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西营片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西营片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资源简介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西营片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2024九上·凉州期末)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小荷才露尖尖角 B.点水蜻蜓款款飞
C.黄河之水天上来 D.一枝红杏出墙来
【答案】C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 A、“小荷才露尖尖角"体现了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不符合题意;
B、“点水蜻蜓款款飞”是蜻蜓在产卵,体现了生物能够繁殖,不符合题意;
C、“黄河之水天上来”没有生物,没有生命现象,符合题意;
D、“一枝红杏出墙来"是杏树受墙外阳光照射的刺激引起的。从这个意义说,红杏出墙表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是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2024九上·凉州期末)外来物种薇甘菊夺走本属于当地植物的阳光和养料,严重影响当地植物的生长。薇甘菊与当地植物的关系是(  )
A.竞争 B.捕食 C.寄生 D.共生
【答案】A
【知识点】生物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薇甘菊夺走本属于当地植物的阳光和养料,薇甘菊和当地的植物竞争阳光、养料以及生存的空间,它们之间的关系为竞争关系,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 竞争关系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而发生的竞争现象;捕食关系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寄生关系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后者给前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的关系;共生关系指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形成的相互依赖,彼此有利的关系。
3.(2024九上·凉州期末)细胞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中的物质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
A.糖类 B.无机盐 C.蛋白质 D.核酸
【答案】B
【知识点】细胞生活需要的物质
【解析】【解答】结合分析可知:“糖类”、“蛋白质”、“核酸”含碳,都是有机物,而“无机盐”属于无机物。
故答案为:B。
【分析】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分子比较小的,一般不含碳,如水、无机盐、氧等,这类物质是无机物;一类是分子比较大的,一般含碳,如糖类(淀粉等)、脂类、蛋白质和核酸,这类物质是有机物。
4.(2024九上·凉州期末)大白菜生长过程中,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  )
A.含铁、锌、钙的无机盐 B.含锰、铝、铜的无机盐
C.含氮、磷、钙的无机盐 D.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答案】D
【知识点】无机盐的种类及其对植物的作用
【解析】【解答】解: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与生长,使枝繁叶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和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除了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外,植物还需要含钙、镁、硫、硼等少量的无机盐.当土壤中缺少某种无机盐时,植物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相应的影响.所以,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故选: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无机盐对植物生活的意义,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5.(2024九上·凉州期末)男女生殖器官中,既能产生生殖细胞,又能分泌性激素的分别是(  )
A.附睾和子宫 B.睾丸和卵巢
C.附睾和阴道 D.精囊腺和卵巢
【答案】B
【知识点】男性生殖系统
【解析】【分析】男性的生殖系统包括精囊,输精管,睾丸,阴茎等;女性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其中男性产生生殖细胞--精子的器官是睾丸,同时睾丸也可以分泌雄性激素,又属于内分泌器官,是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女性产生生殖细胞--卵细胞的器官是卵巢,同时卵巢也可以分泌雌性激素,又属于内分泌器官,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
【点评】本题是一个基础题,可结合人体的生殖器官图示及功能记性记忆,关键是正确记忆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6.(2024九上·凉州期末)下列既能消化糖类,又能消化蛋白质的消化液是(  )
A.唾液 B.胰液 C.胆汁 D.胃液
【答案】B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答】解:A、唾液中含有消化淀粉的酶,故不符合题意;B、胰腺分泌的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故符合题意.C、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把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脂肪的消化,故不符合题意;D、胃液中只含蛋白质酶,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
【分析】人体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和肝脏,它们的功能分别是分泌唾液、胃液、肠液、胰液和胆汁等消化液.
