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压强 全章习题课件(共4份打包)沪科版(2025)物理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八章 压强 全章习题课件(共4份打包)沪科版(2025)物理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第二节 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第1课时 液体压强的特点
第八章 压 强
一、 选择题(每小题7分,共42分)
1. (重庆沙坪坝期中)如图所示,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水中,下列做法能够使压强计U形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增大的是( D )
A. 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水平向左或向右移动一段距离
B. 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C. 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在原处转动180°
D. 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改放在同样深度的浓盐水中
第1题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达州模拟)如图所示为一杯密封橙汁正放、倒放在水平桌面的情景,两次情景中液体对杯底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液体对杯底的压力分别为FA和FB,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B )
A. pA>pB,FA=FB B. pA>pB,FA<FB
C. pA>pB,FA>FB D. pA<pB,FA>FB
第2题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如图所示,三个形状、体积都不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有盐水、水和酒精,三个容器内液体的高度相等,三个容器底部所受压强分别为pA、pB、pC,则( A )
A. pA>pB>pC B. pA=pB=pC
C. pA<pB<pC D. 无法判定
第3题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 如图所示,向两支同样的试管中注入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发现液面在同一水平线上,则甲、乙两种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大小情况是( A )
A. 甲大 B. 乙大
C. 一样大 D. 无法确定
第4题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 如图所示,两容器中分别装有相同高度的水和盐水(ρ水<ρ盐水),A、B、C三点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A、pB、pC,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A )
A. pA<pB<pC B. pA>pB>pC
C. pA<pB=pC D. pA=pB=pC
第5题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 潜水员潜入水中的深度有一定的限制,这与潜水员能承受的压强大小有关。若某位潜水员能承受水产生的最大压强为4.0×105Pa,水的密度为1.0×103kg/m3,则该潜水员在水中能下潜的最大深度是(g取10N/kg)( B )
A. 4m B. 40m C. 400m D. 60m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二、 填空题(每空3分,共18分)
7. (怀化中考)工程师把三峡水电站水库大坝设计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水的深度越深,压强越  大 (选填“大”或“小”)。当水库水深为100m时,坝底受到的水的压强是  1.0×106 Pa。(已知ρ水=1.0×103kg/m3,g取10N/kg)
大 
1.0×106 
8. ★在海深10000m处,潜水器受到的压强为  1.03×108 Pa,若潜水器观察窗的面积为400cm2,则观察窗受到海水的压力为  4.12×106 N。(海水的密度ρ海水=1.03×103kg/m3,g取10N/kg)
1.03×108 
4.12×10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9. ★★(齐齐哈尔依安期末)著名的“木桶理论”告诉我们: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已知一个从底部向上逐渐变粗的水桶,如图所示,桶壁上最长的木板长为0.5m,最短的木板长为0.2m,桶内部底面积为4×10-2m2,桶底厚度不计,当桶内装最多水时,桶底受到水的压强为  2 000 Pa,桶底受到水的压力F与桶中水的重力G的大小关系为F  < (选填“>”“<”或“=”)G。(g取10N/kg)
2 000
 
< 
第9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三、 实验题(20分)
10. (巴中中考)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操作过程如图所示。
第10题
(1) 实验中液体压强是用U形管两侧液面  高度差 来表示的,
这种方法叫  转换 法。
高度差 
转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通过比较  C、D 两图,可得出结论:同一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 通过比较D、E两图,可探究液体压强与  液体密度 的关系。
(4) 通过比较A、B、C三图,可得出结论:同种液体在相同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相等 。
