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微专题热练23 化学工艺流程(一)(选择题)1. (2024·苏州)以钢铁厂灰渣(主要成分为ZnO,并含少量CuO、Fe2O3等)为原料制备氧化锌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已知:过量氨水使ZnO、CuO溶解,转化为[Zn(NH3)4]2+和[Cu(NH3)4]2+配离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滤液①中大量存在HCO、CO、OH-B. 滤渣②的成分为CuC. “蒸氨沉锌”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Zn(NH3)4CO3+H2O8NH3↑+ZnCO3·Zn(OH)2+CO2↑D. “煅烧”过程需使用蒸发皿2. (2024·常州中学)陶瓷工业中钴系色釉具有呈色稳定、呈色强度高等优点,利用含钴废料(主要成分为Co3O4,还含有少量的铝箔,LiCoO2等杂质)制备碳酸钴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A. “滤液①”主要成分是Na[Al(OH)4]B. “操作①”“操作②”的分离方法不同C. “酸溶”反应中H2O2可以换成O2D. “沉钴”时Na2CO3的滴速过快或浓度太大将导致产品不纯,其原因是溶液碱性增强会产生Co(OH)2杂质3. (2024·通州)工业用镁还原TiCl4制备金属Ti,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工业上可通过电解熔融MgCl2制取金属MgB. 用金属Mg还原TiCl4过程中需要通入N2作保护气C. “真空蒸馏”的目的是使Mg、MgCl2气化,实现与Ti的分离D. 制得海绵钛中含有少量金属Mg,可以用稀盐酸浸泡除Mg4. (2024·黑吉辽卷)某工厂利用铜屑脱除锌浸出液中的Cl-并制备Zn,流程如下。“脱氯”步骤仅Cu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已知“锌浸出液”中相关成分含量:Zn2+为145 g/L、Cu2+为0.03 g/L、Cl-为1 g/L,其他成分无干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浸铜”时应加入足量H2O2,确保铜屑溶解完全B. “浸铜”反应:2Cu+4H++H2O2===2Cu2++ H2↑+2H2OC. “脱氯”反应:Cu+Cu2++2Cl-===2CuClD. 脱氯液净化后电解,可在阳极得到Zn5. 镀锌铁皮可用于制备七水合硫酸锌(ZnSO4·7H2O),其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镀锌铁皮的镀层被破坏后铁的腐蚀比生铁快B. “氧化”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2H++H2O2===2Fe3++2H2OC. “调pH”后所得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有Zn2+、SO、Fe3+、H+D. 从“过滤2”所得滤液中获取晶体的操作为:蒸发滤液至有大量晶体出现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液体蒸干6. (2023·泰州中学)利用NaClO氧化尿素制备N2H4·H2O(水合肼),同时可得到Na2SO3的流程如图所示。已知:NaClO能将N2H4·H2O氧化生成N2;0.1 mol/L 亚硫酸钠溶液的pH约为9.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步骤Ⅰ反应时,若产物中n(NaClO)∶n(NaClO3)=5∶1,则n(NaCl)∶n(NaClO)=2∶1B. 步骤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CO(NH2)2+2OH-===Cl-+N2H4·H2O+COC. 步骤Ⅱ的加料方式为在搅拌下将尿素缓慢加入NaClO碱性溶液中D. 步骤Ⅳ的反应过程中控制溶液为碱性,有利于吸收SO27. (2024·姜堰中学)利用如下流程可从废光盘中回收金属层中的银(金属层中其他金属含量过低,对实验影响可忽略)。已知:NaClO溶液在加热时易分解生成NaCl和NaClO3,“溶解”工序发生的反应为AgCl+2NH3·H2O??[Ag(NH3)2]++Cl-+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氧化”时,发生的化学方程式:4Ag+4NaClO+H2O===4AgCl+4NaOH+O2↑B. 若省略第一次过滤,会使氨水的用量增加C. 