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黄羊镇教研连片考试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1.(2024七上·凉州期末)温暖多雨地区的森林中,树干或阴湿的小路上,常常能看到一层毛茸茸的“绿毯”,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毛茸茸的“绿毯”主要是(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2.(2024七上·凉州期末)世界上最高的树是156米澳洲杏仁桉树,它的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能向上输送到顶端,其动力主要来自( )A.蒸腾作用 B.吸收作用 C.光合作用 D.输导作用3.(2024七上·凉州期末)春节植树时,移栽的树苗常剪去大量的枝叶,是为了减弱( )A.输导作用 B.蒸腾作用 C.光合作用 D.呼吸作用4.(2024七上·凉州期末)下列与生命现象无关的诗句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C.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D.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5.(2024七上·凉州期末)小滨用如图所示的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观察到的物像放大倍数是( )A.10倍 B.40倍 C.50倍 D.400倍6.(2024七上·凉州期末)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生物课本 B.电脑病毒 C.北京烤鸭 D.结核杆菌7.(2024七上·凉州期末)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一座城市 B.一片森林C.一个湖泊 D.池塘里的所有生物8.(2024七上·凉州期末)含羞草的叶子被碰后会合拢,这说明生物具有 ( )。A.生长现象 B.应激性 C.繁殖 D.呼吸9.(2024七上·凉州期末)有“地球之肾”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A.海洋 B.湿地 C.森林 D.淡水10.(2024七上·凉州期末)每年春暖花开之时,去文昌山公园散步,不仅锻炼了身体也欣赏了美景。下列场景与生命现象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岸边柳枝发出嫩芽,并有新叶长出——生物可以繁殖后代B.一路走来发现了两种叶片形状不同的青菜——生物具有变异现象C.河中芦苇的茎是中空的一一生物能适应环境D.鲤鱼浮在水面呼吸——生物具有新陈代谢现象11.(2024七上·凉州期末)生命活动是神奇而复杂的,从某种程度讲,它依赖于生命所特有的结构层次。下列结构中,都属于器官层次的结构是( )A.大脑、唾液腺 B.心肌、肺C.血液、皮肤 D.骨髓、脊髓12.(2024七上·凉州期末)生物体的结构是有层次的,青蛙的皮肤属于( )A.细胞 B.组织 C.系统 D.器官13.(2024七上·凉州期末)下列有关植物蒸腾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通过气孔吸收水分 B.有利于促进无机盐的运输C.蒸腾作用的强弱不变 D.寒冬时节有助于叶片保温14.(2024七上·凉州期末)人在剧烈运动后会大量地出汗,这属于生物的哪个特征( )A.对刺激作出反应 B.排除体内的废物C.在进行呼吸 D.吸收营养物质15.(2024七上·凉州期末)苹果皮的细胞结构比人的脸皮的细胞多了( )A.细胞核 B.细胞质 C.细胞膜 D.细胞壁16.(2024七上·凉州期末)产于新疆的葡萄、西瓜等水果较乐山本地的更甜。原因不包括()A.白天光合作用强,制造的有机物多B.夜晚呼吸作用弱,消耗的有机物少C.土地肥沃,为呼吸作用提供有机物D.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17.(2024七上·凉州期末)与苔藓植物相比,蕨类植物适应陆地环境的能力更强的主要原因是( )A.比苔藓植物高大B.能够监测空气的污染程度C.用孢子繁殖后代D.根、茎、叶中有在专门的输导组织18.(2024七上·凉州期末)将写有字母的透明胶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物像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载玻片上写的是“d”B.物像不清晰时可调大光圈C.将载玻片向右上方移动可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D.物像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19.(2024七上·凉州期末)皮肤具有保护功能,划破时,有时会流血。据此判断构成皮肤的组织至少包括( )A.保护组织、营养组织 B.上皮组织、结缔组织C.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D.上皮组织、营养组织20.(2024七上·凉州期末)假如让你调查全国七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你在调查时会选用的方法是( )A.普查 B.实验法 C.观察法 D.抽样调查21.(2024七上·凉州期末)生物圈包括 的底部, 大部, 的表面。22.(2024七上·凉州期末)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 、 和 三部分.23.(2024七上·凉州期末)种子植物是能产生种子的植物,包括 和 植物.24.(2024七上·凉州期末)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 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 .25.(2024七上·凉州期末)图一是一个小小的生态瓶,瓶中装有水草、小鱼、田螺和河水、砂石等,图二是生态瓶中不同生物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示意图,据图回答:(1)这个生态瓶可以看作是一个 (2)图二中A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则A代表的是生态 瓶中的 。(3)图二中的C可以分解A、B体内的 ,转化成二 氧化碳、水和无机盐,所以C是 26.(2024七上·凉州期末)下图是桃花和桃的形态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②]和[③]组成的结构叫做 ,是花的主要结构之一。(2)甲图中的花粉从[②]散发出来,落到[ ] 上,完成授粉。(3)图乙中的[⑧]由图甲中的[ ] 发育而成;主要的食用部分[⑦]由 发育而成。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识点】苔藓植物【解析】【解答】A.藻类植物的种类很多,多数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阴湿处,有单细胞的,如衣藻,有多细胞的,如海带、紫菜等,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不能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A不符合题意。B.苔藓植物的受精离不开水,无根,茎和叶,无输导组织,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如墙壁的背阴处,树木的背阴处等。因此,在温暖多雨地区的森林中,树干或阴湿的小路上,常常会看到地面上有一块块毛茸茸的“绿毯”,踩上去非常松软,它可能是苔藓植物,B符合题意。C.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蕨类植物也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蕨类植物的生殖离不开水,适于生活在阴湿处,C不符合题意。D.种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着,没有果皮包被,不能形成果实。被子植物的种子的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实, 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各类植物的比较:类 别 主 要 特 征 生活环境 繁殖方式 举 例孢子植物 藻 类 植 物(低等类群) 单细胞或多细胞,无根、茎、叶的分化。 大多数生活在水中 孢子 衣藻(单细胞)、海带、紫菜、水绵等。苔 藓 植 物(原始高等类群) 多细胞、有茎、叶的分化和假根,靠叶片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植株矮小) 大多数生活在阴湿的地方 孢子 葫芦藓、地钱、小墙藓等蕨 类 植 物(高等类群) 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这是蕨类植物植株较高大的原因) 多数生活在阴湿的陆地 孢子 蕨、贯众、卷柏、桫椤等。