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河北省沧州市肃宁县忠德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1.(2024五下·肃宁期中)在寒冷的冬天,当气温降到 摄氏度以下时,水会结冰。在一般情况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摄氏度。2.(2024五下·肃宁期中)当某一地区连降暴雨时,常会突发 、 等。3.(2024五下·肃宁期中)细胞的结构非常 。用 或 是看不到的。只有借助 才能看到。4.(2024五下·肃宁期中)迄今为止,人们已知的植物大约有 万种。5.(2024五下·肃宁期中)从冰箱里取出的一瓶橙汁,放一会儿后,瓶子表面( )。A.会有一层水珠 B.没有明显变化6.(2024五下·肃宁期中)下列关于雨的成因描述中,正确的是( )。A.天冷就会下雨B.雨是天空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C.天气潮湿就会下雨7.(2024五下·肃宁期中)露出现的时候,天气一般会有( )的特征。A.凉爽干燥 B.温暖湿润 C.冷而潮湿8.(2024五下·肃宁期中)根据茎的特征分类,蟋蟀草属于( )。A.草本 B.常青 C.木本9.(2024五下·肃宁期中)制作显微镜需要两块( )。A.凸透镜 B.凹透镜10.(2024五下·肃宁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勤洗手可以减少疾病的传播 B.动物流感一定不感染人11.(2024五下·肃宁期中)若想判断水能不能变成水蒸气蒸发掉,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证明。( )12.(2024五下·肃宁期中)水的液态和固态能相互转化。( )13.(2024五下·肃宁期中)加热能使冰融化的速度加快。( )14.(2024五下·肃宁期中)雾一般出现在晴朗、有风的早晨。( )15.(2024五下·肃宁期中)地球上的淡水主要来自降水,由于水在陆地、海洋和大气之间循环运动,永不停息,所以我们不需要节约水。( )16.(2024五下·肃宁期中)河道中的碎石块,是在河水的冲击、摩擦、互相碰撞作用下失去棱角的。( )17.(2024五下·肃宁期中)为了满足人口不断增加对土地的需求,我们应该毁林耕种,增产增收。( )18.(2024五下·肃宁期中)连一连。露 霜 雾 雪 雨 冰雹 水蒸气液态 气态 固态19.(2024五下·肃宁期中)你认识显微镜吗 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补充完整20.(2024五下·肃宁期中)实验名称:观察细胞。实验材料:显微镜、洋葱表皮装片实验过程:①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会发现洋葱表皮是由一个个“小格子”构成的,它们就是洋葱的细胞。②调节显微镜,直到能看清楚洋葱表皮细胞为止。③将洋葱表皮装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请将以上实验步骤按正确的顺序重新排列: 、 、 。提示:用显微镜观察时, 都要睁开。要细心 -,反复观察几次。21.(2024五下·肃宁期中)云是怎样形成的 22.(2024五下·肃宁期中)说一说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地表是怎样形成的 23.(2024五下·肃宁期中)水在不同状态之间是怎样变化的 这些变化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24.(2024五下·肃宁期中)水蒸发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以晾晒粮食为例,在晴天比在阴天干得快,说明水蒸发的快慢与 有关,温度越 ,蒸发越快;将粮食摊开比堆,成堆干得快,说明水蒸发的快慢与 有关,表面积越 ,蒸发越快;在有风的睛天比无风的晴天干得快,说明水蒸发的快慢与 有关,水的表面空气流动速度越 ,蒸发越快。25.(2024五下·肃宁期中)在宣传保护地表活动中,针对某地村民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种植农作物这一现象,同学们确定了“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的主题。请围绕主题提出四条合理建议。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0;100【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这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在寒冷的冬天,当气温降到0摄氏度以下时,水会结冰。在一般情况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摄氏度。2.【答案】山洪;泥石流【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解析】【分析】夏天下暴雨会引发山体滑坡和泥石流,造成自然灾害,这种情况属于天气引发的地质灾害。强降雨是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当某一地区连降暴雨时,常会突发山洪、泥石流等,造成水库垮坝、江河横溢、房屋被冲塌、农田被淹没、交通和电信中断等后果。3.【答案】微小;肉眼;放大镜;显微镜【知识点】生物细胞;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解析】【分析】眼睛能看到小昆虫等;放大镜放大几十倍,能观察到生物的一些较小的器官和组织。