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和平镇教研联片考试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和平镇教研联片考试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资源简介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和平镇教研联片考试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
1.(2024七上·凉州期末)美国科学家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注射到小老鼠的受精卵中,培育出来超级鼠,所利用的生物技术(  )
A.克隆技术 B.发酵技术 C.杂交技术 D.转基因技术
2.(2024七上·凉州期末)下列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
A.生物都自己制造有机物 B.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生物生活都需要氧气 D.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
3.(2024七上·凉州期末)中中、华华的诞生,开启了国际上以猕猴为实验动物的新模型。下图揭示中中、华华的诞生采用的生物技术是
A.转基因技术 B.克隆技术
C.杂交技术 D.组织培养技术
4.(2024七上·凉州期末)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
A.二氧化碳和水 B.二氧化碳和无机盐
C.水和无机盐 D.光和叶绿体
5.(2024七上·凉州期末)变形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某实验小组将一个变形虫切割成甲、乙两部分,如下图所示,该实验说明了(  )
A.细胞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B.细胞质能控制遗传物质的进出
C.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D.单细胞生物能独立生活
6.(2024七上·凉州期末)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含什么的无机盐 (  )
A.钙、镁、锌 B.氮、磷、钾 C.铁、硼、锌 D.铁、碘、硼
7.(2024七上·凉州期末)“春城无处不飞花”,每年5月梦幻的蓝花楹让春城弥漫在紫色的花海中,请问蓝花楹花瓣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  )
A.叶绿体 B.线粒体
C.叶绿体和线粒体 D.叶绿体或线粒体
8.(2024七上·凉州期末)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是指(  )
A.以生产者为食的动物
B.以食草动物为食的动物
C.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D.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的动物
9.(2024七上·凉州期末)下列有关生物与生物的关系中,表示争斗关系的是(  )
A.密虾群蛰敌害 B.猎豹捕食羚羊
C.啄木鸟和松鼠争夺巢穴 D.两只羚羊争夺配偶
10.(2024七上·凉州期末)在我们美丽的校园,到处都有一些温馨提示,“小草微微笑,请你把路绕”。这些温馨提 示提醒人们不要践踏小草,因为经常在草坪上行走,会造成土壤板结,从而影响草的生长。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A.植物缺少无机盐,影响生长
B.土壤板结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
C.植物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
D.气孔关闭,影响蒸腾作用
11.(2024七上·凉州期末)生物圈因为有形形色色的生物才绚烂多彩、瑰丽迷人,下列为生物的是(  )
A.每年都会长高的钟乳石 B.五彩缤纷的珊瑚
C.千年的铁树 D.会下象棋的机器人
12.(2024七上·凉州期末)下列属于裸子植物特征的是(  )
①种子裸露 ②种子不裸露 ③有果皮 ④无果皮 ⑤有花、果实和种子
A.②③ B.①④ C.①④⑤ D.②③⑤
13.(2024七上·凉州期末)靖远县盛产旱砂西瓜,汁多味甘、含糖量高,深受人们喜爱。在瓜田中,影响一株西瓜生存的环境因素是(  )
A.阳光、水分 B.杂草 C.其他西瓜 D.以上都是
14.(2024七上·凉州期末)细胞分化形成(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15.(2024七上·凉州期末)以下生物体不是由细胞构成的是(  )
A.病毒 B.变形虫 C.细菌 D.真菌
16.(2024七上·凉州期末)指纹识别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中,控制人指纹信息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的(  )中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核 D.线粒体
17.(2024七上·凉州期末)春天,把花生埋入土里,不久后小苗破土而出,两片饱满的花生瓣却慢慢变瘪了,这主要是因为(  )
A.种皮里的营养物质转移到幼苗的茎和叶里
B.子叶里的营养物质转移到幼苗的茎和叶里
C.胚乳里的营养物质转移到幼苗的茎和叶里
D.胚乳里的营养物质被胚吸收,发育成幼苗
18.(2024七上·凉州期末)2021年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件,涵养心灵。下列古诗中描写生物生长发育的是(  )
A.枯藤老树昏鸭,小桥流水人家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19.(2024七上·凉州期末)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不需要用到下列哪一个选项中的材料器具(  )
A.载玻片、盖玻片 B.镊子、吸水纸
C.清水、稀碘液 D.生理盐水、消毒牙签
20.(2024七上·凉州期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青山”中植被丰富,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 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 D.环境适应生物
二、填空题(共6题;共10分)
21.(2024七上·凉州期末)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   .
22.(2024七上·凉州期末)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质、   和细胞核.