种子植物 种 子 植 物(最高等类群)具有两个基本特征:1、体内有维管组织2、能产生种子 裸子植物 种子裸露,外面没有果皮包被着;有发达的根、茎、叶和种子;没有真正的花和果实。(植株高大) 陆地生活 种子 银杉、水杉、银杏、雪松等。被子植物 种子不裸露,有果皮包被着;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植株高大) 陆地生活 种子 水稻、花生、大豆、西瓜等。2.【答案】A【知识点】蒸腾作用及其意义【解析】【解答】解: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叶片的气孔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是一种“泵”的原理,它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吸收和运输,动力都是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可见A符合题意。【分析】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叶片的气孔蒸发到大气当中。3.【答案】B【知识点】蒸腾作用及其意义【解析】【解答】 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绿色植物的叶片,所以,减少叶片能降低蒸腾作用,所以,春季植树时,移栽的树苗常剪去大量枝叶,主要是为了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提高成活率,可见,B说法正确。故答案为:B【分析】此题考查植物的蒸腾作用,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叶的面积越大蒸腾作用越强,植物在移栽过程中总会损伤一些幼根和根毛,导致吸水能力下降,所以,减去部分枝叶,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散失,提高成活率。4.【答案】D【知识点】生物的特征【解析】【解答】A.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包括:营养器官(根、茎、叶)和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千树万树梨花开”体现了生物能够繁殖,A不符合题意。B.苔藓植物和草都是绿色植物,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而“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反映了生物能够生长,B不符合题意。C.荷花是植物,蜻蜓是动物,“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体现了生物能够生长,C不符合题意。D.“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中没有提到生物,与生命现象无关,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5.【答案】D【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解析】【解答】显微镜放大倍数等于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题干中,目镜放大倍数为10x,物镜的放大倍数为40x,所以,若用如图所示的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观察到的物像放大倍数是10x40=400倍,D符合题意。【分析】此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为基础题,比较简单,解答此题还需要熟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观察细胞时,用的是普通的光学显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和目镜的放大倍数有关。显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成×目镜放大倍数。6.【答案】D【知识点】生物的特征【解析】【解答】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基本特征是: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课本、电脑病毒、北京烤鸭,都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结核杆菌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故答案为:D。【分析】生物与非生物的主要区别:类 别 概 念 举 例非生物 没有生命现象的物体,叫做非生物。 机器狗、落叶、电脑病毒、石笋和石钟乳等。生 物 具有生命现象的物体,叫做生物。 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生物,要看它有没有“生命”现象,其依据是“生物的基本特征”。7.【答案】D【知识点】生态系统的概念【解析】【解答】A、B、C一座城市、一片森林、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选项中既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又有非生物部分,都能构成生态系统,A、B、C选项都不符合题意;D、池塘里的所有鱼是生物部分的消费者,要构成生态系统,还需要生产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因此不属于一个生态系统,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8.【答案】B【知识点】生物的特征【解析】【分析】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的特征.解答时可以从生物的特征方面来切入.【解答】生物具有一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含羞草的叶子被碰后会合拢,表明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属于应激性.如植物的叶具有向光性,根的向地性、向水性、向肥性,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9.【答案】B【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类型【解析】【解答】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的作用,有“地球之肾"。故答案为:B【分析】在生物圈中,由于不同地域的环境差别很大,生物种类也是千差万别。因此,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如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等等。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植物每年制造的氧气占地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森林生态系统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淡水生态系统包括河流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池塘生态系统等,由淡水水体与其中的生物构成。10.【答案】A【知识点】生物的特征【解析】【解答】A、“岸边柳枝发出嫩芽,并有新叶长出”反应的是生物能生长发育,A说法错误。B、“一路走来发现了两种叶片形状不同的青菜”这是存在差异的现象,B说法正确。C、河水中的芦苇的茎是中空的,可以适应水中缺氧的环境,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C说法正确。D、鲤鱼浮出水面呼吸表现了生物的生活需要空气,是生物具有新陈代谢特征的体现,D说法正确。故答案为:A【分析】此题考查生物的基本特征,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生物的基本特征如下: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后代,生物具有遗传变异现象,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11.【答案】A【知识点】器官和系统的概念【解析】【解答】A、大脑属于神经系统的器官,唾液腺属于器官,A符合题意。B、心肌属于肌肉组织,肺属于呼吸系统的器官,B不符合题意。C、血液属于结缔组织,皮肤属于器官,C不符合题意。