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大单元专题卷四 农业(时间:40分钟 满分:6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40分) 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发展或生长的地区,以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这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图是“世界屋脊”中某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据此回答1~2题:1.图示地区整体海拔较高,所以主要农业类型为(D)A.渔业 B.种植业 C.林业 D.畜牧业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农业生产活动,描述正确的是(C)A.甲地种植水稻 B.乙地放牧三河马C.丙地种植青稞 D.丁地饲养细毛羊 印度是世界第二小麦生产国,但因降水不稳定。随着印度农业“绿色革命”的不断推进,小麦产量不断提高,小麦出口的国际竞争力逐步增强。图1和图2分别为印度地形图和农作物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3.印度小麦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C)①沿海地区 ②北部喜马拉雅山区 ③恒河中上游平原 ④德干高原西北部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4.长期以来,导致印度小麦产量不稳定的原因是(A)A.季风气候,旱涝频发B.纬度较高,热量不足C.气候干旱,降水稀少D.地形多山,平原狭小 读世界某区域简图,回答5~6题:5.影响图中城市和农业带分布的主要因素是(C)A.气温 B.降水 C.水源 D.海拔6.结合埃及经济作物生产特点,其可发展的工业部门为(B)A.汽车制造 B.纺织工业C.钢铁冶炼 D.煤炭开采 日本是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极高的发达国家之一,在推广农业机械化生产方面拥有成功的实践经验。读1975—2019年日本农业人口变化统计图(图1)和日本地形图(图2),回答7~8题:图1图27.1975—2019年,日本农业就业人口变化的特点是(C)A.农业就业人口数持续上升B.农业就业人口数保持不变C.农业就业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D.农业就业人口老龄化程度减轻8.日本农业精耕细作,科技水平高,但多以小型机械为主,农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占比低,其原因主要是(D)A季风气候温暖湿润B.人口稠密,人均耕地面积少C.河流众多,水源充足D.平原面积狭小,耕地面积少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各国在不同的环境中适应、生存。下图是世界四个国家分布示意。据此回答9~11题:9.四个国家自然环境与农业发展正确的是(B)A.甲国气候湿热,大量出口农产品B.乙国耕地广阔,但常有水旱灾害C.丙国地形崎岖,不利于农业发展D.丁国雨林广布,畜牧业发达10.丙国东北部的乳畜带和丁国东南部的混合经营带发展共同的有利条件是(D)A.地形崎岖,降水稀少 B.气候干旱,牧草广布C.地处热带,热量充足 D.城市集中,市场广阔11.丙国本土农业发达,但仍然需要大量进口的农作物是(D)A.棉花 B.玉米 C.小麦 D.咖啡 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有1 300多年历史。当地河水蒸发到高山区凝结为云雾,雾转换成雨降落到森林,雨水再顺势流入山坡上的沟渠,灌溉层层梯田。梯田常年饱水,形成了“森林、水系、村寨、梯田”为一体的完整生态系统。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如图为哈尼梯田示意及景观图。据此回答12~13题:12.云南红河地区修筑梯田发展种植业,主要是改造了自然因素中的(B)A.气候 B.地形 C.水源 D.土壤13.哈尼梯田(A)①通风透光较好,利于农作物的生长②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业生产率③沿等高线修建,利于减轻水土流失④早期为了美化环境,从而打造乡村旅游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 下图为我国东部四地农业生产景观。据此回答14~15题:14.关于图中四地,说法正确的是(B)A.甲地,梯田面积广大B.乙地,城郊农业饲养奶牛C.丙地,以小麦种植为主D.丁地,围湖造田种植水稻15.有关四地的农业生产条件,叙述正确的是(B)A.甲地春旱严重,影响冬小麦返青B.乙地交通便利,利于农产品外销C.丙地伏旱频发,影响水稻越冬D.丁地雨热同期,利于甜菜生长 湟水谷地是我国冬菜夏种基地之一,寿光是我国冬季温室大棚基地之一。读我国两大反季节蔬菜生产地区示意图,回答16~18题:16.寿光市发展反季节蔬菜的有利自然条件是(B)A.夏季热量充足 B.冬季晴天多C.地势平坦 D.水源充足17.与寿光市相比,湟水谷地种植反季节蔬菜的优势区位条件是(C)A.气温年较差大 B.市场大C.夏季气温较低 D.水源丰富18.夏季湟水谷地反季节蔬菜大量销往东部市场,主要蔬菜品种可能是(A)A.大白菜 B.茄子 C.黄瓜 D.西红柿 植物工厂是利用计算机、电子传感系统、农业设施对环境条件进行自动控制的工厂化生态农业系统,具有高投入、高技术、精装备特点。我国科研人员在植物工厂中,成功将水稻成熟时间从传统田地环境下的120天缩短至60天。下图为植物工厂内水稻种植景观图。据此回答19~20题:19.