7.(2024九上·凉州期末)吞咽食物和呼吸空气都必须经过的器官是 (  )
A.口腔 B.鼻腔 C.咽 D.喉
【答案】C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解: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其中消化道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组成,呼吸道由鼻腔、咽、气管、支气管组成。咽是空气和食物进入人体的共同通道。
故答案为:C
【分析】咽位于鼻腔的后方,是气体的通道,也是食物的通道。
8.(2024九上·凉州期末)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起始部位分别是(  )
A.左心房,右心房 B.左心室,右心室
C.左心房,左心室 D.右心房,右心室
【答案】B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解:体循环的路线为: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所以,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起始部位分别是左心室,右心室.故选B
【分析】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和肺循环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的运来养料和氧,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
9.(2024九上·凉州期末)皮肤、肺和肾脏都具有的功能是(  )
A.调节体温 B.排出废物 C.气体交换 D.释放能量
【答案】B
【知识点】排泄及其途径;肾的结构和功能;皮肤的结构与功能
【解析】【解答】皮肤具有免疫、感受刺激、吸收、分泌、调节体温、维持水盐代谢、修复及排泄废物等功能。肺具有通气、换气、呼吸调节和肺循环等功能,可以排出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肾脏具有排出代谢废物、维持体液平衡及体内酸碱平衡、内分泌等功能。可见皮肤、肺和肾脏都具有的功能是排出废物。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皮肤被覆于人体的表面。在眼睑、口唇、鼻腔、肛门、阴道及尿道等腔孔周围,逐渐移行为粘膜,共同形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具有十分重要的免疫功能。皮肤除了可以保护机体,抵御外界侵害外,还有感受刺激、吸收、分泌、调节体温、维持水盐代谢、修复及排泄废物等功能。对保障人体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2)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具有通气、换气、呼吸调节和肺循环等功能。可以排出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
(3)肾脏:①生成尿液、排泄代谢产物。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多种废物,绝大部分废物通过肾小球血滤过、肾小管的分泌,随尿液排出体外。②维持体液平衡及体内酸碱平衡。肾脏通过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的重吸收及分泌功能,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调节酸碱平衡,维持内环境的稳定。③内分泌功能。分泌肾素、前列腺素、激肽。
10.(2024九上·凉州期末)下列各项属于激素调节的是(  )
A.食物误入气管引起剧烈的咳嗽 B.强光射来迅速眨眼
C.看电影激动的流泪 D.男同学在青春期喉结明显
【答案】D
【知识点】激素调节
【解析】【解答】A、 食物误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这是由会厌软骨没有及时将气管喉覆盖,令食物进入食道,不属于激素调节.,不符合题意;
B、强光射来时,迅速闭眼,是反射,属于神经调节而不属于激素调节,不符合题意;
C、看电影感动得落泪,是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复杂反射,属于神经调节而不属于激素调节,不符合题意;
D、男同学在青春期喉结明显, 是雄性激素调节的结果,属于激素调节,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人体内的腺体根据分泌物的去向可分为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皮脂腺、汗腺、唾液腺等,它们的分泌物是通过导管排出的,因此这类腺体叫外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里,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这类腺体叫内分泌腺,如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性腺(睾丸、卵巢)和胸腺(在性成熟期后逐渐变小)等,它们分泌的激素含量很少,但作用很大,如果分泌异常就会得相应的病症。
11.(2024九上·凉州期末)形成酸雨和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分别是(  )
A.二氧化碳、氮气 B.氮气、一氧化碳
C.二氧化硫、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二氧化硫
【答案】C
【知识点】环境污染及其控制
【解析】【解答】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会形成酸雨;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
故答案为:C.
【分析】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
12.(2024九上·凉州期末)狼的牙齿分化为门齿、犬齿和臼齿,具有磨碎食物功能的牙齿是(  )
A.门齿 B.臼齿 C.犬齿 D.门齿和臼齿
【答案】B
【知识点】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狼属于肉食性哺乳动物,牙齿分化为门齿、犬齿、臼齿。门齿开头像凿子,适于切断食物;臼齿的咀嚼面宽阔,适于磨碎食物;犬齿尖锐锋利是肉食性动物的特点,适于撕裂食物,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哺乳动物一般具有胎生哺乳,体表被毛有保温作用,体腔内有膈,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等特征。
13.(2024九上·凉州期末)线形动物因为身体细长如线而得名,下列关于线形动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大多具有贝壳 B.身体分节
C.体表有角质层 D.呼吸器官是气管
【答案】C
【知识点】线虫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软体动物大多具有贝壳,线形动物没有贝壳,A错误;
B、线形动物的身体不分节,B错误;
C、线形动物大多营寄生生活,体表有角质层,具有保护作用,C正确;
D、线形动物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线形动物的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代表动物有:蛔虫、秀丽隐杆线虫、钩虫、丝虫、蛲虫等。
14.(2024九上·凉州期末) 下列关于动物运动和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形成的,形成后就不会改变
B.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骨骼肌构成
C.哺乳动物强大的运动能力,有利于其觅食、躲避敌害和繁殖后代
D.蜂群中工蜂外出采蜜,蜂王留守蜂巢。蜜蜂的这种行为与遗传因素无关
【答案】C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运动系统的组成;动物运动的意义