大部分细胞的结构都是非常微小的,一般用肉眼或放大镜是看不到的,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4.【答案】30【知识点】认识植物【解析】【分析】植物资源是在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人类可以利用与可能利用的植物,包括陆地、湖泊、海洋中的一般植物和一些珍稀濒危植物。在地球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迄今为止,人们已经知道大约有30万种。5.【答案】A【知识点】凝结【解析】【分析】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水这种现象叫凝结。从冰箱里拿出的橙汁放置在常温下,不一会儿橙汁瓶子的外壁上就会出现一层小水珠,这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6.【答案】B【知识点】天气现象【解析】【分析】雨是天空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当空中的水蒸气较多时,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会相互碰撞、合并,变成越来越大的水滴。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会降落。如果低空气温高于0℃以上,降落的是雨。7.【答案】C【知识点】凝结【解析】【分析】在温度逐渐下降(仍高于0℃)时,接近地面的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凝结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体表面上,形成小水滴,这就是露。因此露出现的时候,天气一般会有冷而潮湿的特征。8.【答案】A【知识点】茎的形态【解析】【分析】具有比较疏松、柔软、支持力弱的茎的植物,称为草本植物;具有比较紧密、坚硬、支持力强的茎的植物,称为木本植物。蟋蟀草的茎具有比较疏松、柔软、支持力弱的特点,属于草本植物9.【答案】A【知识点】简易显微镜【解析】【分析】显微镜利用多个透镜系统,可以放大微小的物体,让人眼能够观察到肉眼所不能看见的细节结构。制作显微镜需要两块凸透镜,其中装在镜筒上端,接近眼睛的透镜组叫目镜;装在镜筒下端,接近被观察物体的透镜组叫物镜。10.【答案】A【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解析】【分析】 A:勤洗手可以减少疾病的传播,正确;B:动物流感一定不感染人,错误;有部分动物流感会感染人。11.【答案】正确【知识点】水的蒸发【解析】【分析】水可以变成三种状态,固态的是冰,液态的是水,气态的是水蒸气。根据对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若想判断水能不能变成水蒸气蒸发掉,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证明,比如敞口的玻璃杯中的水一段时间后的水位变化情况。12.【答案】正确【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这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13.【答案】正确【知识点】冰的融化【解析】【分析】当环境温度到达0℃时,冰开始融化,冰在融化的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而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加热能使冰融化的速度加快。14.【答案】错误【知识点】天气现象【解析】【分析】雾是水蒸气凝结而成的,所以其形成需要潮湿和低温条件。雾一般出现在晴朗、无风的早晨,因为有风的天气会加速雾的蒸发。15.【答案】错误【知识点】节约用水【解析】【分析】地球上的淡水主要来自降水,由于水在陆地、海洋和大气之间循环运动,永不停息。但是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是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325%,而且分布不均。地球的水资源中,可被人类利用的淡水不到万分之一。因此我们仍然需要节约用水。16.【答案】正确【解析】【解答】河道中的碎石块,是在河水的冲击、摩擦、互相碰撞作用下失去棱角的,最后就形成了卵石。【分析】本题考查卵石。17.【答案】错误【知识点】保护自然资源【解析】【分析】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土壤为我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人类必须依赖土壤才能生存,应该珍惜土壤。因此我们应该退耕还林,毁林造田不利于可持续发展。18.【答案】【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这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雨和露是它的液态形式,雪、霜和冰雹是它的固态形式,19.【答案】【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解析】【分析】显微镜是由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显微镜由目镜、镜筒、准焦螺旋、物镜、转换器、载物台、反光镜等组成,显微镜具有放大作用。