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黄羊镇教研连片考试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黄羊镇教研连片考试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资源简介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黄羊镇教研连片考试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2024八上·凉州期末)四大家鱼是(  )
A.带鱼、墨鱼、鲨鱼、鱿鱼 B.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C.鲢鱼、墨鱼、甲鱼、鳄鱼 D.鳙鱼、鲍鱼、娃娃鱼、鲳鱼
2.(2024八上·凉州期末)不借助任何工具,可以生活在生物圈的任何圈层的生物是(  )
A.细菌类 B.人类 C.鱼类 D.哺乳类动物
3.(2024八上·凉州期末)下列蛔虫的特征与寄生生活无关的是(  )
A.体表有角质层 B.消化管结构简单
C.生殖器官发达 D.个体发育起点是受精卵
4.(2024八上·凉州期末)人体关节的基本结构是(  )
A.关节软骨、骨骼肌、关节腔 B.关节腔、关节囊、关节面
C.关节头、关节滑液、脱臼 D.关节窝、关节腔、关节头
5.(2024八上·凉州期末)“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诗中描写的动物是(  )
A.鸟类 B.哺乳动物 C.环节动物 D.节肢动物
6.(2024八上·凉州期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动物也是如此。以下动物的结构与其运动方式不适应的是(  )
A.螳螂的翅﹣﹣跳跃 B.鱼的鳍﹣﹣游泳
C.马的四肢﹣﹣奔跑 D.鸟的翼﹣﹣飞行
7.(2024八上·凉州期末)有一种名为鬼针草的植物,当人在草丛中行走时,裤角上常被沾上一些带刺的“针”, 人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
A.毁坏了鬼针草 B.帮助鬼针草传播果实
C.人不会对鬼针草产生作用 D.以上三项都不正确
8.(2024八上·凉州期末)下列动物中,体内没有脊柱的是(  )
A.青蛙 B.蜗牛 C.带鱼 D.猕猴
9.(2024八上·凉州期末)蚯蚓、水蛭和沙蚕等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
A.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
B.生活在土壤中
C.体温不恒定
D.体壁进行渗透式呼吸
10.(2024八上·凉州期末)2022年3月15日“315晚会”曝光了“老坛酸菜”并非“老坛”,该新闻的曝光让民众更加关注食品卫生和安全。制作“老坛酸菜”的微生物是(  )
A.酵母菌 B.乳酸菌 C.霉菌 D.大肠杆菌
11.(2024八上·凉州期末)下列几种动物中,学习能力最强的是(  )
A.蚯蚓 B.猩猩 C.麻雀 D.菜粉虫
12.(2024八上·凉州期末)两侧对称的体形是从(  )开始出现的.
A.单细胞动物 B.腔肠动物 C.扁形动物 D.节肢动物
13.(2024八上·凉州期末)谷爱凌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奥运会自由滑雪金牌和奖牌得主,是中国人的骄傲。下列关于运动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滑雪动作的完成需要消耗能量
B.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
C.完成滑雪动作需要多个系统的共同配合
D.一块骨骼肌的两端都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14.(2024八上·凉州期末)下列关于软体动物描述正确的是(  )
A.都有贝壳 B.都生活在水中
C.都能产生珍珠 D.身体柔软,有外套膜
15.(2024八上·凉州期末)下列关于节肢动物与人类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蜜蜂等昆虫为开花植物传播花粉
B.蝗虫、蚊、蜱爱叮咬人,并传播疾病
C.蝎、蜈蚣、蝉蜕等可入药,治疗疾病
D.虾、蟹等为人类提供动物蛋白
16.(2024八上·凉州期末)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老马识途 B.孔雀开屏 C.蜘蛛结网 D.蜜蜂采蜜
17.(2024八上·凉州期末)微生物的主要活动场所是(  )
A.岩石 B.荒漠 C.矿山 D.土壤
18.(2024八上·凉州期末)在动物界中,最大的动物类群是( )
A.鱼 B.软体动物 C.节肢动物 D.哺乳动物
19.(2024八上·凉州期末)人的长骨中,终生具有造血功能的结构是(  )
A.骨松质 B.骨密质 C.红骨髓 D.黄骨髓
20.(2024八上·凉州期末)以下结构不属于人体运动系统的是(  )
A.骨 B.关节 C.肌肉 D.胃
21.(2024八上·凉州期末)列举常食用的三种真菌   、   、   。
22.(2024八上·凉州期末)哺乳动物的牙齿有门齿、   齿和   齿的分化,这样既提高了摄取食物的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
23.(2024八上·凉州期末)水螅为腔肠动物排出食物残渣的方式是由   排出。
24.(2024八上·凉州期末)培养细菌真菌的方法包括配制培养基、   、    和恒温培养。
25.(2024八上·凉州期末)涡虫属于   动物;其身体呈   对称。
26.(2024八上·凉州期末)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好多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下面四种生物你一定还记得吧,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这四种生物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   ,它的繁殖方式是     。
(2)具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营自养生活的是     。只有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存的是   。
(3)大肠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   生物。
27.(2024八上·凉州期末)观察鲫鱼形态图,尝试完成下列问题:
(1)鲫鱼的体表有   覆盖。
(2)鲫鱼身体的两侧有   ,可以感知   。
(3)用   呼吸,所以“鱼儿离不开水”。
(4)鱼的游泳是靠尾部和躯干的摆动以及   的协调作用完成的。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鱼的多样性
【解析】【解答】四大家鱼是中国1000多年来在池塘养鱼中选定的混养高产的鱼种。鲢鱼又叫白鲢。在水域的上层活动,吃绿藻等浮游植物;鳙鱼的头部较大,俗称“胖头鱼”,又叫花鲢。栖息在水域的中上层,吃原生动物、水蚤等浮游动物;草鱼在水域的中下层,以水草为食物;青鱼栖息在水域的底层,吃螺狮、蚬、蚌等软体动物;这四种鱼混合饲养能提高饵料的利用率,增加鱼的产量。
故答案为:B。
【分析】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鲫鱼、鲤鱼是我国广泛养殖的淡水鱼类,其中青鱼、草鱼、鲢鱼、鳙鱼被称为四大家鱼。
2.【答案】A
【知识点】生物圈的范围
【解析】【解答】A、细菌外面有荚膜保护,遇到不良环境时看可以形成芽孢来度过不良环境。有些细菌(多为杆菌)在一定条件下,细胞质高度浓缩脱水所形成的一种抗逆性很强的球形或椭圆形的休眠体。芽孢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抗性强,对高温、紫外线、干燥、电离辐射和很多有毒的化学物质.都有很强的抵抗性。在寒冷的极地,也发现了大量的藻青菌等细菌群落,海底温泉喷涌出高达350摄氏度的水流。海底热泉水从地下带上来许多硫酸盐,硫酸盐在高温高压下变成了有臭鸡蛋味的硫化氢,一些以硫化氢为营养的细菌以极快的速度繁衍。甚至在22000米的平流层中还发现有细菌和真菌。生物分布的最深记录是生存在地下2500~3000米处石油中的石油细菌,世界大洋最深处超过11000米,发现了硫化菌。表明细菌是生物圈中分布最广泛的生物。细菌不需要借助任何工具就可以到达生物圈的任何圈层,A符合题意。
