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课件(共25张PPT)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课件(共25张PPT)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唯物辩证法)
世界是怎么样的: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联系、发展、矛盾的。
总特征
(基本观点)
联系(3.1)
实质和核心
(根本观点)
矛盾(对立统一规律)(3.3)
唯物辩证法
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综合探究)
形而上学


孤立
静止
片面
发展(3.2)
构成、引起
根本内容
根本动力
唯物
辩证法

联系观
含义:
特点
整体与部分的
辩证关系原理
系统和要素
的关系原理
1、联系具有普遍性
2、联系具有客观性
3、联系具有多样性
区别:
联系
1、系统的含义
2、系统的基本特征
(唯物辩证法的
总特征
之一)
整体
部分
(统率、影响、离不开)
(服从和服务于、
影响、离不开)
(要树立全局观念)
(要重视部分的作用)
用联系观点看问题
①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②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把握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内容
方法论
4、联系是有条件的
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外部联系
内部联系
联系
事物与事物之间
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
相互依赖
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
相互作用
1.联系的含义
知识拓展:联系与规律的关系
规律是一种联系,但只有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才是规律。
自然界是普遍联系的
人类社会是普遍联系的
人类思维是普遍联系的
联系是普遍的
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
②表现
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事物之间
事物内部
整个世界
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2、联系的特征
(1)联系的普遍性 P28一段
方法论: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识别的关键词:影响,意义,制约,
相结合,合作,协作,协调,正确处理…之间的关系,
…一体化、系统化,有利于、关系到、导致、造成、引起、影响、促进,会带来,后果。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绝对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eg:你和太平洋中的一条鱼
注意:1.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2.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 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3.联系是有条件的
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
否定了联系的条件性
(2)联系是有条件的(补充)
2、联系的特征
(3)联系具有客观性:P28二段
都是客观的
自在事物的联系
人为事物的联系
(人类产生前早已经存在)
②表现
P28二段
①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通过实践产生,有“人化”特点)
如:太阳与地球
如:港珠澳大桥
例:鱼与水的关系
(≠主观联系)
≠联系是创造/改造出来的≠实践活动可以割断不利于人的联系
≠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主观性
≠主观臆造的联系≠事物联系都有人化的特点
2、联系的特征
1、宇宙斗转星移
2、我国的嫦娥奔月工程
3、南水北调
4、自然界中的食物链
5、花开花落
6、围魏救赵
自在事物联系
人为事物联系
人为事物联系
自在事物联系
判断:下列选项属于自在事物联系,还是人为事物联系?
自在事物联系
人为事物联系
(3)联系具有客观性:P28二段
③方法论:【1】联系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P28)
【2】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补充)
2、联系的特征
①含义
②表现
2、联系的特征
(3)联系的多样性 P29二段
①含义: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②表现(形式)
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
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
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
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
城门与火是直接联系
鱼与火是间接联系
苹果落地是非本质联系
万有引力是本质联系
车闸失灵撞人是必然联系
撞伤老人是偶然联系
二童子学棋
师傅领进是外部联系
修行在个人是内部联系
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于我们正确认识、改造事物具有重要意义。
生活中多种多样的联系
2、联系的特征
(3)联系的多样性 P29二段
①含义:
②表现:
③方法论: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总结:2、联系的特征
1、联系具有普遍性
2、联系具有客观性
3、联系具有多样性
用联系观点看问题。
反对孤立的观点
①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②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世界观原理
方法论要求
①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②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把握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4、联系是有条件的
从哲学的角度说说他们的可笑之处在哪里?
井底之蛙
盲人摸象
没有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以部分代替整体,混淆二者的界限,没有树立全局观念。
①含义不同
整体
部分
空间
时间
(1)相互区别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P30一段
实验中学作为一个整体由各个班级和部门构成
实验中学的发展是由初创、成长、壮大等各个阶段构成
示 例
全局
局部
全过程
各个阶段
数量
是事物的全局或发展的全过程数量上看它是一。
事物的局部或发展的各阶段数量上看它是多。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②地位、作用和功能不同:
如:钟表上的一根分针不具备计时功能
如:一高中作为一个整体具有立德树人,培育时代新人的功能,各个部分(教务处、政教处、团委好、总务处等)服从服务于一高中这一整体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1)相互区别
1.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P30一段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花朵离不开树枝
国家离不开匹夫
①整体和部分相互依赖:
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
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
思考:下列现象体现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什么关系?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
整体离不开部分
部分离不开整体
(2)相互联系 P30末段
强调部分
强调整体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2)相互联系 P30末段
国家影响小家
②整体和部分相互影响:
整体影响部分
部分影响整体
国兴则家昌,国破则家亡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思考:下列现象体现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什么关系?
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部分;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强调整体
强调部分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3)相互转化
整体与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例:台州市 → 浙江省 → 中国 → 全世界
部分--整体
部分--整体
部分--整体
整体相对于比它更大的场合,它就成了部分;
部分相对于比它更小的场合,它就成了整体。
1.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相互区别 含义不同 ①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
②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地位作用功能不同 ①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②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相互联系 相互依赖 ①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
②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
相互影响 ①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整体影响部分)
②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部分制约整体)
相互转化 整体和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小结: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原理】
①整体与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总)
②整体局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强调整体)
③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强调部分)
【方法论】①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②要立足整体,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优化组合,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强调整体的方法论)
③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强调部分的方法论)
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总结
1.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相互区别 含义不同 ①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
②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地位作用功能不同 ①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②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相互联系 相互依赖 ①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
②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
相互影响 ①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整体影响部分)
②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部分制约整体)
相互转化 整体和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小结: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不在意某一匹马的比赛输赢,而是统筹考虑全局,注重整体目标的实现
根据对方的安排,按照马的等级调整马匹的出场顺序
着眼系统的整体性
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1)系统的含义: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2)系统的基本特征
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系统与要素
注重整体目标
(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
【原理内容】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与要素的关系。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的基本特征。
【方法论】(和“整体部分”通用)
①应当树立全局观念,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
②要立足整体,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优化组合,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③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系统优化方法原理及方法论
背诵点:知识归纳
原理 世界观 方法论
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 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部分 树立全局观念,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
要立足整体,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优化组合,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系统与要素关系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同上
强调整体
强调部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