D、骨髓是结缔组织,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器官,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D【分析】此题考查器官的概念,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细胞除病毒以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最小单位是细胞,组织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12.【答案】D【知识点】器官和系统的概念【解析】【解答】皮肤最外面的表皮是由上皮细胞构成的,属于上皮组织,其内布满了丰富的血管和神经,血管里的血液属于结缔组织,神经属于神经组织。可见皮肤是由上皮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等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器官。故答案为:D【分析】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动物的器官举例:心脏、唾液腺、一块骨、一块肌肉、皮肤等都是器官.13.【答案】B【知识点】蒸腾作用及其意义【解析】【解答】A.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门户,不符合题意。B.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符合题意。C.蒸腾作用的强弱与光照、大气湿度等有关,不符合题意。D.寒冬时节气温降低,气孔关闭,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与保温无关,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降低植物体的温度,通过蒸腾拉力促进根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促进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是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根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来进行了蒸腾作用,只有少部分水作为植物体的组成成分和参与植物体的各种生理过程。14.【答案】B【知识点】生物的特征【解析】【解答】生物在生活过程中,体内会不断产生多种废物,并且能将废物排出体外,新陈代谢是生物的最基本特征.人在剧烈运动后会大量地出汗,这是排除体内废物,说明人具有新陈代谢的基本生命特征.故答案为:B【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15.【答案】D【知识点】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解析】【解答】苹果皮的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组成,人体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组成。通过比较植物细胞具有的人体细胞没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通过分析可知,苹果皮的细胞结构比人的脸皮的细胞多了细胞壁。故答案为:D。【分析】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区别: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相同点 都有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不同点 有细胞壁和液泡,绿色部分的细胞内有叶绿体 没有细胞壁和液泡,也没有叶绿体16.【答案】C【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解析】【解答】ABD.粮食作物的子粒饱满以及瓜果甜与否,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关。白天有光,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而在夜晚无光,植物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与温度有关,在一定范围内,白天温度越高,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制造的有机物多,夜晚温度越低,植物的呼吸作用越弱,分解的有机物少。因此温差越大,植物体内的有机物积累越多,粮食作物的子粒越饱满,瓜果越甜。所以,选项中,产于新疆(该地昼夜温差更大)的葡萄、西瓜等水果较乐山本地的更甜,ABD不符合题意。C.要使植物生长好,就要适时、适量地给土壤施肥,以增加土壤中的无机盐的含量,肥料包括农家肥料和化学肥料。所以,土地肥沃,可为植物提供无机盐,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17.【答案】D【知识点】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解析】【解答】苔藓植物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没有真正的根,只有假根,因此无法支持很高的地上部分,只起到固着作用,一般具有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不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其利用,所以植株比较矮小。而蕨类植物不仅有真正的根,而且体内还有输导组织,因此蕨类植物与苔藓植物相比更高等、更能较好地适应陆地生活。故答案为:D。【分析】植物蕨类植物也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植物生长利用,因此蕨类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更适于陆地生活。18.【答案】B【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解析】【解答】A.显微镜下成的物像是倒像,即上下颠倒,左右相反的像,根据图可以看出,视野中观察到的物像是“P”,则在载玻片上写的是“d”,A说法正确。B.粗准焦螺旋可以较大幅度的升降镜筒,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所以,物像不清晰时,应该调节细准焦螺旋,B说法错误。C.显微镜成的像是倒像,像的移动方向与物体的移动方向相反。即物像偏向右上方,装片就应向右上方移动,C说法正确。D.物像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D说法正确。故答案为:B【分析】此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为基础题,难度一般,解答此题需要理解并熟记显微镜成像原理及放大倍数。(1)在显微镜中成的像是倒像,如果发现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它实际上位于玻片标本的左下方,所以要移到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我们可以这样记忆:物像位于视野的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才能移到视野中央。(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的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3)准焦螺旋包括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大幅度的升降镜筒;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粗准焦螺旋升降镜筒幅度较大,用来进行粗调,细准焦螺旋升降镜筒幅度较小,可以精细调节焦距,使物像更加清晰。19.【答案】B【知识点】动物体的基本组织【解析】【解答】皮肤表层是由上皮组织构成的,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皮肤不慎被小刀划破时,血液流了出来,而且你感觉到了疼痛,其中的血液属于结缔组织。故答案为:B。【分析】动物细胞组织的结构、功能与分布表格如下:名称 结构 功能 分布上皮组织 上皮细胞,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 保护、分泌 体表和体内各种管腔壁的内表面结缔组织 细胞和细胞间质,细胞排列疏松,细胞间质发达 连接、支持、保护、营养等 分布最广泛,如:血液、肌腱、骨、韧带和脂肪等肌肉组织 肌肉细胞 收缩、舒张 附着在骨骼上、心脏、胃、肠和血管等处神经组织 神经细胞 产生、传到兴奋 脑和脊髓中的组织20.