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第十五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枣庄市第十五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枣庄市第十五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
生物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2分,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共60分)
1. 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其中不乏与生命现象相关的佳句,下列诗句中不能体现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B.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C.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2. 下列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B. 地衣能够加速岩石的风化,促进地球土壤层的形成
C. 大树底下好乘凉
D. 莲藕生长在水中其根状茎和叶柄内有发达并相通的气腔
3. 蚯蚓能疏松土壤,产生的粪便还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分析,下列与之相同的是( )
A. 沙漠中的植物根系发达 B. 海豹的皮下脂肪非常厚
C. 野兔随季节换毛 D. 绿色植物能够净化空气
4. 下列古诗中关于“环境影响生物”的表述,与其他三个选项明显不同的是( )
A.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B.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C.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D.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5. 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以下对诗词中所蕴含的生物学知识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微生物促进物质循环
B.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C.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D. “劝君莫打三更鸟,子在巢中盼母归”﹣生物的繁殖行为
6. 在海水中从浅到深依次生活着绿藻、褐藻、红藻,影响藻类分布的非生物因素是(  )
A. 阳光 B. 温度 C. 水 D. 土壤
7. “春兰秋菊”,影响菊花秋天开放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 温度 B. 水 C. 光 D. 湿度
8. 济南的冬天,垂柳纷纷落叶,而松树依然葱绿。这种现象体现了(  )
A. 垂柳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B. 松树比垂柳更高等
C. 垂柳和松树都适应寒冷的环境 D. 垂柳和松树存在着竞争关系
9. 中国空间站的“问天”和“梦天”实验舱计划于2022年升空。在“问天”实验舱中有小鱼、微生物、水藻组成的小密闭生态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小鱼呼出的二氧化碳可被水藻利用 B. 微生物可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C. 该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水藻→小鱼 D. 小鱼、微生物、水藻就组成了生态系统
10. 连接生命世界和无机自然界的两个重要环节是( )
A. 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 B. 消费者和非生物成分
C. 生产者和消费者 D. 生产者和分解者
11. 生物圈中,能把有机物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的生物扮演的角色有(  )
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分解者 D.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12. 图一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二表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ABC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①②③④代表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图二中②过程开始的
B. 若该草原生态系统遭到污染,图一中有毒物质积累最多是鹰
C. 图一要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需要添加图二中的C和非生物部分
D. 物质和能量在图二中的A、B、C之间循环流动
13. 以下谚语所蕴含的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  )
A.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蚌→鹬→人
B.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植物←虾←小鱼←大鱼
C. 草尽狐兔愁:草→兔→狐
D.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蝉→螳螂→黄雀
14. 下列有关食物链:甲→乙→丙→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丁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B. 甲、乙生物的细胞结构相同
C. 乙、丙之间是捕食关系 D. 丁是分解者
15. 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共有两条食物链
B. 图中鹰只属于第五营养级
C. 图中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
D. 图中蛇与鹰只存在捕食关系
16. 某一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它们体内的有机物含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丙→丁→甲→乙 B. 该食物链能量最终来源于丙
C. 有毒物质进入该食物链,丙体内积累最多 D. 甲和乙是消费者,丁是分解者
17. 下图所示是某水库中甲、乙、丙三种生物在某一时间段内相对数量的关系。三种生物之间能构成一个完整的食物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甲、乙、丙三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甲→乙→丙
B. 该水库中所有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归根结底来自于生产者甲
C. 该水库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示生物外,还应包含分解者
D. 因某种原因造成水库中乙生物短期内数量骤减,一段时间内丙的数量将会增加
18. 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 B. 如果大量捕杀丙,对己没有任何影响
C. 图中甲是生产者,其他都是消费者 D. 图中有3种植食性动物
19. 根据下图所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参与①过程的生物包括消费者和分解者
B. 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以有机物的形式循环
C. 人类减少对③的依赖是当前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
D. ②过程增强后①过程随之增强,故不能通过②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20. 如图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的示意图,下列分析不符合图中表示的信息的是( )
A. 图中③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
B. 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在丁这一级生物体内积累的最多
C. 图中甲代表生物是腐生细菌和真菌等,属于分解者
D. 图中乙、丙、丁三者组成的食物链是:乙→丙→丁
21.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1475千焦
B. 从b到c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
C. d是该生态系统中占有营养级最多的消费者
D. b是该生态系统的初级消费者,处在食物链的第一营养级
22. 下列为4种生物A、B、C、D在生态系统中构成的食物网模式图,最稳定的生态系统是( )
