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练习(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2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练习(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8.2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练习
一、单选题
1.2024年11月4日第十一届中原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开幕,在此展会上展出了众多融合中外文化元素的文创产品,这些产品不仅具有中国特色,还融入了国际流行的设计元素和制作工艺。这说明( )
①不同民族文化可以相互融合、趋向同一
②文化交流构成人类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不同民族文化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借鉴
④文化多样性是推动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4年11月6日至8日,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在京举行。大会广泛邀请世界各国及相关国际组织代表、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等,围绕“古典文明与现代世界”的主题深入研讨对话,提供交流思想、凝聚共识的重要平台。大会的举办( )
①以回溯人类思想之源为价值旨归
②能够为解决现代世界问题提供智慧启示
③有利于赓续历史文脉、加强文明互鉴
④有利于人们继承和弘扬本民族传统文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辽阔的中华大地上,各族先民胼手胝足、披荆斩棘,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从“洛阳家家学胡乐”到“万里羌人尽汉歌”,无不显示了中华文明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由此可见( )
①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
②文化多样性是各民族文化融合发展的根源
③中华文明以突出的包容性推动自身发展
④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一年一度的进博会如约而至,交易的是商品和服务,交流的是文化与理念。到国际艺术专区体验跨越百年的世界现当代艺术盛宴,到虹桥国际城市“会客厅”感受异域风情,品品“中华老字号”和“非遗”文化历史。在进博会的“四叶草”场馆里,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这说明了( )
①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 ②文化具有多样性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前提
③不同民族的文化在交流借鉴中逐渐趋同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第十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于2024年7月10日~12日在山东曲阜举行。本届论坛以“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为主议题,与会海内外嘉宾既可观看《金声玉振》表演,与孔子来一场跨越时空的交流;也可让中外嘉宾探访尼山圣境,感受“新三孔”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还能漫步鲁源小镇,体验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旅的结合。该活动举办的意义在于( )
①加强了文化交流互鉴,促进彼此间相互理解与尊重
②展示中华文化的优越性,推进全球文化多样性发展
③成为弘扬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平台
④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了解当代中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第19届杭州亚运会的吉祥物“琮琮”“莲莲”“宸宸”,其设计灵感分别源于良渚古城遗址、西湖、京杭大运河等文化元素,将古老的文化记忆与现代的设计理念相结合,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杭州亚运会吉祥物( )
①准确客观全面地展现了历史原貌
②是文化的载体,展示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③借鉴和交流了不同的文化以推动民族文化的繁荣
④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是我国首个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大型综合性国际艺术节,自2014年创办至今,累计吸引了120余个国家和地区参与,273部优秀剧目、3200余件美术和非遗作品参加展演展示,规模效应不断扩大、品牌价值持续提升、国际影响日益彰显。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 )
①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②有利于促进民心相通,共同传承和弘扬丝路精神
③为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文化趋同作出重大贡献
④体现了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与经济不完全同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24年11月,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外专家学者围绕“古典文明与现代世界”这一主题,共同探讨如何以贯通古今的历史视野、环球共济的人文关怀,从古典文明中汲取智慧,凝聚人类社会的安全、发展与文明进步共识。召开世界古典学大会的作用在于( )
①维护文化多样性,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②立足社会实践需要,重新解读古代经典
③挖掘古典文明跨越时空与国度的当代价值
④推动文明互鉴,促进不同文明的日趋同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24年11月12日,知名传统文化短视频创作者李某,携《雕漆隐花,雕出紫气东来》视频回归,社交媒体瞬间被点燃,这位曾经凭借田园生活短视频走红的博主,再度成为公众焦点。该视频在海外发布后,10分钟爆超5000条评论。当日李某海外网络平台粉丝订阅量破2000万,数十万网友热情回复。她停更三年,归来仍是顶流。这启示文艺工作者( )
①自觉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其深厚底蕴激发观众文化共鸣
②搭建文化交流平台,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③要增强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④要善用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表达方式,彰显传统文化的价值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0.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两国迎来交流合作、共话友谊的重要契机。“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展览在故宫博物院举行。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写给康熙皇帝的信、赠送给康熙皇帝的铜镀金壳开光人物像怀表、凡尔赛宫廷使用的首套中国瓷质餐具……200多件文物展现了两国百年间的文化交流史。此次文物展( )
