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多种多样的运动 期末复习(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4章 多种多样的运动 期末复习(含解析)

资源简介

第四章多种多样的运动期末复习
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1.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下列关于地球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地球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
B.昼夜交替现象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C.火山和地震多发生在板块交界处
D.地球上石油等能源物质生生不息,取之不竭
2.我国科考队于2023年5月在珠峰地区再次发现“喜马拉雅鱼龙”化石,珠峰地区出现海洋生物化石的可能原因是( )
A.海平面下降 B.地壳运动 C.大陆漂移 D.人类活动
3.电影《流浪地球2》讲述了多年以后科学家为拯救地球,计划在地球表面建造上万座行星发动机,以逃离太阳系寻找新的家园。“流浪地球"的第一步就是让地球停止自转。如果现在地球停止自转,下面现象会消失的是(  )
A.地球有昼半球夜半球 B.太阳直射点的周期性变化
C.24小时的昼夜交替 D.月亮的东升西落
4.今年4月22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地球由外到内依次是( )
A.地核、地幔、地壳 B.地壳、地幔、地核
C.地核、地壳、地幔 D.地壳、地核、地幔
5.2024年10月30日,“神州十九号”飞船成功发射,入轨后与空间站成功对接,从“天宫”空间站可以观测到地球在转动,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可以发现地球是一个球体
B.地球表面布满纵横交错的经纬网
C.以“天宫”为参照物,地球是静止不动的
D.以地球为参照物,“天宫”做匀速直线运动
6.9月20日(八月十八),海宁盐官观潮胜地公园,1.7米高的“一线潮”自水天相接处奔涌而来,蔚为壮观。如图是月球运行轨迹图,最接近当天的月球的位置是(  )
A.月球在c处
B.月球在b处
C.月球在a处
D.月球在d处
7.如图所示为日偏食的示意图,日食的轮廓是弯曲的圆弧,下列事实与圆弧的形成无关的是(  )
A.太阳光的直线传播
B.地球是球形的
C.月球是球形的
D.月球是不透明的
8.如图是地球绕日公转的示意图。关于2024年4月23日(农历三月十五)这一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当天杭州昼短夜长
B.地球正运行于 BC 之间
C.当天月球处于太阳和地球之间
D.太阳直射点处在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
9.2023年3月24日(农历二月初三)夜晚,“金星合月”亮相天宇,金星登上了“月亮船”,如图所示。下列描述符合科学事实的是(  )
A.月球能自行发光
B.金星的自转方向是自东向西
C.这天的月相为下弦月
D.这一天是宁波一年中黑夜最长的一天
10.浙江地形一山七水二分田,西部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有天目山、四明山、雁荡山等著名山脉;中部主要是金衢盆地和丘陵;东部主要是冲积平原和沿海岛屿,如杭嘉湖平原、浙东天台山脉向海延伸形成的舟山群岛。其中主要受地球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
A.天目山 B.金衢盆地 C.杭嘉湖平原 D.舟山群岛
11.2023年9月23日(农历八月初九),亚运会在杭州盛大开幕,这一天刚好是秋分(  )
A.杭州昼短夜长 B.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刚好在赤道上
C.这一天北极圈内有极夜现象 D.月相为满月
12.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有人观察到会场主旗杆上的旗帜和两位火炬手刚结束传递时手中火炬火焰的状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火炬手一定向左运动
B.甲、乙两火炬手一定向右运动
C.甲火炬手可能静止,乙火炬手向右运动
D.乙火炬手可能静止,甲火炬手向右运动
13.下列月相由月初到月末的变化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⑤④③ B.④⑤③①② C.②③①⑤④ D.②③⑤④①
14.甲、乙两个物体在水平面做直线运动,两物体运动路程与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甲、乙两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情况是(  )
A.甲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乙物体静止
B.甲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乙物体静止
C.甲物体静止,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D.甲物体静止,乙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
15.小中查阅资料,利用温州冬至日和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制作了“二十四节气观测仪”(如甲图),圭上刻度为乙图,下列关于该观测仪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使用地点在温州及与温州同一纬度地区
B.摆放时圭表南北放置,圭在表的南侧
