沈阳)、黑龙江省(黑 哈尔滨)、陕西省(陕或秦 西安)。甘肃省(甘或陇 兰州)、青海省(青)、山东省(鲁 济南)、福建省(闽 福州)、浙江省(浙 杭州)、台湾省(台 台北)、河南省(豫 郑州)。湖北省(鄂 武汉)、湖南省(湘 长沙)、江西省(赣 南昌)、江苏省(苏 南京)、安徽省(皖 合肥)、广东省(粤 广州)、海南省 (琼 海口)、四川省(川或蜀 成都)、贵州省(贵或黔 贵阳)、云南省(云或滇 昆明)。
4个直辖市:北京市(京)、天津市(津)、上海市(沪)、重庆市(渝)。
5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 呼和浩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 乌鲁木齐)、宁夏回族自治区(宁 银川)、广西壮族自治区(桂 南宁)、西藏自治区(藏 拉萨)。
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澳)。
16.(2024八上·绍兴月考)下列关于中国人口与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人口分布以黑河—腾冲为分界线,西密东疏
B.我国是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
C.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我国各民族呈现“大聚居小散居”的分布格局
【答案】C
【知识点】世界人口、人种、语言、宗教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我国人口分布以黑河—腾冲为分界线,西密东疏,错误,应该是东密西疏。
B.我国是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错误。
C.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正确。
D.我国各民族呈现“大聚居小散居”的分布格局,错误,应该是“大杂居,小聚居”。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占了全国人口的92%,而其余55个民族人数很少,所以统称为少数民族,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是回族,遍布全国,而壮族是人数最多的,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的特点: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
17.(2024八上·绍兴月考)以下对台湾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认识错误的是(  )
A.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B.台湾西望祖国大陆,东临太平洋
C.台湾地形以平原为主
D.火烧寮是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
【答案】C
【知识点】中国四大地理区域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正确。
B.台湾西望祖国大陆,东临太平洋,正确。
C.台湾地形以平原为主,错误,应该是山地为主,平原面积较小。
D.火烧寮是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正确。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台湾的地势特征是东高西地(或中间高四周低),东中部主要是山地,西部沿海主要是平原。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面,冬季温和少雨,总体温暖温润,雨热同期。台湾,简称“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台北。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方,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群岛相对, 包括台湾岛、临近属岛和澎湖列岛等80多个岛屿,总面积3.6万平方公里。 是中国第一大岛, 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8.(2024八上·绍兴月考)“铁马、西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分别是我国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典型写照,以下关于我国南北方的差别,说法错误的是(  )
A.北方房子窗户小,注重防寒;南方房子窗户大,注重通风
B.北方人们喜吃米饭,南方人们喜吃面食
C.北方河流比南方河流数量少,流量小
D.北方交通以陆地为主,南方交通水陆并举
【答案】B
【知识点】中国四大地理区域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北方人们喜吃面食,南方人们喜吃米饭。其他说法正确。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南米北面我国南北方的饮食习惯不同。南方人爱米饭,北方人喜面食,其实这与南北方的农业生产结构不同有关。我国南方的气候高温多雨、耕地多以水田为主,所以当地的农民因地制宜种植生长习性喜高温多雨的水稻。而我国北方降水较少,气温较低,耕地多为旱地,适合喜干耐寒的小麦生长。所谓“种啥吃啥”,长此以往,便养成了南米北面的饮食习惯。
19.(2024八上·绍兴月考)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各地群众通过《人民建议直通车》等主要互联网平台参与“捎句话”活动,为家乡的繁荣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言献策。这一活动(  )
A.表明网络为文化交流传播搭建新平台
B.拓宽了民主渠道,有利于推动科学决策
C.说明人民是国家主人,直接管理国家
D.体现国家一切权力属于公民的宪法原则
【答案】B
【知识点】网络交往;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
【解析】【分析】 全国两会期间,各地群众通过《人民建议直通车》等主要互联网平台参与“捎句话”活动, 这 拓宽了民主渠道, 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地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发挥着重要作用, ,有利于推动科学决策,所以B正确。
A不符合题意,选项观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涉及,应排除。
C错误,我国人民间接行使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权力。
D错误,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网络的利和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的认识,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公民依照法律法规,通过各种途径,以不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现民主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0.(2024八上·绍兴月考)“双减”背景下,某初中给初二学生设计了下面的假期作业清单:
作业清单 作业1:为客人制作一道当地特色美食 作业2:亲历一次居(村)民会议 作业3:到浙江省博物院、西湖观光 作业4:走进田间地头,帮种植户采摘蔬菜
为在亲社会行为中获得劳动体验,你会选择哪两个假期作业?(  )
A.作业1、作业4 B.作业2、作业3
C.作业1、作业3 D.作业2、作业4
【答案】A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 亲社会行为是指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有益于社会的行为。为客人制作一道当地特色美食,这体现分享,有利于培养动手能力和社交能力,在亲社会行为中获得劳动体验。走进田间地头,帮种植户采摘蔬菜,这体现帮助他人,让学生亲身体验农业劳动,培养劳动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A符合题意,正确。
BCD不符合题意,亲历一次居(村)民会议 ,这是参与民生生活的表现。 到浙江省博物院、西湖观光,这是游览,该作业能够让学生了解历史文化,拓宽视野,但与劳动体验关联不大。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亲社会行为的认识,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21.(2024八上·绍兴月考)某地法院对一起利用“AI换脸”技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作出判决:被告虞某立即停止侵权,删除其在社交软件群组中留存的所有涉案个人信息;在国家级媒体上刊发向社会公众赔礼道歉的声明,并支付损害赔偿款6万元。这警示青少年要(  )
A.增强防范意识,保护个人信息 B.抵制AI技术,坚守道德底线
C.学会甄别信息,自觉拒绝网络 D.加大执法力度,举报违法犯罪
【答案】A
【知识点】网络交往
【解析】【分析】题干材料反映一些人利用“AI换脸”技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这警示青少年要增强防范意识,保护个人信息,所以A正确。
B错误,网络有利有弊,我们要合理利用AI技术,而不是抵制AI技术。
C错误,我们要理性参与网络生活,而不是拒绝网络。