23.(2024七上·凉州期末)染色体主要由   和   组成.
24.(2024七上·凉州期末)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是   ;吸收水分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   。
25.(2024七上·凉州期末)有的微生物能够分解枯枝落叶、动物的遗体和粪便中的有机物,从而获得生活必需的物质和能量,这样的营养方式称为   .这类微生物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者.
26.(2024七上·凉州期末)细胞的   使数目增多,细胞的   使体积增大。
三、读图理解题(共2题;共10分)
27.(2024七上·凉州期末)图一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二是某食物链的三种生物体内所含有机物总量的直方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构成这个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除了图中的生物外,还应包括   。
(2)若图一中的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则草的数量将会   ,从而影响生态平衡。
(3)如果进行大规模的灭鼠运动,生存受到威胁的是   。
(4)若图二中的甲、乙、丙分别代表草、兔、鹰三种生物,那么丙是   。
(5)若图二中甲、乙、丙形成一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的有机物总量,那么这条食物链是:   。(填序号)
28.(2024七上·凉州期末)图是植物受精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填写结构名称:2是    , 6是   。
(2)4+5结合成   将来会发育成   ;5+9将来会发育成种子中的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克隆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根据题干所述,美国科学家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注射到小老鼠的受精卵中,培育出来超级鼠,所利用的生物技术称为转基因技术,可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转基因技术的应用,难度一般,熟记转基因技术的概念是关键,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新品种。也可以利用其它生物体培育出期望的生物制品。
2.【答案】D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 A、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的生物有植物、自养细菌,A不符合题意。
B、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不符合题意。
C、有的生物生活不需要氧气,如厌氧菌,C不符合题意。
D、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的基本特征:①生物能新陈代谢;②生物能生长发育;③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④成熟个体能繁殖后代;⑤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⑥生物能适应并影响环境;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3.【答案】B
【知识点】克隆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克隆的生殖过程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是将一个体细胞的细胞核植入到去核的卵细胞中,形成重组细胞,再由这个重组细胞发育成一个个体的过程,所以,题干中,我国科研人员通过提取猕猴体细胞的细胞核,结合到猴的去核卵母细胞中,将形成的新细培育成胚胎后植入代孕母猴体内,成功培育出“中中”和“华华”两只小猴,采用的生物技术是克隆技术,可见,B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克隆技术的应用,为基础题,难度不大,对于克隆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应用较广泛的,应重点掌握。克隆过程没有经过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克隆的过程中,谁提供了细胞核,克隆出来的生物就像谁。
4.【答案】A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解: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为: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结合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可知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光合作用的实质可以概括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变化:把简单的无机物转化成复杂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这是物质的转化过程;另一方面是能量变化:在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的同时,把光能转变成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这是能量的转化过程。
5.【答案】C
【知识点】细胞核的功能
【解析】【解答】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控制着生物体的生殖和发育等,即只有具有细胞核,变形成虫才能摄食和生长,即正常进行生命活动,所以,图中,将一个变形虫切割成甲、乙两部分后,因图甲中没有细胞核,不久后死亡;图乙有细胞核,会继续发育并繁殖后代。所以,该实验说明了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C说法正确。
故选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细胞核的功能,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即可。单细胞生物身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常见的单细胞生物有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
6.【答案】B
【知识点】无机盐的种类及其对植物的作用
【解析】【解答】植物生活中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氮、磷、钾,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 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含氮、磷、钾的无机盐是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
故答案为:B
【分析】无机盐的作用:
无机盐 作用 缺乏症状 举例
含氮的 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叶长得繁茂 叶片发黄,植株矮小 人、畜的粪尿
含磷的 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促使果实和种子的成熟提早 影响花和果实的形成和发育 骨粉
含钾的 使茎秆长得粗壮,促进淀粉的形成和运输 植株易倒伏 草木灰
7.【答案】B
【知识点】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解析】【解答】线粒体和叶绿体都为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为植物细胞中特有的,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中都有叶绿体,蓝花楹花瓣细胞中就不含叶绿体,只有线粒体,所以,B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细胞的能力转换器,为基础题,熟记即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因此,线粒体被称为能量转换器和细胞内能量供应的“动力工厂”,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转换器,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8.【答案】D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
【解析】【解答】 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是指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的动物,也包括某些寄生的菌类等。消费者不单指以生产者为食或以食草动物为食、也指以动物为食的动物。
故答案为:D。
【分析】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因此植物叫生产者;动物自己不能制造有机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因此叫消费者;细菌和真菌靠分解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维持生存,因此细菌和真菌称为分解者。
9.【答案】D
【知识点】生物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蜜蜂群蛰敌害,表示蜂之间的关系是分工合作,相互配合,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属于同种动物内的互助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猎豹捕食羚羊,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啄木鸟和松鼠争夺巢穴,表示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故C不符合题意;两只羚羊争夺配偶,表示种内同种生物内动物之间为了争夺食物、配偶、栖息地而竞争的争斗关系,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和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互相依赖又相互制约关系,同种生物之间为了争夺生活空间,食物,配偶而进行的斗争,称作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 同种生物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称为合作,不同种生物之间的相互捕食,称为捕食关系。
10.【答案】B
