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1贯彻新发展理念 练习一、单选题1.今年环境日的主题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推动美丽中国建设要( )①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②始终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中心,控制发展的质量③把实现美丽中国建设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④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随着“健康中国”上升至国家战略,各行各业围绕大健康产业,开启了新一轮提速增量、跨界融合的发展。2020年9月26日,“2020中国大健康产业峰会”破“疫”而出,来自国家监管层、各个行业企业的人共同探讨在疫情下如何通过创新变革迎接挑战以及在行业发展新趋势中寻找新机会。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①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需要②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③有利于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④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协调发展理念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2024年,中国品牌正凭借其良好的性价比、设计和质量走俏欧洲。欧洲杯赛场上,中国造VAR显示屏帮助裁判精准判罚;2024德国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IFA2024)上,中国品牌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智慧家居解决方案。中国企业品牌走俏欧洲市场,得益于( )①投资前瞻性战略性产业增强了公有制经济的控制力②提升了服务能力的企业进一步开拓了国际市场③中国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满足市场需要④我国积极促进外商投资,保护外商合法权益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国家医保局发布的《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医保药品目录调整中新纳入药品111种,年内1.8亿人次通过药品报销累计减负2100余亿元。这体现了我国( )①发展依靠人民,把人民作为发展的力量源泉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惠及人民③发展为了人民,抓住人民根本利益④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增加居民的经营性收入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5.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期间连续两次提到“新质生产力”。他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这要求我们要贯彻落实( )A.创新发展理念 B.绿色发展理念 C.协调发展理念 D.共享发展理念6.下图是2013一2023年中国风电、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数据来源:《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注: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16.53亿千瓦,同比增长25%,约占我国发电总装机的53.8%。据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①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我国发展的主体能源 ②我国坚持绿色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③清洁能源注重的是解决发展的动力问题 ④风电、光伏发电是我国可再生能源的主要来源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可以用“稳”“减”“活”“新”“扩”“保”六字加以概括。“新”主要指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突破供给约束堵点。报告指出,将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力度,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实行税收优惠,完善设备器具加速折旧、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下列关于“新”,说法正确的是( )①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是“关键变量”,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②坚持创新发展就要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坚决抵制国外经验③国家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对它们减税降费会影响政府宏观调控的力度④创新发展需要依法保护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障企业核心竞争力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8.变式题2:“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简称“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20年前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当前,继承和发展“千万工程”关键在于以系统观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为此,应该( )①发展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推动县域城乡融合发展 ②正确处理发展中的关系,以城市发展促进区域协调③根据要素禀赋因地制宜发展生态产业、生态旅游等 ④坚持效率优先,推进绿色发展与协调发展相结合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近年来,浙江省以“便民利民惠民、服务民生”为宗旨,会同22个省级部门成立工作专班,出台实施《浙江省推进长三角区域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规定》,扎实推进居民服务“一卡通”建设,实现154项居民服务事项支持—卡通用。这一举措( )①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福祉的根本制度安排②有利于促进区域内公共服务的普惠化、便捷化③体现共享发展理念,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做到发展依靠人民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大力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利于( )①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②在高质量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③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④党的性质保持不变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 )①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②把人民作为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③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把实现人民群众诉求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④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要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们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2.在发展数字化教育中,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是因为( )①创新有利于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创新能够指导人们的行动,决定着实践的发展③创新是领袖人物的事情,一般人望尘莫及④创新是时代的引擎,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3.2024年第一季度,连云港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3.8亿元,民生支出115.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5%。其中,教育支出27.9亿元,同比增长7.8%;城乡社区支出17.1亿元,同比增长13.2%。这表明连云港市( )①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②坚持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④落实民生政策,兜牢民生底线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变式题2: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 )①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把实现人民群众诉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②把人民作为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③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④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要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公民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5.