①凝聚着双方共同的文化基因
②展示和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
③传递着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
④消除了世界文化的发展差异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1.8月10日,在法国科龙贝双教堂村举办的乡村艺术节上,来自中国湖南的艺术家们娴熟地演奏二胡名曲,挥毫勾画梅花,裁剪吉祥图案,表演川剧变脸……这场中法交融的艺术节让村民首次在家门口观赏到中国传统艺术。此活动的开展旨在( )
①推动中法两国文化交流和民心相通 ②实现中法文化在交流中逐渐走向融合统一
③在文化交流互鉴中促进文化的繁荣 ④在文化交流和传播中提高中华文化的地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良渚·世界文明对话”文化交流与传播系列活动于2024年9月25日至27日在希腊成功举办,系列活动包括良渚文明主题展览、交流沙龙、青年体验活动、招募“良渚推介官”等。此活动受到希腊文化界、学术界、当地媒体及青年学生的广泛欢迎。该活动( )
①可加深国外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②说明尊重文化多样性需要认同其他民族的文化
③表明文化不仅属于本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
④体现文化差异对不同民族的文化创新具有推动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近年来,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中国文学在引进语种图书中占比相对较低,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障碍、文化差异、市场接受度等问题对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构成了制约。针对上述问题,更有效地推动中国文学海外传播需要( )
①认同当地文化,与当地新媒体加强合作
②了解当地读者,更好地满足其阅读需求
③借鉴外来文化,增强中国文学的包容性
④提升译本质量,激发当地读者阅读兴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正值中法建交60周年,法国动画IP《小恐龙大冒险》以动画+皮影形式亮相文博会,这部动画片将中国传统非遗文化皮影戏与法国动画结合,将皮影戏中的人物形象巧妙地融入法国动画的环境中,通过动画的技术手段,让动画角色以传统的皮影形式活跃于荧幕,使皮影走出传统文化“严肃”的桎梏,书写中法文化碰撞的新故事、新篇章。上述文化交流活动( )
①有利于丰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搭建了世界文化交流的新平台
③是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④对两国文化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2024年10月,第23届中越青年友好会见活动在南宁开幕。活动期间,中越两国青年深入南宁、柳州、崇左等地,进入社区、学校、企业、产业园、博物馆,围绕创新创业、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等主题开展专题研讨、参观考察、座谈交流、文化体验等活动。举办中越青年友好会见活动( )
①能够为推动构建中越命运共同体凝聚青年共识,注入青春动能
②旨在搭建交流平台,深化两国青年友谊与合作,共谋未来发展
③旨在发挥青年在文化交流传播中的作用,扩大中华文明影响力
④有利于增进对彼此文化优越性的深入了解,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近年来,我国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走红”海外,这些非遗通常具备以下特点:具有强烈的视觉震撼力和表现力,如京剧、川剧变脸、皮影戏和传统舞蹈等表演艺术;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元素、文化底蕴、高艺术价值的手工艺品,如瓷器、丝绸和剪纸等;与外国观众的价值取向产生共鸣。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挖掘民族特色文化,促进文明繁荣进步
②坚持博采众长,推动文明交流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要认同其他国家文化
④跨越文化隔阂,讲好中国故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主观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7月24日,巴黎奥运会“中国之家”开门迎宾。“中国之家”的主色调是中国红,青花瓷、中国结、扇子等元素点缀在各个主题展览中。在中国体育发展成就展区,巨大的照片墙吸引了许多参观者驻足观看,墙上的珍贵图片记录并展示了中国体育代表团运动员参与奥运的辉煌历程。在传统文化展区,有书法篆刻、漆染工艺、民乐演奏等一系列表演和体验项目。在智慧体育公园,多种互动设备让参观者体验到现代科技为体育运动带来的改变。巴黎奥运会期间,“中国之家”和各界人士进行交流互动,并组织中法运动员在这里开展一系列活动,推动中法友谊继续深化。
结合材料,运用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的知识,分析设立巴黎奥运会“中国之家”的文化意义。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8月20日,国产单机游戏《黑神话:悟空》一经上线,立即火爆出圈。不到1小时就登上了全球最大的游戏平台Steam最热游戏榜首,该游戏在steam平台售出300万余份,加上其他游戏平台,总销量超过450万份,总销售额超过15亿元。这款游戏的火爆,离不开名著《西游记》本身的文化影响力,也与游戏里多达36个的文物古迹实景取景地的宏伟再现息息相关。这些都让我们看到了文化“反哺”的巨大力量。
《黑神话:悟空》的成功创造是中国文化实力和创新能力的象征。古老的建筑、彩塑、经幢、石雕栏杆等在游戏中高度还原,让玩家在游戏中领略中华古建筑和文化之美;《黑神话:悟空》融合了中国古典神话故事《西游记》中的元素,运用现代游戏技术,将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进行融合创新,传统故事与现代创意结合,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活”了起来;通过游戏这个桥梁,向世界传递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精神内涵。这不仅让国外玩家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多了解和认知,也让国外玩家深深地感受到中华神话故事的无限魅力,成功实现了文化交流与共享。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谈谈你对“《黑神话:悟空》的成功创造是中国文化实力和创新能力的象征”的理解。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文化的载体,是促进人类文明对话的桥梁。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与世界的交往日趋紧密,中文正在走向全世界,逐渐成为跨越国界、开启心灵的一把“金钥匙”。2023年12月7日至9日,以“中文服务世界,开放引领未来”为主题的2023世界中文大会在北京举办。中外有关专家、政府官员、国际组织代表和国际语言文化机构负责人等约2000人参加会议,交流研讨。以中文为桥,中外文化互通互惠、中外民心相通相亲。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的知识,说明举办世界中文大会的文化意义。
