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课件(共3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 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课件(共38张PPT)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第四课 与世界共发展
第一节 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学习目标
1
政治认同:知道我国发展现阶段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懂得抓住机遇和应对挑战的方法。
2
责任担当:关心国家发展,树立国际视野,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
学习重点:我国面临的发展契机和挑战
学习难点:我国应如何正确认识和应对发展中的风险与挑战
学习方法:情境体验、案例分析、讨论交流、学练结合等
自学导航
请阅读课本内容,完成填空,大约用时3分钟.
1.我国面临怎样的发展契机?
(1)国内:①我国已转向_____________发展阶段,________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__________雄厚,人力资源丰富,____________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
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在_________、人才、_________、管理经验、____________等领域具备良好的积累,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__________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_________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__________转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国际:①_________、发展、__________、共赢的时代潮流越来越强劲,这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②中国的____________力不断提升,在经济合作、____________等多个领域发挥的________作用越来越大。
③许多国家为谋求经济的稳定与________,需要与中国开展____________,这使中国在国际合作各个领域获得更大发展空间,更加____________。
2.我们应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新的发展契机?
机遇稍纵即逝。________机遇,勇于________,发展就能再上新台阶;
坐等观望,犹豫懈怠,往往___________,陷于被动。
3.我国发展面临怎样的风险与挑战?
(1)国内:①受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中国经济面临一定的____________和不少困难,几十年高速发展所积累的一些________与_________也逐渐暴露出来,急需得到稳妥处理与解决。
②企业_________成本上升。为降低制造成本,一些传统制造企业将工厂迁往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中国制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____________。
(2)国际: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给中国“__________”发展战略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挑战,使得中国的____________面临不少困难和风险。
4.我国应如何正确认识和应对发展中的风险与挑战?
认识:挑战与机遇________,困难与希望________。纵观国际国内形势,我国的发展仍处于重要___________期。
应对:①要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_______________,增强_______意识和________意识。
②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保持____________,办好自己的事。
③认识和把握____________,发扬斗争精神,树立________意识,准确识变、_____________、主动求变。
④善于在危机中__________、于变局中__________,抓住机遇,应对挑战,____________,奋勇前进。
目题一 新的发展契机
探究任务一 我们面临怎样的新发展契机
2017年12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特征,就是我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的,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一个重大判断,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其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1、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政治维度。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定海神针”。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
2.合乎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科学维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代表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符合人类历史跃迁规律。我们的制度优势就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立足实际、适应国情、符合规律的优势。
3.人民至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价值维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则充分肯定了人的发展逻辑的主导性、优先性,把人民作为制度建构的主体力量,倡扬人民至上的价值观。
4.实践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现实维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是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生动实践证明了的,这种优势表现为我们在发展中取得了全方位的历史性的成就。
这则材料告诉我们,我国继续发展具有哪个方面的优势和条件?
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理有机统一的基层治理体制机制正在形成,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这则材料说明了我国继续发展的优势和条件是什么?
治理效能提升。
这则材料说明了我国继续发展具有什么优势和条件?
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人性强劲。
2024年,政府和相关部门通过一系列的部署和措施,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的安全和稳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就业的改善。这些积极的变化为社会的长期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社会大局稳定情况良好。
这则材料说明了我国继续发展具有什么优势和条件?
截至2024年11月底,我国发明专利有效量为564.6万件,显示出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和创新方面的持续进步和活跃的专利创新氛围。
上述资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在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经验、基础设施等领域具备良好的积累,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24年9月4日至6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北京隆重召开。
这次峰会不仅汇聚了中国和53个非洲国家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代表团团长,还吸引了非洲联盟委员会主席及众多外交部长和经济合作事务部长的参与。峰会通过了《关于共筑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北京宣言》(简称《北京宣言》)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25-2027)》,标志着中非合作迈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中国宣布向非洲提供3600亿人民币的资金支持。
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中非合作迈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中国向非洲提供的3600亿人民币资金支持,不仅将极大地推动非洲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将进一步巩固中非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未来,中非双方将继续携手前行,共同应对挑战,实现共同发展。
上述材料告诉我们中国的发展具备什么样的国际大环境?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越来越强劲,这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在经济合作、全球治理等多个领域发挥的引领作用越来越大。许多国家为谋求经济的稳定与增长,需要与中国开展深入合作,这使中国在国际合作各个领域获得更大发展空间,更加有所作为。
我国面临怎样的发展契机?
(1)国内:①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
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在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经验、基础设施等领域具备良好的积累,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国际:①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越来越强劲,这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②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在经济合作、全球治理等多个领域发挥的引领作用越来越大。
③许多国家为谋求经济的稳定与增长,需要与中国开展深入合作,这使中国在国际合作各个领域获得更大发展空间,更加有所作为。
机遇稍纵即逝。抓住机遇,勇于创新,发展就能再上新台阶;
坐等观望,犹豫懈怠,往往错失良机,陷于被动。
我们应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新的发展契机?