【知识点】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小草的呼吸作用吸收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经常在草坪上行走会造成土壤板结,使土壤缝隙减少,土壤中的氧气减少,小草的根无法呼吸,从而影响小草的生长,可见B说法正确,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即可。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受水分、温度、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影响。
11.【答案】C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钟乳石、珊瑚、机器人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铁树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2.【答案】B
【知识点】裸子植物
【解析】【解答】根据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着,我们把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类,裸子植物的种子外无果皮包被,是裸露的;被子植物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结合分析可知,属于裸子植物特征的是:①种子裸露、④无果皮。
故答案为:B。
【分析】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具有发达的根、茎、叶和种子,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裸子植物没有花、果实这两个器官。
13.【答案】D
【知识点】环境的组成和生态因素
【解析】【解答】西瓜生存的因素包括环境因素:阳光、水分、田间杂草以及田间其他西瓜等。西瓜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需要光和水分;西瓜生长需要从土壤中吸收营养,田间杂草和其他西瓜也需要营养,因而会竞争土壤中的营养物质。所以ABC三项中的因素都是,答案为D。
故答案为:D。
【分析】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有:阳光、空气、水分、无机盐、温度、食物以及其他生物等。
14.【答案】B
【知识点】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解析】【解答】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起初在形态、结构方面相似,都具有分裂能力,在发育过程中这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如保护、营养、输导等功能,形态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即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我们把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群称之为组织,如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因此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组织。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器官,由器官构成系统,由系统进一步构成生物体。
故答案为:B。
【分析】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如动物的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植物的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和输导组织。
15.【答案】A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A符合题意。
BCD.变形虫是单细胞原生动物;细菌属于单细胞生物;真菌既有多细胞的,也有单细胞的,因此都具有细胞结构,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6.【答案】C
【知识点】细胞核的功能
【解析】【解答】A.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的进出,A不符合题意。
B.细胞质能够流动,加速物质的交换,B不符合题意。
C.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控制人指纹信息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中,C符合题意。
D.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进行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有一些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NA是遗传物质,所以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每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和形态是一定的.DNA呈双螺旋结构,它是细胞核中遗传信息的载体,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17.【答案】B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
【解析】【解答】花生种子萌发的过程: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先吸收水分,体积膨大,种皮胀破,同时,子叶将胚乳内的营养物质进行转化并运输给胚,胚根伸长突出种皮,发育成根,胚轴也在伸长,拱出地面,胚芽逐渐发育成茎,茎上生叶,在阳光下,逐渐变成绿色,幼苗就可以独立生活了,可以看出,花生种子萌发出幼苗后,种子空瘪的原因是子叶中的营养物质转移到幼苗的茎和叶中,B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种子萌发的过程,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菜豆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和胚,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子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18.【答案】C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没有描写生物的生长发育现象,A错误。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描写的是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B错误。
C.“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描写的是生物的生长发育现象,C正确。
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描写的是动物的群聚现象,没有描写生物的生长发育,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9.【答案】D
【知识点】观察植物细胞
【解析】【解答】解:“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
“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
“吸”,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观察并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用到的材料和用具有:洋葱鳞片叶,清水,镊子,刀片,滴管,纱布,吸水纸,解剖针,还应该有 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不需要生理盐水、消毒牙签。
故答案为:D
【分析】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吸水也不会胀破,可以用清水不需要生理盐水。
20.【答案】A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青山”中植被丰富,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作用。
故答案为:A
【分析】1、生物使环境中的某些因素发生改变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
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不同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同,例如,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状,可减少水分的散失,绿色肥大的茎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储存水分,适于生活在干旱的环境中。
21.【答案】蒸腾作用
【知识点】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植物体外的一个过程叫蒸腾作用。因此蒸腾作用主要通过叶片的气孔来完成,气孔是叶表皮上一对保卫细胞之间的空隙,是叶片散失水分以及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
故答案为:蒸腾作用
【分析】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受保卫细胞的控制.当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散失到外界空气中.因此,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
22.【答案】细胞膜
【知识点】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
【解析】【解答】解: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结构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分析】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相比较,具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一样也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
23.【答案】蛋白质;DNA
【知识点】细胞核的功能
【解析】【解答】解: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是一定的,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生物正常的生活和传种接代是非常重要的.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是基因.
