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4张PPT)2025新高考化学二轮重点专题第7讲离子交换膜在电化学中的应用contents目录01考向分析010203知识重构重温经典04模型建构考向分析PART 0101考点统计卷别 试题情境 膜的类别 考点类别离子交换膜的判断 离子交换膜的应用2024江苏T8 碱性锌锰电池 隔膜 √2024河北T13 改性Mg-CO2二次电池 隔膜 √2024福建T9 新型锂电池 交换膜 √ √2024广西T9 新型钠离子二次电池 允许Na+通过的隔膜 √2024广东T16 电解湿法冶炼铁 阳离子交换膜 √2024黑吉辽T12 电解法耦合高效制H2 阴离子交换膜 √考点统计卷别 试题情境 膜的类别 考点分布离子交换膜的判断 离子交换膜的应用2024江西T11 多功能甲醛-硝酸盐电池 质子交换膜 √2024海南T13 电解法制备H2O2 质子交换膜 √2024北京T16 电解法制备HNO3 质子交换膜 √2024浙江T19 电解法由CO2制备HCOOH 质子交换膜 √2024湖北T14 电解法催化合成甘氨酸 双极膜 √2024重庆T9 电解法由CO2制备HCOOH 阴/阳离子交换膜 √考点统计膜的类别 卷别阳离子交换膜 2023河北T13阴离子交换膜 2023山东T11质子交换膜 2023全国甲T12、2023辽宁T11、2023重庆T20双极膜 2023广东T16离子交换膜 2023湖北T10、2023北京T5、2023浙江6月T13知识重构PART 02021.常见的隔膜隔膜又叫离子交换膜,离子交换膜是具有离子交换性能的,对溶液中的离子具有选择性透过能力的高分子特殊材料薄膜。1950年W 朱达首先合成了离子交换膜。1956年首次成功地用于电渗析脱盐工艺上。离子交换膜在应用时,主要利用它的离子选择透过性,由于制膜的主要原料是离子交换树脂,故又称为离子交换(树脂)膜。离子交换膜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它是分离装置、提纯装置以及电化学组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氯碱工业、水处理工业、重金属回收、湿法冶金以及电化学工业等领域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2.离子交换膜分四类:(1)阳离子交换膜,简称阳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即允许H+和其他阳离子通过,不允许阴离子或分子通过。(2)阴离子交换膜,简称阴膜,只允许阴离子通过,不允许阳离子或分子通过。(3)质子交换膜,只允许H+通过,不允许其他阳离子和阴离子通过。(4)双极性膜,膜的一侧为阳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另一侧为阴膜,只允许阴离子通过。阴离子交换膜阳离子交换膜双极膜质子交换膜单膜双室双膜三室多膜多室阴离子交换膜、阳离子交换膜质子交换膜双极膜两室法电解饱和食盐水三室法电解硫酸钠溶液多室协同电解净化海水离子选择性定向移动、维持电荷守恒电极反应式书写电极属性判定电解质成分变化两室法电解饱和食盐水阳极阴极阴极:放氢生碱2H2O +2e- = H2↑ +2OH-阳极:2Cl--2e- = Cl2↑Cl2H2精制饱和NaCl溶液NaCl稀溶液NaOH稀溶液较浓NaOH溶液总反应:2NaCl + 2H2O 2NaOH + H2↑ + Cl2↑为什么用阳离子交换膜?避免NaOH与反应两侧均有Na+离子电解硫酸钠溶液产生硫酸和烧碱溶液的装置如图所示,其中阴极和阳极均为惰性电极。测得同温同压下,气体甲与气体乙的体积比约为1∶2。O2H2阳极阴极阳极:放氧生酸2H2O-4e- = O2↑ +4H+阴极:放氢生碱2H2O +2e- = H2↑ +2OH-Na+SO42-H2SO4NaOH阴离子交换膜阳离子交换膜总反应:2Na2SO4 + 6H2O 2H2SO4 + 4NaOH + 2H2↑ + O2↑正极负极两膜三室电解硫酸钠溶液阳极阴极三膜四室电解制备Ca(H2PO4)2阴极:放氢生碱2H2O +2e- = H2↑ +2OH-阳极:2Cl--2e- = Cl2↑Ca2+Na+NaOH溶液浓度增大原料室溶液浓度减小CaCl2溶液浓度减小阳离子交换膜阴离子交换膜阳离子交换膜H2PO4-总反应:CaCl2+2NaH2PO4+2H2O Ca(H2PO4)2+2NaOH +H2↑ + Cl2↑膜两侧相同离子与膜的类别是否有关系?双极膜电解制备乙醛酸双极膜中间层中的H2O解离为H+和OH-,并在直流电场作用下分别向两极迁移。