D错误,青少年没有执法权。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合理利用网络的认识,在开放的网络世界,各种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会给被侵权人造成困扰和伤害,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22.(2024八上·绍兴月考)下图是某班“行走的思政课”活动路线图,根据路线内容推测,该活动主题应该是(  )
A.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 B.参与社会实践,完善社会关系
C.感受世界巨变,创造精彩人生 D.走进社会生活,增强综合素养
【答案】D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分析材料中的活动路线图可知,感受科技魅力、探寻传统文化、领略绿色之美等,有利于学生走进社会生活,增强综合素养,所以D说法正确。
ABC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没有体现 维护社会秩序, 完善社会关系和 感受世界巨变的内容,应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了解和感受社会生活的认识,我们了解社会生活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比如看报纸、上网、看电视、参加社会实践以及阅读报纸杂志等,置身社会之中,我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
23.(2024八上·绍兴月考)以下是小秦同学在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测评调查问卷中的回答。据此,你给他的建议是(  )
“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测评”调查问卷 1.对于朋友圈发布的信息,你的态度是[C] A.完全相信 B.会多方求证真伪 C.只要是熟人发的,就相信 2.以下未成年人的网络行为中,你赞同的是[B] ①参加网上祭英烈活动 ②在网上发布恶搞同学的照片 ③用父母的手机打赏某主播 ④在论坛上恶意攻击自己不喜欢的人 A.①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A.学会自我保护,预防网络诈骗
B.理性辨别网络信息,文明上网
C.慎重结交网友,学会尊重他人
D.学会“信息节食”,预防网络沉迷
【答案】B
【知识点】网络交往
【解析】【分析】分析 小秦的答题情况,认为只要是熟人发的,就相信,这是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是没有理性辨别网络信息的表现。在网上发布恶搞同学的照片,用父母的手机打赏某主播,在论坛上恶意攻击自己不喜欢的人,这是没有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没有遵守道德和法律的规定的表现,所以应建议他理性辨别网络信息,文明上网,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所以B正确。
A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没有体现网络诈骗的内容,应排除。
C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没有涉及 慎重结交网友,学会尊重他人,沉迷网络的内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合理利用网络的认识,网络有利有弊,我们要合理利用网络,理性参与网络生活,在网上传播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24.(2024八上·绍兴月考)某校开展项目式学习,学生围绕青少年短视频沉迷问题进行了调研。
短视频沉迷原因 原因一:平台通过“猜你喜欢”等算法推荐功能,向用户大量精准化推送符合其个性化口味的信息,致使青少年使用时长大幅增加。 原因二: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感到孤独、有压力、对未来迷惘时,更容易沉迷短视频。 原因三:青少年看到身边的很多人都在刷短视频,为了与同伴找到共同话题,融入相应的圈层文化,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逐渐沉迷。
针对以上原因,下列建议恰当的有(  )
①各方形成合力,杜绝青少年使用短视频
②维护网络安全,拒绝发表网络言论
③学会质疑和筛选信息,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
④主动进行心理调适,过有意义、有目的的生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知识点】网络交往
【解析】【分析】分析材料可知,青少年短视频沉迷的原因有 平台个性化口味的信息推送,从众心理的驱使和 学习生活中感到孤独、有压力、对未来迷惘等,因此,我们要学会质疑和筛选信息,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网络素养,主动进行心理调适,过有意义、有目的的生活,所以③④正确。
①错误,“杜绝”说法太绝对,应排除。
②错误,我们在遵守道德和法律的基础上可以发表网络言论。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合理利用网络的认识,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该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该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25.(2024八上·绍兴月考)图示有利于揭示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概念符合图示的是(  )
A.①规则 ②道德 B.①道德 ②规则
C.①法律 ②道德 D.①规则 ②秩序
【答案】A
【知识点】自律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如纪律、道德、法律等。所以A正确。
B错误,社会规则包含道德。
C错误,法律和道德不是包含关系。
D错误,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因此社会规则和社会秩序是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不是包含关系。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社会规则的认识,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社会规则不会自动起作用,需要人们自觉遵守。人人都要以遵守社会规则为荣,违反社会规则为耻。
26.(2024八上·绍兴月考)在平台考核、按单提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外卖小哥想尽办法尝试着“赶时间”“多跑单”……于是,在马路上逆向行驶、闯红灯、接打电话、随意变道、不按规定车道行驶……违法行为时有出现,严重扰乱交通秩序,也给自己及他人的人身安全带来威胁。对于外卖小哥的这些行为,你想说(  )
①逆行闯灯省时间,尽快送达得好评
②个人安全第一位,珍视生命记心间
③交通规则莫践踏,遵守规则我践行
④多跑单能多赚钱,违不违规不重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知识点】珍爱和尊重生命;自律
【解析】【分析】外卖小哥想尽办法尝试着“赶时间”“多跑单”……于是,在马路上逆向行驶、闯红灯、接打电话、随意变道、不按规定车道行驶,这是没有自觉遵守规则,不珍爱生命,对自己和他人不负责任的表现,为此应告诉外卖小哥,个人安全第一位,珍视生命记心间,交通规则莫践踏,遵守规则我践行,所以②③正确。
①错误,逆行闯灯是违反交通规则的违法行为,做法不可取。
④错误,我们要自觉遵守规则,不能为了多跑单而做出违法的事情。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敬畏生命,自觉遵守规则的认识,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7.(2024八上·绍兴月考)随着社交网络平台的发展,本应为沟通而服务的“家长群”问题频发,炫富、晒娃、投票、打广告等现象越来越常见。让“家长群”保有良性互动,建立规则是关键。这是因为(  )
A.维护秩序靠规则
B.规则可以限制自由
C.遵守规则靠自觉
D.有了规则,就有了人们的安居乐业
【答案】A
【知识点】自律;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维护秩序靠规则,所以让“家长群”保有良性互动,建立规则是关键,因此,A正确。
B错误,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为了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
C错误,遵守规则需要自律和他律。
D错误,社会规则不会自动起作用,需要人们自觉遵守。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社会规则和自觉遵守规则的认识,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规则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如何作为社会一员享有权利,承担责任,处理好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从而使大家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
