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写作指导:“青年与时代、困难与奋进” 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中考写作指导:“青年与时代、困难与奋进” 素材

资源简介

2025年中考写作指导
“青年与时代、困难与奋进”
材料分析+立意指导+名言名句+人物素材+范文
真题呈现
【材料一】
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寄语新时代青年,强调:“广大青年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4年5月4日)
【材料二】
前路更为艰辛,我们将以勇气、智慧和毅力,在极限施压下挺直脊梁,奋力前行!滔天巨浪方显英雄本色,艰难困苦铸造诺亚方舟。
——何庭波
上述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自身成长经历,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任选一个角度立意,题目自拟;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③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自选。④不少于600字,不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一、审题分析
本题提供了两则材料,材料一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的寄语,明确新时代青年应继承发扬五四精神,具备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品质,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中展现作为、贡献力量,突出青年在时代发展中的使命与担当,关键词为“五四精神”“新时代青年”“使命担当”等,指引青年的发展方向和价值追求。
材料二何庭波的话语强调在艰辛前路中,凭借勇气、智慧和毅力挺直脊梁前行,以“滔天巨浪”“艰难困苦”体现困难环境,“英雄本色”“铸造诺亚方舟”表达克服困难、成就非凡的决心和信念,关键在于面对困境不屈不挠、奋勇向前,可与材料一相结合,启示新时代青年在追求使命过程中不惧艰难险阻,以积极态度和坚毅品质战胜困难,实现自身价值和时代赋予的使命,为国家发展添砖加瓦。
写作时需围绕青年与时代、困难与奋进等关系展开,可从个人成长经历出发,讲述在学习、生活、社会实践中如何践行五四精神,克服困难实现目标;也可从历史长河中选取青年英烈、模范人物事迹,分析其精神品质对当代青年的激励作用;还可从时代发展需求角度,探讨青年在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社会服务等领域应承担的责任与行动,通过具体事例、细节描写展现青年的担当精神和奋斗姿态,文体选择自由,但需符合相应文体特征,确保主题明确、内容充实、结构清晰、语言流畅,避免透露个人身份信息,字数达到要求。
二、立意指导
1. 以五四精神为指引,书写青春华章:结合材料一,阐述五四精神内涵,如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等在当代的体现。以个人参与学校文化传承活动为例,克服资料收集、团队协作等困难,展现新时代青年传承文化、追求进步的担当,激励青年在时代浪潮中秉持五四精神,为国家文化繁荣贡献力量,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体现精神传承与时代使命结合下的青春价值。
2. 困境中磨砺,担当时代使命:联系两则材料,从个人成长困境切入,如学习瓶颈、家庭变故等,讲述如何凭借勇气和毅力突破困境,提升自我,类比国家发展挑战,领悟青年担当。如山区青年回乡创业,克服资金、技术等难题,带领乡亲致富,彰显青年在艰难环境下推动社会发展的责任,启示青年在困境中锤炼自我,肩负时代重任,实现个人与国家共同发展。
3. 做新时代奋进青年,铸民族复兴伟业:依据材料,分析新时代特点与需求,从科技竞争、全球挑战等方面,阐述青年在科研创新、国际交流等领域的作为。如青年科研团队攻克芯片难题,日夜钻研、屡败屡战,展现青年在民族复兴征程中的奋进姿态,呼吁青年以奋斗之姿回应时代召唤,在关键领域发光发热,助力国家崛起,升华青年奋斗与民族复兴的主题。
三、适合的名言名句及分析
1. “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自由。”——李大钊。分析:强调青年应无畏困难、勇往直前,在鼓励青年克服困难、追求自由进步时引用,展现青年积极向上精神,为文章注入活力与激情,激发青年突破困境的勇气。
2.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毛泽东。分析:表达对人生的自信与豪迈气概,用于论述青年应有自信和远大抱负,在青年立志、追求高远目标情境下,增添文章气势与信念感,体现青年壮志豪情。
3.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分析:本指竹子坚韧品质,可类比青年在困难中坚守不屈,在描述青年面对挫折磨难时引用,展现坚韧精神,深化文章主题,使读者感受青年顽强意志。
4.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毛泽东。分析:体现革命先辈牺牲奉献精神与改天换地决心,在讲述青年为国家事业奉献时引用,升华情感,激励当代青年传承先辈精神,为国家发展拼搏,增强历史使命感。
5.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分析:传达对未来充满信心、勇往直前追求理想的信念,在鼓励青年克服困难追求目标时,鼓舞人心,增添文采与豪情,彰显青年乐观进取心态。
6.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分析:强调每个人对国家命运都有责任,在论述青年时代担当、国家责任意识时,唤起青年责任感,明确时代使命,使文章观点更具说服力,突出青年与国家紧密联系。
7.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分析:突出以国家利益为先、忧国忧民情怀,在阐述青年家国情怀、奉献精神时,展现高尚思想境界,引导青年树立正确价值观,为国家和人民忧乐,丰富文章内涵。
