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至七单元 思维导图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至七单元 思维导图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题2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
第二单元 空气和氧气
课题1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2 氧气
课题3 制取氧气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课题2 原子结构
课题3 元素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1 水资源及其利用
课题2 水的组成
课题3 物质组成的表示
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课题2 化学方程式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
课题2 碳的氧化物
课题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第七单元 能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
课题1 燃料的燃烧
课题2 化石能源的合理利用
方法:分离液态空气法
工业制取氧气
原理:利用液态氧和液态氮的沸点不同。
文字表达式:高锰酸钾
原理
如热,锰酸钾十二氧化锰十氧气个
制取氧气(上)
符号表达式:KMnO4二KMn04+Mn02+O2↑
实验用品一
大试管、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集气瓶、水槽、铁架台(带铁
夹)、酒精灯、毛玻璃片
发生装置:固体加热型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装置
发生装置:固体加热型
收集装置: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
实验步骤:查、装、定、点、收、移、熄
向上排空气法
收集验满方法
一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已收集满。
文字表达式:
二氨化
过氧化氢
→水+氧气个
原理
符号表达式:
MnO2
H202
H20+02↑
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
实验用品一锥形瓶、长颈漏斗、
带导管的双孔橡皮塞、集气瓶、毛玻璃片
反应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型
收集装置: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
制取氧气(下)
定义: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
催化剂
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特点:一变二不变
定义: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分解反应
特点:一变多,A一B+C+
物质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
体积小、质量小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一温度越高,运动速度越快
不同状态物质分子间的间隔:气体>液体>固体
微粒的性质
(以分子为例)
分子间有间隔

温度越高,分子间隔越大一热胀冷缩
压强越大,分子间隔越小一气体加压储存在钢瓶中
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分子和原子
探究分子运动
浓氨水挥发出的氨气分子不断运动,进入酚酞溶液,
现象的实验
使酚酞变红
分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分子和原子
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联系: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可以构成分子
化学变化的实质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只含有一种分子的是纯净物;含多种分子的是混合物
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和变化
分子不改变,仅分子间间隔改变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分子改变,变成其他物质的分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