B、人类主要生活在岩石圈,B不符合题意;
C、鱼类主要生活在水圈,C不符合题意;
D、哺乳动物主要生活在岩石圈,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圈的范围
圈层 非生物部分组成 特点
大气圈的底层 多种气体(例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 有飞翔的昆虫、鸟类,还有细菌、真菌等微小生物
水的大部 全部海洋和江河湖泊 几乎到处都有生物,但大多数生活在水面下150米以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 地球表层的固体部分,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 生物种类丰富,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无论在土壤中、水中、空气中还是人皮肤表面和身体的内部,都有细菌和真菌存在。
3.【答案】D
【知识点】线虫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蛔虫寄生动物体内,靠其寄生动物消化的食物维持生活,所以蛔虫的消化管结构简单;同时蛔虫为了避免寄生动物消化液,所以体表有角质层起到保护作用;蛔虫的生殖器官也非常发达,与寄生生活相适应。可见个体发育起点是与蛔虫营寄生生活无关。
故答案为:D。
【分析】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体表或体外,并从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做寄生,营寄生生活的动物都有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寄生类扁形动物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也都退化,生殖器官特别发达。
4.【答案】B
【知识点】运动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接,一般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
故答案为:
故答案为:B
【分析】骨与骨之间活动的连接叫作关节。由关节面、关节腔、关节囊构成.
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覆盖有关节软骨,可减少摩擦,缓冲震动.
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牢固地联系相邻两骨,内外有韧带,加固联结,囊壁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
关节腔:内有滑液,润滑关节软骨,减少摩擦,使运动灵活自如.
5.【答案】A
【知识点】鸟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黄鹂”“白鹭”都属于鸟类,适应于飞行生活。其结构特点为:前肢变成翼;体表被覆羽毛;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体内有气囊,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体温高而恒定;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这些特点都是与空中生活相适应的。
故答案为:A
【分析】熟记鸟类的主要特征,据此答题。
鸟类:例如家鸽,身体流线型并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骨骼很薄;胸肌发达;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卵生。
6.【答案】A
【知识点】动物的运动方式
【解析】【解答】解:A.螳螂的翅适于飞行,后肢发达适于跳跃,A符合
C.题意;
B.鱼生活在水中,用鳍游泳,运动方式是游泳,B不符合题意;
C.马的四肢用于奔跑,C不符合题意;
D.鸟的前肢变成翼,翼是飞行器官,运动方式是飞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动物的运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飞行、游泳、爬行、行走等。
1、陆生动物适应陆地生活,运动方式主要是行走、奔跑、跳跃和爬行。如蜥蜴的爬行、熊的行走、兔的跳跃、猎豹的奔跑等。
2、水生动物适应水生环境,运动方式主要是游泳,如鱼靠鳍的摆动、海龟靠四肢的划动。
3、空中飞行的动物适应空中生活,如鸟类和昆虫能够在空中振翅飞行或滑翔。
7.【答案】B
【知识点】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有一种名为鬼针草的植物,当人在草丛中行走时,裤脚上常被沾上一些鬼针草的带刺的“针”,人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帮助鬼针草传播种子,扩大了鬼针草的分布范围,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①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生态平衡是指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维持生态平衡。
②动物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二氧化碳、水、无机盐的循环利用)。
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④仿生:模仿动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食品设备,就叫仿生.(如:长颈鹿与宇航服、萤火虫与冷光灯、蝙蝠与雷达等)。
8.【答案】B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
【解析】【解答】B、蜗牛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软体动物,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相当缓慢;身体不分节,可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有外套膜,常常分泌有贝壳.体内没有脊柱是蜗牛,B符合题意;
ACD、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带鱼属于鱼类,猕猴属于哺乳类,体内都有脊柱,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动物根据体内脊柱的有无,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柱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而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体内都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
9.【答案】A
【知识点】环节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蚯蚓、水蛭等环节动物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A说法正确。
B.蚯蚓、沙蚕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潮湿的土壤中,而水蛭生活在水中,B说法错误。
C.环节动物的体温不恒定,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属于变温动物,但不是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C说法错误。
D.环节动物靠湿润的体壁进行渗透式呼吸,但这不是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环节动物的基本特征,比较简单,熟记即可。环节动物的特征: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身体分节可以增强运动的灵活性,常见代表动物有蚯蚓、沙蚕、水蛭等。蚯蚓、沙蚕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壤中,水蛭生活在水中。
