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厦门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模拟卷生物(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班级:座号:姓名:成绩: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填写在最后的答题框中)1.“春来桃花水,中有桃花鱼。”该诗句中提到的“桃花鱼”身体呈辐射对称,触手上有刺细胞,根据描述判断“桃花鱼”属于()。A.腔肠动物B.扁形动物C.软体动物D.鱼类2.低等的动物中,有些种类是有口无肛门的,它们是(A.蛔虫和涡虫B.涡虫和水螅C.田螺和水螅D.水螅和蛔虫3.“石决明”和“海螵蛸”分别是()动物的壳。A.蜗牛和鱿鱼B.河蚌和章鱼C.鲍鱼和乌贼D.牡蛎和扇贝4.下列关于节肢动物共同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附肢分节,身体不分节B.有外骨骼,具有蜕皮现象C.一般具有三对足两对翅D.身体一般分为头部、腹部5.下面是福建沿海地区常见的动物,①对虾②梭子蟹③海蜇④乌贼⑤扇贝⑥鲍鱼属于软体动物的是(A.①②⑤B.②③⑥c.③④⑤D.④⑤⑥6.中华鲟是一种珍稀的鱼类,下列属于中华鲟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结构是(A.鳃和足B.鳃和鳍C.肺和翼D.肺和鳍7.鸟类在飞行时,需要大量的氧气,鸟类在呼吸时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是()A.肺和气囊B.肺C.气囊D.气管8.生物研究中常常要用到比较法。从进化的角度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蛔虫身体不分节,比蚯蚓高等B.蛔虫有口有肛门,比涡虫高等C.蝗虫有运动器官,比蚯蚓高等D.涡虫体形两侧对称,比水螅高等9.下列关于哺乳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胎生提高了哺乳动物的产仔率B.哺乳为幼仔的成长提供了优越的营养条件C.体表被毛有助于维持体温恒定D.牙齿的分化提高了摄取和消化食物的能力10.右图展示四种动物,下列哪个特征可以放在阴影部分中()。A.用肺呼吸B.体温恒定鲫鱼C.有脊柱D.胎生哺乳青蛙家鸽11.有关动物生殖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蝴蝶和家蚕的发育过程都为完全变态发育家免②青蛙为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变态发育③蝗虫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④果蝇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A.②④B.①C.①④D.①③第1页共6页12.下列有关“观察鸡卵的结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⑤①A.用放大锐观察鸡卵卵壳,卵壳表面是完全光滑的②B.将鸡卵放到温水中有气泡冒出,说明卵壳上有气孔C.将鸡卵的尖端敲裂,除去卵壳和外壳膜后,看到的空腔它是气室⑦③D.卵黄表面的乳白色小圆点①是胎盘,里面含有细胞核⑧④13.下图中正确表示骨骼肌附着的是(A14.在亚运会篮球比赛中,运动员的投篮过程如图所示,其中肱三头肌发生的变化是()。A.舒张+舒张B.收缩→收缩C.收缩→舒张D.舒张→收缩15.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A.蚂蚁搬家、大雁南飞、孔雀开屏B.猫捉老鼠、尺蠖拟态、鹦鹉学舌C.蜘蛛结网、公鸡报晓、惊弓之鸟D.狗辨主客、黄牛耕地、老马识途16.某校实验小组探究四种动物的绕道取食,分析下表中的数据可知四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动物甲乙丙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75158326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C.丁→丙+甲→乙D.甲→丁→丙→乙17.下列这些动物的行为中,都能起到同种个体之间交流信息作用的一组是()。①雌蚕蛾释放性外激素②鸟类的各种鸣叫声③蚂蚁相互碰触角④鸟贼受到威胁时释放墨汁⑤遇到猎豹追捕,瞪羚会急转弯⑥蜜蜂发现蜜源时的舞蹈A.①③⑤⑥B.①②③⑥C.②④⑤⑥D.①②③⑤18.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A.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B.动物数量越多越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繁殖C.某种动物被人大量捕杀,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D.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对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总是不利19.下列环境中,细菌和真菌分布较多的是()。A.腌制食品的盐水B.未开盖的罐头C.潮湿的粮食堆D.干燥的皮鞋20.依据生物的某些特征,将生物进行下图的分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新型冠状病毒属于类群1B.类群2的生殖方式是孢子繁殖无细跑结构类群1C.大肠杆菌属于类群3生物无成形细胞核→类群2有细胞结构D.类群1、2、3的共同特点是:不能自已制造有机物有成形细胞核→类群3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