变式题1:2023年7月10日,国家医保局发布的《2022年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医保药品目录调整中新纳入药品111种,年内1.8亿人次通过药品报销累计减负2100余亿元。这体现了我国( )①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增加居民的劳动性收入②发展依靠人民,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③发展为了人民,抓住人民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惠民生增福祉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6.例题:为推进消费帮扶工作,东、中部各地供销合作社积极行动,大力拓宽中西部脱贫地区农副产品销售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此举有利于( )①发展依靠人民 ②实现发展成果共享③区域同步发展 ④增强发展的整体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主观题17.A省深入推进供给侧改革,发展互联网销售、建立大数据平台,并尝试推动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通过互联网进行线上销售,产品畅销海内外;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突出发展绿色产业;在一些贫困乡镇,实行精准扶贫,使原来的贫困镇变成“魅力乡镇”;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契机,加强与京津两地的合作,实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结合材料,说明A省的成功做法是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并说明此发展理念是注重解决什么问题的?18.阅读材料,完成要求。近年来,湖北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要求,提出“一芯驱动、两带支撑、三区协同”区域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布局,作为湖北高质量发展的“导航图”“规划图”。强化武汉主中心和襄阳、宜昌省域副中心作用,加快建设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芯”产业智能创造中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国家级示范区。提升武汉城市圈和其他城市群功能,支持各市州找准定位、全面对接,发展壮大更多新的区域增长极。以长江绿色经济和创新驱动发展带,汉孝随襄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带为纽带,以沿线重要城镇为节点,打造高质量发展产业走廊,推动鄂西绿色发展示范区、江汉平原振兴发展示范区、鄂东转型发展示范区协同并进,加快形成全省东、中、西三大片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纵深。运用“坚持新发展理念”的知识,分析湖北应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1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生活垃圾分类关乎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关乎城市可持续发展、关乎群众生命健康。张家港市金港街道巫山村通过党员干部带头、群众主动报名,成立志愿者分队,巫山村通过入户宣传、《巫山村》报、微信公众号、宣传栏、垃圾分类宣传折页等多渠道宣传,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引导村民掌握垃圾分类知识,增强源头分类投放意识,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实现从“要我分”到“我要分”的转变,让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态理念日渐深入人心。巫山村将牢牢把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深化提升方向,进一步拓展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渠道,共建美好村落,共享美好生活。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巫山村的做法是如何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四川省达州市瞄准“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定位,积极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坚持科技赋能,创新驱动。作为产业聚集地的达州高新区,“大抓工业、重抓制造业”,构建“3+3+N”现代产业集群,围绕“12345”发展战略,以成功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工作核心,充分激发图区创新创业活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把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作为缩小城乡差距的基础,把改变农村人居环境作为缩小城乡差距的前提,把促进农村就业转移作为缩小城乡差距的根本,把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作为缩小城乡差距的关键,把加强农村居民文化教育作为缩小城乡差距的平台,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印发实施《2022年全市43件民生实事实施方案》。计划安排资金75.34亿元,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主要涵盖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养老服务、关爱未成年、人居环境提升等多个方面。——让绿色成为达州景靓丽的底色。统筹推进生态修复治理、天保工程、退耕还林等各项工作,着力扩展绿色版图。截至目前,全市森林面积达1122.23万亩,林地面积达1999.69万亩,森林蓄积4606.2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45.31%。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达州市是如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A C B A D D B C B题号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A A D C D D1.B【详解】①④:推动美丽中国建设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①④说法正确。②: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说法错误。③: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2.A【详解】①②: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需要,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①②符合题意。③:我们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③错误。④: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共享的理念,④错误。故本题选A。3.C【详解】②③:中国企业品牌之所以走俏欧洲市场,得益于近年来中国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瞄准国际市场需求组织研发,极大提升了企业的服务能力,才能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②③符合题意。①:要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①说法错误。④:材料不涉及促进外商投资,选项与题干主旨无关,④排除。故本题选C。4.B【详解】①:材料体现的是发展为了人民,而不是发展依靠人民,①不选。②③:题干中的数据体现了我国居民医疗负担减轻,体现了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为了人民,抓住人民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惠民生增福祉,②③符合题意。④:经营性收入是人们通过经常性的生产经营活动而取得的收益,材料并没有体现增加居民的经营性收入,④不选。故本题选B。5.A【详解】A: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坚持创新发展理念,解决发展动力问题,有利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A符合题意。B: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材料没有体现绿色发展理念,排除B。C: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材料没有体现协调发展理念,排除C。D: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材料没有体现共享发展理念,排除D。故本题选A。6.D【详解】①: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我国发展的主体能源在图表中没有数据支撑,①不符合题意。②:仔细观察图表内容,2013一2023年中国风电、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逐年上升,这告诉我们我国高度重视新能源建设,重视新能源体系建设,这表明我国坚持绿色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②正确。③: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创新是第一动力。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的动力问题,③错误。④:2023年,风电累计装机总量4亿多千瓦,光伏发电累计装机总量10亿多千瓦。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16.53亿千瓦,同比增长25%,约占我国发电总装机的53.8%。