10.【答案】B
【知识点】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制馒头、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将有机物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A不符合题意。
B.泡菜也是美味的小吃,制泡菜也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出现一种特殊的风味,还不降低菜的品质,B符合题意。
C.霉菌广泛应用于人民的生活和生产,如毛霉制作腐乳,青霉提取青霉素等,C不符合题意。
D.大肠杆菌是条件致病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引起人和多种动物发生胃肠道感染或尿道等多种局部组织器官感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药品等的制作和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制馒头、做面包、酿酒等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等。
11.【答案】B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解析】【解答】动物通过后天的学习,大大地提高了适应复杂环境的学习能力。学习是指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经验的影响,发生行为的改变或形成新行为的过程。动物学习能力的大小与其进化的程度成正相关,动物的种类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学习行为所占的比重就越大。在题干中的四种动物中,猩猩是哺乳动物,与蚯蚓、麻雀、菜粉虫相比最高等,因此学习能力最强,学习行为也越复杂,利用经验解决问题能力也越强。
故答案为:B。
【分析】(1)学习行为: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学习行为的特点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通过学习或生活经验获得。
(2)动物越高等,往往学习能力越强。
12.【答案】C
【知识点】扁形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无体腔、消化系统由口、咽、肠组成
故答案为:C
【分析】扁形动物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13.【答案】D
【知识点】运动系统的组成;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解析】【解答】A、 一个动作的完成是多块肌肉协调合作的结果,还需要消耗能量,不符合题意;
B、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不符合题意;
C、 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不符合题意;
D、 每块骨骼肌一般由两端的肌腱和中间的肌腹构成。骨骼肌常以两端肌腱附着于两块(不是同一块)骨上,中间跨越关节,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人和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包括骨、关节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起支持作用,骨连接起保护作用,骨、关节和骨骼肌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以及其他系统的协调下共同完成的。
14.【答案】D
【知识点】软体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软体动物有的具有坚硬的贝壳,有的贝壳退化,如鱿鱼,A不符合题意;
B.软体动物用鳃呼吸,大多生活在水中,B不符合题意;
C.软体动物不一定都能产生珍珠,如蜗牛,C不符合题意;
D.软体动物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其分泌物形成贝壳,D符合题意。
【分析】软体动物主要特征是: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常见的软体动物有河蚌、各种贝类、乌贼、章鱼等。
15.【答案】B
【知识点】节肢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蜜蜂等昆虫能够为开花植物传播花粉,A不符合题意;
B、节肢动物中的蚊、蜱、螨会叮咬人,并传播疾病,蝗虫一般不会爱叮咬人、传播疾病,B符合题意;
C、蝎、蜈蚣、蝉蜕等可入药,治疗疾病,C不符合题意;
D、虾、蟹等为人类提供动物蛋白,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节肢动物可供人类食用、药用,生产某些人类所需物质,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传粉、传播疾病等.
16.【答案】A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解析】【解答】A老马识途是马出生以后通过生活经验慢慢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
B孔雀开屏、C蜘蛛知网、D蜜蜂采蜜都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行为,是动物的本能,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因素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可见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如蜘蛛知网、鲫鱼捕食、蜻蜓点水等,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如老马识途、鹦鹉学舌等。
17.【答案】D
【知识点】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解析】【分析】土壤微生物种类多、数量多、代谢潜力巨大,是主要的微生物源,是微生物的大本营。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微生物主要分布在土壤里。
18.【答案】C
【知识点】节肢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节肢动物身体分部,足和触角均分节,体表有外骨骼,包括昆虫类、多足类、甲壳类和蛛形类,其中的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已知地球上的昆虫在100万种以上,约占整个动物界种的2/3,故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节肢动物的基本特征,为基础题,这部分内容是考试的重点,注意掌握。
节肢动物的身体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如蝗虫、虾、蟹、蜘蛛。
19.【答案】C
【知识点】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解析】【解答】骨髓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胎儿和婴幼儿的骨髓都是红骨髓,具有造血的功能,随年龄的增长(6岁前后),长骨骨髓腔内的红骨髓逐渐被脂肪组织替代,成为黄骨髓,正常情况下,黄骨髓已不具备造血能力,但当体内大量失血时,它仍可能转化为红骨髓而恢复造血功能。可见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骨的结构,需要熟知的是骨的结构中终生具有造血功能的结构是红骨髓,在人的骨松质里有红骨髓,终生具有造血功能。
20.【答案】D
【知识点】运动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解:人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骨骼包括骨和骨连接;骨连接包括关节、半活动连接和不活动连接,关节是骨连接的主要形式.