C、D 
液体密度 
相等 
第10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四、 计算题(20分)
11. ★★如图所示,在质量为1kg的容器内装有5kg的水,容器底面积为100cm2,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面积为0.9m2,求:(g取10N/kg,ρ水=1.0×103kg/m3)
(1) 容器底对桌面的压力。
解:(1) 容器底对桌面的压力F=G总=m总g=(1kg+5kg)×10N/kg=60N
第11题
(2) 容器底对桌面的压强。
解:(2) 容器底对桌面的压强p===6×103P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第11题
(3) 水对A点的压强。
解:(3) A点的深度hA=1m-0.35m=0.65m,水对A点的压强pA=ρ水ghA=1.0×103kg/m3×10N/kg×0.65m=6.5×103Pa
(4)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解:(4)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ρ水gh=1.0×103kg/m3×10N/kg×1m=1×104P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第二节 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第2课时 液体压强的应用
一、 选择题(每小题8分,共48分)
1. (济南天桥期末)连通器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的例子中利用了连通器原理的是( C )
第1题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百色期末)连通器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下列连通器装有同种液体,当液体静止时,两边液面位置正确的是( C )
A B C D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清远模拟)如图所示容器中装的是水,当阀门A和阀门B打开后,水不流动时( D )
A. 左管中水面最高
B. 右管中水面最高
C. 中间容器中水面最高
D. 三容器中的水面一样高
第3题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 (清远英德期末)在装修房屋时,工人师傅常用一根灌有水(水中无气泡)且足够长的透明塑料软管的两端靠在墙面的不同地方并做出标记,如图所示。工人师傅这样做的目的是( C )
A. 把水管当压强计用
B. 检查墙面是否已磨平
C. 找到两个相同高度的点
D. 测量两个点的水平距离
第4题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 在连通器的两端分别装有煤油和清水,液面相平,如图所示,如果将阀门K打开,那么( B )
A. 煤油向右流动 B. 清水向左流动
C. 均不流动 D. 无法判断
第5题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 ★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U形玻璃管竖直放置,底部带有一个阀门K,右管横截面积是左管的两倍,当阀门K关闭时,左、右管中水面的高度分别为h和2h,现将阀门K打开,液面稳定时,左管水面上升的高度是( C )
A. h B. h C. h D. h
第6题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二、 填空题(每空5分,共30分)
7. 如图所示为三峡船闸工作过程的示意图。它是利用  连通器 原理来工作的。当阀门A打开,阀门B关闭时,水从  闸室 流向下游,当它的水面与下游相平时,下游闸门打开,船驶入闸室。
第7题
连通器 
闸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8. 如图所示为牲畜自动饮水器的示意图,饮水杯A、B、C的水位可以保持一定,便于牲畜饮用,设计者运用了  连通器 原理;静止时水对三个饮水杯底部压强的关系是  相等 (选填“相等”或“不等”)。
第8题
连通器 
相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9. (漳州模拟)在装修房屋时,工人师傅常用一根足够长的透明塑料软管,里面灌入适量的水(水中无气泡),两人各持管的一端靠在墙面的不同地方,当塑料管的一端提高10cm,最终管两端水面的高度差为  0 cm。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0. 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A、B放在水平桌面上,装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A、B容器内的底面积之比SA∶SB=3∶2,液面的高度之比h1∶h2=4∶3,液体对两个容器底部的压强之比为  2∶3 。
第10题
2∶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三、 计算题(22分)
11. ★★(张家口宣化期中)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容器,左侧壁上有一个细开口弯管,弯管内的水面高度h1=0.8m;容器的顶部和底部的面积为0.08m2,顶部到底部的距离h2=0.6m,g取10N/kg,则:
(1) 水对容器顶部的压强是多少?
解:(1) 由图可知,容器顶部水的深度h=h1-h2=0.8m-0.6m=0.2m,水对容器顶部的压强p=ρ水gh=1.0×103kg/m3×10N/kg×0.2m=2 000Pa
第11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某深度处受到水的压强为1.5×103 Pa,则该处的深度为多少?
解:(2) 某深度处受到水的压强为1.5×103Pa,由p=ρgh可知,该处的深度h'===0.15m
第11题
(3) 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大小是多少?