20.【答案】③;②;①;双眼;调试【知识点】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解析】【分析】观察洋葱表皮细胞,需要的实验材料:显微镜、洋葱表皮装片。实验过程:①将洋葱表皮装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②调节显微镜,直到能看清楚洋葱表皮细胞为止。③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会发现洋葱表皮是由一个个细胞构成的,形状规则,它们就是洋葱的细胞。提示:用显微镜观察时,两只眼都要睁开。要细心调试,反复观察几次。21.【答案】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结成许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在天空中,浮在空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非常轻,当它们大量聚集在一起时,就形成了云。【知识点】云的种类【解析】【分析】地球上的水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以及地表径流等环节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不断地循环。云、雾、雨、雪、露、霜等不同的天气现象,是由于水在不同的环境温度条件下形成的。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结成许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在天空中,浮在空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非常轻,当它们大量聚集在一起时,就形成了云。22.【答案】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土质结构松散,缺乏植被保护,在降水集中的夏季,尤其是暴雨期间,容易受到侵蚀。由于长期的流水侵蚀和搬运,黄土高原呈现出如今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解析】【分析】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土质结构松散,缺乏植被保护,在降水集中的夏季,尤其是暴雨期间,容易受到侵蚀。由于人们开垦、采矿修路毁林毁草,破坏地表植被,再加上长期的流水侵蚀和搬运,黄土高原呈现出如今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23.【答案】水的三种形态,有着循环变化的关系。当把水加热至摄氏一百度,水便会沸腾,迅速变成水蒸气了;水蒸气遇冷,又会凝结成小水滴;如果把水冷却至摄氏零度的低温下,水便会凝结成固态的冰块;冰块受了热,又会融化为液态的水了。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这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当把水加热至摄氏一百度,水便会沸腾,迅速变成水蒸气了;水蒸气遇冷,又会凝结成小水滴;如果把水冷却至摄氏零度的低温下,水便会凝结成固态的冰块;冰块受了热,又会融化为液态的水了。24.【答案】温度;高;蒸发面积;大;空气流动的快慢;快【知识点】水的蒸发【解析】【分析】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水蒸发的快慢与温度的高低、空气流动的快慢、蒸发面积的大小等因素有关,加热,增大蒸发面积,加快蒸发物态表面空气流速都能加快水的蒸发,所以以晾晒粮食为例,在晴天比在阴天干得快,说明水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将粮食摊开比堆,成堆干得快,说明水蒸发的快慢与蒸发面积有关,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在有风的睛天比无风的晴天干得快,说明水蒸发的快慢与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水的表面空气流动速度越快,蒸发越快。25.【答案】选择合适的品种和用量、遵循科学的施用技术、注意施用时机、改善施用工具、轮作休耕、防止药物漂移、加强管理与监督【知识点】保护环境【解析】【分析】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的方法包括:选择合适的品种和用量、遵循科学的施用技术、注意施用时机、改善施用工具、轮作休耕、防止药物漂移、加强管理与监督。1. 选择合适的品种和用量:根据土壤及作物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宜的农药或化肥品种,并控制使用量以避免过度使用造成的污染和浪费。2. 遵循科学的施用技术:采用科学的方法施用化肥和农药,比如精准农业技术,可以提高效率和效果。3. 注意施用时机:根据天气和作物生长阶段,选择适当的施用时间,减少因天气恶劣或阶段不合适带来的负面影响。4. 改善施用工具:使用高效、环保的施用工具和设备,减少化肥和农药在施用过程中的损失和对环境的不利影响。5. 轮作休耕:通过合理的轮作和休耕方式,保持土壤的生态平衡,减少对化肥和农药的依赖。6. 防止药物漂移:在施用过程中采取措施防止药物漂移至作物以外的区域,以保护周围环境和生态系统。7. 加强管理与监督: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确保化肥和农药的合理使用与储存。