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宁江区2024一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6.下表中甲、乙分别代表两种生物,下列共同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八年级生物学试题
选项

共同特征
生物学试卷共6页,包括两道大题,共25道小题。全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为45分
A
蝎子
大鲵
外骨骼
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B
蝙蝠
家鸽
体表覆羽
注意事项:
鳄鱼
章鱼
体温不恒定
1.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
D
蚯蚓
沙蚕
有口无肛门
区域内。
A.A
B.B
C.C
D.D
2.答题时,请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7.经常打篮球能促进骨骼发育,提高反应速度。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A.投篮动作需要多组肌肉相互配合
1.在我国美丽富饶的南海诸岛中,许多岛屿由珊瑚虫分泌的物质堆积形成。下列有关珊瑚
B.关节能灵活运动与关节腔内的滑液有关
虫的叙述错误的是
C.投篮、运球等动作都离不开神经系统的调节
A.有口无肛门B.体表有刺细胞C.属于腔肠动物D.体呈两侧对称
D.图中所示投篮动作中,肱二头肌始终处于收缩状态
(第7题)
2.雨后的校园里,常常会在靠近花坛的甬道上看到蚯蚓。下列关于蚯蚓的叙述正确的是
8.当洪水来临时,火蚁分工合作,在水面形成一个漂动的“蚁团”,齐心协力到达陆地。下列
A.寄生生活
B.靠环带呼吸
所述动物行为的类型,与其相同的是
C.身体呈圆筒形
D.仅靠刚毛完成运动
A.土壤中的一群斯蚓
B.草丛中的一群蚊子
3.鲍鱼富含丰富的营养,它的贝壳可做中药。你推测它应该属于
C.池塘中的一群蝌蚪
D.树林中的一群狒狒
A.腔肠动物
B.爬行动物
C.软体动物
D.鱼类
9.无脊椎动物占现存动物的95%以上,分布于世界各地。下列关于无脊椎动物与人类关系
4.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如图为收藏于故宫博物院中的三彩鱼形壶,该壶仿鱼形,

的叙述错误的是
通体施黄、绿、白三色釉,是辽代瓷器中的精品。下列有关三彩鱼形壶原型生物的叙述正
A.果蝇是经典的实验材料
确的是
B.鲍的壳、乌贼的壳、珍珠粉均可入药
A.不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B.体表常有鳞片覆盖,有利于为其前进提供强大的动力
C.斯蚓的身体富含蛋白质,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
C.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增大其在水中运动时遇到的阻力
D.从沙蚕的唾液中可提取用来生产抗血栓药物的物质
D.终生生活在水中,是因为其离开水后鳃丝黏结,会窒息死亡
10.某同学将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培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
(第4题)
5.《小蝌蚪找妈妈》是我国发行的首版动画题材邮票,下列故事情境中有关动物特征的叙
关叙述正确的是
细菌菌落
述正确的是
A.培养基中的细菌和霉茵来自空气
露菌菌落
80
120
B.一个细菌菌落中可能有儿种细菌
C.该实验可以测定空气中所有微生物的种类
D.霉菌菌落通常比细菌菌落大,说明空气中霉菌数量更多
(第10题)
11.破伤风杆菌存在于泥土中,也经常寄居在人和动物的肠道内,但是不致病。当其进入深
(第5题】
A.虾属于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而狭窄的伤口内部的时候,则会大量繁殖并使人和动物患病。推测破伤风杆菌所需营
B.金鱼和蝌蚪都是用鳃呼吸,生活在水中
养物质的来源和生活条件是
C.乌龟和青蛙都可以水陆两栖,都属于两栖动物
A.自身合成、不需要氧气
B.自身合成、需要氧气
D.青蛙用鳃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C.从外界吸收、不需要氧气
D.从外界吸收、需要氧气
八年级生物学试题第1页(共6页)
八年级生物学试题第2页(共6页)八年级生物学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5D、C、C、D、B
6-10C、D、D、D、A
11-15C、C、C、A、B
16-20C、B、A、C、C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30分)
21.(6分)
(1)细菌
(2)控制单一变量:减小误差
(3)A1与A2或B1与B2
(4)洋葱汁液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菌作用,且对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比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弱
(5)不能
22.(6分)
(1)酵母菌;出芽
(2)乳酸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3)温水是利于酵母菌繁殖的(属适宜的条件)
(4)腐乳—霉菌
23.(7分)
(1)脊柱
(2)①②
(3)双重呼吸:气囊;肺
(4)尾
(5)结构
24.(5分)
(1)DNA:芽孢
(2)孢子:营养
(3)蛋白质
25.(6分)
(1)喙、颈和足都很长;关节
(2)种
(3)先天性
(4)基因;拒绝买卖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以减少对野生动物的捕杀和贸易;保护野生动
物的生存环境,包括保护它们的栖息地、减少污染和破坏等;参加保护野生动物的
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的认识和意识。(合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