故答案为:蛋白质;DNA
【分析】染色体是生物主要遗传物质的载体,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是一定的.基因有规律的集中在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
24.【答案】叶(片);根
【知识点】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解析】【解答】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因此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只在含有叶绿体的部位进行,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其中的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大大增加了根与土壤中水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吸水。而且根尖成熟区及其上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故答案为:叶;根
【分析】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体是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的,其中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供植株利用,通过茎运到叶,在叶里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可见根、茎、叶与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合成有关,属于营养器官,花开放之后经过传粉和受精结出果实和种子,再用种子繁殖后代,可见花、果实和种子与生殖有关系,属于生殖器官.
25.【答案】腐生;分解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
【解析】【解答】解:”有的微生物能够分解枯枝落叶、动物的遗体和粪便中的有机物,从而获得生活必需的物质和能量“,这样的营养方式称为腐生.这类微生物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分解者.
故答案为:腐生;分解
【分析】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分解者的概念和营养方式.
26.【答案】分裂;生长
【知识点】生物体由小长大的原因
【解析】【解答】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细胞壁。这样,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了.因此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是细胞吸收营养物质不断生长使体积增大的过程。所以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细胞生长使细胞的体积增大。
故答案为:分裂;生长
【分析】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分不开的.新产生的细胞体积都很小,通过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其结果使细胞的体积增大;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分裂时细胞核先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27.【答案】分解者;减少;蛇;草;丙→甲→乙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解析】【解答】(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温度、水分、土壤等,生物包括生产者(一般是指绿色植物)、消费者(往往是指大多数动物)和分解者(营腐生细菌和真菌),因此图中若要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示生物外,还必不可少的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所以,构成这个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除了图中的生物外,还应包括分解者。
(2) 生态系统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其它生物的影响 。在图一中与蛇相关的食物链为:草→鼠→蛇→鹰,可以看出,当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则草的数量会因其捕食者鼠的猖獗减少,从而影响生态平衡。
(3)在图一的食物网可以看出,与鼠有关的食物链有: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即鼠是狐、蛇、鹰的食物,且蛇的食物只有鼠,所以,如果进行大规模的灭鼠,则蛇的生存会受到直接威胁。
(4)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递减,即食物链起始端生产者的有机物能量最多,末端的高级消费者含有的有机物能量最少。所以,图二中代表的食物链为:丙→甲→乙,所以,若甲、乙、丙代表着草、兔、鹰三种生物,那么丙应是草,乙应该是鹰。
(5)有机物内含有能量,而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递减,依据图二可知,丙、甲、乙的有机物能量依次减少,所以在甲、乙、丙形成的食物链应为:丙→甲→乙。
故答案为:分解者、减少、蛇、草、 丙→甲→乙 。
【分析】此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平衡、食物链等基础知识,为基础题,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及之中的生物数量关系与能量变化。
(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温度、水分、土壤等,生物包括生产者(一般是指绿色植物)、消费者(往往是指大多数动物)和分解者(营腐生细菌和真菌)。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3)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低获得能量越多,数量就越多;营养级别越高获得的能量越少,数量就越少。
28.【答案】花粉管;柱头;受精卵;胚;胚乳
【知识点】果实与种子的形成;花的结构;植物受精过程
【解析】【解答】图中,1是花粉,2是花粉管,3是胚珠,4是卵细胞,5是精子,6是柱头,7是花柱,8是子房,9是中央。
(1)图中,2是花粉管,6是柱头。
(2)图中,4是卵细胞,5是精子,9是中央细胞,双受精指的是当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后,在柱头黏液的刺激下,花粉萌发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到达子房胚珠珠孔后,前端破裂释放出两个精子,其中一个5精子与珠孔附近的4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将来发育成胚。另一个5精子与9中央极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将来发育成胚乳,这个过程称为双受精。
故答案为:花粉管、柱头、受精卵、胚、胚乳。
【分析】此题考查植物的受精过程,比较简单,熟记即可。雄蕊和雌蕊是一朵花的重要结构,花药、花丝构成雄蕊,柱头、花柱和子房构成雌蕊,花药中有花粉,花粉成熟后散落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在柱头黏液的刺激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同时,花粉管中的两个精子随花粉管的伸长而向下移动,最终进入胚珠内部,花粉管顶端破裂,两个精子释放出来,一个精子与胚珠中的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胚珠中的两个极核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受精作用完成后,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
1 / 1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和平镇教研联片考试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
1.(2024七上·凉州期末)美国科学家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注射到小老鼠的受精卵中,培育出来超级鼠,所利用的生物技术(  )
A.克隆技术 B.发酵技术 C.杂交技术 D.转基因技术
【答案】D
【知识点】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克隆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根据题干所述,美国科学家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注射到小老鼠的受精卵中,培育出来超级鼠,所利用的生物技术称为转基因技术,可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转基因技术的应用,难度一般,熟记转基因技术的概念是关键,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新品种。也可以利用其它生物体培育出期望的生物制品。