【解析】【解答】 A、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当刺激该行为产生的环境因素去除后,该行为会逐渐消失,不符合题意;
B、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不符合题意;
C、哺乳动物靠四肢支撑起身体,骨在骨骼肌的牵引下围绕关节运动,使躯体能够完成各种动作,从而具有发达的运动能力,有利于觅食和避敌,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生活环境,符合题意;
D、蜂群中工蜂外出采蜜,蜂王留守蜂巢。蜜蜂的这种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与遗传因素有关,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动物通过运动比较迅速地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以利于寻找食物、有利于动物寻找配偶,有利于逃避敌害和繁衍种族,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繁衍后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5.(2024九上·凉州期末)病毒、细菌、真菌共有的特征是(  )
A.个体都很微小 B.一定含遗传物质
C.无成形的细胞核 D.都能通过分裂进行繁殖
【答案】B
【知识点】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真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病毒的结构和增殖方式
【解析】【解答】A、细菌和病毒个体都很微小,但真菌有的微小,有的并不微小,如:蘑菇等,不符合题意;
BC、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是都含有遗传物质,B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
D、细菌通过分裂繁殖,真菌主要通过孢子繁殖,病毒通过自我复制繁殖后代,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质成分;以核酸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即 依靠自我复制繁殖后代。根据侵染的对象可以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
(2)细菌的形态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虽然细菌的形态不同,但基本结构一致,即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等。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面荚膜、鞭毛,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是异养.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3)真菌有真正的细胞核,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中酵母菌是单细胞的,霉菌和大型真菌都是多细胞的;真菌的细胞不含叶绿体,是典型异养生物。它们从动物、植物的活体、死体和它们的排泄物,以及断枝、落叶和土壤腐殖质中、来吸收和分解其中的有机物,作为自己的营养。真菌的异养方式有寄生和腐生。大多数真菌用孢子繁殖后代,孢子落到适宜的环境就会萌发生出菌丝,形成新个体。
16.(2024九上·凉州期末)在被子植物的器官中,最重要的分类依据是(  )
A.根、茎、叶 B.种子、根
C.叶、果实 D.花、果实、种子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器官和系统的概念
【解析】【解答】生物学家在对被子植物分类时,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因为花、果实和种子等生殖器官比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在植物一生中出现得晚,生存的时间比较短,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小,形态结构也比较稳定,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被子植物的叶是最容易发生变异的器官,同一株植物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根生长在土壤中,不易观察,挖掘时易损伤,而且受土质影响,容易发生变态。只有花、果实和种子在植物的一生中出现得较晚,也不易发生变异,相对较为稳定,所以被子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是花、果实和种子。
17.(2024九上·凉州期末)某人不是色盲,其父亲、祖父、外祖父都不是色盲,但弟弟是色盲患者,那么色盲基因传递的过程是(  )
A.祖父→父亲→弟弟 B.祖母→父亲→弟弟
C.外祖父→母亲→弟弟 D.外祖母→母亲→弟弟
【答案】D
【知识点】遗传病
【解析】【解答】控制色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属于伴性隐性遗传病,假设b为致病基因。 其父亲、祖父、外祖父都不是色盲,说明他们的基因组成都是XBY,即不携带致病基因;弟弟是色盲患者,可知弟弟的基因组成为XbY,因此弟弟的Xb基因是从母亲中传递而来的,已知外祖父基因组成为XBY,那么母亲的基因组成为XBXb,母亲的Xb基因只能是由外祖母传递而来。综上所述,色盲共因传递的过程是外祖母→母亲→弟弟,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1)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方式称为伴性遗传。
(2)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其中一条染色体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18.(2024九上·凉州期末)下列各组性状,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猫的白毛和蓝眼 B.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C.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D.小明的A型血和小刚的A型血
【答案】C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
【解析】【解答】A、 猫的白毛和蓝眼不属于相对性状 ,A错误;
B、玉米的黄粒和圆粒不属于相对性状 ,B错误;
C、豌豆的高茎与矮茎属于相对性状,C正确;
D、小明的A型血和小刚的A型血不属于相对性状 ,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生物的性状包括: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
(2)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19.(2024九上·凉州期末)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根本区别是(  )
A.产生后代经历时间的长短 B.产生的后代性状是否优良
C.能否形成种子 D.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答案】D
【知识点】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解答】解:无性生殖是不经生殖细胞的两两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从本质上讲,是由体细胞进行的繁殖就是无性生殖.而有性生殖是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可见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故选:D.