解:(3)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ρ水gh1=1.0×103kg/m3×10N/kg×0.8m=8 000Pa;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水=p水S=8 000Pa×0.08m2=640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共29张PPT)
第三节 空气的“力量”
第八章 压 强
一、 选择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 (梧州模拟)大气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B )
A. 用吸管吸饮料
B. 利用船闸让船通行
C. 用吸盘挂钩挂物体
D. 用注射器吸取药液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如图所示,将一个玻璃杯灌满水,取硬纸片盖于杯口,压紧后将杯子倒置,放开压纸片的手,水和纸片竟然不掉下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 杯内的水对杯底也有压力
B. 水流不出来说明大气只有向上的压强
C. 杯内的水产生的最大压强与倒置之前是一样的
D. 大气压与液压一样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第2题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 托里拆利测量大气压强值的实验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B )
A. 此时大气压强等于770mm高汞柱所产生的压强
B. 若此时正处于冬季,则汞柱的高度会更高一些
C. 若将此汞柱倾斜一定角度,液面到汞柱高度变小
D. 若将此装置从山脚拿到山顶,管内的液面不变
第3题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4. ★你站在地球表面,大气对你正面的压力大约是( D )
A. 60N B. 600N C. 6000N D. 60000N
5. ★大气压在治疗肺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负压病房”。所谓“负压”,是指内部的气压低于外部的气压。下列现象中有可能处于“负压”状态的是( B )
A. 正在熬粥的高压锅内 B. 人吸气时肺的内部
C. 充满气后的氧气罐内 D. 打足气的自行车胎内
D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二、 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6. 首次公开展示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  马德堡半球实验 ,最早测出大气压的科学家是  托里拆利 ,1个标准大气压的值约为  1.013×105 Pa。
马德堡半球实验 
托里拆利 
1.013×10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7. 如图所示为我国战国时期的青铜汲酒器示意图,长柄上端与球形底部各开一小孔a、b。当汲酒器内充满酒水,向上提升长柄取酒时,应使开口a  闭合 (选填“闭合”或“打开”),酒水不流出是由于  大气压 的作用。
第7题
闭合 

气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8. (南阳镇平模拟)如图所示,当用力推注射器的活塞时,瓶内的气压将  大于 外界大气压,能观察到的现象是竖直玻璃管内的液体  上升 ,此实验可以验证用吸管喝饮料时,饮料是被  压 (选填“吸”或“压”)上来的。
第8题
大于 

升 
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9. (宜宾中考)中医博大精深。如图所示,火罐下端开口,使用时先对火罐中的气体加热,然后将火罐开口迅速按到人体皮肤上,自然降温后,火罐紧紧吸附在人体皮肤上,这说明了  大气压 的存在;拔罐的物理原理是利用火罐内外的  气压差 (选填“温度差”或“气压差”)使火罐吸附在人体穴位上,治疗某些疾病。
第9题
大气压 
气压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0. ★★(宿迁沭阳期末)小明学习课本上测大气压强的实验后,找来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自己动手估测大气压的值。
第10题
(1) 在实验时,首先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  排尽筒内空气,防止气体进入 。
排尽筒内空气,防止气体进
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如图甲,用手沿水平方向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当活塞开始滑动时,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6N,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有刻度部分的长度如图乙所示,则本地大气压强的测量值为  9.6×104 Pa。
(3) 小明同学测出的值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原因可能是  筒内空气没有排尽 。
9.6×104 
筒内空气
没有排尽 
第10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1. ★(黔南中考)某学习小组在研究大气压随海拔高度变化的情况时,查阅到如表所示的资料:
海拔高度/km 0 1 2 3 4 5
大气压/kPa 101 90 80 70 62 54
(1) 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得出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  减小 。
(2) 海拔3km处的大气压值与  7 m高的水柱产生的压强相等。
(g取10N/kg)
(3) 在海拔1km处,10m2水面受到的大气压力是  9×105 N。
减小 
7 
9×10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三、 实验题(28分)
12. ★(一) 如图甲所示,在覆杯实验中,塑料片和水不会掉下来。
(1) 这个实验说明了  大气压 的存在。
大气压 
(2) 把塑料杯旋转一圈,塑料片和水不会掉下来,说明  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
(3) 若在塑料杯侧壁扎一小孔,空气进入杯内,水和塑料片受到  重力 的作用会掉下来。
大气向各个
方向都有压强 

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二) 如图乙所示为制作的简易气压计,观察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
(1) 在玻璃瓶中倒入适量红色的水,将插有玻璃管的橡皮塞塞紧瓶口,红色的水升到玻璃管一定的高度,但高度不够,你应  向瓶内吹气 ,使水上升到瓶口以上适当位置。