若“还原”工序利用原电池来实现,则N2是正极产物D. “还原”时,每生成1 mol Ag,理论上消耗0.5 mol N2H4·H2O8. (2024·淮安市5校)以含钴废渣(主要成分为CoO和Co2O3,含少量 Al2O3和 ZnO)为原料制备CoCO3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酸浸”时稀硫酸用量不宜过多B. “除铝”时加入 Na2CO3溶液过滤后所得滤渣是 Al(OH)3C. “萃取”时萃取剂总量一定,分多次加入萃取比一次加入萃取效果更好D. 沉钴时将含 Co2+的溶液缓慢滴加到 Na2CO3溶液中,可提高 CoCO3的产率9. (2023·湖南卷)处理某铜冶金污水(含Cu2+、Fe3+、Zn2+、Al3+)的部分流程如图:已知:①溶液中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下表所示。物质 Fe(OH)3 Cu(OH)2 Zn(OH)2 Al(OH)3开始沉淀pH 1.9 4.2 6.2 3.5完全沉淀pH 3.2 6.7 8.2 4.6②Ksp(CuS)=6.4×10-36,Ksp(ZnS)=1.6×10-2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沉渣Ⅰ”中含有Fe(OH)3和Al(OH)3B. Na2S溶液呈碱性,其主要原因是S2-+H2O??HS-+OH-C. “沉淀池Ⅱ”中,当Cu2+和Zn2+完全沉淀时,溶液中=4.0×10-12D. “出水”经阴离子交换树脂软化处理后,可用作工业冷却循环用水10. (2024·连云港)以铝土矿(含Al2O3及少量SiO2和Fe2O3等)为原料提纯Al2O3的过程如图所示。已知H2CO3电离常数分别为Ka1=4.4×10-7、Ka2=4.4×10-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碱溶”后进行过滤,滤液中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有:H+、Na+、Fe3+B. 0.1 mol/L NaHCO3溶液中:Kh(HCO)=2.27×10-4C. “过滤2”所得滤液中存在:c(OH-)>c(H+)+c(HCO)+2c(H2CO3)D. “沉铝”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Al(OH)4]-+HCO===Al(OH)3↓+CO+H2O(共23张PPT)第一篇微专题热练微专题7 化学工艺流程微专题热练23 化学工艺流程(一)(选择题)1. (2024·苏州)以钢铁厂灰渣(主要成分为ZnO,并含少量CuO、Fe2O3等)为原料制备氧化锌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已知:过量氨水使ZnO、CuO溶解,转化为[Zn(NH3)4]2+和[Cu(NH3)4]2+配离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2. (2024·常州中学)陶瓷工业中钴系色釉具有呈色稳定、呈色强度高等优点,利用含钴废料(主要成分为Co3O4,还含有少量的铝箔,LiCoO2等杂质)制备碳酸钴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CA. “滤液①”主要成分是Na[Al(OH)4]B. “操作①”“操作②”的分离方法不同C. “酸溶”反应中H2O2可以换成O2D. “沉钴”时Na2CO3的滴速过快或浓度太大将导致产品不纯,其原因是溶液碱性增强会产生Co(OH)2杂质【解析】 “碱浸”后废料中的铝箔溶解转化为Na[Al(OH)4]而被除去,“滤液①”主要成分是Na[Al(OH)4],A正确;钴渣①主要含Co3O4和LiCoO2,经过“酸溶”之后,Co元素转化为Co2+,即在“酸溶”步骤中Co元素被还原,故H2O2作还原剂,不可以换成O2,操作①为过滤,得到滤液②,滤液②中主要含CoSO4和Li2SO4,经过操作②即萃取、分液,实现分离,二者的分离方法不同,B正确、C错误;向有机相中加入硫酸,进行反萃取,实现Co元素从有机相转移到水相,最后经过沉钴操作获得CoCO3,“沉钴”时Na2CO3的滴速过快或浓度太大时,溶液碱性太强,会产生Co(OH)2杂质,易导致产品不纯,D正确。3. (2024·通州)工业用镁还原TiCl4制备金属Ti,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工业上可通过电解熔融MgCl2制取金属MgB. 用金属Mg还原TiCl4过程中需要通入N2作保护气C. “真空蒸馏”的目的是使Mg、MgCl2气化,实现与Ti的分离D. 制得海绵钛中含有少量金属Mg,可以用稀盐酸浸泡除MgB4. (2024·黑吉辽卷)某工厂利用铜屑脱除锌浸出液中的Cl-并制备Zn,流程如下。