肌肉包括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三种,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是肌腱(属 于结缔组织),分别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能够收缩和舒张.所以,人体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因此,不属于人体运动系统的是胃.
故选:D.
【分析】人的运动系统包括骨、骨连接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起支持作用,骨连接起保护作用,骨、关节和骨骼肌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以及其他系统的协调下共同完成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
21.【答案】蘑菇;木耳;香菇
【知识点】真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
【解析】【解答】可以食用的真菌很多,大多是多细胞的,如蘑菇、木耳、香菇、银耳、金针菇、平菇、猴头菇、鸡腿菇等。
故答案为:蘑菇;木耳;香菇
【分析】真菌的种类多种多样,有单细胞的,有多细胞的,有的可以食用.
22.【答案】臼;犬。
【知识点】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哺乳动物的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其中门齿用于切断食物,臼齿用于磨碎食物,犬齿用于撕裂食物,所以牙齿的作用为切断、撕裂和磨碎食物,肉食性动物如狼等的犬齿发达,适于撕裂肉食,而草食性动物没有犬齿。哺乳动物牙齿的分化,适应复杂的环境,吃不同的食物,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功能。
【分析】识记哺“乳动物的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据此答题。
23.【答案】口
【知识点】刺胞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水螅由体壁围成的空腔叫做消化腔。消化腔与口相通,食物由口进入消化腔,在消化腔内消化,有口无肛门,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
故填:口
【分析】腔肠动物的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外胚层和内胚层两层细胞及中间无细胞结构的中胶层构成;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有:海葵、海蛰、珊瑚虫、水螅等。
24.【答案】高温灭菌;接种
【知识点】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解析】【解答】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因此首先要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可以用牛肉汁加琼脂熬制,然后把培养基和所有用具进行高温灭菌,以防杂菌对实验的干扰,为防止高温杀死细菌、真菌,要等冷却后,在进行接种,接种后放在温暖的地方进行恒温培养,注意:定期观察并详细记录实验现象。
【分析】此题为基础知识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细菌、真菌的培养方法。
25.【答案】扁形;左右
【知识点】扁形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涡虫是扁形动物的典型代表,体呈灰色褐色或黄色,腹部生有许多纤毛,当肌肉收缩,纤毛摆动时,就能在水中运动。涡虫运动很有趣,使水出现涡旋状,因此人们给它起涡虫这个名字。故涡虫的身体背腹扁平,形状像柳叶,它的身体呈两侧对称,也称左右对称,即经过身体的中轴只有一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
故答案为:扁形;左右
【分析】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口无肛门.
26.【答案】禽流感病毒;自我复制;小球藻;禽流感病毒;原核
【知识点】细菌和真菌的区别;病毒的形态结构
【解析】【解答】(1)图中的禽流感病毒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繁殖后代,靠自我复制的方式繁殖后代。
(2)图中,小球藻为单细胞藻类,细胞内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自养,而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自身没有细胞结构,因此病毒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
(3)大肠杆菌为细菌,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集中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故答案为:亲流感病毒、自我复制、小球藻、禽流感病毒、原核。
【分析】此题考查单细胞生物的基本结构特征,比较容易,熟记即可,掌握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真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等知识点。
(1)病毒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
(2)细菌为单细胞,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区,细菌细胞内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面荚膜、鞭毛。靠分裂的方式繁殖后代。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属于异养。
27.【答案】(1)鳞片
(2)侧线;水流的方向
(3)鳃
(4)鳍
【知识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1)鲫鱼的体表覆盖有鳞片,具有保护作用,并且能分泌粘液,使鱼体润滑,有利于减少鱼在水中游泳时遇到的阻力,适于水中生活。(2)鲫鱼身体的两侧有侧线,鲫鱼通过侧线可以感知水压大小、水流方向、水流速度、水中物体的位置和其他各种变化,是鱼的感觉器官。