8.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警世贤文》。分析:寓意历经磨难方能成就美好,用于青年成长、成功需经困难考验论述,生动形象说明吃苦奋斗价值,激励青年在困境中磨砺自我,增添文章哲理深度。
9.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分析:表达为国家利益不顾个人安危的决心,在青年面对国家大事抉择情境下,体现爱国精神与担当勇气,增强文章感染力与情感力量,为青年行为提供精神指引。
10.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分析:体现追求真理道路漫长艰辛但不放弃精神,在青年探索求知、追求理想过程中,展现坚持不懈态度,引发读者对青年成长奋斗思考,拓展文章意境与深度。
四、事例素材
1. 黄文秀的扶贫之路:黄文秀从名校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繁华,回到家乡投身扶贫事业。面对贫困山区艰苦环境、复杂村情,她不畏艰难,挨家挨户走访调研,制定精准脱贫计划。为改善村民生活,她引进砂糖橘种植技术,带领村民修路、建水池,日夜操劳。在一次暴雨中,为保障村民生命财产安全,她毅然返回村子,途中遭遇山洪不幸遇难。黄文秀用生命诠释新时代青年担当,在艰难困苦中坚守初心,为脱贫攻坚贡献青春,展现青年奉献精神与使命感,是青年学习榜样,激励青年投身国家发展事业。
2. 北斗团队的青春奋斗: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研发团队平均年龄 30 多岁,面对国外技术封锁,他们从零开始,在艰苦科研环境下拼搏。为攻克卫星关键技术难题,团队成员长期驻扎实验室和基地,反复测试、优化方案,遭遇无数次失败仍不放弃。历经多年努力,成功发射多颗北斗卫星,实现全球组网,打破国外垄断,为国家国防和经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北斗团队青年以智慧、勇气和毅力书写航天华章,彰显青年在科技领域担当作为,证明青年是国家科技进步重要力量,激发青年投身科研创新热情。
3. 秦玥飞的乡村坚守:秦玥飞从耶鲁大学毕业后,放弃优厚工作机会,回到湖南农村当“村官”。在任期间,他致力于改善乡村教育、农业生产等问题,利用所学知识为乡村发展出谋划策。他组织公益活动,为乡村学校募集资金和物资;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帮助农民提高收入。面对村民误解、工作繁琐等困难,他耐心沟通、坚持服务,两届任期结束后,又发起公益计划助力乡村振兴。秦玥飞在乡村平凡岗位上展现不平凡担当,体现青年对乡村发展的责任,引导青年关注基层建设,为国家均衡发展贡献力量。
4. 苏炳添的突破之路:苏炳添作为短跑运动员,为提升成绩,长期坚持高强度训练,每天训练时间长达数小时,不断挑战身体极限。尽管面临年龄增长、伤病困扰等难题,他从不退缩,通过科学训练方法和顽强毅力,不断突破自我。在东京奥运会男子 100 米半决赛中,他以 9 秒 83 成绩打破亚洲纪录,成为首位晋级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运动员,创造历史。苏炳添用汗水和坚持诠释奋斗精神,展现体育领域青年担当,激励青年在各自领域追求卓越,突破困境,为国家争光添彩。
5. 陈祥榕等戍边英雄事迹:在加勒万河谷地区,面对外军蓄意挑衅和暴力攻击,戍边战士陈祥榕等毫不畏惧,英勇战斗。他们在高寒缺氧、条件恶劣的边境线上坚守岗位,守护祖国领土。战斗中,陈祥榕等战士展现出顽强斗志和牺牲精神,用生命捍卫国家尊严,陈祥榕写下“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战斗口号,令人动容。戍边英雄事迹体现青年军人对国家忠诚担当,在生死考验面前不退缩,为国家和人民奉献一切,是爱国主义教育生动教材,激发青年爱国情怀与报国之志,铭记青年在保家卫国中的使命。
范文一:
逐光的舞者
我叫林晓,从小就对舞蹈有着痴迷的热爱。每当看到舞台上那些灵动的身姿,在绚丽的灯光下翩翩起舞,我内心深处就涌起一股强烈的渴望——我也要像他们一样,在舞蹈的世界里绽放光彩。
十岁那年,父母为我报了一个舞蹈班,这开启了我逐梦舞蹈的旅程。起初,舞蹈的训练远比我想象中艰难。为了练习基本功,我每天都要花大量时间压腿、下腰、开肩,身体的疼痛常常让我在夜里难以入眠。尤其是压腿的时候,那种酸痛感从腿部蔓延至全身,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但我知道,这是成为优秀舞者的必经之路,就像树木扎根一样,只有根基稳固,才能向上生长。
记得有一次,舞蹈班要选拔学员参加一场重要的比赛,我毫不犹豫地报名了。然而,在排练过程中,我却遇到了极大的困难。有一个高难度的旋转动作,无论我怎么练习,总是无法达到老师的要求,还经常因为重心不稳而摔倒。看着其他同学熟练的舞姿,我心急如焚,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根本就没有舞蹈天赋。
有一天,我在练习时又摔倒了,膝盖擦破了皮,鲜血渗了出来。我委屈地坐在地上,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这时,老师走了过来,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肩膀说:“晓,别灰心。舞蹈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那些看似轻松的舞者,背后都付出了无数的汗水和努力。你要像树一样,不仅要向上生长追求阳光,还要在看不见的地方深深扎根,打好基础。”老师的话如同一束光,照亮了我迷茫的心。
从那以后,我更加刻苦地训练。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照亮城市,我就已经在练功房里对着镜子练习基本功;晚上,月色如水,我还在反复琢磨那个旋转动作的要领。我仔细观察老师的示范,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同时加强腿部力量的训练,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