28.(2024八上·绍兴月考)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二O二四年新年贺词。指出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坚实”“走得很有力量”“走得很见神采”“走得很显底气”,激励亿万人民在新征程上踔厉奋发,以团结凝聚力量,以奋斗铸就伟业。我们应(  )
①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
②养成学习习惯,主要通过网络学习
③遵守社会规则,提升文明素养
④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D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努力学习,遵守社会规则,提升文明素养,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担负起历史重任,让青春放出绚丽的光芒,所以①③④正确。
②错误,我们主要通过课堂进行学习,而不是通过网络。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亲社会行为的认识,青少年正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三、综合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52分)
29.(2024八上·绍兴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甲 图乙
(1)请填出图甲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A是   ;山脉B是   ,它的走向是   。
(2)图甲中两大河流均发源于   高原,向东注入   洋。
(3)图乙的气候类型是   ,此气候分布在①、②、③三地中的   。降水最多的两个月是   ,此时盛行   (填方向)季风。
(4)图甲中的阴影部分是我国重要的四大工业基地。其中位于直辖市的有   。据图分析⑤成为工业基地的自然原因   。
【答案】(1)喜马拉雅山脉;天山;东西走向
(2)青藏;太平
(3)温带季风气候;③;7、8月;东南
(4)③⑤;地理位置非常优越,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前沿(长江入海口)、濒临东海,使其成为一个著名的港口城市。
【知识点】中国的地形、气候;长江、黄河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填出图甲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结合图中信息可知,山脉A是喜马拉雅山山脉;山脉B是天山山脉,它的走向是东西走向
(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图中两大河流是长江和黄河,图甲中两大河流均发源于青藏高原,向东注入太平洋。
(3)、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图乙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此气候分布在①、②、③三地中的③。降水最多的两个月是7/8月,此时盛行东南(填方向)季风。
(4)、图甲中的阴影部分是我国重要的四大工业基地。其中位于直辖市的有③⑤。据图分析⑤成为工业基地的自然原因地理位置非常优越,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前沿(长江入海口)、濒临东海,使其成为一个著名的港口城市。
【点评】在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一般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然后根据规律“以温定带,以水定型”进一步确定其气候类型。
30.(2024八上·绍兴月考)粮安天下,“种”铸基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粮食供需分布图和A省地形示意图。
材料二:“海水稻”学名为耐盐碱水稻,能在盐(碱)浓度0.3%以上的盐碱地生长,平均亩产在300公斤以上,可充分利用盐碱地和海洋滩涂进行种植。近几年,A省多地引进“海水稻”,为A省走出缺粮区提供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
(1)据材料一描述A省的地理位置,并写出B省简称。
(2)根据材料一,从自然和人文两个角度分析A省缺粮的主要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材料二“新的解决方案”的可行性。
(4)同是缺粮区的B省向A省取经,请你帮助概括出一个重要法宝。
【答案】(1)地处我国东南沿海,东临东海。琼。
(2)自然: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平原面积较小,导致耕地面积不足,粮食产量有限。人文:人口密度大,对粮食的消费量比较大,导致粮食短缺。
(3)A省濒临海洋,港湾和海岛众多,滩涂和盐碱地比较多;海水稻能在盐(碱)浓度 0.3%以上的盐碱地生长,且平均亩产在 300公斤以上。因此,利用种植海水稻走出缺粮区这个新的解决方案是可行的。
(4)因地制宜。
【知识点】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A省是浙江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东临东海,浙江省简称是浙;B是海南省,其简称是琼。
(2)由图可知,浙江省属于缺粮区,其自然原因是: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平原面积较小,导致耕地面积不足,粮食产量有限;人文原因是人口稠密,对粮食的消费比较大,导致粮食短缺。
(3)近几年,A浙江省濒临海洋,港湾和海岛众多,滩涂和盐碱地比较多。海水稻能在盐(碱)浓度0.3%以上的盐碱地生长,且平均亩产在300公斤以上。因此,利用种植海水稻走出缺粮区这个新的解决方案是可行的。
(4)同是缺粮区的B省向A省取经,应因地制宜发展粮食产业。
【点评】描述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主要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半球位置等方面进行回答。 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即确定一个区域范围或具体地点,在地球表面具有唯一性;相对位置,主要看与周边事物的相对关系;海陆位置主要从海陆角度看,是否沿海,大陆的东西岸;半球位置是看在东半球还是西半球,南半球还是北半球。
31.(2024八上·绍兴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3年8月25日,杭州西湖志愿者服务总队与西湖博物馆、国科大、西湖街道、景区消防等西湖景区的亚运城市志愿者集结宣誓,这批城市志愿者被称为“小莲子”,他们将在世界遗产西湖景区以温暖的服务为亚运保驾护航。自2022年3月以来,已有148万余名市民通过“杭州市文明帮帮码”平台预约报名,成为“爱杭城”亚运城市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近50万场次。
(1)杭州亚运会志愿者的身上具有哪些优秀品质?
(2)我们中学生能参加的志愿者活动有哪些?
(3)参加这些活动我们会有哪些收获?
(4)请撰写一句赞美志愿者的话。
【答案】(1)无私奉献、热情开朗、真诚善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团结合作、诚实守信、乐观向上、遵纪守法等。
(2)①去敬老院陪伴老人;②做社区环保小卫士;③植树造林;④参加消防宣传。
(3)增强了社会责任感;②提高了道德境界;③在服务社会中实现了人生价值;④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⑤拓展了视野,增长了才干;⑥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
(4)让世界充满爱;萍水相逢,不变的是真诚的微笑。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1)志愿者的行为是服务和奉献社会的亲社会行为,体现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因此志愿 者身上具有的优秀品质可以从无私奉献、热情开朗、真诚善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团结合作、诚实守信、乐观向上、遵纪守法等方面回答。
(2)本题为开放性的问题,针对实际回答即可,如:去敬老院陪伴老人;做社区环保小卫士;植树造林;参加消防宣传等。
(3)根据所学,参与志愿者活动的收获可以从有利于 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提高了道德境界; 拓展了视野,增长了才干 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人生价值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
(4)本题 赞美志愿者的话体现友善和正能量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对亲社会行为和服务社会的行为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32.(2024八上·绍兴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奶奶:孩子们回家不是玩手机就是看电脑,网络彻底把孩子们从大人身边夺走了。
爸爸:有了网络,在公交车上也可以看新闻,发邮件,在线学习,可以充分利用时间。
材料二:
越城区交警大队为营造良好的交通安全氛围,在各所学校开展了交通安全主题大会,并提出严禁中小学生驾驶电动车辆。
小王同学认为:骑电动车多拉风!再说,骑不骑电动车是我的自由,学校管不着。
(1) 材料一中奶奶和爸爸的话体现了教材什么观点?