目题二 新风险 新挑战
探究任务二 中国发展面临的新
挑战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当前国际形势作出的新论断: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大变局加速期、国际格局变换期、世界秩序调整期、全球治理重塑期四期叠加的国际环境急剧变动期,世界不稳定、不安全、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世界之变、历史之变、时代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国际格局东升西降、世界秩序在动荡中调整,中国处于历史发展新方位。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
●世界经济衰退下行压力增大
●和平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第四次科技工业革命影响深远
2024年,地方财政面临着较大的压力。
这种压力主要源于多个方面的因素:
经济下行压力
公共服务收费上涨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社会保障和民生支出
上述材料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受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中国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和不少困难。 几十年高速发展所积累的一些矛盾与风险也逐渐暴露出来,急需得到稳妥处理与解决。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开始撤出中国,回迁至本国或迁移到越南、泰国、印度等国家。2024年,这一趋势尤为明显,惠普、微软、IBM和三菱汽车等知名企业相继宣布撤离计划。
例如,2019年三星关闭广州惠州工厂,其他工厂迁往至越南、印度、泰国等东南亚国家。2023年三星手机售出2.26亿部,为世界第一。2023年10月27日,全球最大的AI芯片公司英伟达宣布退出中国市场,目前市值2.43万亿美元。2024年10月29日,三菱汽车正式决定退出中国的整车生产,其在中国本土的车生产将终结,库存耗尽后新车销售也将结束。这一决定标志着三菱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彻底退出。
探究交流:为什么这些外资制造企业要离开中国?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人们的收入不断增长。这一方面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使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为降低制造成本,一些传统制造企业将工厂迁往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中国制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转型升级。
2024年1月,阿根廷正式宣布不加入发展中经济体组成的金砖国家集团。这一决定反映了阿根廷新任极右翼民粹主义总统Javier Milei在外交和经济政策上的显著转变。在外交政策方面,Milei宣布坚定不移地与“西方自由国家”结盟,特别强调美国和以色列。
我国还面临哪些风险与挑战?
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给中国“走出去”发展战略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挑战。国际上局部地区持续动荡、恐怖主义持续蔓延,一些国家因政府更迭而导致政策法规发生变化……这使得中国的海外投资面临不少困难和风险。
归纳总结:我国发展面临怎样的风险与挑战?
(1)国内:①受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中国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和不少困难,几十年高速发展所积累的一些矛盾与风险也逐渐暴露出来,急需得到稳妥处理与解决。
②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为降低制造成本,一些传统制造企业将工厂迁往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中国制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转型升级。
(2)国际: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给中国“走出去”发展战略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挑战,使得中国的海外投资面临不少困难和风险。
目题二 新风险 新挑战
探究任务三 如何正确认识和应对
发展中的风险与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指出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他强调了机遇更具有战略性、可塑性,挑战更具有复杂性、全局性,并指出挑战前所未有,应对好了,机遇也就前所未有。
探究交流:我国应如何正确认识和应对发展中的风险与挑战?
认识: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纵观国际国内形势,我国的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应对:①要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
②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
③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意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
④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
收获分享:今天我收获了······
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知识树
新的发展契机
新风险新挑战
我国面临的发展契机
正确认识和对待新的发展契机
正确认识和应对发展中的风险与挑战
中国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当堂达标检测
单项选择题(2分)
(2024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二四年新年贺词中说:“我们成功举办中国一中亚峰会、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一系列主场外交迎来五洲宾朋。我也访问了一些国家,出席了一些国际会议,会晤了不少老朋友、新伙伴,分享中国主张,深化彼此共识。世事变迁,和平发展始终是主旋律,合作共赢始终是硬道理。”这表明( )
①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越来越强劲
②我国已步入发达国家行列,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
③中国不仅发展自己,也积极拥抱世界,担当大国责任
④中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已成为国际社会的主导力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材料分析题(10分)(2024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当今世界变乱交织,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共建“一带一路”走过了第一个成果丰硕的十年。2023年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十年的历程证明,共建‘一带一路’站在了历史正确一边,符合时代进步的逻辑,走的是人间正道。共建‘一带一路’源自中国,成果和机遇属于世界。”在18日举行的民心相通专题论坛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青少年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提出了各自关心的问题。
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沿线国家青少年提出的问题予以解答:
参与“一带一路”合作的国家有150多个,这条“人间正道”能与这些沿线国家共享哪些“成果和机遇”。
参考答案
经济方面:共享贸易增长的成果,各国能够扩大出口市场,增加贸易额,促进经济增长。同时,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方面:共同改善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提高互联互通水平,降低物流成本,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产业发展方面:加强产业合作,实现产业互补,推动产业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例如,中国的制造业优势与一些国家的资源优势相结合,共同发展优势产业。就业方面: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改善生活质量。科技创新方面:促进科技成果的交流与共享,推动科技创新合作,共同应对科技挑战,提高各国的科技水平。文化方面: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丰富各国人民的文化生活,增进彼此的文化认同和理解。
感谢聆听
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