20.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巴黎奥运会以体育为载体,品文化之韵,发文化之声,传文化之美。开幕式上不仅充分展示了欧洲文化的魅力,还以多元文化为主题,展现了世界各国的文化多样性和独特魅力。巴黎奥运会作为全球性的体育盛事,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观众和媒体。通过比赛、开幕式、闭幕式以及各类文化交流活动,各国文化得以广泛传播,加深了全球对多元文化的认知和尊重。在奥运会期间,不同文化的交流不仅限于体育竞技,还涵盖了语言、文字、音乐、舞蹈、绘画、建筑、食物等多个领域。这种全方位的交流有助于人们发现和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促进相互理解和尊重。通过共同参与和体验,人们能够跨越文化界限,建立更加深厚的友谊和信任。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的知识,说明巴黎奥运会对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意义。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A A B C A B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A D B A B
1.D
【详解】①:“趋向同一”的说法错误,否认了文化多样性,①错误。
②:文化交流构成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不是根本动力,②错误。
③④:在第十一届中原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也展出了众多融合中外文化元素的文创产品。说明文化多样性是推动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不同民族文化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借鉴,既有利于发展本民族文化,也有利于繁荣世界文化,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2.C
【详解】①: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围绕“古典文明与现代世界”的主题深入研讨对话,是为了不同国家和文明之间的交流,为解决现代世界问题提供启示。本次大会有利于回溯人类思想之源,但不是其价值旨归,①排除。
②:古典文明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经验,通过对古典文明的研究和探讨,能够为解决现代世界面临的诸多问题提供有益的智慧启示,②符合题意。
③:大会邀请各国代表和专家学者,共同研讨古典文明,这有利于延续历史文脉,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和互鉴,③符合题意。
④:材料强调世界古典学大会,重点在于不同国家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研讨,且应该是继承和弘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④排除。
故本题选C。
3.A
【详解】①: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从“洛阳家家学胡乐”到“万里羌人尽汉歌”,无不显示了中华文明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等材料体现了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①正确。
②:民族文化融合发展的根源是社会实践,②错误。
③:辽阔的中华大地上,各族先民胼手胝足、披荆斩棘,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从“洛阳家家学胡乐”到“万里羌人尽汉歌”等材料体现了中华文明以突出的包容性推动自身发展,③正确。
④:材料没有体现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4.A
【详解】①②:在“会客厅”感受异域风情,品品“中华老字号”和“非遗”文化历史。在进博会的“四叶草”场馆里,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说明了文化具有多样性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前提,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①②正确。
③:“逐渐趋同”说法错误,文化具有多样性,③错误。
④:本项说法正确,但是材料强调的是文化的交流,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5.B
【详解】①④: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举办,与会嘉宾既可观看《金声玉振》表演、探访尼山圣境、漫步鲁源小镇,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以及当代中国。同时,也能加强文化交流互鉴,促进彼此间相互理解与尊重,①④符合题意。
②: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要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因此“中华文化的优越性”表述错误,②错误。
③:材料中的交流活动未涉及弘扬人类共同价值;且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举办成为弘扬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平台,夸大了本次活动的意义,③错误。
故本题选B。
6.C
【详解】①:优秀文化能够正确反映历史,但是反映的形式多种多样,不一定是全面展现历史原貌,故①错误。
②④:杭州亚运会吉祥物的设计灵感源于中华传统文化元素,且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又赋予了其时代内涵,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作为文化的载体也展示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故②④正确。
③:材料未涉及不同文化的交流与互鉴,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7.A
【详解】①②: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自2014年创办至今,累计吸引了120余个国家和地区参与,273部优秀剧目、3200余件美术和非遗作品参加展演展示,规模效应不断扩大、品牌价值持续提升、国际影响日益彰显,可见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为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文化交流合作,为促进民心相通、传承弘扬丝路精神搭建了重要平台,①②正确。
③: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趋同”说法错误,③错误。
④:材料强调的文化交流,不体现文化的相对独立性,④排除。
故本题选A。
8.B
【详解】 ①③: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交流互鉴的前提和基础,召开世界古典学大会,共同探讨古典文明的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是落实全球文明倡议,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重大行动,有利于维护文化多样性,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①③符合题意。