1 / 1河北省沧州市肃宁县忠德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1.(2024五下·肃宁期中)在寒冷的冬天,当气温降到 摄氏度以下时,水会结冰。在一般情况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摄氏度。【答案】0;100【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这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在寒冷的冬天,当气温降到0摄氏度以下时,水会结冰。在一般情况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摄氏度。2.(2024五下·肃宁期中)当某一地区连降暴雨时,常会突发 、 等。【答案】山洪;泥石流【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解析】【分析】夏天下暴雨会引发山体滑坡和泥石流,造成自然灾害,这种情况属于天气引发的地质灾害。强降雨是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当某一地区连降暴雨时,常会突发山洪、泥石流等,造成水库垮坝、江河横溢、房屋被冲塌、农田被淹没、交通和电信中断等后果。3.(2024五下·肃宁期中)细胞的结构非常 。用 或 是看不到的。只有借助 才能看到。【答案】微小;肉眼;放大镜;显微镜【知识点】生物细胞;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解析】【分析】眼睛能看到小昆虫等;放大镜放大几十倍,能观察到生物的一些较小的器官和组织。大部分细胞的结构都是非常微小的,一般用肉眼或放大镜是看不到的,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4.(2024五下·肃宁期中)迄今为止,人们已知的植物大约有 万种。【答案】30【知识点】认识植物【解析】【分析】植物资源是在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人类可以利用与可能利用的植物,包括陆地、湖泊、海洋中的一般植物和一些珍稀濒危植物。在地球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迄今为止,人们已经知道大约有30万种。5.(2024五下·肃宁期中)从冰箱里取出的一瓶橙汁,放一会儿后,瓶子表面( )。A.会有一层水珠 B.没有明显变化【答案】A【知识点】凝结【解析】【分析】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水这种现象叫凝结。从冰箱里拿出的橙汁放置在常温下,不一会儿橙汁瓶子的外壁上就会出现一层小水珠,这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6.(2024五下·肃宁期中)下列关于雨的成因描述中,正确的是( )。A.天冷就会下雨B.雨是天空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C.天气潮湿就会下雨【答案】B【知识点】天气现象【解析】【分析】雨是天空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当空中的水蒸气较多时,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会相互碰撞、合并,变成越来越大的水滴。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会降落。如果低空气温高于0℃以上,降落的是雨。7.(2024五下·肃宁期中)露出现的时候,天气一般会有( )的特征。A.凉爽干燥 B.温暖湿润 C.冷而潮湿【答案】C【知识点】凝结【解析】【分析】在温度逐渐下降(仍高于0℃)时,接近地面的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凝结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体表面上,形成小水滴,这就是露。因此露出现的时候,天气一般会有冷而潮湿的特征。8.(2024五下·肃宁期中)根据茎的特征分类,蟋蟀草属于( )。A.草本 B.常青 C.木本【答案】A【知识点】茎的形态【解析】【分析】具有比较疏松、柔软、支持力弱的茎的植物,称为草本植物;具有比较紧密、坚硬、支持力强的茎的植物,称为木本植物。蟋蟀草的茎具有比较疏松、柔软、支持力弱的特点,属于草本植物9.(2024五下·肃宁期中)制作显微镜需要两块( )。A.凸透镜 B.凹透镜【答案】A【知识点】简易显微镜【解析】【分析】显微镜利用多个透镜系统,可以放大微小的物体,让人眼能够观察到肉眼所不能看见的细节结构。制作显微镜需要两块凸透镜,其中装在镜筒上端,接近眼睛的透镜组叫目镜;装在镜筒下端,接近被观察物体的透镜组叫物镜。10.(2024五下·肃宁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勤洗手可以减少疾病的传播 B.动物流感一定不感染人【答案】A【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解析】【分析】 A:勤洗手可以减少疾病的传播,正确;B:动物流感一定不感染人,错误;有部分动物流感会感染人。11.(2024五下·肃宁期中)若想判断水能不能变成水蒸气蒸发掉,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证明。( )【答案】正确【知识点】水的蒸发【解析】【分析】水可以变成三种状态,固态的是冰,液态的是水,气态的是水蒸气。