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四季》教案【教学目标】1.借助偏旁、插图、字理及联系生活情境、语境等方法认识“尖、说、春”等生字,读出儿歌的节奏、韵味。2.通过自由读、合作读、表演读等多形式朗读,品读诗歌的表达形式;借助课文插图、想象画面等体会感受四季的美好。3.仿说具有季节性代表事物的叠词,并能仿造诗歌表达特点,创意表达自己喜欢的季节,仿说儿歌。主任务:走进四季,感受并读好四季的不同特点。导入:同学们,四季是大自然送给我们最奇妙的礼物!“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当我们走进春天,鸟儿欢快的歌唱唤醒了沉睡的大地,世界一下子变得生机勃勃!江南水乡的夏天,有炎炎的烈日,还有“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的美丽景象。大片的荷叶像一把把绿色的小伞,挨挨挤挤地铺满了水面,小鱼在莲叶间嬉戏玩耍。到了秋天,树叶像一只只黄色的蝴蝶在空中飘舞着落下。秋高气爽,大雁南飞。走进皑皑白雪的冬天,雪地里来了一群可爱的小动物画家,它们给我们带来了一幅美丽的画作。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就叫作四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四季》。板书课题。一、朗读儿歌,初识四季1.每个季节都一个“季节发言人”在说话呢?他们又是谁?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66页,借助拼音大声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2.指名读,思考:儿歌中都有哪些“四季发言人”在说话?①指名读课文,相机正音。②汇报交流:儿歌中都有哪些“季节发言人”在说话?提供句式(相机认识“说”,认识言字旁)3.借助板书,理清文章内容大自然就是按(春、夏、秋、冬)这样的季节顺序在轮换,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冬天的(雪人)都是四季的代表性事物,他们就叫做“四季发言人”。首先,让我们跟着春季的发言人——草芽一起走进春天。二、感受四季特点,读出语言趣味(一)研读第1小节,感受春季特点,读好草芽1.出示图片,创设情境春天到了,如酥的小雨下过,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清香。瞧(出示课文插图),谁第一个来报到了?(草芽)①学生观察图片 发现特点:草芽尖尖 绿绿 嫩嫩......想象:谁来猜猜草芽是怎么从土里出来的?(出示视频)2.读好“草芽尖尖”,随文识记“尖”①读准“草芽尖尖”②理解“草芽尖尖”,随文识记“尖”3.指导朗读,读好草芽的话①化身草芽,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尖尖的草芽儿在对小鸟说什么呢?现在你们都是尖尖的草芽了,读读第一小节,当当春天的季节发言人。②创设情境,引导想象读春天还没来之前草芽还是埋在地下的种子,它在静静地睡觉。天气渐渐暖和,草芽的身体慢慢往上推,使劲一钻就绽放出来了。小草芽们,你们可是第一个在春天报到的事物,你会怎么对小鸟说话呢?③指名读,读出韵味(出示评价标准)④随文识记“春”(三人去看日出)4.仿造“草芽尖尖”,拓展春天景物孩子们,春天生机勃勃,除了“草芽尖尖”,还有哪些景物?你能仿造这样的短语形式说一说吗?(二)研读第2小节,感受夏特点,读好荷叶1.创设情境,导入夏天①你听,一阵夏风吹过,荷塘里响起了阵阵蛙鸣,那随风摆动的是——荷叶。②草芽尖尖,那荷叶呢?圆圆的荷叶在对谁说?(青蛙)练读“我是夏天”(学生自学自读)①学生表演读②全班齐读3.识记生字“夏”,认识折文荷叶用笑容迎来了夏天。随文识字夏的偏旁:折文,补充:本课冬字也是折文旁4.联系生活,拓展想象①孩子们,夏天除了“荷叶圆圆”还有什么呢?预设:荷花朵朵、西瓜甜甜、西瓜大大……(三)研读第3小节,感受秋季特点,读好谷穗1.播放谷穗弯弯的视频2.请一位同学读(关注轻声“着”)3.提问:谷穗为什么是弯弯的?引导:秋天丰收的喜悦。 朗读弯弯 读重一点。4.带动作读出谷穗丰收的喜悦。(关注表情,动作,语气)(四)研读第4小节,感受冬季特点,读好雪人(依据前三个季节要求自学朗读,学生展示)出示字卡,回到课文再读。起立读 带上动作。三、拓展想象,仿说儿歌。同学们真能干,把课文中美美的句子都积累背诵下来了。接下来我们要挑战新的任务,开动小脑筋,发挥自己的想象,创造和课本内容不一样的诗歌,当一当季节小诗人,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季节。1.出示任务单:2.自由仿说3.同桌分享4.展示四、练习巩固,指导书写孩子们,四季就是如此之美。我们要当好四季发言人,不仅要会说,更要会写。(出示“鸟”)指导书写。鸟:(竖折折钩)横向的折段写宽一些,最后一笔写长一些。学生书写(注意坐姿)评价。小结:这节课我们跟着季节发言人一年四季不同的美,自己创编了儿歌。书写了鸟这个生字。恭喜小朋友们,完成了这一项项的任务,你们现在已经成为一名优秀的播报员。希望你们以后多多观察每个季节里有趣的事物和现象,把它们播报给更多的小朋友。下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