2Br--2e- = Br2↑失电子为阳极阴极正极负极H+OH-阳极所得Br2继续氧化乙二醛为乙醛酸OHCCHO+Br2+ 2OH- =HOOCCHO+H2O+2Br-乙二酸得电子转化为乙醛酸HOOCCOOH+ 2e- + 2H+ =HOOCCHO+H2O总反应: HOOCCOOH + OHCCHO 2HOOCCHO四膜五室电解氯化钠溶液制备HCl和NaOH阳极阴极H+OH-OH-H+Na+Cl-阴极:放氢不生碱2H+ +2e- = H2↑阳极:放氧不生酸4OH- -4e- = O2↑ +2H2ONaCl溶液浓度减小a>b甲室产物NaOH乙室产物HCl总反应:4NaCl + 6H2O 4HCl + 4NaOH + 2H2↑ + O2↑阳离子交换膜阴离子交换膜四膜五室NaBr溶液的电渗析装置正极负极阳极:OH--4e- = O2↑ +2H2O阴极:2H+ +2e- = H2↑H+H+OH-OH-Na+Br-NaOH溶液HBr溶液NaBr溶液浓度降低Na2SO4溶液浓度不变Na2SO4溶液浓度不变总反应:4NaBr + 6H2O 4HBr + 4NaOH + 2H2↑ + O2↑Li1-xCoO2 +xe-+xLi+===LiCoO2LixC6 - xe-===xLi++6C锂电池中的膜正极负极Li+允许Li+自由通过放电时,石墨层间的Li失去电子变为Li+ ,电子经导线流向正极, Li+通过隔膜向正极移动,进入正极材料的空隙,同时变价金属得电子化合价降低,与Li+形成化合物。总反应: LixC6 + Li1-xCoO2 ====LiCoO2 + 6C重温经典PART 03031.(2024·福建T9)一种兼具合成功能的新型锂电池工作原理如图。电解质为含Li+有机溶液。放电过程中产生(CF3SO2)2NLi,充电过程中电解LiCl产生Cl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交换膜为阴离子交换膜B.电解质溶液可替换为LiCl水溶液C.理论上每生成1molCl2,需消耗2molLiD.放电时总反应:6Li+ N2+4CF3SO2Cl =2(CF3SO2)2NLi +4LiCl允许Li+自由通过2LiCl 2Li + Cl2↑负极或阴极正极或阳极Li+正极:N2+6e- +6Li+= 2Li3N2Li3N+4CF3SO2Cl =2(CF3SO2)2NLi +4LiCl2.(2024·河北T13)我国科技工作者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可充电Mg-CO2电池,以Mg(TFSI)2为电解质,电解液中加入1,3-丙二胺(PDA)以捕获CO2,使放电时CO2还原产物为MgC2O4。该设计克服了MgCO3导电性差和释放CO2能力差的障碍,同时改善了Mg2+的溶剂化环境,提高了电池充放电循环性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放电时,电池总反应为2CO2+Mg=MgC2O4B.充电时,多孔碳纳米管电极与电源正极连接C.充电时,电子由Mg电极流向阳极,Mg2+向阴极迁移D.放电时,每转移1mol电子,理论上可转化1mol CO2CO2得电子为正极:2CO2 + 2e- + Mg2+ = MgC2O4负极:Mg - 2e- = Mg2+阳极阴极Mg2+3.(2022·全国甲T10)一种水性电解液Zn-MnO2离子选择双隔膜电池如图所示(KOH溶液中,Zn2+以Zn(OH)42-存在)。电池放电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Ⅱ区的K+通过隔膜向Ⅲ区迁移B.Ⅰ区的SO42-通过隔膜向Ⅱ区迁移C. MnO2电极反应:MnO2+2e-+4H+=Mn2++2H2OD.电池总反应:Zn+4OH-+MnO2+4H+=Zn(OH)42-+Mn2++2H2O两侧均有K+,为阳离子交换膜两侧均有SO42- ,为阴离子交换膜正极负极MnO2+2e-+4H+=Mn2++2H2OSO42-K+Zn —2e- +4OH-=Zn(OH)42-+2H2O4. (2022 ·河北T12)科学家研制了一种能在较低电压下获得氧气和氢气的电化学装置,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两侧均为NaOH,无法直接判定[Fe(CN)6]4- —e- =[Fe(CN)6]3—阳极阴极DHPS+2H2O +2e- = DHPS-2H +2OH-DHPS-2H=DHPS+H2O24[Fe(CN)6]3-+4OH-=4[Fe(CN)6]4-+O2↑+2H2O阴离子交换膜OH-4. (2022 ·河北T12)科学家研制了一种能在较低电压下获得氧气和氢气的电化学装置,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5.(2023·湖北T10)我国科学家设计如图所示的电解池,实现了海水直接制备氢气技术的绿色化。