植物工厂中水稻能实现60天成熟,主要是因为(C)A.提高采摘技术 B.实现自动管理C.智能控制光热 D.精准施用农药20.我国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的措施有(B)①走科技兴农道路 ②推广低碳、绿色、生态农业 ③扩大土地开垦和农业种植规模 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综合题(20分)2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6分)材料 美国耕地面积广大,是世界最大的粮食出口国,主要出口玉米、小麦等农产品,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巴西土地面积广大,热量充足,适宜多种农作物大面积种植,也是世界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图1为美国本土农业带(区)分布图,图2为巴西地形和河流分布图。图1图2(1)图1反映了美国农业具有 生产区域专门化 的特点。结合图文信息分析,美国南部地区种植业生产在冬季可能面临 寒潮 (填气象灾害)的影响。 (2)与美国相比,图2反映了巴西农业生产所具有的突出优势是 纬度低,热带面积广阔,热量条件好 。请列举该国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 咖啡豆、蔗糖、可可、柑橘、大豆 (一种即可)等。 (3)结合图文材料,归纳美国发展农业的优势自然条件。(一条即可)参考答案:美国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广大,有利于机械化耕作和大规模经营;大部分位于温带和亚热带,热量充足,降水较多,水热条件适合栽培多种农作物;密西西比河贯穿南北,灌溉水源充足。(4)印度和美国、巴西一样,发展农业自然条件优越,都是农业大国,但粮食生产很不稳定。可以有效稳定粮食生产的措施是(B)A.提高机械化水平B.完善水利灌溉系统C.减少在季风区种植农作物D.大量使用化肥、农药22.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6分)材料一 法国自然条件优越,是欧洲西部重要的农业大国,也是世界旅游大国。我国的新疆地广人稀、自然条件独特,近年来农业和旅游业发展迅速。材料二 葡萄生长初期需水多,喜光、喜温暖,夏季为浆果成熟期,对水分需求减少。葡萄酒发酵期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法国葡萄酒制造业发展历史悠久,是世界上葡萄酒文化较深厚的国家之一。新疆气候条件优越,生产的葡萄品质优良,糖分含量高,以晾晒葡萄干为主。(1)法国与我国的新疆畜牧业都很发达,试从地理环境的角度,分别分析两地发展畜牧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法国: 主要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和湿润,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 。新疆: 草原辽阔,牧场宽广 。 (2)法国的葡萄酒品质优良,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参考答案: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制造工艺独特;气候适宜,葡萄品质优良;等等。(3)新疆葡萄种植面积大、产量高、品质优良,却较少用来酿酒。试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方面分析其原因。参考答案:深居内陆,人口稀少,经济不发达,当地葡萄酒的市场需求有限;酿酒技术不先进,葡萄酒产业基础薄弱;空气湿度小,昼夜温差大,不利于葡萄酒发酵。(4)新疆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与法国相差甚远,借鉴法国田园风光旅游的成功经验,请为新疆农业发展献计献策。(言之有理即可)参考答案: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全力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推动农业与文化、体育、旅游、教育、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 23.科学育种确保粮食安全。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材料一 种子被誉为农业的“芯片”,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源头,是端牢“中国饭碗”的关键。海南省和甘肃省是我国重要的育种基地。2024年3月17日,2024中国种子(南繁硅谷)大会在海南三亚开幕,这是中国种子大会连续四年在三亚召开。甘肃省河西走廊玉米制种占据我国玉米制种70%,有种子繁育的“黄金走廊”美誉。材料二 下面为海南岛示意图和甘肃省示意图。(1)海南育种基地耕地类型以 水田 为主;甘肃省河西走廊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西北地区,这里的特色农业是 灌溉农业 。 (2)甘肃育种基地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山地降水和 冰雪融水 。与甘肃育种基地相比,海南气候条件优势是 热量充足(气温高) ,使其成为农业育种的“加速器”。 (3)海南岛内甲、乙两地更适合建立育种基地的是 甲 ,原因是 纬度低,热量条件更好 。河西走廊若大力发展农业种植,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土地荒漠化 。 