(2)请从自由与规则的角度,结合材料二对小王同学的言行进行评价。
【答案】(1)网络是把双刃剑,我们要学会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2)小王同学的言行是错误的。
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小王同学作为未成年人,骑电动车上路违反了交通规则,扰乱社会秩序,还可能危害其他公民的合法的权利和自由。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
③自由与规则不可分。因此,小王要增强规则意识,正确行使权利和自由。
【知识点】网络交往;自律
【解析】【分析】(1) 网络彻底把孩子们从大人身边夺走了,这体现网络的弊端。 在公交车上也可以看新闻,发邮件,在线学习,可以充分利用时间,这体现网络的利,因此共同说明网络是把双刃剑,我们要学会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2)小王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具体的分析可以从自由与规则不可分,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小王应增强规则意识,正确行使权利和自由等方面具体分析回答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对网络的利与弊,自由与规则的关系,合理利用网络,自觉遵守规则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网络有利有弊,我们要合理利用网络,理性参与网络生活,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33.(2024八上·绍兴月考)当前,手机对未成年人有什么样的影响,一直都是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之一。某校八年级某班围绕该话题展开了一次讨论,大家各抒己见,形成两种观点。下面是部分同学的看法,请阅读并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观点一 【利大于弊】
柳柳:放学回家,我可以用手机打车、点外卖、看看新闻、让一天的生活多些色彩。
洋洋:网络上有许多学习资源,我可以通过智能手机进入“云图书馆”,更快速度获取所需信息。
筠筠:我用手机在网上及时反映了校门口的“黑网吧”问题,还给我们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观点二 【弊大于利】
洛菲:初中生分辨是非能力弱,容易被网络上一些错误的信息误导。
秋天:同学们自控能力弱,容易沉迷于网络,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人际关系疏离。
凤羽:有女同学在网上聊天中透露了自己的个人信息,有网友来学校找她。
(1) 结合材料,请你思考为什么说“网络是把双刃剑”。
(2)请运用“合理利用网络”的相关知识,为青少年提高网络素养出谋划策。
【答案】(1)因为网络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所以“是把 双刃剑”。②“可以用手机让一天的生活多些色彩”说明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③“通过智能手机进入‘云图书馆’,更快速地获取所需信息”说明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④“用手机在网上及时反映了“黑网吧’问题,还给了我们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说明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地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发挥着重要作用。⑤“容易被网络上一些错误的信息误导”说明在网络时代,人人能够参与信息发布,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⑥“同学们自控能力弱,容易沉迷于网络,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人际关系疏离”说明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⑦“有女同学在网上透露了自己的个人信息,网友来到学校找她”说明网络中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各种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会给被侵权人造成困扰和伤害,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
(2)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②我们要注意浏览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要学会“信息节食”。③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④坚持恪守道德、遵守法律的网络基本生活准则。⑤我们要传播网络正能量。
【知识点】网络交往
【解析】【分析】(1)放学回家,我可以用手机打车、点外卖、看看新闻、让一天的生活多些色彩,这说明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我可以通过智能手机进入“云图书馆”,更快速度获取所需信息,这说明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
我用手机在网上及时反映了校门口的“黑网吧”问题,这说明网络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地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
容易被网络上一些错误的信息误导,这说明网络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
容易沉迷于网络,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人际关系疏离,这体现 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有女同学在网上聊天中透露了自己的个人信息,有网友来学校找她,这说明网络中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据此组织答案即可。
(2)根据所学, 青少年提高网络素养 可以从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要学会“信息节食, 辨析网络信息 , 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传播网络正能量等方面回答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对网络的利和弊和合理利用网络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网络无限,自由有界,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我们要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
1 / 1浙江省绍兴市建功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10月份学科素养竞赛试卷
一、判断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T涂黑,错误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F涂黑)
1.(2024八上·绍兴月考)我国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
2.(2024八上·绍兴月考)夏季,浙江省盛行东南风,降水丰沛,气候湿润。
3.(2024八上·绍兴月考)黄河是中国最重要的内河航运大动脉,有“黄金水道”之称。
4.(2024八上·绍兴月考)汉族人口遍及全国各地,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
5.(2024八上·绍兴月考)生活中的社会规则只有道德和法律两种。其中,遵守道德靠自律,遵守法律则完全靠他律。
6.(2024八上·绍兴月考)亲社会行为是在人际交往和网络交往中养成的。
7.(2024八上·绍兴月考)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青少年应拒绝接触网络。
8.(2024八上·绍兴月考)网络上碎片化的信息会影响人们思考的深度。
二、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2024八上·绍兴月考)学完《辽阔的疆域》之后,小明同学自编了“亚欧大陆东,东部濒临 ▲ ;陆地面积广,世界排第三;海域面积阔,岛屿众多个;十四加上六,邻国共二十;西达帕米尔,东抵乌苏里江”的顺口溜用于记忆。回答问题。
9.顺口溜中“▲”处应该填(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10.“世界排第三”是指中国的陆地面积仅次于(  )
A.俄罗斯 美国 B.巴西 美国
C.俄罗斯 加拿大 D.巴西 加拿大
11.“海域面积阔”,中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为(  )
A.300万平方千米 B.330万平方千米
C.960万平方千米 D.990万平方千米
12.“邻国共二十”,其中位于中国东面的陆上邻国是(  )
A.蒙古国 B.朝鲜 C.日本 D.韩国
13.下列地理现象符合我国“西达帕米尔,东抵乌苏里江”疆域特征的是(  )
A.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B.纬度跨度大,热量差异明显
C.同一时刻旭日东升与满天星斗同在
D.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影响最大
14.(2024八上·绍兴月考)下面四幅地形剖面示意图,最能反映我国地势特征的是(  )
