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届高考作文复习和素材积累“玩人丧德,玩物丧志”材料分析+立意指导+标题范例+素材积累+范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尚书·周书·旅獒》中提到:“玩人丧德,玩物丧志。”这句话告诫人们要警惕不良的行为习惯对品德和志向的侵蚀。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一、材料分析“玩人丧德,玩物丧志”这一古训,简洁而有力地揭示了两种不良行为及其严重后果。“玩人”即戏弄、玩弄他人,这是对他人人格的不尊重,是一种违背道德伦理的行为,长此以往,会使自身的品德逐渐沦丧,失去他人的信任与尊重,破坏和谐的人际关系,进而在社会交往中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玩物”则是过度沉迷于某种事物,如网络游戏、奢侈品等,这会让人在物质或虚拟的享受中迷失方向,消磨掉积极进取的志向和奋发向上的动力,使人变得慵懒、消极,最终碌碌无为,荒废大好时光,无法实现自身的价值与理想。这二者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关联,共同反映了人性中的弱点和放纵可能带来的危害,警示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克制自己的欲望,端正自己的行为,坚守道德底线和高远志向,在生活的种种诱惑面前保持定力,做到自律、自省、自尊、自强,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他人和事物,追求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二、立意指导1. 品德修养与行为自律:着重探讨个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自律来培养良好的品德,避免“玩人玩物”的不良行为。例如,在与人交往中秉持真诚、善良、尊重的原则,不利用他人、不欺骗他人,通过自我约束提升道德修养;面对各种娱乐活动和物质诱惑时,能够节制欲望,保持理性,不沉迷其中,从而塑造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在点滴小事中积累德行,成为一个品德高尚、行为端正的人,为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2. 志向追求与专注力培养:从实现人生志向的角度出发,阐述专注于目标、远离不良诱惑的重要性。比如,科学家们为了攻克科研难题,放弃了娱乐休闲时间,心无旁骛地投身于研究工作,抵御外界的物质诱惑和干扰因素,将全部精力集中在追求科学真理上;学生为了考上理想的学校,克制自己对电子游戏、社交媒体等的沉迷,专注于学习知识和提升技能,培养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高度的专注力,向着目标坚定前行,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志向,在奋斗中展现出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人生价值。3. 社会风气与价值观引导:关注社会层面“玩人玩物”现象对整体风气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树立正确价值观来改善这种状况。在现代社会,一些不良的网络文化、奢靡的消费风气等,容易让人陷入“玩物丧志”的陷阱,此时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通过教育、宣传等方式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倡导积极向上、勤奋努力、关爱他人的社会风尚,营造健康、和谐、充满正能量的社会环境,让人们在正确价值观的引领下,自觉抵制不良行为,共同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力量。三、标题范例参考1. 《戒“玩”之害,守德明志》2. 《莫让“玩”字毁德志》3. 《远离玩物玩人,坚守德心壮志》4. 《玩人玩物不可取,修德立志方为道》5. 《祛“玩”之弊,养德铸志》6. 《以自律拒“玩”,用坚持守志》7. 《摒弃玩心,德志双馨》8. 《防“玩”之殇,筑德志之基》9. 《玩物丧志当警惕,品德修养不可忘》四、五句名言名句及分析1.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此句强调勤奋对于事业精通的关键作用,而玩乐则会导致荒废,警示人们要专注于事业,避免沉迷于无意义的娱乐,培养自律勤奋的品质,重视行为的思考与规划,否则将一事无成,明确了玩物对个人发展的消极影响,督促我们勤奋向学、积极进取,远离懈怠与放纵。