A. B. C. D.
23. 地球上生态系统的类型多样,各有特点,以下区域所属的生态系统及其对应特点分析正确的是( )
A. 济西湿地——可以净化水质,具有“地球之肾”之称
B. 渤海——为人类提供饮用水
C. 水稻田——降水量少,以草本植物为主,能防风固沙
D. 黄河——具有“绿色水库”之称
24. 下列诗句对自然景观的描述,反映出生态系统环境最差的是( )
A.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B.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C.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D.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5. 海驴岛是我市境内的一个小海岛。每年春夏之际,都会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黄嘴白鹭在岛上筑巢、产卵和育雏。下列保护黄嘴白鹭的措施中,最有效的是( )
A. 在海驴岛及周边建立自然保护区
B. 将黄嘴白鹭移入濒危动物繁育中心
C. 将黄嘴白鹭的精子收入濒危物种的种质库
D. 将黄嘴白鹭移入邻近的西霞口野生动物园
26.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远大于间接使用价值
B. 遗传的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C. 千佛山景色优美,使游客流连忘返,这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间接使用价值
D. 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有重要影响,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物种多样性
27.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
A. 建立自然保护区 B. 建立珍稀植物繁育基地
C. 建立动物园和植物园 D. 建立野生动物繁殖基地
28. 深圳国家基因库是世界上最大的综合基因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每一个生物个体都是一个十分丰富的基因库 B.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D. 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的基因也完全相同
29. 20世界70年代末,美国科学家利用野生大豆与易患萎黄病的大豆品种杂交,培育出一批批抗大豆萎黄病的优良品种,挽救了美国的大豆产业,这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的( )
A. 环境的多样性 B.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C.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D. 遗传的多样性
30.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物种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遗传的多样性共同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B.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C. 为了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应大力引进一些外来物种
D. 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
31. 某学校生物社团的同学到森利公园研学时,通过实地考察,绘制了部分食物网简图,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图中共有______条食物链,鹰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
(2)在最长的食物链中,鹰属于______营养级。
(3)有毒物质通过______不断积累,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增加,这种现象叫做______。
(4)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成分是______。
(5)近年来,随着公园环境持续明显向好,生物种类明显增加。所以,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______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32. 图一是某草原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图二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共有______条食虫鸟图一化石燃料中的碳食物链,若此食物网构成图二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生物成分是图二中的______(填“甲”“乙”或“丙”)。
(2)若图二中abc代表图一中具有食物关系的三种生物,且a是恒温动物,则a可以代表图一中的______。碳在abc三种生物体内以______的形式存在。
(3)在“草→鼠→蛇→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如果猫头鹰获得1千焦能量,则至少消耗草______千焦能量。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
(4)与农田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不易受到外界干扰的原因是______。
33. 为确定某湖泊中几种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研究者分析了动物消化道内的食物成分,结果如下表所示;如图是整个湖泊的碳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①-⑤表示有关的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生物种类 消化道内食物成分
水蚤 小球藻、硅藻
脊尾白虾 水蚤
鳙鱼 水蚤、脊尾白虾
(1)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______。
(2)表中5种生物构成的食物网中,______之间的关系为捕食和竞争。
(3)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随意丢弃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若此湖泊受到废旧电池污染,则5种生物体内重金属含量最高的是______;如果污染严重,会造成整个生态系统被破坏,这说明______,所以我们应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4)习近平总书记曾郑重承诺,我国将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碳的释放量和吸收量相等。图示碳循环过程若要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则说明______过程释放的二氧化碳量和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相等(填图中序号)。
(5)为了我国2060年前力争实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作为中学生的你应该怎样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分别从减少二氧化碳释放量和增加吸收量两个角度各提出一条具体建议)。
枣庄市第十五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
生物学试题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2分,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共60分)
【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D
【3题答案】
【答案】D
【4题答案】
【答案】A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A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C
【9题答案】
【答案】D
【10题答案】
【答案】D
【11题答案】
【答案】D
【12题答案】
【答案】D
【13题答案】
【答案】C
【14题答案】
【答案】C
【15题答案】
【答案】C
【16题答案】
【答案】A
【17题答案】
【答案】D
【18题答案】
【答案】C
【19题答案】
【答案】C
【20题答案】
【答案】B
【21题答案】
【答案】B
【22题答案】
【答案】B
【23题答案】
【答案】A
【24题答案】
【答案】B
【25题答案】
【答案】A
【26题答案】
【答案】B
【27题答案】
【答案】A
【28题答案】
【答案】C
【29题答案】
【答案】D
【30题答案】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
【31题答案】
【答案】(1) ①. 6##六 ②. 松树→鼠→鹰##草→鼠→鹰
(2)第五##第5 (3) ①. 食物链 ②. 生物富集
(4)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5)生态系统
【32题答案】
【答案】(1) ①. 4##四 ②. 甲
(2) ①. 食虫鸟 ②. 有机物
(3) ①. 125 ②.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4)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
【33题答案】
【答案】(1)太阳能 (2) 鳙鱼和脊尾白虾
(3) ①. 鳙鱼 ②.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 (4)②③④⑤
(5)多植树造林##节约用纸(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