【分析】生物的生殖方式有有性生殖例如利用种子进行的繁殖,无性生殖例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
20.(2024九上·凉州期末)植物有性生殖个体发育的顺序是(  )
A.受精卵→胚→植株 B.受精卵→胚乳→植株
C.胚→胚乳→植株 D.胚乳→胚→植株
【答案】A
【知识点】植物的有性生殖
【解析】【解答】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包括受精卵的形成、胚的发育和植株的形成。受精卵是植物有性生殖的起点,它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胚,胚再进一步发育成植株。因此,植物个体发育的顺序应是:受精卵→胚→植株。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的个体发育是指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和器官的形成,直到发育成性成熟个体的过程,该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胚的发育和胚后发育。
21.(2024九上·凉州期末)如图所示为呼吸系统部分结构示意图,请你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请写出数字所代表的名称:[1]     ,[2]     。
(2)[1]的上部连着     ,它既是呼吸器官,又是发声器官。
(3)[2]向下一再分支,成为各级     ,越分越细,越分管壁越薄。
(4)在[1]和[2]处往往有     ,使其管腔保持开放状态,保证气流的通畅。
【答案】(1)气管;支气管
(2)喉
(3)细支气管
(4)软骨
【知识点】呼吸道的作用
【解析】【解答】(1)根据呼吸系统的解剖结构,[1]代表的是气管,它是连接喉部和肺部的管道,负责将空气从喉部输送到肺部。[2]代表的是支气管,它是气管的分支,进一步将空气分配到肺部的各个部分。
(2)1气管的上部连接的是喉部,喉部不仅是呼吸的通道,也是发声的器官,其中的声带振动可以产生声音。
(3)2支气管向下一再分支,成为各级细支气管,越分越细,越分管壁越薄。
(4)在气管和支气管处往往有软骨做支架,使其管腔保持开放状态,保证气流的通畅。
【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 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22.(2024九上·凉州期末)如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箭头代表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请据图回答:
(1)当叩击膝盖下的韧带时,[1]   感受刺激,产生冲动并沿着[2]传入神经传到脊髓里特定的[3]   ,由其产生的神经冲动通过[4]传出神经传到[5]   ,引起大腿上相应肌肉的收缩,使小腿突然弹起。
(2)形成痛觉的神经中枢位于   ,这说明脊髓不仅能进行反射,还具有传导功能。
(3)“谈梅止渴”、“吃梅止渴”、“望梅止渴”中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的是   。
【答案】(1)感受器;神经中枢;效应器
(2)大脑皮层
(3)谈梅止渴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反射及其结构基础;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解析】【解答】(1)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传导的路线: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当叩击膝盖下的韧带时,[1]感受器感受刺激,产生冲动并沿着[2]传入神经传到脊髓里特定的[3]神经中枢,由其产生的神经冲动通过[4]传出神经传到[5]效应器,引起大腿上相应肌肉的收缩,使小腿突然弹起。
(2)当叩击膝盖下的韧带时,小腿突然弹起,这说明脊髓有反射功能;感到疼痛,是神经冲动沿脊髓内的神经元传导到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说明形成痛觉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故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功能。
(3)“吃梅止渴”:是一种非条件反射,直接由刺激(吃梅)引起的生理反应(止渴)。“望梅止渴”:是一种条件反射,通过视觉刺激(看到梅子)引起的生理反应(止渴)。“谈梅止渴”:是一种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通过语言或思维(谈论梅子)引起的生理反应(止渴)。这种反射活动涉及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的高级神经活动。
【分析】图中,1感受器、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5效应器。
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
感受器:由传入神经末梢组成,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
传入神经:又叫感觉神经,把外周的神经冲动传到神经中枢里。
神经中枢:接受传入神经传来的信号后,产生神经冲动并传给传出神经。
传出神经:又叫运动神经,把神经中枢产生的神经冲动传给效应器。
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或腺体组成,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或腺体活动。
23.(2024九上·凉州期末)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分布极广,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请据图回答问题。
(1)微生物的营养方式多种多样。其中A专门寄生在   内;E不含叶绿素,进行   生活,它在无氧条件下把葡萄糖分解成   。同时释放出较少的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
(2)微生物的生殖方式多种多样。A以   的方式繁殖,C采取   方式繁殖,E在环境适宜时进行   生殖。
(3)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多种多样。图中的微生物中,由多细胞构成的是   ,没有细胞结构的是   (填字母)。
(4)图F中2所代表的物质是   ,从图中可看出细菌、真菌对于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它们是作为   参与物质循环的。
【答案】(1)细菌细胞;腐生;二氧化碳和酒精
(2)自我复制;分裂;出芽
(3)BD;A
(4)二氧化碳;分解者
【知识点】真菌的生殖;细菌的形态结构;真菌的种类和结构;病毒的形态结构;病毒增殖方式
【解析】【解答】(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遗传物质和蛋白质成分;以遗传物质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即 依靠自我复制繁殖后代。根据侵染的对象可以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图A所示蝌蚪形的病毒属于细菌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内。E酵母菌是单细胞生物,不含叶绿体,进行腐生生活,属于异养生物;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进行生命活动,在无氧条件下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同时释放出较少的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
(2)A病毒的生殖方式是自我复制,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寄主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C细菌是单细胞生物,其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E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可以进行孢子生殖和出芽生殖,在环境适宜时进行出芽生殖。
(3)B蘑菇和D青霉,属于多细胞真菌;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
(4)从图F中可看出,细菌、真菌能把动物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2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对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是作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的。