A. B.
C. D.
15.(2024八上·绍兴月考)关于下列各省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省面积最大,与俄罗斯和蒙古两国相邻
B.B省简称鲁,行政中心是济南
C.C省是我国西南的边疆省,它同缅甸、老挝、菲律宾、越南四个国家接壤
D.D省是我国位置最偏南的省,有我国最南端曾母暗沙
16.(2024八上·绍兴月考)下列关于中国人口与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人口分布以黑河—腾冲为分界线,西密东疏
B.我国是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
C.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我国各民族呈现“大聚居小散居”的分布格局
17.(2024八上·绍兴月考)以下对台湾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认识错误的是(  )
A.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B.台湾西望祖国大陆,东临太平洋
C.台湾地形以平原为主
D.火烧寮是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
18.(2024八上·绍兴月考)“铁马、西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分别是我国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典型写照,以下关于我国南北方的差别,说法错误的是(  )
A.北方房子窗户小,注重防寒;南方房子窗户大,注重通风
B.北方人们喜吃米饭,南方人们喜吃面食
C.北方河流比南方河流数量少,流量小
D.北方交通以陆地为主,南方交通水陆并举
19.(2024八上·绍兴月考)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各地群众通过《人民建议直通车》等主要互联网平台参与“捎句话”活动,为家乡的繁荣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言献策。这一活动(  )
A.表明网络为文化交流传播搭建新平台
B.拓宽了民主渠道,有利于推动科学决策
C.说明人民是国家主人,直接管理国家
D.体现国家一切权力属于公民的宪法原则
20.(2024八上·绍兴月考)“双减”背景下,某初中给初二学生设计了下面的假期作业清单:
作业清单 作业1:为客人制作一道当地特色美食 作业2:亲历一次居(村)民会议 作业3:到浙江省博物院、西湖观光 作业4:走进田间地头,帮种植户采摘蔬菜
为在亲社会行为中获得劳动体验,你会选择哪两个假期作业?(  )
A.作业1、作业4 B.作业2、作业3
C.作业1、作业3 D.作业2、作业4
21.(2024八上·绍兴月考)某地法院对一起利用“AI换脸”技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作出判决:被告虞某立即停止侵权,删除其在社交软件群组中留存的所有涉案个人信息;在国家级媒体上刊发向社会公众赔礼道歉的声明,并支付损害赔偿款6万元。这警示青少年要(  )
A.增强防范意识,保护个人信息 B.抵制AI技术,坚守道德底线
C.学会甄别信息,自觉拒绝网络 D.加大执法力度,举报违法犯罪
22.(2024八上·绍兴月考)下图是某班“行走的思政课”活动路线图,根据路线内容推测,该活动主题应该是(  )
A.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 B.参与社会实践,完善社会关系
C.感受世界巨变,创造精彩人生 D.走进社会生活,增强综合素养
23.(2024八上·绍兴月考)以下是小秦同学在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测评调查问卷中的回答。据此,你给他的建议是(  )
“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测评”调查问卷 1.对于朋友圈发布的信息,你的态度是[C] A.完全相信 B.会多方求证真伪 C.只要是熟人发的,就相信 2.以下未成年人的网络行为中,你赞同的是[B] ①参加网上祭英烈活动 ②在网上发布恶搞同学的照片 ③用父母的手机打赏某主播 ④在论坛上恶意攻击自己不喜欢的人 A.①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A.学会自我保护,预防网络诈骗
B.理性辨别网络信息,文明上网
C.慎重结交网友,学会尊重他人
D.学会“信息节食”,预防网络沉迷
24.(2024八上·绍兴月考)某校开展项目式学习,学生围绕青少年短视频沉迷问题进行了调研。
短视频沉迷原因 原因一:平台通过“猜你喜欢”等算法推荐功能,向用户大量精准化推送符合其个性化口味的信息,致使青少年使用时长大幅增加。 原因二: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感到孤独、有压力、对未来迷惘时,更容易沉迷短视频。 原因三:青少年看到身边的很多人都在刷短视频,为了与同伴找到共同话题,融入相应的圈层文化,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逐渐沉迷。
针对以上原因,下列建议恰当的有(  )
①各方形成合力,杜绝青少年使用短视频
②维护网络安全,拒绝发表网络言论
③学会质疑和筛选信息,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
④主动进行心理调适,过有意义、有目的的生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5.(2024八上·绍兴月考)图示有利于揭示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概念符合图示的是(  )
A.①规则 ②道德 B.①道德 ②规则
C.①法律 ②道德 D.①规则 ②秩序
26.(2024八上·绍兴月考)在平台考核、按单提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外卖小哥想尽办法尝试着“赶时间”“多跑单”……于是,在马路上逆向行驶、闯红灯、接打电话、随意变道、不按规定车道行驶……违法行为时有出现,严重扰乱交通秩序,也给自己及他人的人身安全带来威胁。对于外卖小哥的这些行为,你想说(  )
①逆行闯灯省时间,尽快送达得好评
②个人安全第一位,珍视生命记心间
③交通规则莫践踏,遵守规则我践行
④多跑单能多赚钱,违不违规不重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7.(2024八上·绍兴月考)随着社交网络平台的发展,本应为沟通而服务的“家长群”问题频发,炫富、晒娃、投票、打广告等现象越来越常见。让“家长群”保有良性互动,建立规则是关键。这是因为(  )
A.维护秩序靠规则
B.规则可以限制自由
C.遵守规则靠自觉
D.有了规则,就有了人们的安居乐业
28.(2024八上·绍兴月考)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二O二四年新年贺词。指出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坚实”“走得很有力量”“走得很见神采”“走得很显底气”,激励亿万人民在新征程上踔厉奋发,以团结凝聚力量,以奋斗铸就伟业。我们应(  )
①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
②养成学习习惯,主要通过网络学习
③遵守社会规则,提升文明素养
④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三、综合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52分)
29.(2024八上·绍兴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甲 图乙
(1)请填出图甲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A是   ;山脉B是   ,它的走向是   。
(2)图甲中两大河流均发源于   高原,向东注入   洋。
(3)图乙的气候类型是   ,此气候分布在①、②、③三地中的   。降水最多的两个月是   ,此时盛行   (填方向)季风。
(4)图甲中的阴影部分是我国重要的四大工业基地。其中位于直辖市的有   。据图分析⑤成为工业基地的自然原因   。
30.(2024八上·绍兴月考)粮安天下,“种”铸基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粮食供需分布图和A省地形示意图。
材料二:“海水稻”学名为耐盐碱水稻,能在盐(碱)浓度0.3%以上的盐碱地生长,平均亩产在300公斤以上,可充分利用盐碱地和海洋滩涂进行种植。近几年,A省多地引进“海水稻”,为A省走出缺粮区提供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
(1)据材料一描述A省的地理位置,并写出B省简称。
(2)根据材料一,从自然和人文两个角度分析A省缺粮的主要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材料二“新的解决方案”的可行性。
(4)同是缺粮区的B省向A省取经,请你帮助概括出一个重要法宝。
31.(2024八上·绍兴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3年8月25日,杭州西湖志愿者服务总队与西湖博物馆、国科大、西湖街道、景区消防等西湖景区的亚运城市志愿者集结宣誓,这批城市志愿者被称为“小莲子”,他们将在世界遗产西湖景区以温暖的服务为亚运保驾护航。自2022年3月以来,已有148万余名市民通过“杭州市文明帮帮码”平台预约报名,成为“爱杭城”亚运城市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近50万场次。
(1)杭州亚运会志愿者的身上具有哪些优秀品质?
(2)我们中学生能参加的志愿者活动有哪些?
(3)参加这些活动我们会有哪些收获?