该装置工作时阳极无Cl2生成且KOH溶液的浓度不变,电解生成氢气的速率为xmol h-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B.离子交换膜为阴离子交换膜C.电解时海水中动能高的水分子可穿过PTFE膜D.海水为电解池补水的速率为2xmol h-1阳极阴极阴极:放氢生碱2H2O +2e- = H2↑ +2OH-4OH――4e-=O2↑+2H2O阴离子交换膜2H2O 2H2↑ + O2↑水蒸气6.(2024·江西T11)我国学者发明了一种新型多功能甲醛﹣硝酸盐电池,可同时处理废水中的甲醛和硝酸根离子(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uAg电极反应为2HCHO+2H2O﹣4e﹣═2HCOO﹣+H2↑+2OH﹣B.CuRu电极反应为NO3﹣+ 6H2O+8e﹣═NH3↑+9OH﹣C.放电过程中,OH﹣通过质子交换膜从左室传递到右室D.处理废水过程中溶液pH不变,无需补加KOH正极负极NO3﹣+6H2O+8e﹣═NH3↑+9OH﹣2HCHO+4OH-﹣2e﹣═2HCOO﹣+H2↑+2H2O8HCHO+ NO3﹣+7OH-=NH3↑+8HCOO-+4H2↑+2H2O7.(2024·湖北T14)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双位点PbCu电催化剂,用H2C2O4和NH2OH电化学催化合成甘氨酸,原理如图,双极膜中H2O解离的H+和OH-在电场作用下向两极迁移。已知在KOH溶液中,甲醛转化为HOCH2O-,存在平衡HOCH2O-+ OH- [OCH2O]2-+H2O。Cu电极上发生的电子转移反应为[OCH2O]2--e-=HCOO-+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解一段时间后阳极区c(OH-)减小B.理论上生成1molH3N+CH2COOH双极膜中有4mol H2O解离C.阳极总反应式为2HCHO+4OH-- 2e-= 2HCOO-+ H2↑+2H2OD.阴极区存在反应H2C2O4+ 2H++2e-=CHOCOOH+ H2O2HCHO+4OH-﹣2e﹣═2HCOO﹣+H2↑+2H2O阳极阴极H+OH-H2C2O4+2e-+2H+=OHCCOOH+H2OHOOCCH=NOH+4e-+5H+=H3N+CH2COOH+H2O阴极总方程式:H2C2O4+HON+H3+6e-+6H+= H3N+CH2COOH+3H2O7.(2024·湖北T14)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双位点PbCu电催化剂,用H2C2O4和NH2OH电化学催化合成甘氨酸,原理如图,双极膜中H2O解离的H+和OH-在电场作用下向两极迁移。已知在KOH溶液中,甲醛转化为HOCH2O-,存在平衡HOCH2O-+ OH- [OCH2O]2-+H2O。Cu电极上发生的电子转移反应为[OCH2O]2--e-=HCOO-+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解一段时间后阳极区c(OH-)减小B.理论上生成1molH3N+CH2COOH双极膜中有4mol H2O解离C.阳极总反应式为2HCHO+4OH-- 2e-= 2HCOO-+ H2↑+2H2OD.阴极区存在反应H2C2O4+ 2H++2e-=CHOCOOH+ H2O2HCHO+4OH-﹣2e﹣═2HCOO﹣+H2↑+2H2O阳极阴极H+OH-8.(2024·广东T16)一种基于氯碱工艺的新型电解池(下图),可用于湿法冶铁的研究。电解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阳极反应:2Cl--2e-=Cl2↑B.阴极区溶液中OH-浓度逐渐升高C.理论上每消耗1molFe2O3,阳极室溶液减少213gD.理论上每消耗1molFe2O3,阴极室物质最多增加138g阳极阴极Fe2O3+6e- +3H2O= 2Fe+ 6OH-2Cl--2e- = Cl2↑Na+两侧均有Na+,且向阴极移动3×71+6×23=351g6×23=138g模型建构PART 0404离子交换膜类别的判断锂电池只允许Li+自由通过两侧有相同离子的一般可直接判断复杂模型需结合装置目的及电极反应变化具体分析离子交换膜考点的延伸①离子迁移种类的判断:依据膜的类型选择性定向移动,平衡电荷②离子迁移方向及电极属性判断:电解池阴阳相吸,原电池正正负负③电极方程式书写:一定注意电解质环境,尤其是质子交换膜,一定需用H+配平电荷离子交换膜考点的延伸④电解质成分变化:关注电极反应式变化的同时,还要关注离子迁移引起的质量变化Fe2O3+6e- +3H2O= 