②:材料强调召开世界古典学大会挖掘古典文明跨越时空与国度的当代价值,从古典文明中汲取智慧,而不是强调重新解读古代经典,②排除。
④:文明因多样而精彩,促进不同文明的日趋同一违背文化多样性,④错误。
故本题选B。
9.C
【详解】①③:知名传统文化短视频创作者李某通过短视频的形式传播和弘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这启示文艺工作者要自觉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其深厚底蕴激发观众文化共鸣,要增强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故①③符合题意。
②:搭建文化交流平台并不是文艺工作者的角度,文艺工作者要利用交流平台,故②不符合题意。
④:材料并不涉及用国际化的表达方式表达传统文化,而是强调文化的传承与文化自信,故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0.B
【详解】②③:“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展览了200多件文物,展现了两国百年间的文化交流史,传递着中法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展示和维护了世界文化多样性,②③符合题意。
①:中法双方文化上相互交流,但双方不是共同的文化基因,①错误。
④: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可能消除世界文化的发展差异,④错误。
故本题选B。
11.B
【详解】①③:开展中法交融的艺术节,旨在推动中法两国文化交流和民心相通,在文化交流互鉴中促进文化的繁荣,①③符合题意。
②:“在交流中逐渐走向融合统一”说法错误,文化具有多样性,②错误。
④:“提高中华文化的地位”说法错误,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④错误。
故本题选B。
12.A
【详解】①:“良渚·世界文明对话”文化交流与传播系列活动,有利于加深国外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①符合题意。
②: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②说法错误。
③:“良渚·世界文明对话”文化交流与传播系列活动,此活动受到希腊文化界、学术界、当地媒体及青年学生的广泛欢迎。说明文化不仅属于本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③符合题意。
④:文化差异对不同民族的文化创新具有影响作用,不一定都是推动作用,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13.D
【详解】①:认同当地文化说法错误,我们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且与当地新媒体加强合作不是解决材料中问题的有效措施,①排除。
②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障碍、文化差异、市场接受度等问题对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构成了制约。针对上述问题,更有效地推动中国文学海外传播需要了解当地读者,更好地满足其阅读需求,提升译本质量,激发当地读者阅读兴趣,②④正确。
③:材料强调如何推动中国文学海外传播,不体现借鉴外来文化,增强中国文学的包容性,③排除。
故本题选D。
14.B
【详解】①④:中法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有利于推动两国文化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丰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①④正确。
②:材料中是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活动,不能说是搭建了世界文化交流的新平台,夸大了作用,②错误。
③: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③错误。
故本题选B。
15.A
【详解】①②:举办中越青年友好会见活动,有助于借助青年力量,推动构建中越命运共同体,共谋未来发展,①②正确。
③:举办中越青年友好会见活动有利于扩大中华文明影响力,但这不是其目的所在,③错误。
④: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文化优越性”表述错误,④不选。
故本题选A。
16.B
【详解】①④:非物质文化遗产“走红”海外,是因为其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元素、文化底蕴、高艺术价值,体现了挖掘民族特色文化,促进文明繁荣进步;具有强烈的视觉震撼力和表现力,与外国观众的价值取向产生共鸣,是跨越文化隔阂,讲好中国故事的体现,①④符合题意。
②:材料强调的是中华文化走向海外,未体现博采众长,②不选。
③:我们应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尊重其他国家文化,③错误。
故本题答案选B。
17.①传播中华文化,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世界文化多样性。
②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认知,推进中法文化交流,促进中法两国友好往来。
③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
18.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黑神话:悟空》的成功创造离不开传承和发掘传统文化的优秀元素,彰显了中华文化实力。
②运用现代技术融合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黑神话:悟空》的成功创造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其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③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通过游戏这个桥梁,向世界传递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精神内涵,有助于推广中国文化,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19.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文化交融推动文化发展,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举办世界中文大会有利于提高中华文化的知名度,加深外国民众对中华文化的理解。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
20.①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巴黎奥运会为世界各国搭建了文化交流互鉴的舞台,积极推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有助于世界各国人民更深入地了解彼此的文化和传统,增进互信。
②文化交融推动文化发展,文化因交融而丰富多彩。各国可以通过巴黎奥运会这个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桥梁,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文化的长处和精华,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汲取丰富营养,也为共同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