【分析】图中,A是病毒,B是蘑菇,C是细菌,D是青霉,E是酵母菌;F表示自然界中的细菌和真菌能把动物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对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1表示分解者,2表示二氧化碳,3表示氧气。
一些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能把动植物遗体、遗物(枯枝落叶、动物粪便等)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促进了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
1 / 1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西营片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2024九上·凉州期末)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小荷才露尖尖角 B.点水蜻蜓款款飞
C.黄河之水天上来 D.一枝红杏出墙来
2.(2024九上·凉州期末)外来物种薇甘菊夺走本属于当地植物的阳光和养料,严重影响当地植物的生长。薇甘菊与当地植物的关系是(  )
A.竞争 B.捕食 C.寄生 D.共生
3.(2024九上·凉州期末)细胞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中的物质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
A.糖类 B.无机盐 C.蛋白质 D.核酸
4.(2024九上·凉州期末)大白菜生长过程中,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  )
A.含铁、锌、钙的无机盐 B.含锰、铝、铜的无机盐
C.含氮、磷、钙的无机盐 D.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5.(2024九上·凉州期末)男女生殖器官中,既能产生生殖细胞,又能分泌性激素的分别是(  )
A.附睾和子宫 B.睾丸和卵巢
C.附睾和阴道 D.精囊腺和卵巢
6.(2024九上·凉州期末)下列既能消化糖类,又能消化蛋白质的消化液是(  )
A.唾液 B.胰液 C.胆汁 D.胃液
7.(2024九上·凉州期末)吞咽食物和呼吸空气都必须经过的器官是 (  )
A.口腔 B.鼻腔 C.咽 D.喉
8.(2024九上·凉州期末)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起始部位分别是(  )
A.左心房,右心房 B.左心室,右心室
C.左心房,左心室 D.右心房,右心室
9.(2024九上·凉州期末)皮肤、肺和肾脏都具有的功能是(  )
A.调节体温 B.排出废物 C.气体交换 D.释放能量
10.(2024九上·凉州期末)下列各项属于激素调节的是(  )
A.食物误入气管引起剧烈的咳嗽 B.强光射来迅速眨眼
C.看电影激动的流泪 D.男同学在青春期喉结明显
11.(2024九上·凉州期末)形成酸雨和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分别是(  )
A.二氧化碳、氮气 B.氮气、一氧化碳
C.二氧化硫、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二氧化硫
12.(2024九上·凉州期末)狼的牙齿分化为门齿、犬齿和臼齿,具有磨碎食物功能的牙齿是(  )
A.门齿 B.臼齿 C.犬齿 D.门齿和臼齿
13.(2024九上·凉州期末)线形动物因为身体细长如线而得名,下列关于线形动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大多具有贝壳 B.身体分节
C.体表有角质层 D.呼吸器官是气管
14.(2024九上·凉州期末) 下列关于动物运动和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形成的,形成后就不会改变
B.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骨骼肌构成
C.哺乳动物强大的运动能力,有利于其觅食、躲避敌害和繁殖后代
D.蜂群中工蜂外出采蜜,蜂王留守蜂巢。蜜蜂的这种行为与遗传因素无关
15.(2024九上·凉州期末)病毒、细菌、真菌共有的特征是(  )
A.个体都很微小 B.一定含遗传物质
C.无成形的细胞核 D.都能通过分裂进行繁殖
16.(2024九上·凉州期末)在被子植物的器官中,最重要的分类依据是(  )
A.根、茎、叶 B.种子、根
C.叶、果实 D.花、果实、种子
17.(2024九上·凉州期末)某人不是色盲,其父亲、祖父、外祖父都不是色盲,但弟弟是色盲患者,那么色盲基因传递的过程是(  )
A.祖父→父亲→弟弟 B.祖母→父亲→弟弟
C.外祖父→母亲→弟弟 D.外祖母→母亲→弟弟
18.(2024九上·凉州期末)下列各组性状,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猫的白毛和蓝眼 B.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C.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D.小明的A型血和小刚的A型血
19.(2024九上·凉州期末)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根本区别是(  )
A.产生后代经历时间的长短 B.产生的后代性状是否优良
C.能否形成种子 D.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20.(2024九上·凉州期末)植物有性生殖个体发育的顺序是(  )
A.受精卵→胚→植株 B.受精卵→胚乳→植株
C.胚→胚乳→植株 D.胚乳→胚→植株
21.(2024九上·凉州期末)如图所示为呼吸系统部分结构示意图,请你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请写出数字所代表的名称:[1]     ,[2]     。
(2)[1]的上部连着     ,它既是呼吸器官,又是发声器官。
(3)[2]向下一再分支,成为各级     ,越分越细,越分管壁越薄。
(4)在[1]和[2]处往往有     ,使其管腔保持开放状态,保证气流的通畅。
22.(2024九上·凉州期末)如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箭头代表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请据图回答:
(1)当叩击膝盖下的韧带时,[1]   感受刺激,产生冲动并沿着[2]传入神经传到脊髓里特定的[3]   ,由其产生的神经冲动通过[4]传出神经传到[5]   ,引起大腿上相应肌肉的收缩,使小腿突然弹起。
(2)形成痛觉的神经中枢位于   ,这说明脊髓不仅能进行反射,还具有传导功能。
(3)“谈梅止渴”、“吃梅止渴”、“望梅止渴”中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的是   。
23.(2024九上·凉州期末)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分布极广,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请据图回答问题。
(1)微生物的营养方式多种多样。其中A专门寄生在   内;E不含叶绿素,进行   生活,它在无氧条件下把葡萄糖分解成   。同时释放出较少的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
(2)微生物的生殖方式多种多样。A以   的方式繁殖,C采取   方式繁殖,E在环境适宜时进行   生殖。
(3)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多种多样。图中的微生物中,由多细胞构成的是   ,没有细胞结构的是   (填字母)。
(4)图F中2所代表的物质是   ,从图中可看出细菌、真菌对于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它们是作为   参与物质循环的。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 A、“小荷才露尖尖角"体现了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不符合题意;
B、“点水蜻蜓款款飞”是蜻蜓在产卵,体现了生物能够繁殖,不符合题意;
C、“黄河之水天上来”没有生物,没有生命现象,符合题意;
D、“一枝红杏出墙来"是杏树受墙外阳光照射的刺激引起的。从这个意义说,红杏出墙表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是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答案】A