2Fe+ 6OH-2Cl--2e- = Cl2↑Na+第7讲 离子交换膜在电化学中的应用一、考向分析卷别 试题情境 膜的类型 考点分布离子交换膜的判断 离子交换膜的应用2024江苏T8 碱性锌锰电池 隔膜 √2024河北T13 改性Mg-CO2二次电池 隔膜 √2024福建T9 新型锂电池 交换膜 √ √2024广西T9 新型钠离子二次电池 允许Na+通过的隔膜 √2024广东T16 电解湿法冶炼铁 阳离子交换膜 √2024黑吉辽T12 电解法耦合高效制H2 阴离子交换膜 √2024江西T11 多功能甲醛-硝酸盐电池 质子交换膜 √2024海南T13 电解法制备H2O2 质子交换膜 √2024北京T16 电解法制备HNO3 质子交换膜 √2024浙江T19 电解法由CO2制备HCOOH 质子交换膜 √2024湖北T14 电解法催化合成甘氨酸 双极膜 √2024重庆T9 电解法由CO2制备HCOOH 阴/阳离子交换膜 √二、知识重构1.常见的隔膜隔膜又叫离子交换膜,离子交换膜是具有离子交换性能的,对溶液中的离子具有选择性透过能力的高分子特殊材料薄膜。1950年W 朱达首先合成了离子交换膜。1956年首次成功地用于电渗析脱盐工艺上。离子交换膜在应用时,主要利用它的离子选择透过性,由于制膜的主要原料是离子交换树脂,故又称为离子交换(树脂)膜。离子交换膜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它是分离装置、提纯装置以及电化学组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氯碱工业、水处理工业、重金属回收、湿法冶金以及电化学工业等领域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2.离子交换膜分四类:(1)阳离子交换膜,简称阳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即允许H+和其他阳离子通过,不允许阴离子或分子通过。(2)阴离子交换膜,简称阴膜,只允许阴离子通过,不允许阳离子或分子通过。(3)质子交换膜,只允许H+通过,不允许其他阳离子和阴离子通过。(4)双极性膜,膜的一侧为阳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另一侧为阴膜,只允许阴离子通过。3.常见考查方式及考点4.典型装置分析分析下列装置的电极属性、电极反应式、离子交换膜、离子迁移方向等装置 分析重温经典1.(2024·福建T9)一种兼具合成功能的新型锂电池工作原理如图。电解质为含Li+有机溶液。放电过程中产生(CF3SO2)2NLi,充电过程中电解LiCl产生Cl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交换膜为阴离子交换膜B.电解质溶液可替换为LiCl水溶液C.理论上每生成1molCl2,需消耗2molLiD.放电时总反应:6Li+ N2+4CF3SO2Cl =2(CF3SO2)2NLi +4LiCl【答案】D【分析】放电过程中产生(CF3SO2)2NLi,由图可知,放电过程中氮气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Li3N,Li3N又转化为(CF3SO2)2NLi和LiCl,则左侧电极为正极,右侧电极为负极;【解析】A.放电过程中负极锂失去电子形成锂离子,锂离子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左侧生成(CF3SO2)2NLi,A错误;B.锂为活泼金属,会和水反应,故电解质溶液不能为水溶液,B错误;C.充电过程中电解LiCl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产生Cl2:2Cl--2e-=Cl2↑,锂离子在阴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生成锂单质:2Li++2e-=2Li,则每生成1molCl2,同时生成2mol Li;放电过程中,消耗6mol Li,同时生成4mol LiCl,则整个充放电过程来看,理论上每生成1molCl2,需消耗1mol Li,C错误;D.由分析,放电过程中,正极氮气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Li3N,Li3N又转化为(CF3SO2)2NLi和LiCl,负极锂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锂离子,总反应为6Li+ N2+4CF3SO2Cl =2(CF3SO2)2NLi +4LiCl,D正确。2.