C.使用地点在温州及与温州同一纬度地区使用时间要在需在观测日的正午,不同时区的测量地点要以当地的正午为准
D.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小,所以相同地表面积所接受的太阳辐射能量比夏至日正午少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6.(1)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以高山为参照物,轻舟是 的,以轻舟为参照物,船篷是 的;
(2)歼15战机从航空母舰的甲板起飞,以 为参照物,飞行员是静止的;以 为参照物,飞行员是运动的。
17.经测定,某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即图中“反应过程”所用时间)是0.4s,某次试验中,他驾车以72km/h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测得的行驶距离为33m,其中反应过程中的行驶距离是 m;在相同情况下,他边打电话边驾车时测得的行驶距离为39m,此时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是 s。由此研究可知,驾驶员驾驶时打电话,驾驶员的刹车反应会 (选填“变快”、“变慢”或“不变”)。
18.第30届杭州中学运动会在2024年10月11日举办:

此时地球处于图中 之间,当天杭州昼夜长短情况是 (选填“昼长夜短”“昼短夜长”或“昼夜等长”)。在此期间,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 。(选填“向南”或“向北”)。
19.在清澈的池水中,小玉看到鱼在慢慢游动,池底有鱼留下的黑色影子(如图)。
(1)鱼的胚胎发育方式属于 。
(2)小玉看到的“鱼”其实是鱼的像,是光的 形成的。
(3)同条鱼在相同舒张状态下,与6月22日正午相比,今天(6月27日)正午太阳下观察到的鱼(期间大小不变)黑色影子长度将 (选填“变短”、“不变”或“变长”)。
20.利用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可以形象直观的反映物理量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图甲中阴影面积表示的是 (填写物理量名称) ,图乙中A、B两车从同一地点同向做直线运动, 在第20s末, vA vB(填写“大于” “小于”或“等于”), 此时两车相距 m。
21.小德发现:月球总是同一面朝着地球,在地球上看不到月球的另一面。为什么会这样呢?小德做了一个模拟实验:把一枚1元的硬币平放在桌子上代表地球,再在桌子上放一枚1角的硬币代表月球。在模拟月球绕地球运动时,使一角硬币的文字顶端始终朝着1元硬币。则:
(1)1角硬币环绕1元硬币转一圈时,它自己转了 圈。由此可见,月球总是同一面朝着地球是因为 。
(2)若太阳光照方向如图所示,当晚月相为下弦月,则模拟实验中1角硬币应处于1元硬币的 (选填“上”、“下”、“左”或“右”)边。
(3)若本实验模拟地球绕太阳公转,则1角硬币自转速度应 (选填“加快”、“减慢”或“不变”)。
三、探究题(每空2分,共24分)
22.项目化学习中,老师布置了一个“扔纸飞机”任务。为了让纸飞机飞得更远,某小组同学对纸飞机的飞行距离展开了研究。小组成员制作了相同形状的纸飞机若干个,利用简易发射器,以相同大小的发射速度和不同发射角度(发射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进行多次实验,整理相关数据如下。
编号 纸张大小 纸张材质 不同发射角度飞行的平均距离(米)
0° 15° 30° 45°
① 18厘米×26厘米 打印纸 6.5 15.8 15.0 8.9
② 18厘米×13厘米 打印纸 6.4 15.8 15.1 8.8
③ 18厘米×26厘米 旧报纸 5.6 14.2 13.2 7.6
(1)这种记录观察结果的方法叫 _________;
A.文字描述法
B.表格记录法
C.图形记录法
(2)本实验研究了纸飞机的飞行距离与发射角度、纸张大小和 的关系;
(3)该实验中纸飞机飞行距离与发射角度之间的关系是: 。
23.在研究“气泡运动规律”时,小科在细玻璃管中注入水,管中留一个小气泡,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
气泡的运动快慢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他做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跟气泡的大小有关;猜想二:跟玻璃管与水平面的倾角有关。
为了便于研究,他在玻璃管上做上记号A、B,测出气泡经过AB段的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气泡长度约为2cm
实验序号 倾角 气泡经过AB段的时间/秒
1 15° 22.5
2 30° 14.9
3 45° 12.2
4 60° 13.8
5 90° 19.9
(1)实验中,除刻度尺、量角器外,还需要的测量器材为 ,AB段的路程为 cm;
(2)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发现气泡运动的快慢随倾角的变化关系: ;
(3)若用上述器材探究气泡的运动快慢与气泡大小的关系,则需要控制 相同。
24.如图是在空中释放时能旋转下落的纸蜻蜓。小明和小红为探究影响纸蜻蜓下落快慢的因素,取翅身、翅尾长度不相同的纸蜻蜓,并改变回形针的数量,从2.5米高的平台静止释放,并记录落地的时间,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 翅身长度(厘米) 翅尾长度(厘米) 翅身负重 下落时间
1 4 4 无
2 4 5 无
3 5 4 无
4 4 5 一枚回形针
5 4 5 两枚回形针
(1)为保证纸蜻蜓的下落轨迹呈直线型,选择在 的环境中进行实验;(选填“有风”或“无风”)
(2)实验中需用到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和 ;
(3)小明在纸蜻蜓的翅身增加回形针进行实验,针对的问题是 ?