【知识点】生物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薇甘菊夺走本属于当地植物的阳光和养料,薇甘菊和当地的植物竞争阳光、养料以及生存的空间,它们之间的关系为竞争关系,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 竞争关系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而发生的竞争现象;捕食关系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寄生关系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后者给前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的关系;共生关系指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形成的相互依赖,彼此有利的关系。
3.【答案】B
【知识点】细胞生活需要的物质
【解析】【解答】结合分析可知:“糖类”、“蛋白质”、“核酸”含碳,都是有机物,而“无机盐”属于无机物。
故答案为:B。
【分析】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分子比较小的,一般不含碳,如水、无机盐、氧等,这类物质是无机物;一类是分子比较大的,一般含碳,如糖类(淀粉等)、脂类、蛋白质和核酸,这类物质是有机物。
4.【答案】D
【知识点】无机盐的种类及其对植物的作用
【解析】【解答】解: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与生长,使枝繁叶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和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除了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外,植物还需要含钙、镁、硫、硼等少量的无机盐.当土壤中缺少某种无机盐时,植物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相应的影响.所以,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故选: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无机盐对植物生活的意义,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5.【答案】B
【知识点】男性生殖系统
【解析】【分析】男性的生殖系统包括精囊,输精管,睾丸,阴茎等;女性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其中男性产生生殖细胞--精子的器官是睾丸,同时睾丸也可以分泌雄性激素,又属于内分泌器官,是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女性产生生殖细胞--卵细胞的器官是卵巢,同时卵巢也可以分泌雌性激素,又属于内分泌器官,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
【点评】本题是一个基础题,可结合人体的生殖器官图示及功能记性记忆,关键是正确记忆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6.【答案】B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答】解:A、唾液中含有消化淀粉的酶,故不符合题意;B、胰腺分泌的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故符合题意.C、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把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脂肪的消化,故不符合题意;D、胃液中只含蛋白质酶,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
【分析】人体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和肝脏,它们的功能分别是分泌唾液、胃液、肠液、胰液和胆汁等消化液.
7.【答案】C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解: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其中消化道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组成,呼吸道由鼻腔、咽、气管、支气管组成。咽是空气和食物进入人体的共同通道。
故答案为:C
【分析】咽位于鼻腔的后方,是气体的通道,也是食物的通道。
8.【答案】B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解:体循环的路线为: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所以,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起始部位分别是左心室,右心室.故选B
【分析】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和肺循环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的运来养料和氧,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
9.【答案】B
【知识点】排泄及其途径;肾的结构和功能;皮肤的结构与功能
【解析】【解答】皮肤具有免疫、感受刺激、吸收、分泌、调节体温、维持水盐代谢、修复及排泄废物等功能。肺具有通气、换气、呼吸调节和肺循环等功能,可以排出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肾脏具有排出代谢废物、维持体液平衡及体内酸碱平衡、内分泌等功能。可见皮肤、肺和肾脏都具有的功能是排出废物。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皮肤被覆于人体的表面。在眼睑、口唇、鼻腔、肛门、阴道及尿道等腔孔周围,逐渐移行为粘膜,共同形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具有十分重要的免疫功能。皮肤除了可以保护机体,抵御外界侵害外,还有感受刺激、吸收、分泌、调节体温、维持水盐代谢、修复及排泄废物等功能。对保障人体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2)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具有通气、换气、呼吸调节和肺循环等功能。可以排出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
(3)肾脏:①生成尿液、排泄代谢产物。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多种废物,绝大部分废物通过肾小球血滤过、肾小管的分泌,随尿液排出体外。②维持体液平衡及体内酸碱平衡。肾脏通过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的重吸收及分泌功能,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调节酸碱平衡,维持内环境的稳定。③内分泌功能。分泌肾素、前列腺素、激肽。
10.【答案】D
【知识点】激素调节
【解析】【解答】A、 食物误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这是由会厌软骨没有及时将气管喉覆盖,令食物进入食道,不属于激素调节.,不符合题意;
B、强光射来时,迅速闭眼,是反射,属于神经调节而不属于激素调节,不符合题意;
C、看电影感动得落泪,是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复杂反射,属于神经调节而不属于激素调节,不符合题意;
D、男同学在青春期喉结明显, 是雄性激素调节的结果,属于激素调节,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人体内的腺体根据分泌物的去向可分为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皮脂腺、汗腺、唾液腺等,它们的分泌物是通过导管排出的,因此这类腺体叫外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里,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这类腺体叫内分泌腺,如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性腺(睾丸、卵巢)和胸腺(在性成熟期后逐渐变小)等,它们分泌的激素含量很少,但作用很大,如果分泌异常就会得相应的病症。
11.【答案】C
【知识点】环境污染及其控制
【解析】【解答】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会形成酸雨;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
故答案为:C.