(2) 将简易气压计从四楼移到一楼过程中,发现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会  降低 ,说明高度越高大气压  越小 。
(3) 小明将简易气压计放在阳光下,过一会儿,
他发现玻璃管内水柱发生了变化,这现象说明简
易气压计的测量结果会受到  温度 的影响。
向瓶内吹
气 
降低 
越小 
温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小测
一、 选择题(每小题7分,共42分)
1. (龙岩模拟)“拔火罐”是我国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它是以罐为工具,利用酒精棉燃烧排出罐内空气后,再将罐扣于相关穴位上,罐体就会吸附在皮肤表面,进而发挥其治疗作用。下列事例与“拔火罐”的原理不同的是( B )
A. 医生用注射器吸药液 B. 拦河坝上窄下宽
C. 吸盘贴在光滑的墙面上 D. 茶壶盖上留有小孔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苏州中考)下列现象不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解释的是( B )
A. 吹气时纸条向上 B. 用吸管喝水
C. 将硬币吹进盘中 D. 吹气时乒乓球不掉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济南历城一模)小明和小华在沙滩上玩耍时发现:两人在沙滩上行走的脚印大小不同,小明的脚印较大,但两人脚印的深浅相同,则他们对沙滩的压强及压力相比( C )
A. p小明>p小华,F小明>F小华
B. p小明>p小华,F小明<F小华
C. p小明=p小华,F小明>F小华
D. p小明=p小华,F小明<F小华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 (济南钢城模拟)如图的装置中,两端开口的U形管装有一定量的水,将A管向右倾斜,稳定后A管中的水面将( C )
A. 高于B管中的水面
B. 低于B管中的水面
C. 与B管水面相平
D. 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第4题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 (石家庄平山期末)如图,把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的下方用一薄塑料片托住(塑料片重力不计),放入水面下12cm处,然后向管内缓慢倒入密度为0.8×103kg/m3的煤油,当塑料片开始下沉时,煤油在管内的高度是( D )
A. 12.8cm B. 9.6cm C. 8cm D. 15cm
第5题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 (福州三模)如图甲所示,一底面积为200cm2的薄壁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现向该容器中注入某种液体,直到容器刚好注满时停止,此过程中薄壁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与注入液体深度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取10N/kg)( B )
第6题
B
A. 该薄壁容器重为2N
B. 注入液体的密度为0.8g/cm3
C. 该薄壁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先不变,后变大
D. 该薄壁容器的高度为6c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二、 填空题(每空3分,共21分)
7. (绵阳期末)如图所示,用80N的力F将棱长为10cm、密度为2g/cm3的实心正方体压在一个垂直的墙角静止,则物体对竖直墙壁的压强为  8×103 P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2×103 Pa。(g取10N/kg)
第7题
8×103 
2×10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8. 某游轮过三峡船闸,游轮吃水深度为3m,三峡船闸利用了  连通器 原理,该游轮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  3×104 Pa。(g取10N/kg,ρ水=1.0×103kg/m3)
连通器
 
3×10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9. (广东中考)如图所示,用两个吸盘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将两个吸盘对接,用力挤压出空气后难以将其分开,说明吸盘内部气体压强  小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大气压强;若在吸盘上戳一个小孔,吸盘内部气体压强会变  大 ;若在海拔更高的地方做同样的实验,将其分开所需的力更小,说明海拔越高,大气压强越  小 。
第9题
小于 
大 
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三、 实验题(20分)
10. ★(南通中考)利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第10题
(1) U形管两边液面的  高度差 能显示压强大小;使用前用手指轻按金属盒的橡皮膜,若U形管中液面不发生变化,说明  装置漏气 。
高度差 
装置漏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将金属盒分别放入水和盐水中,如图,金属盒的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分别是 p水和p盐水,则p水  < p盐水,据此不能得出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原因是  没有控制深度相同 。
< 
没有控制深度相同 
第10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四、 计算题(17分)
11. ★某坦克具有潜渡能力,质量为50t,高约2.5m,若每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2000cm2。(g取10N/kg)
(1) 求该坦克受到的重力以及该坦克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强。
解:(1) 该坦克受到的重力G=mg=50×103kg×10N/kg=5×105N,该坦克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力F=G=5×105N,受力面积S=2S1=2×2 000cm2=4 000cm2=0.4m2,坦克对地面的压强p===1.25×106P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若该坦克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等于坦克重力的0.05,则此时该坦克受到的牵引力是多大?