“脱氯”步骤仅Cu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已知“锌浸出液”中相关成分含量:Zn2+为145 g/L、Cu2+为0.03 g/L、Cl-为1 g/L,其他成分无干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A. “浸铜”时应加入足量H2O2,确保铜屑溶解完全B. “浸铜”反应:2Cu+4H++H2O2===2Cu2++ H2↑+2H2OC. “脱氯”反应:Cu+Cu2++2Cl-===2CuClD. 脱氯液净化后电解,可在阳极得到Zn【解析】 铜屑中加入H2SO4和H2O2发生反应为Cu+2H++H2O2===Cu2++2H2O,再加入锌浸出液进行“脱氯”,“脱氯”步骤中仅Cu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得到CuCl固体,即“脱氯”步骤发生反应为Cu+Cu2++2Cl-===2CuCl,过滤得到脱氯液。“浸铜”时,铜屑不能溶解完全,Cu在“脱氯”步骤还需要作还原剂,A错误;“浸铜”时,发生反应为Cu+2H++H2O2===Cu2++2H2O,B错误;“脱氯”时Cu元素发生归中反应,生成CuCl,C正确;脱氯液净化后电解,Zn2+应在阴极得到电子变为Zn,D错误。5. 镀锌铁皮可用于制备七水合硫酸锌(ZnSO4·7H2O),其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B【解析】 镀锌铁皮的镀层被破坏后,形成原电池,锌作负极,铁被保护,则铁的腐蚀比生铁慢,A错误;“氧化”时,过氧化氢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2H++H2O2===2Fe3++2H2O,B正确;“调pH” 时将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故“调pH”后所得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有Fe3+,C错误;从“过滤2”所得滤液中获取晶体的操作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D错误。6. (2023·泰州中学)利用NaClO氧化尿素制备N2H4·H2O(水合肼),同时可得到Na2SO3的流程如图所示。已知:NaClO能将N2H4·H2O氧化生成N2;0.1 mol/L 亚硫酸钠溶液的pH约为9.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解析】 由Cl2+2NaOH===NaCl+NaClO+H2O、3Cl2+6NaOH===5NaCl+NaClO3+3H2O知,产物中n(NaClO)∶n(NaClO3)=5∶1时,n(NaCl)∶n(NaClO)=2∶1,A正确;由流程图知,反应物为NaClO、CO(NH2)2,生成物N2H4·H2O、Na2CO3,NaClO被还原为NaCl,生成物中还有NaCl,B正确;由题意可知,NaClO能将N2H4·H2O氧化生成N2,步骤Ⅱ中若将尿素缓慢加入NaClO碱性溶液中,会将N2H4·H2O氧化生成N2,C错误;SO2为酸性气体,步骤Ⅳ的反应过程中控制溶液为碱性,有利于吸收SO2,D正确。A. “氧化”时,发生的化学方程式:4Ag+4NaClO+H2O===4AgCl+4NaOH+O2↑B. 若省略第一次过滤,会使氨水的用量增加C. 若“还原”工序利用原电池来实现,则N2是正极产物D. “还原”时,每生成1 mol Ag,理论上消耗0.5 mol N2H4·H2OB8. (2024·淮安市5校)以含钴废渣(主要成分为CoO和Co2O3,含少量 Al2O3和 ZnO)为原料制备CoCO3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A. “酸浸”时稀硫酸用量不宜过多B. “除铝”时加入 Na2CO3溶液过滤后所得滤渣是 Al(OH)3C. “萃取”时萃取剂总量一定,分多次加入萃取比一次加入萃取效果更好D. 沉钴时将含 Co2+的溶液缓慢滴加到 Na2CO3溶液中,可提高 CoCO3的产率9. (2023·湖南卷)处理某铜冶金污水(含Cu2+、Fe3+、Zn2+、Al3+)的部分流程如图:已知:①溶液中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下表所示。物质 Fe(OH)3 Cu(OH)2 Zn(OH)2 Al(OH)3开始沉淀pH 1.9 4.2 6.2 3.5完全沉淀pH 3.2 6.7 8.2 4.6②Ksp(CuS)=6.4×10-36,Ksp(ZnS)=1.6×10-24。D10. (2024·连云港)以铝土矿(含Al2O3及少量SiO2和Fe2O3等)为原料提纯Al2O3的过程如图所示。