(4)比较 组别(填序号)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纸蜻蜓下落的快慢与翅尾长度的关系;
(5)为了减少在测量纸蜻蜓下落时间时由于偶然因素造成的误差,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
四、解答题(每空2分,第27题10分,共26分)
25.如图为全球板块与地震分布示意图。
(1)世界上容易发生地震的地区主要集中在 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2)如图中甲地地震频发,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其原因是 。
(3)发生地震时,下列避震措施错误的是______(填字母)。
A.身处底楼,若时间允许,应迅速跑到室外开阔地
B.身处高楼,来不及逃离,可躲在墙角或坚固的桌下
C.身处城市街道,应选择在广告牌或电线杆下躲避
D.身处野外,应及时避开山边、陡崖等危险环境
26.中通实验学校七年级某兴趣小组用地球仪和电灯模拟了地球的自转运动。

(1)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 停地旋转运动。
(2)拨动地球仪,使其自西向东转动,如果从北极上空看是 时针方向旋转。
(3)如图所示的实验,可以演示的是地球自转产生的 现象。(选填“昼夜交替”或“四季更替”)
(4)图二为温州市某校教学楼某日正午日影范围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当教学楼正午日影范围最小时,地球位于图中的 处。
(5)活动3:冬至日这一天,温州的小通邀请家住北京的表弟一起测量相同高度的两幢楼的正午影子长度,绘制C、D两图(如图三)。由此推理,为了更好的采光,与温州相比,北京的楼间距应该 (填“大”或“小”)一些。
27.一列长150米的火车以72km/h的速度向东运动通过一条平直的隧道,已知整个车身在隧道的时间为50s。
(1)相对于火车,隧道是向 运动的;以火车为参照物,车上的乘客是 的。
(2)隧道的长度为多少?
(3)列车全部通过隧道需要多长时间?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C B A A B D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D B A B
1.D
【详解】地球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 ,昼夜交替现象是地球自转的结果,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火山和地震频发,ABC不符合题意;石油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D符合题意;故选D。
2.B
【详解】珠峰地区出现了海洋生物化石,这说明了珠峰地区在很久以前曾经是海洋,后来经过地壳变动抬升为陆地,这是海陆变迁的例证,即可能的原因是地壳运动,B正确;与海平面下降、大陆漂移和人类的活动关系不大,ACD排除。故选B。
3.C
【详解】昼、夜半球现象取决于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球体的特点,与自转无关,A不符合题意;地球公转使太阳直射点出现周期性变化,B不符合题意;因为地球自转周期是24小时左右,所以会呈现24小时的昼夜交替现象,C符合题意;由于月亮的公转,依然会有东升西落的现象,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C。
4.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球的内部圈层由外到里依次为:地壳—地幔—地核,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5.A
【详解】AB.经纬网是人们为了精确测量地球坐标而创造的,实际上在地球上并不存在,所以在空间站上看不到经纬网,能够看到地球是一个球体,故A正确,B错误;
CD.从“天宫”空间站可以观测到地球在转动,以“天宫”为参照物,地球是运动的,以地球为参照物,“天宫”做曲线运动,故CD错误。
故选A。
6.A
【详解】9月20日为农历八月十八接近满月,满月时太阳、地球和月亮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且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 月球在c处,故选A。
7.B
【详解】由于光沿直线传播,日食是由于月球遮挡了太阳射向地球的部分光,所以日食的轮廓是弯曲的圆弧的原因是地球是球形的,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8.D
【详解】这一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的杭州昼长夜短,A错误;由图可知,A是夏至,B是秋分,C是冬至,D是春分,此时,地球运行位于D-A之间,B错误;这一天为满月,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的另一侧,C错误;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D正确,故选D。
9.B
【详解】月球本身不发光,且不透明,月球明亮部分其实是反射太阳光的部分,A错误;金星的自转方向是自东向西,B正确;这天的月相是新月蛾眉月或者简称蛾眉月,C错误;宁波黑夜最长在冬至日的12月22日前后,D错误。故答案为:B。
10.C
【详解】流水在搬运过程中,由于流速降低,所携带的物质便沉积下来,河流中下游地区,泥沙淤积形成宽广的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杭嘉湖平原是有流水冲积形成的,属于外力作用,其他选项地理事物都是由于内力作用形成的,C正确,ABD错误;故选 C。
11.B