【答案】D【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调查法【解析】【解答】AD.全国所有的七年级学生数量很大,调查难度大,不必要进行全面调查(普查)。因此最合理的方案是选取全国部分农村和城市中学的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和分析,也就是抽样调查,A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B.实验法是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B不符合题意。C.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科学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要有计划、要耐心;要积极思考,及时记录;要交流看法、进行讨论,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1)科学探究的主要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2)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最基本方法,观察法既不改变生物的生活环境,也不对生物施加影响。(3)调查法常用抽样调查或全面调查,在使用抽样调查时要注意随机取样。(4)实验法是科学探究的主要方法,设计实验时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21.【答案】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知识点】生物圈的范围【解析】【解答】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为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是所有生物的共同的家园,所以此题答案为C。【分析】生物圈的组成。22.【答案】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知识点】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解析】【解答】解:动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所以,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分析】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3.【答案】裸子;被子【知识点】裸子植物;被子植物【解析】【解答】种子植物能结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据此解答.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并用种子繁殖,属于种子植物,种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等的类群.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着,其外没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实.故答案为:裸子;被子【分析】明确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它们的根本区别是种子的外面有无果皮包被.24.【答案】吃与被吃;食物链【知识点】食物链和食物网【解析】【解答】解: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如草→兔→鹰.故答案为:吃与被吃;食物链【分析】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25.【答案】(1)生态系统(2)水草(3)有机物;分解者【知识点】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瓶的设计与制作【解析】【解答】(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图中的生态瓶中装有水草、小鱼、田螺和河水、砂石等,包含了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水草、小鱼、田螺及水石上的微生物)和非生物部分(水、石),故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2)图二中,A可以消耗二氧化碳,即能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不仅养活了自己,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所以,可以推测A是是生产者,即为生态瓶中的植物水草。因此,图二中的A代表生态瓶中的水草。(3)生态系统中的C可以将AB动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归还到环境中,所以,C为分解者,分解者主要指细菌、真菌,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故答案为:(1)生态系统;(2)水草;(3)有机物、分解者。【分析】此题考查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等基础知识,为基础题,难度一般,需要熟记: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如题干中的植物;图中的牛为动物,属于消费者,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在线粒体里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返回无机环境中,并释放能量;分解者主要指细菌、真菌,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26.【答案】(1)雄蕊(2)①柱头(3)⑥胚珠;子房壁【知识点】果实与种子的形成;花的结构;传粉及其类型【解析】【解答】图中,①是柱头,②是花药,③是花丝,④是花柱,⑤是子房,⑥是胚珠,⑦是果皮,⑧是种子。(1)图中,②是花药,③是花丝,花药和花丝构成雄蕊,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部分,与结出果实和种子有直接的关系。因此,②花药和③花丝组成的结构叫做雄蕊,是花的主要结构之一。(2)花药中含有花粉,花粉从②花药落到雌蕊①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在柱头上黏液的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花粉管中的精子随着花粉管的伸长而向下移动,最终进入胚珠内部。胚珠里面的卵细胞,与来自花粉管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过程,称为受精。在完成传粉和受精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以后,花的大部分结构凋落,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3)桃花在完成传粉和受精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以后,花的大部分结构凋落,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子房发育成果实,⑤子房壁发育成⑦果皮,⑥胚珠发育成⑧种子。故答案为:(1)雄蕊;(2)①、柱头;(3)⑥胚珠、子房壁。【分析】此题考查花的结构、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等基础内容,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1)一朵完整的花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雌蕊和雄蕊等部分.在花的结构中,雄蕊的花药里含有许多花粉粒,雌蕊的子房里含有许多一枚或数枚胚珠.子房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内的胚珠最终发育成种子,而子房和胚珠的发育前还需要传粉过程,传粉指的是植物成熟后,成熟的花药自动裂开,花粉从花药里散发出来,通过一定的方式,落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雌蕊和雄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的关系,它们是花的主要结构。(2)一朵花受精后,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子房发育成果实,可以结合一下简图记忆:1 / 1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黄羊镇教研连片考试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1.