2.(2024七上·凉州期末)下列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
A.生物都自己制造有机物 B.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生物生活都需要氧气 D.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
【答案】D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 A、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的生物有植物、自养细菌,A不符合题意。
B、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不符合题意。
C、有的生物生活不需要氧气,如厌氧菌,C不符合题意。
D、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的基本特征:①生物能新陈代谢;②生物能生长发育;③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④成熟个体能繁殖后代;⑤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⑥生物能适应并影响环境;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3.(2024七上·凉州期末)中中、华华的诞生,开启了国际上以猕猴为实验动物的新模型。下图揭示中中、华华的诞生采用的生物技术是
A.转基因技术 B.克隆技术
C.杂交技术 D.组织培养技术
【答案】B
【知识点】克隆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克隆的生殖过程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是将一个体细胞的细胞核植入到去核的卵细胞中,形成重组细胞,再由这个重组细胞发育成一个个体的过程,所以,题干中,我国科研人员通过提取猕猴体细胞的细胞核,结合到猴的去核卵母细胞中,将形成的新细培育成胚胎后植入代孕母猴体内,成功培育出“中中”和“华华”两只小猴,采用的生物技术是克隆技术,可见,B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克隆技术的应用,为基础题,难度不大,对于克隆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应用较广泛的,应重点掌握。克隆过程没有经过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克隆的过程中,谁提供了细胞核,克隆出来的生物就像谁。
4.(2024七上·凉州期末)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
A.二氧化碳和水 B.二氧化碳和无机盐
C.水和无机盐 D.光和叶绿体
【答案】A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解: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为: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结合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可知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光合作用的实质可以概括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变化:把简单的无机物转化成复杂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这是物质的转化过程;另一方面是能量变化:在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的同时,把光能转变成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这是能量的转化过程。
5.(2024七上·凉州期末)变形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某实验小组将一个变形虫切割成甲、乙两部分,如下图所示,该实验说明了(  )
A.细胞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B.细胞质能控制遗传物质的进出
C.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D.单细胞生物能独立生活
【答案】C
【知识点】细胞核的功能
【解析】【解答】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控制着生物体的生殖和发育等,即只有具有细胞核,变形成虫才能摄食和生长,即正常进行生命活动,所以,图中,将一个变形虫切割成甲、乙两部分后,因图甲中没有细胞核,不久后死亡;图乙有细胞核,会继续发育并繁殖后代。所以,该实验说明了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C说法正确。
故选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细胞核的功能,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即可。单细胞生物身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常见的单细胞生物有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
6.(2024七上·凉州期末)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含什么的无机盐 (  )
A.钙、镁、锌 B.氮、磷、钾 C.铁、硼、锌 D.铁、碘、硼
【答案】B
【知识点】无机盐的种类及其对植物的作用
【解析】【解答】植物生活中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氮、磷、钾,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 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含氮、磷、钾的无机盐是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
故答案为:B
【分析】无机盐的作用:
无机盐 作用 缺乏症状 举例
含氮的 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叶长得繁茂 叶片发黄,植株矮小 人、畜的粪尿
含磷的 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促使果实和种子的成熟提早 影响花和果实的形成和发育 骨粉
含钾的 使茎秆长得粗壮,促进淀粉的形成和运输 植株易倒伏 草木灰
7.(2024七上·凉州期末)“春城无处不飞花”,每年5月梦幻的蓝花楹让春城弥漫在紫色的花海中,请问蓝花楹花瓣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  )
A.叶绿体 B.线粒体
C.叶绿体和线粒体 D.叶绿体或线粒体
【答案】B
【知识点】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解析】【解答】线粒体和叶绿体都为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为植物细胞中特有的,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中都有叶绿体,蓝花楹花瓣细胞中就不含叶绿体,只有线粒体,所以,B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细胞的能力转换器,为基础题,熟记即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因此,线粒体被称为能量转换器和细胞内能量供应的“动力工厂”,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转换器,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8.(2024七上·凉州期末)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是指(  )
A.以生产者为食的动物
B.以食草动物为食的动物
C.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D.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的动物
【答案】D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
【解析】【解答】 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是指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的动物,也包括某些寄生的菌类等。消费者不单指以生产者为食或以食草动物为食、也指以动物为食的动物。
故答案为:D。
【分析】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因此植物叫生产者;动物自己不能制造有机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因此叫消费者;细菌和真菌靠分解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维持生存,因此细菌和真菌称为分解者。