2. “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表明只有内心宁静,不被外界干扰和诱惑所左右,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在面对各种物质享受和虚荣玩乐时,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定力,专注于志向的追求,不被玩物丧志,为实现理想创造有利的精神条件,启示我们在纷扰的世界中坚守本心,向着远方稳步前行。3.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教导君子要庄重自持,重视学习,忠诚守信,不与不良之人交往,有过错及时改正。其中“无友不如己者”体现了不玩人的思想,与品德修养相关联,要求我们选择益友,提升自身品德,通过自我约束和交友原则的把握,避免陷入不良行为,塑造良好的人格形象。4.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诸葛亮。倡导人们看淡名利,明确志向,在宁静的心境中追求高远目标。玩物往往源于对名利的追逐和内心的浮躁,此句提醒我们要摆脱物欲的束缚,保持内心的淡泊与宁静,坚守志向,不为世俗诱惑所动摇,在简单质朴的生活中专注于精神追求,实现人生的升华。5.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这句名言虽未直接提及“玩人玩物”,但从行为善恶的角度,告诫人们不可轻视小的恶行,如戏弄他人、沉迷小的不良嗜好等,因为这些小恶可能逐渐侵蚀品德和志向;同时要重视小善的积累,通过点滴善举培养品德,约束自身行为,防止因小失大,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品德修养的细节,为远大志向的实现奠定基础。五、八个经典事例1. 宋徽宗的兴衰警示:宋徽宗赵佶即位初期,本有治国安邦之责,但他却沉迷于书画古玩、园林建筑等玩物之中。他大兴土木建造艮岳,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收集奇花异石,对书画艺术的热爱逐渐演变成过度的玩物心态,无心朝政,重用蔡京等奸臣“玩人”,致使朝纲混乱,民不聊生,最终导致金兵南下,北宋灭亡,自己也沦为阶下囚。宋徽宗的例子深刻地揭示了“玩人丧德,玩物丧志”的危害,一国之君因放纵个人喜好,不仅丧失了品德和志向,更使国家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为后世统治者敲响了警钟,警示人们在权力和欲望面前要保持清醒,坚守正道。2. 卫懿公的玩物误国:春秋时期的卫懿公对鹤有着极度的痴迷,他不理朝政,整日与鹤为伴,给鹤加官进爵,甚至让鹤乘坐华丽的马车出行,耗费大量钱财用于养鹤,而忽视了国家的军事防御和百姓的生活疾苦。当狄人入侵时,百姓不愿为其卖命,军队毫无战斗力,最终卫国被狄人攻破,卫懿公也死于战乱之中。卫懿公因玩物而荒废国家大事,失去民心和军心,导致国家覆灭,充分体现了过度沉迷于玩物会使人丧失志向和责任感,对国家和个人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告诫为政者要以国家和人民为重,避免陷入玩物丧志的陷阱。3. 李存勖的成败之鉴:五代十国时期的李存勖,前期继承父志,南征北战,击败后梁,统一北方大部分地区,建立后唐,堪称一代枭雄。然而,在取得一定成就后,他开始骄傲自满,沉迷于戏曲玩乐,宠信伶人,甚至让伶人干预朝政,肆意戏弄大臣,导致朝局混乱,人心离散。最终在叛乱中,李存勖众叛亲离,死于乱军之中,辛苦建立的基业也随之崩塌。李存勖的经历生动地展现了玩物丧志以及玩人对政治生涯的毁灭性打击,警示人们在成功面前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志向,不可被一时的胜利冲昏头脑,陷入不良行为的漩涡。4. 牛顿的晚年遗憾:牛顿在早年凭借其卓越的智慧和勤奋的钻研精神,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三大运动定律等,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在科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举世瞩目的科学巨匠。然而,晚年的牛顿却陷入了对神学的过度痴迷之中,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研究上帝的存在和宇宙的神秘力量,偏离了科学探索的正轨,在科学上再无重大建树。牛顿的例子表明,即使是伟大的科学家,一旦陷入玩物丧志的境地,也会阻碍其前进的步伐,无法继续在原本的领域取得突破,令人惋惜的同时也提醒人们要始终坚守自己的初心和志向,不被无关的事物所干扰。5. 柳公权的书法正道:柳公权是唐代著名书法家,其书法以骨力劲健见长,自成一体,备受后世推崇。他年少时便展现出书法天赋,但并未因此骄傲自满、沉迷于一时的赞誉。他深知书法之道在于勤奋练习与品德修养并重,秉持着对书法艺术的敬畏之心,刻苦钻研笔法,博采众长,同时注重自身品德的磨砺,不玩人、不投机取巧。在面对皇帝的询问时,他以“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回应,体现了其正直的品格对书法创作的深刻影响。