解:(2) 该坦克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此时该坦克受到的牵引力F'=f=0.05G=0.05×5×105N=2.5×104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若该坦克在深度为5m的河流中潜渡时,坦克顶部面积为0.7m2的舱门受到水的压强和压力是多少?(ρ水=1.0×103kg/m3)
解:(3) 该坦克在深度为5m的河流中潜渡时,坦克顶部所处的深度h=h1-h2=5m-2.5m=2.5m,坦克顶部受到水的压强p'=ρ水gh=1.0×103kg/m3×10N/kg×2.5m=2.5×104Pa,舱门受到水的压力F″=p'S2=2.5×104Pa×0.7m2=1.75×104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共28张PPT)
第一节 压力的作用效果
第1课时 压力和压强
第八章 压 强
一、 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 (内江中考)关于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 压力的施力物体一定是地球
B.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C. 压力的大小总是等于重力的大小
D. 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淄博周村期末)骆驼的体重不到马的2倍,它的脚掌面积是马蹄子的3倍,这为它在沙漠行走提供了有利条件。下列关于站立在水平地面上的骆驼和马(如图所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 骆驼对地面的压力就是它受到的重力
B. 骆驼通过增大脚掌面积减少对地面的压力
C. 骆驼对地面的压强小于马对地面的压强
D. 骆驼对地面的压力作用效果等于马对地面的压力作用效果
第2题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 (临沂期末)冬天,小明和小华并肩走过雪地,留下一深一浅的脚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踩成浅脚印的人鞋底面积较大
B. 踩成深脚印的人体重更大
C. 深脚印压力与受力面积比值更大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4. (淄博周村期末)太极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名太极拳爱好者在打拳过程中出现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站姿,在保持这两种站姿静止时,他对地面的压力、压强分别为F甲和F乙、p甲和p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B )
A. F甲=F乙、p甲<p乙 B. F甲=F乙、p甲>p乙
C. F甲>F乙、p甲>p乙 D. F甲<F乙、p甲=p乙
第4题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5. ★将一个质量为2kg、底面积为0.05m2的长方体放在某一水平桌面中央,水平桌面的面积为0.8m2,则长方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g取10N/kg) ( D )
A. 2.5Pa B. 25Pa C. 40Pa D. 400Pa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6. ★★如图所示,图钉尖的面积是5×10-8m2,图钉帽的面积是1×10-4m2,松木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5×106Pa。要让图钉尖进入松木,手指至少用力( D )
A. 500N B. 50N C. 2.5N D. 0.25N
第6题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二、 填空题(每空3分,共36分)
7. 如图所示,一块长方体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现沿图示AB位置切去左边一半,则它对桌面的压力将  变小 ,压强将  不变 。若沿图示CD位置切去上边一半,则它对桌面的压强将  变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第7题
变小 
不变 
变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8. (汕头潮南期末)如图,在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上,会运送铁饼的机器狗成了赛场上的“显眼包”,机器狗自重约15kg,当它站在赛场的草地上时,草地会有凹陷,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  发生形变 ;当它背上2kg重的铁饼时,对地面的压力将  变大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它开始奔跑时,对地面的压强将  变大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发生形变 
变大 
变大
第8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9. ★一名同学体重为600N,自然站立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压力为  600 N,双脚站立对地面的压强比行走时的压强  小 ;某沼泽地能承受的压强为2×104Pa,这名同学与沼泽地的接触面积至少为  0.03 m2,才不会陷入沼泽地。
600 
小 
0.0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0. ★如图所示,A是棱长为0.1m的正方体,重为5N,B为粗糙水平面,F为竖直作用在A上的力,大小为6N,则图甲中B所受压力为
 11 N,受到的压强是  1100 Pa,图乙中B受到的压强为  100Pa。
第10题
11 
1100 
1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三、 作图题(12分)
11. 画出图甲、乙、丙中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的示意图。
第11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四、 实验题(16分)
12. ★★(南充中考)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强利用多个完全相同的木块和海绵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第12题