(2024·河北T13)我国科技工作者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可充电Mg-CO2电池,以Mg(TFSI)2为电解质,电解液中加入1,3-丙二胺(PDA)以捕获CO2,使放电时CO2还原产物为MgC2O4。该设计克服了MgCO3导电性差和释放CO2能力差的障碍,同时改善了Mg2+的溶剂化环境,提高了电池充放电循环性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放电时,电池总反应为2CO2+Mg=MgC2O4B.充电时,多孔碳纳米管电极与电源正极连接C.充电时,电子由Mg电极流向阳极,Mg2+向阴极迁移D.放电时,每转移1mol电子,理论上可转化1mol CO2【答案】C【分析】放电时CO2转化为MgC2O4,碳元素化合价由+4价降低为+3价,发生还原反应,所以放电时,多孔碳纳米管电极为正极、Mg电极为负极,则充电时多孔碳纳米管电极为阳极、Mg电极为阴极:定位:二次电池,放电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充电时阳离子向阴极移动。电极 过程 电极反应式电极 放电 Mg-2e- =Mg2+充电 Mg2++2e- =Mg多孔碳纳米管电极 放电 Mg2++2e- +2CO2=MgC2O4充电 MgC2O4-2e- = Mg2++2CO2【解析】A.根据以上分析,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Mg2++2e- +2CO2=MgC2O4、负极反应式为Mg-2e- =Mg2+,将放电时正、负电极反应式相加,可得放电时电池总反应:2CO2+Mg=MgC2O4,A正确;B.充电时,多孔碳纳米管电极上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则多孔碳纳米管在充电时是阳极,与电源正极连接,B正确;C.充电时,Mg电极为阴极,电子从电源负极经外电路流向电极,同时Mg2+向阴极迁移,C错误;D.根据放电时的电极反应式Mg2++2e- +2CO2=MgC2O4可知,每转移2mol电子,有2mol CO2参与反应,因此每转移1mol电子,理论上可转化1mol CO2,D正确。3.(2022·全国甲T10)一种水性电解液Zn-MnO2离子选择双隔膜电池如图所示(KOH溶液中,Zn2+以Zn(OH)42-存在)。电池放电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Ⅱ区的K+通过隔膜向Ⅲ区迁移B.Ⅰ区的SO42-通过隔膜向Ⅱ区迁移C. MnO2电极反应:MnO2+2e-+4H+=Mn2++2H2OD.电池总反应:Zn+4OH-+MnO2+4H+=Zn(OH)42-+Mn2++2H2O【答案】A【解析】根据图示的电池结构和题目所给信息可知,Ⅲ区Zn为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为Zn-2e-+4OH-=Zn(OH),Ⅰ区MnO2为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为MnO2+2e-+4H+=Mn2++2H2O;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由于两个离子选择隔膜没有指明的阳离子隔膜还是阴离子隔膜,故两个离子隔膜均可以通过阴、阳离子,因此可以得到Ⅰ区消耗H+,生成Mn2+,Ⅱ区的K+向Ⅰ区移动或Ⅰ区的SO向Ⅱ区移动,Ⅲ区消耗OH-,生成Zn(OH),Ⅱ区的SO向Ⅲ区移动或Ⅲ区的K+向Ⅱ区移动。据此分析答题。A.根据分析,Ⅱ区的K+只能向Ⅰ区移动,A错误;B.根据分析,Ⅰ区的SO向Ⅱ区移动,B正确;C.MnO2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MnO2+2e-+4H+=Mn2++2H2O,C正确;D.电池的总反应为Zn+4OH-+MnO2+4H+=Zn(OH)+Mn2++2H2O,D正确。4. (2022 ·河北T12)科学家研制了一种能在较低电压下获得氧气和氢气的电化学装置,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极b为阳极B. 隔膜为阴离子交换膜C. 生成气体M与N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D. 