已知H2CO3电离常数分别为Ka1=4.4×10-7、Ka2=4.4×10-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谢谢观赏微专题热练23 化学工艺流程(一)(选择题)1. (2024·苏州)以钢铁厂灰渣(主要成分为ZnO,并含少量CuO、Fe2O3等)为原料制备氧化锌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已知:过量氨水使ZnO、CuO溶解,转化为[Zn(NH3)4]2+和[Cu(NH3)4]2+配离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 滤液①中大量存在HCO、CO、OH-B. 滤渣②的成分为CuC. “蒸氨沉锌”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Zn(NH3)4CO3+H2O8NH3↑+ZnCO3·Zn(OH)2+CO2↑D. “煅烧”过程需使用蒸发皿【解析】 浸取时,ZnO、CuO转化为[Zn(NH3)4]2+、[Cu(NH3)4]2+,Fe2O3不反应,故滤渣①为Fe2O3,滤液①中含有[Zn(NH3)4]2+、[Cu(NH3)4]2+、NH4HCO3、NH3·H2O,加入Zn粉时,发生反应Zn+[Cu(NH3)4]2+ ===Cu+[Zn(NH3)4]2+,从而实现去除杂质[Cu(NH3)4]2+,故滤渣②为Cu、Zn(过量),滤液②中主要含[Zn(NH3)4]2+、NH4HCO3、NH3·H2O,经过蒸氨沉锌操作获得沉淀ZnCO3·Zn(OH)2,最后煅烧获得ZnO。滤液①中没有大量的CO、OH-,A错误;滤渣②为Cu和过量的Zn,B错误;“煅烧”过程需使用坩埚,D错误。2. (2024·常州中学)陶瓷工业中钴系色釉具有呈色稳定、呈色强度高等优点,利用含钴废料(主要成分为Co3O4,还含有少量的铝箔,LiCoO2等杂质)制备碳酸钴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C)A. “滤液①”主要成分是Na[Al(OH)4]B. “操作①”“操作②”的分离方法不同C. “酸溶”反应中H2O2可以换成O2D. “沉钴”时Na2CO3的滴速过快或浓度太大将导致产品不纯,其原因是溶液碱性增强会产生Co(OH)2杂质【解析】 “碱浸”后废料中的铝箔溶解转化为Na[Al(OH)4]而被除去,“滤液①”主要成分是Na[Al(OH)4],A正确;钴渣①主要含Co3O4和LiCoO2,经过“酸溶”之后,Co元素转化为Co2+,即在“酸溶”步骤中Co元素被还原,故H2O2作还原剂,不可以换成O2,操作①为过滤,得到滤液②,滤液②中主要含CoSO4和Li2SO4,经过操作②即萃取、分液,实现分离,二者的分离方法不同,B正确、C错误;向有机相中加入硫酸,进行反萃取,实现Co元素从有机相转移到水相,最后经过沉钴操作获得CoCO3,“沉钴”时Na2CO3的滴速过快或浓度太大时,溶液碱性太强,会产生Co(OH)2杂质,易导致产品不纯,D正确。3. (2024·通州)工业用镁还原TiCl4制备金属Ti,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A. 工业上可通过电解熔融MgCl2制取金属MgB. 用金属Mg还原TiCl4过程中需要通入N2作保护气C. “真空蒸馏”的目的是使Mg、MgCl2气化,实现与Ti的分离D. 制得海绵钛中含有少量金属Mg,可以用稀盐酸浸泡除Mg【解析】 工业生产一般采用电解熔融MgCl2的方法制Mg,A正确;所得Mg通过“高温还原”时发生反应:2Mg+TiCl42MgCl2+Ti,制取金属钛,因Mg和N2能反应,故还原过程中不能用N2作保护气,可通入Ar作保护气,B错误;经过“真空蒸馏”提纯钛,由于金属钛的熔点很高,因此真空蒸馏时,Mg、MgCl2气化,实现与Ti的分离,C正确;制得海绵钛中含有少量金属Mg,Ti常温下不与稀盐酸反应,Mg与稀盐酸反应而被除去,D正确。4. (2024·黑吉辽卷)某工厂利用铜屑脱除锌浸出液中的Cl-并制备Zn,流程如下。“脱氯”步骤仅Cu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已知“锌浸出液”中相关成分含量:Zn2+为145 g/L、Cu2+为0.03 g/L、Cl-为1 g/L,其他成分无干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 “浸铜”时应加入足量H2O2,确保铜屑溶解完全B. “浸铜”反应:2Cu+4H++H2O2===2Cu2++ H2↑+2H2OC. “脱氯”反应:Cu+Cu2++2Cl-===2CuClD. 