【详解】2023年9月23日(农历八月初九)这一天刚好是秋分,全球昼夜等长,A错误;北半球的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刚好在赤道上,B正确;北半球的秋分日这一天,全球昼夜平分,C错误;2023年9月23日(农历八月初九),这一天月相为上弦月,D错误。故选B。
12.D
【详解】AC.由图知道,主旗杆上的旗帜向右飘,说明风相对于地面一定向右吹;甲的火焰向左偏,说明甲火炬手一定向右运动,并且甲运动的速度大于风的速度,故AC错误;
BD.乙的火焰向右偏,乙火炬手可以静止,可以向左运动,还可以向右运动但是速度必须小于风的速度,故B错误,D正确。
故选D。
13.B
【详解】观察月相的亮面的变化来判断,①是下弦月,②是残月,③是满月,④是蛾眉月,⑤是上弦月,所以顺序是④⑤③①②。故B。
14.A
【详解】由图知道,乙的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没有发生改变,故乙是静止的。甲的路程与时间为正比例关系,甲的倾斜度是路程除以时间,再由知道,甲的速度没有发生改变,所以甲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5.B
【详解】在不同季节 ,太阳的出没方位和正午高度不同,并有周期变化的规律。摆放时圭表南北放置,于露天将圭平置于表北面,根据圭上表影,测量、比较和标定日影的周日、周年变化,可以定方向、测时间、求出周年常数、划分季节和制定历法;使用地点在温州及与温州同一纬度地区使用时间要在需在观测日的正午,不同时区的测量地点要以当地的正午为准;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小,所以相同地表面积所接受的太阳福射能量比夏至日正午少,ACD正确,B错误。故根据题意,选B。
16. 运动 静止 歼15战机 航空母舰
【详解】(1)[1][2]轻舟在行驶时,舟和山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故以高山为参照物,轻舟是运动的;轻舟与船篷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以轻舟为参照物,船篷是静止的。
(2)[3][4]歼15战机从航空母舰的甲板起飞时,歼15战机和飞行员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故以歼15战机为参照物,飞行员是静止的;飞行员和航空母舰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故以航空母舰为参照物,飞行员是运动的。
17. 8 0.7 变慢
【详解】[1]由题知,反应时间是t=0.4s,此时的速度是
根据可得,此时运动的距离
[2][3]据(1)可知,汽车的司机反应后的距离是
故当司机打电话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39m,即汽车司机从发现情况到刹车运动的距离是
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为
故驾驶员驾驶时打电话,驾驶员的刹车反应会变慢。
18. 乙丙 昼短夜长 南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读图可知,地球公转示意图中,甲为春分,乙为秋分,丙为冬至,丁为春分,所以2024年10月11日时地球位于乙丙之间,这一天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当天杭州处于昼短夜长时期,在此期间,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向南回归线南移。
19.(1)卵生
(2)折射
(3)变长
【详解】(1)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的生殖方式为有性生殖,未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直接由母体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为无性生殖。雄鱼和雌鱼各自将精子与卵细胞排至水中,两者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因此鱼的胚胎发育方式属于卵生。
(2)水中的鱼反射的光线从水中射向水面,在水面发生折射,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于一点,就是看到的小鱼的像,因此小玉看到的“鱼”其实是鱼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3)6月22日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此时北半球正午的太阳高度角最大,影子最短,所以6月27日正午太阳下观察到的鱼黑色影子长度将变长。
20. 路程 大于 0
【详解】[1]由甲图知道,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所以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路程。
[2]根据乙图可知,A车在第20s末时的速度是10m/s,B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始终是5m/s,则。
[3]由丙图知道,根据速度图像的“面积”表示路程,由几何知识看出,经过20s,则B车移动的路程
因为A车移动的路程为三角形的面积
由于两车同向行驶,所以经过20s,两车相距
21. 1 月球自转周期与月球绕地球公转周期相同 下 加快
【详解】(1)[1][2]通过图示也可以看出,1角硬币环绕1元硬币转一圈时,1角硬币自己也转了一圈,月球总是同一面朝着地球是因为月球自转周期与月球绕地球公转周期相同。
(2)[3]若太阳光照方向如图所示,当晚月相为下弦月,则模拟实验中1角硬币应处于1元硬币的下边;此时太阳光照在月亮的上侧,月亮反射太阳光到地球,使人们看到下弦月。