(1) 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  凹陷程度 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凹陷程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对比甲、乙两图可以得出:当  压力大小 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 由甲、丙两图可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压力大小 的关系。
(4) 对比甲、丁两图,小强认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你认为他的观点  错误 (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没有控制受力面积相同 。
压力大小 
压力大小 
错误 
没有控
制受力面积相同 
第12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第2课时 压强的应用
一、 选择题(每小题8分,共56分)
1. (济南模拟)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如图所示,将斧头磨锋利的目的是( B )
A. 增大压力 B. 增大压强
C. 减小压力 D. 减小压强
第1题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重庆沙坪坝期中)动物大多有各自的求生绝活,如图所示“绝活”中,能减小压强的是( B )
A. 图甲,啄木鸟的尖嘴 B. 图乙,骆驼的巨掌
C. 图丙,鹰的利爪 D. 图丁,犀牛的锥角
第2题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 一张试卷平铺在水平桌面上时,对桌面产生的压强约为1 Pa。那么,一本八年级物理课本水平放在桌面上时,它对桌面的压强最接近( C )
A. 1.5 Pa B. 15 Pa
C. 150 Pa D. 1500 Pa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4. 一个正方体实心物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该物体的棱长为20cm,密度为0.6×103kg/m3,g取10N/kg,该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 D )
A. 900Pa B. 1100Pa
C. 1400Pa D. 1200Pa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5. (自贡中考)如图所示,三个实心圆柱体甲、乙、丙放在水平地面上,其中甲、乙高度相同,乙、丙的底面积相同,三者对地面的压强相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A. ρ甲=ρ乙>ρ丙 B. ρ甲=ρ乙=ρ丙
C. m甲=m乙>m丙 D. m甲=m乙=m丙
第5题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6. ★(聊城中考)A、B两个实心正方体的质量相等,密度之比ρA∶ρB=8∶1,若按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分别将它们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则地面受到的压力之比和压强之比分别是( B )
A. F甲∶F乙=1∶1,p甲∶p乙=1∶2
B. F甲∶F乙=1∶1,p甲∶p乙=1∶4
C. F甲∶F乙=1∶2,p甲∶p乙=2∶1
D. F甲∶F乙=8∶1,p甲∶p乙=1∶8
第6题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7.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两个实心正方体A、B,把它们并排竖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正方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C )
A. 1∶4 B. 4∶3 C. 4∶1 D. 1∶2
第7题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二、 填空题(每空3分,共27分)
8. (绵阳中考)公交车窗户旁都配有红色的破窗锤,如图所示。破窗锤的锤头顶部尖,是为了在紧急情况下乘客敲击车窗时  增大 (选填“增大”或“减小”)压强,更容易破窗;已知锤头顶部面积是2.0mm2,底部面积是2.0cm2,若乘客敲击力是50N,则破窗锤对车窗的最大压强是  2.5×107 Pa。
增大 
2.5×107 
第8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9. (淮北杜集期末)如图所示,一块重为60N的长方体砖块的长、宽、高分别为0.2m、0.1m和0.06m,将它平放、侧放、竖放在水平地面上,这三种情况下砖块对地面的最小压强为  3×103 Pa,最大压强为  1×104 Pa。
第9题
3×103 
1×10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0.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甲、乙两个正方体的棱长之比为5∶4,则它们对地面的压力之比F甲∶F乙=  25∶16 ;如果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那么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甲  > (选填“>”“<”或“=”)p乙。
第10题
25∶16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1. ★(南阳方城模拟)如图甲所示为武术博物馆展示的武术模型“站桩”,模型的质量为m,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都为S,它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  mg ,压强为   ;如图乙所示为三个相同的模型组成的另一种“站桩”姿势,此时该姿势的模型对地面的压强为   。
第11题
mg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三、 计算题(17分)
12. ★(济南期末)在一次案件的侦破中,公安人员在海滩案发现场发现了罪犯站立时留下的清晰的脚印,经测量每只脚印底面积为0.02m2。警察同时在紧挨鞋印旁边地面用压力测力计竖直向下压一薄垫片,垫片的重力不计,与地面接触的面积为10cm2,当垫片下陷的深度与鞋印的深度相同时,测力计读数为15N。根据以上数据,求:(g取10N/kg)
(1) 垫片对地面的压强。
解:(1) 垫片与地面接触的面积S1=10cm2=1×10-3m2,因垫片的重力不计,压力测力计对垫片的压力F1=15N,垫片对地面的压强