【分析】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
12.【答案】B
【知识点】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狼属于肉食性哺乳动物,牙齿分化为门齿、犬齿、臼齿。门齿开头像凿子,适于切断食物;臼齿的咀嚼面宽阔,适于磨碎食物;犬齿尖锐锋利是肉食性动物的特点,适于撕裂食物,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哺乳动物一般具有胎生哺乳,体表被毛有保温作用,体腔内有膈,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等特征。
13.【答案】C
【知识点】线虫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软体动物大多具有贝壳,线形动物没有贝壳,A错误;
B、线形动物的身体不分节,B错误;
C、线形动物大多营寄生生活,体表有角质层,具有保护作用,C正确;
D、线形动物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线形动物的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代表动物有:蛔虫、秀丽隐杆线虫、钩虫、丝虫、蛲虫等。
14.【答案】C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运动系统的组成;动物运动的意义
【解析】【解答】 A、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当刺激该行为产生的环境因素去除后,该行为会逐渐消失,不符合题意;
B、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不符合题意;
C、哺乳动物靠四肢支撑起身体,骨在骨骼肌的牵引下围绕关节运动,使躯体能够完成各种动作,从而具有发达的运动能力,有利于觅食和避敌,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生活环境,符合题意;
D、蜂群中工蜂外出采蜜,蜂王留守蜂巢。蜜蜂的这种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与遗传因素有关,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动物通过运动比较迅速地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以利于寻找食物、有利于动物寻找配偶,有利于逃避敌害和繁衍种族,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繁衍后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5.【答案】B
【知识点】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真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病毒的结构和增殖方式
【解析】【解答】A、细菌和病毒个体都很微小,但真菌有的微小,有的并不微小,如:蘑菇等,不符合题意;
BC、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是都含有遗传物质,B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
D、细菌通过分裂繁殖,真菌主要通过孢子繁殖,病毒通过自我复制繁殖后代,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质成分;以核酸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即 依靠自我复制繁殖后代。根据侵染的对象可以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
(2)细菌的形态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虽然细菌的形态不同,但基本结构一致,即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等。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面荚膜、鞭毛,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是异养.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3)真菌有真正的细胞核,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中酵母菌是单细胞的,霉菌和大型真菌都是多细胞的;真菌的细胞不含叶绿体,是典型异养生物。它们从动物、植物的活体、死体和它们的排泄物,以及断枝、落叶和土壤腐殖质中、来吸收和分解其中的有机物,作为自己的营养。真菌的异养方式有寄生和腐生。大多数真菌用孢子繁殖后代,孢子落到适宜的环境就会萌发生出菌丝,形成新个体。
16.【答案】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器官和系统的概念
【解析】【解答】生物学家在对被子植物分类时,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因为花、果实和种子等生殖器官比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在植物一生中出现得晚,生存的时间比较短,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小,形态结构也比较稳定,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被子植物的叶是最容易发生变异的器官,同一株植物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根生长在土壤中,不易观察,挖掘时易损伤,而且受土质影响,容易发生变态。只有花、果实和种子在植物的一生中出现得较晚,也不易发生变异,相对较为稳定,所以被子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是花、果实和种子。
17.【答案】D
【知识点】遗传病
【解析】【解答】控制色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属于伴性隐性遗传病,假设b为致病基因。 其父亲、祖父、外祖父都不是色盲,说明他们的基因组成都是XBY,即不携带致病基因;弟弟是色盲患者,可知弟弟的基因组成为XbY,因此弟弟的Xb基因是从母亲中传递而来的,已知外祖父基因组成为XBY,那么母亲的基因组成为XBXb,母亲的Xb基因只能是由外祖母传递而来。综上所述,色盲共因传递的过程是外祖母→母亲→弟弟,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1)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方式称为伴性遗传。
(2)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其中一条染色体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18.【答案】C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
【解析】【解答】A、 猫的白毛和蓝眼不属于相对性状 ,A错误;
B、玉米的黄粒和圆粒不属于相对性状 ,B错误;
C、豌豆的高茎与矮茎属于相对性状,C正确;
D、小明的A型血和小刚的A型血不属于相对性状 ,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生物的性状包括: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
(2)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19.【答案】D
【知识点】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解答】解:无性生殖是不经生殖细胞的两两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从本质上讲,是由体细胞进行的繁殖就是无性生殖.而有性生殖是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可见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故选:D.
