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荷花淀》教案【教学目标】体会“荷花淀派”清新优美、富有诗意的语言风格。赏析环境描写体悟环境对人物刻画的作用。赏析诗情画意的语言写法。感受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地区人民的斗争精神和革命乐观精神。【教学重点】体会“荷花淀派”清新优美、富有诗意的语言风格。【教学难点】赏析诗情画意的语言写法。【教学过程】(一)导入:临近元旦,学校即将要举办一次“红色故事短视频”大赛。我们班的同学准备选取孙犁的名篇《荷花淀》作为我们的视频“脚本”。为了帮助大家更完美地完成作品,接下来我们将共同进行筹备工作。设计意图:设置情景,激发学生兴趣。(二)赏环境,布置场景 活动一:找物象,解读环境描写提示:物象即是客观事物,不依赖于人的存在而存在,它有形状、颜色,有声音、味道,是具体可感的。如“柳”是一种客观事物,它有形状颜色,是一个物象。师:请大家找出文中的环境描写,读一读,分享你认为最美的画面。(可以从炼字、物象、意境、感受等方面入手)明确:61页1-3段;63页40段;64页61段。示例:美在凝练传神的动词的使用:“跳跃”一词既写出了水生嫂的勤劳能干也传达了劳动的美好;美在动静结合:第一段写月亮、小院是静景,“跳跃”是动;美在视觉和嗅觉结合:“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而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是视觉,“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是静景;美在比喻手法的运用:“她像....也像....”把苇席比作雪地和云彩,写出了劳动的美;美在清新、朦胧、静谧、美好的意境……物象示例:月亮、苇眉子、苇席、水面、薄雾、清风、荷花、荷叶……总结:荷花淀的环境特点:清新美好、诗情画意。环境描写的作用:引出人物、构成背景、暗示情节、营造气氛。分析课文,欣赏美请找出环境描写,分析其作用。1.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环境描写,渲染静谧美好的氛围,奠定全书的轻松、乐观的感情基调。) 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女人们,在场里院里编着席。编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涨满,有无数的船只,运输银白雪亮的席子出口,不久,各地的城市村庄,就全有了花纹又密、又精致的席子用了。大家争着买:“好席子,白洋淀席!” (环境描写,交代事件发生的地点特点,暗指苇子多、席子多,人多,人民群众的力量强大)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环境描写,选择美好的意象,烘托出水生嫂等待丈夫归来时美好心灵和纯洁品格。) 4. 现在已经快到晌午了,万里无云,可是因为在水上,还有些凉风。这风从南面吹过来,从稻秧上苇尖吹过来。水面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环境描写,渲染紧张的氛围,推动情节发展,为后文遭遇敌人做铺垫) 评析人物结合故事情节、环境描写、对话描写,简要谈谈水生嫂的性格特征。【示例】水生嫂的性格既有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又有解放区妇女的进步特点。 ①勤劳善良:她编席子又快又好,可以看出她勤快能干:丈夫是游击队长、党的负责人,大部分家务劳动得由她承担。她上要奉养公公,下要教养孩子,是典型的贤妻良母。②温柔体贴:丈夫工作晚归,她首先。站起来要去端饭”;丈夫说要参军,她“手指震动了.—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表现了她对丈夫的依恋。丈夫参军没几天,她心里思念丈夫,又偷偷地和众伙伴去探望丈夫,对丈夫一往情深。③深明大义,忠贞不屈:丈夫参军,她并没有拖丈夫的后腿,虽然她眷恋丈夫。丈夫去别人家做动员工作,她—直“呆呆地坐在院子里等他”,要听听丈夫的“嘱咐”。丈夫说“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们拼命”,她流着泪答应了他,体现了她的忠贞不屈。(五)课堂小结总结情节与人物形象,布置作业:结合自己的生活,思考责任与情感的关系。【板书设计】《荷花淀》 主题:美与责任的交织 情节: 1. 夫妻对话——隐忍与决然 2. 劳动场景——宁静与温馨 3. 送别场景——情感与家国 丈夫:理智、坚定 妻子:深情、隐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