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科版(2017年秋)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训练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用自己制造的一架放大20倍的望远镜,首先发现了月球上的山脉的科学家是( )。A.伽利略 B.牛顿 C.霍金2.下列现象中,与光的折射无关的是( )。A.日出日落 B.海市蜃楼 C.云海佛光3.下列可以称为光源的是( )。A.镜子中刺眼的光芒 B.水面波光粼粼 C.微弱的烛光4.2023年12月18日,我国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了6.2级地震,庆阳、平凉、天水、陇南等地震感明显。大多数地震发生在( )圈层。A.地壳 B.地幔 C.地壳和地幔5.我们在用橡皮泥制作地球内部结构的模型时,以下做法不合理的是( )。A.各层橡皮泥的用量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B.从外到内逐层制作模型C.可以用红、黄、绿三种颜色的橡皮泥分别代表地球内部各圈层6.首先发现月球上的山脉,以及木星的四颗卫星的科学家是( )。A.牛顿 B.伽利略 C.钟扬7.下列物体中,都属于光源的一组是( )。A.开着的电灯、月亮 B.萤火虫、彩虹 C.点燃的蜡烛、太阳8.科学家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利用了( )原理。A.光的折射 B.光的反射 C.光的直线传播9.脑的不同区域控制着身体的各个部分,其中主要控制人的基本生命活动(呼吸、心跳、血液循环等)的是( )。A.大脑 B.小脑 C.脑干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青少年时期是骨骼、肌肉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B.经常参加运动,身体会变得更强壮,免疫力也会增强C.人体中的关节非常多,它们的活动方式是相同的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4分)11.芳芳透过吸管看灯光,当吸管是直的时候,她 看到灯光,弯折吸管后 看到灯光。(填“能"或“不能”)12.地球表面的形态主要有高原、 、 、平原、丘陵等。13.煮熟的鸡蛋结构与地球相似,鸡蛋的蛋白相当于地球结构中的 。14.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 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15.从出生到死亡人体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时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对我们的一生有着重要影响。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科学家利用光的反射原理计算出了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离是394403千米。( )17.体重指数=身高(米)÷[体重(千克)×体重(千克)]。( )18.按照岩石的成因,可以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19.地形图上一般用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海拔高度,但是不能表示地势的高低。( )20.心脏无时无刻不在工作,但是它会在两次跳动的间隙有短暂的休息,所以它是不会疲劳的。( )21.在完全没有光线的环境里,小红的眼睛适应环境后能看见红苹果。( )22.如果一个摆的摆动幅度越来越小,那么它每来回摆动一次所花的时间会越来越短。( )23.圭表是古代科学家发明的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 )24.睢宁县虽然有岠山、凤凰山等,但它依然是以平原地区为主。( )25.成语故事“一叶障目”和“猴子捞月”中的光学原理是相同的。( )四、连线题(共8分)26.连线题黄土高原上的沟壑 弯曲的岩层 长江三角洲泥沙堆积 地震作用 暴雨冲刷导致水土流失27.连线题。沙漠 黄山奇石 戈壁 雅丹地貌 风蚀蘑菇风的搬运作用 风的磨蚀作用 风的沉积作用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28.影响小学生生长发育的因素有哪些?((写出3点即可)你知道的计时工具有哪些?(至少写五种)30.保护大脑有哪些措施?六、实验题(共23分)如图,把手电筒放置在离自己最近的卡纸前,把三张同一位置打孔的卡纸和一张没有打孔的卡纸(屏)排成整齐的一列,每张卡纸之间间隔10厘米,让手电筒的光射进小孔。根据你的实验经历,回答下列问题。31.要保证实验顺利完成,卡纸上的小孔高度必须 。32.图中纸屏上 (填“能”或“不能”)看到手电筒的光斑。33.请在图中画出手电筒光的传播路线。34.把第二张卡纸向右移动2厘米,同样用手电筒照射,发现光斑落在了第二张卡纸上,这说明 。如图所示,小红利用铁架台做滴漏实验和摆的实验。滴漏实验中的塑料瓶中盛有300毫升水(实验过程中不再加水);摆的实验中的垫圈质量为10克,摆绳长度为30厘米。35.小红观察到量筒内的水聚积到10毫升需要1分钟,那么塑料瓶中的水全部滴完的时间 30分钟。(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6.小红观察到摆摆动15次时,滴漏正好滴下30滴水。10分钟后再观察一次,同一个摆摆动15次时,这个滴漏中滴下的水滴( )。A.少于30滴 B.正好30滴 C.多于30滴37.如果将摆绳缩短到15厘米,与原来相比,15秒内摆的摆动次数会( )。A.增加 B.减少 C.不变38.在“摆的实验”中,我们需要收集很多数据,有时会出现差异较大的数据,为了提高测量数据的准确性,我们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A.选择老师的实验数据 B.多次测量 C.随意填写一个数据39.实验中发现: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 ,与摆幅和摆锤质量 。(请填写“有关”或“无关”)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A C A B B C B C C1.A【详解】根据人类对宇宙的探索知识,首次用望远镜观察了月球,首先发现了月球上的山脉的科学家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故选A。2.A【详解】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云海佛光、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所以A符合题意。【点睛】本题考查光的折射,要求学生掌握光的折射。