(3)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靠鳃获取水中的氧气,鳃是由鳃丝、鳃弓和鳃耙组成的,主要的结构是鳃丝,鳃丝呈鲜红色,鳃丝内有大量的毛细血管。当水由口流进,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细血管,排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的鳃孔排出体外,所以,鱼用鳃呼吸,“鱼儿离不开水”。
(4)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鳍游泳,鳍是鱼类的运动器官,分为胸鳍、背鳍、腹鳍、尾鳍和臀鳍。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故答案为:(1)鳞片;(2)侧线、水流的方向;(3)鳃;(4)鳍。
【分析】此题考查鱼的基本结构特征,比较简单,解答此题需要理解鱼类适于水生生活的特征。
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鱼类的结构特点与水中生活相适应。呼吸器官是鳃,吸收水中的溶解氧;体表有鳞片具有保护作用;鱼体内有侧线可以感知水流,测定方向为鱼的感觉器官;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来获得动力;鱼的体形成梭形,体表有粘滑的感觉,可以减少水的阻力。
1 / 1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黄羊镇教研连片考试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2024八上·凉州期末)四大家鱼是(  )
A.带鱼、墨鱼、鲨鱼、鱿鱼 B.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C.鲢鱼、墨鱼、甲鱼、鳄鱼 D.鳙鱼、鲍鱼、娃娃鱼、鲳鱼
【答案】B
【知识点】鱼的多样性
【解析】【解答】四大家鱼是中国1000多年来在池塘养鱼中选定的混养高产的鱼种。鲢鱼又叫白鲢。在水域的上层活动,吃绿藻等浮游植物;鳙鱼的头部较大,俗称“胖头鱼”,又叫花鲢。栖息在水域的中上层,吃原生动物、水蚤等浮游动物;草鱼在水域的中下层,以水草为食物;青鱼栖息在水域的底层,吃螺狮、蚬、蚌等软体动物;这四种鱼混合饲养能提高饵料的利用率,增加鱼的产量。
故答案为:B。
【分析】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鲫鱼、鲤鱼是我国广泛养殖的淡水鱼类,其中青鱼、草鱼、鲢鱼、鳙鱼被称为四大家鱼。
2.(2024八上·凉州期末)不借助任何工具,可以生活在生物圈的任何圈层的生物是(  )
A.细菌类 B.人类 C.鱼类 D.哺乳类动物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圈的范围
【解析】【解答】A、细菌外面有荚膜保护,遇到不良环境时看可以形成芽孢来度过不良环境。有些细菌(多为杆菌)在一定条件下,细胞质高度浓缩脱水所形成的一种抗逆性很强的球形或椭圆形的休眠体。芽孢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抗性强,对高温、紫外线、干燥、电离辐射和很多有毒的化学物质.都有很强的抵抗性。在寒冷的极地,也发现了大量的藻青菌等细菌群落,海底温泉喷涌出高达350摄氏度的水流。海底热泉水从地下带上来许多硫酸盐,硫酸盐在高温高压下变成了有臭鸡蛋味的硫化氢,一些以硫化氢为营养的细菌以极快的速度繁衍。甚至在22000米的平流层中还发现有细菌和真菌。生物分布的最深记录是生存在地下2500~3000米处石油中的石油细菌,世界大洋最深处超过11000米,发现了硫化菌。表明细菌是生物圈中分布最广泛的生物。细菌不需要借助任何工具就可以到达生物圈的任何圈层,A符合题意。
B、人类主要生活在岩石圈,B不符合题意;
C、鱼类主要生活在水圈,C不符合题意;
D、哺乳动物主要生活在岩石圈,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圈的范围
圈层 非生物部分组成 特点
大气圈的底层 多种气体(例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 有飞翔的昆虫、鸟类,还有细菌、真菌等微小生物
水的大部 全部海洋和江河湖泊 几乎到处都有生物,但大多数生活在水面下150米以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 地球表层的固体部分,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 生物种类丰富,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无论在土壤中、水中、空气中还是人皮肤表面和身体的内部,都有细菌和真菌存在。
3.(2024八上·凉州期末)下列蛔虫的特征与寄生生活无关的是(  )
A.体表有角质层 B.消化管结构简单
C.生殖器官发达 D.个体发育起点是受精卵
【答案】D
【知识点】线虫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蛔虫寄生动物体内,靠其寄生动物消化的食物维持生活,所以蛔虫的消化管结构简单;同时蛔虫为了避免寄生动物消化液,所以体表有角质层起到保护作用;蛔虫的生殖器官也非常发达,与寄生生活相适应。可见个体发育起点是与蛔虫营寄生生活无关。
故答案为:D。
【分析】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体表或体外,并从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做寄生,营寄生生活的动物都有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寄生类扁形动物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也都退化,生殖器官特别发达。
4.(2024八上·凉州期末)人体关节的基本结构是(  )
A.关节软骨、骨骼肌、关节腔 B.关节腔、关节囊、关节面
C.关节头、关节滑液、脱臼 D.关节窝、关节腔、关节头
【答案】B
【知识点】运动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接,一般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
故答案为:
故答案为:B
【分析】骨与骨之间活动的连接叫作关节。由关节面、关节腔、关节囊构成.
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覆盖有关节软骨,可减少摩擦,缓冲震动.
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牢固地联系相邻两骨,内外有韧带,加固联结,囊壁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
关节腔:内有滑液,润滑关节软骨,减少摩擦,使运动灵活自如.