9.(2024七上·凉州期末)下列有关生物与生物的关系中,表示争斗关系的是(  )
A.密虾群蛰敌害 B.猎豹捕食羚羊
C.啄木鸟和松鼠争夺巢穴 D.两只羚羊争夺配偶
【答案】D
【知识点】生物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蜜蜂群蛰敌害,表示蜂之间的关系是分工合作,相互配合,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属于同种动物内的互助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猎豹捕食羚羊,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啄木鸟和松鼠争夺巢穴,表示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故C不符合题意;两只羚羊争夺配偶,表示种内同种生物内动物之间为了争夺食物、配偶、栖息地而竞争的争斗关系,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和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互相依赖又相互制约关系,同种生物之间为了争夺生活空间,食物,配偶而进行的斗争,称作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 同种生物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称为合作,不同种生物之间的相互捕食,称为捕食关系。
10.(2024七上·凉州期末)在我们美丽的校园,到处都有一些温馨提示,“小草微微笑,请你把路绕”。这些温馨提 示提醒人们不要践踏小草,因为经常在草坪上行走,会造成土壤板结,从而影响草的生长。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A.植物缺少无机盐,影响生长
B.土壤板结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
C.植物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
D.气孔关闭,影响蒸腾作用
【答案】B
【知识点】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小草的呼吸作用吸收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经常在草坪上行走会造成土壤板结,使土壤缝隙减少,土壤中的氧气减少,小草的根无法呼吸,从而影响小草的生长,可见B说法正确,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即可。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受水分、温度、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影响。
11.(2024七上·凉州期末)生物圈因为有形形色色的生物才绚烂多彩、瑰丽迷人,下列为生物的是(  )
A.每年都会长高的钟乳石 B.五彩缤纷的珊瑚
C.千年的铁树 D.会下象棋的机器人
【答案】C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钟乳石、珊瑚、机器人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铁树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2.(2024七上·凉州期末)下列属于裸子植物特征的是(  )
①种子裸露 ②种子不裸露 ③有果皮 ④无果皮 ⑤有花、果实和种子
A.②③ B.①④ C.①④⑤ D.②③⑤
【答案】B
【知识点】裸子植物
【解析】【解答】根据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着,我们把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类,裸子植物的种子外无果皮包被,是裸露的;被子植物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结合分析可知,属于裸子植物特征的是:①种子裸露、④无果皮。
故答案为:B。
【分析】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具有发达的根、茎、叶和种子,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裸子植物没有花、果实这两个器官。
13.(2024七上·凉州期末)靖远县盛产旱砂西瓜,汁多味甘、含糖量高,深受人们喜爱。在瓜田中,影响一株西瓜生存的环境因素是(  )
A.阳光、水分 B.杂草 C.其他西瓜 D.以上都是
【答案】D
【知识点】环境的组成和生态因素
【解析】【解答】西瓜生存的因素包括环境因素:阳光、水分、田间杂草以及田间其他西瓜等。西瓜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需要光和水分;西瓜生长需要从土壤中吸收营养,田间杂草和其他西瓜也需要营养,因而会竞争土壤中的营养物质。所以ABC三项中的因素都是,答案为D。
故答案为:D。
【分析】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有:阳光、空气、水分、无机盐、温度、食物以及其他生物等。
14.(2024七上·凉州期末)细胞分化形成(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答案】B
【知识点】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解析】【解答】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起初在形态、结构方面相似,都具有分裂能力,在发育过程中这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如保护、营养、输导等功能,形态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即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我们把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群称之为组织,如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因此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组织。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器官,由器官构成系统,由系统进一步构成生物体。
故答案为:B。
【分析】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如动物的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植物的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和输导组织。
15.(2024七上·凉州期末)以下生物体不是由细胞构成的是(  )
A.病毒 B.变形虫 C.细菌 D.真菌
【答案】A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A符合题意。
BCD.变形虫是单细胞原生动物;细菌属于单细胞生物;真菌既有多细胞的,也有单细胞的,因此都具有细胞结构,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6.(2024七上·凉州期末)指纹识别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中,控制人指纹信息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的(  )中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核 D.线粒体
【答案】C
【知识点】细胞核的功能
【解析】【解答】A.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的进出,A不符合题意。
B.细胞质能够流动,加速物质的交换,B不符合题意。
C.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控制人指纹信息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中,C符合题意。
D.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进行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有一些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NA是遗传物质,所以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每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和形态是一定的.DNA呈双螺旋结构,它是细胞核中遗传信息的载体,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17.(2024七上·凉州期末)春天,把花生埋入土里,不久后小苗破土而出,两片饱满的花生瓣却慢慢变瘪了,这主要是因为(  )
A.种皮里的营养物质转移到幼苗的茎和叶里
B.子叶里的营养物质转移到幼苗的茎和叶里
C.胚乳里的营养物质转移到幼苗的茎和叶里
D.胚乳里的营养物质被胚吸收,发育成幼苗
【答案】B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