爱惜粮食,从我做起 我国是人口大国,粮食需求量大。虽然粮食不断增产,但每年还需要进口大量的粮食。据调查,我国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4)为了避免“餐桌上的浪费”,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 (言之有理即可)参考答案:践行“光盘行动”;提倡打包;倡导节俭用餐;推行分餐制;及时制止浪费行为;加强爱惜粮食宣传。大单元专题卷四 农业(时间:40分钟 满分:6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40分) 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发展或生长的地区,以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这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图是“世界屋脊”中某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据此回答1~2题:1.图示地区整体海拔较高,所以主要农业类型为( )A.渔业 B.种植业 C.林业 D.畜牧业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农业生产活动,描述正确的是( )A.甲地种植水稻 B.乙地放牧三河马C.丙地种植青稞 D.丁地饲养细毛羊 印度是世界第二小麦生产国,但因降水不稳定。随着印度农业“绿色革命”的不断推进,小麦产量不断提高,小麦出口的国际竞争力逐步增强。图1和图2分别为印度地形图和农作物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3.印度小麦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 )①沿海地区 ②北部喜马拉雅山区 ③恒河中上游平原 ④德干高原西北部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4.长期以来,导致印度小麦产量不稳定的原因是( )A.季风气候,旱涝频发B.纬度较高,热量不足C.气候干旱,降水稀少D.地形多山,平原狭小 读世界某区域简图,回答5~6题:5.影响图中城市和农业带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 B.降水 C.水源 D.海拔6.结合埃及经济作物生产特点,其可发展的工业部门为( )A.汽车制造 B.纺织工业C.钢铁冶炼 D.煤炭开采 日本是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极高的发达国家之一,在推广农业机械化生产方面拥有成功的实践经验。读1975—2019年日本农业人口变化统计图(图1)和日本地形图(图2),回答7~8题:图1图27.1975—2019年,日本农业就业人口变化的特点是( )A.农业就业人口数持续上升B.农业就业人口数保持不变C.农业就业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D.农业就业人口老龄化程度减轻8.日本农业精耕细作,科技水平高,但多以小型机械为主,农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占比低,其原因主要是( )A季风气候温暖湿润B.人口稠密,人均耕地面积少C.河流众多,水源充足D.平原面积狭小,耕地面积少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各国在不同的环境中适应、生存。下图是世界四个国家分布示意。据此回答9~11题:9.四个国家自然环境与农业发展正确的是( )A.甲国气候湿热,大量出口农产品B.乙国耕地广阔,但常有水旱灾害C.丙国地形崎岖,不利于农业发展D.丁国雨林广布,畜牧业发达10.丙国东北部的乳畜带和丁国东南部的混合经营带发展共同的有利条件是( )A.地形崎岖,降水稀少 B.气候干旱,牧草广布C.地处热带,热量充足 D.城市集中,市场广阔11.丙国本土农业发达,但仍然需要大量进口的农作物是( )A.棉花 B.玉米 C.小麦 D.咖啡 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有1 300多年历史。当地河水蒸发到高山区凝结为云雾,雾转换成雨降落到森林,雨水再顺势流入山坡上的沟渠,灌溉层层梯田。梯田常年饱水,形成了“森林、水系、村寨、梯田”为一体的完整生态系统。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如图为哈尼梯田示意及景观图。据此回答12~13题:12.云南红河地区修筑梯田发展种植业,主要是改造了自然因素中的( )A.气候 B.地形 C.水源 D.土壤13.哈尼梯田( )①通风透光较好,利于农作物的生长②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业生产率③沿等高线修建,利于减轻水土流失④早期为了美化环境,从而打造乡村旅游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 下图为我国东部四地农业生产景观。据此回答14~15题:14.关于图中四地,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梯田面积广大B.乙地,城郊农业饲养奶牛C.丙地,以小麦种植为主D.丁地,围湖造田种植水稻15.有关四地的农业生产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春旱严重,影响冬小麦返青B.乙地交通便利,利于农产品外销C.丙地伏旱频发,影响水稻越冬D.丁地雨热同期,利于甜菜生长 湟水谷地是我国冬菜夏种基地之一,寿光是我国冬季温室大棚基地之一。读我国两大反季节蔬菜生产地区示意图,回答16~18题:16.