5.(2024八上·凉州期末)“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诗中描写的动物是(  )
A.鸟类 B.哺乳动物 C.环节动物 D.节肢动物
【答案】A
【知识点】鸟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黄鹂”“白鹭”都属于鸟类,适应于飞行生活。其结构特点为:前肢变成翼;体表被覆羽毛;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体内有气囊,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体温高而恒定;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这些特点都是与空中生活相适应的。
故答案为:A
【分析】熟记鸟类的主要特征,据此答题。
鸟类:例如家鸽,身体流线型并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骨骼很薄;胸肌发达;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卵生。
6.(2024八上·凉州期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动物也是如此。以下动物的结构与其运动方式不适应的是(  )
A.螳螂的翅﹣﹣跳跃 B.鱼的鳍﹣﹣游泳
C.马的四肢﹣﹣奔跑 D.鸟的翼﹣﹣飞行
【答案】A
【知识点】动物的运动方式
【解析】【解答】解:A.螳螂的翅适于飞行,后肢发达适于跳跃,A符合
C.题意;
B.鱼生活在水中,用鳍游泳,运动方式是游泳,B不符合题意;
C.马的四肢用于奔跑,C不符合题意;
D.鸟的前肢变成翼,翼是飞行器官,运动方式是飞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动物的运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飞行、游泳、爬行、行走等。
1、陆生动物适应陆地生活,运动方式主要是行走、奔跑、跳跃和爬行。如蜥蜴的爬行、熊的行走、兔的跳跃、猎豹的奔跑等。
2、水生动物适应水生环境,运动方式主要是游泳,如鱼靠鳍的摆动、海龟靠四肢的划动。
3、空中飞行的动物适应空中生活,如鸟类和昆虫能够在空中振翅飞行或滑翔。
7.(2024八上·凉州期末)有一种名为鬼针草的植物,当人在草丛中行走时,裤角上常被沾上一些带刺的“针”, 人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
A.毁坏了鬼针草 B.帮助鬼针草传播果实
C.人不会对鬼针草产生作用 D.以上三项都不正确
【答案】B
【知识点】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有一种名为鬼针草的植物,当人在草丛中行走时,裤脚上常被沾上一些鬼针草的带刺的“针”,人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帮助鬼针草传播种子,扩大了鬼针草的分布范围,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①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生态平衡是指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维持生态平衡。
②动物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二氧化碳、水、无机盐的循环利用)。
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④仿生:模仿动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食品设备,就叫仿生.(如:长颈鹿与宇航服、萤火虫与冷光灯、蝙蝠与雷达等)。
8.(2024八上·凉州期末)下列动物中,体内没有脊柱的是(  )
A.青蛙 B.蜗牛 C.带鱼 D.猕猴
【答案】B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
【解析】【解答】B、蜗牛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软体动物,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相当缓慢;身体不分节,可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有外套膜,常常分泌有贝壳.体内没有脊柱是蜗牛,B符合题意;
ACD、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带鱼属于鱼类,猕猴属于哺乳类,体内都有脊柱,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动物根据体内脊柱的有无,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柱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而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体内都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
9.(2024八上·凉州期末)蚯蚓、水蛭和沙蚕等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
A.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
B.生活在土壤中
C.体温不恒定
D.体壁进行渗透式呼吸
【答案】A
【知识点】环节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蚯蚓、水蛭等环节动物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A说法正确。
B.蚯蚓、沙蚕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潮湿的土壤中,而水蛭生活在水中,B说法错误。
C.环节动物的体温不恒定,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属于变温动物,但不是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C说法错误。
D.环节动物靠湿润的体壁进行渗透式呼吸,但这不是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环节动物的基本特征,比较简单,熟记即可。环节动物的特征: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身体分节可以增强运动的灵活性,常见代表动物有蚯蚓、沙蚕、水蛭等。蚯蚓、沙蚕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壤中,水蛭生活在水中。
10.(2024八上·凉州期末)2022年3月15日“315晚会”曝光了“老坛酸菜”并非“老坛”,该新闻的曝光让民众更加关注食品卫生和安全。制作“老坛酸菜”的微生物是(  )
A.酵母菌 B.乳酸菌 C.霉菌 D.大肠杆菌
【答案】B
【知识点】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制馒头、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将有机物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A不符合题意。
B.泡菜也是美味的小吃,制泡菜也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出现一种特殊的风味,还不降低菜的品质,B符合题意。
C.霉菌广泛应用于人民的生活和生产,如毛霉制作腐乳,青霉提取青霉素等,C不符合题意。
D.大肠杆菌是条件致病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引起人和多种动物发生胃肠道感染或尿道等多种局部组织器官感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药品等的制作和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制馒头、做面包、酿酒等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等。
11.(2024八上·凉州期末)下列几种动物中,学习能力最强的是(  )
A.蚯蚓 B.猩猩 C.麻雀 D.菜粉虫
【答案】B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解析】【解答】动物通过后天的学习,大大地提高了适应复杂环境的学习能力。学习是指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经验的影响,发生行为的改变或形成新行为的过程。动物学习能力的大小与其进化的程度成正相关,动物的种类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学习行为所占的比重就越大。在题干中的四种动物中,猩猩是哺乳动物,与蚯蚓、麻雀、菜粉虫相比最高等,因此学习能力最强,学习行为也越复杂,利用经验解决问题能力也越强。
故答案为:B。
【分析】(1)学习行为: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学习行为的特点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通过学习或生活经验获得。
(2)动物越高等,往往学习能力越强。
12.(2024八上·凉州期末)两侧对称的体形是从(  )开始出现的.