脱氯液净化后电解,可在阳极得到Zn【解析】 铜屑中加入H2SO4和H2O2发生反应为Cu+2H++H2O2===Cu2++2H2O,再加入锌浸出液进行“脱氯”,“脱氯”步骤中仅Cu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得到CuCl固体,即“脱氯”步骤发生反应为Cu+Cu2++2Cl-===2CuCl,过滤得到脱氯液。“浸铜”时,铜屑不能溶解完全,Cu在“脱氯”步骤还需要作还原剂,A错误;“浸铜”时,发生反应为Cu+2H++H2O2===Cu2++2H2O,B错误;“脱氯”时Cu元素发生归中反应,生成CuCl,C正确;脱氯液净化后电解,Zn2+应在阴极得到电子变为Zn,D错误。5. 镀锌铁皮可用于制备七水合硫酸锌(ZnSO4·7H2O),其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B)A. 镀锌铁皮的镀层被破坏后铁的腐蚀比生铁快B. “氧化”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2H++H2O2===2Fe3++2H2OC. “调pH”后所得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有Zn2+、SO、Fe3+、H+D. 从“过滤2”所得滤液中获取晶体的操作为:蒸发滤液至有大量晶体出现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液体蒸干【解析】 镀锌铁皮的镀层被破坏后,形成原电池,锌作负极,铁被保护,则铁的腐蚀比生铁慢,A错误;“氧化”时,过氧化氢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2H++H2O2===2Fe3++2H2O,B正确;“调pH” 时将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故“调pH”后所得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有Fe3+,C错误;从“过滤2”所得滤液中获取晶体的操作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D错误。6. (2023·泰州中学)利用NaClO氧化尿素制备N2H4·H2O(水合肼),同时可得到Na2SO3的流程如图所示。已知:NaClO能将N2H4·H2O氧化生成N2;0.1 mol/L 亚硫酸钠溶液的pH约为9.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A. 步骤Ⅰ反应时,若产物中n(NaClO)∶n(NaClO3)=5∶1,则n(NaCl)∶n(NaClO)=2∶1B. 步骤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CO(NH2)2+2OH-===Cl-+N2H4·H2O+COC. 步骤Ⅱ的加料方式为在搅拌下将尿素缓慢加入NaClO碱性溶液中D. 步骤Ⅳ的反应过程中控制溶液为碱性,有利于吸收SO2【解析】 由Cl2+2NaOH===NaCl+NaClO+H2O、3Cl2+6NaOH===5NaCl+NaClO3+3H2O知,产物中n(NaClO)∶n(NaClO3)=5∶1时,n(NaCl)∶n(NaClO)=2∶1,A正确;由流程图知,反应物为NaClO、CO(NH2)2,生成物N2H4·H2O、Na2CO3,NaClO被还原为NaCl,生成物中还有NaCl,B正确;由题意可知,NaClO能将N2H4·H2O氧化生成N2,步骤Ⅱ中若将尿素缓慢加入NaClO碱性溶液中,会将N2H4·H2O氧化生成N2,C错误;SO2为酸性气体,步骤Ⅳ的反应过程中控制溶液为碱性,有利于吸收SO2,D正确。7. (2024·姜堰中学)利用如下流程可从废光盘中回收金属层中的银(金属层中其他金属含量过低,对实验影响可忽略)。已知:NaClO溶液在加热时易分解生成NaCl和NaClO3,“溶解”工序发生的反应为AgCl+2NH3·H2O??[Ag(NH3)2]++Cl-+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 “氧化”时,发生的化学方程式:4Ag+4NaClO+H2O===4AgCl+4NaOH+O2↑B. 若省略第一次过滤,会使氨水的用量增加C. 若“还原”工序利用原电池来实现,则N2是正极产物D. “还原”时,每生成1 mol Ag,理论上消耗0.5 mol N2H4·H2O【解析】 “氧化”时,废光盘碎片中的银在80 ℃水浴加热条件下与次氯酸钠溶液反应:4Ag+4NaClO+2H2O4AgCl+4NaOH+O2↑,A错误;若不经过第一次过滤,过量的次氯酸钠溶液能将一水合氨氧化为氮气,会使氨水的用量增加,B正确;若还原工序利用原电池来实现,N2H4·H2O转化为N2,由N元素化合价从-2升高到0,N2H4·H2O会在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N2为负极产物,C错误;还原时发生的反应为4[Ag(NH3)2]++N2H4·H2O===4Ag↓+N2↑+4NH+4NH3↑+H2O,则反应生成1 mol银时,理论上消耗N2H4·H2O的物质的量为0.25 mol,D错误。