寿光市发展反季节蔬菜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A.夏季热量充足 B.冬季晴天多C.地势平坦 D.水源充足17.与寿光市相比,湟水谷地种植反季节蔬菜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A.气温年较差大 B.市场大C.夏季气温较低 D.水源丰富18.夏季湟水谷地反季节蔬菜大量销往东部市场,主要蔬菜品种可能是( )A.大白菜 B.茄子 C.黄瓜 D.西红柿 植物工厂是利用计算机、电子传感系统、农业设施对环境条件进行自动控制的工厂化生态农业系统,具有高投入、高技术、精装备特点。我国科研人员在植物工厂中,成功将水稻成熟时间从传统田地环境下的120天缩短至60天。下图为植物工厂内水稻种植景观图。据此回答19~20题:19.植物工厂中水稻能实现60天成熟,主要是因为( )A.提高采摘技术 B.实现自动管理C.智能控制光热 D.精准施用农药20.我国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的措施有( )①走科技兴农道路 ②推广低碳、绿色、生态农业 ③扩大土地开垦和农业种植规模 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综合题(20分)2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6分)材料 美国耕地面积广大,是世界最大的粮食出口国,主要出口玉米、小麦等农产品,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巴西土地面积广大,热量充足,适宜多种农作物大面积种植,也是世界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图1为美国本土农业带(区)分布图,图2为巴西地形和河流分布图。图1图2(1)图1反映了美国农业具有 的特点。结合图文信息分析,美国南部地区种植业生产在冬季可能面临 (填气象灾害)的影响。 (2)与美国相比,图2反映了巴西农业生产所具有的突出优势是 。请列举该国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 (一种即可)等。 (3)结合图文材料,归纳美国发展农业的优势自然条件。(一条即可)(4)印度和美国、巴西一样,发展农业自然条件优越,都是农业大国,但粮食生产很不稳定。可以有效稳定粮食生产的措施是( )A.提高机械化水平B.完善水利灌溉系统C.减少在季风区种植农作物D.大量使用化肥、农药22.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6分)材料一 法国自然条件优越,是欧洲西部重要的农业大国,也是世界旅游大国。我国的新疆地广人稀、自然条件独特,近年来农业和旅游业发展迅速。材料二 葡萄生长初期需水多,喜光、喜温暖,夏季为浆果成熟期,对水分需求减少。葡萄酒发酵期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法国葡萄酒制造业发展历史悠久,是世界上葡萄酒文化较深厚的国家之一。新疆气候条件优越,生产的葡萄品质优良,糖分含量高,以晾晒葡萄干为主。(1)法国与我国的新疆畜牧业都很发达,试从地理环境的角度,分别分析两地发展畜牧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法国: 。新疆: 。 (2)法国的葡萄酒品质优良,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3)新疆葡萄种植面积大、产量高、品质优良,却较少用来酿酒。试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方面分析其原因。(4)新疆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与法国相差甚远,借鉴法国田园风光旅游的成功经验,请为新疆农业发展献计献策。(言之有理即可)23.科学育种确保粮食安全。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材料一 种子被誉为农业的“芯片”,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源头,是端牢“中国饭碗”的关键。海南省和甘肃省是我国重要的育种基地。2024年3月17日,2024中国种子(南繁硅谷)大会在海南三亚开幕,这是中国种子大会连续四年在三亚召开。甘肃省河西走廊玉米制种占据我国玉米制种70%,有种子繁育的“黄金走廊”美誉。材料二 下面为海南岛示意图和甘肃省示意图。(1)海南育种基地耕地类型以 为主;甘肃省河西走廊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西北地区,这里的特色农业是 。 (2)甘肃育种基地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山地降水和 。与甘肃育种基地相比,海南气候条件优势是 ,使其成为农业育种的“加速器”。 (3)海南岛内甲、乙两地更适合建立育种基地的是 ,原因是 。河西走廊若大力发展农业种植,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爱惜粮食,从我做起 我国是人口大国,粮食需求量大。虽然粮食不断增产,但每年还需要进口大量的粮食。据调查,我国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4)为了避免“餐桌上的浪费”,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 (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大单元专题卷四 农业 - 学生版.docx 大单元专题卷四 农业.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