3.C【详解】像点亮的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例如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等。镜子中刺眼的光芒、水面波光粼粼都是属于反射光, 并不是光源;微弱的烛光可以自己发光并且正在发光,所以属于光源。4.A【详解】2023年12月18日,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的6.2级地震,其震源深度为10公里主要发生在地壳层。地壳是地球最外部的硬壳层,是地震活动的主要发生地。虽然地幔也可能发生地震,但它们通常不如地壳层地震那么常见或强烈。故选A。5.B【详解】用橡皮泥制作地球内部结构的模型时,用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橡皮泥代表地核、地幔、地壳三个圈层结构,从里到外逐层制作地球结构模型。在制作时,要注意不同圈层的厚薄是不同的,地壳最薄,地幔次之,地核最厚。因此各层橡皮泥的用量要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故选B。6.B【详解】伽利略首先发现月球上的环形山、木星的4颗卫星和太阳黑子,以及茫茫银河中的点点繁星。故选B。7.C【详解】A.开着的电灯、月亮,其中月亮不属于光源;B.萤火虫、彩虹,其中彩虹属于光的色散现象,不属于光源;C.点燃的蜡烛、太阳,都属于光源。8.B【详解】光在传播到不同物质时,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射光仍然是沿着直线传播的。科学家利用光的反射原理来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故选B。9.C【详解】脑干是脑的一个重要区域,主要负责控制身体的基本生命活动,例如呼吸、心跳、血压等。大脑主要与高级的思维、意识和感觉有关,而小脑主要与协调运动和平衡有关。故选C。10.C【详解】A.青少年时期是骨骼、肌肉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正确;B.经常参加运动,身体会变得更强壮,免疫力也会增强,正确;C.人体中的关节非常多,它们的活动方式是相同的,错误;各关节活动方式不同,结构的特点也各不相同,比如有的关节既可以屈伸也可以旋转,但是有的关节只能屈伸。11. 能 不能【详解】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生活中有许多例子可以证明这一现象,比如透过吸管看灯光,笔直的时候能看到灯光,弯折后看不到。所以当吸管笔直时,灯光能传到小芳的眼睛,若吸管弯折,挡着光路,就看不见灯光了。12. 山地 盆地【详解】地球表面有平原、高原、丘陵、山地、盆地等多种地形地貌。平原的特点:地貌宽广平坦,起伏很小;盆地: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山地: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嶂;高原: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丘陵: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13.地幔【详解】从地球的表面到地球核心,主要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地壳、地幔和地核。如果将地球比作一个熟鸡蛋,则蛋壳相当于地球的地壳,蛋白相当于地球的地幔,蛋黄相当于地球的地核。14.太阳【详解】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过程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确定时间,是靠不受外界影响的物质周期变化的规律。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15.青少年【详解】从出生到死亡,人体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青少年时期是生长发育较旺盛的时期,对我们的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我国青少年一般从10岁-12岁进入青春期,青春期对营养的需求比较高。16.×【详解】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反光。科学家利用光的反射原理测量出了地球到月球的准确距离是38.4万千米。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17.×【详解】体重指数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体重指数=体重(千克)÷[身高(米)×身高(米)]。我们常用身高标准体重评价儿童营养状况,一般体重超过10%属正常,超过20%为轻度肥胖,超过30%~50%为中度肥胖,超过50%则为重度肥胖。如果体重指数在正常范围内,说明我们的营养状况良好,也是身体健康的一项标准。18.√【详解】地质学家根据岩石的成因,把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类。花岗岩、玄武岩等属于岩浆岩;砂岩、页岩、砾岩、石灰岩属于沉积岩,沉积岩中含有化石;大理岩和板岩属于变质岩,花岗岩、砂岩和大理岩,它们有不同的花纹。19.×【详解】地形图指的是地表起伏形态和地理位置、形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图。分析地形图可知,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包围着,在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海拔高度,也能表示地势的高低。20.×【详解】心脏的大小与自己握紧的拳头相似,心脏就像一台强有力的泵,将血液压入血管,推动血液流经全身各部位,从而将养料和氧气输送到全身,满足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锻炼身体可以增强心脏的力量,有利于身体健康,随着运动量的增加,心脏的跳动也会逐渐加快,心脏在两次跳动间隙都会有短暂的休息,但是它也会疲劳,锻炼身体可以增强心脏的力量,有利于身体健康。21.×【详解】在完全没有光线的环境里,即完全黑暗的环境中,人类的眼睛是无法看见任何物体的,包括红苹果。人类视觉的工作原理依赖于光线进入眼睛。如果没有光线,就无法看见图像。22.×【详解】实验证明摆摆动快慢与摆锤重量、摆动幅度摆角无关,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绳长越短摆动越快。23.√【详解】圭表是古代科学家发明的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根据圭表上的日影长度(每天最短),人们就可以确定节气的日期和一年的长度。24.