【分析】生物的生殖方式有有性生殖例如利用种子进行的繁殖,无性生殖例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
20.【答案】A
【知识点】植物的有性生殖
【解析】【解答】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包括受精卵的形成、胚的发育和植株的形成。受精卵是植物有性生殖的起点,它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胚,胚再进一步发育成植株。因此,植物个体发育的顺序应是:受精卵→胚→植株。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的个体发育是指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和器官的形成,直到发育成性成熟个体的过程,该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胚的发育和胚后发育。
21.【答案】(1)气管;支气管
(2)喉
(3)细支气管
(4)软骨
【知识点】呼吸道的作用
【解析】【解答】(1)根据呼吸系统的解剖结构,[1]代表的是气管,它是连接喉部和肺部的管道,负责将空气从喉部输送到肺部。[2]代表的是支气管,它是气管的分支,进一步将空气分配到肺部的各个部分。
(2)1气管的上部连接的是喉部,喉部不仅是呼吸的通道,也是发声的器官,其中的声带振动可以产生声音。
(3)2支气管向下一再分支,成为各级细支气管,越分越细,越分管壁越薄。
(4)在气管和支气管处往往有软骨做支架,使其管腔保持开放状态,保证气流的通畅。
【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 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22.【答案】(1)感受器;神经中枢;效应器
(2)大脑皮层
(3)谈梅止渴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反射及其结构基础;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解析】【解答】(1)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传导的路线: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当叩击膝盖下的韧带时,[1]感受器感受刺激,产生冲动并沿着[2]传入神经传到脊髓里特定的[3]神经中枢,由其产生的神经冲动通过[4]传出神经传到[5]效应器,引起大腿上相应肌肉的收缩,使小腿突然弹起。
(2)当叩击膝盖下的韧带时,小腿突然弹起,这说明脊髓有反射功能;感到疼痛,是神经冲动沿脊髓内的神经元传导到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说明形成痛觉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故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功能。
(3)“吃梅止渴”:是一种非条件反射,直接由刺激(吃梅)引起的生理反应(止渴)。“望梅止渴”:是一种条件反射,通过视觉刺激(看到梅子)引起的生理反应(止渴)。“谈梅止渴”:是一种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通过语言或思维(谈论梅子)引起的生理反应(止渴)。这种反射活动涉及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的高级神经活动。
【分析】图中,1感受器、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5效应器。
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
感受器:由传入神经末梢组成,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
传入神经:又叫感觉神经,把外周的神经冲动传到神经中枢里。
神经中枢:接受传入神经传来的信号后,产生神经冲动并传给传出神经。
传出神经:又叫运动神经,把神经中枢产生的神经冲动传给效应器。
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或腺体组成,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或腺体活动。
23.【答案】(1)细菌细胞;腐生;二氧化碳和酒精
(2)自我复制;分裂;出芽
(3)BD;A
(4)二氧化碳;分解者
【知识点】真菌的生殖;细菌的形态结构;真菌的种类和结构;病毒的形态结构;病毒增殖方式
【解析】【解答】(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遗传物质和蛋白质成分;以遗传物质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即 依靠自我复制繁殖后代。根据侵染的对象可以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图A所示蝌蚪形的病毒属于细菌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内。E酵母菌是单细胞生物,不含叶绿体,进行腐生生活,属于异养生物;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进行生命活动,在无氧条件下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同时释放出较少的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
(2)A病毒的生殖方式是自我复制,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寄主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C细菌是单细胞生物,其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E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可以进行孢子生殖和出芽生殖,在环境适宜时进行出芽生殖。
(3)B蘑菇和D青霉,属于多细胞真菌;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
(4)从图F中可看出,细菌、真菌能把动物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2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对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是作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的。
【分析】图中,A是病毒,B是蘑菇,C是细菌,D是青霉,E是酵母菌;F表示自然界中的细菌和真菌能把动物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对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1表示分解者,2表示二氧化碳,3表示氧气。
一些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能把动植物遗体、遗物(枯枝落叶、动物粪便等)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促进了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