(4)请撰写一句赞美志愿者的话。
32.(2024八上·绍兴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奶奶:孩子们回家不是玩手机就是看电脑,网络彻底把孩子们从大人身边夺走了。
爸爸:有了网络,在公交车上也可以看新闻,发邮件,在线学习,可以充分利用时间。
材料二:
越城区交警大队为营造良好的交通安全氛围,在各所学校开展了交通安全主题大会,并提出严禁中小学生驾驶电动车辆。
小王同学认为:骑电动车多拉风!再说,骑不骑电动车是我的自由,学校管不着。
(1) 材料一中奶奶和爸爸的话体现了教材什么观点?
(2)请从自由与规则的角度,结合材料二对小王同学的言行进行评价。
33.(2024八上·绍兴月考)当前,手机对未成年人有什么样的影响,一直都是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之一。某校八年级某班围绕该话题展开了一次讨论,大家各抒己见,形成两种观点。下面是部分同学的看法,请阅读并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观点一 【利大于弊】
柳柳:放学回家,我可以用手机打车、点外卖、看看新闻、让一天的生活多些色彩。
洋洋:网络上有许多学习资源,我可以通过智能手机进入“云图书馆”,更快速度获取所需信息。
筠筠:我用手机在网上及时反映了校门口的“黑网吧”问题,还给我们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观点二 【弊大于利】
洛菲:初中生分辨是非能力弱,容易被网络上一些错误的信息误导。
秋天:同学们自控能力弱,容易沉迷于网络,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人际关系疏离。
凤羽:有女同学在网上聊天中透露了自己的个人信息,有网友来学校找她。
(1) 结合材料,请你思考为什么说“网络是把双刃剑”。
(2)请运用“合理利用网络”的相关知识,为青少年提高网络素养出谋划策。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正确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我国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 故说法正确。
【点评】我国领土的四至点是: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53°N附近;最南端--曾母暗沙,4°N附近;最西端--帕米尔高原,73°E附近;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附近。
2.【答案】正确
【知识点】中国的地形、气候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浙江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吹东南风,降水丰沛,气候湿润。故说法正确。
【点评】 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安徽、江西相连,北与上海、江苏接壤。浙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季风显著,四季分明,年气温适中,光照较多,雨量丰沛,空气湿润,雨热季节变化同步,气候资源配制多样,气象灾害繁多。春季气候特点为阴冷多雨,沿海和近海时常出现大风,雨水增多,天气晴雨不定。夏季盛行东南风,高温多雨;秋季气旋活动频繁,锋面降水较多,气温冷暖变化较大。冬季气候特点是晴冷少雨、空气干燥。
3.【答案】错误
【知识点】长江、黄河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长江是中国最重要的内河航运大动脉,有“黄金水道”之称。不是黄河,故说法错误。
【点评】 黄金水道是指货动量居世界各河首位的水道。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是横贯我国东西的水运大动脉,素有“黄金水道”之称。
4.【答案】错误
【知识点】世界人口、人种、语言、宗教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我国各民族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故说法错误。
【点评】 我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汉、壮、蒙古、回、藏、维吾尔、苗族等56个民族成员。各民族中,汉族人数最多,接近全国总人口的92%;其他民族人口仅占8%,称为少数民族。我国各少数民族的人口数量相差悬殊,其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约1600万,人数少的民族仅几千人,如珞巴族、赫哲族等。
5.【答案】错误
【知识点】自律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如纪律、道德、法律等。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所以题干观点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对社会规则的认识,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社会规则不会自动起作用,需要人们自觉遵守。人人都要以遵守社会规则为荣,违反社会规则为耻。
6.【答案】错误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亲社会行为是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的,所以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所以题文中的观点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对亲社会行为的认识,青少年正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7.【答案】错误
【知识点】网络交往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网络有利有弊,我们要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而不是拒绝接触网络,所以题文观点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对合理利用网络的认识,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该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该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8.【答案】正确
【知识点】网络交往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大量冗余信息干扰人们的选择,耗费人们的时间;碎片化信息影响人们思考的深度;一些人因沉迷于网络、虚拟交往而疏离了现实的人际关系。所以题文观点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对合理利用网络的认识,网络有利有弊,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该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该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答案】9.A
10.C
11.A
12.B
13.C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解析】【点评】 我国幅员辽阔,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我国陆上边界漫长,与14个国家相邻。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km2,海域面积约300万km2。我国东部濒临海洋,有大小岛屿数千个。
9.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位于太平洋的西岸,因此,顺口溜中“▲”处应该填太平洋。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10.根据题意,“世界排第三”是指中国的陆地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1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域面积阔”,中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为3 00万平方千米 。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1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邻国共二十”,其中位于中国东面的陆上邻国是朝鲜。韩国,日本与我国隔海相望,蒙古是我国邻国,但不在东面。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13.下列地理现象符合我国“西达帕米尔,东抵乌苏里江”疆域特征的是 同一时刻旭日东升与满天星斗同在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反映的是我国横断山区垂直地带性明显。纬度跨度大,热量差异明显,反映的是我国南北跨度大,不是东西方向。 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影响最大 ,反映的是我国的气候特征。 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14.【答案】D
【知识点】中国的地形、气候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西部是以山地、高原和盆地为主的,而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总的特征是西部高、东部低,呈三级阶梯状。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这种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交通等方面的影响:
① 地势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夏季风)深入内陆,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大量的降水,有利于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发展农业生产。②地势对河流的影响: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使得我国的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滚滚流,同时在各阶梯的交界处河流产生巨大的落差,水能资源十分丰富。③地势对交通的影响:这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经济联系,有利于促进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西部地区经济的大开发;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也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15.【答案】B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解析】【分析】根据给出的各省轮廓可知,A是陕西省,没有与俄罗斯,蒙古两国接壤。B是山东省,简称是鲁,行政中心是济南。C是云南省, 是我国西南的边疆省,它同缅甸、老挝、越南三个国家接壤,菲律宾是隔海相望的国家。 D省是辽宁省,但是我国位置最偏南的省是海南省。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每一个省级行政区都有自己的简称和省级行政中心。23个省:河北省(冀 石家庄)、山西省(晋 太原)、吉林省(吉 长春)、辽宁省(辽 沈阳)、黑龙江省(黑 哈尔滨)、陕西省(陕或秦 西安)。甘肃省(甘或陇 兰州)、青海省(青)、山东省(鲁 济南)、福建省(闽 福州)、浙江省(浙 杭州)、台湾省(台 台北)、河南省(豫 郑州)。湖北省(鄂 武汉)、湖南省(湘 长沙)、江西省(赣 南昌)、江苏省(苏 南京)、安徽省(皖 合肥)、广东省(粤 广州)、海南省 (琼 海口)、四川省(川或蜀 成都)、贵州省(贵或黔 贵阳)、云南省(云或滇 昆明)。