(3)[4]若本实验模拟地球绕太阳公转,地球自转的周期为一天,小于月球的自传周期27.3天,则1角硬币自转速度应加快。
22.(1)B
(2)纸张材质
(3)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纸飞机的飞行距离随发射角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
【详解】(1)这种记录观察结果的方法是表格记录法。
(2)分析表格数据可知除了发射角度,根据实验数据记录,本实验还研究了纸飞机的飞行距离与纸飞机材料的关系,纸飞机的飞行距离与纸张大小的关系。
(3)由①②③两次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发射角度低于15°时,飞行距离随发射角度的增大而增大;发射角度大于15°时,飞行距离随发射角度的增大而减小。
23.(1) 秒表 80.0
(2)气泡大小相同时,当倾角变大,运动速度先变大后变小
(3)玻璃管与水平面的倾角
【详解】(1)[1]需要改变试管的倾角大小,除刻度尺、量角器外,还需要的测量时间的秒表。
[2]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气泡通过AB段的路程为
(2)根据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气泡大小相同时,当倾角变大,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时间先变小后变大,说明速度先变大后变小,当夹角为45度时,气泡运动的速度最大。
(3)若用上述器材探究气泡的运动快慢与气泡大小的关系,则需要控制相同的是玻璃管与水平面的倾角。
24.(1)无风
(2)秒表
(3)翅身负重会影响竹蜻蜓下落的快慢
(4)1、2
(5)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详解】(1)为保证“竹蜻蜓”的下落轨迹呈直线型,实验应在无风的环境中进行。
(2)根据表格数据实验中需要测量纸蜻蜓下落的时间,因此还需要秒表。
(3)小明在“竹蜻蜓”的翅身增加回形针进行实验,基于的假设是:翅身负重会影响竹蜻蜓下落的快慢。
(4)要探究蜻蜓下落的快慢与翅尾长度的关系,需要控制翅身长度、翅身负重相同,因此选用1、2两组实验。
(5)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可以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25.(1)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域
(2)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活动剧烈,容易发生碰撞和张裂运动。
(3)C
【分析】本题以全球板块与地震分布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板块的分布和影响、防灾救灾措施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和读图分析能力。
【详解】(1)由图和所学知识分析可知,世界上容易发生地震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域)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2)由图中甲的位置可知,图中甲地位于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活动剧烈,容易发生碰撞和张裂运动,地震频发。
(3)身处底楼,若时间允许,应迅速跑到室外开阔地;身处高楼,来不及逃离,可躲在墙角或坚固的桌下,并用书包护住头部;发生地震时应远离建筑物、广告牌或电线杆下、危险品,就近采取防护措施;身处野外,应及时避开山边、陡崖等危险环境,更不能躲进防空洞。根据题意,故选C。
26.(1)地轴
(2)逆
(3)昼夜交替
(4)甲
(5)大
【分析】本大题以演示地球自转示意图为材料,涉及地球自转的方向、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着地轴的旋转运动。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也就是一天。
(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在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
(3) 图中用地球仪和电灯模拟了地球的自转运动,可以演示的是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四季更替是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4)图二左图为温州市某校教学楼正午日影范围,图二右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当教学楼正午日影范围最小时即太阳高度最大时,地球位于图二中的甲处即北半球的夏至日,此时温州正处于夏季。一年中,教学楼正午日影范围大小的变化是由地球公转产生的。
(5)北京和温州相比,北京影子更长,该城市位置偏北,太阳高度小。由此推理,为了更好的采光,与温州相比,北京的楼间距应该更大一些。
27.(1) 西 静止
(2)1150m
(3)65s
【详解】(1)[1]以在匀速向前行驶的列车为参照物,隧道与列车之间发生了位置变化,隧道是向西做匀速运动。
[2]以火车为参照物,车上的乘客相对火车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是静止的。
(2)由于
v=72km/h=20m/s
整个列车车身在隧道的时间为50s,则列车在这段时间里通过的路程
列车在这段时间里通过的路程加上车身长即为隧道长度
(3)列车长150m,它以72km/h(合20m/s)的速度匀速通过1150m长的隧道,由知道,行驶时间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