终于,比赛的日子来临了。我身着华丽的舞衣走上舞台,深吸一口气,随着音乐的响起,我翩翩起舞。每一个动作都倾注了我数月来的心血和努力,我尽情地展现着自己的舞姿,仿佛化身为一只在花丛中飞舞的蝴蝶。当表演结束,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时,我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那一刻,我知道,我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白费,我就像一棵在风雨中努力生长的树,终于沐浴到了属于自己的阳光。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地明白,无论是舞蹈还是人生,只有不断地扎根努力,才能向上生长,触及梦想的光芒。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在舞蹈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追逐那属于我的熠熠星光。
点评:文章围绕“我”对舞蹈的追求展开,生动地叙述了“我”在舞蹈学习中遇到困难、克服困难并最终取得成功的过程。文中对训练的艰苦和比赛的紧张氛围描写细腻,如“压腿的时候,那种酸痛感从腿部蔓延至全身,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当表演结束,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时,我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等,让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我”对舞蹈的热爱和执着。同时,通过老师的话巧妙地将树的生长哲理融入其中,使文章主题得到升华,展现了“努力扎根,追求梦想”的深刻内涵,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教育意义。
范文二:
梦起山林间
我的故乡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那里四周环山,山林郁郁葱葱,充满了生机与神秘。小时候,我最喜欢的事情就是跟着爷爷进山,听他讲述山林里的故事,看那些树木自由自在地生长。
爷爷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护林员,他对这片山林有着深厚的感情。在我眼中,他就像山林的守护者,默默奉献着自己的一生。每次进山,爷爷都会指着那些高大挺拔的树木对我说:“孩子,你看这些树,它们为了能长得更高,拼命地往上伸,去争取阳光;为了能在风雨中屹立不倒,又使劲地把根往深处扎,去汲取养分。做人也是一样啊,要有追求,也要有扎实的根基。”
那时的我,并不完全理解爷爷的话,但我记住了那些树的样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明白了爷爷的教诲。在学校里,我努力学习知识,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就像那些树木努力向上生长一样,渴望能在学业上取得优异的成绩,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然而,学习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上初中后,我开始接触物理学科,那些复杂的公式和抽象的概念让我头疼不已。第一次物理考试,我的成绩很不理想,看着试卷上那一个个鲜红的叉,我的心情低落到了极点。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根本就不是学习的料。
那个周末,我回到了故乡的山林。我独自走进树林,坐在一棵大树下,静静地看着周围的一切。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光斑,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在这片宁静的山林里,我的心也渐渐平静下来。我想起了爷爷的话,那些树在生长过程中也会遇到风雨的洗礼,但它们从未放弃,而是不断地扎根、生长。我又有什么理由因为一次小小的挫折就放弃呢?
从那以后,我改变了学习方法。我不再死记硬背公式,而是注重理解其原理,通过做大量的练习题来巩固知识。每天晚上,我都会在台灯下认真地复习功课,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就像树木扎根一样,我一步一个脚印地夯实自己的基础。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的物理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在一次物理竞赛中,我还获得了奖项。当我站在领奖台上,手中拿着奖状,心中感慨万千。我知道,这一切都源于我在困难面前没有退缩,而是像山林中的树木一样,努力扎根,奋力生长。
如今,我已经离开故乡,到城里上高中了。但每当我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都会想起故乡的山林,想起那些在山林中努力生长的树木,想起爷爷的教诲。它们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让我在人生的旅途中坚定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不断地成长和进步。
点评:文章以故乡的山林为背景,将自己的成长经历与树木的生长哲理相结合,讲述了“我”在学习物理过程中遇到困难并克服困难的故事。文中对山林的描写细腻生动,如“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光斑,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营造出宁静祥和的氛围,为“我”的思考和转变做了铺垫。通过“我”的心理变化和学习方法的改变,体现了“扎根基础,追求成长”的主题,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作者在成长过程中所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和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