柳公权一生专注于书法艺术的提升和品德的修养,不为外界的名利诱惑所动,最终成就了书法史上的一代宗师地位,为后世树立了德艺双馨的典范,展示了坚守正道、远离不良行为对个人成就的积极作用。6. 苏洵的发愤图强:北宋文学家苏洵,年少时不喜读书,整日游手好闲,荒废了不少时光,可以说是在“玩物”中度过了青春岁月,乡试屡次落第。然而,在经历了一系列挫折后,他幡然醒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对人生的消极影响,毅然烧掉以前写的文章,闭门苦读,发愤图强。他谢绝宾客,一心钻研学问,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在文学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其文章纵横捭阖,气势磅礴,与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并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的经历生动地诠释了一个人只要能够及时醒悟,摆脱玩物丧志的状态,树立远大志向并为之努力奋斗,依然可以在人生的后半段实现逆袭,成就非凡事业,激励着后人在面对困境时要勇于改过自新,坚定追求理想的信念。7. 玄奘的西行求法:唐代高僧玄奘,为了探究佛教教义的真谛,决心西行印度取经。在当时,西行之路充满了艰难险阻,不仅有恶劣的自然环境,还有政治上的阻碍和文化上的差异。但玄奘不为所动,没有沉迷于舒适的寺庙生活,也没有被途中的困难吓倒。他怀着坚定的信念和对佛法的虔诚之心,一路穿越沙漠、翻过雪山,历经千辛万苦,最终抵达印度,取得真经,并带回大量佛教经典进行翻译和传播,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玄奘的事迹充分展现了一个人在追求崇高目标的过程中,能够克服玩物丧志的诱惑,抵御外界的干扰,凭借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志向,实现伟大的事业,为后世的修行者和求学者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彰显了精神追求的强大力量。8. 董明珠的商业坚守:董明珠在格力电器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坚守着对产品质量和企业发展的执着追求。在商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她没有被短期的利益诱惑所左右,没有沉迷于资本的游戏或追求个人的虚荣享受,而是专注于空调核心技术的研发和产品品质的提升。面对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商业手段,她坚持原则,不玩人、不搞不正当竞争,以诚信和实力赢得市场和合作伙伴的尊重。在她的带领下,格力电器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逐渐发展成为全球知名的家电品牌,她本人也成为中国商界的杰出代表。董明珠的故事体现了在现代商业领域,企业家只有坚守正道,远离玩物丧志的行为,专注于企业的核心价值和长远发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个人价值与企业价值的双赢,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范文一:守德明志,拒“玩”之害“玩人丧德,玩物丧志”,这一出自《尚书》的古训,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深刻地揭示了放纵行为对个人品德与志向的侵蚀之险。玩人,是对他人尊严的践踏,道德的滑坡由此开始;玩物,是对自身追求的迷失,志向的灯塔渐趋黯淡。在生活的舞台上,唯有秉持正道,远离“玩”的陷阱,方能修身正己,成就不凡人生。坚守品德高地,不玩人以养德馨。孔子曾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对尊重他人、不玩人的道德诠释。古有宋濂,在贫困中求学,虽同窗皆衣着华丽,却不生嫉妒之心,亦不阿谀奉承、玩人取乐,而是专注于学问的精进。他尊重师长,诚信待人,终成一代大儒,其品德之光耀千古。在现代社会,尊重他人隐私、不利用他人弱点谋取私利、真诚对待每一个人,都是不玩人的体现。我们应从点滴做起,培养善良、正直、宽容的品德,让道德之花在心田绽放,以良好的品德赢得他人尊重,为自己的人生铺就坚实的基石。专注志向追求,不玩物以铸辉煌。“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的这句名言警示着我们远离玩物,心向远方。屠呦呦专注于青蒿素的研究,几十年如一日,不被外界的名利诱惑所干扰,不沉迷于物质享受,全身心投入科研工作。她在简陋的实验室中,反复试验,历经无数次失败仍不放弃,最终成功提取青蒿素,为全球疟疾防治做出了巨大贡献,实现了自己的科研志向,也为人类健康事业铸就了不朽的功勋。在学习与工作中,我们应像屠呦呦一样,抵制电子游戏、短视频等娱乐的过度沉迷,专注于知识的积累与技能的提升,向着目标坚定前行,方能在自己的领域有所建树,成就辉煌人生。营造社会正气,共拒“玩”风以促发展。