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2025学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寒假(期末)复习季《判断题》专项巩固训练题(带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2024-2025学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寒假(期末)复习季《判断题》专项巩固训练题(带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寒假(期末)复习季
《判断题》专项巩固训练题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1.判断,用“正确”“错误”表示(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中的“钓”字,写出了白鹭捕食时的悠然自得。( )
(2)“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
(3)“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这句话是问句的形式,引人遐想。( )
(4)白鹭在清晨的空中低飞,是乡村偶见的情景,但在作者眼里却是一幅绚丽的画。( )
(5)“歌未免太铿锵了”是说歌声太响亮了,作者借此来反衬白鹭的宁静悠然之美。( )
2.判断题,用“正确”“错误”表示。
(1)《桂花雨》一文以“桂花雨”为题,是因为摇桂花时,桂花纷纷飘落下来,像下雨一样。( )
(2)作者回忆童年摇桂花的情景,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
(3)文中母亲觉得家乡的桂花比杭州的桂花更香,是因为家乡的桂花品种更好。( )
(4)作者通过对桂花的描写,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
(5)这篇文章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充满了浓郁的思乡之情。( )
3.判断题,用“正确”“错误”表示。
(1)《珍珠鸟》一文的线索是珍珠鸟对“我”的态度变化。( )
(2)文中珍珠鸟对“我”的信赖是“我”对它关心和爱护的结果。( )
(3)作者通过描写珍珠鸟的外形和动作,表达了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
(4)文章结尾揭示了中心: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
(5)这篇文章语言生动,富有情趣,描写细腻。( )
4.判断题,用“正确”“错误”表示。
(1)课文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
(2)鸵鸟是跑得最快的鸟。( )
(3)火箭的速度比飞机的速度快很多。( )
(4)这篇课文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
(5)了解了事物的速度,对我们的生活没有什么帮助。( )
5.判断题,用“正确”“错误”表示。
(1)“渑池之会”上秦王没占到便宜,是因为蔺相如勇敢机智。( )
(2)廉颇向蔺相如负荆请罪是因为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觉得蔺相如比自己厉害。( )
(3)蔺相如在“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中立了功,职位比廉颇高,廉颇心里很不服气。( )
(4)蔺相如的宽阔胸襟和廉颇的知错就改都值得我们学习。( )
(5)课文表现了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 )
6.判断题,用“正确”“错误”表示。
(1)“清波漾漾、人影绰绰”这两个词语写出了水面的动态美。( )
(2)走搭石要“紧走搭石慢过桥”。( )
(3)作者通过描绘摆搭石、走搭石等场景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
(4)本文语言质朴,意境优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
(5)搭石只是一种普通的石头,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
7.检测你的阅读效果,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
(1)冀中地道战发生的背景是抗日战争时期。( )
(2)地下挖了地道,对地面种庄稼有妨碍。( )
(3)因为地道很坚固,所以不需要民兵警戒。( )
(4)地道战取得成功的关键源于中国人民的智慧和保家卫国的顽强斗志。( )
8.根据课文判断下列说法,用“正确”“错误”表示。
(1)地道战是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而创造产生的。( )
(2)冀中地道战的特点有数量大、样式多、功能全、村村通。( )
(3)地道只能用来躲藏,无法进攻敌人。
( )
(4)地道设计巧妙,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
9. 判断对错
(1)华佗是我国古代很出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
(2)在故事《东郭先生和狼》中,东郭先生最后被狼吃了。( )
(3)老百姓们把周处、城外山上的白虎以及水中的蛟龙并称为"义兴三害"。( )
(4)在中国的传说中,织女和牵牛是天生的两位神仙。( )
(5)故事《钟馗捉鬼》讲的是钟馗帮唐太宗捉鬼的故事。( )
(6)阿诗玛的故事是壮族民间传说。( )
(7)古代洛阳盛产牡丹,因此洛阳又被称为"花都"。( )
(8)故事《苏小妹三难新郎》出自明代冯梦龙的《醒世恒言》。( )
(9)苏东坡是北宋著名的大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
(10)相传白蛇和青蛇住在四川的一个山洞里。( )
10.判断对错
(1)在《魔鬼的故事》中,穷人把自己富裕起来的原因告诉了财主。( )
(2)在《海豹的眼泪》中,最小的仙女诅咒玛露特娜在十八岁生日的夜晚会变成海豹。( )
(3)在《有魔力的玫瑰花》中,管花园的女人对王子说:"如果能从红玫瑰花树摘一朵花,插在姑娘的头发上,妖术就不灵了。"( )