(2024七上·凉州期末)温暖多雨地区的森林中,树干或阴湿的小路上,常常能看到一层毛茸茸的“绿毯”,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毛茸茸的“绿毯”主要是(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答案】B【知识点】苔藓植物【解析】【解答】A.藻类植物的种类很多,多数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阴湿处,有单细胞的,如衣藻,有多细胞的,如海带、紫菜等,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不能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A不符合题意。B.苔藓植物的受精离不开水,无根,茎和叶,无输导组织,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如墙壁的背阴处,树木的背阴处等。因此,在温暖多雨地区的森林中,树干或阴湿的小路上,常常会看到地面上有一块块毛茸茸的“绿毯”,踩上去非常松软,它可能是苔藓植物,B符合题意。C.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蕨类植物也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蕨类植物的生殖离不开水,适于生活在阴湿处,C不符合题意。D.种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着,没有果皮包被,不能形成果实。被子植物的种子的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实, 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各类植物的比较:类 别 主 要 特 征 生活环境 繁殖方式 举 例孢子植物 藻 类 植 物(低等类群) 单细胞或多细胞,无根、茎、叶的分化。 大多数生活在水中 孢子 衣藻(单细胞)、海带、紫菜、水绵等。苔 藓 植 物(原始高等类群) 多细胞、有茎、叶的分化和假根,靠叶片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植株矮小) 大多数生活在阴湿的地方 孢子 葫芦藓、地钱、小墙藓等蕨 类 植 物(高等类群) 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这是蕨类植物植株较高大的原因) 多数生活在阴湿的陆地 孢子 蕨、贯众、卷柏、桫椤等。种子植物 种 子 植 物(最高等类群)具有两个基本特征:1、体内有维管组织2、能产生种子 裸子植物 种子裸露,外面没有果皮包被着;有发达的根、茎、叶和种子;没有真正的花和果实。(植株高大) 陆地生活 种子 银杉、水杉、银杏、雪松等。被子植物 种子不裸露,有果皮包被着;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植株高大) 陆地生活 种子 水稻、花生、大豆、西瓜等。2.(2024七上·凉州期末)世界上最高的树是156米澳洲杏仁桉树,它的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能向上输送到顶端,其动力主要来自( )A.蒸腾作用 B.吸收作用 C.光合作用 D.输导作用【答案】A【知识点】蒸腾作用及其意义【解析】【解答】解: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叶片的气孔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是一种“泵”的原理,它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吸收和运输,动力都是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可见A符合题意。【分析】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叶片的气孔蒸发到大气当中。3.(2024七上·凉州期末)春节植树时,移栽的树苗常剪去大量的枝叶,是为了减弱( )A.输导作用 B.蒸腾作用 C.光合作用 D.呼吸作用【答案】B【知识点】蒸腾作用及其意义【解析】【解答】 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绿色植物的叶片,所以,减少叶片能降低蒸腾作用,所以,春季植树时,移栽的树苗常剪去大量枝叶,主要是为了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提高成活率,可见,B说法正确。故答案为:B【分析】此题考查植物的蒸腾作用,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叶的面积越大蒸腾作用越强,植物在移栽过程中总会损伤一些幼根和根毛,导致吸水能力下降,所以,减去部分枝叶,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散失,提高成活率。4.(2024七上·凉州期末)下列与生命现象无关的诗句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C.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D.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答案】D【知识点】生物的特征【解析】【解答】A.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包括:营养器官(根、茎、叶)和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千树万树梨花开”体现了生物能够繁殖,A不符合题意。B.苔藓植物和草都是绿色植物,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而“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反映了生物能够生长,B不符合题意。C.荷花是植物,蜻蜓是动物,“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体现了生物能够生长,C不符合题意。D.“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中没有提到生物,与生命现象无关,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5.(2024七上·凉州期末)小滨用如图所示的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观察到的物像放大倍数是( )A.10倍 B.40倍 C.50倍 D.400倍【答案】D【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解析】【解答】显微镜放大倍数等于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题干中,目镜放大倍数为10x,物镜的放大倍数为40x,所以,若用如图所示的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观察到的物像放大倍数是10x40=400倍,D符合题意。【分析】此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为基础题,比较简单,解答此题还需要熟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观察细胞时,用的是普通的光学显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和目镜的放大倍数有关。显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成×目镜放大倍数。6.(2024七上·凉州期末)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生物课本 B.电脑病毒 C.北京烤鸭 D.结核杆菌【答案】D【知识点】生物的特征【解析】【解答】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基本特征是: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课本、电脑病毒、北京烤鸭,都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结核杆菌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故答案为:D。【分析】生物与非生物的主要区别:类 别 概 念 举 例非生物 没有生命现象的物体,叫做非生物。 机器狗、落叶、电脑病毒、石笋和石钟乳等。生 物 具有生命现象的物体,叫做生物。 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生物,要看它有没有“生命”现象,其依据是“生物的基本特征”。