反应器I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CN)6]3-+4OH-4[Fe(CN)6]4-+O2↑+2H2O【答案】BD【解析】由图可知,a电极为阳极,碱性条件下[Fe(CN)6]4-离子在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Fe(CN)6]3—离子,催化剂作用下,[Fe(CN)6]3-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Fe(CN)6]4-离子、氧气和水,b电极为阴极,水分子作用下DHPS在阴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DHPS—2H和氢氧根离子,催化剂作用下,DHPS—2H与水反应生成DHPS和氢气,氢氧根离子通过阴离子交换膜由阴极室向阳极室移动,则M为氧气、N为氢气。A.由分析可知,b电极为电解池的阴极,故A错误;B.由分析可知,氢氧根离子通过阴离子交换膜由阴极室向阳极室移动,则隔膜为阴离子交换膜,故B正确;C.由分析可知,M为氧气、N为氢气,由得失电子数目守恒可知,氧气和氢气的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C错误;D.由分析可知,反应器I中发生的反应为催化剂作用下,[Fe(CN)6]3-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Fe(CN)6]4-离子、氧气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CN)6]3-+4OH-4[Fe(CN)6]4-+O2↑+2H2O。5.(2023·湖北T10)我国科学家设计如图所示的电解池,实现了海水直接制备氢气技术的绿色化。该装置工作时阳极无Cl2生成且KOH溶液的浓度不变,电解生成氢气的速率为xmol h-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B.离子交换膜为阴离子交换膜C.电解时海水中动能高的水分子可穿过PTFE膜D.海水为电解池补水的速率为2xmol h-1【答案】D【解析】A.由图可知,该装置为电解水制取氢气的装置,a电极与电源正极相连,为电解池的阳极,b电极与电源负极相连,为电解池的阴极,阴极反应为2H2O+2e-=H2↑+2OH-,A正确;B.该装置工作时阳极无Cl2生成且KOH浓度不变,阳极反应为4OH--4e-=O2↑+2H2O,为保持OH-离子浓度不变,则阴极产生的OH-离子要通过离子交换膜进入阳极室,即离子交换膜应为阴离子交换摸,故B正确;C.题中提示PTFE膜可透汽不透液态水,海水中的动能高的水能量高,即水蒸气,所以可穿过PTFE膜,故C正确;D.电池总反应为2H2O2H2↑+O2↑,由电解总反应可知,每生成1molH2要消耗1molH2O,生成H2的速率为xmol·h-1,则补水的速率也应是xmol·h-1,故D说法错误。6.(2024·江西T11)我国学者发明了一种新型多功能甲醛﹣硝酸盐电池,可同时处理废水中的甲醛和硝酸根离子(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uAg电极反应为2HCHO+2H2O﹣4e﹣═2HCOO﹣+H2↑+2OH﹣B.CuRu电极反应为NO3﹣6H2O+8e﹣═NH3↑+9OH﹣C.放电过程中,OH﹣通过质子交换膜从左室传递到右室D.处理废水过程中溶液pH不变,无需补加KOH【答案】B【分析】由原电池中电子移动方向可知,CuAg为负极,HCHO失去电子生成HCOO-和H2,电极方程式为:2HCHO+4OH-﹣2e﹣═2HCOO﹣+H2↑+2H2O,CuRu为正极,NO3﹣得到电子生成NH3,电极方程式为:NO3﹣+6H2O+8e﹣═NH3↑+9OH﹣,以此解答。【解析】A.由分析可知,CuAg为负极,HCHO失去电子生成HCOO-和H2,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配平电极方程式为:2HCHO+4OH-﹣2e﹣═2HCOO﹣+H2↑+2H2O,A错误;B.由分析可知,CuRu为正极,NO3﹣得到电子生成NH3,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配平电极方程式为:NO3﹣+6H2O+8e﹣═NH3↑+9OH﹣,B正确;C.质子交换膜只允许H+通过,C错误;D.由分析可知,负极电极方程式为:2HCHO+4OH-﹣2e﹣═2HCOO﹣+H2↑+2H2O,正极电极方程式为:NO3﹣+6H2O+8e﹣═NH3↑+9OH﹣,总反应为8HCHO+ NO3﹣+7OH-=NH3↑+8HCOO-+4 H2↑+2H2O,处理废水过程中消耗OH-,溶液pH减小,需补加 KOH,D错误。7.(2024·湖北T14)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双位点PbCu电催化剂,用H2C2O4和NH2OH电化学催化合成甘氨酸,原理如图,双极膜中H2O解离的H+和OH-在电场作用下向两极迁移。