【解析】【解答】花生种子萌发的过程: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先吸收水分,体积膨大,种皮胀破,同时,子叶将胚乳内的营养物质进行转化并运输给胚,胚根伸长突出种皮,发育成根,胚轴也在伸长,拱出地面,胚芽逐渐发育成茎,茎上生叶,在阳光下,逐渐变成绿色,幼苗就可以独立生活了,可以看出,花生种子萌发出幼苗后,种子空瘪的原因是子叶中的营养物质转移到幼苗的茎和叶中,B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种子萌发的过程,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菜豆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和胚,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子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18.(2024七上·凉州期末)2021年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件,涵养心灵。下列古诗中描写生物生长发育的是(  )
A.枯藤老树昏鸭,小桥流水人家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答案】C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没有描写生物的生长发育现象,A错误。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描写的是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B错误。
C.“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描写的是生物的生长发育现象,C正确。
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描写的是动物的群聚现象,没有描写生物的生长发育,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9.(2024七上·凉州期末)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不需要用到下列哪一个选项中的材料器具(  )
A.载玻片、盖玻片 B.镊子、吸水纸
C.清水、稀碘液 D.生理盐水、消毒牙签
【答案】D
【知识点】观察植物细胞
【解析】【解答】解:“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
“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
“吸”,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观察并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用到的材料和用具有:洋葱鳞片叶,清水,镊子,刀片,滴管,纱布,吸水纸,解剖针,还应该有 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不需要生理盐水、消毒牙签。
故答案为:D
【分析】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吸水也不会胀破,可以用清水不需要生理盐水。
20.(2024七上·凉州期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青山”中植被丰富,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 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 D.环境适应生物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青山”中植被丰富,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作用。
故答案为:A
【分析】1、生物使环境中的某些因素发生改变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
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不同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同,例如,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状,可减少水分的散失,绿色肥大的茎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储存水分,适于生活在干旱的环境中。
二、填空题(共6题;共10分)
21.(2024七上·凉州期末)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   .
【答案】蒸腾作用
【知识点】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植物体外的一个过程叫蒸腾作用。因此蒸腾作用主要通过叶片的气孔来完成,气孔是叶表皮上一对保卫细胞之间的空隙,是叶片散失水分以及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
故答案为:蒸腾作用
【分析】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受保卫细胞的控制.当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散失到外界空气中.因此,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
22.(2024七上·凉州期末)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质、   和细胞核.
【答案】细胞膜
【知识点】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
【解析】【解答】解: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结构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分析】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相比较,具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一样也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
23.(2024七上·凉州期末)染色体主要由   和   组成.
【答案】蛋白质;DNA
【知识点】细胞核的功能
【解析】【解答】解: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是一定的,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生物正常的生活和传种接代是非常重要的.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是基因.
故答案为:蛋白质;DNA
【分析】染色体是生物主要遗传物质的载体,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是一定的.基因有规律的集中在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
24.(2024七上·凉州期末)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是   ;吸收水分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   。
【答案】叶(片);根
【知识点】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解析】【解答】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因此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只在含有叶绿体的部位进行,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其中的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大大增加了根与土壤中水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吸水。而且根尖成熟区及其上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故答案为:叶;根
【分析】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体是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的,其中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供植株利用,通过茎运到叶,在叶里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可见根、茎、叶与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合成有关,属于营养器官,花开放之后经过传粉和受精结出果实和种子,再用种子繁殖后代,可见花、果实和种子与生殖有关系,属于生殖器官.
25.(2024七上·凉州期末)有的微生物能够分解枯枝落叶、动物的遗体和粪便中的有机物,从而获得生活必需的物质和能量,这样的营养方式称为   .这类微生物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者.