p1===1.5×104P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罪犯的重力。
解:(2) 因垫片下陷的深度与鞋印的深度相同,所以罪犯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p2=p1=1.5×104Pa,罪犯站立时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S2=2×0.02m2=0.04m2,由p=可得罪犯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力F2=p2S2=1.5×104Pa×0.04m2=600N,因罪犯站在水平地面上,故罪犯的重力G=F2=600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共26张PPT)
第四节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第八章 压 强
一、 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 (临沂河东期末)流体的压强与流速有关,如图所示的现象与这一物理知识无关的是( A )
第1题
A
A. 图甲,用吸管将饮料吸入口中
B. 图乙,向前吹气,纸条向上运动
C. 图丙,在气球的左侧吹气时球向左飘
D. 图丁,在硬币上方吹气时硬币跳入杯中
1
2
3
4
5
6
7
8
9
10
2. (连云港海州一模)如图所示,将两个气球用细线悬挂起来。当用力向两个气球中间吹气时,会发生的现象是( B )
A. 两气球向两边分开
B. 两气球向中间靠拢
C. A气球不动,B气球向外飘开
D. B气球不动,A气球向外飘开
第2题
B
1
2
3
4
5
6
7
8
9
10
3. (河池南丹期末)在站台上等候列车的乘客必须不能超过安全线,否则会被“吸”向列车,非常危险。下列四个选项中,与此现象所蕴含的规律不相同的是( A )
A. 用吸管把饮料吸进嘴里
B. 雨中撑伞时,大风常把雨伞掀翻
C. 两艘轮船不能近距离并排同向航行
D. 起风时,窗口悬挂的窗帘飘向窗外
A
1
2
3
4
5
6
7
8
9
10
4. (潍坊中考)如图所示,一圆形水管左粗右细,a、b为粗管和细管中同一水平面上的点,水管中有一气泡,随水向右快速运动,对于气泡经过a、b两点时体积大小的比较,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B )
A. 经过a点时大 B. 经过b点时大
C. 一样大 D. 均有可能
第4题
B
1
2
3
4
5
6
7
8
9
10
5. (西宁中考)如图所示,将一个普通的乒乓球轻轻放入漏斗中,用电吹风从细管吹向漏斗的大口,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B )
A. 乒乓球不会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大
B. 乒乓球不会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小
C. 乒乓球会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大
D. 乒乓球会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小
第5题
B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 填空题(每空5分,共40分)
6. (安徽中考)如图所示,把纸条放在嘴边,用力沿纸条上方向前吹气,会发现纸条向上飘动。这是因为  纸条上方气体流速大,气体压强小 ,从而推动纸条向上运动。
第6题
纸条上方气体流速大,气体压强
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7. 观察图甲中车的外形,若车在水平路面上急速行驶,由于车上下表面空气流动速度不同,车对地面的压力会  变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从而使车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变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车容易失控。为了减小上述意外情况的发生,有些跑车为了提高“抓地力”在车尾安装了一种“气流偏导器”,其外形应选用图乙中的  B 。
第7题
变小 
变小 
B 
1
2
3
4
5
6
7
8
9
10
8. 如图甲所示,饮料从吸管上升到嘴里,是因为空气中存在  大气压 ;如图乙所示,对吸管A吹气,吸管B中的水会上升,是因为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  小 。
第8题
大气
压 
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9. ★如图所示,打开水龙头,让水流注入,可观察到D、F两管液面相平,E管的液面(图中未画出)  低于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D、F管液面,这是因为  C管细,管内的水的流速大,压强小  。
第9题
低于 
C管细,管内的水的流速大,压
强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 实验题(30分)
10. ★★(福建模拟)飞机在空中飞行时都有一定的迎角(机翼轴线与水平气流的夹角),飞机飞行时的升力除了与机翼形状有关外,是否还与迎角大小有关呢?为了研究这一问题,在老师的帮助下,小明利用电风扇、升力测力计、飞机模型,按图甲方式进行如下实验:步骤一:闭合电风扇的开关,调节挡位使其风速最大,并使飞机模型的迎角为0°,记录测力计的示数。重复5次实验并计算升力的平均值。步骤二:改变迎角的大小,使其分别为5°、10°、15°、20°,重复步骤一。步骤三:处理相关数据得到升力与迎角的关系,如图乙。
第10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 由图乙可知,飞机的飞行速度一定,当迎角为  15° 时,升力最大;迎角由0°逐渐增大到20°的过程中,升力的变化特点是  先增大后减小 。
15° 
先增
大后减小 
(2) 小明若要进一步研究飞机的升力与其飞行速度的关系,利用现有器材,只需要控制  迎角 不变,通过调节  电风扇转动速度 来改变飞机模型的飞行速度即可。
迎角 
电风扇转动速度 
第10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3) 研究飞机升力与飞行速度的关系时,数据如表所示,由表格数据知:当飞机的迎角一定时,飞行速度越大,升力也越大。若某飞机以500km/h的速度做水平匀速直线飞行时的迎角为θ1,以800km/h的速度做水平匀速直线飞行时的迎角为θ2(θ1、θ2均小于15°),则θ1  > (选填“>”“<”或“=”)θ2。理由是  飞机升力一定时,飞行速度越大迎角越小 。
> 
飞机升力一定时,飞行速
度越大迎角越小 
挡 位 弱风 中风 强风
升力F/N 2 5 6
1
2
3
4
5
6
7
8
9
10