说明风电、光伏发电是我国可再生能源的主要来源,④正确。故本题选D。7.D【详解】①:“新”主要指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突破供给约束堵点。这强调了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是“关键变量”,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①正确。②:坚持创新发展就要坚持独立自主原则,也要加强交流合作,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而不是坚决抵制国外经验,②错误。③:国家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对它们减税降费会激发中小企业发展的活力,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进而有利于增加税收收入,进一步提高政府宏观调控的力度,而不是影响政府宏观调控的力度,③错误。④:创新发展需要依法保护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更有效地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保障企业核心竞争力,④正确。故本题选D。8.B【详解】①③:当前,继承和发展“千万工程”关键在于以系统观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为此,我们既要根据要素禀赋因地制宜发展生态产业、生态旅游等;又要发展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推动县域城乡融合发展,①③符合题意。②:材料强调乡村振兴,因此,应该以农村发展促进城乡协调,而不是区域协调,②排除。④:应该是坚持生态优先原则,推进绿色发展与协调发展相结合,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9.C【详解】①:这一举措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福祉,但不是根本制度安排,①排除。②③:浙江省会同22个省级部门成立工作专班,出台实施《浙江省推进长三角区域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规定》,有利于促进区域内公共服务的普惠化、便捷化,推进居民服务“一卡通”建设,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②③正确。④:材料体现的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做到发展为了人民,未体现发展依靠人民,④排除。故本题选C。10.B 11.A【解析】10.②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利于在高质量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②③正确。①④:材料没有涉及城乡关系,也没有强调党的性质,①④排除。故本题选B。11.①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人民作为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①②正确。③:人民群众诉求有正当的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对人民群众诉求要具体分析,③排除。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坚持共享发展要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④排除。故本题选A。12.A【详解】①: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是因为创新有利于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是第一动力,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①正确。②:创新能够指导人们的行动,决定着实践的发展夸大了创新的作用,②错误。③:创新不仅仅是领袖人物的事情,每个人都可以进行创新,③错误。④:在发展数字化教育中,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是因为创新是时代的引擎,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④正确。故本题选A。13.D【详解】①:材料强调的是国家通过发挥财政的作用,不断为人民造福,未体现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①不选。②:材料强调的是发展为了人民,由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结果,未体现发展依靠人民,②不选。③④:材料中指出2024年第一季度民生支出占比80.5%,这表明连云港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民生政策,兜牢民生底线,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14.C【详解】①:对人民群众诉求要具体分析,实现人民群众正当合理的诉求,而且要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①不符合题意。②③:全面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人民作为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②③符合题意。④: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要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而不是全体公民,④错误。故本题选C。2.城乡协调与区域协调15.D【详解】①:劳动性收入是指个人通过劳动获得的收入,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等直接与个人的劳动力相关的收入。医保药品报销并不会增加劳动性收入,①错误。②:题干强调的是发展为了人民,未体现发展依靠人民,②不符合题意。③④:题干中的数据体现了我国居民医疗负担减轻,体现了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为了人民,抓住人民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增进民生福祉,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6.D【详解】①:材料体现的是发展为了人民,未涉及依靠人民,①不符合题意。②:助力脱贫地区顺利销售农副产品,有助于促进人们增收,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发展成果共享,②符合题意。③:消费帮扶工作有助于促进中西部脱贫地区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而不是“同步发展”,③错误。④:消费帮扶工作有助于促进中西部脱贫地区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增强发展的整体性,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7.①A省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建立大数据平台,并尝试推动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②A省贯彻开放发展理念,通过互联网进行线上销售,产品畅销海内外,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③A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突出发展绿色产业,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④A省贯彻共享发展理念,对一些贫困乡镇实行精准扶贫,使原来的贫困镇变成“魅力乡镇”,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⑤A省贯彻协调发展理念,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契机,加强与京津两地的合作,实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18.①坚持绿色发展,解决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问题。湖北省要通过打造长江绿色经济带,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②创新是第一动力。湖北省要坚持创新发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③湖北省要贯彻协调发展理念,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形成全省东、中、西三大片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纵深。19.①该村坚持发展依靠人民,积极发动群众力量,成立志愿者分队,通过多种渠道对群众进行垃圾分类宣传,提高村民环保意识。②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垃圾分类事关人民健康,该村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通过垃圾分类改善农村人居生活环境,不断满足人民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③通过党员干部带头,群策群力共同建设美好村落,共享美好生活,使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20.①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不断推进科技创新等各方面创新,推动达州市高新技术产业提质增效。②坚持协调发展理念。四川着力推进城乡协调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通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③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让绿色成为达州靓丽的底色,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发展过程中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共享发展新理念,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使达州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