7.(2024七上·凉州期末)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一座城市 B.一片森林C.一个湖泊 D.池塘里的所有生物【答案】D【知识点】生态系统的概念【解析】【解答】A、B、C一座城市、一片森林、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选项中既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又有非生物部分,都能构成生态系统,A、B、C选项都不符合题意;D、池塘里的所有鱼是生物部分的消费者,要构成生态系统,还需要生产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因此不属于一个生态系统,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8.(2024七上·凉州期末)含羞草的叶子被碰后会合拢,这说明生物具有 ( )。A.生长现象 B.应激性 C.繁殖 D.呼吸【答案】B【知识点】生物的特征【解析】【分析】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的特征.解答时可以从生物的特征方面来切入.【解答】生物具有一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含羞草的叶子被碰后会合拢,表明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属于应激性.如植物的叶具有向光性,根的向地性、向水性、向肥性,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9.(2024七上·凉州期末)有“地球之肾”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A.海洋 B.湿地 C.森林 D.淡水【答案】B【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类型【解析】【解答】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的作用,有“地球之肾"。故答案为:B【分析】在生物圈中,由于不同地域的环境差别很大,生物种类也是千差万别。因此,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如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等等。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植物每年制造的氧气占地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森林生态系统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淡水生态系统包括河流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池塘生态系统等,由淡水水体与其中的生物构成。10.(2024七上·凉州期末)每年春暖花开之时,去文昌山公园散步,不仅锻炼了身体也欣赏了美景。下列场景与生命现象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岸边柳枝发出嫩芽,并有新叶长出——生物可以繁殖后代B.一路走来发现了两种叶片形状不同的青菜——生物具有变异现象C.河中芦苇的茎是中空的一一生物能适应环境D.鲤鱼浮在水面呼吸——生物具有新陈代谢现象【答案】A【知识点】生物的特征【解析】【解答】A、“岸边柳枝发出嫩芽,并有新叶长出”反应的是生物能生长发育,A说法错误。B、“一路走来发现了两种叶片形状不同的青菜”这是存在差异的现象,B说法正确。C、河水中的芦苇的茎是中空的,可以适应水中缺氧的环境,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C说法正确。D、鲤鱼浮出水面呼吸表现了生物的生活需要空气,是生物具有新陈代谢特征的体现,D说法正确。故答案为:A【分析】此题考查生物的基本特征,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生物的基本特征如下: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后代,生物具有遗传变异现象,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11.(2024七上·凉州期末)生命活动是神奇而复杂的,从某种程度讲,它依赖于生命所特有的结构层次。下列结构中,都属于器官层次的结构是( )A.大脑、唾液腺 B.心肌、肺C.血液、皮肤 D.骨髓、脊髓【答案】A【知识点】器官和系统的概念【解析】【解答】A、大脑属于神经系统的器官,唾液腺属于器官,A符合题意。B、心肌属于肌肉组织,肺属于呼吸系统的器官,B不符合题意。C、血液属于结缔组织,皮肤属于器官,C不符合题意。D、骨髓是结缔组织,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器官,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D【分析】此题考查器官的概念,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细胞除病毒以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最小单位是细胞,组织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12.(2024七上·凉州期末)生物体的结构是有层次的,青蛙的皮肤属于( )A.细胞 B.组织 C.系统 D.器官【答案】D【知识点】器官和系统的概念【解析】【解答】皮肤最外面的表皮是由上皮细胞构成的,属于上皮组织,其内布满了丰富的血管和神经,血管里的血液属于结缔组织,神经属于神经组织。可见皮肤是由上皮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等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器官。故答案为:D【分析】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动物的器官举例:心脏、唾液腺、一块骨、一块肌肉、皮肤等都是器官.13.(2024七上·凉州期末)下列有关植物蒸腾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通过气孔吸收水分 B.有利于促进无机盐的运输C.蒸腾作用的强弱不变 D.寒冬时节有助于叶片保温【答案】B【知识点】蒸腾作用及其意义【解析】【解答】A.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门户,不符合题意。B.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符合题意。C.蒸腾作用的强弱与光照、大气湿度等有关,不符合题意。D.寒冬时节气温降低,气孔关闭,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与保温无关,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降低植物体的温度,通过蒸腾拉力促进根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促进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是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根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来进行了蒸腾作用,只有少部分水作为植物体的组成成分和参与植物体的各种生理过程。14.(2024七上·凉州期末)人在剧烈运动后会大量地出汗,这属于生物的哪个特征( )A.对刺激作出反应 B.排除体内的废物C.在进行呼吸 D.吸收营养物质【答案】B【知识点】生物的特征【解析】【解答】生物在生活过程中,体内会不断产生多种废物,并且能将废物排出体外,新陈代谢是生物的最基本特征.人在剧烈运动后会大量地出汗,这是排除体内废物,说明人具有新陈代谢的基本生命特征.故答案为:B【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15.(2024七上·凉州期末)苹果皮的细胞结构比人的脸皮的细胞多了( )A.细胞核 B.细胞质 C.细胞膜 D.细胞壁【答案】D【知识点】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解析】【解答】苹果皮的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组成,人体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组成。通过比较植物细胞具有的人体细胞没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通过分析可知,苹果皮的细胞结构比人的脸皮的细胞多了细胞壁。