8. (2024·淮安市5校)以含钴废渣(主要成分为CoO和Co2O3,含少量 Al2O3和 ZnO)为原料制备CoCO3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A. “酸浸”时稀硫酸用量不宜过多B. “除铝”时加入 Na2CO3溶液过滤后所得滤渣是 Al(OH)3C. “萃取”时萃取剂总量一定,分多次加入萃取比一次加入萃取效果更好D. 沉钴时将含 Co2+的溶液缓慢滴加到 Na2CO3溶液中,可提高 CoCO3的产率【解析】 钴废渣主要成分为CoO、Co2O3,还含有Al2O3、ZnO等杂质,加入硫酸酸浸并通入二氧化硫,纵观整个流程知最后得到CoCO3,说明该过程中二氧化硫起还原作用,将Co3+还原为Co2+,“酸浸”时稀硫酸用量若过多,将增加后续步骤中Na2CO3的用量,造成浪费,A正确;“除铝”时加入Na2CO3溶液,发生的反应为2Al3++3CO+3H2O===2Al(OH)3↓+3CO2↑,过滤后所得滤渣是Al(OH)3,B正确;萃取过程中,多次萃取能使萃取效率提高,C正确;“沉钴”时将含Co2+的溶液缓慢滴加到Na2CO3溶液中,碳酸钠过量,溶液碱性过强,会生成Co(OH)2沉淀,降低CoCO3的产率,D错误。9. (2023·湖南卷)处理某铜冶金污水(含Cu2+、Fe3+、Zn2+、Al3+)的部分流程如图:已知:①溶液中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下表所示。物质 Fe(OH)3 Cu(OH)2 Zn(OH)2 Al(OH)3开始沉淀pH 1.9 4.2 6.2 3.5完全沉淀pH 3.2 6.7 8.2 4.6②Ksp(CuS)=6.4×10-36,Ksp(ZnS)=1.6×10-2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 “沉渣Ⅰ”中含有Fe(OH)3和Al(OH)3B. Na2S溶液呈碱性,其主要原因是S2-+H2O??HS-+OH-C. “沉淀池Ⅱ”中,当Cu2+和Zn2+完全沉淀时,溶液中=4.0×10-12D. “出水”经阴离子交换树脂软化处理后,可用作工业冷却循环用水【解析】 由表中数据可知,pH=4时,Fe3+沉淀完全,Al3+部分沉淀,故“沉渣Ⅰ”中含有Fe(OH)3和Al(OH)3,A正确;S2-水解使溶液显碱性,以第一步水解为主:S2-+H2O??HS-+OH-,B正确;“沉淀池Ⅱ”中,当Cu2+和Zn2+完全沉淀时,溶液中====4.0×10-12,C正确;“出水”经阴离子交换树脂软化处理后得到含OH-的溶液,再经阳离子交换树脂软化处理得到含H+的溶液,OH-与H+结合生成水,“出水”依次经阴、阳离子交换树脂软化处理后,可用作工业冷却循环用水,D错误。10. (2024·连云港)以铝土矿(含Al2O3及少量SiO2和Fe2O3等)为原料提纯Al2O3的过程如图所示。已知H2CO3电离常数分别为Ka1=4.4×10-7、Ka2=4.4×10-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 “碱溶”后进行过滤,滤液中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有:H+、Na+、Fe3+B. 0.1 mol/L NaHCO3溶液中:Kh(HCO)=2.27×10-4C. “过滤2”所得滤液中存在:c(OH-)>c(H+)+c(HCO)+2c(H2CO3)D. “沉铝”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Al(OH)4]-+HCO===Al(OH)3↓+CO+H2O【解析】 “碱溶”后过滤得到的滤液中主要含有Na[Al(OH)4]、Na2SiO3、则滤液中含有的阳离子主要为Na+,不含H+和Fe3+,A错误;Kh(HCO)==≈2.27×10-8,B错误;“沉铝”过程中发生反应:[Al(OH)4]-+HCO===Al(OH)3↓+CO+H2O、SiO+2HCO===2CO+H2SiO3↓,则“过滤2”所得的滤液为NaHCO3、Na2CO3的混合溶液,Na2CO3溶液中存在质子守恒关系:c(OH-)=c(H+)+c(HCO)+2c(H2CO3),C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微专题7 微专题热练23 化学工艺流程(一)(选择题).pptx 微专题7 微专题热练23 化学工艺流程(一)(选择题)(学生版).doc 微专题7 微专题热练23 化学工艺流程(一)(选择题)(教师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