4个直辖市:北京市(京)、天津市(津)、上海市(沪)、重庆市(渝)。
5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 呼和浩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 乌鲁木齐)、宁夏回族自治区(宁 银川)、广西壮族自治区(桂 南宁)、西藏自治区(藏 拉萨)。
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澳)。
16.【答案】C
【知识点】世界人口、人种、语言、宗教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我国人口分布以黑河—腾冲为分界线,西密东疏,错误,应该是东密西疏。
B.我国是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错误。
C.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正确。
D.我国各民族呈现“大聚居小散居”的分布格局,错误,应该是“大杂居,小聚居”。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占了全国人口的92%,而其余55个民族人数很少,所以统称为少数民族,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是回族,遍布全国,而壮族是人数最多的,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的特点: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
17.【答案】C
【知识点】中国四大地理区域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正确。
B.台湾西望祖国大陆,东临太平洋,正确。
C.台湾地形以平原为主,错误,应该是山地为主,平原面积较小。
D.火烧寮是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正确。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台湾的地势特征是东高西地(或中间高四周低),东中部主要是山地,西部沿海主要是平原。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面,冬季温和少雨,总体温暖温润,雨热同期。台湾,简称“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台北。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方,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群岛相对, 包括台湾岛、临近属岛和澎湖列岛等80多个岛屿,总面积3.6万平方公里。 是中国第一大岛, 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8.【答案】B
【知识点】中国四大地理区域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北方人们喜吃面食,南方人们喜吃米饭。其他说法正确。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南米北面我国南北方的饮食习惯不同。南方人爱米饭,北方人喜面食,其实这与南北方的农业生产结构不同有关。我国南方的气候高温多雨、耕地多以水田为主,所以当地的农民因地制宜种植生长习性喜高温多雨的水稻。而我国北方降水较少,气温较低,耕地多为旱地,适合喜干耐寒的小麦生长。所谓“种啥吃啥”,长此以往,便养成了南米北面的饮食习惯。
19.【答案】B
【知识点】网络交往;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
【解析】【分析】 全国两会期间,各地群众通过《人民建议直通车》等主要互联网平台参与“捎句话”活动, 这 拓宽了民主渠道, 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地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发挥着重要作用, ,有利于推动科学决策,所以B正确。
A不符合题意,选项观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涉及,应排除。
C错误,我国人民间接行使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权力。
D错误,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网络的利和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的认识,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公民依照法律法规,通过各种途径,以不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现民主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0.【答案】A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 亲社会行为是指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有益于社会的行为。为客人制作一道当地特色美食,这体现分享,有利于培养动手能力和社交能力,在亲社会行为中获得劳动体验。走进田间地头,帮种植户采摘蔬菜,这体现帮助他人,让学生亲身体验农业劳动,培养劳动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A符合题意,正确。
BCD不符合题意,亲历一次居(村)民会议 ,这是参与民生生活的表现。 到浙江省博物院、西湖观光,这是游览,该作业能够让学生了解历史文化,拓宽视野,但与劳动体验关联不大。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亲社会行为的认识,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21.【答案】A
【知识点】网络交往
【解析】【分析】题干材料反映一些人利用“AI换脸”技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这警示青少年要增强防范意识,保护个人信息,所以A正确。
B错误,网络有利有弊,我们要合理利用AI技术,而不是抵制AI技术。
C错误,我们要理性参与网络生活,而不是拒绝网络。
D错误,青少年没有执法权。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合理利用网络的认识,在开放的网络世界,各种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会给被侵权人造成困扰和伤害,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22.【答案】D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分析材料中的活动路线图可知,感受科技魅力、探寻传统文化、领略绿色之美等,有利于学生走进社会生活,增强综合素养,所以D说法正确。
ABC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没有体现 维护社会秩序, 完善社会关系和 感受世界巨变的内容,应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了解和感受社会生活的认识,我们了解社会生活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比如看报纸、上网、看电视、参加社会实践以及阅读报纸杂志等,置身社会之中,我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
23.【答案】B
【知识点】网络交往
【解析】【分析】分析 小秦的答题情况,认为只要是熟人发的,就相信,这是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是没有理性辨别网络信息的表现。在网上发布恶搞同学的照片,用父母的手机打赏某主播,在论坛上恶意攻击自己不喜欢的人,这是没有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没有遵守道德和法律的规定的表现,所以应建议他理性辨别网络信息,文明上网,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所以B正确。
A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没有体现网络诈骗的内容,应排除。
C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没有涉及 慎重结交网友,学会尊重他人,沉迷网络的内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合理利用网络的认识,网络有利有弊,我们要合理利用网络,理性参与网络生活,在网上传播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24.【答案】D
【知识点】网络交往
【解析】【分析】分析材料可知,青少年短视频沉迷的原因有 平台个性化口味的信息推送,从众心理的驱使和 学习生活中感到孤独、有压力、对未来迷惘等,因此,我们要学会质疑和筛选信息,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网络素养,主动进行心理调适,过有意义、有目的的生活,所以③④正确。
①错误,“杜绝”说法太绝对,应排除。
②错误,我们在遵守道德和法律的基础上可以发表网络言论。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合理利用网络的认识,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该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该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25.【答案】A
【知识点】自律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如纪律、道德、法律等。所以A正确。
B错误,社会规则包含道德。
C错误,法律和道德不是包含关系。
D错误,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因此社会规则和社会秩序是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不是包含关系。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社会规则的认识,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社会规则不会自动起作用,需要人们自觉遵守。人人都要以遵守社会规则为荣,违反社会规则为耻。
26.【答案】C
【知识点】珍爱和尊重生命;自律
【解析】【分析】外卖小哥想尽办法尝试着“赶时间”“多跑单”……于是,在马路上逆向行驶、闯红灯、接打电话、随意变道、不按规定车道行驶,这是没有自觉遵守规则,不珍爱生命,对自己和他人不负责任的表现,为此应告诉外卖小哥,个人安全第一位,珍视生命记心间,交通规则莫践踏,遵守规则我践行,所以②③正确。
①错误,逆行闯灯是违反交通规则的违法行为,做法不可取。
④错误,我们要自觉遵守规则,不能为了多跑单而做出违法的事情。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敬畏生命,自觉遵守规则的认识,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7.【答案】A
【知识点】自律;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维护秩序靠规则,所以让“家长群”保有良性互动,建立规则是关键,因此,A正确。
B错误,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为了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
C错误,遵守规则需要自律和他律。
D错误,社会规则不会自动起作用,需要人们自觉遵守。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社会规则和自觉遵守规则的认识,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规则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如何作为社会一员享有权利,承担责任,处理好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从而使大家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