故答案为:D。【分析】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区别: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相同点 都有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不同点 有细胞壁和液泡,绿色部分的细胞内有叶绿体 没有细胞壁和液泡,也没有叶绿体16.(2024七上·凉州期末)产于新疆的葡萄、西瓜等水果较乐山本地的更甜。原因不包括()A.白天光合作用强,制造的有机物多B.夜晚呼吸作用弱,消耗的有机物少C.土地肥沃,为呼吸作用提供有机物D.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答案】C【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解析】【解答】ABD.粮食作物的子粒饱满以及瓜果甜与否,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关。白天有光,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而在夜晚无光,植物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与温度有关,在一定范围内,白天温度越高,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制造的有机物多,夜晚温度越低,植物的呼吸作用越弱,分解的有机物少。因此温差越大,植物体内的有机物积累越多,粮食作物的子粒越饱满,瓜果越甜。所以,选项中,产于新疆(该地昼夜温差更大)的葡萄、西瓜等水果较乐山本地的更甜,ABD不符合题意。C.要使植物生长好,就要适时、适量地给土壤施肥,以增加土壤中的无机盐的含量,肥料包括农家肥料和化学肥料。所以,土地肥沃,可为植物提供无机盐,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17.(2024七上·凉州期末)与苔藓植物相比,蕨类植物适应陆地环境的能力更强的主要原因是( )A.比苔藓植物高大B.能够监测空气的污染程度C.用孢子繁殖后代D.根、茎、叶中有在专门的输导组织【答案】D【知识点】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解析】【解答】苔藓植物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没有真正的根,只有假根,因此无法支持很高的地上部分,只起到固着作用,一般具有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不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其利用,所以植株比较矮小。而蕨类植物不仅有真正的根,而且体内还有输导组织,因此蕨类植物与苔藓植物相比更高等、更能较好地适应陆地生活。故答案为:D。【分析】植物蕨类植物也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植物生长利用,因此蕨类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更适于陆地生活。18.(2024七上·凉州期末)将写有字母的透明胶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物像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载玻片上写的是“d”B.物像不清晰时可调大光圈C.将载玻片向右上方移动可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D.物像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答案】B【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解析】【解答】A.显微镜下成的物像是倒像,即上下颠倒,左右相反的像,根据图可以看出,视野中观察到的物像是“P”,则在载玻片上写的是“d”,A说法正确。B.粗准焦螺旋可以较大幅度的升降镜筒,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所以,物像不清晰时,应该调节细准焦螺旋,B说法错误。C.显微镜成的像是倒像,像的移动方向与物体的移动方向相反。即物像偏向右上方,装片就应向右上方移动,C说法正确。D.物像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D说法正确。故答案为:B【分析】此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为基础题,难度一般,解答此题需要理解并熟记显微镜成像原理及放大倍数。(1)在显微镜中成的像是倒像,如果发现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它实际上位于玻片标本的左下方,所以要移到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我们可以这样记忆:物像位于视野的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才能移到视野中央。(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的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3)准焦螺旋包括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大幅度的升降镜筒;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粗准焦螺旋升降镜筒幅度较大,用来进行粗调,细准焦螺旋升降镜筒幅度较小,可以精细调节焦距,使物像更加清晰。19.(2024七上·凉州期末)皮肤具有保护功能,划破时,有时会流血。据此判断构成皮肤的组织至少包括( )A.保护组织、营养组织 B.上皮组织、结缔组织C.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D.上皮组织、营养组织【答案】B【知识点】动物体的基本组织【解析】【解答】皮肤表层是由上皮组织构成的,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皮肤不慎被小刀划破时,血液流了出来,而且你感觉到了疼痛,其中的血液属于结缔组织。故答案为:B。【分析】动物细胞组织的结构、功能与分布表格如下:名称 结构 功能 分布上皮组织 上皮细胞,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 保护、分泌 体表和体内各种管腔壁的内表面结缔组织 细胞和细胞间质,细胞排列疏松,细胞间质发达 连接、支持、保护、营养等 分布最广泛,如:血液、肌腱、骨、韧带和脂肪等肌肉组织 肌肉细胞 收缩、舒张 附着在骨骼上、心脏、胃、肠和血管等处神经组织 神经细胞 产生、传到兴奋 脑和脊髓中的组织20.(2024七上·凉州期末)假如让你调查全国七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你在调查时会选用的方法是( )A.普查 B.实验法 C.观察法 D.抽样调查【答案】D【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调查法【解析】【解答】AD.全国所有的七年级学生数量很大,调查难度大,不必要进行全面调查(普查)。因此最合理的方案是选取全国部分农村和城市中学的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和分析,也就是抽样调查,A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B.实验法是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B不符合题意。C.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科学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要有计划、要耐心;要积极思考,及时记录;要交流看法、进行讨论,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1)科学探究的主要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2)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最基本方法,观察法既不改变生物的生活环境,也不对生物施加影响。(3)调查法常用抽样调查或全面调查,在使用抽样调查时要注意随机取样。(4)实验法是科学探究的主要方法,设计实验时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21.(2024七上·凉州期末)生物圈包括 的底部, 大部, 的表面。