已知在KOH溶液中,甲醛转化为HOCH2O-,存在平衡HOCH2O-+ OH-[OCH2O]2-+H2O。Cu电极上发生的电子转移反应为[OCH2O]2--e-=HCOO-+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解一段时间后阳极区c(OH-)减小B.理论上生成1molH3N+CH2COOH双极膜中有4mol H2O解离C.阳极总反应式为2HCHO+4OH-- 2e-= 2HCOO-+ H2↑+2H2OD.阴极区存在反应H2C2O4+ 2H++2e-=CHOCOOH+ H2O【答案】B【分析】在KOH溶液中HCHO转化为HOCH2O-:HCHO+OH-→HOCH2O-,存在平衡HOCH2O-+OH-[OCH2O]2-+H2O,Cu电极上发生的电子转移反应为[OCH2O]2--e-=HCOO-+H ,H 结合成H2,Cu电极为阳极;PbCu电极为阴极,首先HOOC—COOH在Pb上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转化为OHC—COOH:H2C2O4+2e-+2H+=OHC—COOH+H2O,OHC—COOH与HO—N+H3反应生成HOOC—CH=N—OH:OHC—COOH+HO—N+H3→HOOC—CH=N—OH+H2O+H+,HOOC—CH=N—OH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转化成H3N+CH2COOH:HOOC—CH=N—OH+4e-+5H+=H3N+CH2COOH+H2O。【解析】A.根据分析,电解过程中,阳极区消耗OH-、同时生成H2O,故电解一段时间后阳极区c(OH-)减小,A项正确;B.根据分析,阴极区的总反应为H2C2O4+HO—N+H3+6e-+6H+= H3N+CH2COOH+3H2O,1molH2O解离成1molH+和1molOH-,故理论上生成1molH3N+CH2COOH双极膜中有6molH2O解离,B项错误;C.根据分析,结合装置图,阳极总反应为2HCHO-2e-+4OH-=2HCOO-+H2↑+2H2O,C项正确;D.根据分析,阴极区的Pb上发生反应H2C2O4+2e-+2H+=OHC—COOH+H2O,D项正确。8.(2024·广东T16)一种基于氯碱工艺的新型电解池(下图),可用于湿法冶铁的研究。电解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阳极反应:2Cl--2e-=Cl2↑B.阴极区溶液中OH-浓度逐渐升高C.理论上每消耗1molFe2O3,阳极室溶液减少213gD.理论上每消耗1molFe2O3,阴极室物质最多增加138g【答案】C【分析】左侧电极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Fe2O3在碱性条件下转化为Fe,从而实现冶铁,电极反应为:Fe2O3+6e- +3H2O= 2Fe+ 6OH-;右侧电极为阳极,溶液为饱和食盐水,Cl-放电产生氯气,电极反应为:2Cl--2e-=Cl2↑;中间为阳离子交换膜,由阳极向阴极移动。【解析】A.由分析可知,阳极反应为:2Cl--2e-=Cl2↑,A正确;B.由分析可知,阴极反应为:Fe2O3+6e- +3H2O= 2Fe+ 6OH-,消耗水产生OH-,阴极区溶液中OH-浓度逐渐升高,B正确;C.由分析可知,理论上每消耗1molFe2O3,转移6mol电子,产生3mol Cl2,同时有6molNa+由阳极转移至阴极,则阳极室溶液减少3×71+6×23=351g,C错误;D.由分析可知,理论上每消耗1molFe2O3,转移6mol电子,有6mol Na+由阳极转移至阴极,阴极室物质最多增加6×23=138g,D正确。四、模型建构1.离子交换膜类别的判断简单模型:①锂电池只允许Li+自由通过;②两侧有相同离子的一般可直接判断为相应的离子交换膜;复杂模型:需根据装置的目的与电极反应式具体分析判断。2.离子交换膜考点的延伸①离子迁移种类的判断:依据膜的类型选择性定向移动,平衡电荷;②离子迁移方向及电极属性判断:电解池阴阳相吸,原电池正正负负;③电极方程式书写:一定注意电解质环境,尤其是质子交换膜,一定需用H+配平电荷;④电解质成分变化:关注电极反应式变化的同时,还要关注离子迁移引起的质量变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7讲 离子交换膜在电化学中的应用.docx 第7讲 离子交换膜在电化学中的应用.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