根据对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若想判断水能不能变成水蒸气蒸发掉,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证明,比如敞口的玻璃杯中的水一段时间后的水位变化情况。12.(2024五下·肃宁期中)水的液态和固态能相互转化。( )【答案】正确【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这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13.(2024五下·肃宁期中)加热能使冰融化的速度加快。( )【答案】正确【知识点】冰的融化【解析】【分析】当环境温度到达0℃时,冰开始融化,冰在融化的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而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加热能使冰融化的速度加快。14.(2024五下·肃宁期中)雾一般出现在晴朗、有风的早晨。( )【答案】错误【知识点】天气现象【解析】【分析】雾是水蒸气凝结而成的,所以其形成需要潮湿和低温条件。雾一般出现在晴朗、无风的早晨,因为有风的天气会加速雾的蒸发。15.(2024五下·肃宁期中)地球上的淡水主要来自降水,由于水在陆地、海洋和大气之间循环运动,永不停息,所以我们不需要节约水。( )【答案】错误【知识点】节约用水【解析】【分析】地球上的淡水主要来自降水,由于水在陆地、海洋和大气之间循环运动,永不停息。但是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是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325%,而且分布不均。地球的水资源中,可被人类利用的淡水不到万分之一。因此我们仍然需要节约用水。16.(2024五下·肃宁期中)河道中的碎石块,是在河水的冲击、摩擦、互相碰撞作用下失去棱角的。( )【答案】正确【解析】【解答】河道中的碎石块,是在河水的冲击、摩擦、互相碰撞作用下失去棱角的,最后就形成了卵石。【分析】本题考查卵石。17.(2024五下·肃宁期中)为了满足人口不断增加对土地的需求,我们应该毁林耕种,增产增收。( )【答案】错误【知识点】保护自然资源【解析】【分析】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土壤为我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人类必须依赖土壤才能生存,应该珍惜土壤。因此我们应该退耕还林,毁林造田不利于可持续发展。18.(2024五下·肃宁期中)连一连。露 霜 雾 雪 雨 冰雹 水蒸气液态 气态 固态【答案】【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这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雨和露是它的液态形式,雪、霜和冰雹是它的固态形式,19.(2024五下·肃宁期中)你认识显微镜吗 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补充完整【答案】【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解析】【分析】显微镜是由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显微镜由目镜、镜筒、准焦螺旋、物镜、转换器、载物台、反光镜等组成,显微镜具有放大作用。20.(2024五下·肃宁期中)实验名称:观察细胞。实验材料:显微镜、洋葱表皮装片实验过程:①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会发现洋葱表皮是由一个个“小格子”构成的,它们就是洋葱的细胞。②调节显微镜,直到能看清楚洋葱表皮细胞为止。③将洋葱表皮装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请将以上实验步骤按正确的顺序重新排列: 、 、 。提示:用显微镜观察时, 都要睁开。要细心 -,反复观察几次。【答案】③;②;①;双眼;调试【知识点】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解析】【分析】观察洋葱表皮细胞,需要的实验材料:显微镜、洋葱表皮装片。实验过程:①将洋葱表皮装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②调节显微镜,直到能看清楚洋葱表皮细胞为止。③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会发现洋葱表皮是由一个个细胞构成的,形状规则,它们就是洋葱的细胞。提示:用显微镜观察时,两只眼都要睁开。要细心调试,反复观察几次。21.(2024五下·肃宁期中)云是怎样形成的 【答案】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结成许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在天空中,浮在空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非常轻,当它们大量聚集在一起时,就形成了云。【知识点】云的种类【解析】【分析】地球上的水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以及地表径流等环节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不断地循环。云、雾、雨、雪、露、霜等不同的天气现象,是由于水在不同的环境温度条件下形成的。