A.单细胞动物 B.腔肠动物 C.扁形动物 D.节肢动物
【答案】C
【知识点】扁形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无体腔、消化系统由口、咽、肠组成
故答案为:C
【分析】扁形动物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13.(2024八上·凉州期末)谷爱凌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奥运会自由滑雪金牌和奖牌得主,是中国人的骄傲。下列关于运动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滑雪动作的完成需要消耗能量
B.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
C.完成滑雪动作需要多个系统的共同配合
D.一块骨骼肌的两端都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答案】D
【知识点】运动系统的组成;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解析】【解答】A、 一个动作的完成是多块肌肉协调合作的结果,还需要消耗能量,不符合题意;
B、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不符合题意;
C、 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不符合题意;
D、 每块骨骼肌一般由两端的肌腱和中间的肌腹构成。骨骼肌常以两端肌腱附着于两块(不是同一块)骨上,中间跨越关节,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人和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包括骨、关节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起支持作用,骨连接起保护作用,骨、关节和骨骼肌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以及其他系统的协调下共同完成的。
14.(2024八上·凉州期末)下列关于软体动物描述正确的是(  )
A.都有贝壳 B.都生活在水中
C.都能产生珍珠 D.身体柔软,有外套膜
【答案】D
【知识点】软体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软体动物有的具有坚硬的贝壳,有的贝壳退化,如鱿鱼,A不符合题意;
B.软体动物用鳃呼吸,大多生活在水中,B不符合题意;
C.软体动物不一定都能产生珍珠,如蜗牛,C不符合题意;
D.软体动物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其分泌物形成贝壳,D符合题意。
【分析】软体动物主要特征是: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常见的软体动物有河蚌、各种贝类、乌贼、章鱼等。
15.(2024八上·凉州期末)下列关于节肢动物与人类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蜜蜂等昆虫为开花植物传播花粉
B.蝗虫、蚊、蜱爱叮咬人,并传播疾病
C.蝎、蜈蚣、蝉蜕等可入药,治疗疾病
D.虾、蟹等为人类提供动物蛋白
【答案】B
【知识点】节肢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蜜蜂等昆虫能够为开花植物传播花粉,A不符合题意;
B、节肢动物中的蚊、蜱、螨会叮咬人,并传播疾病,蝗虫一般不会爱叮咬人、传播疾病,B符合题意;
C、蝎、蜈蚣、蝉蜕等可入药,治疗疾病,C不符合题意;
D、虾、蟹等为人类提供动物蛋白,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节肢动物可供人类食用、药用,生产某些人类所需物质,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传粉、传播疾病等.
16.(2024八上·凉州期末)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老马识途 B.孔雀开屏 C.蜘蛛结网 D.蜜蜂采蜜
【答案】A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解析】【解答】A老马识途是马出生以后通过生活经验慢慢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
B孔雀开屏、C蜘蛛知网、D蜜蜂采蜜都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行为,是动物的本能,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因素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可见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如蜘蛛知网、鲫鱼捕食、蜻蜓点水等,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如老马识途、鹦鹉学舌等。
17.(2024八上·凉州期末)微生物的主要活动场所是(  )
A.岩石 B.荒漠 C.矿山 D.土壤
【答案】D
【知识点】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解析】【分析】土壤微生物种类多、数量多、代谢潜力巨大,是主要的微生物源,是微生物的大本营。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微生物主要分布在土壤里。
18.(2024八上·凉州期末)在动物界中,最大的动物类群是( )
A.鱼 B.软体动物 C.节肢动物 D.哺乳动物
【答案】C
【知识点】节肢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节肢动物身体分部,足和触角均分节,体表有外骨骼,包括昆虫类、多足类、甲壳类和蛛形类,其中的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已知地球上的昆虫在100万种以上,约占整个动物界种的2/3,故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节肢动物的基本特征,为基础题,这部分内容是考试的重点,注意掌握。
节肢动物的身体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如蝗虫、虾、蟹、蜘蛛。
19.(2024八上·凉州期末)人的长骨中,终生具有造血功能的结构是(  )
A.骨松质 B.骨密质 C.红骨髓 D.黄骨髓
【答案】C
【知识点】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解析】【解答】骨髓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胎儿和婴幼儿的骨髓都是红骨髓,具有造血的功能,随年龄的增长(6岁前后),长骨骨髓腔内的红骨髓逐渐被脂肪组织替代,成为黄骨髓,正常情况下,黄骨髓已不具备造血能力,但当体内大量失血时,它仍可能转化为红骨髓而恢复造血功能。可见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骨的结构,需要熟知的是骨的结构中终生具有造血功能的结构是红骨髓,在人的骨松质里有红骨髓,终生具有造血功能。
20.(2024八上·凉州期末)以下结构不属于人体运动系统的是(  )
A.骨 B.关节 C.肌肉 D.胃
【答案】D
【知识点】运动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解:人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骨骼包括骨和骨连接;骨连接包括关节、半活动连接和不活动连接,关节是骨连接的主要形式.
肌肉包括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三种,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是肌腱(属 于结缔组织),分别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能够收缩和舒张.所以,人体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因此,不属于人体运动系统的是胃.
故选:D.
【分析】人的运动系统包括骨、骨连接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起支持作用,骨连接起保护作用,骨、关节和骨骼肌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以及其他系统的协调下共同完成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
21.(2024八上·凉州期末)列举常食用的三种真菌   、   、   。
【答案】蘑菇;木耳;香菇
【知识点】真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
【解析】【解答】可以食用的真菌很多,大多是多细胞的,如蘑菇、木耳、香菇、银耳、金针菇、平菇、猴头菇、鸡腿菇等。
故答案为:蘑菇;木耳;香菇
【分析】真菌的种类多种多样,有单细胞的,有多细胞的,有的可以食用.