√【详解】地球表面有平原、高原、丘陵、山地、盆地等多种地形地貌。睢宁县地处沂蒙山脉与淮海平原之交,全县土地总面积1769.19平方公里。其中,平原166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94.2%;丘陵(石山)面积20.4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的1.2%;水域面积8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7%。总的地貌可分为黄泛冲积平原和零星低山残丘两种类型。25.×【详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途中遇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时,会发生反射现象;“一叶障目”中描述的光学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而“猴子捞月”的光学原理是光的反射。26.【详解】大部分地表形态的变化是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但有时候地壳变动引发的地震和火山爆发都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的,也能改变地表形态。地球表面地貌是多样的,形成的原因也不相同。长江三角洲是水流变慢,泥沙沉积形成的;弯曲的岩层是地震(岩层受到挤压)形成的;黄土高原上的沟壑是植被稀少,降雨时水的冲刷导致水土流失形成的。27.【详解】风化作用会改变地球上的地形地貌,但这种变化是在缓慢的过程中进行的,外力的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沙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风的沉积作用;戈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风的搬运作用 ;黄山奇石、雅丹地貌、风蚀蘑菇的主要成因是风的侵蚀作用。28.(1)遗传。(2)饮食习惯。(3)运动。(4)睡眠。(5)心理情绪和精神状态。【详解】从出生到死亡,人体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青少年时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对我们的一生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非常重要。影响小学生生长发育的因素有(1)遗传。(2)饮食习惯。(3)运动。(4)睡眠。(5)心理情绪和精神状态。29.计时工具有:古代的沙漏、刻漏、日晷,后来的摆钟、石英钟、电子钟等。【详解】人们利用一些物体变化的周期性来制作计时工具。如最早利用太阳东升西落的规律制作的日晷,再到利用流速均匀的流沙和水制作的沙漏、刻漏,再到后来利用摆的等时性制作的摆钟,以及现在常见的石英钟、电子钟等。30.(1)大脑需要锻炼,思考是锻炼大脑的最佳方法。(2)改掉不良的睡眠习惯,保持正确的睡眠姿势,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提高脑部含氧量。(3)积极参加体育锻炼。(4)保持欢快的情绪。(5)营养要均衡。【详解】人体的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在头部受颅骨的保护。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保护大脑的方法有大脑需要锻炼,思考是锻炼大脑的最佳方法;改掉不良的睡眠习惯,保持正确的睡眠姿势,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提高脑部含氧量;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欢快的情绪;营养要均衡。31.相同 32.能 33. 34.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分析】小孔成像实验中,成像的形状取决于物体的形状,和小孔的形状没有关系。小孔成像实验中,蜡烛烛焰的光通过小孔后在光屏上成倒立、左右相反的实像;其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31.由于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要保证实验顺利完成,卡纸上的小孔高度必须相同;32.由于卡纸上的小孔高度是一致的,所以图中纸屏上能看到手电筒的光斑。33.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手电筒发出的光依次穿过4张卡纸的小孔,形成直线;34.由于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把第二张卡纸向右移动2厘米,同样用手电筒照射,发现光斑落在了第二张卡纸上,卡纸上的小孔高度不同,所以光斑只能落在了第二张卡纸上。35.大于 36.A 37.A 38.B 39. 有关 无关【分析】测量时间的方法。古代:日晷、水钟、沙漏、滴漏、脉搏等;现代:钟表(机械表、石英钟、电子表等)。摆钟的摆长是固定点到摆锤重心的距离。通过反复实验发现,摆在每分钟来回摆动的次数与摆长有关,与摆幅无关,与摆锤的重量无关。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影响水钟计时准确性的因素,水位的高低、滴水孔的大小会影响水滴的速度,开始时水位高,压力大,水滴得快。随着水位的下降,压力变小,水滴得会越来越慢。35.根据影响水钟计时准确性的因素,水位的高低、滴水孔的大小会影响水滴的速度,开始时水位高,压力大,水滴得快。随着水位的下降,压力变小,水滴得会越来越慢。因此,滴漏实验中的塑料瓶中盛有300毫升水,观察到量筒内的水聚积到10毫升需要1分钟,那么塑料瓶中的水全部滴完的时间大于30分钟。36.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开始时水钟水位高,压力大,水滴得快。随着水位的下降,压力变小,水滴得会越来越慢。芳芳观察到摆摆动15次时,滴漏正好滴下30滴水。10分钟后再观察一次,同一个摆摆动15次时,这个滴漏中滴下的水滴少于30滴。故选A。37.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如果将摆绳缩短到15厘米,与原来相比,15秒内摆的摆动次数会增加。故选A。38.在“摆的实验”中,我们需要收集很多数据,有时会出现差异较大的数据,为了提高测量数据的准确性,我们通常采用的方法是:一般实验我们都会进行两到三次,这样是为了让实验结果更加科学,避免偶然性。同理为了提高测量数据的准确性,我们通常会进行多次测量。故选B。39.实验中发现: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与摆幅和摆锤质量无关。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