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结成许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在天空中,浮在空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非常轻,当它们大量聚集在一起时,就形成了云。22.(2024五下·肃宁期中)说一说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地表是怎样形成的 【答案】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土质结构松散,缺乏植被保护,在降水集中的夏季,尤其是暴雨期间,容易受到侵蚀。由于长期的流水侵蚀和搬运,黄土高原呈现出如今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解析】【分析】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土质结构松散,缺乏植被保护,在降水集中的夏季,尤其是暴雨期间,容易受到侵蚀。由于人们开垦、采矿修路毁林毁草,破坏地表植被,再加上长期的流水侵蚀和搬运,黄土高原呈现出如今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23.(2024五下·肃宁期中)水在不同状态之间是怎样变化的 这些变化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答案】水的三种形态,有着循环变化的关系。当把水加热至摄氏一百度,水便会沸腾,迅速变成水蒸气了;水蒸气遇冷,又会凝结成小水滴;如果把水冷却至摄氏零度的低温下,水便会凝结成固态的冰块;冰块受了热,又会融化为液态的水了。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这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当把水加热至摄氏一百度,水便会沸腾,迅速变成水蒸气了;水蒸气遇冷,又会凝结成小水滴;如果把水冷却至摄氏零度的低温下,水便会凝结成固态的冰块;冰块受了热,又会融化为液态的水了。24.(2024五下·肃宁期中)水蒸发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以晾晒粮食为例,在晴天比在阴天干得快,说明水蒸发的快慢与 有关,温度越 ,蒸发越快;将粮食摊开比堆,成堆干得快,说明水蒸发的快慢与 有关,表面积越 ,蒸发越快;在有风的睛天比无风的晴天干得快,说明水蒸发的快慢与 有关,水的表面空气流动速度越 ,蒸发越快。【答案】温度;高;蒸发面积;大;空气流动的快慢;快【知识点】水的蒸发【解析】【分析】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水蒸发的快慢与温度的高低、空气流动的快慢、蒸发面积的大小等因素有关,加热,增大蒸发面积,加快蒸发物态表面空气流速都能加快水的蒸发,所以以晾晒粮食为例,在晴天比在阴天干得快,说明水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将粮食摊开比堆,成堆干得快,说明水蒸发的快慢与蒸发面积有关,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在有风的睛天比无风的晴天干得快,说明水蒸发的快慢与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水的表面空气流动速度越快,蒸发越快。25.(2024五下·肃宁期中)在宣传保护地表活动中,针对某地村民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种植农作物这一现象,同学们确定了“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的主题。请围绕主题提出四条合理建议。【答案】选择合适的品种和用量、遵循科学的施用技术、注意施用时机、改善施用工具、轮作休耕、防止药物漂移、加强管理与监督【知识点】保护环境【解析】【分析】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的方法包括:选择合适的品种和用量、遵循科学的施用技术、注意施用时机、改善施用工具、轮作休耕、防止药物漂移、加强管理与监督。1. 选择合适的品种和用量:根据土壤及作物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宜的农药或化肥品种,并控制使用量以避免过度使用造成的污染和浪费。2. 遵循科学的施用技术:采用科学的方法施用化肥和农药,比如精准农业技术,可以提高效率和效果。3. 注意施用时机:根据天气和作物生长阶段,选择适当的施用时间,减少因天气恶劣或阶段不合适带来的负面影响。4. 改善施用工具:使用高效、环保的施用工具和设备,减少化肥和农药在施用过程中的损失和对环境的不利影响。5. 轮作休耕:通过合理的轮作和休耕方式,保持土壤的生态平衡,减少对化肥和农药的依赖。6. 防止药物漂移:在施用过程中采取措施防止药物漂移至作物以外的区域,以保护周围环境和生态系统。7. 加强管理与监督: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确保化肥和农药的合理使用与储存。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河北省沧州市肃宁县忠德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学生版).docx 河北省沧州市肃宁县忠德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