28.【答案】D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努力学习,遵守社会规则,提升文明素养,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担负起历史重任,让青春放出绚丽的光芒,所以①③④正确。
②错误,我们主要通过课堂进行学习,而不是通过网络。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亲社会行为的认识,青少年正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29.【答案】(1)喜马拉雅山脉;天山;东西走向
(2)青藏;太平
(3)温带季风气候;③;7、8月;东南
(4)③⑤;地理位置非常优越,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前沿(长江入海口)、濒临东海,使其成为一个著名的港口城市。
【知识点】中国的地形、气候;长江、黄河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填出图甲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结合图中信息可知,山脉A是喜马拉雅山山脉;山脉B是天山山脉,它的走向是东西走向
(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图中两大河流是长江和黄河,图甲中两大河流均发源于青藏高原,向东注入太平洋。
(3)、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图乙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此气候分布在①、②、③三地中的③。降水最多的两个月是7/8月,此时盛行东南(填方向)季风。
(4)、图甲中的阴影部分是我国重要的四大工业基地。其中位于直辖市的有③⑤。据图分析⑤成为工业基地的自然原因地理位置非常优越,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前沿(长江入海口)、濒临东海,使其成为一个著名的港口城市。
【点评】在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一般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然后根据规律“以温定带,以水定型”进一步确定其气候类型。
30.【答案】(1)地处我国东南沿海,东临东海。琼。
(2)自然: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平原面积较小,导致耕地面积不足,粮食产量有限。人文:人口密度大,对粮食的消费量比较大,导致粮食短缺。
(3)A省濒临海洋,港湾和海岛众多,滩涂和盐碱地比较多;海水稻能在盐(碱)浓度 0.3%以上的盐碱地生长,且平均亩产在 300公斤以上。因此,利用种植海水稻走出缺粮区这个新的解决方案是可行的。
(4)因地制宜。
【知识点】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A省是浙江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东临东海,浙江省简称是浙;B是海南省,其简称是琼。
(2)由图可知,浙江省属于缺粮区,其自然原因是: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平原面积较小,导致耕地面积不足,粮食产量有限;人文原因是人口稠密,对粮食的消费比较大,导致粮食短缺。
(3)近几年,A浙江省濒临海洋,港湾和海岛众多,滩涂和盐碱地比较多。海水稻能在盐(碱)浓度0.3%以上的盐碱地生长,且平均亩产在300公斤以上。因此,利用种植海水稻走出缺粮区这个新的解决方案是可行的。
(4)同是缺粮区的B省向A省取经,应因地制宜发展粮食产业。
【点评】描述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主要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半球位置等方面进行回答。 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即确定一个区域范围或具体地点,在地球表面具有唯一性;相对位置,主要看与周边事物的相对关系;海陆位置主要从海陆角度看,是否沿海,大陆的东西岸;半球位置是看在东半球还是西半球,南半球还是北半球。
31.【答案】(1)无私奉献、热情开朗、真诚善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团结合作、诚实守信、乐观向上、遵纪守法等。
(2)①去敬老院陪伴老人;②做社区环保小卫士;③植树造林;④参加消防宣传。
(3)增强了社会责任感;②提高了道德境界;③在服务社会中实现了人生价值;④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⑤拓展了视野,增长了才干;⑥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
(4)让世界充满爱;萍水相逢,不变的是真诚的微笑。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1)志愿者的行为是服务和奉献社会的亲社会行为,体现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因此志愿 者身上具有的优秀品质可以从无私奉献、热情开朗、真诚善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团结合作、诚实守信、乐观向上、遵纪守法等方面回答。
(2)本题为开放性的问题,针对实际回答即可,如:去敬老院陪伴老人;做社区环保小卫士;植树造林;参加消防宣传等。
(3)根据所学,参与志愿者活动的收获可以从有利于 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提高了道德境界; 拓展了视野,增长了才干 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人生价值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
(4)本题 赞美志愿者的话体现友善和正能量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对亲社会行为和服务社会的行为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32.【答案】(1)网络是把双刃剑,我们要学会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2)小王同学的言行是错误的。
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小王同学作为未成年人,骑电动车上路违反了交通规则,扰乱社会秩序,还可能危害其他公民的合法的权利和自由。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
③自由与规则不可分。因此,小王要增强规则意识,正确行使权利和自由。
【知识点】网络交往;自律
【解析】【分析】(1) 网络彻底把孩子们从大人身边夺走了,这体现网络的弊端。 在公交车上也可以看新闻,发邮件,在线学习,可以充分利用时间,这体现网络的利,因此共同说明网络是把双刃剑,我们要学会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2)小王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具体的分析可以从自由与规则不可分,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小王应增强规则意识,正确行使权利和自由等方面具体分析回答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对网络的利与弊,自由与规则的关系,合理利用网络,自觉遵守规则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网络有利有弊,我们要合理利用网络,理性参与网络生活,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33.【答案】(1)因为网络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所以“是把 双刃剑”。②“可以用手机让一天的生活多些色彩”说明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③“通过智能手机进入‘云图书馆’,更快速地获取所需信息”说明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④“用手机在网上及时反映了“黑网吧’问题,还给了我们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说明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地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发挥着重要作用。⑤“容易被网络上一些错误的信息误导”说明在网络时代,人人能够参与信息发布,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⑥“同学们自控能力弱,容易沉迷于网络,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人际关系疏离”说明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⑦“有女同学在网上透露了自己的个人信息,网友来到学校找她”说明网络中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各种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会给被侵权人造成困扰和伤害,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
(2)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②我们要注意浏览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要学会“信息节食”。③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④坚持恪守道德、遵守法律的网络基本生活准则。⑤我们要传播网络正能量。
【知识点】网络交往
【解析】【分析】(1)放学回家,我可以用手机打车、点外卖、看看新闻、让一天的生活多些色彩,这说明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我可以通过智能手机进入“云图书馆”,更快速度获取所需信息,这说明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
我用手机在网上及时反映了校门口的“黑网吧”问题,这说明网络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地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
容易被网络上一些错误的信息误导,这说明网络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
容易沉迷于网络,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人际关系疏离,这体现 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有女同学在网上聊天中透露了自己的个人信息,有网友来学校找她,这说明网络中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据此组织答案即可。
(2)根据所学, 青少年提高网络素养 可以从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要学会“信息节食, 辨析网络信息 , 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传播网络正能量等方面回答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对网络的利和弊和合理利用网络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网络无限,自由有界,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我们要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