(4)《达封与阿封》是保加利亚民间故事。( )
(5)在《嵌满珠宝的靴子》中,朱塞佩之妹是一个聪明机警、胆识过人的人。( )
11.判断对错
(1)列那狐和大灰狼夷桑干格斗,列那狐赢了。( )
(2)大灰狼夷桑干愿意受戒,是因为想吃鳗鱼。( )
(3)裴羚硬着头皮爬上树才躲过狼群的追击。( )
(4)寻宝路上小白兔朗伯成了列那狐一家的桌上餐。( )
(5)猫伯伯蒙贵奉命捉拿列那狐,被其哄骗带去粮仓,饱吃了一夜,被农夫把眼睛打肿了,光滑柔软的皮毛也刮破了。( )
12.判断题
(1)《阿基尼法斯村的英雄》故事里外出打工的人有十二个,回来的时候是十一个。( )
(2)《山羊杀死了豹》故事中杀死豹的是大象。( )
(3)《贪婪的女人》故事中穷女人摘下的是不说话的果子。( )
(4)《吃人的怪物和勇敢的孩子》故事中男孩子用剑杀死了怪物。( )
(5)《三兄弟》故事中苏丹要杀死三兄弟的原因是他们说苏丹家的大米和羊肉有问题,得罪了苏丹。
(6)《鳄鱼和猎人》故事中救出猎人并惩罚鳄鱼的是一只猫。( )
(7)《有钱的老人》故事中"脑袋要冷,腿要热"这句话的意思是"脑中的病是非常严重的,是会要人性命的;而腿上的病,能使人腿脚残疾"。( )
(8)《水手贝昂迪亚克》故事中失踪的两位姑娘是国王的女儿。( )
(9)《学者和他的猴子》故事中,瓦里达在枪里装上火药只是为了吓唬一下猴子。( )
(10)《阿基尼法斯村的英雄》故事中的英雄就住在村子里,他一个人打败了所有的豹子,为全村带来了光荣。( )
13.判断,用“正确”“错误”表示。
(1)“暖风”一语双关,在诗中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当时社会上的淫靡之风。( )
(2)《题临安邸》表达了作者对国事的无比忧虑,对统治者的讽刺和愤怒之情。( )
(3)《题临安邸》鼓励人们寻欢作乐。( )
(4)“游人”在这里不能仅仅理解为一般游客,它主要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 )
14.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 )
(1)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学家,是著名的“戊戌变法”领袖之一。( )
(2)本文中的“干将”是中国古代很擅长舞剑的将军。( )
(3)“少年智则国智”中“智”的意思是智慧。( )
(4)课题中的“说”是一种文体,既可以说明事理,也可以发表评论,都是为了表明作者的见解。( )
(5)“故今日之责任”中“故”的意思是旧的,过去的。( )
(6)“纵有千古,横有八荒”中“八荒”指八个方向上极远的地方。( )
15.判断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
(1)“天戴其苍,地履其黄”可以用成语“顶天立地”来概括。
( )
(2)“少年智则国智”中“智”的意思是智慧。
( )
(3)“纵有千古,横有八荒”中“八荒”指八个方向上极远的地方。( )
(4)“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这句话中的停顿是正确的。( )
16.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
(1)“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太阳的温度高。
( )
(2)“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
(3)“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 )
(4)“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 )
17.判断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
(1)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 )
(2)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就没有太阳。( )
(3)太阳能发光,发热,是一个大火球。
( )
(4)能发光,发热的大火球就是太阳。
( )
18.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面句子说法的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
(1)太阳是一个距离我们非常远的会发光发热的大火球。( )
(2)松鼠有时会捕捉鸟雀,是肉食动物。
( )
(3)从语言风格看,《太阳》一文的语言平实,《松鼠》一文的语言活泼。
( )
(4)从表达的方法来看,《太阳》一文为了说明太阳的特点,主要采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松鼠》一文则主要采用了直接而细致的描述。
( )
19.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慈母情深》一文中“我”向母亲要一元五角钱是为了给母亲买一听水果罐头。
( )
(2)《父爱之舟》一文中的“父爱之舟”就是指姑爹的小渔船。
( )
(3)《慈母情深》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不顾别人的劝阻毅然拿钱给“我”买书的故事,表现了慈母对子女的深情,以及“我”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 )
(4)《“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中父亲和母亲对“我”的作品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但无论是哪种评价,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 )
20.判断下列廉洁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
(1)“精彩极了”体现母亲的慈祥,“糟糕透了”反映 出父亲的严厉。
( )
(2)“精彩极了”、“糟糕透了”是两种不同的评价,里面包含着父母不同的爱。
( )
(3)“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说明 父母二人审美相差很大,母亲觉得美的,父亲却觉得糟糕。