【答案】腐生;分解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
【解析】【解答】解:”有的微生物能够分解枯枝落叶、动物的遗体和粪便中的有机物,从而获得生活必需的物质和能量“,这样的营养方式称为腐生.这类微生物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分解者.
故答案为:腐生;分解
【分析】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分解者的概念和营养方式.
26.(2024七上·凉州期末)细胞的   使数目增多,细胞的   使体积增大。
【答案】分裂;生长
【知识点】生物体由小长大的原因
【解析】【解答】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细胞壁。这样,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了.因此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是细胞吸收营养物质不断生长使体积增大的过程。所以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细胞生长使细胞的体积增大。
故答案为:分裂;生长
【分析】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分不开的.新产生的细胞体积都很小,通过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其结果使细胞的体积增大;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分裂时细胞核先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三、读图理解题(共2题;共10分)
27.(2024七上·凉州期末)图一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二是某食物链的三种生物体内所含有机物总量的直方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构成这个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除了图中的生物外,还应包括   。
(2)若图一中的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则草的数量将会   ,从而影响生态平衡。
(3)如果进行大规模的灭鼠运动,生存受到威胁的是   。
(4)若图二中的甲、乙、丙分别代表草、兔、鹰三种生物,那么丙是   。
(5)若图二中甲、乙、丙形成一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的有机物总量,那么这条食物链是:   。(填序号)
【答案】分解者;减少;蛇;草;丙→甲→乙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解析】【解答】(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温度、水分、土壤等,生物包括生产者(一般是指绿色植物)、消费者(往往是指大多数动物)和分解者(营腐生细菌和真菌),因此图中若要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示生物外,还必不可少的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所以,构成这个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除了图中的生物外,还应包括分解者。
(2) 生态系统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其它生物的影响 。在图一中与蛇相关的食物链为:草→鼠→蛇→鹰,可以看出,当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则草的数量会因其捕食者鼠的猖獗减少,从而影响生态平衡。
(3)在图一的食物网可以看出,与鼠有关的食物链有: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即鼠是狐、蛇、鹰的食物,且蛇的食物只有鼠,所以,如果进行大规模的灭鼠,则蛇的生存会受到直接威胁。
(4)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递减,即食物链起始端生产者的有机物能量最多,末端的高级消费者含有的有机物能量最少。所以,图二中代表的食物链为:丙→甲→乙,所以,若甲、乙、丙代表着草、兔、鹰三种生物,那么丙应是草,乙应该是鹰。
(5)有机物内含有能量,而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递减,依据图二可知,丙、甲、乙的有机物能量依次减少,所以在甲、乙、丙形成的食物链应为:丙→甲→乙。
故答案为:分解者、减少、蛇、草、 丙→甲→乙 。
【分析】此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平衡、食物链等基础知识,为基础题,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及之中的生物数量关系与能量变化。
(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温度、水分、土壤等,生物包括生产者(一般是指绿色植物)、消费者(往往是指大多数动物)和分解者(营腐生细菌和真菌)。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3)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低获得能量越多,数量就越多;营养级别越高获得的能量越少,数量就越少。
28.(2024七上·凉州期末)图是植物受精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填写结构名称:2是    , 6是   。
(2)4+5结合成   将来会发育成   ;5+9将来会发育成种子中的   。
【答案】花粉管;柱头;受精卵;胚;胚乳
【知识点】果实与种子的形成;花的结构;植物受精过程
【解析】【解答】图中,1是花粉,2是花粉管,3是胚珠,4是卵细胞,5是精子,6是柱头,7是花柱,8是子房,9是中央。
(1)图中,2是花粉管,6是柱头。
(2)图中,4是卵细胞,5是精子,9是中央细胞,双受精指的是当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后,在柱头黏液的刺激下,花粉萌发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到达子房胚珠珠孔后,前端破裂释放出两个精子,其中一个5精子与珠孔附近的4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将来发育成胚。另一个5精子与9中央极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将来发育成胚乳,这个过程称为双受精。
故答案为:花粉管、柱头、受精卵、胚、胚乳。
【分析】此题考查植物的受精过程,比较简单,熟记即可。雄蕊和雌蕊是一朵花的重要结构,花药、花丝构成雄蕊,柱头、花柱和子房构成雌蕊,花药中有花粉,花粉成熟后散落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在柱头黏液的刺激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同时,花粉管中的两个精子随花粉管的伸长而向下移动,最终进入胚珠内部,花粉管顶端破裂,两个精子释放出来,一个精子与胚珠中的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胚珠中的两个极核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受精作用完成后,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