“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社会风气对个人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一个倡导诚信、友善、勤奋的社会环境中,人们更倾向于遵守道德规范,追求高尚志向。例如,在“感动中国”人物的评选与宣传中,那些坚守道德底线、为梦想不懈奋斗的人物事迹被广泛传播,激发了社会各界的正能量。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通过教育引导、文化熏陶等方式,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让人们自觉抵制玩人玩物的不良风气,汇聚起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强大力量,使中华民族在德志双馨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让我们铭记这句古训,从自身做起,远离玩人玩物的行为。以品德为帆,以志向为桨,在人生的海洋中破浪前行。让我们共同营造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社会环境,使每个人都能在德与志的滋养下茁壮成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生命在坚守正道中绽放出最绚丽的光彩。范文二:祛“玩”之弊,成就德志人生《尚书·周书·旅獒》中提到:“玩人丧德,玩物丧志。”短短八字,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犹如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警示着我们要警惕“玩”的危害,坚守道德与志向的高地。玩人,如同在心灵的净土上播撒恶的种子,终将使品德的花园荒芜;玩物,则似在梦想的征途上设置迷雾,会让志向的航船迷失方向。唯有摆脱“玩”的枷锁,方能成就德厚志坚的人生。以德为本,摒弃玩人恶行。孟子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真正有品德的人,懂得尊重和关爱他人,而不是将他人当作玩物来戏弄。汉文帝刘恒,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他亲尝汤药,侍奉母亲薄太后,不搞宫廷权谋,不玩弄人心。在他的治理下,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开创了“文景之治”的繁荣局面。他的德行赢得了臣民的衷心拥护和爱戴,为后世传颂。在生活中,我们应学会换位思考,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用真诚和善良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积小善而成大德,让品德的力量引领我们走向人生的光明大道。立志为先,摆脱玩物束缚。“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有了坚定的志向,才能跨越重重障碍,抵达成功的彼岸。王羲之从小立志成为书法大家,他苦练书法,专注于笔锋走势和字体结构,不被外界的繁华和娱乐所吸引,不沉迷于玩物。他练字时曾将一池水染成墨色,终成一代书圣,其书法作品流芳百世。在当今时代,我们身处信息洪流之中,更应明确自己的目标,抵制各种诱惑,如网络游戏、短视频等,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和成长中,为实现志向而不懈努力,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修身正己,引领社会风尚。个人的品德和志向不仅关乎自身发展,还会对社会产生影响。雷锋,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他始终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玩人、不玩物,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他的事迹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全社会掀起了学雷锋做好事的热潮,引领了良好的社会风尚。我们每个人都应从自身做起,修身养性,以实际行动传播正能量,让德与志的光芒照亮身边的每一个角落,共同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让我们远离玩人玩物的不良行为,积累深厚的品德底蕴,树立高远的志向抱负。在人生的道路上,以德为水,以志为舟,破浪前行。用我们的行动诠释德志的力量,让生命在奉献中升华,在追求中闪耀,向着光明的未来奋勇前进,成就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让德志之光永远照耀人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