( )
21.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
(1)“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作者所感受到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爱。
( )
(2)《慈母情深》中,母亲最后又给“我”凑足了买《青年近卫军》的钱,但是“我”最后没有买这本小说。
( )
(3)《父爱之舟》这篇课文作者采用梦境的形式回忆往事。
( )
22.判断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
(1)《鸟的天堂》中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都看到了许多鸟。
( )
(2)《月迹》一文是按照盼月、寻月、议月的顺序来写的。
( )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只写了松树林的静态美。
( )
23.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
(1)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运用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更加突出了山间的静谧感。
( )
(2)“江枫渔火对愁眠”中的“渔火”指的是渔船上的灯火。
( )
(3)“长相思”“渔家傲”“清平乐”“忆江南”“浪淘沙”“枫桥夜泊”等都是词牌名。
( )
24.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描绘了秋天雨后山间的美景。
( )
(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中的“愁”字写出了诗人的心情。
( )
(3)《长相思》的作者是清代纳兰性德,“长相思”是词牌名。
( )
(4)“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语序倒装,正确的语序应为“浣女归竹喧闹,渔舟下莲动。”
( )
25.判断下列句子是否属于比喻句,用“正确”“错误”表示。
(1)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 )
(2)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等我注意去看,却不见一只鸟的影子。
( )
(3)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 )
26.判断题(用“正确”“错误”表示)。
(1)“自已”的意思是不能抑制住自己的感情。
( )
(2)多读书有很多好处,如“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
( )
(3)《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那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官渡之战。
( )
(4)《忆读书》是冰心八十九岁时写的,讲述了自己小时候读书的经历。
( )
27.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
(1)小庆碰到不懂的问题就会主动请教老师,我们可以说他“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
(2)“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这句话用反问句式强调心到了,眼和口就不可能不到。
( )
(3)“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这句话告诉我们,一味地思考是没有好处的。
( )
(4)“三到之中,心到最急”说明跟“心到”相比,“眼到”和“口到”都不重要。
( )
28.判断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中的五个“知”都是“知道”的意思。
( )
(2)“敏而好学”和“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中的两个“好”的读音是一样的。
( )
答案
1.(1)正确
(2)错误
(3)正确
(4)正确
(5)正确
2.(1)正确
(2)正确
(3)错误
(4)错误
(5)正确
3.(1)正确
(2)正确
(3)正确
(4)正确
(5)正确
4.(1)正确
(2)错误
(3)正确
(4)错误
(5)错误
5.(1)正确
(2)错误
(3)正确
(4)正确
(5)正确
6.(1)正确
(2)正确
(3)正确
(4)正确
(5)错误
7.正确,错误,错误,正确
(1)正确
(2)错误
(3)错误
(4)正确
8.(1)正确
(2)正确
(3)错误
(4)正确
9.(1)错误
(2)错误
(3)错误
(4)正确
(5)错误
(6)错误
(7)正确
(8)正确
(9)正确
(10)正确
10.(1)正确
(2)正确
(3)错误
(4)正确
(5)正确
11.(1)错误
(2)正确
(3)正确
(4)错误
(5)正确
12.(1)正确
(2)正确
(3)错误
(4)正确
(5)错误
(6)正确
(7)错误
(8)正确
(9)正确
(10)错误
13.(1)正确
(2)正确
(3)错误
(4)正确
14.(1)正确
(2)错误
(3)正确
(4)正确
(5)错误
(6)正确
15.(1)正确
(2)正确
(3)正确
(4)错误
16.(1)正确
(2)错误
(3)错误
(4)正确
17.(1)正确
(2)错误
(3)正确
(4)错误
18.(1)正确
(2)错误
(3)正确
(4)正确
19.(1)错误
(2)错误
(3)正确
(4)正确
20.(1)正确
(2)正确
(3)错误
21.(1)正确
(2)正确
(3)错误
22.(1)错误
(2)正确
(3)错误
23.(1)错误
(2)错误
(3)错误
24.(1)错误
(2)错误
(3)错误
(4)错误
25.(1)正确
(2)错误
(3)错误
26.(1)错误
(2)正确
(3)错误
(4)正确
27.(1)错误
(2)正确
(3)正确
(4)错误
28.(1)错误
(2)正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