固体和液体压强问题的分析与计算
一、 选择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 (厦门湖里期末)如图所示,图甲是一瓶没装满的豆浆,喝掉一些后被放回原处(如图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 瓶子对桌面的压力不变
B. 瓶子对桌面的压强变小
C. 豆浆对瓶底的压力不变
D. 豆浆对瓶底的压强变大
第1题
B
1
2
3
4
5
6
7
8
9
2. 如图所示,a、b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均匀圆柱体,已知底面积Sa=3Sb,高度hb=2ha,对地面的压强pa=pb,圆柱体密度分别为ρa和ρb,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a和F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 ρa=ρb,Fa=Fb B. ρa=2ρb,Fa=3Fb
C. ρa=ρb,Fa=Fb D. ρa=ρb,Fa=3Fb
第2题
B
1
2
3
4
5
6
7
8
9
3. (枣庄滕州期末)如图所示,同种材料制成的两个实心圆柱体A和B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高度之比为2∶1,底面积之比为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它们对地面的压力之比为2∶1
B. 它们对地面的压力之比为1∶2
C. 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1∶2
D. 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2∶1
第3题
D
1
2
3
4
5
6
7
8
9
4. (北京朝阳模拟)如图所示,盛有水的杯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杯子重为1N,高9cm,底面积为0.003m2;杯内水重为2N,水深0.06m,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取10N/kg。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C )
A. 水对杯底的压强为900Pa
B. 水对杯底的压力为2N
C. 水杯对桌面的压强为1000Pa
D. 水杯对桌面的压力为2.8N
第4题
C
1
2
3
4
5
6
7
8
9
5. ★(上海杨浦二模)如图所示,实心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将乙叠放在甲的正上方,甲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为Δp甲。将甲叠放在乙的正上方,乙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为Δp乙。下列关于压强变化量Δp甲、Δp乙的判断,正确的是( A )
A. Δp甲一定小于Δp乙
B. Δp甲可能等于Δp乙
C. Δp甲一定等于Δp乙
D. Δp甲一定大于Δp乙
第5题
A
1
2
3
4
5
6
7
8
9
二、 填空题(每空5分,共35分)
6. ★(武威凉州期末)如图所示,将棱长为4cm、重2.4N的正方体合金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合金块对桌面的压强为  1.5×103 Pa,如果沿着图中虚线位置水平将金属块切成a、b两部分,将切下的a竖直放在桌面上,则a对桌面的压强为  1.5×103 Pa。
第6题
1.5×103 
1.5×103 
1
2
3
4
5
6
7
8
9
7.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密闭容器,侧壁上有一开口弯管,弯管内的液面高度h1=0.6m;容器顶部和底部的面积均为0.1m2,顶部到底部的距离h2=0.6m,容器中的液体密度为0.8×103kg/m3,则液体对容器顶部的压强为  0 Pa,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  480 N。(g取10N/kg)
第7题
0 
480 
1
2
3
4
5
6
7
8
9
8. ★★小明用刻度尺、两端开口的玻璃管、橡皮膜和水等器材测盐水的密度。
第8题
(1) 将玻璃管的一端扎上橡皮膜并逐渐倒入水,出现如图甲所示的现象,随着水量的增加,橡皮膜越来越凸起,说明液体压强随着  深度 的增加而增大。
深度 
1
2
3
4
5
6
7
8
9
(2) 将玻璃管缓慢插入装有盐水的烧杯中,直到橡皮膜表面与水平方向相平,如图乙所示,分别测出高度h1、h2、h3。橡皮膜表面与水平方向相平,是由于受到深度为  h1 的盐水的压强。
(3) 用小明测得的物理量推导出盐水密度,表达式为ρ盐水=  ρ水 (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h1 
ρ水 
第8题
1
2
3
4
5
6
7
8
9
三、 计算题(25分)
9. ★★(泉州安溪期中)如图甲,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容器由上、下两个圆柱体组成,重为0.6N,深度为10cm,不计容器厚度。往容器中加水直至加满,容器中水的深度与所加水重的关系如图乙,ρ水=1.0×103kg/m3。求:(g取10N/kg)
(1) 当水深为6cm时,容器内水的质量。
解:(1) 由图乙可知,当水深为6cm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G=1.8N,m===0.18kg
第9题
1
2
3
4
5
6
7
8
9
(2) 容器的底面积。
解:(2) p1=ρ水gh1=1.0×103kg/m3×10N/kg×6×10-2m=600Pa;底面积S===3×10-3m2
(3) 加满水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解:(3) 当将容器加满水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2=ρ水gh=1.0×103kg/m3×10N/kg×10×10-2m=1 000Pa,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p2S=1 000Pa×3×10-3m2=3N
第9题
1
2
3
4
5
6
7
8
9
(4) 加满水时,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第9题
解:(4) 加满水时,容器和水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总重力,F总=
G总=2.4N+0.6N=3N,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p桌面===1 000Pa
1
2
3
4
5
6
7
8
9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