【答案】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知识点】生物圈的范围【解析】【解答】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为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是所有生物的共同的家园,所以此题答案为C。【分析】生物圈的组成。22.(2024七上·凉州期末)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 、 和 三部分.【答案】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知识点】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解析】【解答】解:动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所以,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分析】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3.(2024七上·凉州期末)种子植物是能产生种子的植物,包括 和 植物.【答案】裸子;被子【知识点】裸子植物;被子植物【解析】【解答】种子植物能结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据此解答.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并用种子繁殖,属于种子植物,种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等的类群.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着,其外没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实.故答案为:裸子;被子【分析】明确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它们的根本区别是种子的外面有无果皮包被.24.(2024七上·凉州期末)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 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 .【答案】吃与被吃;食物链【知识点】食物链和食物网【解析】【解答】解: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如草→兔→鹰.故答案为:吃与被吃;食物链【分析】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25.(2024七上·凉州期末)图一是一个小小的生态瓶,瓶中装有水草、小鱼、田螺和河水、砂石等,图二是生态瓶中不同生物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示意图,据图回答:(1)这个生态瓶可以看作是一个 (2)图二中A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则A代表的是生态 瓶中的 。(3)图二中的C可以分解A、B体内的 ,转化成二 氧化碳、水和无机盐,所以C是 【答案】(1)生态系统(2)水草(3)有机物;分解者【知识点】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瓶的设计与制作【解析】【解答】(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图中的生态瓶中装有水草、小鱼、田螺和河水、砂石等,包含了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水草、小鱼、田螺及水石上的微生物)和非生物部分(水、石),故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2)图二中,A可以消耗二氧化碳,即能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不仅养活了自己,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所以,可以推测A是是生产者,即为生态瓶中的植物水草。因此,图二中的A代表生态瓶中的水草。(3)生态系统中的C可以将AB动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归还到环境中,所以,C为分解者,分解者主要指细菌、真菌,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故答案为:(1)生态系统;(2)水草;(3)有机物、分解者。【分析】此题考查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等基础知识,为基础题,难度一般,需要熟记: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如题干中的植物;图中的牛为动物,属于消费者,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在线粒体里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返回无机环境中,并释放能量;分解者主要指细菌、真菌,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26.(2024七上·凉州期末)下图是桃花和桃的形态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②]和[③]组成的结构叫做 ,是花的主要结构之一。(2)甲图中的花粉从[②]散发出来,落到[ ] 上,完成授粉。(3)图乙中的[⑧]由图甲中的[ ] 发育而成;主要的食用部分[⑦]由 发育而成。【答案】(1)雄蕊(2)①柱头(3)⑥胚珠;子房壁【知识点】果实与种子的形成;花的结构;传粉及其类型【解析】【解答】图中,①是柱头,②是花药,③是花丝,④是花柱,⑤是子房,⑥是胚珠,⑦是果皮,⑧是种子。(1)图中,②是花药,③是花丝,花药和花丝构成雄蕊,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部分,与结出果实和种子有直接的关系。因此,②花药和③花丝组成的结构叫做雄蕊,是花的主要结构之一。(2)花药中含有花粉,花粉从②花药落到雌蕊①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在柱头上黏液的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花粉管中的精子随着花粉管的伸长而向下移动,最终进入胚珠内部。胚珠里面的卵细胞,与来自花粉管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过程,称为受精。在完成传粉和受精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以后,花的大部分结构凋落,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3)桃花在完成传粉和受精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以后,花的大部分结构凋落,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子房发育成果实,⑤子房壁发育成⑦果皮,⑥胚珠发育成⑧种子。故答案为:(1)雄蕊;(2)①、柱头;(3)⑥胚珠、子房壁。【分析】此题考查花的结构、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等基础内容,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1)一朵完整的花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雌蕊和雄蕊等部分.在花的结构中,雄蕊的花药里含有许多花粉粒,雌蕊的子房里含有许多一枚或数枚胚珠.子房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内的胚珠最终发育成种子,而子房和胚珠的发育前还需要传粉过程,传粉指的是植物成熟后,成熟的花药自动裂开,花粉从花药里散发出来,通过一定的方式,落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雌蕊和雄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的关系,它们是花的主要结构。(2)一朵花受精后,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子房发育成果实,可以结合一下简图记忆: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黄羊镇教研连片考试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学生版).docx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黄羊镇教研连片考试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