22.(2024八上·凉州期末)哺乳动物的牙齿有门齿、   齿和   齿的分化,这样既提高了摄取食物的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
【答案】臼;犬。
【知识点】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哺乳动物的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其中门齿用于切断食物,臼齿用于磨碎食物,犬齿用于撕裂食物,所以牙齿的作用为切断、撕裂和磨碎食物,肉食性动物如狼等的犬齿发达,适于撕裂肉食,而草食性动物没有犬齿。哺乳动物牙齿的分化,适应复杂的环境,吃不同的食物,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功能。
【分析】识记哺“乳动物的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据此答题。
23.(2024八上·凉州期末)水螅为腔肠动物排出食物残渣的方式是由   排出。
【答案】口
【知识点】刺胞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水螅由体壁围成的空腔叫做消化腔。消化腔与口相通,食物由口进入消化腔,在消化腔内消化,有口无肛门,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
故填:口
【分析】腔肠动物的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外胚层和内胚层两层细胞及中间无细胞结构的中胶层构成;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有:海葵、海蛰、珊瑚虫、水螅等。
24.(2024八上·凉州期末)培养细菌真菌的方法包括配制培养基、   、    和恒温培养。
【答案】高温灭菌;接种
【知识点】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解析】【解答】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因此首先要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可以用牛肉汁加琼脂熬制,然后把培养基和所有用具进行高温灭菌,以防杂菌对实验的干扰,为防止高温杀死细菌、真菌,要等冷却后,在进行接种,接种后放在温暖的地方进行恒温培养,注意:定期观察并详细记录实验现象。
【分析】此题为基础知识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细菌、真菌的培养方法。
25.(2024八上·凉州期末)涡虫属于   动物;其身体呈   对称。
【答案】扁形;左右
【知识点】扁形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涡虫是扁形动物的典型代表,体呈灰色褐色或黄色,腹部生有许多纤毛,当肌肉收缩,纤毛摆动时,就能在水中运动。涡虫运动很有趣,使水出现涡旋状,因此人们给它起涡虫这个名字。故涡虫的身体背腹扁平,形状像柳叶,它的身体呈两侧对称,也称左右对称,即经过身体的中轴只有一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
故答案为:扁形;左右
【分析】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口无肛门.
26.(2024八上·凉州期末)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好多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下面四种生物你一定还记得吧,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这四种生物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   ,它的繁殖方式是     。
(2)具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营自养生活的是     。只有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存的是   。
(3)大肠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   生物。
【答案】禽流感病毒;自我复制;小球藻;禽流感病毒;原核
【知识点】细菌和真菌的区别;病毒的形态结构
【解析】【解答】(1)图中的禽流感病毒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繁殖后代,靠自我复制的方式繁殖后代。
(2)图中,小球藻为单细胞藻类,细胞内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自养,而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自身没有细胞结构,因此病毒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
(3)大肠杆菌为细菌,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集中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故答案为:亲流感病毒、自我复制、小球藻、禽流感病毒、原核。
【分析】此题考查单细胞生物的基本结构特征,比较容易,熟记即可,掌握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真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等知识点。
(1)病毒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
(2)细菌为单细胞,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区,细菌细胞内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面荚膜、鞭毛。靠分裂的方式繁殖后代。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属于异养。
27.(2024八上·凉州期末)观察鲫鱼形态图,尝试完成下列问题:
(1)鲫鱼的体表有   覆盖。
(2)鲫鱼身体的两侧有   ,可以感知   。
(3)用   呼吸,所以“鱼儿离不开水”。
(4)鱼的游泳是靠尾部和躯干的摆动以及   的协调作用完成的。
【答案】(1)鳞片
(2)侧线;水流的方向
(3)鳃
(4)鳍
【知识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1)鲫鱼的体表覆盖有鳞片,具有保护作用,并且能分泌粘液,使鱼体润滑,有利于减少鱼在水中游泳时遇到的阻力,适于水中生活。(2)鲫鱼身体的两侧有侧线,鲫鱼通过侧线可以感知水压大小、水流方向、水流速度、水中物体的位置和其他各种变化,是鱼的感觉器官。
(3)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靠鳃获取水中的氧气,鳃是由鳃丝、鳃弓和鳃耙组成的,主要的结构是鳃丝,鳃丝呈鲜红色,鳃丝内有大量的毛细血管。当水由口流进,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细血管,排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的鳃孔排出体外,所以,鱼用鳃呼吸,“鱼儿离不开水”。
(4)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鳍游泳,鳍是鱼类的运动器官,分为胸鳍、背鳍、腹鳍、尾鳍和臀鳍。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故答案为:(1)鳞片;(2)侧线、水流的方向;(3)鳃;(4)鳍。
【分析】此题考查鱼的基本结构特征,比较简单,解答此题需要理解鱼类适于水生生活的特征。
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鱼类的结构特点与水中生活相适应。呼吸器官是鳃,吸收水中的溶解氧;体表有鳞片具有保护作用;鱼体内有侧线可以感知水流,测定方向为鱼的感觉器官;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来获得动力;鱼的体形成梭形,体表有粘滑的感觉,可以减少水的阻力。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